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6
」4年前見墾丁「沙灘1亂象」依然毫無改善! 史丹利怒噴:只會靠X沒人來
台灣國旅近幾年受疫情、出國潮及景氣等因素影響,已好景不常,其中熱門景點之一墾丁,今年暑假觀光十分慘淡,旅宿業訂房率竟約剩5成,當地業者紛紛哀號「史上最慘」,還有飯店業者透露,住房率是27年來最低。對此,藝人史丹利近日表示,4年前他去墾丁的白沙灣,就看到業者的陽傘佔領海景第一排,就算沒有人它照打開,導致自己帶的傘沒地方插,只好跟業者租傘,如今4年後又看到一樣的新聞,情況毫無改善,怒批「只會靠X為什麼都沒人來」!史丹利日前在臉書發文指,最近他又看到了墾丁白沙灣業者用陽傘強佔沙灘的報導,讓他想起4年前他去墾丁的白沙灣,就看到業者滿滿的陽傘佔領海景第一排,且就算沒有人它照打開插在那邊,導致自己帶的傘沒地方插,只好跟業者租傘。史丹利說,當時他有寫出來,記得也有媒體報導,以為會有所改善,但4年後又看到一樣的新聞,「唯一的差別是當時我去時傘都是打開的,4年後有比較收斂一些,有些傘是關起來的插在那邊,像極了在沙灘上上香。」史丹利認為,大家會想去一個地方玩,除了天然景色外,週邊的細節與品質才是會更加深大家會想要再回訪、想推薦給朋友的元素,「而這樣的品質與細節已經好多年都不改善,卻只會靠X為什麼都沒人來,那我想也只能繼續靠X看看這樣插著拜拜會不會保佑有人來吧!」據財經網紅「股人阿勳」分享,墾丁觀光雪崩式下滑的實際數據為,2014年837.7萬遊客人次、2023年262.2萬遊客人次,這十年下滑7成,而2023年1月至7月為207.1萬遊客人次,2024年1月至7月僅剩132.8萬遊客人次,較去年同期下滑3成6。
逾8成上班族瘋奧運 6成4認為「不應該付費看轉播」
2024巴黎奧運在本週日(8月11日)進入尾聲,台灣選手優異表現都是全台關注的焦點。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有8成1的上班族瘋奧運,不過奧運轉播需要付費,有6成4上班族認為奧運是體育殿堂最高賽事,不應該付費收看。針對巴黎奧運,《1111人力銀行》進行調查發現,高達8成1上班族開始收看轉播或關心比賽,原因包括「國家認同的榮譽感」、「同儕或家庭大家一起收看的氛圍很歡樂」、「長期喜歡該項運動」、「欣賞某位運動員」。然而此次巴黎奧運轉播受限,不少賽事需要付費開通收視權利,調查顯示,只有3成6的上班族認同使用者付費,而6成4的上班族認為奧運是體育殿堂最高賽事,不應該付費收看。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表示,每次奧運比賽都會掀起熱潮,本屆巴黎奧運不像上次東京奧運,沒有觀眾入場、選手領獎需要戴口罩,是疫情後第一個奧運,更受關注。從比賽至今,有不少賽事由於時差問題需要熬夜觀看,而羽球男雙金牌戰當晚,台北車站更湧入千人現場觀看轉播,顯見越來越多人關心奧運國際賽事,也成風氣。除了觀賽以外,也有不少上班族投入運動行列。1111人力銀行調查調查顯示,6成5的上班族有運動習慣,平均一周3次,每次運動時間也達50.2分鐘。其中上班族最喜愛的運動包括慢跑、重量訓練、瑜珈、有氧運動以及騎自行車;而運動原因包含為了健康、追求更完美的體態/減肥、紓解壓力以及享受美食的不罪惡。「全民瘋運動調查」問卷由1111人力銀行設計,調查期間自113年7月25日至8月8日,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有效樣本數1,080份,信心水準95%,正負誤差值為2.98%。
缺藥難過年1/紅海危機海運價格飆升1.8倍 恐再掀「大規模缺藥潮」
疫情打亂供應鏈、再加上烏俄戰爭造成原物料短缺,讓台灣去年初爆發「30年來最大的缺藥潮」,如今狀況依舊,保守估計至少缺200種以上的藥物,再加上健保署持續砍藥價、還有以哈戰爭引發紅海貨運卡關,海運價格暴增1.8倍,恐讓台灣再度陷入大規模缺藥困境,尤其多數民眾忠於原廠藥,不輕易接受替代藥物,隨著農曆年即將到來,患者焦慮囤貨的情況,恐怕會讓缺藥問題更加嚴重。國內一家藥廠日前接到患者來電詢問,原來患者有心臟宿疾,一直服用自費藥物,但近日卻面臨缺藥問題,醫師無法開立相同的藥物,所以這位患者著急地直接詢問藥廠。不願具名的藥廠人員透露,「其實不只有這位患者,這些病友們甚至成立群組,到處打聽哪邊還能買到藥,逼到走投無路之後才打給我們。」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說,「去年的缺藥潮是自健保以來最嚴重的狀況,是受疫情影響,導致缺工、物流阻塞,現在隨著疫情解封,缺藥情況稍微趨緩,但我查過供藥系統,目前保守估計至少仍有200種以上的藥品缺貨!甚至包括不少『明星』藥物與自費藥物。」例如不少鼻過敏病人奉為「萬靈丹」的藥品「莫鼻卡」已經缺藥長達4個月,王明媛說,「這款藥由於含有麻黃素,屬於管制藥品,食藥署一年只放兩批原料,所以本來就容易缺藥,而隨著疫情解封,呼吸道疾病患者變多,所以很早就開始缺藥,連醫學中心都沒藥。」健保署去年4/1刪減藥價總金額81.8億元,調降5500項藥品價格,讓愈來愈多藥品退出健保市場,也是台灣缺藥原因之一。(圖/黃耀徵攝)另一個缺藥的原因是健保藥價,由於遭砍價,市占率約3成6的「淚然點眼液」去年11月起退出健保市場,該藥品過去在健保年用量逾230萬瓶,相當於每月用掉19萬瓶,醫院改開立同成分劑量的進口藥「愛特淚點眼液」,造成「愛特淚」大缺貨。藥師沈采穎批評官員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她表示,「愛特淚」健保價格更貴,健保根本沒有省到錢,而且現在連國產「五福」等人工淚液品牌也全部缺貨,可能是廠商優先供應給醫院,導致社區藥局無藥可用,病人須多跑一趟醫院領藥。沈采穎預估這一波人工淚液缺藥潮,至少會持續到春節。健保署自102年實施「藥品費用支出目標制」(DET),預設每年藥費支出目標值,讓藥費維持於穩定及合理範圍,在總額支付制度下,有效管控藥費支出,去年4/1刪減藥價總金額81.8億元,調降5500項藥品價格。「水電價格都在漲,健保藥價卻一直砍!」沈采穎指出,藥價不斷被砍,藥廠也只能無奈退出健保市場,因此導致缺藥更加嚴重。不只如此,近來紅海捲入以色列、哈瑪斯的衝突中,遭到葉門青年運動組織不斷發動攻擊,危及商船行駛,各國大型航運商紛紛宣布停駛紅海,改道非洲南部好望角,導致運費飆升,根據外媒《36氪》報導,中國出口海運價格飆漲,歐線漲幅更是驚人,往返北歐的海運價格近一個月內暴漲180%。王明媛嘆道,貨運卡關的狀況恐怕會與疫情期間相同,屆時缺藥問題一定會更加擴大,再加上農曆年到來,民眾「囤貨」心態下,恐怕會引發一波搶藥潮。
人工淚液缺藥…藥師怒批買不到 食藥署回應了
健保藥價年年砍,市占率約3成6的「淚然點眼液」去年11月起退出健保市場,該藥品過去在健保年用量逾230萬瓶,相當於每月用掉19萬瓶,醫院改開立同成分劑量的進口藥「愛特淚點眼液」,造成「愛特淚」大缺貨,其他品牌點眼液也跟著短缺。藥師預估,這一波缺藥至少持續到農曆年。食藥署則預計,「愛特淚」在4月可大量供應。藥師沈采穎9日發文指出,「淚然」去年11月退出健保,醫院改開立「愛特淚」,但該品牌健保價格更貴,健保沒有省到錢,還因此缺貨,怒批官員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食藥署證實,「愛特淚」去年10月大量進貨,但11月又短缺。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說明,2022年健保給付人工淚液共18項,該年度申報量共629萬瓶,「淚然」占比第1。健保署多次與廠商協商,廠商表示欲調整營運策略,以純自費模式供應,後經2次藥物共擬會議討論,醫界、藥界、被保險人及雇主代表皆有共識,認為「淚然」並非不可替代,回歸指示用藥市場。所謂指示用藥,是指藥性溫和,不需要醫師處方,但是須有醫師或藥師等依症狀評估及指示後才可購買。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則強調,整體人工淚液藥品沒有短缺,而是供應比例有所調整,臨床上還有多個品項可使用。「愛特淚」預計今年4月大量供貨,短缺期間建議以同成分、同劑型、不同含量的藥品替代,例如「五福滴視點眼液」。沈采穎進一步說,現在連國產「五福」等其他健保給付品項也受影響,全部缺貨,可能是廠商優先供應給醫院,導致社區藥局無藥可用,病人須多跑一趟醫院領藥。沈采穎預估,這一波人工淚液缺藥潮,至少會持續到春節。但黃育文認為,目前進口或國產人工淚液品項齊全,一個藥品退出健保,不見得影響這麼大。「水電價格都在漲,健保藥價卻一直砍!」沈采穎指出,藥價不斷被砍,藥廠無奈退出健保市場,健保署應藉此機會全盤考量,讓指示用藥全面退出健保市場。藥師公會全聯會主張,所有指示用藥應逐步退出健保給付。黃育文則回應,需考量臨床用藥的患者,並與專科醫師多溝通並取得共識,以影響病人權益最小為原則。
弱勢家庭健康問題多 家扶基金會陪拜孩子長出脫離貧窮的力量
家扶基金會公布全台扶助兒少與家庭近五年所面臨的需求與困擾,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貧窮兒少與家長的首要困擾皆是「健康問題」,而觀察五年來數據變化,疾病已連續3年蟬聯家庭面臨的兒少困擾第一名,且佔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經濟弱勢家長則長期困於「健康問題」 及「就業問題」。弱勢家庭健康問題不少 弱勢兒成為家庭照顧者家扶年報統計顯示,2022年全台扶助的2萬6千戶弱勢家庭中,有超過8千戶的家長面臨「健康問題」,將近每3戶家庭就有1戶為家長的疾病所擾,且該困擾在近五年皆居前兩名,這議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實況中弱勢兒少可能成為照顧者現象。根據家扶2021年《弱勢家庭照顧能力與需求調查》顯示,扶助家庭遭遇家人傷病時,有3成6的家庭會期待兒少分擔照顧責任,且隨著兒少年紀越大,期待兒少投入分擔家庭照顧責任的比例越高。肌肉萎縮手腳退化 罕病童仍積極進取家扶年報統計顯示,五年來兒少具「健康問題」之家戶數成長近四成,然而實務中卻也看見許多為病痛所困擾的孩子能突破身體限制,積極展現潛藏的特質和天賦的動人故事。升高一的小安幼時罹患肌肉萎縮症,仰賴輪椅代步,雙手功能也日漸退化,家住山區蚊蟲多,肢體無法自如阻擋被叮咬下,常穿著長袖衣褲;拿筆相當吃力,卻能認真完成每一份作業,書寫工整獲同學讚嘆;努力學業和英語口說是超級搶分王,同學都搶要跟他同組。不畏逆境挫折 守護家人健康疾病困擾讓弱勢兒少在成長的道路上有更多阻礙,但為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和光芒,孩子堅定學習、奮力生活。家扶兒少都有一種面對逆境挫折不被打倒、努力讓自己復原的「超能力」,但也想告訴大家,這些孩子依然只是孩子,他們已經表現很棒、承擔很多,希望我們這些大人們絕對不能放手。只要大眾願意給予支持和幫助,就能共同陪伴弱勢孩子長出脫離貧窮的力量。
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 5癌篩檢早期發現存活率最高逾9成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根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國健署表示,符合資格者定期「五癌篩檢」比「疑似罹癌才篩檢」有較高的存活率,呼籲民眾應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5癌早期存活率高 但早期症狀不明顯應定期篩檢國健署105年至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子宮頸癌、肺癌早期(0+1)期的5年存活率皆超過9成;口腔癌早期(0+1)期的5年存活率約7至8成以上;女性乳癌早期(0+1)期5年存活率更接近100%,而乳癌第4期5年存活率則跌至約3成6,顯示及早確診、治療的重要性。不過,癌症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若未定期接受癌症篩檢,等到症狀出現才就醫,通常都已是預後較差、較難治療的晚期癌症,治療方式較複雜,而且治療選擇可能也較早期癌症少,不但治療時間更長、需花費更多的醫療費用,存活率也大幅下降。因此,國健署呼籲,民眾應藉由定期癌症篩檢,及時發現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症,把握治療黃金期,目前國健署依據國際實證及我國流病資料,提供「五癌篩檢」服務:子宮頸癌篩檢:30歲以上婦女,每年補助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建議每3年應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乳癌篩檢:45歲至69歲婦女、40歲至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大腸癌篩檢:50歲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口腔癌篩檢: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之民眾、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肺癌:具肺癌家族史:50歲至74歲男性或45歲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重度吸菸史:50歲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每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應養成定期接受癌症篩檢的好習慣,一起為自己、家人的健康把關,若篩檢結果異常,也應遵循醫囑儘速做進一步的確認診斷。篩檢異常將進一步安排診斷 可用APP、網站查詢資訊此外,國健署已於112年6月起與健保署共同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建立篩檢、追蹤到確診的完整機制,透過醫療院所共同合作,針對五癌篩檢疑似異常的民眾,進行健康指導、說明後續檢查相關注意事項,協助安排進一步就醫診斷,以達早發現早治療,及早阻斷疾病恢復健康的目標。國健署表示,民眾也可透過「健保快易通APP」點選「健康存摺」的貼心提醒功能,確認自己下次建議檢查日期,或攜帶健保卡到附近醫療院所或衛生局所洽詢,也可利用「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https://escreening.hpa.gov.tw/Home)」查詢附近的篩檢活動或醫療院所資訊。
行人地獄自作自受? 桃園近4成死亡車禍是行人違規釀禍
交通部統計桃園市今年度1至5月共發生22件行人死亡交通事故,較去年同期增加10人,其中65歲以上高齡者15人,25歲至64歲成年人計7人,且集中在路口處13件、路段中8件,分析發現逾半數為高齡族群,且違規穿越道路有8件,高達3成6的行人死亡車禍是行人違規釀禍。桃園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大隊長林鼎泰表示,統計近期執行「行人高發事故路口精緻執法」專案勤務,今年1月1日至7月24日止,共取締車輛不停讓行人計8844件及行人違規計2864件,在透過加強宣導及強力執法後,駕駛人在路口停讓行人已明顯改善,但行人違規情形層出不窮,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桃園市今年度1至5月共發生22件行人死亡交通事故,較去年同期增加10人,高達3成6的行人死亡車禍是行人違規釀禍。(翻攝照片/蔡依珍桃園傳真)交通事故發生瞬息萬變,但有些是你我可以預防的,例如某男子於深夜在超商前喝酒後,突然與坐在騎樓的友人提議玩「大冒險遊戲」,打賭「敢不敢躺在馬路上睡覺」,隨即便醉步走到慢車道上躺著,後續遭車輛輾過、傷重不治。另還有行人原緩慢行走路邊,到路口時突然加速快跑、闖紅燈穿越斑馬線,便遭直行車撞斃,處理員警到達現場時,還百思不得其解車禍是如何發生的,經調閱路口監視系統影像,才真相大白。交大大隊長林鼎泰提醒車輛駕駛人,行經路口如遇行人穿越道路,無論有無號誌或行人穿越道,均應禮讓行人優先通行,汽車轉彎時更應特別留意視野死角,移動身軀、擺頭觀察是否有行人正在通行。林鼎泰更呼籲行人切勿任意穿越車道、擅闖紅燈及低頭滑手機等危險行為,其行為容易使駕駛人為了避讓緊急剎車而造成交通事故。期盼除駕駛人能養成停讓行人外,行人應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用路習慣。
連9個月負成長!財政部預估衰退期快結束 總出口最快9月有望轉正
財政部今日公布5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出口金額為361.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4.1%,連續9個月負成長,而累計前5月出口金額1698.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6.9%。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總出口衰退期預估12個月到16個月,出口最快9月轉正,最慢11月回到正成長。蔡美娜表示,5月出口還是呈現疲弱狀態,僅較4月稍微成長,但是還是不如過往的表現,財政部分析主要有4大原因,首先通膨與升息效應限縮終端消費需求,中國大陸解封復甦步調還是平緩,經濟呈現疲弱格局;其次產業存貨水位仍偏高,訂單能見度不明朗,庫存調整還在進行。外銷價格下滑,價格下滑影響總出口降幅2/3,以及去年同期基期偏高。11大貨類僅只有資通產品一枝獨秀,其他的貨類都呈現下滑,科技產品中電子零組件受到全球消費電子的市況目前沒有明顯起色,整個半導體產業庫存偏高,去化速度比預期緩慢,年減9.9%。資通與視聽產品年增11.9%,是10個月以來最好的一次成績,主要受到電腦零附件市況有好轉,從東協、歐洲、美國拉貨強勁,單月出口值創新高,電腦零附件年增63.5%,創28個月以來新高。光學器材減幅持續收斂,降到11.1%,15個月以來最小減幅,面板供需結構改善,價格也在止跌當中,面板產業回穩趨於明朗。傳產貨類一片綠油油,礦產品受到原油行情下滑,此外去年國際解封、鬆綁邊境帶動一波需求,基期較高,所以5月減幅49.1%,是11貨類跌幅最大。紡織品庫存調整受到箝制,下跌幅度也有3成6;基本金屬、塑橡膠及其製品及化學品,市場需求不足、國外也有新產能開出,競爭壓力加重跌幅24.6%到31.1%間。主要出口地區呈現兩好三壞,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已經連續10個月下滑,年減19.4%,是五大市場中墊底,主要是中國大陸消費回溫不如預期,全球大環境欠佳拖累其出口與製造業表現,也可能受到供應鏈重組趨勢影響。對美國出口年減3.5%,是今年以來最和緩的一個月份。對日本、歐洲都表現不錯,創歷年同月最高水準,年增分別7.8%與2.4%。今年前5月對中國大陸占比已經降到35.2%,是20年來最低的比率;但是美國則上升到16%、對日本8.1%,也是20年來最好的比重。財政部觀察業界釋放的營運展望,寄望於下半年或者第4季,與主計總處預估相符,不過從傳產貨類、電子零組件短期內很難回正,總出口還會持續下滑,下滑週期要12個月到14個月,最快9月轉正,最慢則是11月份。上半年還處於盤整,年減幅度16、17%之間,創金融海嘯最深跌勢。展望6月出口金額在352到363億美元,年減幅度在16.5%到14%之間。
下半年房市「量縮、價微揚」 賴正鎰:3大趨勢推案量年減23%
今年上半年物價漲不停、政府猛打房,央行續升息抗通,下半年內政部推動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還有縣市長選舉。展望下半年房市,商總主席賴正鎰點出3大趨勢,包括(一)台北市推案將以都更合建或危老建築物重建為主要土地來源。(二)隨著預售案交易受限、先建後售的新成屋當道。(三)因疫情居隔或留在家時間變長,帶動換屋需求增加,50坪以上的中大坪數產品可望抬頭。賴正鎰說,上半年購地少7成,來客量少5成,購屋觀望可能延遲至少半年才進場,而疫情趨緩,報復性消費復甦在即,部分擬在上半年的新案遞延到Q3、Q4推案,下半年整體仍維持「量縮、價微揚」,預估全年總推案量將從去年的1.8兆元減為1.38兆元,年減23%。對於內政部政次花敬群將在10月推動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禁止預售屋轉賣。賴正鎰說,政府打炒房一年來效果顯著,但房地產業也慘兮兮,他向立委們喊話,「年底馬上就要縣市長選舉,大家都忙著輔選,短期內實在沒有必要再急著推動預售屋禁止轉賣的修法,更不需要用打房議題來騙選票。」他也建議政府「不急修法管預售、穩控建材與土地買賣、放寬土建融貸款成數」三大政策來穩房市。政府、開發商與消費者之間形成了大三角的循環關係。(圖/鄉林不動產研究室提供)全球各主要國家今年5、6月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紛紛推升到40年來最高點,美國聯準會升息兩波共4碼來救通膨,台灣也隨之升息兩次達1.5碼。賴正鎰說,台灣房價在去年的漲幅快速攀升,很多人搶著進場買房置產抗通膨,所以多數建商都賣得很好,但原油與金屬價格漲,鋼、鋁、銅線、玻璃等建材也隨之大漲40%,加上土地成本太高,營建業為如期交屋,須搶工、搶料,每坪的興建成本也從9.5萬元漲到13.8萬元,平均漲幅超過45%,「原本高興完銷,到最後完工交屋時,卻可能變成要虧錢。」賴正鎰分析,上半年房市受俄烏戰爭與通膨壓力,建材飆漲,加上政府打房與央行祭出土地18個月限期動工令,逼得已領建照的新案急忙開工,致使六都的上半年推案量逆勢年增3成6,突破兆元大關。游資陸續轉進房市,置產避險抗通膨的轉移效應迅速發酵,但下半年受打房、升息、通膨升高及經濟因素,預估推案大幅緊縮,甚至延遲到明年,這些種種現象,在政府、開發商與消費者之間形成了大三角的循環關係。在開發商反映土地與建築成本的飆漲下,六都房市以台中漲幅最高,近4年來的預售屋平均單價從21. 1萬元漲到38.7萬元,漲幅達83%以上,甚至有些個案追漲達100%、桃園漲幅70%次之,台南和高雄的平均房價漲幅也逾60%。而雙北市房價基期高,漲幅相對較少,但今年上半年的新個案補漲空間幅度大,慢慢恢復到上波4、5年前的行情,像新莊副都心區域回到60萬元以上,萬華區也回70、80萬元,加上台北市區現在無地可買,所以開發商只能靠都更危老或合建,來降低推案成本。他說,疫情Q3可望緩和,邊界逐步開放,建議政府持續滾動式調整,從8月起放寬實施0+7入境檢疫措施,將有助於爭取更多外國商務客來台,大陸也可望在20大以後放寬入境限制,兩岸有機會加速恢復正常旅遊與工作往來,屆時報復性旅遊及消費的反彈契機再現。
台灣人近3年購屋偏好曝光 中壯年偏好3年內新屋6旬轉念中古屋
樂屋網統計聯徵中心近3年全台新增房貸資料,發現屋齡未滿3年的新屋貸款筆數最多,占總體3成以上,且60歲成為分界點,60歲以下各年齡層購屋以新成屋為主,60歲以上則偏好30年以上老屋。專家分析,年輕買方寧願花較多的通勤時間上班選擇稍遠一點的新屋,而高年齡者購屋分兩種,較有財力的會挑選發展成熟精華地段,屋齡自然較高,也可能因貸款條件較差,因此多選擇購買總價相對低的老屋。聯徵中心資料顯示,2019~2021年共新增50.9萬筆住宅貸款資料,其中又以屋齡3年內新屋貸款筆數最多,達15.4萬筆,占30.4%;其次是屋齡30年以上的房屋,約10.9萬筆貸款,占比達21.4%。進一步分析年齡層,除了60歲以上的貸款人較偏好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外,其餘年齡層都是壓倒性以「新屋」為優先選擇,尤其是20~30歲的8年級生,約有3成6申貸新屋,比率為各年齡層之冠,可說是最「喜新厭舊」的族群。樂屋網調研中心經理洪安怡表示,相較老屋,新屋不只貸款容易,在貸款成數或利率上,也可能有較好的條件。新屋不需重拉管線,整修、裝潢費上都比老屋來得便宜;且因為是第一手屋主,也不會有凶宅等問題,休閒設施通常又比老屋完善;停車位也較老屋所在區域充足。不過新屋也有缺點,洪安怡指出,新屋公設比普遍在30%以上,坪數單價高,不但稅金可能因此較高,同樣的購屋金額可能比中古屋的居住空間更小,或地點離市區更遠、得花上更多通勤時間;另外入住後更有可能面臨周遭鄰居同時裝修的噪音干擾等。對於高齡族群偏好購置30年以上老屋,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指出,高齡族群普遍勤儉、買東西注重實用性,老屋公設比低,坪數實在,自然深受長者喜愛。許多老屋坐落在發展較早、基礎機能完善的精華區,這些區域房價普遍不俗,對於有一定財力的高齡族群來說,負擔精華區的房價較年輕人也更容易。其次,精華區老屋即便未來不住,也出租容易,還有都更之潛力。最後,還有的老年人沒多餘存款,能取得的貸款條件較差,因老屋與新屋相比,總價更加親民,因此也會選擇老屋。葉國華提醒,雖然老屋有不少優點,但仍有屋況欠佳、無法滿足居住需求等狀況存在,長者購入前還是要多評估。以屋齡來說,老屋若屋況不佳,入手後往往還需要投入大量金錢去修繕與維護,修繕費用與購屋總價相加後,並不一定會比新屋划算。此外,有不少老舊公寓,因沒有配置電梯,也不利於年長者日常出行,因此建議高齡族群應實地勘察後,結合自身往後可能需求,再作出決定。
中古市場預約看屋年增36% 打炒房釀預售屋拋售年增64%
2021房市好夯,依據樂屋網站上數字顯示,去年總體中古屋市場表現暢旺,相較2020年訪客數增加2成以上,預約看屋數更大增逾3成6;此外,賣方轉拋至中古市場的預售屋物件,也於去年12月來到高水位,年增率高達64%,評估預售屋禁止換約修法若逐漸明朗,預售屋拋售件數有機會再創一波高峰。依據樂屋網站上數字統計,去年12月無論是訪客數或網路預約看屋數,相較前月份皆下滑約1成,但相比前一年度同期仍是呈現正成長,綜觀去年整體中古屋網路買氣,相較2020年訪客數提升21.6%,預約看屋數則增加36.5%;細看逐月表現,3月曾有一波小高峰,隨著疫情升溫而逐步下滑,5月跌至2021年最低點,之後再反彈回升,9月、10月衝到去年最高,之後又略為下滑。樂屋網站上刊登預售屋物件數變化,去年5、6月突破1萬多件,後來數量微微往下但仍維持在9000多件,到了11月又出現第二波高峰,12月底物件數為10,936件,年增率高達64%。(圖/樂屋網提供)樂屋網總經理蕭政華指出,由於不少買方期望國曆年底前買到房子,好在農曆過年前入住,房仲業者則因績效考核、獎金制度與營收考量等,也想在國曆年底前成交,從成交時間往前回推,買方至少要在8、9月就開始進行上網找房,才有機會在當年進行後續實體看屋及成交,因此網路找房的行為多半會在9月、10月出現一波高峰,12月降溫亦可預期,且降溫但仍有餘溫,因此年增率仍是呈現成長。此外,樂屋網觀察站上屋主或仲介刊登的預售屋物件數變化,去年5、6月達到一波高峰,物件數突破1萬多件,後來數量微微往下走,但仍維持在9000多件的水準,到了11月又出現第二波高峰,12月底物件數為10,936件,年增率高達64%。樂屋網指出,過往站上賣方轉手的預售屋件數大概維持在3、4千件左右,但從2020年10月內政部大動作稽查預售屋,站上待售的預售屋件數就明顯上升,儘管12月9日官方拋出擬修法禁止預售屋換約,引發市場譁然,但拋售的預售屋件數仍維持在去年高水位,評估是因為草案尚在討論階段,賣方尚處觀望,倘若今年修法進度明朗,有可能在新政上路前,再湧現一波拋售高峰。
台灣最大黨不是藍綠白 最新民調:失望公民愈來愈多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4日)發布最新民調,最新民意顯示,在20歲以上台灣人中,2成8支持民進黨、2成支持國民黨、1成支持民眾黨,以及有3成6的中性選民;對於中性選民比例飆高,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分析,某個意義上,中性選民大量增加可視為目前主要政黨的失靈、失能與失職,對主要政黨失望的公民自然愈來愈多。 民調問:「台灣目前有兩個大黨,民進黨和國民黨,還有幾個小黨如台灣民眾黨、時代力量、親民黨、台灣基進等。在所有政黨中,您個人最支持的是哪一個政黨?」調查結果發現,27.8%民主進步黨,20.2%中國國民黨,10.3%台灣民眾黨,2.9%時代力量,1.8%台灣基進,0.5%其他政黨合計,36%沒特別支持哪一個政黨,0.4%不知道、拒答。 游盈隆指出,3成6中性選民(或稱獨立選民)在疫情撲溯迷離的時刻出現,今年5月當疫情風暴最強烈的時候,中性選民也曾飆高到37.8%,而這也是過去兩年來中性選民比例最高的時刻。對於各政黨民調發展,游盈隆認為,一言以蔽之,因為執政的民進黨防疫神話破滅,疫情雖在短期內獲得控制,但因短期內無法根本解決可信賴疫苗嚴重短缺問題,且國人對蔡總統力捧的國產疫苗高端缺乏信心,進一步對民進黨的防疫能力滋生懷疑。同時,他也指出,國民黨與民眾黨在這段時間也無特別亮麗表現,對主要政黨失望的公民自然愈來愈多。
民調揭陳時中領導成績「及格邊緣」 游盈隆:台灣社會對防疫肯定每況愈下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3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面對這波疫情危機,衛福部長陳時中領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整體表現,民眾給予的成績已來到及格邊緣;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這是一個嚴重的警訊,且拉長時間來看,台灣社會對疫情指揮中心近一年半防疫表現的肯定是每況愈下,展現出來的是極大支持規模與強度的消逝。根據最新民調,陳時中領軍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整體表現,6成7打及格以上的分數,3成6給予80分以上成績,整體平均分數62.9分。由此可見,5月肺炎疫情爆發後,持續一個多月,台灣絕大多數人仍給予陳時中所領軍的疫情指揮中心相當正面的肯定。然而,游盈隆分析,和上個月相比,人民給予陳時中領軍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0分以上成績的人減少10%,打60分以下的人增加10.5%,全民給予的總平均減少7.19分,整體平均分數來到62.9的及格邊緣,這是一個嚴重的警訊。他認為,在持續一個多月的疫情風暴下,全民對政府整體防疫表現的肯定已經到了近一年半來的最低點。游盈隆也指出,自2020年2月開始到現在,基金會針對陳時中領軍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表現的民意反應,一共4次的調查研究發現的比較,清楚呈現一個重要的訊息,台灣社會對疫情指揮中心近一年半防疫表現的肯定是每況愈下,展現出來的是極大支持規模與強度的消逝。游盈隆說,2020年2月,台灣20歲以上成年人給予「疫情指揮中心」防疫表現80分以上肯定的人多達75.3%,如今只剩下35.5%,一半都不到,人情冷暖是形移勢轉的結果,也是人民忍受疫情肆虐痛苦的函數。
侯友宜2022連任無敵 新北市議員張志豪:綠營人選確定就會歸隊
凱達格蘭基金會《新台灣國策智庫》今(11)日舉行「2022決戰六都民調系列:新北市長選舉選情初探民調記者會」,新北市議員張志豪說,現階段看起來衛福部長陳時中對新北市長侯友宜的差距最小,但雙方差距仍有3成,只是綠營支持者不必悲觀,因為民進黨的可能人選皆未表態,國民黨則確定由侯友宜競選連任,所以藍營支持者直接表態在民調上,只要綠營確認人選歸隊後,民調差距就會縮小。根據智庫民調,2022年新北市長選舉政黨支持度對比結果,侯友宜54.1%贏過陳時中24.9%;侯友宜將以58.1%支持度贏過前交通部長林佳龍19.4%;侯友宜60.7%贏過立委林淑芬的12.2%;侯友宜64.5%大勝立委吳秉叡的10.6%;侯友宜64.3%更是大贏立委蘇巧慧的9.3%。張志豪說,現階段陳時中是新北市民和民進黨支持者最希望,且認為較有機會挑戰侯友宜的人選,若是陳時中不投入新北市選戰,林佳龍則是目前民眾目前較能接受的人選。他指出,陳和林兩人的共同點是「負責任、會做事」形象,一個是拚防疫有成的衛福部長,一個是任內力拚交通建設,最後因台鐵太魯閣號意外留下政務官負責任身影的部長。張志豪表示,綠營可能人選皆未表態下,民調卻已顯示市民期待強棒且明星級的政治人物對戰新北市長侯友宜,不論衛福部長陳時中還是前交通部長林佳龍,都具全國知名度,部長級政務歷練,也讓民眾看見其領導特質,顯示2人都具有爆發力和話題性。根據智庫民調,2022年新北市長選舉政黨內互比結果,5人互比為陳時中36%、林佳龍19.2%、林淑芬8.7%、吳秉叡6.2%、蘇巧慧4.1%;4人互比為陳時中45.2%、林淑芬11.5%、蘇巧慧10.7%、吳秉叡10.4%;4人互比為林佳龍36.4%、林淑芬13.2%、蘇巧慧12.3%、吳秉叡10.2%;3人互比為蘇巧慧23.3%、吳秉叡22.2%、林淑芬21.3%。張志豪表示,至於黨內互比,不論陳時中還是林佳龍都以3成6支持度超越其他人選,顯示黨內支持者對行政團隊施政有感;若以民進黨內5人民調互比來看,陳時中和林佳龍狠甩另3位可能者,但林佳龍的民調只有陳時中支持度一半,顯示現階段支持者認為陳時中最適合代表民進黨挑戰侯友宜。
還不夠!鋒面帶來雨勢 總進水量仍不及2天全台用水
這幾天鋒面帶來明顯降雨,經濟部統計共為全台水庫帶進約1600萬噸左右的水量,最缺水的中部鯉魚潭水庫入帳170萬噸,整個苗栗、台中、南投共進水570萬噸,占這波雨量的3成6。中央水情會議下周將開會討論中部「供5停2」是否可提前解除,可是經濟部評估這波鋒面總進水量不及2天全台用水,對旱情解除助益有限。全台乾旱缺水,經濟部長王美花29日在高雄市長陳其邁等人陪同下,視察高屏溪攔河堰抗旱水井及澄清湖水庫後表示,穩定高雄水情,目前朝節水、調水及增加水源3大方向努力;增加水源部分,高雄市和水利署以最快速度,於高雄地區新鑿62口水井,包括其他水源,預計5月底前可增加高雄每日約48萬噸以上用水。被問到對水情觀測,轉燈號可能性高不高?王美花昨回應,高雄水情比較穩定,應該不會有進一步變化,至於其他地區,因這2天的雨有幫助,可以舒緩一點,但要解除旱象,恐怕還要再觀測一下,下周中央旱災中心將依相關氣候做總體研判。經濟部水利署統計,這波鋒面為全台主要水庫帶來的入流約1597萬噸,石門水庫最多480萬噸,比較缺水的新竹、中部地區,寶山、寶二水庫有120萬噸,永和山75萬噸、明德25萬噸、鯉魚潭170萬噸、德基與日月潭(霧社)水庫都為150萬噸,等於苗中投水庫有570萬水量入庫。南部曾文、烏山頭(南化)在30萬噸以下。水利署官員指出,這波降雨對苗栗以北、新竹一帶水量有幫助,集水區入流量稍微增加。雖有近1600萬噸水量,但對旱象解除助益有限,「問題出在這場鋒面通過過於快速,不能降下更多雨。」中央旱災應變會議下周將再度召開,檢視氣候條件與這波降雨成效,也會觸及中部「供5停2」可否提早解除。不過官員認為,這波降雨量還不夠,會上要觀察重點是,過往三波的梅雨今年是否可能減少,這會影響限水措施的調整,須精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