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釐米底片
」李康生日片《黑之牛》首挑大樑 和牛對戲挑戰身心極限
金馬影帝李康生挑大樑主演日本電影《黑之牛》,為《祖谷物語》日本新銳導演蔦哲一朗最新編導力作,集結台灣、日本、美國拍攝團隊共同合製,由文化內容策進院及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共同投資。李康生於日片首挑大樑,演出失去山中家園,流浪到農村生活的男子,全片他以肢體與眼神演出,並和「女主角」日本和牛FUKUYO對戲,為演出農人他特地提前一個月飛去日本做準備,學各種耕作和放牧等新技能,為電影獻出了許多第一次,從最新釋出的電影正式預告,看得見李康生下足苦功融入角色,也吃盡苦頭用生命在演戲,令人佩服影帝的決心與毅力。《黑之牛》故事靈感受到禪宗《十牛圖》啟發,講述19世紀明治時期日本鄉野農村裡,人與黑牛共生,在耕作生活中與大自然重新建立連結的故事。電影主人公由影帝李康生飾演,除了挑戰全程人牛對戲,他也學習耕作插秧、牧牛、騎牛,涉水溪流洗牛、餵牛吃草,更在山林間賣力狂奔跳躍,與和牛上演激烈追逐戰,甚至當起奴僕幫老婦洗澡做工,讓李康生挑戰身心體力極限,直呼:「好辛苦!又覺得累得一切很值得。」李康生在電影中挑戰全程人牛對戲。(圖/光年映畫提供)李康生也大讚日本拍攝團隊嚴謹有秩序,大家配合默契良好。電影主創團隊也大有來頭,曾演出《我的完美日常》的日本知名舞蹈家兼演員田中泯也受邀共同主演,他飾演禪僧,引導李康生與牛產生心靈交流,配樂則由已故傳奇音樂大師坂本龍一操刀,打造壯闊動人的古老物語。《黑之牛》是導演蔦哲一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幾近全片採用黑白35釐米底片拍攝,而部分使用65釐米的底片拍攝,更是日本影史上首部劇情片採用,以如潑墨山水畫的影像故事,壯麗重現《十牛圖》尋求自我到覺悟真實自我的心路歷程,導演訴說緣由:「我敢於堅持使用底片拍攝,尋找影像本身的力量與表現力, 借用底片的魔力,希望能讓人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神聖與靈性。對我來說,35釐米的膠卷,也許就是我心裡的『牛』吧!」日本知名舞蹈家兼演員田中泯(右)在《黑之牛》中飾演禪僧,與李康生(左)有許多對戲。(圖/光年映畫提供)《黑之牛》入選本屆東京國際影展亞洲未來單元競賽,下月初將進行世界首映,台灣將於11月8日上映,是第一個上映的國家,更多電影資訊,請上光年映畫官方臉書粉絲團查詢。
影爆點/七大名導同台齊聚!《七人樂隊》拍出橫跨70年的香港之心
懷念舊時代香港,是近10多年來香港電影的類型之一,《歲月神偷》、《打擂台》、《東風破》以及《十月圍城》等等,都在緬懷曾經燦爛的香港。而由香港7大殿堂級名導聯手合作執導的《七人樂隊》集合洪金寶、許鞍華、譚家明、袁和平、杜琪峯、林嶺東及徐克,不同風格的香港大師級導演,以1950-2020年的香港為時代背景,一個人負責一個年代,以35釐米底片拍攝10多分鐘的故事,同時向底片及時代致敬,共同合奏出這個充滿情懷的香港拼圖。走過港產電影及底片拍攝的黃金年代,由這7位叱吒香港影壇,各自威震一方的導演群來執掌《七人樂隊》拍出自己心中的香港與大時代,最具有代表性,也再適合不過。這7人同樣崛起於70至80年代,從商業、藝術到武俠,分別在不同範疇磨刀拍片,拍出屬於他們獨一無二的電影風格,也將香港電影帶上「香港荷里活」的輝煌時代。由許鞍華執導60年代的故事《校長》,由金馬影帝吳鎮宇挑戰從30歲演到70歲。(圖/華映)香港導演以相同或類似主題,分頭執導分段式電影不是新鮮事,2007年,其中的三位導演徐克、杜琪峰及林嶺東就曾經合作執導過《鐵三角》,還有鬼片經典《三更》等例子。電影早於2014年開始製作拍攝,2015年正式發布時,還是原名《八部半》。之所以為8,是原先導演多了吳宇森一位,並由杜琪峰同時兼任監製。其中林嶺東導演已於2018年過世,執導的短篇《迷路》也是他的最後遺作,原先在導演陣列中的吳宇森,則因為身體因素退出拍攝隊伍。袁和平執導《回歸》邀請包租公元華及新生代女星林愷鈴演出祖孫情。(圖/華映)除了動作片名導的身份,林嶺東曾與5位電影圈中的好友包括徐克、泰迪羅賓、黃志強、章國明及施南生合組樂隊,其中與他交情深厚的徐克也是《七人樂隊》導演之一,冥冥中也呼應了電影片名。監製杜琪峰此前受訪,談及《七人樂隊》的拍攝初心時曾說過,「菲林拍攝的年代,也是香港電影最美好的年代,導演們透過菲林尋覓理想,盡情發揮他們的創意和才華,是最令人懷念的。」導演們身為數十年的好友,很難得在沒有太多包袱的狀況下,集體完成一個作品,也是電影圈團結精神的體現,「希望新一代電影人也能承傳這份精神。」譚家明執導《別夜》由吳澋滔、余香凝上演一段因移民而不得不分別的小情侶愛情故事。(圖/華映)由動作巨擘,香港影壇大哥大洪金寶開頭,許鞍華、譚家明、袁和平、杜琪峯、林嶺東接力,最後由徐克收尾,每個導演負責10年,從1950年一路拍到2020年,導演們風格各異,拍出自己最想念的香港風景。洪金寶的《練功》重回自身童年練功的「七小福」時代,他的長子洪天明飾演元家班掌舵余占元,霸氣懷舊;許鞍華的《校長》拍出60年代的溫暖人情,教育心靈,以及一段深埋心底數十年,說不出口的的溫柔遺憾;譚家明的《別夜》時隔16年找回《父子》的天才童星吳澋滔重回大銀幕,上演一段80年代,情竇初開的心碎別離。洪金寶執導《練功》重回自身童年練功的「七小福」時代,由他的長子洪天明飾演元家班掌舵余占元。(圖/華映)同為元家班成員的袁和平,則以師兄弟元華為男主角,一段《回歸》拍出祖孫兩代相隔兩地的親情窩心;杜琪峰拿出他擅長的時事觀察,以小見大,以茶餐廳中不同時代的簡單對話,拍出《遍地黃金》的時代變動及投機人心,以及時代中香港人的飄蕩靈魂;林嶺東在過世前不久完成的《迷路》難得放下標誌性的暴力美學,把最後一部作品的目光,移回自己最愛的故鄉,找來多次合作的任達華,走上一段在自己家鄉迷路的感慨之旅,林嶺東愛子林宇軒也在片中飾演任達華的兒子,留下首次,也是最後一次父子同台的珍貴回憶。林嶺東執導《迷路》找來多次合作的任達華,走上一段在自己家鄉迷路的感慨之旅。(圖/華映)最後壓艙底的徐克則扮演了完美的收尾工作,《深度對話》集前面七位導演為一體,玩後設、玩角色又玩文字的機鋒處處,最後導演本人與許鞍華一起出現,聰明幽默、舉重若輕的對話,是資深電影人的火候,也像替香港的黃金年代下了一個美麗的註解。一部電影裡,能夠看到七位導演各自修煉數十年的影壇功力,看到導演們對香港的想念,如同《迷路》片尾的字卡上寫著:「比香港更好的地方很多,但都沒有我對家鄉的這份感情。」故人已逝,時代已遠,香港還是香港,香港也不再是香港,未來如何不得而知,而《七人樂隊》且以影像為記。《七人樂隊》7月28日上映。
李康生新片女主角是和牛 靠心靈交流苦笑:5隻手才能駕馭
金馬影帝李康生近期在日本,拍攝全新台灣、日本、美國合製電影《黑之牛》,這是他在《艾莉絲旅館》、《大阪故事2020》、《無無眠》之後,4度赴日本演出電影,對他來說並不陌生,最有挑戰的是女主角不是人,而是名叫ふくよ(FUKUYO)的「日本和牛」。導演蔦哲一朗表示:「李康生將用超越語言的方式、用身體與牛對話,進而與牛合而為一,很期待會成為什麼樣的影像。」為了準備《黑之牛》的角色,李康生4月提前赴日本隔離一周,花了一段時間與片中女主角—「日本和牛」FUKUYO培養默契並進行前期訓練,不僅要牽牛散步、幫牛順毛餵食、清牛糞,還要練習使用古法耕作方式:拿著韁繩「牽牛犁田」、「騎牛巡田」,他笑說:「感覺需要5隻手才能駕馭一頭牛!」經過這一段過程,讓他真正體會到平時吃的米飯,粒粒皆是農人用辛苦汗水換來的。李康生參加《黑之牛》開鏡祈願儀式。(圖/木林電影)李康生在《黑之牛》與女主角—「日本和牛」FUKUYO有相當多的對手戲,他坦言:「這是第一次全片與動物對戲,以前只有和小貓、小狗有過一些拍攝,這次牛是『女主角』,會是非常特別的經驗。」他笑說,牛有自己的脾氣和個性,所以才有「牛脾氣」的說法,「有時候怎麼牽都不動,因為她之前在牛棚長大,生活比較拘謹,體力也沒有特別好,有時走一走就不動了,不容易掌控。」對於在《黑之牛》與「完全不會講話」的牛對戲,李康生完全不擔心。他笑稱,之前演出蔡明亮導演的作品對白也不多,讓他早已習慣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動作、對白表現,因此只要他可以用心感受到FUKUYO,不用對白也沒關係,他可以用「心靈」去對戲。李康生拍《黑之牛》跟和牛對戲。(圖/木林電影)《黑之牛》是受禪宗修行教誨的「十牛圖」啟發之本作,為《祖谷物語》日本新銳導演蔦哲一朗的原創劇本作品。李康生將在片中飾演明治時代在山中生活的男子,透過與一頭牛的共同生活經歷,描繪出如同山水畫般的黑白影像,另一角色禪僧由《北齋:浮世繪傳奇》、《黃昏清兵衛》演出多部時代劇電影獲得好評的日本知名舞蹈家兼演員田中泯演出。5月10日開鏡儀式當天,李康生、女主角—「日本和牛」FUKUYO、導演蔦哲一朗及全體工作人員在四國高山,在神社人員的引導下,以日本傳統儀式為電影拍攝順利祈福。《黑之牛》是台灣、日本、美國合製電影,導演開心表示:「和台灣的大家一起切磋琢磨、製作電影非常開心!在封閉環境下拍攝日本電影時常陷入單一思考,非常感謝這次能以接受自由發想的國際合製的方式製作影片。」《黑之牛》導演蔦哲一朗(右)、主演李康生。(圖/木林電影)有別於當今數位的拍攝方式,《黑之牛》全片將以35釐米底片拍攝,一部份影像將以65釐米底片拍攝,這也是日本第一部嘗試此技術的電影長片。導演蔦哲一朗對於底片拍攝並不陌生,他曾在2013年以獨立電影之姿、35釐米底片拍攝長達169分鐘之電影《祖谷物語》,並在東京影展及香港國際電影節獲獎,這次更上一層樓挑戰65釐米底片,誓要讓大家體驗最好的觀影品質。《黑之牛》幕後團隊堅強,由參與過北野武、侯孝賢、賈樟柯等人電影的幕後推手市山尚三擔任監製,並由聞名世界的配樂大師坂本龍一操刀電影音樂;製片則是由曾製作《阿伊努之森》、《坂本龍一:終章》的Cineric Creative負責人Eric Nyari以及定居日本的木林電影/木林製作負責人黃胤毓共同擔任本片製片。除將於日本德島縣、四國地區各地取景之外,也將於台北市取景拍攝,預計2023年於台灣、日本院線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