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上
」 疫苗 流感 大腸癌 帶狀疱疹 皮蛇冷氣團接連襲台!半個月來全台587人OHCA 消防署籲:稍有回溫仍應注意保暖
今年冬天冷氣團接連報到,第一波強烈冷氣團也在本月中旬襲台,全台持續冷颼颼,多地區更出現10度以下低溫。據消防署統計,從本月12日0至24日24時,全台獲報出現OHCA(到院已無心跳呼吸)共587人,至於是否與為天冷而致猝死有關,仍待進一步分析調查。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消防署統計,自本月12日第一波寒流以來,進行統計,全台緊急救護內科OHCA人數已高達587人。綜合各縣市消防局分析,近期內科的OHCA案件,仍以50歲以上民眾為多,年幼、青壯年則為少數。消防署提醒,猝死的高風險群包括心血管、慢性病患者、嗜酒抽菸民眾,不可因冷氣團稍微減弱、氣溫稍有回溫,就開始疏於保暖,仍需要做好相關防護,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避免憾事發生。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先前曾在官網衛教,關於低溫保健有5個要點:第1點,臥室、衛浴與客廳使用電暖設備須注意用電安全,及使用瓦斯爐與瓦斯熱水器需維持通風,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第2點,尤其是長者,起床前應提前準備好保暖衣物,放在容易取得的位置,起床後,先輕微活動四肢讓身體暖和起來,再慢慢坐起,穿上保暖衣物,扶著床邊穩步行走,避免過於急促動作,以免引發身體不適。第3點,避免飯後或喝酒後立即泡湯,建議至少間隔2小時,並確保水溫不超過40度;第4點,監控自身三高狀況,定期量測及記錄自己的血糖、血壓等數據,並遵照醫囑按時用藥;第5點,若遇到心臟病症狀,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暈厥等症狀,或是中風徵兆,出現「微笑、舉手、說你好」做不到任1個動作,應立即打「119」就醫。
天氣太冷凍未條!全台3天126人內科OHCA送醫
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全台氣溫明顯偏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表示,18日晚間至19日清晨最冷,西半部與東北部低溫估11至13度、花東14至15度,19日高溫北部也僅16度、中部19度、南部22度、東部17度,局部地區可能出現10度左右或以下氣溫。冷氣團20日減弱稍回溫,但回升幅度不大,21日還有下一波冷氣團南下,預估將影響至23日。氣象署持續發布低溫特報,台北市、新北市與基隆市為非常寒冷的橙色燈號,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及金門縣為寒冷的黃色燈號。林定宜提到,19日中層水氣增多,桃園以北、東北部、東部及西半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持續溼冷天氣,預估19日整天在中部3000公尺以上高山、北部與東北部2000公尺以上高山有結冰、霧淞及零星降雪機率。由於近期天氣冷颼颼,許多民眾外出都穿上厚重外套、戴帽子及口罩禦寒,深怕一不小心就感冒,氣溫驟降也對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造成威脅。消防署統計,15日至17日短短3天就有126人內科OHCA送醫,12日新北市坪林1名9個月大男嬰猝死,由於身上無外傷,懷疑是天寒致死。彰化縣消防局16日上午8時至17日上午8時,24小時內就接獲53人因急病需救護車協助送醫,其中4人OHCA,最年輕為52歲,最年長為73歲。新北市消防局表示,近期內科OHCA案件仍以50歲以上民眾為大宗,年幼、青壯年為少數,但也提醒猝死高風險群包括心血管、慢性病患者、嗜酒抽菸民眾,不可因冷氣團稍微減弱、氣溫稍有回溫就疏於保暖,仍需要做好相關防護,避免憾事發生。新北市消防局補充,根據近期案例分析,患者皆是與家人同住的長者,獨居、街友則無獲報,因此也提醒民眾務必多加注意家中長者身體狀況,做好保暖工作。
比特幣飛高高2/買不起一顆10萬美元 這二檔台股ETF因有它而股價翻漲
比特幣今年從2萬美元翻漲破10萬美元,再度吸引全球投資人目光。「這一年來用超商的點數,可兌買加密貨幣,成交量年增三成。」全台加密貨幣交易市占量第一的幣託創辦人暨執行長鄭光泰向CTWANT記者表示。此外,台股「這兩檔」ETF也因持有比特幣大戶「微策略」(MSTR),今年股價跟漲一成到五成,成了散戶布局幣圈資產的選項。BitoPro幣託交易所於去年10月與全家便利商店推出「點數換幣」,民眾在便利商店消費獲得的Fa點,可兌換比特幣、以太幣、泰達幣、狗狗幣等多種加密貨幣,近期市場行情上揚,每月點數額度皆被秒殺,吸引不少小資族與散戶零成本進場。「加密貨幣價格波動高於傳統金融商品,使用點數換幣不用額外成本也能輕鬆入場,原本點數只值一瓶飲料的價值,未來可能增值成兩瓶以上的價值。」鄭光泰說。今年9月到11月近三個月,用戶最愛用點數兌換為比特幣、泰達幣與狗狗幣。據幣託內部觀察,2024年開始越來越多傳統金融投資人開始關注加密貨幣相關產品,特別是50歲以上客群擁有高資產,交易量較去年同期暴增3倍,他們也特別偏好「穩定收益產品/標的」,包含定期定額、債權、購買現貨。針對剛進場的新手投資人,幣託發現多數人會先採取平均成本投資法,用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比特幣、以太幣等幣種。同時,台股ETF中首檔有投資加密貨幣相關產業的國泰全球數位支付服務ETF(00909),成分股中即有國際上持有最多比特幣的公司「微策略」占比達10.27%,股價也水漲船高,12月16日收盤價35.52元,從2022年7月掛牌上市15元迄今上漲了20多元,今年以來則是上漲了13元,漲幅達57%。另一檔則是2019年1月上市的元大全球AI(00762),持股最高也是微策略,占比達8.4%,其他則略為偏向科技,包含META、輝達、微軟、Marvell、甲骨文等,12月16日收盤價為73元,一個月來漲了18多元,漲幅達12%。微策略持續增持比特幣,讓台股二檔ETF股價跟著起漲。(圖/翻攝自reddit)國泰投信基金經理人楊庭杰表示,00909 國泰數位支付服務 ETF 採用「完全複製法」來追蹤「全球數位支付服務指數」,以追蹤標的指數的績效表現為操作目標。也就是說,「Solactive 全球數位支付服務指數」有什麼成分股、權重多少,00909希望可以依樣畫葫蘆地複製過來。00909目前成分股中,還有持股7.49%的Coinbase是美國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礦機晶片最大供應商NVIDIA輝達有6.1%、超微AMD有5.06%、數位支付產業龍頭Visa、萬事達卡等。由於虛擬貨幣也是常見詐騙使用的標的之一,因此讓人常覺得很容易淪為犯罪工具,根據內政部警政署打詐儀錶板的財產損失金額仍高達4億新台幣以上,最常見的就是假投資詐騙和感情詐騙。幣託綜合常見詐騙說法,提醒不要相信加密貨幣就是高報酬的說法,起初詐騙集團會給予一些利息或獎金,讓受害人嘗到賺錢的滋味,一旦上鉤,後續會以「保證金」、「繳稅」、「IP變動」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支付更多。幣託創辦人暨執行長鄭光泰也身兼虛擬通貨公會理事長,針對目前虛擬通貨產業的合規現況,他強調,自2024年11月30日起,虛擬資產業者需遵守新的洗錢防制法規定,改採登記制度,促使台灣加密貨幣市場的進一步規範化,提供民眾更能在更安心、透明的環境,可參考虛擬通貨公會公布的完成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之業者名單。
Pornhub年度熱搜關鍵字超重口味 全球用戶最多來自這國
知名成人網站Pornhub每年都會分享各種數據,針對網站最大宗A片關鍵字統計結果令人意想不到,像是搜尋量最多的主題是「變態(hentai)」,包含有日本動漫風格的情色內容。至於Pornhub在全世界最大客群則是美國,擠進前5名的亞洲國家是菲律賓,不是A片大國日本。綜合外媒報導,Pornhub洞悉報告中,2024年全球搜尋量最高的關鍵字「變態(hentai)」,已經連續4年獲得榜首,甚至取代在美國地區多年的最夯關鍵字「蕾絲邊(lesbian)」;而第2名至第6名的A片主題,依序是熟女(milf)、菲律賓女性(pinay)、蕾絲邊(lesbian)、肛交(anal)。報告中更進一步指出,不只熟女受到歡迎,搜尋趨勢中發現人們對「人妻」很有興趣,「成熟」、「50歲以上」的搜尋條件激增至385%,「出差」則漲至331%,「豐滿曲線」達251%,「偷情」也成長到211%。除此之外,Pornhub在全球都有使用者,最大客群則在美國,其次依序是法國、菲律賓、墨西哥與英國,A片製造商大國日本並未擠進前5名。Pornhub每年都會從網站數十億次的訪問記錄,剖析全球用戶的喜好,而網站發言人則表示,「Pornhub用戶的品味或愛好,常常受到流行文化、世界事件和對性的態度起變化」還自信地說,「在這裡看到的不完全是Pornhub,也是主流媒體的代名詞之一。」
2025竹北帶狀皰疹疫苗補助近翻倍 鄭朝方:拚施打率達保護效果
新竹縣竹北市長鄭朝方13日指出,2025年元旦起市民帶狀皰疹疫苗補助將提高為新台幣3,800元,補助將近翻倍,希望讓更多市民受益。據了解,目前市面上帶狀皰疹疫苗大宗有二,首先是單劑的活性減毒疫苗「伏帶疹」(Zostavax),自費價格約在4,800至6,000元之間;再者是需接種兩劑的基因合成疫苗「欣剋疹」(Shingrix),每劑自費價格約為8,500元,總費用高達17,000元,實在是不小負擔。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家醫科主任葉姿麟指出,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再活化的表現,急性期皮疹及疼痛持續時間約數周,部分病患會併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這種併發症疼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超過一年的時間。帶狀皰疹好發於慢性病患者及年長者中,而市面上大宗的帶狀皰疹疫苗,都具有良好的保護效果及安全性。她提醒,只要是50歲以上的長者,或是曾罹患水痘的成年人,都是罹患帶狀疱疹風險較高的族群,呼籲能施打此類疫苗。鄭朝方強調,為保護市民免受帶狀疱疹病毒的威脅,並減輕施打疫苗所帶來的經濟負擔,2025年元月起起帶狀疱疹疫苗補助將從現行的每年2, 000元提高至3,800元,低收入戶則可獲得每年4,800元補助,有望讓更多市民受益。鄭朝方感性表示,謝謝竹北市民代表會全力支持,讓市公所有底氣大幅提高補助額度,減輕市民接種疫苗的經濟壓力,並鼓勵更多市民積極接種,預防帶狀疱疹的發生。
多毒齊發流感重症增 中市再新添3死
「今天流鼻涕、咳嗽了嗎?」低溫來襲,臨床醫師發現近來多毒齊發,有幼兒園一班3人腸病毒、7人流感,還有1家3口爸爸流感、媽媽腺病毒、小孩黴漿菌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台中市上周(12月1日至7日)新增3例流感重症死亡病例,目前仍有7人因流感併發重症住院治療中。冷氣團一波波南下,周遭類流感和流感病號驟增,衛福部台中醫院日前收治1家3口全都感冒,爸爸發燒、肌肉痠痛罹患流感,媽媽高燒、紅眼睛和流鼻水卻是典型腺病毒症狀,6歲女兒卻是黴漿菌感染,小兒科主任李德敏說,1家3口罹3種類流感,看來都是從家戶外傳染,幸好爸爸立即使用抗病毒藥降低家戶內傳染可能。小兒科醫師施勝桓則遇到幼兒園1班3人感染腸病毒,另7人得流感,其中感染腸病毒幼童來就醫,媽媽抱怨,一班好多人生病,卻沒有停課機制。施勝桓說,臨床上看到腸病毒、流感、水痘以及呼吸道融合病毒等各種病毒都很活躍,建議戴口罩、勤洗手,並做好環境清消,避免群聚傳染。台中市衛生局指出,依據疾管署傳染病倉儲系統資料顯示,台中市上周(12月1日至7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分別為1萬488人、733人,皆高於去年同期人次;且上周新增4例流感重症、3例重症死亡個案,目前仍有7人因流感併發重症住院治療中,這些個案只有1人打過2024年季節流感疫苗。衛生局統計截至12月7日台中市完成65萬9536人次流感疫苗接種,其中65歲以上接種率41.8%、學生族群64.8%、幼兒族群54.3%,目前台中市只剩15萬4000餘劑流感疫苗,呼籲50歲以上民眾把握時間趕快接種流感疫苗,預估今年不會有剩餘疫苗可供全年齡層公費接種。
月薪6萬「不婚不生」!她好奇:有必要買房嗎? 過來人曝經驗
近年來不婚族群越來越多,一名女網友日前發文透露,自己未來沒打算結婚生小孩,目前月薪約6萬元,獨自租套房過得相當自在,但身邊的人卻一直要她買房,讓她開始猶豫是否真的應該買房?貼文曝光後引發討論,也釣出許多同為不婚族的網友分享經歷。「沒有小孩不結婚該買房嗎?」該名女網友日前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有一輩子不結婚的打算,另一半也很尊重這個想法,原PO分享,自己月薪約6萬元左右,每月生活開銷約為1萬5千元,剩餘的錢則選擇投資或投入股市,目標是存到1千萬元的退休金。原PO表示,自己住的套房每月租金為5千多元,她住得相當開心,但身邊的人卻一直要她買房,讓她有點不理解,認為「我買房子要留給誰?買房應該是為了養老?但如果有養老院、長照院等,就不用有房子了不是嗎?」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紛紛直言「租屋市場對50歲以上很不友善,除非付更貴的房租」、「當你老到別人不想租房給你,但又沒老到需要進醫院,例如6、70歲的時候,有自己的房子還是比較好」、「一千萬可能很難退休,除非有穩定的被動收入,每個月至少五萬以上,你要考慮到通膨」,不過也有人認為「不生小孩的話,真的沒必要買」。此外,還有同為不婚族的網友分享經歷,表示「跟你一樣不婚不生,已買房,以自住來說方便、自由,且錢都是花在自己的所有物上;以投資來說,房貸利率真的很低,對於一般人,投資房子會比投資股市來得穩,除非你股票獲利不差」、「我跟你狀況差不多,我買了。但我是為了爸媽以後年老也許會需要醫療資源才買下去的,買在醫院旁邊」。
下背痛可能是骨質疏鬆所致!「這些」症狀都是警訊應及早就醫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下背痛可能是「骨質疏鬆」的警訊!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科主任何春生表示,臨床上患者常會因為下背痛,前來就醫後發現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另外也有許多人是出現脆弱性骨折(如:輕微跌倒就手腕骨折、踢到東西就腳趾骨折等)、身高減少、駝背越來越嚴重等情形。何春生主任提醒,民眾如果出現上述臨床症狀,又合併體重過輕或是多重內科疾病患者,就要懷疑可能是「骨質疏鬆症」,應及早就醫與評估,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了解骨密度、確定診斷,經專業評估後如果是屬於骨鬆高風險族群或是嚴重骨鬆的患者可以遵照醫囑,考慮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治療。骨質疏鬆有地域差異 偏鄉地區骨鬆較嚴重骨質疏鬆的發生率主要受到生活習慣的影響。何春生主任指出,不同地區的居民面臨不同的骨質健康挑戰。都市地區因飲食西化及運動量不足,骨質疏鬆問題較為普遍;然而,研究顯示,雲嘉南地區的骨質疏鬆情況也相當嚴重。醫師呼籲,除了調整飲食外,日照充足與否也會影響骨質健康,建議民眾適當接受日照,促進維生素D生成,以減少骨質流失的風險。女性50歲後每3人就1人骨鬆 「這些」都是高危險群不過,這並不代表其他地區的民眾就不需要重視骨質疏鬆的問題。何春生主任表示,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50歲以上的停經後婦女大概三分之一都有骨鬆的風險,年紀是危險因子之一,以下族群其實都是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注意:年紀(女性50歲以上、男性70歲以上)早期停經家族有骨質疏鬆病史體重過輕合併有慢性病共病(如:糖尿病、腎臟病等)長期使用類固醇(如:風濕免疫科自體免疫患者、胸腔科慢性肺阻塞肺病患者等)用DXA檢測骨密、診斷骨鬆 及早發現、治療避免骨折目前臨床上會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進行骨密度檢測來診斷是否有骨質疏鬆症。何春生主任表示,檢測時會測量兩邊髖關節、腰椎等三個位置,並取其中最差的T值作為身體的骨密度,如果T值≦-2.5就屬於骨質疏鬆,建議要介入治療,不過如果T值≦-3.0則為嚴重骨鬆,這時就要採取積極的介入措施。何春生主任建議,女性45-50歲接近停經前後,或是因婦科問題提早停經者穩定治療後都應考慮進行一次DXA檢測,另外男性65-70歲左右,或是被診斷出有慢性腎臟或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等民眾,也建議應追蹤DXA檢測。若未及時發現、治療骨質疏鬆而不幸發生骨鬆性骨折,不只會影響生活、行動,甚至會有死亡的風險。何春生主任指出,臨床上至少有2-3成的脆弱性骨折患者合併有骨鬆的問題,若為髖關節骨折,國人髖部骨折一年死亡率為14%,五年死亡率高達42%,非常驚人,不過慶幸的是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實證研究發表指出透過骨鬆藥物治療後可以明顯降低國人的全因死亡率。治療藥物分為抗骨流失藥物、促骨生成藥物 嚴重骨鬆應遵照醫囑考慮先用促骨生成藥增加骨密骨質疏鬆治療藥物簡單分為兩類藥物,治療概念就有如替骨本銀行「開源節流」,一類為抗骨流失藥物,能幫助骨本銀行「節流」;第二類為促骨生成藥物,可以「開源」增加骨密度。在健保給付上,目前都需要先有骨折發生並符合相關條件才會予以給付,不過骨鬆專科醫師臨床執行時多會希望骨質疏鬆的患者在骨折發生前就進行治療,並建議採「先行增加骨密度,鞏固骨骼」的治療策略,依患者情況考慮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再續接抗骨流失藥物。何春生主任表示,如果是T值≦-3.0的嚴重骨鬆患者,或是T值在-2.5--3.0之間,但有2處以上的骨折或合併其他內科問題的極高風險患者,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治療,因為促骨生成藥物可以很快地將骨密度補上,臨床相關研究指出,骨鬆藥物使用順序,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再銜接抗骨流失藥物,幫助提升骨密度。何春生主任提出治療個案分享中就有位50多歲的婦女,雖有規律運動與日曬活動,感覺該婦女生活型態似乎不錯,但檢查骨密度T值卻是-3.5,屬於嚴重骨質疏鬆症。回朔患者病史後發現原來患者在40歲時,因為婦科疾病接受子宮全切除術而提早停經。針對這名患者,醫師評估後建議可直接選擇自費促骨生成藥物,目的是讓骨密度先行增加。搭配復健與肌力訓練可提升生活品質 持續治療、追蹤也很重要而除了藥物治療外,何春生主任表示,搭配復健治療,適度的進行負重、肌力與平衡訓練等,提升肌力與協調性,有助於減少跌倒風險,進而降低骨折的機率,直接有效地提升骨質疏鬆患者的生活品質。另外,持續維持性治療也很重要,何春生主任指出,如果停止治療,骨質疏鬆的再發率會超過一半以上,民眾應將骨鬆視為慢性病持續追蹤、治療,除了「三高」以外,也要注意骨密度「一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並主動諮詢相關專科意見,由專業醫療人員提供適當的治療方式,若在用藥期間有不良反應或副作用建議應第一時間與臨床專業人員做進一步地討論,避免自行停藥或中斷治療。Ref:https://www.ylh.gov.tw/?aid=102&pid=0&page_name=detail&iid=72TWN-162-1124-80005
67歲男走路吃力「竟是攝護腺癌」 初期無症狀難警覺
一名67歲的患者,平日作息正常,喜歡早起去公園散步,和老朋友下棋聊天,生活看似平靜安逸,但從幾個月前開始,他發現自己走路越來越吃力,腰酸背痛的情況時常發生。起初認為是年紀到了、骨頭老化所致,然而疼痛逐漸變得劇烈,走路的時候雙腿彷彿被千斤重石壓住,常常得停下來休息,才能勉強挪動步伐。直到某天他疼得幾乎站不起來,家人硬是扶他到醫院,安排了一連串的檢查,才診斷為攝護腺癌,且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及多處骨骼。攝護腺癌是台灣中老年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尤其在50歲以上的男性,隨著年齡增長、生活飲食習慣以及家族遺傳因素的影響,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大幅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臨床統計,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診斷時,癌細胞已經開始向其他部位擴散。針對晚期或有轉移風險的患者,早期發現與積極的治療介入至關重要。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查岱龍理事長指出,睪固酮濃度是攝護腺癌控制的關鍵,它可說是助長攝護腺癌細胞生長的重要因子,濃度越高,癌細胞的增長速度往往越快。透過荷爾蒙治療降低睪固酮濃度,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並延緩疾病進展。臨床證實,藉由長效型荷爾蒙針劑每三個月注射一次,能降低攝護腺癌死亡風險,為患者帶來穩定的病情控制和提升生活品質。此外,穩定的睪固酮濃度管理不僅能延長患者的生命,更能顯著減少癌症轉移的機率,讓患者在面對病情時更有信心。台灣目前對於攝護腺癌的篩檢方式主要是透過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的檢測來進行早期篩檢,同時結合影像學檢查、病理切片,以及多種治療選項,包含手術、化學治療和荷爾蒙治療等。然而,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楊明昕醫師指出,PSA指數僅能作為一項指標,並無法全面反映攝護腺癌的進展狀況,從治療面來看,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與睪固酮濃度息息相關,如睪固酮濃度控制在<20ng/dL內,能延緩腫瘤病程進入去勢抗性的時間。許多研究證明,透過抑制睪固酮濃度的荷爾蒙治療,能有效減緩攝護腺癌細胞的生長。其中,GnRHa(促性腺素釋放素促效劑)荷爾蒙治療更是治療攝護腺癌的主要治療,臨床統計顯示其對攝護腺癌的控制效果顯著,約有90%以上的患者在接受治療後睪固酮濃度降低,穩定病情、延緩癌細胞的進展。楊明昕醫師建議攝護腺癌患者每3~6個月定期檢測PSA與睪固酮濃度,以確保癌症控制,醫師也會依據病況調整治療策略。針對攝護腺癌的荷爾蒙療法,長效荷爾蒙針劑被視為一項重大突破。臨床研究顯示,此類藥物可長期穩定地抑制睪固酮濃度,減少了攝護腺癌患者的死亡風險。研究亦指出,荷爾蒙療法在不良反應的控制上有顯著優勢,讓病人在治療上能有更好的耐受性。雖然部分患者可能會因睪固酮濃度降低而出現情緒波動、睡眠困難甚至擔心有骨質流失等症狀,但透過專業醫師的介入,這些副作用大多可控制,對於生活品質影響不大,建議患者仍應把癌症治療作為第一優先考量。長效荷爾蒙針劑的注射方式有肌肉注射與皮下注射兩種,肌肉注射與一般疫苗注射方式相同,能為患者減少肉芽腫或膿瘍等風險,在第一個月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睪固酮濃度,且相較皮下注射所造成的睪固酮濃度波動較低,對於病情控制和整體存活都有幫助。不少晚期攝護腺癌的患者因控制不佳而導致疾病惡化,透過荷爾蒙治療打前鋒,及早使用,搶下治療關鍵更顯重要!楊明昕醫師表示,攝護腺癌患者大多早期沒症狀,但癌症早在體內肆虐並轉移至身體各處,直到晚期才發現。上述67歲患者在即時使用長效肌肉注射荷爾蒙針劑治療兩三個月後,患者的疼痛便大幅改善,癌症病灶也都控制良好,PSA指數也從原本的200多ng/dl,降到了2ng/dl以下。查岱龍醫師強調,攝護腺癌的治療目前非常多元,若穩定控制的情況下,平均存活率可達五年以上。採取適當的治療且定期追蹤,不僅癌症病況能得到良好改善,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也可被控制,患者無需過度擔心。長效荷爾蒙治療的優點遠遠超過可能出現不適,並且對於延長生命、提高生活品質具有顯著的正面效果,鼓勵患者應積極接受治療。
50歲後男性約5成「攝護腺腫大」 醫示警:3症狀及早就醫
隨著年齡增長,男性罹患攝護腺肥大的機率顯著提升。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張雲筑醫師指出,攝護腺肥大是50歲以上男性的常見問題,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根據統計,約有50%至60%的60歲男性出現良性攝護腺增生(BPH),而在70歲以上的男性中,發生率更高達80%至90%。這種增生會導致攝護腺體積增加,造成膀胱出口阻塞,進而影響排尿功能,對日常生活造成不小困擾。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張雲筑醫師也分享了兩個真實案例,一名72歲的林先生多年來因攝護腺肥大導致頻尿及餘尿感,上廁所後下腹仍有脹滿感,嚴重影響生活,但他因擔心手術風險,選擇長期忍耐;另一名59歲的高先生則因夜尿問題影響睡眠而就醫,接受了攝護腺手術,短期內效果良好,但一年後卻因膀胱頸攣縮導致排尿更加困難。張醫生也說明,手術雖能改善症狀,但可能伴隨併發症,需謹慎評估術式的選擇。張醫師強調,男性如出現頻尿、尿流減弱、餘尿感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接受專業評估並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積極面對攝護腺肥大的挑戰,才能有效改善生活品質,避免因延誤治療而影響健康與心情。攝護腺肥大雖是年齡增長的自然現象,但透過合適的治療與術式選擇,患者仍有機會恢復排尿順暢,享受高品質的生活。事實上,台中榮總泌尿科也曾科普,攝護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位於骨盆腔的最底部,連接膀胱、包覆著尿道,鄰近尿道外括約肌。其生理功能除了是下尿路必經的通道外,分泌的腺體與生殖功能密切相關。攝護腺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變大,組織學上呈現良性攝護腺增生,發生率在60歲的男性約在50%到60%之間;若超過70歲以上,更可達80%到90%。良性攝護腺增生後可能形成攝護腺體積增加,造成膀胱出口阻塞,進一步影響排尿功能。台中榮總指出,攝護腺肥大是多數老年男性都會遇到的課題,只要活得夠久、就可能會遇到攝護腺肥大產生的困擾。除了要先排除攝護腺癌的可能性外,需視攝護腺肥大程度及其造成的症狀嚴重度來決定治療的方式。從生活型態改變,藥物及手術治療中,考量患者健康狀況及其他共病用藥,選擇對患者副作用最少、療效最好的方式來治療,以達到改善排尿症狀,減少尿滯留、腎功能及膀胱功能惡化風險,促進生活品質的目的。
69歲婦高燒不斷、沒食慾 就醫檢查竟是肝膿瘍!還發現早期大腸癌病兆
69歲女士,因持續發燒以及食慾不振,在醫院接受電腦斷層檢查診斷出肝膿瘍,細菌培養是克雷伯氏肺炎桿菌,感染控制後,進行大腸鏡的檢查,發現早期的大腸癌,轉介至大腸外科順利完成手術,目前持續在門診追蹤,健康狀況良好。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化膿性肝膿瘍 易帶有大腸病變臺北榮總感染科林邑璁主任研究發現,因克雷伯氏肺炎桿菌感染而引起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很高比例帶有大腸病變。臺北榮總過去13年共有112位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接受完整大腸鏡檢查,其中有45位(40.2%)病人發現有大腸腺瘤性息肉,12位(10.7%)病人發現有大腸癌,大腸病變的比例相當高。此研究成果已於113年美國感染症醫學會的年會發表。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之化膿性肝膿瘍是臺灣很常見的地區性疾病,發生機轉目前認為是在腸道移生的克雷伯氏肺炎桿菌移行至肝臟,造成化膿性的病變,使許多不具有肝膽病變的人得到肝膿瘍。至於和大腸癌或腺瘤性息肉有高度關聯的原因,推測可能是肝膿瘍的病人腸道中潛在有異常,故在感染急性期治療病況穩定後,會將每位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轉診給腸胃科醫師進行大腸鏡檢查,查看是否有大腸黏膜的病灶。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變 50歲以上務必檢查大腸內的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變,如果未及時切除,有可能轉化為大腸癌。其中年紀超過50歲以上為發現有大腸腺瘤性息肉或大腸癌的唯一獨立危險因子。而近年來肝膿瘍病人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比例越來越高,2023年已達到7成,林邑璁主任呼籲,感染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特別是年紀大的人務必接受大腸鏡檢查,希望能夠藉此早期發現癌症或是早期切除腺瘤性息肉。
83歲糖友染皮蛇「右手肌肉竟萎縮」 醫籲接種4大疫苗預防
83歲的陳爺爺罹患糖尿病多年,某天洗澡時他感覺右側胸部皮膚又紅又癢,隔天起床就發現大片皮疹從右前胸蔓延到後背,還起了水泡。起初他並不以為意,以為是困擾已久的濕疹又發作了,經塗抹治療濕疹藥膏仍不見好轉,患部還會又刺又痛,只要抬起右手拉扯到患部就會感到劇烈疼痛,忍了快一個禮拜才在家人陪同下就醫,經醫師診斷是感染帶狀疱疹惹的禍!糖尿病衛教學會秘書長李淳權醫師說明,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活化的表現,此種病毒初次感染時會引發水痘,並潛伏在背根神經節或腦感覺神經節中,直到再度活化引發帶狀疱疹。根據台灣研究統計,每個人終其一生會罹患帶狀疱疹的機率高達32%,即每3人就有1人可能罹病。發病後不只皮疹、發癢、起水泡,引發的神經痛更是讓人痛不欲生。研究指出,即使皮膚表面的急性症狀消失,疱疹後的神經疼痛仍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之久,常令患者痛不欲生。值得注意的是,曾得過帶狀疱疹者,仍可能再度復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更被許多患者形容「比生產痛還要痛」。罹患帶狀疱疹的高風險族群包括50歲以上成人、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免疫不全者、生活壓力大或作息不正常、曾感染過帶狀疱疹。李淳權秘書長指出,一般來說,帶狀疱疹只要好好處理,在皮疹發作後72小時內投予抗病毒藥物,就能有效抑制病毒增殖、減輕神經疼痛,通常可在五週內痊癒,但免疫力較差的病人所需時間會比較久。像本身是糖尿病友的陳爺爺就因延誤治療,儘管確診後馬上投藥,皮膚症狀仍持續了一個多月、疱疹後引起的神經疼痛更是拖了超過半年才逐漸好轉,因為老年人易患肌少症,即便藥物治療後皮膚症狀恢復,仍留下右手肌肉萎縮無力的後遺症,握力至今仍無法完全恢復,症狀就像中風過的病人一樣,連握筷子都顯得吃力。李淳權秘書長說明,根據患者自述,發病後不僅身體又刺又痛,奇癢難耐,還會因為身上的紅疹、水泡,連穿衣服都感到無比劇痛,半夜也經常因為壓到患部而痛醒、無法翻身、睡都睡不好、無時無刻都像是被火燒般疼痛,連帶導致爺爺食慾不振、鬱鬱寡歡,治療期間使用了各種不同強度的止痛藥還是無法改善。李淳權秘書長強調,發疹期間,愈早使用抗病毒藥物愈有效,提醒民眾,若有症狀務必盡快就醫,以免留下不可逆的後遺症。國內研究指出,五分之一的帶狀疱疹患者為糖尿病患。對此,李淳權秘書長解釋,糖尿病患者因慢性高血糖的關係,會使免疫系統功能下降變差,除了容易受到其他病毒、細菌感染,且隨著免疫力降低,若體內有潛伏水痘-帶狀疱疹病毒也容易再度激活,進而引起帶狀疱疹。糖尿病患者罹患帶狀疱疹的比例是一般人的2倍,且疱疹後神經痛的風險也增加50%,若不幸感染,可能導致血糖控制惡化,並引發心血管疾病或視力問題等併發症。此外,罹患帶狀疱疹容易造成血糖急速升高,惡性循環下去,也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根據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罹患帶狀疱疹後住院率比一般人高出超過六成,顯示帶狀疱疹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威脅不可小覷。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2024年至2026年世界糖尿病日主題為「糖尿病與健康(Diabetes and well-being)」,提醒糖友關注身體、心理及社會健康。李淳權秘書長表示,響應國際糖尿病聯盟(IDF),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持續推動「健康生活」,呼籲糖友保持良好健康作息及運動習慣、均衡飲食、積極接種四大疫苗(流感及新冠疫苗、肺炎鏈球菌、帶狀疱疹),透過日常保健及接種疫苗,提升防禦力。
前美女主播第一次打公費流感疫苗 全場看年齡驚呼
公費流感疫苗1日開放50歲以上民眾接種,而前美女主播蕭彤雯透露,她是第 第一次打公費流感疫苗,政府送的50歲禮物,而不少網友紛紛感到震驚,「一直以為妳不到40歲」。蕭彤雯在臉書發文,「紀念一下人生第一次打公費流感疫苗,真是憂喜參半啊!政府送的50歲禮物,左流右肺你打了沒?11/1起開放50歲以上民眾可以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公費新冠疫苗則開放全民(年滿6個月以上)接種喔。」此文一出,不少人紛紛留言「哎呀這麼快就輪到50歲的長者,蕭彤雯真的不像符合資格啦」、「一直以為妳不到40歲」、「我打完流感隔天就生病了,連續兩年都這樣,不知道有沒有相關性」、「還是跟在華視播氣象一個樣啊」、「這算是福利」。疾管署1日表示,公費流感及JN.1新冠疫苗第二階段開打。本階段開放接種對象包括:流感疫苗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及JN.1新冠疫苗為出生滿6個月以上之民眾(未列於第一階段者)。今(113)年度流感及JN.1新冠疫苗同步分階段施打,為提高疫苗接種率,疾管署再度與全聯福利中心及各縣市衛生局攜手合作,於全聯及大潤發指定門市設置接種站,方便民眾就近施打疫苗。
北市去年「新冠死亡人數流感5倍」 醫籲這4族群當心:接種降重症風險
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而現在流感和新冠疫苗都已開放接種,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去年感染新冠死亡共221人,流感死亡43人,新冠死亡人數為流感的5倍。醫師提醒,高風險族群及出生滿6個月的民眾,都需再追加接種新冠JN.1疫苗。北市去年新冠死亡人數為流感的5倍。(圖/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112年10月至113年9月,北市感染新冠死亡共221人,流感死亡43人,新冠死亡人數為流感的5倍。113年10月1至31日北市已新增2例新冠併發重症死亡病例,2例皆為90歲以上長者,具有心血管及腦血管慢性病史,且均未接種新冠JN.1疫苗。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張峰義理事長呼籲,65歲以上長者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共病患者,如感染新冠或流感病毒,均會加重原本疾病之嚴重度,研究顯示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均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重症風險。因此高風險族群及出生滿6個月的民眾,都需再追加接種新冠JN.1疫苗。北市衛生局說明,感染新冠與流感症狀相似,這兩類疾病較容易出現全身性症狀,對於青壯年仍有可能影響上班、上課,有肥胖及慢性病患者也有可能引起重症及死亡的風險。雖然多數民眾已接種4至6劑新冠疫苗,但因新冠病毒持續變異,過去接種新冠疫苗對其變異株已不具保護力。自11月1日起,出生滿6個月以上民眾,可接種新冠JN.1疫苗,50歲以上可接種流感疫苗。符合公費接種資格者,建議「左流右新」同時接種雙疫苗以提升保護力。北市衛生局表示,今年10月1日至11月4日,北市已接種流感疫苗44萬劑,佔採購流感疫苗使用率6成,新冠疫苗接種5.1萬劑。為提供可近性服務,北市11月起再設置免費疫苗接種站,包含北市捷運站50場、社區290場提供公費新冠及流感疫苗接種,亦可洽北市379家合約醫療院所接種。
停經後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 無有效篩檢工具如何及時發現、預防?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子宮內膜癌是子宮體癌中最常見的一種,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每年新診斷的子宮體癌患者有9成以上都是子宮內膜癌。不過,目前子宮內膜癌還沒有有效的篩檢工具,民眾該如何預防、早期發現子宮內膜癌呢?為提升民眾對子宮內膜癌的認識,國健署針對民眾最常見的3個問題一一解惑。常見QA一: 子宮內膜癌有哪些症狀?與子宮相關的癌症包括子宮體癌、子宮頸癌等。國健署表示,其中子宮體癌又以子宮內膜癌最為常見,它好發於50-70歲女性,而且大多數都是停經後的婦女,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10年新發個案中50歲以上女性就占了73.5%。國健署指出,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包括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常見QA二: 子宮內膜癌有哪些危風險因子?如何預防?國健署表示,子宮內膜癌風險因子包括糖尿病、停經後肥胖、有婦科癌症家族病史、有長期月經異常的病史、曾被診斷罹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服用僅含雌激素或其類似物成分的藥物或補充劑等。其中,肥胖是子宮內膜癌很重要的關聯因素,國健署表示,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是BMI正常者(18.5-24)的2-10倍,在澳洲有超過25%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是因為肥胖所致,而美國也有高達57%的病例歸因於肥胖。因此,在子宮內膜癌預防上,國健署提醒,民眾應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及適當的體重,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指出,規律運動、健康飲食、維持適當體重,可有效降低20-30%子宮內膜癌風險。常見QA三: 子宮內膜癌如何早期發現?子宮內膜癌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過,目前子宮內膜癌還沒有國際科學實證有效的篩檢工具。若要及時發現子宮內膜癌,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強調,女性應關心自身健康狀況,及時警覺身體異狀。吳昭軍署長提醒,女性若發現有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經血變多等異常出血,持續性陰道出血或紅色分泌物,貧血、倦怠、下腹疼痛等症狀,應盡速就醫,並依照醫師指示進一步檢查、診斷、治療,以阻斷疾病進展。
胸腔科醫師人數雪崩下跌!蘇一峰嘆像「餿水鐵飯碗」 陳志金揭現實2原因
胸腔科醫師人數雪崩式下跌,今年僅27人順利通過、領取證照,是全盛時期的3成不到。奇美醫院重症加護醫學部醫師陳志金發文感嘆,「胸腔科醫師負責照顧嚴重的肺炎、重症、加護病房病人,風險高、壓力大,更是年輕人不願意投入的主要原因。」陳志金表示自己當胸腔科醫師22年、重症醫師第20年,在20年前每年近百人報考胸腔專科,現在一年只剩下28人報考,是全盛時期的3成不到,甚至2017年還來到最低的16人。今年胸腔內科報備訓練人數為28人,等於兩年後如果「全數」都考照通過的話,才會有28位胸腔科醫師。陳志金提到,根據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統計,目前執業的胸腔科醫師平均年齡52.47歲,且大多是在SARS前就加入的50歲以上中生代醫師占56%,40歲以下只占15%,顯示年輕醫師投入的意願低。胸腔科醫師負責照顧嚴重的肺炎、重症、加護病房病人,風險高、壓力大,這些年來,每5至10年就有一波新興感染症疫情,對胸腔科醫師來說是很大的負荷,陳志金認為這也是年輕人不願意投入的主要原因。加上胸腔科沒什麼高收費的檢查、自費項目,收入更是只有其他「熱門內科次專科」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也表示,全台胸腔內科醫師出現缺人危機,全台只剩兩成新血,不僅胸腔重症健保給付低下,錢少事多離危險近,成為胸腔重症醫師畢業後,還需要訓練7年,包含1年PGY(住院醫師)、3年內科、2年胸腔內科、1年胸腔重症。他感嘆胸腔重症醫師像是「沒人要的餿水鐵飯碗」,全台灣都在缺人,「疾病越來越多責任越來越大,健保給付卻很少,只剩下熱情留在原崗位。」
「11月新制」一次看!微電車沒掛牌可罰3600 新冠、流感疫苗二階開打
今天是11月1日,自今日起許多「11月新制」將陸續上路,在交通、醫療及民生方面都有不少變革。CTWANT編輯為讀者整理各種新制相關細節,助您一次輕鬆掌握。●微型電動二輪車沒掛牌最高罰3600元微型電動二輪車(俗稱電動自行車)自2022年11月30日起納管,新車強制掛牌,使用中微電車則需在2年內完成掛牌,領牌寬限期至今年11月29日。11月30日起,若未依規定領牌並投保強制險上路者,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77-1條,處1200至3600元罰鍰,並移置保管車輛。●17條國道客運路線最多漲30元國道客運票價陸續調漲,據交通部公路局統計,11月起全台將有17條國道客運路線調漲,漲幅為1至30元不等。●高鐵周末短期增班因應年底大型活動多,旅運需求旺盛,台灣高鐵宣布自11月1日起至12月29日之周末,將實施「短期增班」,每周末增開27至33班次,總計9個周末共增開273班次列車。●新冠、流感疫苗第二階段開打,全聯、大潤發2門市可接種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今(1日)起開放第二階段接種,公費流感疫苗開放至50歲以上民眾,公費新冠疫苗開放全民(滿6個月以上)接種。同時全台全聯74門市及大潤發2門市(台北內湖、高雄鳳山)將加入「左流右新」接種站設置,並提供前100名接種民眾健康禮品,鼓勵民眾踴躍接種。(圖/疾管署提供)(圖/疾管署提供)●40年老藥「百憂解」退出台灣40年老牌抗憂鬱症藥物「百憂解」供應商藥廠禮來公司日前聲明,即將退出台灣,於11月1日起停止供貨,最快今日停止健保申報。藥廠日前還發聲明表示,基於公司策略調整,將於今年底全球停止生產百憂解。食藥署表示,國內已於今年9月起停止供應該款藥物,不過目前國內還有其他5款同成份、同含量的藥物可替代。●台北車站紅線大廳改造,1日起封閉B3層部分穿堂台北捷運公司投入1.5億元改造淡水信義線台北車站B3層大廳,今日起進行第一階段改造工程,封閉淡水信義線往板南線B3層穿堂部分區域及該處閘門,保留另一側通道通行,旅客可從台鐵、高鐵交界處閘門或旅客詢問處旁閘門進出車站。●高雄市捷運、輕軌1日起取消電子票證85折優惠高雄捷運公司說明,現行「電子票證85折優惠」是高捷2008年營運初期,為配合政府推廣電子票證政策所實施的行銷措施,已超過16年未調。現階段電子票證及多元支付使用率已達96%,考量高捷經營成本逐年攀升,決定自11月1日起取消電子票證優惠,恢復原價收費。
5旬婦後腰疼痛有燒灼感!檢查竟是皮蛇作祟 醫曝「這些人」是高風險族群
58歲邱女士因後腰部位疼痛多天並伴隨著灼燒感,至醫院就醫。經醫師診斷,邱女士後腰半邊局部神經痛且皮膚有水泡,應為帶狀皰疹感染,幸好及早就醫,經抗毒藥物治療並休息安養後,已經康復。一生近三分之一機會得「皮蛇」 曾得水痘、年紀大機率高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家醫部主治醫師蒲柏瑞表示,醫學名稱為「帶狀皰疹」,就是臺灣大家熟知的「皮蛇」或「飛蛇」。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機會,會得到帶狀皰疹,因為小時候得過水痘,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就會終生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節裡,等到年紀大或是身體免疫功能比較差,無法抑制病毒時,潛伏的病毒就會伺機活化。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研究計畫報告指出,台灣人得到帶狀疱疹的機率是32.2%,而50歲以上併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比率約為28%,越高齡者出現皰疹後神經痛機率越高。灼熱、發燒、倦怠是前驅症狀 儘早治療減少後遺症蒲醫師指出,帶狀皰疹特徵為沿著皮膚感覺神經分布,出現單側、疼痛、水泡性的皮疹,但在皰疹出現前數天就可能有灼熱、感覺異常,輕微發燒、全身倦怠等前驅症狀,數天至數星期內會在發紅之表皮上長出內容物清澈之水泡。神經痛的感覺常被描述為具燒灼感、刺痛、麻痛等,情況嚴重時,連衣服摩擦到皮膚都會感到異常疼痛。若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及早就醫治療,特別是台灣中南部冬天日夜溫差大,老年人抵抗力差更易引發「皮蛇」纏身。建議施打疫苗加以預防 運動、飲食、規律生活可提升免疫力蒲柏瑞醫師說明,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建議Shingrix帶狀皰疹疫苗接種對象為50歲以上成人,及18歲以上有免疫、代謝、血液性疾病、HIV感染者及罹患惡性腫瘤等高風險族群。感染過帶狀皰疹的人,未來仍有可能再次感染,建議可在感染半年後施打疫苗;對疫苗成分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發燒中、懷孕或哺乳期婦女不適合接種。蒲醫師建議,眾經由適當運動、規律生活以及飲食均衡來提升自己的免疫力,有症狀可向醫師尋求專業諮詢。
流感、新冠疫苗第二階段11月開打!「這些」地方也能接種 哪些人可以打?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公費流感、新冠疫苗10月1日起已同步進行第一階段開打,而第二階段接種對象也將在11月1日起開放施打。第二階段哪些民眾可以接種?疫苗有哪些廠牌?又有哪些地方可以接種疫苗呢?公費流感、新冠疫苗第二階段接種 哪些民眾可以打?公費流感、新冠疫苗將在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接種對象施打,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在流感疫苗的部分,第二階段將會下修到50歲以上的民眾都可以接種,而新冠疫苗的部分,民眾只要是年滿6個月以上都可以接種。另外在11月1日以前,陪同第一階段對象接種疫苗的民眾如果是第二階段對象,也可以同時接種新冠疫苗,及早獲得保護力,降低感染COVID-19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10月21日止,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已有約266.3萬人次,公費新冠疫苗則已累計接種數58.2萬人次。羅一鈞發言人認為,11月1日第二階段開打後,將會再有一波明顯的打氣出現。公費新冠、流感疫苗有哪些廠牌? 適用對象為何?今年公費新冠疫苗病毒株為JN.1,接種廠牌為莫德納,至於公費流感疫苗則有5家廠牌,包含:國光流感疫苗:提供滿3歲以上使用。賽諾菲流感疫苗:提供滿6個月以上使用。GSK流感疫苗:提供滿6個月以上使用。東洋流感疫苗:提供滿6個月以上使用。高端流感疫苗:提供滿3歲以上使用。哪些地方可以接種? 除醫療院所「這些」地方也可打欲接種流感、新冠疫苗的民眾,可以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https://antiflu.cdc.gov.tw/)、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再打電話到院所詢問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也能節省排隊等候的時間。除了醫療院所以外,羅一鈞發言人表示,11月1日開始,全聯74家門市及大潤發2家門市也會設置接種站加入接種行列,在接種時也會提供小禮物,像是礦泉水或ˋ水果等,鼓勵民眾接種疫苗。
107歲老人額頭長角!網驚呼「是長壽角」 醫揭真相:疾病表現
大陸廣東省普寧市1名高齡107歲的陳姓老奶奶,近日額頭長出1根角,引發關注,有人將其稱為「長壽角」。老人曾孫透露,老奶奶心態好、身體好、胃口好。不過,醫師透露,陳奶奶頭上長的是「皮角」,一般在其他皮膚疾病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包括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疣、鱗狀細胞癌等。《九派新聞》報導,老人頭部長角並非單一個案。家住武漢的90歲李奶奶,2022年間右眼角長出了一個小疙瘩,後逐漸發展成5公分長的「犄角」,壓得她右眼皮張不開,嚴重影響了視力。醫生判斷,該「犄角」為皮角,由於病損處角質物異常增多,而形成突起狀角化性皮損,形似動物的角。武漢市皮膚病防治院副主任醫師袁勇謀表示,前述廣東陳奶奶頭上的角也是皮角,一般在其他皮膚疾病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包括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疣、脂溢性角化病(良性)、鱗狀細胞癌(惡性)。關於皮角的多發年齡段,他表示,目前還沒有精確統計,大概為40、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體。除年齡外,皮角的發生還與日曬有關,經常日曬者長出皮角的可能性更大。一般會長在面部、頭部、頸部、前臂、手背,也有長在眼瞼、軀幹等部位。他建議做好防曬,如發現角,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明確疾病性質。如果檢查結果為良性,將角切除即可,如為惡性,還需要進一步治療。至於切除後是否還會長出來,要看性質(良性或惡性)和深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