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內
」 美國美國27歲男子冒充高中生潛伏校園性侵少女 被判最高120年監禁
日前,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發生一起荒唐事件,一名27歲的小個子成年男性在2023年冒充成高中生潛入當地中學,以同學的身分讓中學未成年少女對他失去戒心,並實施性侵犯。這名男子11日被當地法庭判處85至120年有期徒刑,並且至少在40年內不得假釋。這意味著這名男子可能要為他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在獄中度過餘生。據《紐約郵報》報導,當地時間週三(11日)報道,美國內布拉斯加州一名27歲男子扎克里‧謝希(Zachary Scheich)因為偽裝成17歲學生「扎克‧赫斯」(Zak Hess)潛入當地高中就讀長達54天,並對同校中學少女進行性引誘、性侵犯,被判處85至120年監禁,40年內不得假釋。據報道,身高僅5尺4吋(約162.6公分)的謝希靠著偽造出生證明、免疫紀錄、成績單以及精心設計的背景故事,以及一名名為安琪拉‧納瓦羅(Angela Navarro)的共犯協助偽裝成他的母親,化名成17歲高中生「扎克‧赫斯」先後進入當地2所高中就讀,並且在那裡向混熟的女學生索要「色情素材」。在2023年2月至3月間,謝希向2名分別為13歲、14歲的少女發送露骨的情色簡訊,還試圖讓該名13歲的少女與他發生性關係,並透過向對方給予金錢,引誘她向自己發送裸照。謝希在2023年7月底遭到舉報而落網,隨後他又被爆出在2022至2023學年期間對數名未成年少女實施了性侵犯。謝希的案件本週三(11日)在內布拉斯加州開庭,蘭開斯特副縣檢察官安柏‧肖爾特(Amber Scholte)在量刑聽證會上痛斥,謝希的行為使他成為「最惡劣的掠奪者」,即專門捕食兒童的掠奪者。法官達拉·伊德斯(Darla Ideus)在宣判時也表示,如今的高中女孩知道不要在社群網路上與陌生男性交談,也知道不能單獨會見成年男性,「她們知道如何避免自己陷於險地」,然而她們因為認為謝希是同齡人、出於友誼,才讓謝希有機可趁,行為卑劣至極。據報導,謝希因所面臨的重罪被判處85至120年有期徒刑,其中包括2項利用電子通訊設備引誘兒童罪、2項一級性侵犯罪以及1項二級重罪未遂罪。法官特地強調,40年內不許讓謝希有機會得到假釋。
台灣未來40年「失智人口恐增50萬」 醫師示警多補充2營養素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先前衛福部公布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調查,失智症協會表示,雖然盛行率約8%改變不大,但人數仍隨人口高齡化持續上升,根據衛福部的統計,未來40年內,台灣的失智症人口將從目前的35萬人增至85萬人。對此,就有醫生提醒,營養不良和體重快速下降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尤其長期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容易引發早期失智症。根據《中時新聞網》的報導,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失智症科醫師暨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目前國內65歲以上的失智症人口佔所有長者的約8%,但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甚至改善的,只要有好的生活規劃,包括控制三高、正常飲食和良好的睡眠等。徐文俊的臨床研究發現,失智症早期患者常發生體重過度減輕的問題,這可能是由於大腦中與食欲和飲食行為相關區域的損傷或萎縮有關。因此徐文俊也提醒,如果三個月內體重無故減輕5%到10%,例如50公斤的體重突然減少2.5至5公斤,導致BMI快速下降和肌肉量減少就要注意,徐文俊強調,一般性營養不良,特別是長期缺乏維生素B12和葉酸,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並引發失智症,甚至加速疾病進程。事實上,衛福部先前公布了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的「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調查顯示全台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盛行率為7.99%,與2011年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的8.04%相近,其中各類型失智症中,以阿茲海默型最多,佔56.88%。調查結果還指出,失智症在女性中的盛行率為9.36%,高於男性的6.35%。徐文俊分析,這主要是因為女性壽命較長,另外也有研究顯示,女性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高於男性,因此女性失智症的比例自然高於男性。衛福部說明,失智症是緩慢進行且目前仍無法治癒的疾病,然而早期發現與治療可有效延緩疾病的進行、維持病人的功能與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壓力等,透過提早使用失智症照護服務,還是有機會維持生活品質,因此衛福部提醒,若有失智個案需要諮詢或安排轉介服務資源,可逕洽詢全國各縣市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或以手機或市話直撥1966,將有縣市照顧管理中心專人提供申請長照相關服務資訊。
美東百年來最大地震!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 專家示警:更怕「南海海槽巨大地震」
4月3日花蓮規模7.2強震後餘震不斷,沒想到就連很少發生地震的美國東部紐澤西州(State of New Jersey),也在美東時間5日遭遇該州240年來最強烈的芮氏規模4.8地震,嚇壞不少紐約人。對此有許多民眾擔心,全球是否已經進入地震活躍期,但地震專家們卻澄清,其實目前都還在平均值內,他們反而比較擔心日本百年週期快到的「南海海槽地震」,進入倒數階段。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表示,美國東岸這300年來也才發生過300次地震,反觀台灣則是1年就有400個規模4以上的有感地震。雖然紐約市並不是地震熱點,但5個行政區佈滿了斷層。根據統計,紐約每100年就會發生1次這樣的地震,而上一次地震發生在1884年,因此當地早該發生地震了。地震專家郭鎧紋也表示,其實大西洋的兩側是非常穩定的,就是被動的大陸邊緣,它的地殼非常的安定,它海洋地殼跟大陸的地殼交接得非常好,就是並沒有發生什麼斷裂或隱沒的情形。所以紐澤西州這一次的規模4.8地震,「其實是周期很長很長很久才碰到一次」,而且釋放能量跟台灣相比,真的是小巫見大巫。因為根據USGS的調查,花蓮403強震,跟美東比起來差了8000倍。此外,由於東岸岩層較為堅固,震波可以傳遞的更遠,所以東西岸如果都發生類似的地震,東岸可以感受的範圍就會較廣。而且這回根據監測發生地震的是拉瑪波斷層,他貫穿整個美國東北部,上一次的較大挪移已經是1957年的事情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拉蒙多哈堤地球觀測站也發現類似規律,也就是紐約周邊約100年會發生一次規模5的地震,每670年會有規模6以上的,要更大的地震要長達3400年。不過台灣震完,換美國震,也不免讓民眾擔心全球是否進入地震活躍期。對此,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吳逸民澄清,事實上美國的地震,雖然在紐澤西那邊比較少見,但地震規模都不到5,所以此類地震的發生事實上都是巧合,沒辦法說是整個地震比較活躍。那是因為像台灣有災害性的地震,所以大家比較注意地震的消息,就會覺得地震怎麼那麼頻繁,可是回頭來看,事實上整個全球目前的地震活動,並沒有比較頻繁,這幾年來都是在平均值,更不要論台灣和美國分屬在不同的板塊上,距離又遠。不過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卻認為,有可能發生在菲律賓海板塊與阿穆爾板塊邊界俯衝帶的「南海海槽巨大地震」真的不容忽視,「日本他們是很擔心,就是說南海海溝上一次是1949年已經80年了,因為他們地震也差不多是百年週期,他們就很擔心南海地震會來,一來規模甚至會到9。」若回顧歷史,南海海槽以約90至150年的周期發生特大地震,因此不久的未來,它必定會發生,即便現在立即發生,也一點都不意外。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就認為,未來30年內以南海海槽為震央的規模8至9級特大地震,發生機率高達70至80%;40年內則是90%。
砍伐森林都市過度擴張 巴西城市冒「超大坑洞」…7人墜落亡、50多間房被吞沒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巴西東北部的布里蒂庫普(Buriticupu),正在面臨因森林砍伐而變得更糟的生態浩劫問題,該地區有深達70公尺深的巨大隕石坑和山體滑坡,在過去20年中,已有至少7人因掉落大坑洞死亡;現在巴西當局擔憂,可能會在未來30到40年內,把當地城市摧毀。據了解,在布里蒂庫普(Buriticupu),算算周邊有多達26條山溝,總長度超過298公尺,這些山溝的生成,多半是城市內外在過去多年來,不當砍伐森林跟未經妥善規劃的都市擴張所造成的。巴西現在面臨嚴峻的都市生態浩劫。(圖/翻攝自globo.com)當地地質研究學者古斯托‧卡瓦略‧坎波斯(Augusto Carvalho Campos)對媒體表示,布里蒂庫普(Buriticupu)當地的大坑洞,在過去20年當中,至少有7人因為不小心掉落大坑洞中而死亡;且在過去10年裡,有至少3條街道和50多間房屋,都慘遭這一條大山溝所吞沒專家表示,山溝不斷的經過開挖,會削弱下面的地面,使土壤難以吸收多餘的水分,並導致地表水集中,並開始侵蝕周邊土地。而為了補救這個大山溝對當地帶來的生態與居住威脅,光是去年上半年,所清理的土地面積,幾乎是。外界現在正擔憂,接下來若雨季的挑戰開始,將會使當地土地生態面臨更嚴峻的考驗,有可能會陷入更棘手的「公共災難」狀態,甚至可能影響到國家的競爭力。
富豪說溜嘴承認殘殺3人 遭判無期徒刑後獄中病逝
78歲的美國房地產大亨杜斯特(Robert Durst)在過去40年內涉嫌殺害3人,但一直沒有直接證據。而直到一次紀錄片的拍攝時,杜斯特因為自己一時說溜嘴,讓檢方拿到決定性的證據。後來杜斯特於2021年9月遭法院判處無期徒刑,而目前也傳出杜斯特在遭判刑後感染新冠肺炎,已於10日病逝。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杜斯特是紐約市當地知名房地產集團杜斯特集團(Durst Organization)創辦人的孫子,但他離開集團許久,目前集團是由他的親弟道格拉斯.杜斯特(Douglas Durst)所管理。HBO曾為了杜斯特製作電視紀錄片「黑色豪門疑案」(The Jinx: The Life and Deaths of Robert Durst),沒想到在拍攝過程中,杜斯特因為沒注意到身上的麥克風沒有關閉,就這樣去洗手間,在洗手間時他喃喃自語「我當然是把他們都殺了」,沒想到就這句話被未關閉的麥克風給收到聲音,成為整起案件的意外證據。也因為證據的曝光,陪審團認定杜斯特好友柏曼 (Susan Berman)是在2000年時遭到杜斯特殺害,檢方也認為杜斯特在過去40年內共計殺害3人,除了柏曼之外,另外兩位受害者則分別是他失蹤許久的妻子,以及他逃亡德州時意外發現他真實身分的鄰居。最後法院以杜斯特殺害柏曼一事,判處杜斯特無期徒刑,且不得假釋。而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在法院判處杜斯特無期徒刑之後,杜斯特就確診新冠肺炎,中間甚至一度住進醫院進行治療,而在入獄之前,年邁的他本來就多次因為身體因素進出醫院。而杜斯特的律師日前對外表示,杜斯特已經於10日因病逝世,享年78歲。
「邵氏雙俠」狄龍、姜大衛世紀同框 兩人決裂40年原因瘋傳
香港TVB昨(2日)晚舉辦台慶活動「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21」,引發不少話題,當中74歲的資深港星姜大衛奪下奪得演藝大獎,而頒獎人還是他的親大哥秦沛(姜昌年)與昔日影帝好友狄龍,三人世紀同框也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尤其是狄龍與姜大衛曾友情決裂近40年。有「邵氏雙俠」稱號的狄龍與姜大衛曾被譽為上個世紀影壇「最好的雙生」。(圖/翻攝自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21 YT)有「邵氏雙俠」稱號的狄龍與姜大衛,被稱為上個世紀影壇「最好的雙生」,兩人曾多次共同演出,更是「打鬥天王」張徹的「四大徒弟」之二,但兩人的友情卻決裂多年,甚至有傳言他們彼此放話「40年內不再見」,就算多年來曾偶遇,也是幾乎零互動。姜大衛也從親大哥秦沛手中接下獎盃。(圖/翻攝自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21 YT)這次在頒獎典禮上世紀同框,也讓人回想起兩人過去的好交情與精采演出,據傳兩人決裂的原因為他們性格差異緣故,狄龍個性謹慎小心,而姜大衛則是比較豪放沒心眼,兩人在拍攝電影《傾國傾城》時,狄龍演皇帝,而姜大衛演小太監,但導演疑似想替姜大衛加戲,就讓狄龍心理不是滋味,最後兩人形同陌路,多次碰頭都是簡單互動帶過。不料兩人竟在2022年的第二天就世紀同框頒獎典禮,也成為一大話題,狄龍也在台上向他賀喜,姜大衛則是在得獎感言上感謝過去的恩師張徹,並表示「沒他,就沒有姜大衛」。
花蓮外海規模5.2地震…「最大震度3級」北部激晃 氣象局說明
台灣東部海域今(24日)下午5時55分發生芮氏規模5.2有感地震,震央位於北緯24.04度,東經122.41度,即在花蓮縣政府東方80.6公里處,地震深度為25.5公里。最大震度方面,宜蘭縣為3級,花蓮縣、南投縣、台北市、新北市2級,其餘地區也有1級。氣象局表示,今天下午的地震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東方80公里處,地震深度25.2公里,由於震度範圍較廣,因此嘉義以北都有1級以上的震度,其中以宜蘭武塔震度最大,但震央離台灣本島有段距離,因此各地震度普遍不算太大。氣象局說明,近期宜蘭發生的幾次地震,都是屬於隱沒帶造成,但今天的地震與過去幾次較無關聯,且該區餘震不多,加上震央較遠,若有餘震,也要芮氏規模達到4至4.5以上,才會被偵測到。氣象局補充,該地區20公里範圍內,在1983年也發生過一次芮氏規模6以上的地震,但該區域發生地震的頻率不低,以規模6以上地震而言,近40年內就發生過近30次。
巴西亞馬遜雨林在哭泣!恐在40年內就會消失 「地球之肺」走向存亡十字路口
亞馬遜雨林為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稱號,擁有超過4萬物種、426種補哺乳類動物與1300種鳥類棲息於67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因近期的火災,宛如浩劫降臨;加上11月底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巴西亞馬遜的森林砍伐在過去一年再度激增,創下12年來新高,引發對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政府的一致譴責。巴西亞馬遜毀林,創12年新高。(圖/達志/美聯社)波索納洛計劃開發亞馬遜森林,認為這種做法可以降低貧窮。(圖/達志/美聯社)這位極右派的氣候變遷懷疑者,自從2019年1月上任以來、就持續增加的森林砍伐和放火。他的政府推動向礦業和農業綜合企業開放保護地,並刪除了環境保護項目的資金。在他的主政下,雨林被破壞的情況更嚴重。據《每日郵報》和《太陽報》報導,位於南半球的巴西,今年冬天因出現不尋常的氣候現象,加上人類的行為,使得各地發生森林火災、「黑雨」和高溫等問題。自9月開始,聖保羅州每天平均出現65處新的火災地點,較2019年同期紀錄多出6倍。一項透過巴西國家太空署(INPE)衛星照片追蹤森林砍伐的計畫也發現,巴西在這個世界最大雨林所佔的部份,在截至8月的過去12個月來,共有1萬1088平方公里的森林被毀,甚至是比牙買加還大的地區,而且比前一年增加了9.5%,當時森林砍伐的程度也達到逾10年來最高。波索納洛。(圖/達志/美聯社)波索納洛計劃開發亞馬遜森林,認為這種做法可以降低貧窮,但環保人士批評,這項政策將加劇氣候變遷,讓非法砍伐者、採礦者以及農牧者更為所欲為。包括美國佛州大教授沃克(Robert Walker)也表示,波索納洛若再持續這樣放縱下去,亞馬遜雨林恐在40年內就會消失!亞馬遜雨林恐在40年內就會消失!(圖/達志/美聯社)沃克稱,若亞馬遜地區的森林砍伐照現今速度保持下去,那麼森林變為熱帶草原的轉折點可能會在40年內到來,巴西森林消失速度暴衝,一旦樹木死去反而會把碳釋放回環境中,若被焚毀更會製造大量廢氣。正因如此,巴西成為疫情癱瘓全球經濟的一年間,溫室氣體排放還能增加的大型排放國。巴西原住民Kayapo族反抗巴西政府開發雨林的計畫。(圖/達志/美聯社)還記得巴西原住民Kayapo族酋長派亞坎(Paulinho Paiakan),以捍衛亞馬遜雨林聞名,自1971年起,派亞坎率領族人反抗巴西政府開發雨林的計畫,進而聞名國際,最終令世界銀行(World Bank)宣布不會貸款給巴西政府開發雨林及原住民族的土地。不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位雨林悍將在6月中傳出染疫逝世,享壽65歲。隨著波索納洛持續施行「猖獗森林砍伐」,就算環保人士對他撻伐或是專家提出有利數據也無動於衷,加上這位捍衛亞馬遜雨林酋長也猝逝,亞馬遜雨林的砍伐照現今速度保持下去,「地球之肺」似乎已走向存亡的十字路口。「地球之肺」似乎已走向存亡的十字路口。(圖/達志/美聯社)
「冰蓋消失論」成真! NASA衛星圖證實北極2冰蓋「不見了」
想像一下,若是有兩個紐約中央公園的面積突然消失,會是什麼樣的場景,美國太空總署(NASA)日前釋出幾張北極的衛星影像,突顯在短短不到40年的時間內,北極的2個面積分別為7.25平方公里,等同兩個紐約中央公園跟2.93平方公里的冰蓋,已經「完全消失」。根據《Phys.org》報導,NASA所公布的衛星影像顯示,位在北極的聖帕特里克灣冰蓋(St. Patrick Bay ice caps),有兩個冰蓋已經完全消失,這兩個冰蓋曾經位於加拿大埃爾斯米爾島(Ellsmere Island)的高原上,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的博士希瑞茲(Mark Serreze)指出,他在1980年代時曾經研究過這裡的冰蓋,希瑞茲表示,1982年,當時他還是一名學生,第一次見到這些冰蓋就像是永久的景觀,但如今這些景色在不到40年內的時間消失,真的讓人很震驚。NASA衛星影像顯示,北極的聖帕特里克灣兩個冰蓋已經完全消失。(圖/CTV News)希瑞茲在2017年時曾發表一篇論文,內容中預測冰蓋將在不到5年內的時間不見,不幸的是,他與同事的研究竟然成真。希瑞茲表示,即使他知道這樣的結局即將到來,但仍然無法為此作好充分的準備。NSIDC對於冰蓋消失的狀況也做了比較,科學家在2015年7月利用ASTER衛星影像,與1959年8月所拍攝的垂直行拍照片做了對比發現,在1959年到2015年之間,冰蓋的大小相較於以前減少了5%,來到2015年,則是因為當年夏季特別炎熱,冰蓋更是明顯的縮小不少;而到了今年的7月14日,ASTER衛星影像已經看不到冰蓋的存在。還記得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因在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問題上的貢獻,獲得 2007 年諾貝爾和平獎,當年他曾預言因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蓋將在7年後的夏天完全消失,沒想到經過多年,當年他說的「冰蓋消失論」如今已成真!
2040年世界毀滅90%文明? 研究顯示無法逆轉性極高
如果人們繼續把「愛護地球」當作一個口號,而不是一個徹底實行的目標的話,目前有研究顯示,依照目前這樣的資源消耗速度,到2040年時,世界上將有90%的文明將會遭到毀滅,而且這其中的不可逆轉性十分高。根據英國媒體《太陽報》報導指出,近日有一篇科學論文刊登在權威性極高的《自然》學術期刊上。內容指出,研究小組參照目前的人口增長率與資源消耗的速度,尤其是森林的消耗速度,經過計算後得知,在未來的20年至40年內,世界上有90%的文明會崩潰。該篇研究是由倫敦的艾倫‧圖靈研究所與智利的塔拉帕卡大學物理學家共同完成的,這項研究甚至表明,未來100至200年內,世界上所有的森林都可能被地球抹去。而根據估算,在人類文明出現以前,地球至少有著6000萬平方公里的森林,但是如今已經下降到4000萬平方公里,並且估算未來幾十年內還會更進一步的下降。科學家們甚至在論文中寫道「難道人類要直到砍掉最後一顆樹,才會去正視濫伐樹木的影響嗎?這是非常不實際的想法!」
異常高溫造成強降雨 同時也加速冰川融解
長江流域自6月8日梅雨季開始,連日暴雨,大陸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位已超過1998年水位,並且還在上升,預計第二次洪峰將在7月15日左右到達。外界擔心98年水災重現。比較今年與1998年的氣候情況,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異常高溫。根據大陸水利部編寫的《中國98大洪水》,1998年為繼1995年之後又一個聖嬰年且其強度為歷年最強。而據大陸國家氣候中心3月初公布資料顯示,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暖濕氣候顯著,全大陸冬季氣溫為歷史(1961年有氣象紀錄以來)同期第5高,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5多。而今年5月大陸平均氣溫為17.2℃,較常年同期偏高1度C。大陸氣象局副局長余勇日前也向《瞭望》周刊分析這次長江大雨的發生情況:在全球變暖背景下,今年入汛以來,截至7月10日,大陸平均降雨量為336.1毫米,較常年同期(313.8毫米)偏多7.1%,特別是6月以來,南方降雨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雨量大,導致多年不見的洪水。異常的高溫除了改變季風,形成大雨,同時也加速長江上游冰川的融解,讓洪水更加嚴重。在《中國98大洪水》報告所提到的4個洪水的形成原因中,也包括「歐亞高原和青藏高原上的積雪較多」。2018年8月10日,新疆喀喇昆侖山區的克亞吉爾冰川就曾發生融雪性大洪水,600萬至1000萬立方米的巨大冰湖一度危及建設中的阿爾塔什大壩安全。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也曾於2018年與大陸研究單位合作考察了大陸5條主要冰川,並於當年11月發表《冰凍圈告急:2018氣候變化影響下中國冰川研究》,這份報告警示,大陸部分冰川31年間退縮1.2公里,厚度減少13米,此一現象正加劇水資源危機、導致冰湖潰決、洪水及冰崩災害頻發。而據2016年公布的研究數據,長江源頭的冰川40年內退縮1200米,這已成為未來長江水災的永久隱患。別忘了,1998年那場20世紀長江第二大洪水,曾造成2.23億人受災、4150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2551億元人民幣(約為新台幣1兆724億元)。
高溫破40度未來是常態? 「這3縣市」將成台灣最熱地區
很多人都發現,台灣近年的夏天氣溫,幾乎一年比一年還熱,上月台北甚至出現38.9度高溫,打破百年歷史紀錄。國家災防中心提出示警,預估未來20到40年間,台灣恐將出現超過40度高溫;且台北、台中、高雄等3大都會區,更將成為全台灣最熱的3個都市。根據《TVBS》報導,國家災防中心氣候變遷小組預測,未來20年到40年內,台北市平均每5年,就會有1天的高溫可能會飆破40度;到了21世紀末,台北平均每1年會有9天,會達到40度高溫;台中則是每1年就有1天;高雄就算是個海港城市,每5年也會有1天出現高溫40度的天氣型態。氣候變遷組長陳永明受訪時更指出,隨著全球暖化的效應持續發威,台北、台中與高雄這3都高溫屢創紀錄的情況,只會越來越明顯;預測到了21世紀末,台北市可能會有多達100天的時間,氣溫都維持在36度以上;且台中、高雄的暖化速度也會越來越快,民眾對於熱傷害的防護,也必須要有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