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股
」 富邦金 日盛金 大同 台積電 南港輪胎領航氣候行動 國泰金勇冠金融業獲TCSA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
國泰金控淨零轉型成績斐然,「2024 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今(11)日舉行頒獎典禮,國泰金控勇冠台灣金融業,榮獲「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服務業組)」、「永續報告獎白金級」最高等級榮耀,旗下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國泰投信皆獲「永續報告獎白金級」、國泰證券獲「永續報告獎金級」、國泰建設亦獲「永續報告獎白金級」。國泰發揮永續金融先行者職能,將永續策略與治理融入營運、投融資與各項服務,更前瞻永續國際脈動,邁向2050淨零願景。國泰金控接軌國際前瞻氣候變遷脈動,連四年前進COP(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二度受邀倫敦證交所於國際舞台倡議台灣、亞洲到世界的永續金融觀點,成就亞太地區金融業氣候典範。做為台灣第一家RE100金融業會員,承諾2050年金融資產淨零排放,積極議合與利害關係人協力共好,密切關注投融資企業的氣候轉型路徑與發展,傾集團之力推動再生能源投融資,響應國家重要能源政策,鼓勵壽險資金投入國內公共建設,今(2024)年10月由國泰人壽投資沃旭大彰化西北離岸風電,與國泰電業共同取得50%股權,實踐永續承諾。國泰金控更首度榮登「2024富比世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台灣唯一百大企業,透過「多元包容」、「彈性配速」措施,打造公平與共融友善職場環境。國泰人壽連4年獲得「永續報告白金獎」,為亞洲第一家自行遵循聯合國發布之「PSI永續保險原則 (Principles for Sustainable Insurance)」的壽險公司,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議題納入日常營運,透過永續報告書揭露永續專案與作為,訂定短中長期目標及行動方案,資訊揭露完善透明。今(2024)年國泰人壽以800萬保戶資料為基礎,成為首家發布「保戶健康年報」的保險公司,點出擁有保險保障者擁有3大優勢,包含:國壽保戶之平均壽命較國人延長3歲、可避免死因死亡率低於全國、及罹癌後5年存活率高於全國,盼望引領與陪伴國人邁向更健康的生活。「2024 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由國泰金控榮獲「十大永續典範企業獎(服務業組)」、「永續報告獎白金級」最高等級榮耀,旗下國泰人壽、國泰產險、國泰投信皆獲「永續報告獎白金級」、國泰證券獲「永續報告獎金級」、國泰建設亦獲「永續報告獎白金級」。領獎主管從左至右分別為:國泰建設總經理李虹明、國泰人壽資深副總王麗秋、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國泰產險資深副總許嘉元、國泰證券副總林聖達、國泰投信協理李旼易(圖/國泰金提供)。國泰產險持續導入最新準則(GRI、SASB、IFRS S1)、永續金融評鑑題目、先行者聯盟承諾等,完成高達16項會計師有限確信,提供值得信賴與完整的永續資訊。國泰產險於官網打造全新中英文企業永續專區,針對利害關係人關心議題,定期檢視公司發展結合集團永續願景與策略藍圖目標進程,透明揭露於企業永續專區,宣示永續決心。國泰證券以「支持、賦能、創新」為核心,攜手利害關係人共創更大永續價值。在客戶服務上,推出具永續效益的創新金融商品,承銷輔導七家11案具環境效益或社會效益公司、累積承銷14檔綠色債券及社會責任債券;面對員工發展,著重多元職場與學習資源,營造健康工作環境。國泰證券也積極回應重大環境議題,近三年(2021-2023年)累積減碳相比2020年超過五成,去(2023)年低碳投資金額達5.01億元,再生能源使用率超過58%。國泰投信今(2024)年度首次發布《2023年永續報告書》,全面整合了全球重要的永續框架,為台灣首家獲得會計師有限確信報告且唯一榮獲永續報告獎之投信業者,報告書中充分透明揭露永續作為,內容超越現行投信法規要求,將國際視野與本土實踐相結合。國泰投信自主研發「永續資訊整合系統」,結合AI科技,整合巨量ESG資訊以利投資決策,包括氣候風險評估和生物多樣性監測。創新推出取得專利的Cathay QE議合量化指標,可具體衡量金融業的永續影響力,更加與時俱進。2024第十七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_國泰金控暨子公司獲獎一覽表(圖表/國泰金控提供。)
國泰人壽出手! 豪砸533億收購沃旭大彰化西北離岸風場50%股權
沃旭能源今(11)日宣布與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協議,由國泰人壽及其子公司國泰風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取得583MW大彰化西北離岸風場50%股權,沃旭能源則將繼續持有該風場50%股權,此案的投資規模創下目前國內壽險公司投資離岸風場之最。沃旭能源表示,本次協議總金額包括新投資人出資取得大彰化西北離岸風場專案公司50%股權,以及在風場統包合約下,新投資人承諾支付風場建造支出50%的費用。總金額約新台幣533億元,預計在2024及2025年支付。沃旭能源表示,本項合資案已經獲得所有主管機關核准,雙方簽約後將於今年底完成交易。大彰化西北風場與大彰化西南第2階段離岸風場目前共同施工中,總建置容量為920MW,預計於2025年底建置完成。該風場在2020年就與台積電簽署企業購售電契約(CPPA),發電量將會供給台積電使用。根據雙方協議,沃旭能源將依據風場設計、採購及施工統包契約(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 contract),全權負責執行大彰化西北離岸風場的整體興建工程。未來運維上,沃旭能源表示,將透過沃旭位於台中港的運維中心,負責該風場長期營運與維護作業,確保風場最佳效能。沃旭能源亞太區總裁古沛明(Per Mejnert Kristensen)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再次和國泰這樣實力堅強的在地夥伴合作,共同推動大彰化西北離岸風場,為台灣穩定提供綠色電力。
鴻海砸百億收購ZF子公司50%股權 合資車用底盤公司
鴻海(2317)進軍車用市場再下一城,5月1日與汽車零組件供應商采埃孚集團(ZF Group) 共同宣布,雙方已完成車用底盤系統合資公司程序,各持50%股份,為鴻海在汽車產業開闢新前景。鴻海公告,與采埃孚集團完成乘用車底盤系統合資公司程序,以3.32億歐元、約115.5億元新台幣,收購采埃孚底盤模組公司 (ZF Chassis Modules GmbH)50%股權及Class A特別股。新合資公司名為ZF Foxconn Chassis Modules,企業價值約10億歐元。此合資協定是在2023年7月24日簽署、並獲得批准,2024年4月30日完成收購程序。采埃孚底盤模組股份有限公司為全球高端和暢銷車型製造商提供產品,在全球擁有25個據點,大約3800名員工,其中近100人常駐德國,而采埃孚底盤模組業務2023年銷售額約為43億歐元、大約1495.8億新台幣。合資公司將由兩位采埃孚的高階主管帶領,Eike Dorff擔任執行長,財務長則由 Urs Rienhoff擔任。采埃孚集團執行長Holger Klein表示,兩家公司優勢互補,將各自獨有的優勢,如工程能力、靈活性、經驗技術和客戶導向等在全球範圍融合在一起,滿足市場新舊客戶的多元化需求,並將更多創新技術成果應用於量產車型。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海的全球網路和供應鏈管理能力將有效賦能雙方長遠的發展戰略,期待在更廣泛的交通和出行領域,與采埃孚探索更多合作機會。
耀華玻璃1/經濟部藏神祕投資機構 現值722億、70年前僅244萬
經濟部內有個神祕的投資機構,並非公司組織,也不具法人格,根據監察院調查報告,政府雖只持有50%股份,卻在管理委員會9席委員中囊括8席委員,剩下唯一一席是民股代表,至於這家投資公司在台灣的資產,1950年代初期只有244萬餘元,但70年後淨值卻高得嚇人,依經濟部長王美花2023年11月6日在立法院透露,2022年底資產淨值高達722億元,這家神祕的投資機構就是「耀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委員會」。「耀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委員會」的前身是耀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由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的幕僚周學熙,1922年在中國東北的秦皇島創立,耀華玻璃是亞洲第一個現代工業法生產玻璃的廠商,由中國和比利時民間共同出資,也是近代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中比合約規定,總經理是洋人、協理為華人,總事務所設天津、總工廠設址秦皇島。耀華主要生產平板玻璃,產品不僅在國內暢銷,甚至遠銷日、美、東南亞一帶國家。不過1931年918事變後,日本軍閥強佔中國東北,耀華玻璃的比利時股東偷偷把股份賣給日本人,公司變成中日合資,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國民政府接收日人股份,耀華玻璃變成官民股份各一半的企業。1950年中國大陸全面淪陷,耀華玻璃原本向國外訂購的生產機具改運到台灣,可是耀華絕大部分資產和民股股東都留在大陸。耀華玻璃公司管理委員會投資台積電,讓資產淨值翻漲至722億元。(圖/報系資料照)1952年在經濟部主導下,由公股及在台民股組成「耀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委員會」,共同管理耀華在台資產。耀華管委會以機器作價投資新竹玻璃公司、並取得22.2%股權,賣出竹玻股份後,耀華資產價值大幅增加,逐漸化身為「配合政府政策的投資基金」,但真正讓耀華資產騰空翻漲的原因,則是在前經濟部長李國鼎主導下投資台積電和聯電。不過耀華玻璃從李登輝當總統後,轉投資就不太順利,投資華揚史威靈飛機等公司,大多失敗告終,立法院112年度的預算評估報告也明白指出,近年轉投資事業虧損家數多於盈餘家數,應該適時退場或辦理其他管理作業,以維護股東權益。還好兩蔣時代的財經重臣李國鼎等人創建了護國神山台積電,還要求耀華買台積電股票,至今仍受益於台積電的分配投資利得,才能擁有700多億元的資產。相較於經濟部掌控擁有龐大資產的耀華玻璃,在台灣的民股股東則是苦哈哈,他們眼巴巴地看著台灣經濟起飛,耀華玻璃資產水漲船高,可是都沒他們的份。民股股東沒有辦法處理耀華公司的股票,不能賣出也不能繼承,還有股東要求以借支方式請求發放救濟金,耀管會的成員從8官9民到現在變成8官1民,還是沒有辦法解決缺額問題,法律上的問題仍然擱置到現在。經濟部長王美花率耀華玻璃公司管理委員會主委等人,到立院經濟委員會報告業務及預算。(圖/劉耿豪攝)在台股東數十年來多次打行政訴訟、民事官司甚至聲請釋憲,主張「經濟部應命耀華公司解散」、提出「請求確認管理權不存在」及「遺產稅事件」等訴訟,都宣告失敗,最近一次則是由第二代股東李賡鋕提告,希望行政法院能准予耀華在台復業登記,並撤除官股、召開股東常會或臨時股東會,不過仍遭駁回,合議庭認為現行法律未規定原來在大陸登記的公司如何在台登記,耀華管委會沒有法人資格,現在雖有《耀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條例》草案,但尚未立法通過,行政法院也無法解決目前法規真空狀態。
友達豪砸204億元收購德國BHTC 董事長彭双浪:致力成為智慧移動服務解決方案領導廠
友達(2409)今(2日)晚間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董事會已通過並簽訂正式協議,將以企業價值6億歐元(約新台幣204億元)收購德商Behr-Hella Thermocontrol GmbH(以下簡稱「BHTC」) 100%股權。將在取得所需各國主管機關核准後,預計將於2024年上半年以自有資金完成交割。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表示,友達持續強化雙軸轉型的目標,深化拓展垂直場域,延伸建構生態圈的價值鏈。透過此股權收購案,整合雙方資源,發揮互補綜效,進一步體現友達落實全球化策略布局與完善智慧移動生態圈之決心,期望提升長期股東權益及創造企業永續成長價值。彭双浪指出,友達以世界領先的創新顯示技術為核心基礎,深耕車載顯示器領域已逾20年,為汽車產業高度信賴的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因應全球電動車、自駕車蓬勃發展,汽車產業經歷快速變革,顯示應用扮演著最重要的座艙體驗角色。友達從面板、車用系統、結合感測與軟體服務等人機介面整合,逐步拓展至智慧座艙,致力成為未來智慧移動服務的解決方案領導供應商。BHTC成立於1999年,為MAHLE Behr GmbH & Co. KG (下稱「MAHLE」) 與 HELLA GmbH & Co. KGaA(下稱「HELLA」)各持有50%股權之合資公司,專精從事車用人機介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s;HMI)、車用空調控制系統(Climate Control)及電子控制元件等產品之研發、製造與銷售。BHTC具備一級供應商(Tier 1)能力,與國際OEM車廠有著深厚之合作關係,使其在人機介面市場快速發展之趨勢下具備絕佳優勢。總部位於德國利普施塔特(Lippstadt),於美國、日本、保加利亞、芬蘭、墨西哥、印度、中國大陸等地均設有子公司,員工人數約2,900名,2022年度銷售額為6.19億歐元,營業利益為1620萬歐元,EBITDA為7680萬歐元,稅後純益為900萬歐元。
台苯市場派「釘子戶」出招 公司派這樣回應
台苯(1310)股東臨時會10月14日召開,並全面改選11席董事。自稱為「釘子戶」的大股東孫鐵漢曾歡迎對手可以公開收購台苯,對此台鋼集團陣營也有所回應。台苯目前最大股東為台鋼集團,包括金智富、春雨、台苯投資等,持股已逾20%。現任董事長林文淵個人、女婿高雄陳家(陳啟川基金會)等持股逾6%,兩者合作泛公司派陣營約逾27%,11席董事中有5席董事及2席獨董共7席。市場派大股東孫鐵漢陣營,以開疆、安慶開發、美好實業等為主,現於董事會中有3席董事及1席獨董共4席。台苯三屆董事皆由股東臨時會中選舉出來,今年台鋼集團陣營以希望透過接下來的二次提前改選,回歸到正常的股東會舉行期間,降低重覆召開股東常會、股臨會的開會成本及防疫壓力,此提案在董事會中以7:4投票通過。獨立董事張國欽則認為事涉縮短本屆董事原任期約三個半月,影響董事年度分紅、酬勞等權益,恐有賠償問題,如為考慮董事改選,欲回歸由股東常會選任,建議本屆董事任期延至明年六月份舉行之股東常會再行改選,即可配合。台鋼集團會長謝裕民(左)。(圖/報系資料照)雙方陣營接續較勁,大股東孫鐵漢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向競爭經營權的對手台鋼集團喊話:「歡迎公開收購」!然而,台鋼集團並未因此接招,但仍維持慣有的低調、鴨子划水作風,循序漸進地增加台苯持有股權。本刊調查,台鋼集團若以公開收購方式大量買進台苯超過50%股權,雖直接掌握經營權,但也因此墊高持股成本,影響投資效益,才會持續在市場上買進台苯股票;至於目標是否超過30%?由於這幾年台鋼集團鋼鐵本業獲利穩健,預估資金充沛,對此台鋼集團陣營幕僚皆語帶保留,未加鬆口表態,僅稱目前應該還未想到公開收購台苯。至於台苯董事提名截止8月23日,公司派已擬提名董事侯選人名單中,孫鐵漢陣營也正研議中;但在展開公開徵求委託書的前行作業中,由於「委託書大王」張永祥與孫鐵漢關係匪淺,有其助陣之下,台鋼集團也已與數家通路業者簽約,以因應市埸派的公開徵求委託書的威脅。目前在台苯股臨會之前的股票停止過戶期9月15日起計至10月14日,可觀察多處券商據點近一年來的逾200張、500張以上的買進、賣出股票狀況,窺探雙方陣營打股權仗硬實力的虛實。
《富比世》最年輕富豪才18歲 外媒揭曉致富原因:投對胎
《富比世》近日公布全球富豪排行榜,其中最年輕的富豪是排行第925名的18歲少年萊曼(KevinDavid Lehmann),身價高達33億美元(約新台幣938億元),如今外媒也分享他致富的原因,那就是繼承了父親的事業。《富比士》日前揭曉2021年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以1770億美元(約新台幣5兆329億元)的身家,連續4年蟬聯排行榜龍頭,至於榜中最年輕的富豪,是剛滿18歲的小夥子萊曼,他以33億美元的身家排名第925名。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萊曼之所以會有如此驚人的身價,是因為繼承老爸根瑟(Guenther Lehmann)在藥妝連鎖店「DM-Drogerie Markt」50%的股份。「DM-Drogerie Markt」是德國境內最知名的連鎖藥妝企業,光在國內就有超過2000家分店,員工人數突破4萬大關,每年的營業額上看120億美元。據悉,「DM-Drogerie Markt」於1973年成立,隔年根瑟就入股投資,並在2017年將名下的50%股票轉給萊曼,而萊曼年滿18歲時正式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