2028年
」 台積電 川普 交通部 2025年 民眾黨![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96607/sm-dfa1425f6382fcc7384af80408235cc1.jpg)
NASA示警小行星「2032撞地球」機率增至2.3% 較年初翻倍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近日警告,根據最新數據,小行星「2024 YR4」在2032年撞擊地球的機率已升至2.3%,較年初的1.2%幾乎翻倍。根據外媒報導,這顆小行星於2024年12月27日被發現,直徑介於40至90公尺之間,若發生撞擊,預估時間將落在2032年12月22日,可能影響東太平洋、南美洲北部、大西洋、非洲、阿拉伯海及南亞等地區。NASA指出,若2024 YR4確實撞擊地球,其釋放能量可能相當於800萬噸TNT炸藥,足以摧毀約177平方公里的區域,相當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面積。此外,小行星預計將以每小時約3.8萬英里的高速衝擊地球,可能引發嚴重災害。NASA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表示,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風險近期持續升高,並將密切監測其軌道變化。天文學家戴維.懷特豪斯(David Whitehouse)受訪時強調:「這不容忽視,它可能引發全球性的緊急事件。」視覺藝術家阿爾瓦羅Alvaro Gracia Montoya)近日公開了一段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模擬畫面,呈現出一顆如自由女神像大小的太空岩石燃燒墜落,瞬間引發巨大火球,建築物瞬間被摧毀。畫面曝光後在網路上掀起熱議,不少網友驚呼「他們應該已經在建造地下掩體」,也有人開玩笑地表示:「別擔心,布魯斯威利和班艾佛列克會去鑽洞引爆。」天文學家預計持續追蹤2024 YR4的動向。然而由於該小行星將於今年4月暫時消失在視野之外,直到2028年才會再度現身,因此未來的觀測數據將成為評估最終撞擊風險的關鍵。NASA與全球天文機構將持續監測,期望進一步確認是否能排除潛在威脅。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95773/sm-61327eb963baed1d987783d58488d8c3.jpg)
全球關注台積電在美動態 陸行之:憂被迫「投資阿斗」換免死金牌
科技業與台美兩地投資者熱烈關注正在美國舉行董事會的台積電(2330),會在美國總統川普的晶片政策下推出什麼措施,連英國金融時報都寫長文,擔憂美國政府對晶片產業生態系的無知,因為蘋果、輝達與其他晶片設計公司才是首當其衝;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也在臉書上發文,擔憂我們沒有談判籌碼,怕被要求「投資阿斗」來換暫時的不死金牌。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最新表示,川普政府將確保最先進AI硬體在美國製造,讓台積電ADR盤中一度重挫3.3%。台股12日早盤也力撐在平盤1110元,觀望氣氛濃厚。台積電今年首度在美國舉辦董事會,由於川普不斷提及將對台灣半導體加徵關稅,近期供應鏈傳出,台積電美國第二座晶圓廠將於2026年第二、第三季啟動進機,主要鎖定3奈米製程,最快2027年進入量產,以滿足在地客戶需求。日前法說會上提到,台積電亞利桑那州首座晶圓廠原本預估2025年初量產4奈米,已提前於2024年第四季達陣,而第二座晶圓廠預計將在2028年開始量產,將採用更先進的3奈米、2奈米製程技術。台積電董事會將討論2024年第4季財務報告及現金股利、資本支出、發債計畫、高層人士異動等,市場預期2024年第四季每股現金股利至少可維持第三季配發的4.5元以上,但這次罕見移師美國,可能因此公布在美的擴大投資計畫。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台灣經濟部次長江文若抵達美國華盛頓的時間,恰巧跟台積電董事會首次在亞利桑那州召開會議的時間很接近,目標其實也一致,就是盡力降低川普關稅帶來的威脅。文章提到半導體產業專家Dan Nystedt表示,雖然台積電去年有70%的營收來自北美地區的客戶,但直接送往美國的晶片其實很少,大部份晶片會被運到中國、印度等地,接著安裝在iPhone和伺服器裡面後,然後才會送到美國。且因美國關稅通常是針對最終成品而不是零組件,因此要對台積電為美國客戶所生產的絕大多數晶片課關稅,其實「非常棘手」。但台積電必須說服川普履行拜登政府時期所談妥的補助協議,還要避免移轉過多的產能到美國,因為這會削弱台積電的商業模式,在台灣也會面臨政治上的挑戰。陸行之也發文表示,最近聽到產業朋友聊到幾個關鍵詞,像是台積電可能宣布擴大美國投資,技術入股變成無償或小償技術轉移,甚至投資阿斗數百億美元,換暫時不死金牌。扶不起的阿斗,就是近期營運陷入困境的英特爾(Intel)的業內暱稱。在美國副總統范斯在人工智能峰會上表示,川普政府將確保最強大的AI系統在美國建造,使用美國設計和製造的晶片,英特爾盤中一度上漲10.67%,GlobalFoundries盤中也漲逾7.5%。陸行之說,「老實說,我們還是認為技術入股對台積電現有股東最好,但在川爺新政府的壓力之下,我們有任何談判籌碼嗎?現在只能害怕的等結果,期待這些關鍵詞最好不要發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2/394962/sm-b3edceeb584eeebb0e93498cfa4e433f.jpg)
高鐵南延屏東最快2039年通車 不排除到高雄站先通
行政院去年底拍板高鐵南延屏東改採「高雄案」,交通部鐵道局今年啟動綜合規劃作業。鐵道局長楊正君今(7)日透露進度期程,預計8月啟動一階環評,後續還要二階環評,力拚2028年報至行政院,工期需約11年,最快有望2039年完工通車,另也不排除評估分階段通車先通到高雄站。高鐵延伸屏東案原採左營案,去年底大逆轉改為高雄案,將沿台鐵路廊至高雄車站,一路延伸至屏東六塊厝,工程界推估,總經費可能超過1500億元。楊正君表示,南延案今年已啟動綜合規劃作業,約需1年半時間,環評也要3年,因高鐵工程一定要進二階環評,盼2028年能送行政院核定,工期約需11年,預估2039年完工通車。此外,鐵道局也不排除高雄站優先通車的可能性,分段通車也是選項之一,未來南延路線通車後,預估左營站乘客將有6成移轉至高雄站。至於高鐵北延宜蘭進展,楊正君說,預計今年第3季可完成二階環評,最快今年底前報行政院核定,發包工程約需1年半至2年,工期預估9至10年,可能還會超過10年。針對環島高鐵還有沒有望?楊正君則提出「4個90分鐘」環島路網目標,並解釋環島軌道不一定要高鐵串接,不過環島高鐵可以視為一個未來的「願景」。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9/394959/sm-bb027d6e5dc0d37c607966523bb2705b.jpg)
交通部宣布「道安3箭」 盼再降低事故死傷
交通部公布2024年1至11月交通事故死傷,共造成2675人死亡,行人占332人,雖然較同期死亡人數下降,但距離全年目標仍有距離。交通部長陳世凱宣布將有道安3箭,包含調長路口停止線與行穿線距離、改善路口照明、汽車隔熱紙透光率安全指引,提升行人安全。隔熱紙透光率初期擬採宣導不強制,入法則要待社會共識。陳世凱提及,不透光汽車隔熱紙等造成許多不幸意外。因此,交通部將訂定汽車隔熱紙透光率安全指引,公路局長陳文瑞說,會建議業者開發引入隔熱效果佳、透光率高的隔熱紙,新車銷售時從源頭宣導,使用中車輛待檢驗單位於定檢時提供數據,會建議民眾勿在前擋風玻璃貼透光率低於70%的隔熱紙。陳世凱說,安全指引最快6月提出,初期採宣導不強制,立法仍有一段路。交通部路政司長黃運貴指出,目前路口停止線與行穿線距離以1至3公尺為原則,現行至少有1公尺,考量大型車的車體結構高大,易有視野死角造成事故,評估調整淨距2至3公尺增緩衝距離,盼上半年上路。改善路口照明部分,陳文瑞提到,將透過省道路口安全改善計畫,盤點經常發生行人事故路口,預計改善400處照明不足路口,輔以路燈色偏差達提醒效果。而高鐵南延屏東改採高雄案,鐵道局預計8月啟動一階環評,盼2028年送行政院核定,工期約11年,估2039年完工通車,屆時左營站乘客將有6成移轉至高雄站。據了解,鐵道局不排除高雄站分段優先通車的可能性,且南延總經費將超過1500億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93754/sm-85a3a2455df66dcae160f247fb3d5fc9.jpg)
NBA又一震撼交易!國王一哥到馬刺攜手文班亞馬 公牛拉文去國王
才剛官宣完東契奇跳槽湖人、安東尼戴維斯加盟獨行俠的驚天交易,《ESPN》權威記者查拉尼亞3日卻又爆料,馬刺與國王、公牛達成三方交易,國王當家後衛福克斯將被交易到馬刺跟文班亞馬聯手,曾拿兩屆灌籃大賽冠軍的公牛後衛拉文則是被交易到國王了。這筆三方交易詳細內容如下:馬刺得到福克斯與麥克洛夫林;國王得到拉文、西斯索科與3個首輪選秀權(2025年黃蜂、2027年馬刺與2031年灰狼)、3個刺輪選秀權(2025年公牛、2028年金塊與2028年國王);公牛得到查克柯林斯、特雷瓊斯、胡爾特與從馬刺拿回自己2025年選秀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92709/sm-bd814c00945a149135dfd947ad473b09.jpg)
兩大黨主席今年都犯太歲! 命理師預言2025年三大政黨發展
曾經準確預測蔣萬安、柯文哲及韓國瑜選上市長的知名命理師楊登嵙教授,日前針對三大政黨在2025年的發展進行了一番分析。楊登嵙更直言,2028年總統選舉藍營除了要團結,更要推舉台中市長盧秀燕才有勝選機會,否則現任總統賴清德可直接宣布當選下一屆總統。楊登嵙指出,2025年歲次乙巳,乙是木,巳是火,木生火,火很旺。「火」一字可代表2025年的政治情況:三大政黨之間「火」氣很大,口角戰「火」,罷免戰「火」,立法院法案戰「火」,真是戰「火」四起!藍綠白2025年政黨的運勢及發展如何?(以下就各政黨顏色逐一分析)國民黨藍色:藍為水,「火」很大,一滴水很容易被蒸發,所以藍營今年最重要的課題就是「合」,團結一心,才能從涓滴成海;團結一致,才能生出力量,分裂一定輸。民進黨綠色:綠為木,木生「火」,要真誠付出,讓民眾知道執政黨的努力和用心,將害群之馬剃除,近期發生勞動部及衛服部霸凌和採購弊案會讓民眾觀感不好及支持度下降,改革勢在必行。民眾黨白色:白為金,「火」剋金,紛紛擾擾的一年,務必要找出能夠與「小草」站在一起的接班人,讓民眾黨走出陰霾,帶領度過難關的人至關重要,否則很可能面臨泡沫化的命運。藍綠白三黨黨主席2025年的運勢又如何?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法令紋越來越歪斜,2025年8、9月黨內黨主席改選聲勢不會很好,即使再當選黨主席影響力有限。合不一定贏,分裂一定輸,建議黨主席一定要推出能得眾望的「共主」,目前台中市市長盧秀燕對國民黨未來最有助益。民進黨黨主席賴清德48年出生,歲次己亥年,生肖屬豬,蛇豬正沖,2025年沖太歲,雜事多,黨內改革是一大工程,而且勢在必行,雖然忙碌繁瑣,目前容光煥發,不貪不取,民調會有不錯的聲望。前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眼神閃爍、深沉,代表他主觀意識高,且法令紋有疤痕將會影響總統之路。下巴代表七、八十歲老運,有疤痕,對老運影響頗具。鼻子代表「財帛宮」,近期,柯文哲的鼻頭原先已有的類似囊包腫變得更加巨大,且顏色灰褐色更深,前途黯淡無光!2025歲次乙巳蛇年,正沖柯文哲48年次,生肖屬豬,蛇豬正沖,古語有云:「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太歲出現來,無病恐破財」。會招惹煩惱、官訟是非、事業財運衰退等困擾,所以,2025年柯文哲還會面臨更多的弊案纏身,無法全身而退,「政治生涯就此暫停中斷」。現在有「咆哮哥」封號的黃國昌代理民眾黨黨主席,他能帶領民眾黨走出陰霾?帶領不好會讓黨分裂,面臨泡沫化的命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91902/sm-10a4f902811560aebe9c09de9be69266.jpg)
最大購物城上路後恐塞爆台中高鐵?陳世凱諾加速推動烏日段鐵路高架化
交通部長陳世凱23日表示,高鐵台中站塞車已經十分嚴重,未來全台最大高鐵娛樂城又要營運,交通恐怕雪上加霜,交通部對此正全速推動台鐵烏日段高架化,希望讓鐵路立體化減少平交道帶來的等待時間,盡早解決塞車問題。高鐵台中站是高鐵全線第二大站,每日川流不息的進出站人潮約7萬人次,而一旁2026年底有望完工、評估2028年正式營運的台中高鐵娛樂購物城,更喊出是全台最大的高鐵站區開發案,粗估基地面積4.8萬坪,樓地板面積14萬坪,吸引人流的商場設置也達9萬坪,一旦開幕,料將惡化在地交通問題。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多名立委23日一早到台鐵大慶站,考察「大台中山海環線」計畫台鐵大慶至烏日高架化進度,台中市捷運工程局長蘇瑞文便在考察中指出,此台鐵高架化由大慶站至烏日站,全長約3.7公里,有利都市縫合、地區路網銜接,帶動區域發展,建設經費約新台幣83.4億元,其中中央負擔36.54億元,但可行性研究中央目前還沒核定,呼籲盡速核定以利早日啟動綜合規劃,也請交通部協助爭取行政院同意專案補助,提高中央負擔經費比例。台中的國民黨立委羅廷瑋直言「現在不做,將來會後悔!」自己代市長盧秀燕請託,該做一條國道高速公路匝道到高鐵娛樂城,不然就是要仰賴鐵路高架化後下方打通,以利分流車流,才不致造成附近台中建國北路大塞車,呼籲高架化要盡速完工。陳世凱則回顧,自己13年前初出茅廬選議員之時,台鐵大慶至烏日高架化就一直是自己的政見,現在終於有機會自己提出、自己來實現,所以上任交通部長後,希望對此能快速處理,也有拿出效率,9日中市府將計畫提報交通部鐵道局後,鐵道局22日就將計畫進一步提報到交通部,已是高效率的做法。陳世凱強調,鐵道局已啟動平台與地方政府、台鐵溝通協調,更已開過二次協調會議,未來高鐵娛樂購物城營運後,確實交通會有很大壓力,有人盼接上高速公路,這樣的想法工程面還得評估是否可克服,還有提議接74號快速道路,但目前74道路尖峰已經「塞爆」,拿來做匝道實在要再思考,也必須盤點其他快速道路的塞車解套方案。。陳世凱重申,地方交通管理將是未來施政重點,如何智慧化、更有效率地讓中央、地方一起合作,朝智慧化解決,自己回到台中很親切,不分黨派,大家一起努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1/391051/sm-17abc07729fec88e4c1b4d9a5aa9231a.jpg)
新北 YouBike站權利金超低 每日僅12.6元
新北市YouBike預計2025年第1季恢復前30分鐘免費措施,交通局今年目標建置1500個租賃站點。議員黃淑君指出,2024年公共自行車權利金收入690萬元,以1500站點計算,換算成1天僅12.6元,合約內容堪稱是「不平等條約」,建議市府增收權利金。對此,交通局說明,若業者營收達到合約規定變動權利金標準,將可加收變動權利金。新北市YouBike公共自行車10年來累計近2.9億人次使用,迄今建置1384站租賃站點,每日平均租借8.5萬次,交通局2025年目標建置1500站租賃站點。黃淑君表示,公共自行車租賃站點大多為市有土地,市府除協助業者興建的成本外,還有用電、營運成本需市府協力。根據「新北市停車場作業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2024年權利金收入11.6億元,公共自行車權利金收入690萬元,以1500站點計算,平均每站點4600元,換算成1天僅12.6元。黃淑君說,公共自行車租賃站點設置在市有土地上已未收租金,也未反映到權利金上,市府還得憂心若增加權利金,業者恐轉嫁到消費者。雙方簽訂合約前,更未妥善協調,合約堪稱是「不平等條約」。對此,交通局長鍾鳴時說明,2021年招標前,已訂定權利金條件,讓有意願的廠商投標,公告後按照合約條件徵收,這是長期沿用的制度,直到2028年12月合約期滿,再簽約時才會調整權利金。交通局簡任技正吳政諺指出,公共自行車非營利事業,投入的營運成本也高,業者無法百之百自償,需要政府出資購買車,再委託營運。若再增加權利金,業者勢必反映到成本上。權利金是要讓業者負起營運品質的責任,合約裡有變動權利金機制,當營收達到規定的標準,將向業者徵收變動權利金,目的是希望民眾多使用公共自行車。吳政諺說,預計今年第1季恢復前30分鐘免費措施,已要求業者提出營運計畫,勿實施後,讓服務品質下降。目前業者提出方案包括調度人力擬增加至350人、再增購7輛調度車輛及修改收費系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8/390998/sm-d737ef084052b5b063a016fa11c35f92.jpg)
抱股過年勝率1/破解台積電漲勢密碼 改追這些低價股是王道
美國總統川普1月20日就職上任,二天後台股封關,接著蛇年到,2月3日開市,根據歷史資料這二天台股加權指數多為上漲,「有人調整部位現金入袋過好年,也會繼續抱股,得挑選產業類股」「上半年台股應是站穩23000點,邁向下半年的26000點。」CTWANT採訪多名投信投顧董總給予的觀察。台股這幾年由台積電的一人武林到成為半導體、AI概念股領頭羊,電子業科技股齊漲,就連小資族、存股族也從聚焦高息型標的賺息收(譬如金融股、食品股、ETF等配息殖利率超過5%或以上),進化到也參與到「含積量」有買台積電的市值型ETF、海外科技股ETF等。2025年起,台股在23000點擺盪,台積電一度飛高到1130元。尤其1月16日,美國公布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9%,為六個月來的首次放緩,溫和的好消息振奮美股大漲,台積電ADR上揚3%。同日,台積電法說會公布去年獲利1.17兆元,每股稅後盈餘高達45元,網友嗨翻「1200準備退休……」。到底要不要抱股過年,CTWANT採訪合庫金控首席經濟學家、合庫投顧董事長兼總經理徐千婷提到,「半導體2025年仍是好年,AI半導體更是半導體中的量點產業。」她雖未點明,趨勢是不變的;這從工研院產科所估計的數據可窺一二,2024年全球AI半導體市場規模約840億美元,年成長56.3%,預估2028年將成長至1965億美元,較2024年成長134%。台新投顧預期,RTX50系列性價比提升,將帶動消費者換代意願。圖為NVIDIA(輝達)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圖/翻攝自NVIDIA)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則是直言點出台股到下半有機會來到26000點;萬寶投顧分析師王榮旭與啟發投顧分析師郭憲政也是看多。「AI還是台股重中之重!」黃文清表示,他分享在CES展中輝達黃仁勳提說「AI才剛剛開始」看好未來大有可為,綜合黃仁勳演講時說到的埃森哲(Accenture)、Agility Robotics、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微軟(Microsoft)、Brain Corp等六十家企業名稱,可以分為十大類,包括「解決方案服務供應商」,還有「人形機器人製造商」、「機器人大腦」「機器人模擬軟體」「視覺AI」「企業軟體」「CAE與實境捕捉」「自動駕駛」「機器人與感測器製造商」「Project Digits」等。他解釋,觀察NVIDIA新發布產品,GeForce RTX50系列透過AI輔助每幀畫面額外生成三幀流暢度提升等即將上市,性價比高,有利於顯卡出貨動能,以台廠供應鏈來看「板卡、電源功率IC、電源供應器、散熱模組」,像是華碩(2357)、技嘉(2376)、微星(2377)、力智(6719)、虹冠電(3257)、僑威(3078)、海韻電(6203)、曜越(3540)、雙鴻(3324)、建準(2421)等。不過,「會報喜也敢報憂」的啟發投顧證券分析師郭憲政則說,「要小心台積電神話會不會破滅。」近期他觀察外資對台積電持股占比從八成多降至74%,且台積電股價漲勢未如預期,「我百思不解,這半個月來看到外媒、網友在談Rapidus,終於解開疑惑。」合庫金控首席經濟學家、合庫投顧董事長兼總經理徐千婷提到,2025年AI半導體,更是半導體中的量點產業。(圖/劉耿豪攝)原來是1月9日傳出,美國IC設計大廠博通(Broadcom)將把二奈米新晶片訂單交由成軍才兩年的日本半導體國家隊Rapidus試產,若良率及格2027年開始量產,輝達、Meta等將跟著變心,Rapidus成為競敵,台積電的高毛利率優勢不再,「台灣電子業將會大洗盤。」郭憲政說。郭憲政雖然認為現在手上抱有台積電等半導體、AI概念股,暫時可以抱過年,「要持續高度關切Rapidus試產效能」之外,「老AI股、成熟製程等已漲很多的就不要追,要去挖掘二線、還在低價的個股」他舉例像是矽統(2363)、威盛(2388)、前鼎(4908)等。此外,AI晶片需求方興未艾,台積電大幅擴充CoWoS產能對後段設備需求大增,自研ASIC熱潮持續,CSP加速開發以減少對NVIDIA依賴等市場的趨勢,AMD晶片組市占提升、SWITCH概念股等。徐千婷則提到Amazon亞馬遜、Google、微軟Microsoft、Meta臉書美國四大雲端業者在2025年合計資本支出將持續增長22.2%,繼續建置AI資料中心,且因美國高階伺服器市場將近九成由台灣硬體業者代工或供貨,資本支出未來幾季將逐漸反應到台灣硬體供應鏈業績上。黃文清與台新投顧團隊整理2025看好產業類股,包括台積電先進晶圓代工業,延伸到AI ASIC、AI伺服器及零組件、先進封裝設備、顯卡、IC設計等。以AI伺服器美國產能布局來看,鴻海(2317)、廣達(2382)市占率約六成,前者可透過德州廠出貨,後者於墨西哥無伺服器產能,受關稅影響程度低。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90265/sm-c50e755668fa666872ebd5b8a5fe0fe0.jpg)
台積電法說會今登場!外資專注「6大重點」:2奈米進度、美「AI擴散」禁令
台積電(2330)今(16)日將舉行法說會,時間為下午2點,而先前公布2024年全年營收預計達新台幣2.9兆元,年增近34%,備受市場矚目。近日外資機構法人陸續給出評估報告,依照預期,除了著重在今年將量產的2奈米上,還有CoWoS產能擴張進度、拜登政府頒布最新的「AI擴散」新禁令等等。台積電於法說會前一天,因賣壓籠罩,終場下跌25元或2.29%,以1,065元作收。而台積電今年以來受CES、法說會影響,今天早盤以1095元開出,股價重返1100元,盤中最高一度來到1160元,上漲35元,盤後創下17筆鉅額交易,總計4066張,交易金額46.37億元。台積電得益於AI與高性能運算(HPC)的持續需求,營收仍呈現亮眼增長,預計2024年以美元計算的年營收增長將接近30%,實際結果換算成新台幣為全年營收年增33.9%,也優於市場預期,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而台積電2024年第四季美元營收將落在261億美元至269億美元,平均季增13%,也由於台積電2024年交出亮眼的成績單,市場也相當關注台積電未來股價的成長性及後續走向。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關於法人研究評估報告及評論,有6大重點:2奈米製程進度在2024年法說會,台積電表示,2025年的資本支出可能會高於去年的300億美元。台積電也提到,2奈米製程進展順利,目前奈米片轉換表現已達到目標90%、轉換成良率超過80%,預計2025年量產,量產曲線與3奈米相同,但最快要到2026年,甚至可能到2027年或更長時間,才可能在PC中看到台積電N2晶片。據悉,高雄2奈米廠日前完成設備進機典禮,將與新竹寶山廠一同量產2奈米製程,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先前也指出,許多客戶對於2奈米製程深感興趣,相關需求超過預期,台積電正在預備更多產能。此外,台積電3奈米和5奈米製程仍保持領先,但傳出為了因應產能擴張,先前已經調度7奈米產線支援5奈米產線,部分5奈米設備轉則換成3奈米產線,現在可能會在南科部分廠區移出空間給2奈米產線使用。CoWoS擴產進度台積電先前表示,CoWoS技術因市場需求持續成長,預估2022年至2026年間產能年複合成長率將超過60%。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過去在法說會上已預告,CoWoS當前產能嚴重供不應求,但台積電自身努力擴產並攜手後段專業封測代工(OSAT)合作,包括日月光、京元電等供應鏈夥伴,希望在2025年再倍增,至2026年達到供需平衡。根據摩根士丹利研究報告指出,估計今年AI資本支出依然強勁,市場對台積電CoWoS總需求不變,對台積電股票評級維持「加碼」,目標價為1388元。而根據供應鏈調查,由AMD、博通釋出的CoWoS-S產能,約為1萬片至2萬片,預計會由輝達所接收,並轉換成CoWoS-L,供應GB300 A晶片使用。野村證券(Nomura)則認為,輝達Hopper系列即將換代停產,GB200A需求有限,加上GB300A需求緩升,輝達大幅削減2025年在台積電CoWoS-S訂單,預估每年減少5萬片,將導致台積電營收減少1%至2%;不過,野村證券也表示,儘管CoWoS-S遭砍單,AI需求仍會推升台積電今年營收,預計AI相關的營收比重將超過20%,因此給予台積電股票評級「買進」,以及1400元的目標價。英特爾、三星等IDM廠委外代工摩根大通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哈戈谷(Gokul Hariharan)認為,在英特爾前執行長季辛格退休後,英特爾很可能需要將更多訂單委託給台積電代工生產,預估在2026、2027年採用2奈米製程,主因是英特爾18A製程慢於預期,但是伺服器CPU仍由英特爾自家的晶片製造部門生產。三星方面,可能與台積電在HBM4的base Die進行合作,來加強自身在AI晶片領域記憶體競爭落後的態勢。拜登政府「AI擴散」新禁令根據拜登政府頒布最新的「AI擴散」新禁令,試圖限制美國技術在全球的應用,也對於中國AI晶片出口更進一步的管制措施,包括將祭出「人工智慧擴大出口控制框架」,並對出口區域分成三級,台灣等18個國家可以暢行無阻,但是中國、俄羅斯則是受到包括針對「封閉式 AI 模型權重」限制出口,這可能導致輝達、AMD、博通等台積電的大客戶受到衝擊。川普曾批評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外界就相當擔憂川普上任後,可能頒布更多相關的法令,像是要求台積電將最先進的製程在美國生產,並有意取消晶片補助。為應對川普衝擊,或是可能迎來的反壟斷控訴,台積電去年曾提出「晶圓製造 2.0」概念,涵蓋封裝、測試等領域,彰顯其價值與競爭力。海外布局與資本支出是否會調高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第一廠是台積電於海外設立的首座先進製程12吋廠,將在2025年正式量產4奈米製程,日前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證實,該廠區正在為客戶生產4奈米製程晶片,良率和品質可與台灣廠區相比。至於亞利桑那州二廠,台積電內部編定為Fab 21 P2,原規畫是導入3奈米,但考量4奈米訂單爆滿,台積電決定維持先切入4奈米,再視情況改機調整至3奈米。而第二廠也將在2028年量產2奈米;第三廠則會在2030年前投入更為先進的製程節點。此外,台積電持續在海外布局,可能會提高晶圓代工報價,也持續讓資本支出上升,外資最低預期成長到360億美元,最高預期到400億美元,年增約3成。AI需求上升,推動矽光子、ASIC商機隨著AI時代來臨,高速傳輸需求大增,而台積電看好矽光子技術,先前在北美技術論壇上,便證實正在研發緊湊型通用光子引擎(COUPE)技術,以支援AI熱潮帶來的數據傳輸爆炸性成長。為此,台積電與日月光等成立矽光子產業聯盟,專注於共同封裝光學模組(CPO)。此外,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率領研發團隊於 16 日上午拜會台積電,並會於下午出席日月光集團旗下矽品潭科廠開幕典禮,此行將著重在矽光子及CPO時程,並交換台積電討論CoWoS的進度,藉此推進下一代Rubin架構AI GPU的導入的可能性。關於ASIC,半導體業界焦點集中在新一代AI加速器的效能提升程度,包括Google第7代TPU在內的各種客製化晶片(ASIC),都將於2025年迎來重要的大升級。博通執行長陳福陽就指出,至2027年ASIC市場需求將達600億至900億美元,使其成為AI晶片之外的關注焦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3/389813/sm-c11a332a8840d6e8eb8cfcfe1111ab0f.jpg)
野火肆虐洛杉磯…2028奧運蒙上陰影! 法國學者擔憂「無法投保」
1月7日洛杉磯野火肆虐至今,已導致至少24人喪生、超過1.3萬棟建築物受損,並迫使數十萬人撤離,堪稱洛城史上最具破壞性的天災之一。然而,美國政府救災過程荒腔走板,甚至無水救火的消息曝光後,也為「2028年洛杉磯奧運」蒙上一層陰影,如今就連法國學者也對該城市能否安全及成功的舉辦奧運會產生質疑。據法國媒體France 24的報導,雖然截至目前,與洛杉磯奧運相關的80多個場館都沒有受到大火的直接影響,但專家表示,這場持續性的災難,凸顯了受野火嚴重威脅的洛杉磯,作為世界最大體育賽事舉辦地點的風險。巴黎歐洲知識經濟與管理學院(SKEMA Business School)體育和地緣政治經濟學教授查德威克(Simon Chadwick)示警:「情況顯然很嚴峻,考慮到氣候變遷已嚴重加劇,你確實不得不懷疑如今的洛杉磯野火是否可能再度重演,甚至會在奧運期間干擾賽事。」「這引發了非常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在保險方面」,查德威克擔憂,2028年洛杉磯奧運可能會成為一場無法投保的大型活動,尤其許多保險公司已在加州容易發生野火災害的地區,取消了相關業務。洛杉磯野火造成超過1.3萬棟建築物受損。(圖/達志/美聯社)查德威克續稱:「目前洛杉磯面臨的基礎設施問題相當大,這可能是一場籌建和重建設施之間的賽跑。」目前野火已經造成加州歷史上最嚴重的損失,「有些人或許會質疑,洛杉磯是否是舉辦2028年奧運的首選。」不過報導也指出,雖然此次野火的重災區「太平洋斷崖」(Pacific Palisades)非常接近2028年奧運高爾夫球賽事舉辦地點「里維拉鄉村俱樂部」(The Riviera Country Club),但絕大多數場館都位於高風險野火災區之外。南加州大學專家德弗雷爾(Deverell)則認為,比賽因野火災難而被取消或轉移舉辦城市的可能性很小,「普遍的假設暗示我們應該取消奧運會,但我不相信這些前提,而且這不會發生。」事後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在接受NBC節目採訪時透露,2028年的夏季奧運會,以及8場2026年國際足總世界盃比賽,將會如期舉行,目前正在按計劃籌備中。2028年洛杉磯冬奧會組織者事後沒有立即回應France 24的置評請求。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89482/sm-82cde83b635c26bfb45c3b0ccde292a4.jpg)
板橋殯儀館重建、拆遷? 新北議員怒:八里不應是鄰避設施的博物館
板橋的新北市立殯儀館要原地重建還是遷建不僅各方爭論不休,更引起國民黨議員內戰,近日社群平台出現遷移至八里台北港可行性的討論,不過當地議員陳偉杰則在臉書發文反對,表示市府已經規畫新建第二納骨塔,加上已有汙水處理廠、垃圾焚化廠、公私立墓園、砂石場,八里不應是鄰避設施的博物館。陳偉杰說,八里已有汙水處理廠、垃圾焚化廠、各公私立墓園、砂石場,加上長年擺放在台北港區的數十座石油或化學製品石化槽等,已經讓八里居民淪為二等公民忍受多年,預計2028年就要完工啟用,因此板殯若要遷建,八里絕不應該被納入評估。陳偉杰表示,雖然歷史沉疴改變不易,但「難道八里是鄰避設施博物館嗎?」儘管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路,新北市為全國人口最多的直轄市,殯葬服務的確不可或缺,但八里人承受的公安與健康風險已經太多了,太多的避鄰設施對八里區來說已經是不可承受之重。陳偉杰也質疑,難道因為市區人口密集就是不設殯儀館的理由,難道所有的鄰避設施就都該移到郊區嗎?郊區越來越多的鄰避設施要如何均衡發展,而且市區的便利性難道不是公共服務的必要條件?最後陳偉杰強調,殯葬服務具有急迫性,若持續爭論不休,市立殯儀館實在無法負荷新北市人口老化所帶來的使用量,當前首要任務是和當地居民充分意見交流、聽取基層心聲的基礎上,讓未來的新方案更能符合大家的期盼。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6/389246/sm-08336c5dafa68aa1e0e078a8dc8a36e5.jpg)
勞保已撥300億!破產大限應可延後
勞工保險財務危機遲遲未解,雖然恐受財政收支劃分法影響,但勞動部今年仍會持續撥補,勞動部已在10日撥補300億元予勞保基金,下一筆則會在2月撥付。據勞動部資料顯示,受惠於連年撥補、投資收益頗佳,截至2024年11月為止,勞工保險基金運用規模已達1.1兆餘元,但光是前10個月為止,勞保已收不抵支547億餘元,預估全年收不抵支會突破600億。依規定,勞保局每3年得出具勞工保險精算報告,下一份報告將在近期出爐,因為連年撥補,外界預估破產大限會較上一次精算報告預估的2028年延後數年。為了填補勞保財務缺口,政府近年接連透過公務預算、特別預算撥補,至今已編列3870億元,因為勞保費率未達平衡費率,負債依舊不斷擴大,截至2023年年底為止,精算負債已達13兆465億元。勞動部官員證實,已在10日撥補300億元至勞保基金,也與財政部協調將於2月撥付下一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8/389228/sm-58f91b0800b74c2c2de7ece0b1b9c0e6.jpg)
勞保財務危機未解...才剛撥補300億 2月將再撥付下一筆
勞工保險財務危機遲遲未解,雖然恐受財政收支劃分法影響,但勞動部今年仍會持續撥補,勞動部已在10日撥補300億元予勞保基金,下一筆則會在2月撥付。據勞動部資料顯示,受惠於連年撥補、投資收益頗佳,截至2024年11月為止,勞工保險基金運用規模已達1.1兆餘元,但光是前10個月為止,勞保已收不抵支547億餘元,預估全年收不抵支會突破600億。依規定,勞保局每3年得出具勞工保險精算報告,下一份報告將在近期出爐,因為連年撥補,外界預估破產大限會較上一次精算報告預估的2028年延後數年。為了填補勞保財務缺口,政府近年接連透過公務預算、特別預算撥補,至今已編列3870億元,因為勞保費率未達平衡費率,負債依舊不斷擴大,截至2023年年底為止,精算負債已達13兆465億元。勞動部官員證實,已在10日撥補300億元至勞保基金,也與財政部協調將於2月撥付下一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388633/sm-9f0e3e992b67ad0e09323eb15deba7cb.jpg)
誠品「南台灣最大店」Q3開幕 吳旻潔:今年比去年好拚成長逾5%
「2025年肯定要比2024年好,相信之後也會一年比一年好。」誠品生活(2926)董事長吳旻潔表示,2024年誠品終端營收逾240億元,創歷史新高,線下營收成長8%,線上營收更提升17%。吳旻潔認為「有望達成轉盈目標」同時看好台南大店開幕,加上誠品電商持續成長,2025年營收有望再成長5%至8%。受到疫情影響及誠品線上起步,誠品在2021年至2023年呈現虧損,不過吳旻潔表示,誠品線上摸索3年,已找到未來前進的方式跟節奏,「預估在未來3年內達到自給自足。」她也提到,「目前實體店面並不是每個縣市都有,不過誠品線上是每個地區的人都可以使用,也會帶動讀者前往實體店面。」至於2024能夠創下營收新高的關鍵,吳旻潔認為除了多間大店開幕以外,原有店面進一步改裝優化,也使實體通路績效恢復至疫情前水準,甚至超越。她也表示,「目前誠品店面出版品銷售突破900萬冊,2026年挑戰千萬冊。」2024年誠品線下營收成長8%、線上營收成長17%,讓董事長吳旻潔看好2024年轉盈。(圖/劉芯衣攝)而全新打造的南台灣旗艦店「誠品生活台南」預計今年第一季試營運,全店4層樓共6,000坪規模,結合多元藝文體驗、親子共讀Plaza等活動空間,以及綠意天井、8米寬大步梯、大面積露台等設計細節。此外,誠品也計畫在2028年,於桃園青埔開出5,000坪的大型店面。在海外市場方面,吳旻潔直言「中國和香港市場表現普普」,不過日本、吉隆坡都有不錯的成績,接下來有望在新的城市甚至國家展店,預計在股東會會有近一步消息。今(9)日至截稿前,誠品生活股價47.95元,漲幅1.7%。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4/386574/sm-46f6f700a189d2d21f247de587486bec.jpg)
台灣將進入「非核家園」 專家警告2025仍存在缺電風險
核三2號在2025年5月17日運轉執照到期,台灣進入「非核家園」,電力是否穩定成為大考驗。台電表示,已規畫3部百萬瓩的大型燃氣機組上線,預估明年備轉容量率可「保7」,若無意外能穩定供電。不過電力專家警告,立院刪減購煤預算,以及明年水情豐枯難料的狀況下,都讓2025年存在缺電風險。即使水情豐沛,供電如台電所願將備轉容量率維持在7%以上,但因少了核能,依據經濟部電力規畫,明年再生能源僅能到15%,扣除抽蓄水力,僅能靠3成燃煤、5成3燃氣全力發電,也就是8成3都是具有空汙問題的「髒電」,排碳量只高不低。明年5月中不僅是近百萬瓩的核三2號退役,還有民營電廠長生7月也要停一部舊機組,至秋冬季台塑麥寮燃煤1、3號,以及興達舊3號燃煤要解聯,少掉電力逾300萬瓩。台電表示,今年已規畫桃園大潭7、9號,興達新1號等3部新大型燃氣機組明夏前上線,9號機、興達新1都已在試運轉,7號機則在測試中,都在進度內,加上還有新的光電、離岸風電,2025年會守住夜尖峰備轉容量至少7%。電力界人士打臉說,立院砍掉台電明年購煤預算60億,明年要減少120萬噸購煤量,造成限煤。還有水情豐枯難料,都會讓台電手上可打的電力牌減少,一定有缺電風險。民進黨在2025年做到非核家園,但行政院長卓榮泰又說,政府對新核能態度非常開放,事實上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已在去年與成大、清大合作,建置核融合實驗相關裝置,預計2026年完成,2025年起將投入逾千萬元研究小型模組化反應器(SMR),為引進新核能技術預作準備。核融合、SMR等新核能技術,因擁有建置成本低、安全性較高或低汙染等特色,即使未有正式商轉案例,不少國家已開始相關研發。國研院主任祕書林家德說,目前國際上研究最多只進展到核融合反應控制技術及相關材料開發,國內核融合研究過去零星分散在各學術機構,為了培養國內人才,去年起正式執行與核融合技術相關的中小型計畫。國原院2025年至2028年將開始研究SMR,重點將放在安全分析,首年經費約1543萬元,未來的經費則在估算中。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2/386242/sm-e879ab0733a463c69f8fdeb2038ad2d6.jpg)
麥當勞風暴2/工讀生事件意外掀底仰德集團第三、四代 國賓飯店都更大哥起手式
麥當勞一名17歲工讀生輕生事件,再次讓國賓大飯店仰德集團成為輿論焦點。成軍68的仰德集團,事業版圖除了國賓飯店(2704),旗下還有上市公司士林電機(1503)、士林開發(5324)、新竹物流、新豐高爾夫球場等,資產堪稱百億規模。仰德集團由新竹人許金德創辦,1990年父親過世後,長女許淑貞正式接棒,2003年9月許淑貞病逝享年70歲,家族事業由其長子許育瑞接手,第三代子孫許育瑞、李昌霖也浮上檯面,運營版圖切割為飯店、土地開發、士電集團等,家族事業由兄弟倆打李。李昌霖以兄長許育瑞為首,仰德集團現由許育瑞、與其長子第四代許家堯(現為國賓飯店總經理)等家族成員為主。「Hubert(李昌霖英文名字)深知仰德集團掌門人是大哥,擔任國賓總經理低調很少對外發言」,像是國賓著名、獲得米其林一星的『A Cut』牛排館邀請到「牛排教父」鄧有癸共同打造;川菜、粵菜餐廳為米其林餐盤推薦,還有意舍中山店客座港廚林明健拿下米其林一星等的故事,皆與李昌霖有關,餐飲業界津津樂道。「大家常說李昌霖是個點子王,本人非常熱愛美食,知人善任樂當伯樂,利己也利人共好。」一名認識李昌霖的人士如此描繪他的真性情。仰德集團旗下擁有國賓大飯店、士林電機、士林開發、新竹物流等。(圖/報系資料)七年前,麥當勞要賣掉台灣事業時,當時擔任國賓飯店總經理的李昌霖,趁勢與友人合資接手,直到2020年8月,國賓飯店董事會決議申請危老都更計畫,仰德集團第四代接班計劃也正式啟動。與此同時,仰德集團增設執行長職務,新職由母公司仰德集團董事長與國賓飯店董事長許育瑞兼任,原國賓總經理李昌霖調整為「專案總經理」,而原董事長室策略規畫本部協理許家堯(許育瑞長子)晉升為副總經理兼董事長特助。台北國賓大飯店位在中山北路,1964年起經營至今已逾一甲,2021年正式停業,接著進行拆除工程,2023年並將飯店內的粵菜廳、川菜廳合併為「國賓中餐廳」,與A CUT牛排館、麵包坊等,共同搬遷到中山區富邦大樓嶄新營業,由升任總經理許家堯負責。仰德集團三代許育瑞、李昌霖(右)兄弟各掌國賓飯店、麥當勞,兄弟各自拼事業版圖。(圖/報系資料)同年9月20日,仰德集團在原址舉行動土典禮,公布將規劃改建為一棟飯店、兩棟住宅的「飯店豪宅案」,其中的飯店預計2028年開幕,預計命名為「台北國賓皇宮酒店」,豪宅建案為「國賓皇琚」。許育瑞當時即公開表示,將與日方團隊攜手合作建設國賓下一個60年,這也是許育瑞父子接手經營家族事業的起手式。儘管去年多事之秋,仰德集團與台灣麥當勞仍各自低調,強調彼此「無關」,11月間加速第四代接班,許家堯接任士電常務董事,麥當勞對工讀生事件正式道歉,靜待風波平息。兄弟各自登山,分頭努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0/385480/sm-5637ef9161d37578d08dc40bc1e8b8a4.jpg)
勞保破產有望後延 勞長洪申翰:給付、費率不變
勞保局最近一次對外公布的勞工保險普通事故精算報告指出,若不啟動年金改革,勞保基金會在2028年破產,勞動部長洪申翰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以最新數據來看,警戒年限會延後幾年,並強調,年金給付下降、費率提升,都會對既有勞工影響滿大的,「目前政策上未考慮」。另外,基本工資已經連9年調整,明年最低工資時薪將達190元、月薪將達2萬8590元,預估有257萬名勞工受惠。據勞保局公布,近幾年來勞保基金持續收不抵支、逆差更是持續擴大,估計2025年保費收入達5168億餘元、給付金額卻突破6017億餘元,收不抵支約849億元。洪申翰指出,若依最新精算報告,可能可以再延後幾年破產,但仍不是很樂觀,因此需要多元的做法,目前整體的政策評估並沒有考慮,採國外包括給付下降、費率提升等做法。他也重申,政府會用負最後給付責任的態度來處理勞保問題,近幾年除了撥補外也靠投資收益,預估今年勞保基金水位可以突破1兆元。但他直言,隨著人口結構的惡化,勞保基金還是處在需要非常關注的狀況之下。此外,洪申翰25日也率領勞動部官員公布元月新制。勞動部條件司司長黃維琛表示,基本工資(現為最低工資)已經連9年調整,時薪漲幅累積達58.3%、明年最低工資時薪將達190元,月薪漲幅達42.9%、明年最低工資月薪將達2萬8590元,預估有257萬名勞工受惠。且隨著最低工資調漲,勞保、就保及勞退也將改動分級表,並主動逕調。元月新制也包括產業人才投資方案額度增加、技能檢定學科試題加列外語等,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代理署長陳世昌說,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為協助在職勞工主動參訓,至今已推動12年但額度從未調整,因此從3年7萬增加至3年10萬元額度供勞工參訓。為鼓勵留才,近年也陸續開放更多學科試題加列外語輔助,明年起再新增僑外生等也可選擇學科加列外語輔助。此外,近年移工在台懷孕爭議頻傳,陳世昌說,將於2025年1月底訂定包括中文、英文、泰文、越南文及印尼文的「移工婦幼權益保障指引」,方便移工、雇主、仲介及地方政府使用。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5/383315/sm-64e73cf1df492a950ed5f647f9d4bc5f.jpg)
重大設計規格調整!蘋果傳將推折疊iPad與iPhone
外媒引述消息報導,蘋果計劃對iPhone與其他產品進行一系列重大設計與規格調整,以擺脫多年銷售停滯並重振成長。統整外媒報導,這包括一款更輕薄的iPhone與兩款折疊式裝置(分別是可折疊的iPhone與iPad)。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打算自2025年起推出新款iPhone,機身厚度將比目前款式8公釐更薄,同時透過簡化相機系統來降低成本,價格將比Pro型號便宜。蘋果也計劃推出兩款折疊裝置。其中較大尺寸裝置螢幕展開後幾乎與某些桌上型顯示器一樣大,約19吋。較小尺寸的裝置則是折疊式iPhone,螢幕展開後的尺寸比iPhone 16 Pro Max更大。另有媒體指出,蘋果研發的較大尺寸裝置就是超大版本的可折疊iPad,尺寸為目前iPad Pro的兩倍,預計2028年上市。儘管這些新產品稱不上重大突破、許多對手也推出可折疊裝置,但這代表蘋果在格式與功能方面做出重大調整,而不僅是漸進式升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7/383167/sm-7c50eab6012ef1e6332898bf5bbda017.png)
不止摺疊手機!傳蘋果正在研發「折疊式iPad」 計畫2028年推出
就在外界傳聞蘋果將於2026年推出摺疊式智慧型手機的時候,現在又有消息指出,蘋果目前已經正在著手進行「折疊式iPad」的開發,這款折疊式iPad的尺寸將會達到18.8英吋之多,展開後的大小相當於兩台iPad Pro並排,預計在2028年推出。《彭博社》科技專欄作家古爾曼(Mark Gurman)在專欄中表示,目前這款可折疊iPad已經有原型機,而且是有著「幾乎看不到」的折痕。古爾曼表示,自從蘋果計畫開發折疊式產品後,在消除螢幕折痕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尚未完全解決。古爾曼認為,蘋果在摺疊式產品的開發方面,不僅侷限在摺疊技術的創新,同時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考量如何將折疊螢幕的技術無縫整合到現有的蘋果生態系統中。古爾曼表示,蘋果目前的開發方向並非是把iPad縮小成能放入口袋的平板,這款可折疊iPad採用的是一塊「完整、無中斷的玻璃」,定位是在高階產品,滿足對大螢幕和便攜性有需求的使用者。古爾曼也提到,這款折疊式iPad還是運行iPadOS系統,而非macOS,但預計到2028年的時候,iPadOS會有明顯提升,屆時將能支援運行macOS的應用程式。古爾曼認為,雖然這款產品不會成為真正的iPad和Mac混合體,但將結合兩者的部分功能,還是能提供更強大的生產力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