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成女性
」9成8女性有痛自己忍 前三名疼痛部位出爐
女生真的比較痛!據國外最新研究指出,受荷爾蒙波段影響,女性相對更容易感受到疼痛,甚至還會因為生理、心理的交互影響下增加憂鬱症、焦慮症的風險。但最新「疼痛認知行為調查」卻顯示,面對疼痛,有高達98%女性寧願忍痛也不處理,最常感受的疼痛類型前三名分別是頭痛、肌肉酸痛、經痛,。臺北市藥師公會發言人王明媛藥師表示,若長期置之不理,有可能使疼痛影響層面擴及身心。10月11日是台灣效法聯合國「世界女孩日」所創立的「臺灣女孩日」,在屬於台灣女孩的這一天,呼籲女孩們珍視自己的特別之處,就從愛自己開始。國內外有多項文獻資料都指出,女性確實比男性更容易感受到疼痛,無論是生理和心理機制,甚至是社會文化不同都有所影響。例如:荷爾蒙對女性在不同生理階段(如月經週期)中的疼痛感知影響顯著、神經系統的差異的影響或是心理與社會文化因素的形塑都會讓女性疼痛感知較為敏感。同時,女性也因為荷爾蒙波動、基因和免疫系統的差異所致,更易罹患「慢性疼痛」。且根據國內疼痛認知行為調查顯示,女性最常感受的疼痛類型前三名分別是頭痛、肌肉酸痛、經痛,而在覺察自己疼痛的比例也較男性高。疼痛也會對心理造成影響,據調查指出,有高達96%女性曾因疼痛影響心情,其中更以因為疼痛變得煩躁或易怒為大宗,其次則是容易感到力不從心。王明媛藥師說明,當身體接收到刺激時,會將疼痛的訊號傳遞給大腦,讓我們感受到疼痛,同時大腦也是感受情緒的中心,所以兩者會容易互相影響,導致身、心皆感受不適。疼痛情緒影響會加深心理上的「孤獨無助感」,就此埋下影響親密關係的種子。王明媛藥師表示,過去曾有一名30歲女性前往藥局,自述每次經痛都相當不舒服,希望能向藥師尋求能改善經痛的止痛藥。進一步了解才發現,原來該名女子已經不只一次因經痛引起的負面情緒導致與男友爭吵,可見疼痛對於生活造成的影響深遠。調查也顯示,近4成女性曾因疼痛與家人或伴侶產生衝突、也較容易因為疼痛發生而感到孤獨或認為沒有人理解自己。不過即使如此,大多女性疼痛發生時還是選擇「有痛自己忍」,自己忍耐不告訴任何人或希望別人主動關心,不願訴說的主因竟是不希望影響別人。王明媛藥師提醒,忍痛並無法減輕疼痛狀況,若不想讓疼痛逐漸演變為慢性疼痛、影響身心健康。王明媛藥師建議遇到疼痛問題的第一步為「先釐清疼痛原因」,並且掌握「黃金一小時」的止痛時間,主動尋找正確的方式舒緩疼痛,快速緩解疼痛是關鍵。若需要在空腹時服用,建議選擇含有溫和不傷胃成份的止痛藥,目前市售止痛藥經衛福部核准,按照仿單服用都是安全無虞,但若民眾對藥物有疑慮,也可以主動到社區藥局請教藥師建議,了解正確的疼痛管理用藥知識。不過如果疼痛持續未緩解,就應該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全台逾4成女性缺少1維生素! 孕期恐導致寶寶早產、佝僂症
維生素D是懷孕期間重要的關鍵營養素之一,不過根據國健署107-111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20-49歲育齡婦女維生素D缺乏(血清維生素D濃度小於20ng/mL即視為維生素D缺乏)的比率為44.6%。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維生素D有助於胎兒骨骼及牙齒健康的發育,因此,鼓勵準備懷孕或已懷孕的準媽咪們應適度日曬,並在日常飲食中,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促進媽媽與寶寶的健康。孕期維生素D攝取要注意 缺乏可能有「這些」影響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維生素D是人體骨骼代謝的重要因子,可以經由食物(如:魚類、雞蛋等)、額外添加維生素D的食品來攝取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或是由皮膚接受戶外陽光的紫外線照射,讓人體自行合成維生素D。若是懷孕期間缺乏維生素D,不只孕媽咪會受到影響,可能也會導致胎兒成長出現許多問題,國健署提到,懷孕時缺乏維生素D,可能會引發成人骨軟化症及嬰幼兒佝僂症,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胎兒體重過輕、早產等風險也會因此增加。如何預防維生素D缺乏? 國健署授2招助維持健康孕媽咪的營養狀態與胎兒健康成長息息相關,因此,國健署提醒,孕媽咪們可以透過以下2招預防維生素D缺乏:適度日曬:建議孕媽咪於每天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2點以後,陽光充足但不是最強烈的時段,不塗抹防曬產品,露出臉部、手臂等部位適度日曬,每週3-4次,每次約曬太陽10-20分鐘,使身體生成足量的維生素D。攝取富含維生素D食物:「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孕媽咪每日維生素D攝取量需達10微克相當於400IU(國際單位),日常飲食中可經由富含維生素D的魚類(如:鯖魚、秋刀魚、鮭魚)、蛋黃、日曬過的乾香菇及額外添加維生素D的乳製品等來補充。此外,維生素D屬於脂溶性維生素,飲食中若含有油脂可以增加32%人體維生素D吸收率,因此建議烹調食物時,可以添加油脂或與油拌炒,將有助於維生素D的攝取,若再加上鈣質的補充,不僅能擁有健康的骨骼,同時也能讓胎兒維持健康的發育。另外,必要時也可以諮詢營養師進行飲食評估,改善個人的飲食習慣,或在醫師處方指導下,補充孕婦專用的營養補充品。若有孕期營養或孕期照護問題,國健署表示也可至國健署健康九九+網站-媽咪好孕館(https://health99.hpa.gov.tw/theme/5),或孕產婦關懷網站查詢相關資訊(https://mammy.hpa.gov.tw/)。
逾4成女性缺維生素D!懷孕早產風險增 國健署「2建議」補鈣又護嬰
維生素D對人體非常重要,更是女性懷孕時最需要的營養素之一,但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發現,我國20-49歲育齡婦女之維生素D缺乏的比率為44.6%,懷孕期間若缺乏維生素D將會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醫生及國民健康署建議孕媽咪每天可以多曬曬太陽,一次約10-20分鐘,還有多攝取富含維生素D食物。根據國健署107-111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發現,我國20-49歲育齡婦女維生素D缺乏的比率為44.6%,比例佔了近半數育齡婦女,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維生素D有助於胎兒骨骼及牙齒健康的發育,懷孕期間若缺乏維生素D,可能會引發成人骨軟化症及嬰幼兒佝僂症,同時還會增加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胎兒體重過輕、早產等風險。因此,吳昭軍更鼓勵準備懷孕或已懷孕的準媽咪們應適度日曬,並在日常飲食中,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促進媽媽、寶寶健康。為了有效預防維生素D缺乏,國民健康署提供了2個重要的建議:1. 適度日曬:建議孕媽咪每週3-4次,在上午10點前或下午2點後曬太陽10-20分鐘,並且漏出臉部、手臂等部位以促進維生素D生成。2. 攝取富含維生素D食物:例如魚類、蛋黃、乾香菇、黑木耳等。孕媽咪每日維生素D攝取量需達10微克(相當於400 IU(國際單位)),並搭配充足的鈣質補充,有助於胎兒發展。國健署提出預防缺乏維生素D「2建議」。(圖/取自國民健康署)馬偕醫院婦產科資深主治醫師暨一般婦產科主任黃建霈醫師則指出,對於準備懷孕或已懷孕的女性來說,維生素D的補充相當重要,可以透過日常飲食,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例如鯖魚、秋刀魚、蛋黃、日曬過的乾香菇等來補充每日孕媽咪應攝取的10微克(相當於400IU)的維生素D。黃建霈也建議,烹調食物時加入油脂或進行油拌炒的方式,這有助於滿足孕婦每日維生素D的建議攝取量。此外,與充足的鈣質補充搭配,有助於保持健康的骨骼,並促進胎兒骨骼的正常發育。
直面民怨!侯提外籍看護聘用新主張 80歲民眾申請可免巴氏量表
蔡政府任內少子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台灣預計在2025年進入高齡人口超過20%的「超高齡化社會」,長輩照顧問題成為社會隱憂,長輩想聘雇外籍看護工又遇到巴氏量表重重申請障礙,甚至傳出有家屬抱怨,被暗示巴氏量表若想過關必須「走後門」,讓老人及家屬都苦不堪言,引發民怨。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今天到基隆市信義日間照顧中心探訪院內長輩,並提出「80歲就廢巴氏量表」等4大照顧長輩主張,期望能一步步滿足長輩照顧需求,減輕家屬負擔,讓醫生也能卸除開巴氏量表左右為難的心理壓力,提升台灣長照產業競爭力。侯友宜的四大主張包括,一、廢除80歲以上必須申請巴氏量表才能聘僱外籍看護的規定,符合條件的長者,可以直接申請看護移工。二、看護移工與長照體系整合,推動長照專業人力與知識介入,提高移工照護技能與品質,提升高齡長者照護品質,改善健康。台灣少子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也使老人照護負擔沉重,侯友宜探視基隆老人時主張減輕老人家屬的照顧壓力,凡80歲以上老人,不必苦等申請巴氏量表過關,即可直接聘僱外籍看護。(圖/黃鵬杰攝)侯友宜並主張,目前外勞雇主繳交的「就業安定基金」應該直接補助雇主聘用本國看護,如果他當選總統,一定研議針對聘請外籍看護的雇主,研議相關補助作為;減輕有需要提升薪資及工作環境,同時也會提高本國勞工就業競爭力,減輕家屬負擔。 四、研議如何有效釋放家庭勞動力,減輕家庭照顧者的壓力與負擔,幫助被留在家中照顧長者的婦女重回職場,不必再為照顧家中長者而擔憂。侯友宜強調,大多數高齡長輩都希望能在宅養老,不見得都願意去住公私立長照中心,但問題是需要家庭照顧人口的數目卻逐年成長,少子化下每位長者家屬都很沉重,2009年平均家庭規模已經跌破3人,換言之,如果一位子女照顧至少兩位老人的情況越來越普遍,要不然就是老人被迫互相照顧,甚至無人照顧。此外,根據衛福部統計,家庭照顧責任,最後有6成是落在家中女性身上,更有4成女性,因為照顧老人家,被迫離開職場,這對女性來說,並不公平,對國家的整體勞動力,更是一大損失。侯友宜並引用監察院調查資料指出,僅有2成國人,願意接受照顧專業訓練後,投入長照工作,不只長照領域的本勞短缺,而且價格昂貴,家屬常必須每月花費5、6萬元都難聘雇到本勞看護,但若想聘用外籍看護工,又面臨巴氏量表障礙,連醫生面對是否要替長者開立巴氏量表,內心都要天人交戰,甚至被家屬抱怨追打,家屬都往往要等到長輩重病,甚至長期臥床,才能符合聘請外勞資格,連醫生都曾公開直言,這些規定對高齡老人、以及他們的家屬實在是太嚴格了。由於巴氏量表評估過程中,申請人為了過關,常出現造假狀況,負責評量的醫生壓力更大,而聘雇到外籍移工,又會出現逃跑等失聯問題,直到今年8月,全國看護移工與幫傭失聯已超過3萬人,佔失聯移工總數的36%,對家屬更是一大不便,甚至形成另一種壓力。侯友宜下午在基隆市長謝國樑、立委參選人林沛祥等人陪同下前往日照中心,與長輩一起手做泡菜、勞作,同時參觀長輩以洞洞板進行認知訓練。侯友宜提出4大主張,希望藉此滿足長者照顧需求,減輕家屬負擔,並能提升本國長照產業競爭力,讓目前高齡者最擔心的「健康」、「醫療照顧」、「經濟」3大問題,用魄力改革解決民怨,讓家屬安心、醫師放心。
4成女性患有尿失禁、性交痛!恐是骨盆鬆弛脫垂導致 醫曝造成原因
61歲林女士,停經大約10年,過去以自然產方式生過3胎,六年前發現陰道有突出物,同時合併有急尿、頻尿、尿失禁以及排尿不乾淨等情形,需要腹部用力推回突出物,才能把尿液排乾淨;有時咳嗽、打噴嚏、跳躍或跑步時也會出現漏尿現象,就醫診斷確診為骨盆鬆弛脫垂,內診檢查已是第三度,尿動力學檢查結果也有應力性尿失禁問題。骨盆鬆弛脫垂 造成原因很多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婦女泌尿科主任吳銘斌教授指出,「骨盆鬆弛脫垂」主要為骨盆底器官(子宮、陰道、膀胱、直腸等)失去支撐而脫離正常生理位置,導致從陰道脫垂或突出,常伴有尿失禁、骨盆疼痛、背痛、性交疼痛的症狀。造成的原因很多,如:高產次自然產、長期負重工作、慢性便祕或曾有接受子宮全切除等,雖不會威脅到生命安全,但因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功能的退縮,進而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國內四成以上婦女骨盆鬆弛脫垂 自然產2胎以上風險高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國人有四成女性曾有骨盆鬆弛脫垂問題,年齡大都在50歲至70歲之間,自然產2胎以上的婦女,終其一生發生脫垂的風險值為10至20%,生產次數愈高者,其風險愈高。依嚴重程度區分,輕微程度者占50%,中等程度者約40%,嚴重程度者(整個子宮/膀胱外翻)大約占10%。若計算發生尿失禁的比例,則其發生率更達到20至50%;在臺灣9個女性中有一人須接受手術!治療方式選擇多 達文西機械手臂提升精準度吳銘斌教授說明,骨盆鬆弛脫垂治療方式有保守治療(骨盆底運動、陰道雷射、子宮托)及手術治療(傳統開腹、腹腔鏡、達文西);對於想再生育者或不適合手術者可採取保守治療,中重度者則需優先考慮手術治療。隨著醫學的進步與創新,達文西機械手臂已取代了許多婦科傳統的開腹手術及腹腔鏡手術,除了使執刀的醫師可在手術過程中能透過3D立體影像、加上放大十至十二倍的高畫質影像,將手術部位附近的相關結構,清晰呈現於眼前;加上仿真人類手腕,能讓手術器械在手術中靈活自由於任何角度和旋轉,並遠端同步操作,避免對於組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大大提高手術的精準度與安全性。預防骨盆鬆弛脫垂 日常建議這樣做預防骨盆鬆弛脫垂的方法,吳銘斌教授強調,除了維持體重、多攝取蔬果以防便祕,年齡較大及生產過的婦女也要多練習骨盆肌肉凱格爾運動,並於做抹片檢查時,可請醫師檢查是否有骨盆鬆弛脫垂的情況;若有需要也要接受雌激素陰道投予。
乞丐超人3/「關暖氣少出門」英國上演大蕭條 日本再現「月經貧窮」窘況
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台灣網友整理出各通路即期品上架的時間,並幽默自封是「乞丐超人」,如此窘境也發生在其他國家,尤其再加上烏俄戰爭影響,以英國為例,就面臨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來到9%,根據英國民意機構(Ipsos)調查,4成英國民眾認為,主食價格在過去1年中漲價至少1成。例如英國最著名的炸魚薯條,由於原物料多來自俄羅斯、烏克蘭,光是油就至少貴1倍,魚貴2倍,英國民意機構(Ipsos)估計將有3000家炸魚薯條店家,未來9個月內恐怕會倒閉。英國民意機構(Ipsos)調查也發現,萬物齊漲的情況下,甚至每4人就有1人採取激進手法,寧願餓肚子來省荷包,換算下來約1,680萬人,相當驚人。另外,超過8成受訪民眾擔心難以負荷基本開銷,還有6成英國人選擇關閉暖氣,省下能源費。其他省錢方式,依照比例為少出門社交、去便宜的超市、少開車、找更便宜的能源獲取管道、多在家工作、取消訂閱電視服務、節食跳過幾餐、借錢。英國人不敢花錢,買不起、吃不起的大蕭條,正在倫敦上演。美國也同樣面臨疫情與通貨膨脹,4月消費者物價比去年同期增8.3%,從食物、汽油到房屋開銷都漲價,以食物為例,雞肉、蛋和牛奶漲最多,蛋價自上月起漲10.3%,牛奶漲3.1%,雞肉漲3.4%,奶油漲3.7%。根據外電,財務諮詢公司「Sun Group Wealth Partners」建議消費者檢視開銷並調整預算,個人理財部落格「Poised Finance & Lifestyle」創辦人薩赫里尼斯則認為從調整伙食費著手,他建議消費者以特價食品訂定一周飲食計畫,事先準備多日餐點,藉此避免外食。「月經貧窮」是指女性無法負擔生理用品費用,台灣也出現類似狀況,有公益團體每月贊助弱勢國中女生衛生棉,希望女孩能省下錢去買營養食物。(圖/翻攝自小紅帽臉書)日本更誇張,日本厚生勞動省今年3月公布調查,顯示新冠疫情讓日本重現「月經貧窮」,亦即貧窮導致女性無法負擔生理用品費用。該調查以3000名18至49歲女性為對象,大多數是年收入300萬日圓(約67萬6500元台幣)以下、3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約8%受訪者在購買衛生棉上遇到困難,29歲以下更超過12%,反應年輕女性的「月經貧窮」更明顯。該調查分析,有「月經貧窮」經驗的日本年輕女性,原因包括收入低(37.7%)、可花在自己身上的錢太少(28.7%)等;由於無法購買衛生棉,有5成女性會減少更換衛生棉的頻率和次數,超過4成女性選擇用衛生紙代替。為此,日本政府將推廣相關對策。
臉部保濕有沒有 9成女性不滿意
【記者/張雅淳】國內最新一份「女性肌膚保養觀念及習慣調查」,針對500位30-49歲輕熟女進行調查後發現,保養上較為重視的環節以「保濕」(65.4%)與「清潔」(61.0%)為主。光是針對臉部保濕相關產品,有超過4成女性表示,每天平均使用3種以上具備保濕效果的產品,卻高達近9成對臉部保濕效果感到不甚滿意。皮膚科診所院長彭賢禮醫師指出:「一般正常的皮膚角質層含水量約在20~35%左右,當角質層含水量低於10%時,皮膚就會出現乾燥、緊繃、粗糙及脫屑等水油失衡現象,而當角質層缺水而無法正常代謝時,則易造成皮膚炎而引發搔癢、疼痛及灼熱等不適感,甚至產生乾燥細紋。為了加強保濕,這份調查顯示女性嘗試以化妝水(64.4%)、精華液(57.2%)、面膜(54.5%)與乳霜(53.9%)保養。有趣的是,大家如此重視保濕,卻沒有時間好好進行保養。調查顯示,近6成女性每天保養時間花不到10分鐘。目前則有藥廠推出長效凝膠式玻尿酸的保濕針,經皮下注射,研究顯示,一次療程便可保濕長達9個月,同步可刺激皮膚膠原蛋白及彈性纖維增生以改善整體肌膚結構,是有肌膚保濕需求族群的新選擇。彭賢禮醫師指出,肌膚由外而內分為表皮層、真皮層與皮下組織,保濕屏障主要來自表皮層,一般保養品大多是作用在表皮層幫助補水及鎖水,而透過醫美技術將玻尿酸保濕成分注入皮膚,可有效提升真皮層含水度,以實現長效保濕狀態。看更多↓↓變美VS.灼傷 電波拉皮大解密國人保健品新歡是誰? 抗惡視力的葉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