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招預防
」肌少症恐導致骨折 學會5招預防增強肌肉健康!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長者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在這個過程中,肌少症作為一種影響老年人生活品質的常見問題備受關注。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林品辰分享一些預防肌少症的關鍵方法,幫助長者保持健康、活力,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患肌少症疾病 提早諮詢治療林品辰職能治療師指出,肌少症是一種與肌肉質量、力量和功能減退有關的疾病,通常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出現。它不僅會影響身體的活動能力,還會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降低生活品質。如果對肌少症有疑慮,可透過復健科門診向醫師諮詢及檢查,幫助長者保持健康、獨立高品質生活。醫療團隊可與家屬攜手合作,共同為長者的健康和幸福努力。預防肌少症 5點關鍵法預防肌少症對於長者的健康至關重要,以下是預防肌少症的關鍵方法:1、適度運動:定期進行適度的運動對於保持肌肉質量和力量至關重要。這包括有氧運動(如步行、游泳)和抗阻力運動(如彈力帶運動),若是過去沒有運動習慣,建議採漸進式增加運動強度或是運動時間,避免過度勞累,並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整。2、均衡飲食:飲食中應包含足夠的蛋白質,以幫助維持肌肉健康。此外,多攝取富含鈣、維生素D和其他重要營養素的食物,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和肌肉功能。3、保持活躍生活方式:積極參與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如家務、花園工作或社交活動,有助於維持肌肉功能和身體活動能力。4、定期健康檢查: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及早發現肌少症或其他健康問題,有助於及時採取相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5、保持良好的姿勢:正確的姿勢有助於減少肌肉負擔,防止肌少症的發生。
感冒還是確診分不清? 醫師一圖揭「最大差異」授5招預防
新冠肺炎全球肆虐超過3年,雖然如今疫情警戒已經下降許多,但病毒仍存活且不斷地變化中,加上近期天氣變化感冒的人數增加,讓許多民眾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確診新冠肺炎還是感冒?對此,台灣中醫預防保健協會創會理事長樓中亮就分享圖表,列出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病毒、一般流感及感冒的症狀特徵,並提醒民眾5大自我保護守則。樓中亮醫師分享感冒和確診等症狀大解析。(圖/翻攝自樓中亮中醫博士臉書)樓中亮醫師在臉書粉專「樓中亮中醫博士」發文表示,新冠病毒的症狀常與一般感冒、流感有眾多相似之處,但透過症狀特徵,還是可以分辨出不同,像感冒會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以及1-2個全身性症狀;新冠肺炎則是發熱、乾咳、乏力為主要表現,少數有鼻塞或流鼻涕,失去味覺嗅覺、肌肉痠痛、腹瀉等症狀。樓中亮醫師利用圖解,分析不同症狀會由不同方式找上門。(圖/翻攝自樓中亮中醫博士臉書)另外,樓中亮醫師也指出,感冒原因通常是著涼、淋雨、過度疲勞、免疫力下降等造成;流感則一般發生在交換季節時,病毒透過飛沫傳染,往往是一群人同時感染;至於新冠Omicron的感染途徑,分為空氣傳播和接觸傳播,前者是咳嗽和打噴嚏,後者是觸碰帶有病毒的物體、表面或握手等親密接觸後,再觸碰口鼻或眼睛。最後樓中亮也列出5大守則,提醒民眾做好自我保護,包括「減少出遊」、「避免前往人多的地方」、「戴上口罩」「正確洗手」、「提高免疫力」,樓中亮指出,若有患者在你附近咳嗽,戴口罩能預防感染的機率,且要經常更換口罩。此外,洗手建議洗約20秒鐘,尤其進食前、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及電梯後,都要再洗手;最後,保持健康的食習慣和規律運動,平時可以補充維他命C,都有助於加強免疫系統。
幼童生病高峰期! 護理師教5招預防腸病毒
每年約4-5月開始,腸病毒就開始蠢蠢欲動,高雄市立聯合醫院護理科護理師劉慧馨提到,每到好發季節,往往就會在病房看到許多病童,曾經有位腸病毒病童嘴唇泛紅,手掌長滿了大大小小的水泡,口內又有多處白點及黏膜破損,根本無法好好進食,令人相當心疼。罹患腸病毒常讓家中孩子無法好好的進食、吞嚥,且水泡、黏膜破損等更是讓人疼痛不已。除了心疼孩子的狀況,家長也要懂得幫助他們一起對抗腸病毒!劉慧馨護理師帶民眾認識腸病毒,並學會面對及預防腸病毒的方法,共同為孩子們的健康努力。了解傳染途徑、症狀 「這些」重症前兆盡速就醫腸病毒傳染的途徑多為糞口、飛沫或是接觸傳染,新生兒則可能透過胎盤而感染,劉慧馨護理師表示,發病時在喉嚨、腸道與糞便都可檢驗出病毒,潛伏期為2-10天,發病後的1週內傳染力最高,病毒可以持續數週之久,平均病程為3-5天。常見症狀包含發燒、食慾不振,以及嘴巴、舌頭、手腳、屁股長水泡等。劉慧馨護理師提醒,由於5歲以下幼兒是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一旦出現以下重症前兆,應盡速至醫院求治,掌握治療時機,包含:肢體無力麻痺嗜睡意識不清活動力不佳肌躍型抽搐(全身肢體突發性顫抖,類似受到驚嚇的動作)持續嘔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腸病毒如何居家照護? 有哪些預防方法?腸病毒感染症治療採支持性療法(如退燒、止咳等),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到10天內自行痊癒。不過,劉慧馨護理師表示,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要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可參考以下預防方法:返家或進食前,須確實並且正確的洗手,回到家中落實「洗手、洗臉、換衣服」,把病毒阻絕在家門外。兒童玩具需常常清洗,並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掌握四大原則─注意營養、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及充足睡眠,便能維持免疫系統正常運作,不容易受到腸病毒的侵害。落實生病不上課、讓病童多休息,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劉慧馨護理師提醒,洗手應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濕洗,不要只用對腸病毒殺菌效果不佳的乾洗手液或酒精消毒,而家裡清潔則應使用漂白水以「漂白水1:清水99」稀釋,這樣才能有效地殺死病菌達到預防效果。
血尿恐罹膀胱癌 醫曝「1習慣」是超強危險因子:5招預防
癌症的成因是多發的,並非單一因素影響,而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鈺昕就指出,「抽菸」是目前證據力最強的膀胱癌危險因子,若要預防膀胱癌,就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與作息、多喝水、不憋尿,此外也要戒菸或是遠離吸菸者。陳鈺昕在臉書粉絲專頁「石•攝•性•也 泌尿科 陳鈺昕醫師」PO文指出,美國癌症協會資料顯示,有將近一半的膀胱癌病患有抽菸習慣,且吸菸者患膀胱癌的可能性是不吸菸者的4倍,「因為菸草含有的化學物質β-naphthylamine(2-萘胺)及4-aminobiphenyl(4-氨基聯苯)是致癌的主因。」陳鈺昕指出,大部分的膀胱癌患者會出現血尿的情形,尿中有血絲或呈現棕色、紅色都屬於血尿範疇。就算是健檢驗尿有潛血也要注意,而多數的膀胱癌血尿是無痛性質的,但千萬別因為無痛就錯失了就診的黃金時間。另外,如果頻繁有尿意,排尿時有灼熱感,伴隨著骨盆、骨骼疼痛,以及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亦或是雙腿水腫等狀況,就要盡速就醫檢查。陳鈺昕也指出想要預防膀胱癌有五部曲,一是「戒菸或遠離吸菸者」,防止菸草的有害物質殘留在身體;二則是「不憋尿」,保持膀胱功能完善,減少致癌物在膀胱的停留;第三為「多喝水」,增加代謝循環,排出代謝產物;第四是「定期接受尿液檢查」,檢測有無血尿情形,有相關症狀可以提早診治;第五點則是「維持良好作息與生活習慣」,能增強免疫力,健全身體機能。
一天就有45人罹患肺癌 「5招預防」拚存活率倍增
肺癌連續15年高居國人十大癌死因症之首,每年有近萬人死於肺癌;而發生人數亦高居第二,僅次於大腸癌。根據國健署最新2019年統計資料顯示,肺癌新發生人數為16,233人,相當於一天有近45人被宣告罹患肺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說,台灣肺癌發生人數20年來大幅躍升約3倍,且在十大癌症中有三高特性:「晚期發現比例最高」、「死亡率最高」以及「健保花費最高」,肺癌來勢洶洶可說是新國病。而會導致此三高特性的原因,則在於肺癌初期無任何症狀,一旦出現病徵通常已是晚期,所以力拼「肺癌存活率倍增」的關鍵,就是要把握早期發現的機會。為響應8月1日世界肺癌日,台灣癌症基金會邀請全民一起來當「愛肺一族」,提醒民眾日常生活中落實愛妳不肺力5招,守護肺部健康。即日起台灣癌症基金會邀請全民一起呼吸體驗,發起「愛肺登階美拍」線上社群活動,從簡單的登階測驗,就可以測測你的肺部健康,邀請大家公開分享自己或與親朋好友一起的愛肺登階運動照。50歲的譚小姐是一個生活單純的家庭主婦,每天的工作主要是打理孩子、先生的三餐及煮飯、打掃等家裡瑣事。前陣子因為父親肺結核住院治療,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肺部健康,申請了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屈臣氏共同舉辦的「愛妳不肺力」之肺癌高風險經濟弱勢女性免費篩檢補助計畫,在接受了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第一次檢查有慢性發炎反應,2年繼續追蹤後,卻惡化成左上肺有近0.6公分的實質性小結節,需要在一年內持續追蹤胸部電腦斷層,無預期會收到這樣的檢測結果,也讓譚小姐開始注意到自己每天可能接觸到的空氣污源。賴基銘醫師指出,在台灣罹患肺腺癌的女性有9成是不吸菸者,因此常常會忽略其他罹患肺癌風險因子。譚小姐雖然看似生活單純,頂多是每天早上騎機車出門買菜,大多時間都是在家,家中其實也隱藏肺癌危險因子,譚小姐回想結婚幾十年,家裡每天早晚地基主加祖先三炷香外,還有初一、十五拜拜,經常會吸入到熏香物質。加上幾乎每天都在家煮飯,家裡還是使用舊式抽油煙機,以及居住在老式的公寓房子,原本鄰近廚房的通風巷近年來陸續被封住,也沒有對外窗,因此每次煮完菜就會吸入大量炒菜油煙,長年下來默默生活在空污集中地,影響肺部健康而不自知。賴基銘執行長指出,雖然國內吸菸率逐漸下降,然而廚房的油煙、路上的廢氣、PM2.5和致癌工作環境等,也漸漸成為肺癌罹患的主因,讓人防不勝防。尤其女性因為家庭角色的關係,常常身處於充斥致癌因子的環境,如:廚房油煙、焚香、室內二手菸等,也造成許多女性和非吸菸者在近年來肺癌發生率增加的主因。針對肺癌危險因子的防不勝防,賴基銘執行長特別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肺癌在1公分內手術切除,其治癒率高達95%,因此,定期篩檢非常重要,尤其針對肺癌高危險族群。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可偵測到小於0.3公分的肺部病灶,是臨床證實最有效之早期肺癌檢測工具。賴基銘執行長提醒,一定要落實愛肺5招,遠離致癌環境、建立規律運動和自主篩檢的習慣,且均衡飲食多吃蔬果,生活健康,身體也會跟著健康。第1招:不吸菸、遠離二手菸吸菸容易導致肺癌及其他癌症、心血管疾病,雖然臨床發現罹患肺癌的女性患者中,高達9成沒有抽菸的習慣,但長期暴露在二手菸或廚房油煙的環境中,也會增加肺癌的風險。因此,遠離菸害和油煙,是保障身體健康的首要步驟。第2招: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報告發現,每天運動15分鐘,可使平均壽命延長3年、癌症死亡風險減少10%。需注意的是,在各種運動種類中,有氧運動最有助增進且維持肺部健康,快跑、快速騎自行車、蛙式游泳、拿重物爬樓梯、登山等都是不錯的訓練方式,運動強度建議應達「運動時感覺會喘、無法持續聊天」的狀態。第3招:定期肺部有效篩檢定期做肺部篩檢,有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測是國民健康署認為最有效的肺部檢測工具。肺癌也成為台灣第五癌篩檢,國民健康署針對有肺癌家族史與重度吸菸者等肺癌高風險族群,免費提供每兩年一次的LDCT檢測。凡是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或是重度吸菸史,50至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之重度吸菸者。第4招:避免長期接觸職場環境的污染長期暴露在特殊職場環境中,例如金屬及化學類工業、放射線、石綿、油漆業者及特殊建築石材的接觸者,需特別注意自身肺部狀況,且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第5招:健康飲食指南養成「少紅肉、高纖、低脂、蔬果彩虹579」的飲食原則。蔬果中的植化素具有多重防癌抗癌效果,可抑制細胞從正常狀態轉變成癌細胞。
嬰幼兒確診易有哮吼症狀 醫師教爸媽5招預防
本土疫情持升溫,基隆市婦產科22日有6名新生兒確診,搞得家長人心惶惶,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在臉書上分享5點要怎麼保護嬰幼兒,因為嬰幼兒感染Omicron,患哮吼風險較高。吳昌騰25日在臉書發文,嬰幼兒感染Omicron患哮吼風險較高,因為「他們的氣道較小且相對易塌陷。一旦病情變化,容易發生呼吸道阻塞」,1歲以下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和其他年齡較大的兒童比相對不成熟,容易罹患重症。醫師吳昌騰教爸媽預防嬰幼兒確診。(圖/莊旻靜攝)吳昌騰提醒新手爸媽如何避免家中嬰幼兒受到Omicron感染,以下有5點:1.嬰幼兒的照顧者,應該要完全接種3劑疫苗。2.在照顧嬰幼兒時,建議佩戴口罩,並且要經常洗手。3.如果父母親或照顧者出現咳嗽、喉嚨痛、身體酸痛、發燒和疲倦等症狀,必須與嬰幼兒保持安全距離。4.疫情期間,請不要帶嬰幼兒去人多的地方或任何社交聚會。5.當嬰幼兒出現發燒、咳嗽和嘔吐的任何症狀,照顧者都不應忽視,請不要自行服藥,必須帶嬰幼兒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