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
」 侯友宜 台灣 台電 國民黨 AICOP29最新氣候融資協議草案陷僵局 富國、窮國都有意見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會議(COP29)原預定22日閉幕,主辦國亞塞拜然發布最新版氣候融資協議草案,提出由富國承諾每年提供2500億美元,並在2035年達到預定規模,以協助窮國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這一數字是《巴黎協定》所訂定目標的2.5倍,但不到開發中國家要求金額的1/4,因此同遭窮國與富國批評,各方分歧仍在。極可能延後閉幕。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要求各締約國都須設定「國家自主貢獻」(NDC)方案,每5年更新一次。NDC是一個旨在減少排放、適應氣候影響的氣候行動計畫。隨著2025年期限將至,COP29一大重點在於設定關於氣候資金的「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按《巴黎協定》,各國必須許下新的數字目標,取代原先的每年1000億美元目標。亞塞拜然22日下午發布關於NCQG的最新版協議草案,就全球氣候融資訂出新的具體數字目標,提出由已開發國家帶頭,每年提供2500億美元資金,並在2035年達到預定規模。草案也設定每年籌措1.3兆美元的更廣泛目標,其中資金來源同時包括公部門和私部門。一位歐洲談判代表告訴路透,新協議草案訂定的成本過高,而且在擴大捐助國數量方面做得不夠。在有關總金額多少、應採取何種融資結構、該由誰付錢等核心問題上,富國與窮國迄仍缺乏共識。過去氣候峰會就經常因談判陷入膠著,導致延後閉幕。由逾130個開發中國家組成的「77國集團加中國」(G77 and China),要求2030年底前達成每年提供1.3兆美元公共氣候融資,且其中至少須有5000億美元來自已開發國家。歐洲聯盟表示反對,並堅稱需要民間部門的資金配合。川普即將於明年1月20日重返白宮,美國的角色存在不確定性,也為COP29談判蒙上陰影。即便拜登政府做出承諾,是否會得到川普政府同意,大家顯然都打上一個問號。川普是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的懷疑論者,外界擔心他再度退出在限制全球暖化方面具里程碑意義的《巴黎協定》,恐嚴重破壞全球在減少依賴化石燃料的舉措,也可能讓中國、印度等碳排大國找到藉口來限縮國內的減碳計畫。
沉默疫情!抗生素抗藥性持續升高 全球人口平均壽命少1.8年
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已成全人類健康的重大隱憂,若抗藥性問題持續,預計到了2035年,全球人口平均壽命將縮短1.8年;而至2050年,每年將造成1,000萬人因感染抗藥性細菌而死亡,甚至高於癌症死亡人數,可以說是「沉默疫情」。近年來,臨床觀察到抗生素抗藥性細菌比例逐年升高趨勢,以台灣加護病房中最常見的屎腸球菌為例,從2007年到今年,抗生素抗藥性比例上成長了1.88倍;第二常見的肺炎克雷白氏菌抗藥性比例,甚至成長了10倍之多,導致臨床治療困難,經常需要用到後線的抗生素治療。更有研究顯示,抗藥性細菌感染比一般細菌感染更具威脅性、致死機率相對高出66%,患者住院天數也因此增加7.5天。和20年前相較,70歲以上長者因抗藥性細菌感染死亡人數大幅上升80%。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王復德理事長指出,「抗生素抗藥性不但會讓可以治療的藥變少、增加住院天數與療程,導致醫療費用的上升,最令人擔憂的是促使對多種抗生素具有抗性的『超級細菌』出現,讓感染變得難以控制,甚至不治。」他指出,耐碳青黴烯類細菌日益嚴重,特別是鮑氏不動桿菌(CRAB)被認為是台灣的頭號超級細菌,其抗藥性高達7-8成,患者常面臨無藥可醫的窘境,嚴重影響病人的預後。因應抗生素抗藥性嚴重威脅,行政院也將於明年正式啟動「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期望達到5年內抗生素使用量下降5%與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RAB)住院病人感染發生率下降10%等兩大主要目標。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邱政洵理事長提醒,抗生素是用來治療細菌感染,並不是消炎藥或是退燒藥,民眾一定要遵守抗生素使用「四不一要」原則,以及透過「診間三問」詢問醫師,以減少抗生素抗藥性風險產生。「四不一要」原則是「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要隨便停藥、「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診間三問」,第一是「需不需要?這次的症狀與診斷需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第二是「小心什麼?本次服用抗生素該注意什麼?」第三是「吃多久?處方中的抗生素應該服用幾天?」邱政洵理事長同時也強調預防重於治療,呼籲民眾透過日常預防措施來降低病菌引起的感染,間接減少使用抗生素的機會。他建議民眾平時應勤洗手保持雙手清潔,注意身體感染徵兆及其併發症,若有持續發燒、呼吸困難、血壓降低等症狀出現時,應立即就醫不拖延。此外,他也提醒民眾根據國家公衛政策接種相關疫苗,如流感、肺炎鏈球菌、新冠疫苗,來獲得專一性抗體以預防感染。
「抗生素濫用」釀危機! 十年後平均壽命恐縮短1.8年
根據最新全球研究,每年有數百萬人因抗藥性細菌失去生命,對全球醫療系統造成巨大壓力。預估到2035年,全球平均壽命將因此縮短1.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抗藥性問題列為重大公共衛生危機。抗生素濫用恐致「無藥可用」 10年後壽命恐縮短1.8年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張厚台表示,疫情期間抗生素使用量增加,加護病房內的抗藥性細菌數量上升,導致重症患者的治療難度更高,尤其高齡患者的死亡率也隨之上升。為降低抗藥性風險,加護病房已與藥師和感染控制團隊合作,嚴格管控抗生素的使用,並升級感染監測系統。內科部主任廖俊星指出,臨床上遇到抗藥性細菌時,醫療團隊往往不得不使用副作用較高的第二線藥物,這不僅增加患者的健康風險,亦對醫療資源帶來額外負擔。防無藥可用 謹守「四不一要」、「診間三問」亞東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楊家瑞提醒民眾,抗藥性問題遠比想像中嚴峻,必須共同努力維護抗生素的多樣性,加強全民對正確使用抗生素的認識。臨床上仍發現許多民眾對抗生素存在錯誤迷思,如擅自停藥、私自購藥、主動要求開立抗生素等行為。他再次呼籲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守「四不一要」原則:「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私自購買抗生素服用「不」服用他人抗生素「不」隨意停藥「要」遵循醫囑使用抗生素此外,他也推廣「診間三問」的概念,幫助民眾在看診時能與醫師有效溝通:「有沒有」:藥物是否包含抗生素?「吃多久」:處方中的抗生素應服用多長時間?「小心什麼」:服用抗生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視察中火藍綠互槓 卓榮泰要台電揭2034減煤目標
行政院長卓榮泰8日視察台中火力發電廠時,要求台電能清楚公布中火2025到2034年的預估減煤與減汙數字。藍綠台中市議員紛紛率支持者到場,藍營喊出「2028全面拆除中火燃煤機組」,綠營則痛批藍營鬧場散播謠言,現場場面火爆。台中火力發電廠二期「燃氣環評」日前在爭議聲浪中仍通過,不僅留了6組燃煤機組備援,也新設4組燃氣機組,地方反彈聲連連,直呼中央不顧台中人健康,並趁著卓榮泰8日視察中火的機會到場抗議。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由書記長黃馨慧領軍,包含同黨議員李中、賴朝國、陳成添、賴義鍠、黃佳恬、楊大鋐、羅永珍等人都與支持者到場,高舉白布條「中火要拆煤、台中要健康」、「台中人肺癌發電」、「增氣減煤跳票」抗議中火增氣卻不拆燃煤機組,當面向卓榮泰表達深深不滿,稱台中市民不要等2035年,必須2028年就拆掉保留的6部燃煤機組,才能還給台中市民乾淨的空氣。綠營中市不少議員支持台中火力發電廠6部機組先留下來,備而不用。(圖/報系資料庫)民進黨台中市議會黨團則由總召蕭隆澤領銜,包含書記長張家銨、幹事長陳俞融、市議員江肇國、陳淑華、施志昌、謝家宜、曾威、陳雅惠等人都到場替卓榮泰助陣,並批評國民黨無理取鬧。黨團強調,卓榮泰是視察「增氣減煤」政策,反觀國民黨團散播錯誤資訊來扭曲政策,意圖阻礙台中空汙改善進程,呼籲國民黨停止政治操作,認真監督改善。卓榮泰對此回應,中火保留6部燃煤機組是環評委員的專業決定,其實2032年後第5、6部燃氣機組陸續興建完成,便會進一步全盤檢討,預估2034年燃氣機組更新,就可改善台中空汙。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則說,台電從2031年以後,陸續將中火6座燃煤轉成緊急備用機組,這6部機組絕不是外傳要拿來「中電北送」的,只有在國安、天災等極端特殊的狀況下才會用,不必放大解讀。
川普重回白宮 外媒點名市場「5大輸家」:少碰為妙
川普將在明年1月正式就職,其強勢作風讓外界開始研判在市場上,誰會是最大贏家和輸家。歐洲新聞(Euronews)列出美國小型股、俄羅斯資產、特斯拉、比特幣與美國銀行股為五大贏家,至於五大輸家更是投資人少碰為妙。綠能股在拜登執政時期的好日子將結束。外界預期川普將削減綠能倡議的補助,令再生能源類股遭重擊。川普6日確定勝選後,太陽能股First Solar股價當天暴跌逾10%,能源技術公司Enphase Energy股價狂跌17%,再生能源巨擘NextEra Energy股價下跌逾5%,正反映市場對川普上台後會刪除聯邦補助的憂慮。中概股未來走勢雪上加霜。川普提出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誓言上台後要對中國進口貨品課60%關稅,令中國出口商面對難以負荷的關稅壓力。香港恒生指數6日下跌2.6%,至於中國最大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股價更下滑3.6%。歐元貶值壓力將大增。許多專家都認為川普提出的各項政策會令美國通膨抬頭,促使聯準會採取更緊縮而不是更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抑制通膨壓力。這將會令美元走勢強勁而導致歐元表現更弱。投資人爭相把資金轉向美元,讓歐元兌美元匯率6日下跌1.7%,創2020年3月爆發新冠疫情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美國公債成最大輸家之一,因為川普要擴大財政支出來推動經濟,打算讓國債在2035年前擴增7.75兆美元,使國債與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攀升至143%。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6日急升逾10個基點至約4.5%。債息上升代表債價下跌。德國車商將飽受川普全面調高關稅衝擊,導致保時捷、BMW、賓士和福斯等股價6日均大跌5%或以上。反映投資人擔心川普的貿易政策會進一步侵蝕德國車商的獲利能力。
全球頭號傳染病殺手!結核病取代新冠病毒 疾管署:國內疫情穩定控制
結核病(Tuberculosis)超越新冠肺炎(COVID-19)成為2023年全球傳染病死亡首因,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報告指出,去年新診斷患者逾800萬人,也是歷年最高紀錄,對此,國內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我國結核病並未出現失控現象,至於在國際間,推測是因COVID-19疫情各地醫療量能受影響。結核病成全球頭號傳染病殺手。(示意圖/達志/美聯社)據WHO今天發布的報告,結核病在2023年取代新冠肺炎成為傳染性疾病相關死亡案例中的首要原因,突顯全球在根除結核病上面臨的挑戰。WHO的數據顯示,去年約有820萬人被新診斷為結核病患者,這是自WHO於1995年開始全球結核病監測以來的最高紀錄,高於2022年報告的750萬人。對此,羅一鈞表示,國際上有些國家因為過往新冠疫情時,封城、衛生體系崩壞,讓原本定期追蹤的病人,無法獲得妥善治療;加上醫療體系量能無法支應結核病篩檢,導致篩檢率降低,造成全球結核病失控。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我國結核病並沒有出現失控現象。(示意圖/達志/美聯社)至於國內情況,羅一鈞指出,台灣較無經歷新冠疫情期間的特殊現象,雖然疫情升溫期間,有些民眾因不敢就醫而減少篩檢,但是受影響時間並不長,僅在2021、2022年有看到篩檢量短暫下降,去年就已明顯回升,因此國內結核病疫情仍持續在穩定控制上,並沒有明顯受到影響甚至失控的狀況。針對國內疫情是否受國際影響,羅一鈞認為,目前外籍人士僅占全國結核病確診個案約10%,每年約700餘例,因此仍以控制本土疫情為優先;不過她也坦言,鄰近國家結核病有多重抗藥性的比例,遠高於台灣,因此也會密切注意,如移工入境跟定期健康檢查不會鬆懈。WHO近日顯示,結核病在2023年已取代新冠肺炎,成為全球傳染性疾病相關死亡的首要原因。(示意圖/達志/美聯社)另外,疾管署也表示,台灣的結核病發生率從2005年每10萬人口73人,逐年降至2023年的28人,但要達到2035年每10萬人口小於10人的目標(約2340人)還有一段路要走。未來將擴大篩檢對象,加強潛伏感染者的治療,以加速降低發病率。WHO近日顯示,結核病在2023年已取代新冠肺炎,成為全球傳染性疾病相關死亡的首要原因。(圖/翻攝自X)
豐田、日產大廠試生產全固態電池 集邦:2035年綜合成本有望低於1.79元
根據研調機構集邦(TrendForce)調查,豐田、日產、三星SDI等全球製造商已開始試生產全固態電池,隨著業者競相加快量產腳步,預估產量可於2027年前達GWh (1百萬千瓦時)水準。固態電池有望提高電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但仍面臨生產成本高、製程複雜、缺乏完整供應鏈等挑戰。目前半固態電池在電動車的裝車量已達GWh等級,電芯能量密度為300-360 Wh/kg。由於製造規模小,加上製造技術未完全成熟,半固態電池量產初期的電芯價格高於1元人民幣/Wh。TrendForce預期,隨製造規模擴大和技術成熟度提升,半固態電池綜合成本可望於2035年降至0.4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79元)/Wh以下。TrendForce也提到,全固態電池正從樣品電芯進入工程化,同樣將面臨量產初期成本高而墊高產品價格的問題,預估2030年後當全固態電池應用規模大於10GWh,電芯價格將降至1元人民幣/Wh左右;2035年經過市場大規模快速推廣,電芯價格將有機會降至0.6至0.7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69至3.14元)/Wh。全固態電池主要製造商生產進度。(圖/TrendForce提供)分析不同的固態電解質材料,聚合物電解質相對成熟且有成本優勢,如PEO基聚合物鋰金屬固態電池已在歐洲地區實現商業化。然而,聚合物電解質仍需尋求電壓耐受區間更寬、離子電導率更高的複合材料,才能擴大商業化推廣。TrendForce指出,氧化物固態電解質穩定性佳、成本居中,但加工難度高,且有固態電解質與正負極活性材料「固固」介面接觸差,導致電池內阻偏高的問題。至於硫化物固態電池,由於其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最接近且可望超越液態電解質,綜合性能潛力大,豐田、三星SDI、LGES、SK On、CATL、比亞迪等多家企業皆投入發展。然而,目前硫化物電解質材料成本偏高,且空氣穩定性差、對水分非常敏感,因此對電池製造的環境要求嚴格,生產流程難度高。TrendForce表示,固態電池技術發展審慎且樂觀,雖然現階段充放電倍率和迴圈壽命等關鍵性能指標未達到商業化標準,成本尚難與液態鋰電池競爭,但在各國政策大力支持和資本的推動下,固態電池成本將隨著生產規模擴大而顯著改善。
增氣未減煤!中火第二期環評通過 環團痛批傲慢政府
中火第二期新建燃氣機組計畫30日在環境部歷經4個多小時環評大會審查,在抗議聲中決議通過,環評委員僅要求台電評估燃煤減量規畫。環團痛批,傲慢政府掩耳不聽民意,逃避充分公民參與的對話,如何恥談能源轉型正義?開發單位台電則強調,過去承諾拆除4部燃煤機組,但二期留下6部機組備而不用,目的在兼顧環保、經濟及國安等需求。6部燃煤機成緊急備用國安機組台電以燃氣取代燃煤,規畫「台中電廠第二期新建燃氣機組」,新設4座不超過550萬瓩裝置容量的燃氣環機組,但原有燃煤機組不拆除,而是轉緊急備用,且2032年前燃煤量不減,8月底通過初審,昨進入環評大會審查。昨日有22名民眾旁聽發言,台中市副市長黃國榮、多名台中市立委也出席關心,疾呼增氣後就應減煤。但最後環評僅要求評估燃煤減量規畫。台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批評,台中電廠不斷增加燃氣機組,減煤卻要到2032年後,環評結論更是給予台電空頭支票,並未承諾減量,是開環評惡例。台中市府批給台電空頭支票昨日也有人及當地議員支持台電加速興建燃氣電廠,以減少空汙,但也有環團質疑審查速度過快,且減量效果太少,氣氛一度火爆。環團指出總統府近期召開氣候變遷對策因應會表示要透過深度節能,但台電卻仍持續興建火力電廠。黃國榮說,台中市府絕對贊同興建燃氣機組替代舊有的燃煤機組,但也要求中火在燃氣機組興建完成後,必須拆除同數量的燃煤機組,也就是第2期預計興建4座燃氣機組,就必須拆除4座燃煤機組。國民黨立委廖偉翔表示,新建燃氣機組,但舊燃煤機組不拆除轉為緊急備用,中火將再度重回全世界最大火力發電廠。國民黨立委楊瓊瓔引用經濟部前部長王美花的承諾,中火「增一燃氣就拆除一個燃煤」,二期計畫要新增4個燃氣機組,卻僅拆除2燃煤電廠,台電應詳述未拆除理由。中火重回全球最大火力電廠台電強調,二期6部燃煤機組備而不用,且除役後會規畫為緊急備用的國安機組。況且,這6部原定2046年才除役,現今已提前11年,預定至2035年,但何時拆除,並無時間表。有環評委員指出,目前大家的共識就是「以氣換煤」,但仍懷疑為何要保留多個燃煤機組緊急備用?也有委員認為,基於國安為由可以接受保留多部緊急備用機組。台電說,中火全廠燃煤曾經使用上看3萬9000噸,去年已降至1萬1000餘噸,減少燃煤使用量已達7成,而保留備用機組為因應國安,「多一部機組,就多一分保險」。歷經將近4小時會議說明資料,環評大會最後再要求台電應把天然氣儲槽安全設置規畫、依據台中電廠一、二期及中佳發電廠啟用情境,呈現各情境燃煤減量規畫,及各項空氣汙染物及溫室氣體減量情形及溫排水監測項目增加餘氯氣後通過大會。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研究員趙慧琳指出,中火二期燃氣開發環評大會在嚴重爭議聲中一次過關,是台灣追求氣候民主的國殤,是主政者官主暴力的結果;傲慢政府掩耳不聽民意,逃避充分公民參與的對話過程,何來恥談能源轉型正義?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表示,中火煤改氣是台灣能源轉型最具指標性的大案,環評過關後還將晉升為全世界第一的11.4GW煤氣火電巨獸,大增氣、小減煤的中火,根本是在藐視淨零台灣的法定目標,出賣年輕世代的未來。
亞馬遜進軍核電事業!投資逾5億美元開發「小型模組化反應爐」
亞馬遜成為最新押注核能的科技巨頭,包括將投資超過5億美元開發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SMR),谷歌14日也與美國核電企業簽署購電協議,看好SMR「快速安全」供電。 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投資的Oklo Inc.,以及NuScale Power Corporation等開發新核電技術的公司,於美東時間16日股票跳漲約40%。為了發展資料中心,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工智慧與雲端運算需求,美國科技巨頭們已紛紛盯上了清潔能源核能來發電,也在過去1個月間推動美股核電概念股不斷走高。16日的最新報導顯示,亞馬遜成為新一家支持發展核能的科技公司,一口氣簽署了3項相關協議,特別是與電力公司合作建造小型模組化核反應器(SMR)、提供核能新來源有關。在亞馬遜的第2總部美國維吉尼亞州,亞馬遜與當地公用事業「道明尼能源公司」(Dominion Energy, Inc.)簽署協議,將投資超過5億美元,探索在道明尼能源公司現有的「北安娜核電廠」(North Anna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附近開發一個SMR項目,為雲端運算平台「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AWS)供能。在亞馬遜的第1總部美國華盛頓州,其與州公用事業聯盟「西北能源公司」(Energy Northwest)達成協議,將為4座先進SMR的開發、許可和建設提供資金。這些反應器將採用亞馬遜投資、位於美國馬里蘭州的下一代SMR反應爐與燃料領先開發商X-energy公司的技術來開發。此外,亞馬遜先前也簽署協議,將一個資料中心開設在美國賓州獨立電力生產商Talen Energy公司的核設施旁邊,不僅將直接為亞馬遜的資料中心提供無碳能源,還能幫助保護現有的核反應爐。根據亞馬遜官網介紹,簽署「創新核能專案協議」是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而投資SMR是亞馬遜向無碳能源轉型計畫的一部分。據悉,SMR是一種先進的核反應爐,發電量約為傳統核反應爐的1/3,但其體積更小,因此可以建在離電網更近的地方,與傳統核反應爐相比,SMR的建造時間更短,因此可以更快地投入使用,建設成本也更低,並可根據特定地點的需求進行調整,目標是2030年代初開始供電。而14日,另一科技巨頭Google也宣布,由於資料中心太耗電,已與美國核電企業Kairos Power簽署購電協議,爭取到2030年讓首批SMR實現「快速安全」供電,到2035年前部署更多反應爐,該交易預計將為電網帶來500兆瓦(megawatts)的「全天候無碳電力」。
G7國家首例!英國關閉最後一座燃煤發電廠 結束142年燃煤發電史
英國最後一座燃煤發電廠9月30日熄燈,結束英國142年燃煤發電史,也讓英國成為首個汰除煤電的七國集團(G7)國家。綠色活動人士盛讚英國政府在減少碳排、提供國際氣候領導力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據《衛報》報導,位於諾丁罕郡的拉特克利夫電廠(Ratcliffe-on-Soar)為英國發電57年,為200萬戶家庭供電,極盛時期曾雇用近3千名工程師。電廠最後的170名員工昨日被邀請一起倒數熄燈,電廠經理感嘆道,「過去這一年,充滿了令人心酸的時刻,離開之際,一定有人流淚。」英國是老牌工業化國家,燃煤發電史可追溯至1882年。在1980年代初,煤電占英國電力的8成,至2012年仍有4成,但隨著碳稅越發昂貴和更便宜的再生能源興起,煤電在過去10年逐步被淘汰。為達成減碳目標,英國於2015年宣布10年內汰除煤電,當時英國約有3成電力來自燃煤發電,但至2023/2024年,風力發電占29.29%、天然氣26.5%、核能13%、生質能為11.2%,而燃煤僅剩1.28%。其餘是太陽能、水力和淨進口電力。全球能源監測研究分析師指出,G7要確保在2035年實現汰除煤電的目標,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日、美和德國。因為煤電仍占德國電力的25%以上、日本更逾3成。英國能源部長尚克斯(Michael Shanks)說,該電廠關閉後,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140多年來,煤炭工人為國家提供電力,令人感激。擁有拉特克利夫電廠的德國能源公司Uniper執行長路易斯(Michael Lewis)說,「當我們結束這一篇章時,我們同時擁抱乾淨和靈活能源的未來。」氣候危機智庫E3G主任馬修(Ed Matthew)說,「英國是第一個建造燃煤發電廠的國家,也是第一個退出煤電的主要經濟體。這象徵真正的全球領導力,為其他國家指明道路。」
明年起投入2億經費!5年國家級計畫對抗超級細菌
讓抗生素失效的「超級細菌」威脅越來越大,根據估計,全球每年約有500萬人死亡與抗藥性有關。行政院拍板,明年起投入新台幣2億元經費,由衛福部與農業部共同執行為期5年的「國家級防疫一體抗生素抗藥性管理行動計畫」,目標5年內達成,抗生素用量減5%、超級細菌CRAB感染下降10%。國內感染症權威、台大副校長張上淳表示,抗藥性細菌的傳播若無法獲得控制,使有效治療的抗生素減少,將增加病人感染且難以控制,住院天數及醫療費用都會增加,甚至提高死亡風險,尤其新冠疫情後,各醫院也觀察到,因抗藥性細菌增加,而導致住院病人發生難以救治的死亡變多。張上淳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在2019年將抗生素抗藥性列為全球10大健康威脅之一,抗生素抗藥性威脅若持續惡化,估計全球至2035年的平均壽命將縮短1.8年,至2050年經濟損失可達GDP的2%~3.5%,若以2%計算,台灣損失將會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須加速正視此問題。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行政院因此拍板,明年起預計投入2億 ,衛福部將和農業部共同合作,確保人類、動物抗生素用藥管理,目標達到5年內抗生素用量減5%、超級細菌CRAB感染降10%。羅一鈞表示,台灣目前重點監測8種超級細菌,其中有「藍波級」抗藥性的「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RAB)抗藥性比例最高排名首位,在加護病房抗藥性占比達7成5,一般病房占比也有6成,是醫院裡的「頭號超級細菌」。張上淳指出,過去計畫受限於預算經費只有部分醫院參與,尚無真正的全國的所有醫療院所、動物使用等情況都涵蓋,盼這次國家級計畫能將國內的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做適當理想控制。
Lamborghini首款混合動力休旅Urus SE售價破千萬 總代理:現在訂要等一年
Lamborghini台灣總代理嘉鎷興業16日發表首款混合動力Super SUV,採用插電式混合動力的Lamborghini Urus SE,在台售價為1298萬元起。嘉鎷興業表示,正式交車日期會在明年第1季,「現在訂車要等超過一年。」Lamborghini Urus SE位於儀表板中央的12.3吋全新觸控式人機介面(HMI)搭配電子儀表板,操作體驗更為直觀。(圖/Lamborghini提供)Automobili Lamborghini亞太區總監Francesco Scardaoni提到,「Urus已成為Lamborghini全球最暢銷的車型,而Urus SE的發表象徵品牌電氣化戰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Lamborghini Urus SE採用全新造型設計、更進化的空氣力學、前所未見的車載科技、以及高達800 CV的混和動力輸出,同時減低80%碳排量,結合跑車性能與SUV的日常實用性。歸功其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Urus SE在各路面條件皆有絕佳的動態性能表現,引用創新技術解決方案,於前後軸間設有電動扭力配置系統和電子後差速器,使車輛於任何轉速皆可輸出更大的扭力和更高的動力。Urus SE配載的雙渦輪增壓4.0升V8引擎經過重新設計,可迸發620 CV動力輸出以及81.63kgm扭力峰值;與內燃機引擎結合的電能動力系統則可單獨輸出192 CV動力以及49.38kgm扭力,綜效輸出達800 CV。EV Drive(純電)模式可提供超過60公里電動續航里程,最高時速超過130 km/hr。若行駛速度超過此速度範圍或扭力需求超過電動馬達的最大可用扭力,V8引擎則會自動介入支援電動馬達。Hybrid模式可於Strada模式中選擇,具有最大效率和舒適性,並在內燃機引擎和電動馬達中取得最佳動力平衡,為日常駕駛最適宜的選擇。Recharge模式可於Strada、Sport、Corsa和Neve模式下選擇,表現最佳性能的同時,可將電池充電至80%。Performance模式專為希望在柏油路面、賽道和越野路面的Terra和Sabbia模式中充分體驗Urus SE百分之百潛力的車主所設計,展現Urus SE全方位動態特性。Lamborghini在2023年8月18日發表首款純電概念車Lanzador,預計在2028年量產,在規格上並沒有詳細的介紹。對於往後品牌將邁向電氣化之路,會不會擔心影響原本的消費客群?Francesco Scardaoni在專訪時提到,「純電車款的推出對Lamborghini來說也是一個里程碑,不過我們也會保有品牌重要的DNA。」也就是說,即使內燃機發展不如以往,蠻牛依舊是蠻牛。此外,對於歐盟考慮延後2035年禁售燃油車的政策,Lamborghini將如何應對?Francesco Scardaoni則表示,「到2024年底,全系列會實現電氣化,而到2028年依然會致力於純電車的發展。」預計今年第4季將帶來「小牛」Huracan後繼車款插電式油電車型,並與Urus SE同採4.0升V8雙渦輪增壓引擎為基礎的油電混合動力。隨著Urus SE正式發表,作為Lamborghini Direzione Cor Tauri品牌電氣化之路第二階段的里程碑,Lamborghini首部V12混和動力超級跑車Revuelto以及首輛混合動力Super SUV Urus SE將於19日至21日在台北101水舞廣場限時快閃亮相。
首富的浪漫1/全球AI教父+科技狂人互捧人形機器人 林百里看衰「浪費能源很少商用」
台股6月牛氣沖天,從AI浪潮炒到人型機器人概念股,尤其AI教父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3月在自家GTC大會,率領眾多機器人登高一呼,6月提到「未來人形機器人將會像汽車一樣普及」,美國時間26日的自家股東會上,黃仁勳更向全球投資人表示,「AI的下一波,就是把價值50兆美元的重工業整個自動化。很快,我們會有一個由機器人組織起來的工廠,這個工廠是由機器人來協調管理其他機器人,進而製造產品,至於製造出來的這些產品,也都是機器人。」對於黃仁勳喊進AI機器人,他的頭號勁敵、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6月18日也在社交平台X上加碼回應,「未來人形機器人的普及率將是汽車的10倍」,兩位全球科技界領航者先後勾勒新世界,給股市加油添柴火。與此同時,台灣首富、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卻唱著不同調,14日股東會後跟記者直接吐槽說,「人形機器人,要跟人一樣做這麼多動作,這是很困難、很浪費能源的,所以在商用時候,很少很少用。」馬斯克近期重登世界首富寶座,而輝達於美國時間18日股價收在135.63美元,讓輝達總市值來到3.34兆美元,一舉超越微軟的3.32 兆美元和蘋果的3.27 兆美元,成為全球市值第一大公司,讓黃仁勳一天身價就增加超過40億美元,全球富豪排行榜來到第11名,也是華人第一。廣達也在20日的台股盤中飆至最高329元,改寫24年來新高,28日則收在312元,股價從去年AI流行後就起漲。《富比士》公布的2024年台灣50大富豪排行,林百里就受惠於台股走升,以117億美元(約3798億元台幣)身價奪下台灣首富。究竟兩位世界級科技大老和台灣首富怎麼看待人型機器人?黃仁勳在3月輝達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大會上展示人形機器人的願景,是像2011年電影《鋼鐵擂台》中,能直接模仿人類動作的機器人;更在6月2日的台大演講時說:「機器人時代已經到來。總有一天,所有會移動的東西都將自動操作。我們努力藉由推動 NVIDIA 機器人堆疊的發展,當中包括用於模擬應用的 Omniverse、Project GR00T 人型機器人基礎模型和 Jetson Thor 機器人電腦,加速推動符合物理原則的生成式 AI。」但黃仁勳也坦言,以現在的AI技術要訓練人型機器人還有些困難,但一切都在快速的變化,因此「未來兩、三年內應該會看到重大突破」。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近來大力推銷特斯拉機器人Optimus。(圖/翻攝自2024 Annual Shareholder Meeting Tesla YT)馬斯克對人型機器人的熱情,完全不輸給黃仁勳。馬斯克在13日股東會上大力推銷特斯拉機器人Optimus,他說,Optimus的估值被忽視,未來Optimus機器人的價格將低於汽車,如果特斯拉擁有10%的市占率,且每個機器人售價2萬美元,特斯拉在大規模生產時每年可以賺取1兆美元的利潤。「Fremont工廠已經有兩個Optimus機器人在使用,明年開始特斯拉將有超過1千個Optimus機器人在特斯拉工作」,馬斯克說,未來「幾乎每個人」都會擁有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將能做像是照看孩子和工廠工作等家務活。2004年7月上映的科幻電影《機械公敵》(I, Robot),劇情設定在2035年,智慧型人型機器人已被人類廣泛使用,作為工具和夥伴,故事裡的男主角威爾史密斯嘲諷機器人不能寫出交響樂和畫畫,沒想到被機器人吐槽「不然你行嗎?」然而到了2024年,不少人已開始用AI來製造音樂與美術設計了。「我一直都對科幻電影裡面所謂的AI非常、非常嚮往。」從小就喜歡原子鐵金剛的林百里在廣達股東會後向記者說,廣達一直致力於將實驗室的研究轉化為產品和生意,實現工程師的夢想,但人形機器人需要擁有手和腳,工程難度極高,如果要模擬人類肌肉,將導致機器龐大且笨重,步行需承受重量並耗費大量電力,無法與一個工人只要吃一頓飯、吸收蛋白質就能工作相比。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儘管跟黃仁勳是好朋友,但坦言不看好人形機器人的商用化。(圖/報系資料照)今年6月初黃仁勳來台期間,林百里多次公開一起吃飯、親自站台展現好交情,廣達集團子公司廣明旗下達明機器人,更是全球第二大協作機器人廠商,也受惠於黃仁勳點名的「機器人概念股」,然而,林百里對人型機器人生不起熱情,甚至駁斥兩位大老「點石成金」的說法。在林百里眼裡,人型機器人就是浪費能源,「雖然人形機器人不會累、不會罷工,但效率遠不及人類,且耗能巨大,反而是專注於特定工作並機械化操作的機器人,成本低、好推動」,這位台灣首富務實地說,「沒有生意做,沒有商業價值也不是辦法!」
G7聲明「2035前逐步淘汰煤電」 台電回應了
七大工業國集團(G7)部長會議預定4月30日通過聯合聲明,同意「在2030年代前半期」逐步淘汰燃煤發電廠,向擺脫化石燃料的能源轉型邁出重大一步。對此,經濟部能源署長神隱不願回應;台電則表示,本就正在執行「增氣減煤」,2035年後,燃煤發電將僅剩林口電廠;至於會不會提前退役,須看到時候的政策而定。G7氣候、能源及環境部長會議4月29至30日在義大利杜林舉行。路透引據會後聯合聲明說,G7承諾致力於「在2030年代前半期」逐步淘汰各國能源系統中現有燃煤發電方式,或者是「制定一個有望達成攝氏1.5度控溫目標、也符合各國實現淨零排放路徑的時間表」。有關何時棄用煤電?G7聲明中提及的「2030年代前半期」是具體時間表,先前報導指有一國家表示反對。聲明中因此列出另一選項,亦即符合《巴黎氣候協定》設定的溫控目標。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承諾,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的1.5度之內。外交消息人士向路透表示,G7聲明中提出另一表述,是為了給德國和日本留下迴旋餘地,因為這2國對煤電依賴度較高。去年全球燃煤電廠發電量成長了2%,主要是受大陸新建電廠的推動,而歐盟國家和美國關廠速度亦有所放緩。關於可再生能源,G7提出,為了到2030年將全球發電裝機容量提升2倍,將蓄電池等儲能規模設定為1500吉瓦(GW),為現有規模的6倍。另聲明中也首度點名紡織業溫室氣體排放問題,承諾正視「快時尚」(fast fashion)對環境和氣候造成的嚴重影響。3月14日,法國國民議會投票通過遏止快時尚發展的法案,主要措施包括禁止為最廉價的紡織品做廣告,以及對低價商品徵收環保費。
塑膠射出機一哥2/靠「多色機」在全球競爭中出線 電動車減重商機成下一成長動能
國內塑膠射出機一哥富強鑫(6603),為何能成為全球前六大車燈廠塑膠射出機最大供應商?CTWANT記者專訪二代接班人王俊賢,「靠的就是在『多色機』的領先,全球競爭對手止步於4色,富強鑫卻已能開發出6色。」此外,富強鑫的利器還有省電環保的「全電式射出機」,以及可使用回收塑料和導入智慧化管理的射出機台,在全球產業ESG、淨零碳排的綠色轉型大趨勢中,成了新一輪帶動業績攀升的動能。富強鑫總經理兼執行長王俊賢接受CTWANT獨家專訪,帶著記者進入位於台南關廟、占地10甲面積的廠區,走進富強鑫智慧示範工廠,展示累積50年的創新研發實力。在潔淨的廠區裡,一台小型塑膠射出全電機正在為醫藥產業客戶微量生產藥罐蓋子,眼見白色與黃色小顆粒固體掉入機器中運轉,每經過約17秒,就會掉出12個橘黃色蓋子。機器中發生了什麼?「細小的白色固體就是塑料,和橘黃色的色母經過熔化後射出到模具裡,這時透過閉模力將液體塑料壓緊,再由冷卻水快速降溫,即完成塑形。」王俊賢說。王俊賢打開電路箱展示射出機台內部的配線是井然有序、一目了然,他分享,很多客戶是看配線及安全配置夠不夠完善,再決定要不要下單。(圖/記者劉耿豪攝)王俊賢表示,全電式射出機比傳統機器省電一半以上,是目前各大產業追求淨零排放、綠色轉型考慮汰舊換新的機台,2023年業績銷量年增長166%。富強鑫也鼓勵客戶使用回收塑料,能大幅達到節能減碳效果。不過他也強調,回收塑料形狀多變,不是每台機器都能吃入,富強鑫在這方面也有特別研究。而眼前正運作的機台還僅是單色射出成形,富強鑫最強大的優勢就是開發「多色機」。他以雙色車燈殼為例,過去透明和紅色部位,傳統要分2台機器,先做白的再移到紅色機台;現在同一機台內,就可以完成2種顏色的射出,「大部分同業還在搞雙色機,我們最多已經可以到6色,領先同業!」富強鑫的6色機,2023年剛開發成功。王俊賢走向另一機台,打開電路箱,裡面的配線有條有理,這是另一項讓他引以為傲的「隱藏版技術」。他形容這是日本職人精神才能完成的事,再加上遇危險即自動斷電的系統,讓富強鑫就連最基礎的機台也遠甚於同業。「很多客戶是看配線及安全配置夠不夠完善,再決定要不要下單;以對安全規範最嚴厲的美國來說,我們的機器都能出口,但很多同業因為安規過不了,只能做台灣市場。」王俊賢推估,在台灣,富強鑫的規模遠超越第二名至少3倍以上。富強鑫1980年代就導入E化,對於軟硬體的整合開發領先同業,如今富強鑫開發的iMF4.0智慧製造工廠系統,也協助客戶轉型智慧製造。(圖/報系資料庫)最後,王俊賢的腳步走到「iMF4.0戰情室」,牆上螢幕同步顯示外頭運作機器的生產效能。「這套系統可連結手機,不僅提供客戶遠端一機在手查看訂單、得知工廠運行狀態,未來我們智慧製造系統也會顯示碳足跡的計算。」他說,富強鑫透過物聯網連結與專業射出技術整合,讓設備效率或異常訊息能即時顯示,生產管理者能快速掌握並進行對策。跟隨在側的富強鑫發言人張銀鶯補充強調,富強鑫的核心競爭力不輸其他國外的競爭對手,尤其射出成型不只重於單機設備,也要和模具、週邊以及成形技術整合,富強鑫成立50年,累積超過萬筆參數與射出成型設備的客製化開發設計與製造技術應用經驗,「未來角色不會只是單純銷售硬體,而是強調軟硬整合搭配。」根據2022年年報揭露,富強鑫年度研發費用共1.1億元,研發團隊共98人。王俊賢認為研發創新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讓富強鑫能在一次次的大環境變革中搶占市場。隨智慧製造、工業4.0發展進程推進,生產流程簡化與節能意識提升,客戶對於客製化軟硬體設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此外,富強鑫也鎖定2大趨勢,一為綠色替代材料及成型新技術,其次是以塑代鋼、以塑代木、以塑代玻璃等永續材料或改善產品生命週期。王俊賢介紹富強鑫研發的物理發泡射出成型系統GENTREX,球鞋的中底透過物理發泡達到輕量化,預計2025年國際製鞋業禁用化學發泡劑後將成為替代技術。(圖/記者劉耿豪攝)歐盟2035年禁售燃油車,對電動車產業形成重大催化,電動車愈輕盈愈有利,也促使材料轉型,以塑代鋼,除了可減輕零組件40%重量,同時再生產階段也能耗用更少碳排,勢必放大各汽配業對於塑膠射出機的需求,為富強鑫帶來豐厚獲利。另外,富強鑫也已著手布局下一個成長引擎。2025年起國際製鞋業禁用化學發泡劑,而富強鑫戮力研發的物理發泡射出成型系統GENTREX,將有機會承接換機需求。王俊賢說,MuCell微發泡射出成型技術生產鞋中底,實現優質球鞋所需的輕量化、高彈性與低變型,物理發泡技術較傳統化學發泡技術約可減少60%的碳排量,並且鞋中底還可回收使用,有助於綠色循環。王俊賢回憶,上一次成功的產品「超大型水平對射機」推了10年,這次GENTREX也已經佈局7~8年。每項技術要看得到成績,他算算都要佈局8~10年的時間。不過也因為富強鑫的前瞻思維、不斷投入研發,50年來,才能在爬坡的賽道中,永遠維持續航力向前邁進。
時隔10年!大陸再發布資本市場新「國九條」 提出未來5年發展目標
大陸央視新聞12日報導,大陸國務院推出《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共9個部分,簡稱資本市場新「國九條」。這是繼2004年、2014年兩個「國九條」之後,又時隔10年,國務院再次專門推出的資本市場指導性文件。新「國九條」分階段提出了未來5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資本市場發展目標,並為此推出系列舉措。第一,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完善風險監測處置機制,著力穩信心、穩預期。其二,既強調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這個「基本盤」,同時就推動保險資金、社保基金、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分類,作出部署。其三,大幅提升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完善行政、刑事、民事立體化追責體系。大陸國務院日前印發《意見》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打造安全、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以強監管、防風險、促高品質發展為主線,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推進金融強國建設,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大局。《意見》強調,必須堅持和加強中共領導,確保資本市場始終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必須始終踐行金融為民的理念,更加有效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必須全面加強監管、有效防範化解風險,確保監管「長牙帶刺」、有稜有角;必須始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統籌好開放和安全;必須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的主題,更加有力服務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意見》要求,要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提高主板、創業板上市標準,完善科創板科創屬性評價標準,擴大現場檢查覆蓋面,強化發行上市全鏈條責任,加大發行承銷監管力度,嚴查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問題。要嚴格上市公司持續監管,構建資本市場防假打假綜合懲防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規減持,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要加大退市監管力度,進一步嚴格強制退市標準,暢通多元退市管道,精準打擊各類違規「保殼」行為,健全退市過程中的投資者賠償救濟機制。要加強證券基金機構監管,強化股東、業務准入管理,積極培育良好的行業文化和投資文化,完善行業薪酬管理制度,堅決糾治不良風氣,推動行業回歸本源、做優做強。要加強對高頻量化等交易監管,嚴肅查處操縱市場惡意做空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定機制建設,將重大經濟或非經濟政策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要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優化保險資金權益投資政策環境,完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政策,鼓勵銀行理財和信託資金積極參與資本市場。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股票發行註冊制走深走實,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堅持統籌資本市場高水準制度型開放和安全。要加強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加大對證券期貨違法犯罪的聯合打擊力度,深化央地、部際協調聯動,打造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監管鐵軍,推動形成促進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合力。
成本太高又缺船 風電第3階段恐全跳票
離岸風電第3階段3之2期招標前不少業者選擇不玩,雖昨截標仍有6業者投標,但是政府想要如期建置完成,難度已越來越高。這是因為俄烏戰爭導致原物料成本飆漲,歐洲缺氣大量風電建置,墊高成本又缺船,在台業者根本有心無力。政府如果不趕快調整風電建置目標,到時難逃跳票命運。執政黨設定離岸風電第3階段,到2035年時要15GW,但目前已經釋出的3之1期,由於業者表達展延,幾乎都難在2027年前完成,現在3之2期更被看壞。對風電商來說,現在面臨最大問題是成本太高,尤其是工作船與風機,俄烏戰後,成本比離岸風電2階時上漲4到5成。風電商跑IRR(內部報酬率),僅有3%到4%,就有業者戲稱,還不如美元定存利率,起碼還有5%。前端成本直直漲,後端找客戶賣也碰壁。由於政府已收回風電躉購FIT制度,改走競標,因此業者得自己去找需要綠電客戶簽CPPA(購售電合約),但是依照目前成本,每度得賣5.5到6元才有賺頭,但這連護國神山台積電都嫌貴,更別說其他大廠,因此洽商並不順利。除非打折求售,可如此利潤又低。當初政府推動離岸風電之初,大力宣揚隨著規模擴大,建置成本會大幅下降,如今看來全不是這麼回事。雖然這是因新冠疫情、俄烏戰爭意外,可是綠能建設本就存有諸多變數。於今之計,趕快認錯重新調整能源政策目標,才能確保供電淨零。
AI應用出新招1/宏碁秀50公分神祕小盒子節電20% 大同搶入EV車主市場
物價漲勢不回頭,3月22日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決議,預計自4月將電價調漲11%起,電價議題全面燒開,從產業龍頭小吃攤燒到民眾,這使得2024智慧城市展上主打節電方案的宏碁(2353)子公司「智頻科技」秀出可節省約10-20%用電量的新產品,受到關注。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在3月22日通過電價調整,最快將在4月1日生效。(圖/趙世勳攝)對於電價議題,宏碁董事長陳俊聖在19日的集團參展記者會上說,「電價漲價解決不了問題,真正該做的是讓用電量受到控制。」陳俊聖對智頻科技的節能方案相當看好,除了節能方案外,智頻科技也將儲能系統延伸到整合綠能、儲能及節能成為智慧電網系統,成為集團在智慧儲能領域的領頭羊。宏碁今年整合旗下宏碁智通、倚天酷碁、聯永基、建碁、智聯服務、安圖斯科技、智頻科技、宏碁智醫及宏碁通信等9家子公司一同參展,秀出AI創新應用。陳俊聖也點明,集團子公司在拓展AI創新應用頗有成效,透過跨產業的整合,讓智慧城市邁向新高峰。實地走訪智頻科技攤位,一個長寬約50公分神秘的箱子裡,放著一個乳白色的盒子,上面就只有兩個插座口,一個與電池相接,另一個插著三用電表,跟一個簡單的開關,工作人員向CTWANT記者展示其節能系統的神奇之處。透過儲能電池來供電,一開始以電壓110伏特、電流4.4安培來驅動馬達,開啟節電系統後,不僅電壓降到99伏特,電流也降到3.3安培,但馬達轉速依然維持跟電壓110伏特、電流4.4安培不變,代表真的有節電。智頻人員表示,由於電費是根據電流計算,當電流從4.4安培降到3.3安培,換算下來,相當等於可以節電25%,實際節電功能會有所不同,但至少有10%到20%,目前已經用在宏碁集團內部,也有客戶在測試中,可用在600伏特電壓以下的用電設備。對於這樣近乎神技的節電技術,智頻科技人員均三緘其口,都是笑而不答,僅簡單透露其原理,主要是排除電流中的雜訊,讓電流能維持穩定輸出,進而降低用電量。而宏碁的節能之路,在2021年5月宣布加入RE100倡議後,全面加速綠色設計及流程的開發,讓集團能夠實踐2035年使用100%再生能源的承諾目標,推動Earthion永續平台。而智頻科技成立於2018年,為宏碁集團旗下的綠能系統整合商,看好新能源趨勢,先與同為宏碁旗下通路商展碁合作,推出家用儲能設備Acer Power Bar,今年再秀出節電系統,企圖心相當積極。大同旗下大同智能整合自家太陽能發電技術與特斯拉儲能系統Powerwall,推出光充儲解決方案。(圖/黃鵬杰攝)除了宏碁集團外,展場上同樣主打能源相關,還有老牌家電廠大同(2371),棋子公司大同智能以光充儲為主軸,首度展出結合了太陽能發電、儲能系統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統解決方案,特別的是,其中的儲能系統是採用特斯拉Powerwall,加上特斯拉的充電樁,搶攻特斯拉車主市場。特斯拉儲能系統Powerwall在2023年12月正式在台灣上市,首波共有5家廠商獲選為其認證安裝廠商,大同智能就是其中之一,而大同智能特別結合其所擅長的太陽能發電,從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把多餘的電能儲存起來,在需要用電時再放電使用,提高用電自主性,減少對電網的依賴,也能降低電費支出。
地表最強晶片2/「鋼鐵擂台」成真!輝達能模仿機器人對戰首富特斯拉台廠要選邊站
「真沒想到老黃的壓軸戲居然是機器人!」看到一排機器人從舞台上浮現,當時正在美國加州參加GTC 2024開發者大會的業內人士大呼驚訝。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在美國時間18日的GTC 2024開發者大會上,長達兩個小時的個人秀後,邀請兩隻搖頭晃腦、個性不同的小機器人一起做演講總結,被許多媒體稱為「無預警的小彩蛋」,以此宣傳自家的全新專案GR00T,這是一個專為人形機器人設計的通用基礎模型。「黃仁勳不但是AI教父,也象徵著AI發展的風向球,如果輝達要認真做,就能跟特斯拉打對台了。」業內人士向CTWANT記者表示,中國目前也在積極從事這一行,未來台灣業者勢必要開始看風向、選邊站。2011年的電影《鋼鐵擂台》(Real Steel),故事中的格鬥機器人「亞當」模仿著男主角的揮拳姿勢,重拳擊敗了另一台聲控操作的「宙斯」;科幻電影可說是科技時代的夢想家,而今,隨著AI技術的快速堆疊,機器人不再只是侷限於程式設計後的行為,會模仿、可創造,輝達正在用AI重新定義機器人市場。「為通用人型機器人建立基礎模型,是當今AI領域最令人振奮待解決的問題之一。」黃仁勳的高聲一呼,各項關鍵技術正在匯集。高盛最新的《人形機器人專題報告》提到,隨著技術進步、成本降低與潛在需求增加,預計到2035年人形機器人市場出貨量可達140萬台、市場規模380億美元;雖然西方公司擁有先進的AI軟體模型,但亞洲可能成為製造中心,因為亞洲擁有廣泛的供應鏈基礎和較低的製造成本。機器人已經使用在醫療領域,加上AI勢必會研發出更多新應用。(圖/報系資料照)高盛報告表示,「端到端」的學習能力和多模態AI大模型的賦能,大幅提高了人形機器人的技術可行性,帶來了產品性能的顯著提升和快速反覆運算;成熟的零件供應鏈也讓高規格的機器人原料成本,從2022年的約25萬美元下降到2023年的15萬美元,加速了應用的可行性。面對這一新興領域的巨大潛力,高盛表示,「供應鏈元件股是明智的早期投資方向。」中國廠商包括傅利葉智能、優必選、達闥、小米、小鵬、華為、科大訊飛、智元等,早就開始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的市場。中國主管工業發展的工信部去年11月推出《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表示到 2025 年,要初步建立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元件安全有效供給,且實現批量生產,在特種、製造、民生服務等場景得到示範應用,培育 2到3 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以及2到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中國官方已將機器人產業列為重點扶植項目,連小米都有佈局。(圖/翻攝自小米YouTube頻道)北京今年3月開始建立相關產業聚落,可見來勢洶洶,世界首富馬斯克 (Elon Musk) 所主導的特斯拉Tesla,也在去年7月就將旗下的Optimus人形機器人搬到上海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展覽,可見多麼重視中國市場;第二代的Optimus Gen 2也在12月亮相,型態更輕速度更快。不過這次輝達推出的是機器人大腦,包含驅動機器人與AI的電腦系統「Jetson Thor」,以及一組包含生成式AI和其他工具的軟體套組「Isaac」,讓機器人能根據語言、影像、以及最重要的「人類示範」,也就是模仿去做動作。其他公司可根據需求購買並安裝進機器中,不用從工程師寫軟體開始,大大降低進入門檻,引發不少中國企業關注。「2024年是人形機器人年,沒有比這更通用的機器人硬體了。」輝達AI高級研究科學家Jim Fan在其社交軟體上表示,GR00T專案是為人形機器人學習創建通用基礎模型的新舉措。「我們相信,未來每一台移動的機器都將是自動化的,機器人和模擬智能體會像iPhone一樣無處不在。」
外媒:美肝臟疾病盛行 NASH藥物市場2035年將超過480億美元
國外媒體報導,國際調查機構Research Nester發布報告稱,到2035年全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治療市場預計將超過480億美元。該機構稱,這代表2023年至2035年間,NASH治療領域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到18%,2022年NASH治療領域的收入達到52億美元。Research Nester的報告中指出,到2035年底,NASH治療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83億美元,2023年至2035年間年複合成長率為18%。2022年NASH治療領域的費用車過52億美元。市場的成長歸因於肥胖人數的增加,肥胖是脂肪肝問題的主要原因,因他會增加肝臟中脂肪組織的累積,在美國,約42%的人處於肥胖區間。該報告發布幾天後,Madrigal製藥公司獲得了美國FDA批准的首個NASH治療藥物。,而這款名為Rezdiffra的口服甲狀腺激素受體(THR)激動劑,將以4.7萬美元的標價在美國上市。在美國,包含NASH在內的肝臟疾病的盛行率正在迅速上升,NASH目前被稱為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是一種較晚期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也是美國肝臟移植的主要原因。Madrigal製藥預計,150萬美國人被診斷為NASH,肥胖和糖尿病是導致疾病流行的因素。據Research Nester稱,在NASH治療支出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北美將產生最大占比的收入。隨著對此疾病的認知提高,加上NAFLD病例數的增加,預計將推動對治療方案的需求。然而,受地區肥胖率上升的推動,預計歐洲NASH治療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最高,為18.6%。醫療保健分析公司IQVIA今年1月表示,NASH治療的全球市場規模到2030年將超過1,000億美元。IQV稱,目前有六種針對NASH的實驗性療法處於後期研究階段。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由諾和諾開發的減肥療法semaglutide。此外,這家丹麥藥廠也與吉利德科學(Gilead)的兩種實驗性NASH藥物合作測試GLP-1受體激動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