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億元
」 金管會 國旅 台新金 新光人壽 補助n⁷助攻!裕隆前9月營收650億年增1成 稅前淨利減少5.76億受裕融拖累
汽車大廠裕隆(2201)集團今(20)日舉行法說會,公布2024年1至9月合併營業收入650.1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9.65億元、年增10.1%,主要來自e-Power進口車銷售台數較去年同期增加以及n⁷車型今年度開始銷售致使整體營收成長;稅前淨利較去年同期減少5.76億元,主因為裕融企業本期營業淨利較去年同期減少16.43億元。展望今年台灣車市,裕隆發言人暨副總經理羅文邑表示,今年前10月國內汽車市場總銷量約37.1萬輛,較2023年同期減少2.8%,主要因為多款熱門車型在第4季即將進行改款和版本更新,消費者產生預期心理,對車市銷售帶來一定程度影響,預估全年台灣汽車銷量輛數約44萬輛。裕隆也指出,Luxgen n⁷為台灣自主研發自有品牌的國產純電休旅,截至2024年10月底,年度累積掛牌達6,091輛,11月銷量預期會隨n⁷ LR長程版交車啟動而成長,預估n⁷上市滿週年可達交車10,000台目標。此外,裕隆集團旗下的新店裕隆城,自去年第3季開幕以來邁入周年,近期百貨周年慶增加2成人流,為裕隆城的業績帶來動能,累積人流已逾千萬人次。裕隆城全館含誠品及影城營收已突破50億元,超越原先設定的45億元,裕隆城2025年全商場營業額目標55億元,預估裕隆租金收入約4.7億元。
健保會總額協商破局!3大問題待解
健保會25日進行總額協商,4總額部門中,醫院、西醫基層均破局。其中醫院部門,醫界盼編列約247億元用於改善點值,另暫時性支付、罕藥、C肝、愛滋全改公務預算支應;西醫基層部門中,醫界代表希望編列6.5億用於護理師加薪。耗時數小時都未有共識,周五健保會將繼續討論。政院核定明年度總額範圍成長範圍介於3.521%~5.5%,不論低、高推估,明年總額都將突破9000億元。健保署曾試算,即便採高推估,安全準備金仍有1個月以上,尚不需調高保費。25日協商中,中醫、牙醫部門都取得共識,分別成長5.27%、4.679%,而醫院、西醫基層破局。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說,醫院總額中,醫界版本為5.565%,付費者代表為5.142%。最大差別在於,醫界盼落實1點0.95元的主決議,提出約247億元預算調整護理費、調劑費、診察費等,改善點數及點值,未獲支持。醫界也主張落實「總額瘦身」,不只癌症,其他藥品的暫時性支付都應移出總額,這部分約5.4億元。另151億元罕藥預算都應由政府負責支應,但付費者代表、健保署主張留下,並加碼至179億元。至於C肝22億元、愛滋用藥55億元,也不應再吃健保。西醫基層方面,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表示,醫界版本為5.5%,付費者代表則是3.999%,主要差距在護理師加薪計畫。去年、今年協商中,付費者代表都不支持,但衛福部同意才得以執行。該計畫為5年計畫,每年6.5億元,只要診所給護理師加薪,每日前30名病人的診察費都能加成。對於此次合計逾12小時的協商,付費者代表直言遺憾,批衛福部雖推動「總額瘦身」,卻將擴大癌症篩檢衍生費用等近35億元預防保健項目移入,是「假瘦身、真挪移」。對於點值,不斷補充點值,是治標不治本;此次協商,看到的是弱勢病人被排除、公務預算移花接木、支付衡平不解決3大問題。
23年纏訟落幕!台北市「十連霸議員」陳政忠入獄 相擁親友不捨告別
台北市無黨籍的「十連霸議員」陳政忠,於1997年間被指控指示員工利用228個人頭帳戶替上市公司宏福建設護盤炒股,並涉嫌公告不實增資說明書,將募集來的55億元資金挪作他用。這起案件歷經23年的纏訟,最終在今年7月塵埃落定,陳政忠被判處6年有期徒刑。陳政忠於6日中午12時左右前往北檢報到發監執行,當天,其頭戴白色鴨舌帽,臉上掛著口罩,身穿短袖POLO衫、長褲、休閒鞋,一身輕便裝扮現身,然而,神情顯得十分落寞,在椅子上等待辦理相關手續,與前來送行的親友相擁告別,現場氣氛顯得沉重。陳政忠在政壇上的十連霸成就曾令其風光一時,但最終難逃法網,被指控在1997年利用人頭帳戶進行炒股,並以不實資訊誤導投資人,違反《證券交易法》和《公司法》,案件經歷長達23年的司法程序,陳政忠最終無法逃脫法律制裁,被判入獄服刑6年。
金金併再起2/睽違22年露曙光!新光台新金股價皆漲 新光人壽增資找解方
國內第一樁「金金併」、富邦金併日盛金去年順利完成,今年4月下旬,台新金與新光金合併案重燃希望,市場再傳「金金併」,股民也掌聲響起,新光金股價受激勵近期從8.32元走高到9.18元,台新金則從17.6元站上高點18.85元。對此,台新金(2887)總經理林維俊5月3日回應,「正面看待任何可能併購機會。」「新光金、台新金都是出自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家族第二代,吳東進、吳東亮兄弟二十年前也曾談過合併壯大,之後不了了之,但看到其他家金控透過併購案的壯大,新光金過去這些年來所繳的成績單不甚漂亮,也讓新光創辦人家族之一的洪家第三代洪士琪重啟此案。」一名金融界高層說。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1945年創設新光商行貿易起家,之後創辦新光紡織進入紡織工業,1960年代創辦新光產險、新光人壽、大台北瓦斯、新光百貨娛樂、台灣証券投資等,1986年心臟病猝發辭世。2002年2月政府開放金控,准予銀行、保險、證券跨業經營,吳東進、吳東亮兄弟各自成立新光金、台新金控,吳東進一句「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山頂會合」留下伏筆;當年六月,兄弟倆在母親協調下,並肩坐下來宣布要談合併,記者會上吳東亮喊出響亮的新名字「台灣新光金控」,但此事一周後告吹,第一樁金金併美事便無疾而終。兄弟各自爬山後,以台新銀行起家的台新金透過併購壯大,2005年取得彰化銀行經營權,未料在政府改朝換代後,2014年台新金未取得經營權,認為財政部違反「彰銀經營權的契約認定」纏訟六年,直到2020年台新金出手併購外商保德信人壽才有了轉圜。「2020年對台新金來說,是開啟併購很關鍵的一年,美商保德信集團決定出售在台灣的保德信人壽,台新金重整併購眼光,排除勁敵成為保德信買主,也決定與彰銀說掰掰。」這名金融人士分析,當時主管機關要求六年內出脫彰銀股權退場。台新金控2020年8月,以55億元併購美國保德信人壽,於2021年6月獲金管會核准並於月底完成併購交割程序,並更名為台新人壽。(圖/CTWANT資料照)未料,同一年,2020年5月,前新光金董事長吳東進因涉及大股東干政等公司治理遭金管會裁罰停職。此事,讓擱置多年的新光金台新金合併案,重新又被提起,新光金董事洪士琪(現為新光人壽副董事長、新光集團創辦家族洪家第三代)、吳東進堂兄弟吳東明三度在董事會提案研議金控合併案,推「新光金、台新金」研議合併。隔月,台新金董事會也決議啟動與新光金合併之可行性評估,成立合併研究委員會下設立合併研究小組,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與吳東亮之子、台新銀兼台新證董事吳昕豪都是小組成員,吳東亮本人更在股東會上,對關切金金併的小股東回應「會努力、積極審慎評估」。然雙方的努力,始終沒有下文,直到2023年「新光金董事改選」前,在「改革派」「公司派」的交鋒下,外界才知道合併案「被已讀不回」,期間,吳東亮兩度寫家書給大哥,新光創始家族成員也居中協商多次,一方急著改變現狀,一方認定遭奪權,毫無交集。這段改選戰期間,新光金董事林伯翰爆料提及,台新金在2022年6月到10月間五度發函新光金,提出以0.584股台新金換1股新光金的方式合併,承諾增資新光金200億元。此案之後並無進展。2023年6月,「改革派」取得新光金經營權,日前重啟合併案之際,新光金控公開訊息自曝,「當時的董事長未落實執行邀請執行研究事宜,且未對其他金控公司來函表達意願一事予以處理」,也就是說,當年此案被冷處理。如今,隨新政府改組內閣,新光金順勢重啟合併案研議,金金併及換股比例再度成為市場焦點。對合併案持保留態度的獨董許永明即說,換股方式以市價而非以淨值為基礎,若換得比例更差,在合併議題可能存在之下,股東參與增資的意願會降低,除非存在有控制權溢價。2024年4月26日,新光金董事會通過「金金併」一案,持保留意見為董事吳欣儒、李增昌、賴慧敏及獨立董事許永明,圖為新光金控創辦人吳東進去年2月出席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擴建院區新建工程。(圖/黃威彬攝)一名金融界高層跟CTWANT記者說,「觀察這二年來吳董(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對『新光台新』兩家金控合併案的看法,從審慎評估可行性,到解決新壽增資、談合併時間點等,都一再拋出他的立場與各種解方。」「顯而易見,二家金控合併,自始至終就是『新光人壽』,金控合併的最大助益,即是可挹注營收量能大引擎的『保險業』,新壽的RBC一天沒處理好,就很難讓兩家金控併得漂亮。」這位高層說。
員工鬧分手提離職秒批 「百度副總」遭炎上道歉
大陸百度集團公關副總裁璩靜近日言論惹議,她表示,如果員工鬧分手提離職她秒批,她不用顧慮員工家庭,被網友批「冷血」,而她也清空90多萬追蹤的抖音帳號,9日發文道歉。據悉,璩靜在抖音上大談職場看法,,她說,「員工鬧分手提離職我秒批,為什麼要考慮員工的家庭,我又不是她婆婆」,此話一出,網友批她有人情味,是沒有感情的主管,而因為她的百度副總裁頭銜加持,加上內容有爭議,粉絲數短短5天達到95萬,也有人質疑她是買粉絲造假。璩靜發文道歉。璩靜也在「職業婦女對家庭的最大遺憾」影片中說,她因為工作太忙,忘記幫兒子過生日,卻記得同事的生日,而更離譜的是,要問保母才知道大兒子幾年級了。璩靜9日凌晨發文道歉,她的言行跟百度沒關係,大家的批評也很中肯,她都虛心接受。也有知情網友爆料,璩靜莞人確實偏強硬,也注重績效與效率,而她在處理員工問題上,缺乏人情味。據《第一財經》報導,話題發酵後,百度港股7日下跌2.17%,市值蒸發55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46億元),加上百度美股,共蒸發超過120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538億元)。內部知情人士說,這和璩靜推在公關部推的「短視頻項目」有關。據了解,璩靜底下的全部員工要開短影音帳號,不做自媒體會影響年度績效,有些員工因此離職。
金管會重罰新光金控增資拖延、新壽資本不足 兩董座皆減薪一年
金管會23日就新光人壽增資計畫未達資本適足率法定標準公布裁罰,限制新壽不得新增與利害關係人之授信或其他交易,董事長魏寶生調降薪酬30%等,並對母公司新光金控予以糾正處分,董座陳淮舟亦裁罰減薪50%,兩人皆為期一年。另依據裁罰書內容,金管會認為新光金控部分董事、獨董建議應儘速擬定現金增資時程,讓有意願增資股東出資,卻遭拖延等須予以導正,這部分主要大股東吳東進一派提出應儘快現增之主張。對此,新光金控晚間發布重訊表示,尊重主管機關之裁處進行處理與改善。不過,魏寶生個人則痛心地發出近千字聲明「對專業人士無情打壓」,還提出五問「金管會有那位人士能做得更好?」新光人壽資本適足率在112年6月底為184.38%,及112年底的176.37%,為「資本不足」,未達法定標準的200%;金管會表示,已依保險法相關規定要求新壽提出改善計畫,惟其所提計畫,仍未完備且無具體增資時程,亦無法使112年底及113年6月底資本適足率達法定標準,而做出此裁罰案。金管會表示,核處限制新光人壽不得新增與利害關係人之授信或其他交易,直至該公司資本適足率達法定標準並報經金管會同意後,始得恢復辦理。並要求新光人壽於一個月內提報具體、完整且可使該公司於合理期間資本適足率符合法令規定之增資、財務或業務改善計畫;以及令公司調降董事長魏寶生113年度所有薪酬30%,為期一年。同時,新光金控核有未善盡維持子公司新光人壽健全經營之責,進而影響金控公司整體財務、業務健全,致有礙金控公司健全經營之虞,且董事長陳淮舟有未善盡董事長職責,依金融控股公司法核處予以糾正,調降董事長113年度所有薪酬50%為期1年。依據裁罰案內容,新光人壽去年6月底資本適足率未達法定標準後,金管會依規定要求新壽提出增資、財務或業務改善計畫,新壽所報改善計畫有關現金增資新臺幣70億元無具體增資時程,經金管會多次去函要求補正具體時程未果,且該公司112年底僅完成15億元增資,致112年底資本適足率未達法定標準。金管會於113年1月22日函請該公司提具完整、具體且可確保該公司113年6月底資本適足率符合法令規定之增資計畫及明確時程。新壽2月22日函報之改善計畫,雖有提出現金增資70億元及發行次順位債券80億元,惟執行後仍無法使其113年6月底資本適足率達法定標準,其他改善措施包括提升收益、降低避險成本及撙節費用等欠缺量化評估依據,具高度不確定性,且無明確執行時程,亦難認依所提計畫確實執行能使新光人壽113年6月底資本適足率達法定標準。董事長應充分瞭解新光人壽增資之必要性及急迫性,惟渠身為新光人壽董事長,卻僅將金管會相關函示、到會溝通情形於董事會中說明,並未於董事會中表達應積極尋求新光金控現金增資,且承諾113年增資70億元中之55億元亦未有具體時程,即於113年2月17日董事會通過無法使新光人壽113年6月底前資本適足率達法定標準之113年改善計畫,顯見董事長未能善盡董事長職責,不利公司健全經營及保戶權益維護。在新光金控部分,依據裁罰內容,金管會表示自112年董事長陳淮舟上任後,即已多次向其告知金管會立場,即依金控法,金控公司具有維持子公司穩健經營之義務,尤其在銀行、保險、證券子公司等重要子公司受到主管機關要求增資之處分時,應立即協助子公司取得資金或對子公司挹注資金,否則子公司之財務狀況將持續惡化,亦會導致金控公司整體財務狀況受到影響;而當金控公司本身無充裕資金時,即應採積極作為募集資金後再挹注予子公司。由於新光人壽112年6月底、12月底自有資本及風險資本比率未達保險法規定之資本適足等級,金管會112年已促請新光金控對新光人壽增資,113年1月23日及113年2月15日發函要求新光金控應依金控法於文到一個月內提出對新光人壽之增資計畫及明確時程,內容應包括對新光人壽現金增資及資金來源之規劃。新光金控於113年2月22日函報對新光人壽之增資計畫,包括由各子公司盈餘上繳新臺幣70億元轉增資新光人壽、新光人壽發行具資本性質債券80億元,執行後資本適足率約為169%,另餘31個百分點之缺口,則以財務及業務改善面提升計畫為之,內容有欠具體,欠缺量化評估依據,且具有高度不確定性。金管會指出,新光金控董事長應充分知悉對新光人壽增資之必要性與急迫性,卻未善盡董事長職責,未採取積極有效作為,督導金控公司落實執行維護健全經營及維護保戶權益之措施。對部分董事或獨立董事於董事會建議公司應儘速擬定現金增資時程,讓有意願增資股東出資,董事長仍主張並主導通過以委託財顧公司進行評估之方式為之,拖延增資時程,且迄今亦未採取更積極之有效作為,以督導新光金控提出可確保新光人壽113年6月底資本適足率符合法定標準之增資計畫及明確時程,有立即導正之必要。金管會強調,由於均未見新光金控其有積極回應或作為,故對董事長予以處分,並於文到2個月內,提報具體、完整且可使新光人壽於合理期間資本適足率符合法令規定之增資、財務或業務改善計畫。
英國首富「身價近5800億」太神祕 連公司櫃檯也不知道他
說到英國首富你會想起誰?一位身價高達143億英鎊(約新台幣5778億元)的富豪普拉特(Michael Platt),現年56歲,平常行事神祕又低調,就連公司總部的櫃台接待人員都沒有聽說過他,但在實際上,他的財富遠超身家161億美元(約新台幣5235億元)、英國排名第2的石化大亨拉特克里夫(Jim Ratcliffe)。根據外媒《太陽報》(The Sun)、《每日星報》(Daily Star)的報導,普拉特在2000年創立了目前歐洲第3大的對沖基金公司BlueCrest,地點位在倫敦鬧區維多利亞地鐵站旁,但神奇的是,櫃檯接待人員只知道公司在8樓,卻無法喊出老闆的名字。普拉特最後一次公開露面已經是10年前,是為了宣傳他所贊助的藝術展;而他本人從不回覆電子郵件,採用的投資策略與線上大多數避險基金公司作法大不相同,BlueCrest主要為普拉特本人、合夥人及員工服務,沒有外部客戶,而據該公司前基金經理人所述,公司基本上都只有1位客戶,就是普拉特本人。雖然他太過低調,極力保護著自己的隱私,更討厭自己經常出現在報紙的富豪榜上,但普拉特卻也曾被拍到在紐約搭乘計程車時,向司機自誇「我是全球金融界賺最多錢的人」,而當行車紀錄器影片被電視台曝光後,甚至引起了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前來調查。後來,即使普拉特稱自己只是與朋友喝酒後的發言,監管單位仍向他的公司開罰1.7億美元(約新台幣55億元)罰款,創下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對單一對沖基金公司開罰的最高紀錄。
金管會邀吳東進、吳東亮談新壽增資案 黃天牧:不願見賣子公司籌資
針對新光人壽增資案,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0日親自與新光金(2888)大股東吳東進、吳東亮會面,清楚表明「不願看到」新光金控賣子公司(新光銀行、證券等)作為籌措新壽增資來源,但也強調仍須在2024年6月底以前,要看到增資的金額出來,確保新壽RBC(資本適足率)達到200%門檻。身為台新金(2887)董事長吳東亮,本身也是新光金控大股東之一,對於金控就子公司新光人壽增資案,他在今年1月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態說,「身為新光金大股東一定會做的」,但也希望如之前國泰、南山、全球都有動用過死利差準備金,並表示「大股東現金增資是最後的選項」。根據CTWANT調查,由於新光金控包括以其餘子公司盈餘上繳轉增資新壽70億元、新壽發次債籌資80億元,再加上新光金擬辦125億元現金增資注資新壽,合計275億元資金並非小數目,因此吳東亮當場表達「希望金管會能再給新光金一些時間來處理增資案」,並希望給予一些監理寬容。據悉,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現場並未鬆口同意,且並強調,以新光金增資125億元,再加上新壽發次債籌資80億元,新壽在6月底前RBC預期可能約170%,仍無法達到200%法定門檻的情況,除了先前吳東進允諾分三年增資70億元須繼續執行之外,新光人壽也要努力獲利。新光金19日舉行2023年第4季法人說明會,總經理陳恩光表示,金控將在29日召開董事會討論增資規劃,目標6月底讓新壽RBC回升到200%,由於首重強化資本,新光金今年則無配息規劃。 由於新壽2023年RBC連兩期低於法定門檻,新光金控決議辦理現金增資125億元,並將透過其餘子公司盈餘上繳轉增資新壽70億元、新壽發次債籌資80億元以強化資本。新壽則是在上個月的2月17日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上半年現金增資70億元,其中55億元為2023年已通過分次發行但尚未發行的私募現增額度,並另再通過15億元私募現增額度。
新光金董事會通過新壽現增70億是否達標? 保險局施瓊華:等看到計劃案再說
針對新光金控董事會通過對子公司新光人壽2種二個管道的70億元增資案,據了解,透過「子公司盈餘上繳」初估約有68億元,2億元是金控自有資金。是否符合金管會要求範圍中,保險局長施瓊華20日表示,「等看到(計劃書)再說。」保險局長施瓊華今天出席產險公會新春團拜,她透露,到2023年底為止,宏泰人壽的RBC資本適足率、淨值比已回升達到法定門檻;目前僅有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的增資速度還須加快,而三商壽去年在現資部分也非常努力。根據重訊,新光金控19日董事會通過對新壽現增70億元議案,將會依金管會要求,本月22日前提報改善計畫。不過,董事會中,名譽董事長、大股東吳東進派的兩位董事與獨董許永明皆對增資討論案提出反對。新光金表示,首季對新壽的70億元現增,資金來源包含新光銀行、元富證券等子公司盈餘上繳,與金控自有資金,實際金額將等各子公司年報經會計師核閱、並經各子公司董事會通過後才較明確,但初步估算確定可有70億元。對於新光金控使用「子公司盈餘上繳」來做為對新壽的增資來源,局長施瓊華進一步表示,接下來就是要看有沒有符合銀行法的一些相關規定。新壽對金管會承諾,從2023年到2025年每年各現增70億元,去年新光金僅用帳上現金現增新壽15億元,金管會要求今年要補上55億元,加上今年原本就要增70億元,共計125億元,首季即會完成70億元。新光金控表示,將請財顧在3月中提出方案,3月底召開金控董事會討論,儘速提出對新壽再增資55億元的方案,與新壽6月底RBC要達標的具體計畫,送金管會核准。
金管會再三催促 新光人壽今年擬現增70億+發債80億
新光人壽上周六(17日)召開董事會,決議再現金增資15億元,加上去年還有55億的現增未完成,今年將現增70億元,力拚上半年到位。同時決議再次發行10年期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籌資,上限80億元,等於今年至少要有150億元資金挹注來提高資本適足率(RBC)。金管會催促新光金旗下新光人壽儘速辦理現金增資,新光人壽上周六舉行臨時董事會。新光金表示,今年預計是要現金增資70億元,其中55億元為2023年已通過分次發行但尚未發行的私募現增額度,再加上另通過15億元私募現增額度,確定新光人壽今年會現增70億元,但資金來源還沒有確定。為讓RBC回到200%,新光人壽上周六也決議再次公開募集發行10年期累積次順位普通公司債,上限80億元。新光金表示,預計將以發行新台幣計價為主,票面利率部分還要向市場詢價,得視市場行情及客觀情勢在董事會決議起1年內一次或分次發行,會先向金管會申請額度。而每張面額、發行價格及發行利率等授權由董事長全權處理及決定。值得注意的是,今(19日)舉行的新光金董事會才是重點,將決定新壽今年能否順利拿到70億現增。現已將金控現金增資列入討論案,新光金大股東吳東進派董事,預計仍將建議新光金應盡快辦理現金增資進而注資新壽,以趕在22日前提改善計畫給金管會。新光金17日代子公司新壽發布重大訊息,為增加自有資本,強化財務結構、提升風險承擔能力及資本適足性,新壽董事會決議私募現增發行普通股,額度上限15億元,私募對象為100%持股新壽的母公司新光金;私募普通股價格將參考訂定時新壽最近期經會計師查核簽證或核閱的財報所顯示淨值,評估計算後的每股淨值及私募價格。
AI加持緯創轉型成功 2023年營收8670億元毛利率7.9%創歷史新高
受AI巨浪助攻,緯創(3231)轉型成功,擺脫過去代工廠低毛利印象,獲市場法人頻頻按讚。18日公告2023年自結合併損益,年度合併營收為8670億元,毛利為689.13億元,全年毛利率為7.9%,創下歷史新高;營業淨利為273.33億元,稅後淨利為182.64億元,每股盈餘EPS為4.08元,也創下2012年以來最高紀錄。法人指出,緯創在高階AI伺服器的優勢可延續至2024年,從輝達平台延伸至超微與英特爾架構的新一代AI伺服器產品,因應產能所需,緯創在新竹三個廠區正在陸續擴建,1月底有湖口新廠的AI伺服器相關產能加入,下半年有新竹智慧園區,其他如車用與桌機業務皆可望有雙位數成長、筆電有個位數成長,顯示器則持平;可望讓今年首季再度維持雙位數成長。雖然2023年整體自結營收為8670億元、較2022年衰退11.9%,不過全年的毛利率達到7.9%,比起2022年的7.08%增加0.82個百分點,連續6年成長,去年淨利率則為2.1%,年增0.07個百分點,連8年成長,創歷史第4高紀錄。緯創近來大動作轉型,在既有的筆電代工核心事業外,積極佈局高毛利率的網通伺服器市場,2020年起開始處分昆山iPhone工廠,接下來是馬來西亞消費電子工廠,印度iPhone工廠賣給塔塔集團,甚至把立訊的持股認賠55億元出清,逐步退出毛利率相對低的事業。
新光救火隊1/「要在市場最差時改革」 專訪魏寶生:新壽老本夠人才多拚三年轉骨
新光金(2888)董事會在迎接2024年的前五天,12月27日發重訊「新光人壽資本適足率RBC缺口,實非增資70億元即可支應」,將委外診斷財務3個月另尋自救方案。這使得改組後的新光人壽增資路添新變數,從原定年底增資200億元,遇上11月新台幣急升慘吞鉅額匯損,到年底前僅完成145億元後,還需55億元填RBC缺口的預期落空。新光金及主業新光人壽原由創辦家族之一的吳東進經營,近年因屢踩主管機關紅線,營收獲利不亮眼,去年六月由創辦家族「改革派」成員取得經營權,請來前保險局長魏寶生、大股東洪士琪分掌新壽董座、副董,為新壽進行轉型,首役是走出財務低潮,新壽上半年大虧112億元,原預計年底前發債130億、現增70億,資本適足率RBC達到200%門檻後,爭取過去海外投資部位遭罰限令得以解除。不料,新壽新團隊去年下半年才完成130億發債,11月就遇上新台幣急升匯兌評價損失擴大,累虧達188.22億元,新光金也被拖累,前11月累虧上百億,新光金大股東因而對新壽還要增資70億填新缺口一案急踩煞車,12月底前現增僅入帳15億元。增資路看似充滿變數,新壽董事長魏寶生在2024新年前接受CTWANT專訪時,已有明確方向,「所謂的改革,就是在市場最不好的時候改革」,「至少有145億進來,自己要先自力更生,看2026年。」這位首任保險局長拜託外界不要以單一指標RBC來檢驗新壽,「新壽有老本在(120億元投資性不動產增值利益放在特別準備金)」,「管理階層部門,人才濟濟,業務員實力夠,拚國際化。」新壽董座魏寶生、副董洪士琪共同推薦新設的通路長劉信成(中),準備拚2024年「行動年」業績成長,右為總精算師林漢維。(圖/李蕙璇攝)魏寶生接任董座兩個月後提出新壽轉骨五招,從投資、商品、財務、房地產與業務並進,董事會下設「國際接軌」「不動產管理」兩個委員會,分別由魏寶生及具建築師資格新光吳家第三代的吳昕達擔任主席,新壽總經理黃敏義兩個委員會都參加。「半年來,我在國際接軌委員會開了四次會,洪副董(洪士琪)和吳昕達董事在不動產管理委員會,開了六次會,加起來共十次,最重要的還是要交由董事會討論與決策。」「我們還邀請國際資產公司協助檢視現況,從國際經驗尋求解方,業務員部隊體質佳,將強化投資型保單市占率。」魏寶生說。除了以2026年順利接軌IFRS17暨ICS強化為目標,魏寶生一上任還研究「財務再保」可能性,並力推「國民保單」Go普惠定期保險等保障型商品,即累積CSM(保險合約邊際利潤),「過去保單賣得多樣化,現在要回歸保險本質」,近期壽險圈吹起實支實付險停賣潮,新壽也停售了近30張商品。新光人壽董事吳昕達擔任不動產管理委員會主席,對原本新光金起家厝新光纖維大樓的危老都更計畫,考量成本後可能而有所變動。(圖/報系資料)吳昕達則領著不動產管理委員會盤點新壽全台逾200棟物產,提出增加收益及活化方案。魏寶生透露,「譬如新光集團起家厝『新光纖維大樓』,原本想走危老都更,在評估所需時間與拆建成本後,可能改走外牆拉皮、內部重整的整棟出租規劃。」去年11月,新壽還設立壽險界首位「通路長」,由30年資歷的老新光人資深副總劉信成出任。年前新壽還公布2024年起,新進業務員一律為部分工時制,以提高獎金,激勵業績。「這是我的第五招『業務』,新壽轉型之鑰。」65歲魏寶生畢其功於一役,「接下來是新壽的行動年,衝業務。」「全國通訊處我已跑遍遍,業務員們要跟我拍照我都說ok,就是要他們交業績!」魏寶生來者不拒與大家打成一片,還自掏腰包作東請客,獎勵拿下全國第一業務員的表現。「其實,我很會罵人的!」他笑中軟硬兼施。至於攸關海外投資部位增減的增資大事,魏寶生說「新光金是新壽100%的單一大股東,增資就看看大股東的意思。」去年12月6日,新壽60年感恩茶會後,大股東吳東進說「我同意增資」,另一位大股東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則說「我沒有反對增資,但不能每次都要拿錢出來,要不要好好了解到底總共要現增多少金額。」究竟新光金大股東們何時對增資達成共識,沒人有答案,不過美國聯準會暗示今年降息的訊息,已為今年股匯市添上好彩頭。「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對新壽來說,2026年接軌國際愈是困難,愈會激勵我們找出新路的。」魏寶生充滿信心地說。
痛批李妍慧家族持有500筆地還敢抹黑侯友宜 侯辦五問賴清德綠營誰在養地
針對民進黨今日再度攻擊侯友宜家人的合法資產,但主持記者會的民進黨前發言人李妍慧卻當場被記者踢爆,其家族坐擁500筆以上土地。對此,侯友宜競選辦公室發言人吳亮賢表示,李妍慧家族有建商背景,坐擁大批土地,身價高達60億元,甚至曾被監察院認證財產申報不實,賴清德卻還要求李出面攻擊侯友宜,這是什麼操作?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謝龍介的姪子謝克洋也大酸,這是黑色幽默嗎,不知道民進黨是贏麻了還是傻了?吳亮賢也要求賴清德,在堅持攻擊侯之餘,先回答下列問題。首先,李妍慧建商家族與民進黨有何金流關係?民進黨有多人像李妍慧一樣在養地?對於李妍慧財產申報不實,賴身為黨主席是否要開鍘?賴清德當年未依法進行財產申報,是否已知情老家是違建?賴清德要把違建作公益信託,現在進度到哪裡了?吳亮賢指出,賴清德派李妍慧出來開記者會抹黑侯友宜,結果記者當場揭露,根據監察院財產申報,李妍慧家族擁有500筆以上土地,其中好幾筆價值動額3億5000萬、1億4000萬,尤其李妍慧還是少數被監察院認證的財產申報不實的政治人物,被重罰300萬元。吳亮賢也補充,根據監察院第216期廉政專刊,總共60人、465頁,李妍慧一人的財產申報資料就多達61頁,足足佔了整本專刊的近七分之一,媒體人更曾指出,這61頁當中,1到34頁都是李妍慧與夫婿名下房地產,光土地就申報超過500筆、申報總價超過55億元,若加上建物、存款、有價證券、保單、事業投資,李妍慧申報財產總額更超過60億元。吳亮賢表示,針對記者當面質疑李,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卻跳針回應,要求侯友宜、柯文哲要出來面對,令人不知所云,李妍慧接著竟還說,「不知道我需要以什麼樣的身分跟立場,需要站在這裡要來回應你」。對此,吳亮賢痛批,民進黨嘴臉簡直噁心至極,面對養地跟財產申報不實的問題,竟反問記者,為什麼要回答?如同賴清德被女大生問到黨內的貪腐弊案,賴竟反質問女學生是哪件?可見民進黨從上到下,已全面「賴皮化」,民進黨中央就是全台灣最大間的賴皮寮。吳亮賢說,侯競辦已多次說明,新莊復興段是侯太太的爸爸任老先生早在民國61年購買的約86.5坪土地及老舊建物,當時侯友宜只是個15歲的中學生,而侯太太繼承後,發現房屋佔到新莊復興段253地號的土地,該筆土地有二十多名地主,且為裏地不臨路,購買持分土地是為了負責任的解決佔地問題。吳亮賢痛批,侯友宜家人合理購買、合法建物、誠實申報,並將凱旋苑捐作青年房舍或社會住宅,賴清德的違建賴皮寮,則是未申報、未繳稅,說要公益信託也沒進度。如今民進黨還敢派出持有500筆土地、身價60億元的大地主,再度抹黑侯友宜,根本就是告訴全國人民,民進黨才是全台炒地王,只要是民進黨,養多少土地都可以耍賴,蓋多少違建都可以賴著不拆。
徐若瑄嫁富商9年「陪他挺過55億負債危機」 曾發聲:從沒想做貴太太
女星徐若瑄10日證實自己的離婚消息,並和前夫新加坡富商李雲峰發出共同聲明,兩人表示經過友好的溝通和協商後,決定將這段婚姻畫下句點。過去曾在結婚兩年就歷經臥床生子、丈夫面臨55億元負債財務危機,她也在產後就迅速復出賺錢,當時力挺丈夫並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想要去做貴太太」。徐若瑄與老公李雲峰過去曾多次同台秀恩愛。(圖/粘耿豪攝)徐若瑄和李雲峰結婚兩年,就傳出李雲峰的新加坡馬可波羅集團受到國際油價下跌影響,讓他資金爆出大缺口高達55億元,也讓徐若瑄產後不久就決定復出演藝圈,為了幫丈夫解決債務危機,當時消息傳出後她也被問到這個狀況,當時她透露是她感謝先生讓她出來工作。她也表示自己「我從來沒有想要去做貴太太,那從來不是我追求的夢想,也不是我衡量生活的標準,幸福不等於錦衣玉食。我的人生規劃沒停止過工作,我是想要工作到70歲的」。如今九年婚姻畫下句點,外傳是兩人都不願放棄自己事業,長期分隔兩地,聚少離多因此讓婚姻無法繼續維持下去。徐若瑄目前已恢復單身。(圖/趙文彬攝)
林右昌籲受騙者「不怕被貼標籤」 銀行攔詐金額55億「一堆人差點被騙」
內政部長林右昌指出,在詐騙事件中,受騙者容易被貼上笨或貪的標籤,但真正該受到譴責的是詐騙集團,鼓勵全民把遇過的詐騙經驗說出來,讓詐騙手法無所遁形。金管會統計,今年1至9月銀行等金融機構臨櫃關懷攔阻金額54億元,逾8千件,已高於2022年全年的成效。國泰世華與刑事局自12月7日起,連四天於華山文化創意園區中7A、中7B館舉辦「#說出來 阻止更多人受騙」反詐騙體驗展,透過展覽揭露新型態的詐騙手法,提升民眾「識詐」的能力,進一步守護自身財產安全。國泰世華銀行董事長郭明鑑表示,國泰世華銀行現在與各行各業串聯,鼓勵大家鼓起勇氣,說出自己遭遇過的詐騙手法與受害的慘痛經驗,再透過眾人的傳散之力,建立起識詐、阻詐的防護網,讓這些五花八門的詐騙手法無所遁形,詐騙集團也將更難以騙取民眾的資產。根據全球反詐騙組織的調查,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全球受詐騙金額高達1.02兆美金。而據刑事局統計,2023年1至9月的詐騙財損更已累積至60.8億元,報案件數超過4.4萬件,形同每9分鐘就有一件被詐騙案件,如何防範詐騙已成為全民關注的社會議題。金管會日前公布,今年前三季金融機構透過臨櫃關懷,成功攔阻詐騙的金額近5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90%,顯見阻止詐騙犯罪行為,已成為國內全體銀行行員的重要任務,建立防詐意識更已成為民眾生活中的必修課題。
質疑馬文君不斷刪除國防預算 李柏毅:到底是何居心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遭指控外洩潛艦國造機密,立委參選人、高雄市議員李柏毅今(2)日表示,他身為左楠民代,近來經常接到海軍弟兄的質疑:像馬文君這樣一個不靠海靠港的南投縣區域立委,堅持待在國防委員會,又不斷凍結、刪除國防預算,到底有何居心?李柏毅在臉書上列舉多項紀錄說,自蔡英文政府推動潛艦國造開始,馬文君過去如何阻擋國防預算:第一階段合約設計預算,在2016年原編列7億9628萬,被凍結5000萬元;2017年,原編列5億7227萬,被凍結1億元。第二階段原型籌建時,在2018年編列75億元,馬主張全數刪除;2019年,被凍結10億元;2020年,編列三年預算105億,被凍結50億元;2021年,編列95億元,被凍結30億元;2022年,編列55億元,被凍結5億元。「國民黨總以五花八門的理由,在立法院多次杯葛預算、惡意阻撓國防發展。」李柏毅批評,馬文君竟詡是國防立委,卻又稱潛艦是「海底棺材」,中國大陸各大媒體平台還欣喜地大肆轉發,讓在前線為國打拼的弟兄們感到心寒。再加上近期退役軍官指出立法委員「洩漏國防情資」,馬文君還自行跳出來「對號入座」,大家心照不宣。李柏毅指出,自2004年至2006年,藍委將潛艦軍購預算案退回程序委員會多達69次,讓台灣之後向美方提出的購買需求,都不再得到正面回應,也斬斷了台灣潛艦及早建軍的契機。在我們政府近年的努力下,國防軍事逐漸強化步上軌道,過去被視為不可能任務的國艦國造,已經成真。李柏毅說,他身為民進黨左營楠梓立法委員候選人,主張「全力支持國防自主,潛艦國造」。他喊話說,希望國民黨的「馬文君們」不要再拖累台灣前進的腳步,請大家和民進黨齊心捍衛家園,保護自由民主的台灣。
遠雄今年推案300億、北部獵地補庫存 趙文嘉:房市修正期約要2~3年
遠雄建設(5522)今(9)召開股東會,董事長趙文嘉認為,這波景氣從2018年後一路向上,到2022年攀到高峰,目前房市已進入下行階段,預估2023年買賣移轉棟數恐跌破30萬棟,房價也處於高點,銷售速度減緩,並指出過去3年房價上升顯著,但主要是反應營建成本史無前例的大漲,「房市修正期大約要2~3年,之後景氣才會再往上走。」遠雄建設發言人蕭君如會後也表示,去年9月以前單月業績都還可以,第四季起受國際情勢動盪及對未來全球景氣不樂觀預期的影響,到今年1、2月銷售業績很低迷,連續2個季度分別年減25%及24%,直到4月後才有起色,5月份銷售業績較去年同期年增27%,「打房已告一段落,利空出盡,股匯市資金潮還在,台灣房地產還是相對安全的保值工具。只要產品有競爭力,又以首購置產為主,就會是一個穩定不動產加工業。」遠雄今年1~5月累計合併營收為62億元,主要來自去年底尚未及交屋的個案,「遠雄之星8」就佔了其中的35億元。下個月開始還有4個已完銷案會陸續加入認列,包括台南「遠雄頂美」及「遠雄北府苑」2案合計56億元,都已拿到使照;北部「遠雄宜進I-City」及「遠雄青晉」2案合計57億元,預計8月取照後、於今年第4季開始認列。此外,成屋亦有4案持續銷售,未認列總額約40億元,包括新北「遠雄九五」及「汐止U-Town」、桃園「遠雄文青」及「遠雄新未來」,若能順利於第三季前銷售,可望挹注今年度營收。雖因前幾年疫情及缺料搶工使工期大受影響,致完工交屋案較少,蕭君如表示,已完成營運步調的調整,預計未來3年的年度完工交屋案總額會回升到200~300億元水準;今年度推案總額也在300億元水準,北部為桃園「遠雄仰森」約50億元已開案;中部在台中七期「遠雄琉蘊」約100億元,預計下半年開案;南部3案包括台南「遠雄綠禾」及「御東苑」合計約65億元及高雄「遠雄峰蘊」約85億元,也都已開案。對未來的發展方向,蕭君如也表示,會持續在七大都會區儲備未來3至5年的可推案量,也將順應廠商辦市場需求及家戶結構的變化,調整產品定位及佈局策略。「目前還是會繼續獵地,但因中南部因造價波動大,營建成本佔比高,布局上將偏少;預期桃園以北占比65%,中南部65%,同時希望總庫存的3成為廠辦、商辦,住宅7成,北部庫存幾乎銷售完,現在要回防北區。」遠雄股東會會中報告111年度營業報告及盈餘分配案,上半年每股已配發現金股利2元,下半年每股將配發現金股利3元,合計111年度現金股利達5元,股利發放率連續2年逾7成。遠雄111年合併營收為266億元,稅後淨利55億元,稅後淨利率21%,每股稅後盈餘7.04元,為連續第2年重返7元大關。其中營收有8成來自桃園以北,合計認列214億元,包括桃園區4案認列74億元、汐止「遠雄U-Town」認列48億元、中和左岸系列四案貢獻47億元、新莊副都心2案貢獻25億元、板橋及新店2案認列20億元;中部個案佔比約1成,為台中遠雄之星第7期及第8期認列23億元;南部個案佔剩餘的1成,包括高雄「明水漾」及台南「安南町」2案認列24億元等。
平均地權抑制房價倒數半年 潤泰新董座:現在是最好買點!
潤泰新(9945)於今(9)舉辦股東會,董事長簡滄圳表示,平均地權及利率上揚抑制了原本要反映工料雙漲墊高的成本,「房價沒有下修條件,此時間點反而是最好的買點,差不多半年時間,會發現房價跌不下去,大量剛性需求買盤就會出現。」對於「平均地權條例」將於7月1日上路,簡滄圳表示,「平均地權條例」的實施,讓市場將回歸基本面,這個時間點反而是好的買點,「因為原物料成本持續上漲,本來應反映在房價,但政策實施卻抑制了房價的漲幅。」簡滄圳說,目前也看不到房價下修的可能,因土地、工料上漲的情況非常嚴重,有的上漲50%甚至100%,即使公部門標案,土地也不會往下修,差不多半年時間,大家會發現房價跌不下去,買盤自然會回籠,下半年剛性需求會跑出來。潤泰新今股東會承認去年合併營收322.47億元,合併營業利益為50.25億元,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為91.55億元,每股盈餘3元;會中並通過現金減資案,完成董事含獨立董事的改選。潤泰新營建事業,去年主要營收認列「潤泰敦峰」、「松濤苑」、「潤泰鼎峯」及「潤泰文樺」等建案收入;在建個案有「潤泰央北」、「三重站聯開案」、子公司潤泰建設之「青田618案」及子公司潤泰創新開發之南港育成段預計今年完工。潤泰新今股東會會中並通過現金減資案,完成董事含獨立董事的改選。(圖/林榮芳攝)發言人陳柏宇表示,今年主要認列「潤泰文樺」、「潤泰央北」、「青田618案」約有55億元完工交屋。今年銷售方面,除了成屋的「潤泰敦峰」、「松濤苑」2豪宅持續銷售,還有「潤泰峰左岸」、「潤泰左岸生活」的2個案子,約有80億元銷售。簡滄圳也透露好消息,「潤泰峰左岸」基地2000多坪,共3棟建築,後有內景、前有河岸景觀,「上禮拜六日潛銷來了58組人,就下訂了29戶,每坪單價70萬元。」簡滄圳表示,潤泰新這幾年體質改變,像是開立南港、松山車站及內湖CITYLINK,也引進TSUTAYA BOOKSTORE,CITYLINK現今業績表現相當好,淨利接近6%,對於潤泰新有很好業績貢獻,此外,南港及松山BOT商辦租賃有穩定租金收益,其中南港有1.6萬坪飯店出租、松山則有2.4萬坪辦公室出租收益,對房地產開發商收入起伏達到穩定效果,已轉型至綜合型不動產開發商。潤泰新近年每年推案百億元,公司統計,在手可售建坪庫存約近8萬坪,以此估算,在手庫存案量約800億元,即未來8年推案量已掌握。展望未來,潤泰新表示,將持續爭取公私法人、大型土地開發、都市更新、聯合開發以儲備更多優質土地,力求推出精緻住商個案及參與政府重大公共工程標案,未來不排除往台中、新竹插旗。潤泰新原實收資本額約316億元,此次辦理現金減資約31億元,每股退還現金1元,現金減資約1成。潤泰新表示,前幾年股本擴大,每股淨值降低,因此提出將現金減資退回股款當作股東報酬,將來EPS也會比較有貢獻。另股東會改選董事,新任董事:簡滄圳、尹崇堯、徐盛育、李志宏、陳麗玉、侯凱淋。獨董:張國鎮、柯順雄、謝尚賢。
昔黑龍江首富遭天價懸賞!大陸法院祭4億元逮人
每日經濟新聞24日報導,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3日公告,在執行共青城磐暉投資管理合夥企業聲請執行前東北藥王、黑龍江首富朱吉滿、白莉惠一案中,被執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依大陸《民事訴訟法》等法規,發布懸賞公告。執行標的金額11億1231萬1877.27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44億8380萬元)及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懸賞條件:舉報人提供可供執行財產線索並經查證屬實,按照執行到位金額的10%予以獎勵。懸賞期限告發布之日起一年,舉報人身分及其提供線索有關情況嚴格保密。《中國經營報》報導,1964年出生於陝西的朱吉滿,畢業於西安醫科大學,1988至1992年在西電醫院做眼科醫師,他的妻子白莉惠是醫院同事。1993年,朱吉滿辭職創業做藥品代理銷售。2000年,買下瀕臨破產的黑龍江康復研究所附屬藥廠,並改制為譽衡藥業。2004年,譽衡製藥研製出一種叫「鹿瓜多肽注射液」的原研藥列入大陸國家醫保範圍,很快為公司帶來豐厚現金流。2009年,譽衡藥業淨利潤突破1億元,2010年6月23日,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從譽衡製藥上市後,朱吉滿熱衷於頻繁倂購和連續狙擊上市公司控制權。先後收購了哈爾濱蒲公英藥業、澳諾製藥、上海華拓等40多家醫藥企業,購併規模一度達到137億元。由此帶來的營收業績也十分驚人。2015年,朱吉滿以12億美元的資產,位列華人富豪榜第317位,在全球富豪中排名第1605位。自2015年登上華人富豪榜之後,朱吉滿以「野蠻人」角色開始頻頻舉牌上市公司,大手筆增持山東藥玻和廣濟藥業。不過,他也遭遇了相關公司的強力狙擊。其對山東藥玻的舉牌中,因為山東藥玻原管理層反擊其對上市公司控制權的爭奪,實施定增計畫而宣告失敗。大陸界面新聞報導,「東北藥王」「黑龍江首富」與「野蠻人」。都曾是譽衡藥業實控人朱吉滿的標籤,源於朱吉滿在資本市場上激進的倂購策略。不過,「成也併購,敗也併購」。2022年11月11日,譽衡藥業發布公告稱,哈爾濱中院於11月10日作出裁定,終止公司控股股東譽衡集團的重整程序,並宣告譽衡集團破產。據統計,登陸深交所後,譽衡藥業共實施27起倂購案,成功完成14起,涉及金額為129億元,並累計發布近百次控股股東股票質押公告。據了解,2015年譽衡藥業在深圳設立譽海金服,踏足互聯網金融;設立譽衡基因,從事基因檢測服務和大數據營運;與藥明生物合作,布局生物藥領域。這一系列動作使公司的產品線涉及心腦血管、骨骼肌肉、營養類、抗感染、抗腫瘤等多個領域,但同時,大舉倂購也導致其產品、業務之間缺乏協同性,公司商譽高企,頗具財務和運營壓力。顯然,譽衡藥業沒有如預期般發展。公司只得割子賣股、瘦身轉型。2018年,譽衡藥業先後終止收購上海瑾呈和合肥天麥生物。此外,公司擬以不低於55億元的價格向力鼎投資轉讓上海華拓、西藏譽衡陽光和普德藥業三家公司;籌畫引入戰略投資者中健投資控股,擬以39.4億元向其出售譽衡藥業不低於35%的股權。但上述交易最終均未能實現。而隨後,因股票質押爆倉、債務違約,譽衡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譽衡藥業股票多次遭遇被動減持、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司法拍賣。
談晶片戰/張忠謀:台積電成立時「政府不是心甘情願,只有李國鼎相信我」 一上市政府就賣股48%
半導體教父、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今日出席《半導體世界對談》,作為領導世界晶片產業發展人物之一,張忠謀說他是場上打仗的兵,「是一場硬仗」,在台積電成立之初,僅有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李國鼎「幾乎是政府裡唯一相信我的人」,「他是我的朋友」。張忠謀在今日被問對於《晶片戰爭》一書的看法,他給予最高評價「真希望這本書是我寫的,但我來寫,不會寫這麼好」,他英文版、中文版都讀了,書裡出現的許多人都是他的舊識,勾起他滿滿的回憶,「我想起盛田昭夫(SONY創辦人).... 一半的人都過世了,我可說是最後一個還在書裡名單的人。」《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發現一份德州儀器的檔案,是請德州大學在1976年3月所做的策略規劃,已經出現晶圓代工概念,與晶片設計分開,這個新的商業模式讓台灣,成為晶片地圖上重要一員。然而張忠謀認為,Chris Miller過於強調政府在台積電成立過程扮演的角色,「政府當年不是心甘情願,不是李國鼎,政府不會投資。政府投資55億元、台積電成立,7年之後、我們1994年在台灣上市,我們公開上市後政府立刻賣掉48%持股,後來繼續賣到剩6%」,除了政府之外,張忠謀自己找來的投資者飛利浦,後來也將持股悉數出脫。張忠謀指出,政府提供了其他形式支持,尤其工研院裡的IC研究團隊,1975年開始有120位工程師的加入,為台積電打下基礎。1987年建立台積電遇到困難,但1991年起成長速度飛快,「10年間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0%。我當時只是想活下來、不想讓出資一半的政府失望,91、92、93年,我開始有越來越高的期待,我有預料到台積電有現在的規模和重要性。2000、2001年後,我對台積電寄予厚望,有預料到台積電成長到現在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