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兆
」 台股 勞動基金 財政部 美股 馬斯克![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9/393599/sm-8ed5b883844ba0ca49b6cb22d0b34a34.jpg)
馬斯克獲得美國財政部支付系統權限 參議員示警「恐釀國家安全風險」
美國俄勒岡州參議員懷登(Ron Wyden)近日提出警告,指稱美國財政部(U.S. Treasury)支付系統每年管理高達6兆美元的聯邦資金,其中包括社會安全(Social Security)、醫療保險(Medicare)、退稅及聯邦員工薪資等支付工作,但馬斯克(Elon Musk)的DEGE團隊獲得該系統的「完全訪問權限」,此舉恐會對國家安全構成嚴重風險。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指出,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日前批准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門(DOGE)訪問財政部支付系統的權限,由於該系統具備高度敏感性,甚至有數名資深官員因此離職。懷登表示,給出這樣的權限,這代表著馬斯克的團隊可以接觸到美國數百萬公民的個人資料,甚至包括與他競爭的政府承包商的財務資訊。懷登在致財政部長的信中強調,這套系統「不能發生故障,任何政治動機的干預,都可能對美國經濟與國家安全帶來嚴重影響」。懷登進一步表示,馬斯克在中國有著龐大的商業利益,如此情況下可能對美國網路安全構成威脅,尤其是美國財政部在2024年底才遭疑似中國的駭客攻擊。2024年,拜登政府提出指控,指稱中國駭客對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發動網攻,竊取高級官員手機記錄,並滲透多家美國電信與網路公司。身為參議院情報委員會(Senate Intelligence Committee)資深成員的懷登,因此對此提出嚴正關切,直言「允許擁有重大中國商業利益的個人訪問美國敏感系統,極為罕見」。而除財政部外,DOGE也開始審查人事管理辦公室(OPM),該機構管理數百萬名聯邦員工的個人資料。根據《路透社》報導,DOGE代表已限制部分資深公務員的電腦系統訪問權,影響資料包括持有安全許可證的政府人員記錄。目前,美國國會已就此展開調查,並考慮加強對馬斯克的監管,以確保財政支付系統、聯邦員工資料不會遭受政治干預或外國勢力影響。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93247/sm-41501f84bb16ebffc0cd466e341ad5ab.jpg)
中國大陸31省GDP出爐! 經濟最強不是上海北京而是「這一省」
各界關注中國大陸的經濟何時能復甦,影響全球經貿活動。第一財經報導,大陸31個省份公布的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GDP)數據,以東部的長三角區域成長最強勁,東北地區則較緩慢。2024年有2個GDP超過10兆人民幣的省,分別為廣東的14.1兆元人民幣,和江蘇13.7兆元人民幣,廣東已經連續36年居全國第一。接下來則為山東的9.8兆元人民幣,浙江的9兆元人民幣,四川、河南、湖北都是6兆元人民幣;上海為5.3兆人民幣,北京則為4.9兆人民幣。廣東除了在2024年拿下全大陸經濟總量第一,企業總數超過830萬戶,進出口總額突破9兆人民幣、年成長9.8%,全省研發經費支出約5100億元人民幣等數據都是大陸第一。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表示,廣東有幾十年的積累,打造世界級製造業基地,並形成龐大而完善的產業鏈體系。大陸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24年GDP為134.9兆元人民幣,年成長5.0%。但彭博等外媒認為,國家統計局在記者會上,雖然表示2024年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但也看到外部環境變化帶來不利影響加深,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挑戰。 新華社也報導,大陸近期各地方兩會密集召開,提出一系列措施,希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促進平穩健康發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5/392045/sm-7715e8f05ad38c7300b0c6d9fcf702e8.jpg)
2025「主動式、被動式平衡型ETF」掛牌元年 證交所不藏私6點入門
台股22日封關休市11天,2月3日開市,統計一年來大盤上漲了5千多點,ETF規模也超過6兆元,其中66檔台股ETF受益人數上周增加9.5萬人,總人數來到10310623人創新高。2025年將是「主動式ETF、被動式平衡型ETF」掛牌上市元年,證交所提出六點教戰法則,提醒民眾交易前應詳盡了解各種ETF產品特性與潛在風險,謹慎評估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投資標的。證交所表示,首先,為使投資人能清楚辨識主動式ETF,可透過「基金名稱」、「證券簡稱」及「證券代碼」等三個方式進行區分,主動式ETF的基金名稱必須包含「主動式」字樣,證券簡稱前二字固定為「主動」,且依照投資標的不同,股票主動式ETF證券代碼第六碼固定為A、債券主動式ETF則為D;而被動式平衡型ETF則可透過證券簡稱前二字「平衡」,以及證券代碼第六碼T,與現行被動式股票或債券ETF進行區隔。在商品特性方面,儘管主動式ETF和被動式ETF名稱皆包含「ETF」,但其操作策略卻截然不同。現行被動式ETF以追蹤標的指數之績效表現為目標,主動式ETF則由基金經理人依據公開說明書所定的投資目標與策略,主動操作及調整投資組合,目標是追求超越基準指標績效表現的機會。由於主動式ETF不會依據標的指數或績效指標(Benchmark)建構投資組合,因此並沒有標的指數成分證券資訊,投資人可於投信官網查詢主動式ETF每日投資組合資訊。證交所提醒投資人,基金投資組合資訊會於每個營業日基金淨值結算後公布,然而,鑒於主動式ETF主動操作特性,基金經理人可在次一營業日進行投資組合調整,因此盤中投資組合不一定與前一日公布之投資組合內容相同。主動式ETF的另一特色是可以設定「績效指標」,若基金設有績效指標,公開說明書必須充分揭露績效指標相關資訊,並每月於公開資訊觀測站申報基金淨值與績效指標累計漲跌幅資料,作為投資人評估主動式ETF績效表現的標竿之一。儘管如此,主動式ETF並不保證能超越績效指標、市場大盤或被動式ETF的報酬,且過去績效也不代表未來績效的保證,因此投資人於投資前仍應審慎評估投資風險,並詳閱公開說明書。被動式平衡型ETF屬於現行被動式ETF的延伸,這類ETF追蹤的指數同時涵蓋股票和債券,並且於指數編製規則訂有股票及債券配置比例,投資人可透過查詢公開說明書及投信官網揭露的每日投資組合內容,了解其股債資產配置規則及實際情形,進而做出適合的投資決策,滿足不同風險屬性的資產配置需求。主動式ETF與被動式ETF並無絕對的優劣,投資人應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度選擇最適合的產品。證交所提醒投資人,ETF可於次級市場進行交易,買賣過程中可能面臨折溢價風險,當基金淨值與市價之間偏離較大時,可能會承受價差損失。投資人可透過證交所基本市況報導網站、投信官網等途徑查詢ETF折溢價資訊,並謹慎評估市場波動與各項風險,做出理性的投資選擇。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9/390999/sm-43c675691bee905ebd9c14507386696c.jpg)
抱股過年勝率2/台塑四寶跌深是買點 這三類傳產股有題材
非AI產業類股到底能不能讓投資人抱股過年,CTWANT採訪多名理財達人與投顧主管、證券分析師等,有人「看好兩岸開放旅遊,觀光旅館餐飲股先賺一波」,長期來看則可以關注到與台積電有關的特殊化學材料、製鞋、生技股等;甚有直言台塑四寶、中鋼、台泥等傳產股股價低,正是買點。合庫金控首席經濟學家、合庫投顧董事長徐千婷還看好低軌道衛星將進入快速成長期,以及自烏俄戰爭以來的大部分國家國防支出成長(包括台灣)的軍工產業。至於在ETF,股票型ETF受益人數已突破千萬,總規模超過6.4兆元,「主動式ETF將為2025年主軸。」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說。目前台股ETF分為指數型被動式ETF,成分股定期調整,主動式ETF則可比喻為「有掛牌上市、有股票代號」的介於被動式ETF與主動型基金,會每日更新持股變化,透明度高。根據CTWANT了解,已有多家投信公司規劃今年推出至少四檔主動式ETF,預估春節過年後將會遞件向主管機關申請,屆時ETF市場更是百花齊放,熱鬧非凡。ETF持續吸金規模已超過6兆元,2025年更是發行主動式ETF元年,預料新商品百花齊放。(圖/方萬民攝)台塑四寶2024年下半年大跌,台塑(1301)最低掉到31元,台塑化(6505)32元、南亞(1303)28元、台化(1326)24元,以及福懋(1434)跌至低點17元。郭憲政跟CTWANT記者說,「買股票要賺配息,價差,大家會擔心台塑四寶倒嗎?不會,當股價下跌就是買點,現在台塑、南亞也反彈回升了。」他還提到春節是食品股旺季,過年後會看到營收成長,是可以關注的傳產股之外,ETF部分還是看好台股ETF老將0050、0056等。記者也採訪到理財達人上班族阿財、小車兩人,存股標的皆有石化業,不過,阿財說他在去年看到台塑四寶的營收下降,獲利減少,遂趁著虧損尚低先出清台塑化、南亞與台化,只留台塑;小車則是在南亞股價掉到年線以下時,有增持股票。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認為,2025年台股重中之重,仍是AI相關產業為主。(圖/報系資料)此外,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可以進一步觀察油價回檔有助於特殊化學股(特化股)毛利率提升,因為半導體先進製程及材料國產化,提高特化市場商機。以台積電化學品供應鏈來看,像是新應材(4749)、台特化(4772)等;還有2026世足賽提前拉貨,成衣製鞋業回復成長,以及因應美國眾議院通過《生物安全法案》,對中國五家生技公司祭出禁令,台灣CDMO企業積極備戰搶轉單商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1/390831/sm-2c4ddceb1c67de3dc9c4739cf4403c67.jpg)
存股族變心1/高息ETF股價直落「外資砍韭菜」 抄底族守初衷勇敢挺進
「台股2024年漲得兇,漲幅快三成,還超過美股的S&P 500、費城半導體等,讓多檔『高息型』ETF吹起一波降息潮,00919股價愈跌,成交愈爆量連日霸榜。」此時,存股族該加碼抄底,還是變心,社群吵成一團,CTWANT採訪多位長期投資型理財達人,他們不約而同地說,除了高息ETF,「還要同時配置『含積量』(台積電)的市值型ETF」,吃到配息及價差。 台股加權指數在2024年底站穩23000點,全年漲了5104點,漲幅達28.47%,在亞股中一枝獨秀,略低於那斯達克的28.64%,勝過美股部分主指;「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領漲,創下1115元新高,半導體、電子業等搭上AI浪潮跟漲,2025年仍看俏。台股2025年封關前,又是暴跌,又是回彈,來回震盪。圖為台股13日大跌523.53點,收在22488.33點。(圖/報系資料) 深受股民青睞的ETF,也跟著大盤漲勢前進,投資0050等「市值型」ETF及0056等「高息型」ETF,迄今投信業已發行66檔台股ETF,總規模金額超過6兆元,投資標的台股及債券的規模各半約3.1兆元、3兆元。 尤其「高息型」ETF在過去兩年搶發多檔迄今累積共24檔,新發行基金雖無股息或資本利得可配,但有平準金配息,端上高達逾10%的含息報酬率,讓不少金控股、金融股存股族變心,改存ETF,也強吸保險業的儲蓄型保單、利變型保單的保費收入。標榜高息型ETF的配息殖利率,面對台股大盤上揚,成分股重押科技股的即受到很大挑戰。圖左為群益基金ETF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張菁惠。(圖/報系資料) 群益基金ETF及指數投資部主管張菁惠告訴CTWANT記者,「ETF配息來源有三,一是ETF成分股的股息收入,二是資本利得(股價買賣調整價差),三是收益平準金(部分本金配發給投資人以穩定配息率)。」 「成分股的股價上漲,配息金若依舊,相對來說殖利率即下降。」張菁惠解釋。為維持「高息」ETF,投信公司也會就發行ETF所設定的每季或每半年等定期調整成分股。 何謂「高息」?「大致上,市場認定台股整體配息殖利率約在4%,據證交所統計,台股2022年股利率平均5.09%,2023年掉到3.47%,2024年截至9月則是2.56%。」存股理財十多年的上班族阿財說,因此ETF殖利率有贏過大盤或是5%以上,就算是「高息」。 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說,「去年下半年隨台股大盤震盪,多檔『高息』ETF配息下調,『債券利率』波動影響資產配置比率,資金版圖出現挪移。」 2024年下半年吹起一波「降息潮」,像是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台新永續高息中小(00936)等,聚焦在配息的兩項來源「成分股配息、資本利得」,以00929月配型來說,成分股多科技股,今年七月、八月台股大跌即影響到資本利得配息金額的高低。 這一波「降息」中,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臺灣價值高息(00940)、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則宣布儘量維持原有的配息水準。張錫與國泰投信ETF團隊解釋,「以00878來說,配息率維持4%、5%多的話,帳上的盈餘就不會很快地的都很多配息出去,較能年年有穩定的配息率。」在高息與降息大戰中,另有業者主打「2024年含息報酬率」,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近23%,大華優利高填息(00918)、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超過15%以上,去年一整年新增受益人數也是在前十排行榜中。事實上,去年台股大漲28%,市值型ETF的全年含息報酬率跑贏大盤,尤其「含積量」越高,例如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等。 以0050來說,2024年整年度含息報酬約48.17%,幾乎完勝高息型ETF的20%,但也因股價變高而造成年均殖利率變低,因此,引起市值型的賺價差及講究穩定現金流的高息型兩大投資族群論戰。 存股族該如何配置投資部位?上班族阿財以自己為例,疫情前買金控股,疫情後改零股存台積電,對於「變心」他解釋,「現在若仍守著高息型,收益可能不如過去,我身旁有些朋友買不起一張台積電,但也零股定存定額,或是買有台積電占比『含積量高』的市值型ETF,不一定賺配息,可賺價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87768/sm-e50e8fc1442cf6ca5d060e63bc1c3c26.jpg)
台積電再飆1105元新天價!台股6日早盤大漲逾400點
美股上周五走高,擺脫2025年開局的低迷,加上全球最大的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即將開幕,預計會再帶動一波AI熱潮,台股周一6日開盤即大漲,以23131.79點開出後,隨即大漲超過300點,9點半前最高到23322.77點,大漲逾400點,台積電(2330)早盤一度突破1105元創歷史新高。台股上周五3日有電子權值股上漲帶動,指數開高走高,盤中漲逾260點,最後漲76.24點,收在22908.3點。周一開盤更大漲300點,盤面一片紅通通,生技醫療股漲逾3%,半導體漲逾2%,相對弱勢的是航運股,跌約0.5%。台股上周價跌量縮,法人認為是漲高後的正常拉回,整理後可望重拾漲勢。最近進入上市櫃公司尾牙旺季,本周也會陸續公布12月營收,法人表示,隨著更多權值股公布營收,將形成股價支撐,農曆年前紅包行情可期。鴻海(2317)在5日公布2024年12月營收為6548億,月減2.64%,年增42.31%,為歷年同期次高,2024年全年自結數營收為6兆8599億,年增11.37%,創歷年同期最高。展望2025年第一季,雖逐步進入傳統淡季,但因2024年第四季營收創下歷年單季新高,預估第一季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有顯著成長。電子權值股方面,在9點半前,台積電漲25元、在1100元,這是去年10月18日創的高點,早盤一度突破到1105元;鴻海漲5.5元;在186.5元;台達電(2308)漲5元、在419元;廣達(2382)漲5元、在294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漲40元、在1405元,大立光(3008)漲15元、在2605元。台塑四寶也全面上漲,南亞(1303)早盤漲0.6元、回到30.15元。美股主指3日走高,擺脫2025年開局的低迷,科技股是市場亮點。道瓊工業指數上漲339.86點,或0.8%,收在42732.13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340.88點,或1.77%,收在19621.68點。S&P 500指數上漲73.92點,或1.26%,收在5942.47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142.15點,或2.83%,收在5163.65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0/382710/sm-0266fbbf72f76ec251a1d34b24b64c47.jpg)
立院三讀今年度國營事業預算 規模6兆餘元
13日院會三讀通過「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包含國營事業及基金預算,規模加總合計新台幣6兆餘元。根據行政院提出的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相關編製,附屬單位預算119單位,總收入6兆8074億元,總支出6兆7634億元。整體而言,審議結果通過的今年度國營事業預算規模合計6兆餘元,與原編製的預算案增減數差異不大。雖然今年將結束,但立法院尚未審竣113年度國營事業預算。立法院長韓國瑜從上月27日起召集黨團協商討論113年度國營事業單位預算,朝野立委共提出782個預算刪減、凍結案。經多次協商後,共計保留24案,其中民眾黨堅持減列農業發展基金共3.7億元,民眾黨強調,2022年至2023年進口但爭議,農業補以農發基金作為進口但的補貼來源,沒有增進農民福祉,因此提案減列。此案經過表決後通過。另外針對交通部通訊傳播監督管理基金部分,民眾黨團也提案,要求凍結「法治業務計畫」50%,約124萬。民眾黨團表示,三立集團違反付款入主中嘉集團,公然跨越反媒體壟斷紅線,卻沒有法規處罰,前NCC主委陳耀祥曾表示要推動修法,但至今日都無消息,因此凍結預算,待NCC提出相關法案至立院後,經交通委員會同意後才可動支預算。此案經過表決後通過。院會除了通過今年度國營事業預算,也通過數項決議,包括民進黨立委蘇巧慧等人所提,考量長照2.0計畫將於民國115年完成,推估該時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持續開辦長照3.0等相關計畫有其必要,衛生福利部應就需求人數推估持續精進,以確保政策規劃及財務支出規模估測準確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9/379999/sm-345f001ba5beb674d880f0c866cfbbfe.jpg)
分紅再進補!勞動基金前10月大賺9391億元 1272萬勞工平均可分4.9萬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2)日公布10月的最新績效,截至10月底,勞動基金規模達6兆8814億元,前10月累計收益高達9391億元,收益率達14.96%。攸關勞工退休後分紅的新制勞退基金,前10月獲利6240.8億元,收益率達14.59%。以目前參與分配的1272萬個有效帳戶計算,每位勞工平均可分得約4.9萬元。截至10月底止,勞動基金規模為6兆8814億元,收益數為9391億元,收益率14.96%,10月單月收益數為209億元。其中,新制勞退基金運用規模為4兆5106億元,收益數為6240.8億元,收益率為14.59%;舊制勞退基金運用規模為1兆469億元,收益數為1578億元,收益率為17.92%。勞動基金運用局指出,新制勞退個人專戶分為「累積本金」與「收益」兩部分,其中本金為歷年提繳的退休金,不會因基金運用虧損而減少;收益則依據實際投資成果進行分配,並享有「保證收益機制」,收益率不低於兩年定期存款利率。新制勞退基金的收益將於每年3月底前分配至個人專戶,但這筆金額會滾入下一年度繼續投資,直至勞工年滿60歲時才可請領。勞動基金運用局回顧10月的全球金融市場指出,美國9月零售銷售數據表現穩健,非農就業數據和ISM非製造業指數強勁,顯示經濟基本面良好。然而,由於美國大選前市場情緒趨於謹慎,加上微軟與Meta警告AI資本支出的成長可能影響未來獲利,全球市場波動加劇,主要市場出現修正,僅台股表現相對穩健。展望未來,勞動基金運用局指出,全球主要國家的利率政策和經濟復甦步調存在差異,加上AI相關產業的發展應用尚需進一步觀察。地緣政治衝突和美國大選後的財政政策也為市場增添不確定性,投資人需持續關注相關變化。勞動基金運用局提醒,因個別勞工退休金繳納金額及累積時間不同,各自參與基金運用的貢獻度有所差異,實際分配的收益金額可能不完全相同。勞保局將於每年2月底前通知勞工前一年度的收益情況,屆時可至個人專戶查詢詳細資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6/375126/sm-a04c4a8605536b0b92465286de4714a2.jpg)
中國救市下猛藥! 陸人大推10兆人民幣化債計畫
8日中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辦新聞發表會,其中全國人大批准增加人民幣(下同)6兆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以置換存量隱性債務。加上新增地方政府專款債券可置換隱性債務4兆元,總計10兆元。中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還介紹,從2024年開始,將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兆元。再加上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6兆元債務限額,共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兆元。新增限額將全數安排為專項債務,並計畫在三年內逐步實施。到 2024 年末,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將由目前的29.52 兆元提升至 35.52 兆元。中國國務院財政部門預計將加速下達各地區的債務限額,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將強化監督,確保措施有效落實。粵開證券經濟學家羅志恒表示,總體上看,此次債務置換規模力度很大,體現了發展中化債和以時間換空間的思維,同時反映出中央政府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並推動經濟增長的決心。法國興業銀行駐香港亞洲宏觀分析師Kiyong Seong表示,市場可能需要超過人民幣3兆元的額外債券供給才會出現拋售。而鑑於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預計大陸財政刺激規模不會立即擴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9/373689/sm-4599a3f7faf0fbc8a8a8ff658f99b847.jpg)
10逾兆人民幣救世措施下週登場 陸常委會逢美大選調整彈性高
美國大選之際,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於4日至8日召開會議,望批准一項超過人民幣(下同)10兆元的財政刺激計畫,內容包括6兆元的地方政府化債方案,以及在五年內發行4兆元債券,用於土地和房地產購買。本周全球焦點雖是5日的美國大選,但4日登場的全國人大會議同樣廣受關注。根據陸媒指出,通常每兩個月召開一次的全國人大會議,從10月底改期至11月初,時間點恰好與5日美國總統大選重疊,使大陸政府能夠根據選舉結果調整財政計畫。據知情人士透露,本次會議若批准一項超過10兆元的財政刺激計劃,相當於大陸GDP的8%以上,其中包括發行6兆元的特別國債。這筆特別國債將在含2024年在內的三年內籌集,目的是協助地方政府處理債務風險。報導指出,過去十年大陸經歷過數輪化債,其中規模最大的一輪置換了12兆元的地方債務。若此次化債規模達到6兆元,將成為大陸規模第二大的化債輪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可能還批准在五年內發行高達4兆元的特殊用途債券,用於土地和房地產購買。這將是在地方政府年度發行配額之外的額外措施。措施旨在提高地方政府的土地管理能力,並緩解其與房地產開發商的流動性和債務壓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66396/sm-f7bc1a43ea7face5ab404cb153e677d4.jpg)
勞動基金前8月賺8871億元 8月單月獲利13.4億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日)公布整體勞動基金截至今年8月底止運用規模為6兆7957億元,截至8月底之評價後收益數為8871億元,收益率14.25%,8月份主要金融市場維持震盪格局,惟波動幅度擴大,單月收益數為13.4億元。若加計受託管理之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及農民退休基金,總運用規模達7兆4206億元,截至8月底之評價後收益數為9659億元,收益率為14.32%。勞金局提到,回顧8月金融市場表現,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及就業報告皆意外疲軟,景氣惡化擔憂升溫,8月股市波動加大,而後美國零售銷售表現強勁,緩解市場對經濟的疑慮,加上聯準會主席Powell在全球央行年會演講中明確表示降息時間點已經到來,激勵股市回升走揚。我國中央銀行9月19日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並預期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國內經濟持續溫和成長。勞金局表示,勞動基金以獲取長期穩健收益為目標,俾以保障勞工經濟生活,爰各項投資運用係透過多元分散布局於股票、債券及另類等各種資產,同時配置於國內、外市場,藉以降低單一金融市場波動對整體基金收益影響。勞金局指出,就長期投資績效來看,整體勞動基金近10年多(103~113.08)平均收益率為6.75%,國保基金近10年多(103~113.08)平均收益率為7.27%,長期投資績效穩健。整體而言,部分主要國家陸續啟動降息循環但整體利率水準仍維持高檔,通膨數據見緩惟仍需觀察,加上地緣政治衝突不斷,且適逢全球主要國家選舉年,皆為金融市場帶來紛擾。勞動基金運用局將密切注意全球政經情勢,檢視布局策略及機動調整投資部位,強化基金運用效能,以提升基金長期投資效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8/354468/sm-60511e0b9cdc6c64325430d13fc54733.jpg)
全球股市面臨考驗 卓榮泰:台灣經的起考驗
美股重挫牽動全球股災,台股昨5日收盤大跌1807點,市值蒸發近6兆元,創史上最慘,6日早反彈800點,守穩2萬點大關。,行政院長卓榮泰今6日一早視察工研院創新科技成果前受訪,針對外界希望「國安基金要進場護盤」表示,政府會嚴密關切各種局勢發展,在最需要的時候做出正確決定,而且台灣經濟基本面健全,經的起考驗。卓榮泰表示,台灣經濟能穩定地發展,股市也都保持一定的成長,從來都是國人同胞共同的努力,政府從來不敢自滿。同樣地,整個世界的局勢詭譎多變,地緣政治跟國際情勢經常敏感地刺激著各種經濟發展的預測以及走向,但無論如何,還是需要國人同胞團結一致,在百工百業努力辛勤的工作,才是台灣經濟穩定的來源。卓榮泰說明,但是政府也從來不敢怠慢,因此,各種經濟成長的果實,都應該是由國人共享,政府要做的,是把政策穩定,清楚的指引出方向。他接著表示,這幾天台灣的股市跟全球的股市一樣,都面臨非常嚴重的考驗,但是投資股市有起有落、有漲有跌,大家都知道,「我們保持冷靜、沈著的心,做好準備的是政府,所有部門、部會都會做好準備,政府會最嚴密的關切局勢發展。」卓榮泰強調,政府會嚴密關切各種局勢發展,在最需要的時候做出最正確的決定,同時兼顧自由經濟與股市自由環境,昨天到今天大家對股市都有一些期待,政府也希望股市能夠自主、健全的往健康的方向去走。卓榮泰再強調一次,做好準備的是政府、是我們所有的部門,請大家能夠安心,台灣經濟基本面非常健全,國人同胞的努力,應該會經得起各種考驗,期待台灣經濟能夠穩定、持續發展。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6/354426/sm-235c925130d9287c142facff945d795c.jpg)
黑色星期一!美股開盤3大指數重挫 道瓊、那斯達克跌破千點
美國股市上週大崩跌,道瓊指數下殺近千點,台積電ADR下跌5%,台股也跟著受累,連續2個交易日出現單日狂殺千點的慘況,今天(5日)更暴跌1807點,市值蒸發近6兆,創史上最慘。據悉,美股週一開盤後3大指數再度重挫,道瓊下跌1085.79點、納斯達克下跌1460.13.點、標普500也跌227.77點。美股今日開盤延續上週跌勢,道瓊工業指數重挫1066點或2.68%,暫報38670.55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1056.75點或6.30%,暫報15719.42點;標普500指數下跌219.62點或4.11%,暫報5126.94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274.61點或5.96%,暫報4333.14點。科技股部分,台積電開盤下跌13.50點,跌幅達到9.01%,暫報136.36點。美國經濟持續衰退,台股受美股大跌拖累,上週五(2日)才創單日最深跌點,重挫1004點,不料今天開盤再度狂殺千點,終場下跌1807點,以19830點作收,再度創下史上單日收盤最大跌點,如今美股再次重挫,是否影響台灣股市有待觀察。對此,證交所罕見舉行記者會說明,按照過去經驗,判斷的內容包括是否是非理性、持續擴大,後續仍會高度密切注意,以往疫情、俄烏戰爭時,市場不理性下挫達到一定幅度,發行面、交易面都有過有措施,但目前還沒有推出股市穩定措施,並強調即便台股連日大跌,今年到目前都還有10%的漲幅,但只要主管機關有決策,證交所都會配合。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54397/sm-254589016763cd90a4459b7e02d52a4e.jpg)
台股連2日暴跌融資戶送上斷頭台 專家預估「這天」止跌反彈
台股上周五暴跌千點,今日開盤又大跌逾1800點,收在19830.88點,跌幅8.35%,2萬點失守,不少個股已跌破融資維持率130%底限門檻,券商融資追繳令萬箭齊發,不少融資戶被推上斷頭台,大家都在問何時止跌?專家預估,這波追繳令可能延續到後天,屆時有機會止跌。美股上周大崩跌,道瓊下殺近千點,台股也受累,上周五暴跌千點後,今早再跌1800點,指數最低跌至19783點,終場收在19815點,市值一口氣蒸發近6兆元,再創史上最慘。今天再度急殺,市場認為已引發融資多殺多賣壓,有些融資借錢買股票的投資人已先行自砍殺出。「融資」是指投資人向券商借錢並支付利息購買股票,假設購入1檔股價100元的股票買進須支付10萬元的現金,但如果是以「融資買進」的話,只要支付4成4萬元,等於剩下的6成6萬元是向券商借的。但券商也會盡可能把借出風險降低,所以也就有了「融資維持率」的保護機制,一旦融資維持率跌破130%,不論賺賠,券商就會強制幫投資人出售股票。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向媒體坦言「融資斷頭令已萬箭齊發」,上周五已有一些融資斷頭賣出,今天不管是客戶自行斷頭退場,或是臨界點出現被券商追繳,補上保證金等,都會讓融資退場壓力增加。至於大家最關心的是「何時止跌」?他認為,過去的歷史經驗,一旦融資維持率到了歷史相對低水位,同時又面臨到大量減肥的時間點,就有機會止跌,最快後天就有機會反彈,但是反彈過後還是會震盪一陣子,畢竟這波短線的衝擊相當大,同時也觀察美國的經濟數據跟台灣公司的營收表現,像是重量級的AI指標NVIDIA財報將在8月28日公布,如果數據不錯,同時股價也跌到相對低點,就有機會回到多頭走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0/354370/sm-da0d88b1f1af43007563ab246c891e90.jpg)
股民期待的「救市政策」落空 證交所:要再觀察國際股市
美股上周大崩跌,道瓊下殺近千點,台積電ADR下跌5%,台股也受累,連續2個交易日出現單日狂殺千點的慘況,今早盤以20982點開出,最低下探至19783點,終場收在19815點,跌1807點,市值直接蒸發近6兆,創史上最慘。對此,證券交易所罕見於今日下午3點召開記者說明會向外界說明市況,股民紛紛期待會有「救市政策」,有些還推測會.禁止平盤下放空、縮小跌幅為3% ,漲幅仍維持10% ;或是證交稅、.融資利率減半等。不過,證交所卻直接潑了股民一桶冷水。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在記者會上表示,已跟主管機關開過會,「目前還沒有推出救市措施。」簡立忠同時信心喊話,他認為台股基本面良好,是否需要「救市措施」?則需要再觀察國際股市再做決定。簡立忠說,台股大跌主要有2個原因。第一,美國近日公布7月份ISM製造業指數為46.8,創近8月新低,引發市場不安情緒。勞動部公布7月份非農就業人數相較6月僅新增11.4萬人,且失業率飆至近三年新高,引爆經濟衰退的擔憂。第二,中東地區在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遇襲擊後緊張局勢升級,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也對全球股市產生衝擊。當國際出現重大事件時,台股會與全球市場連動,簡立忠說,觀察國內基本面,依據台經院7月公布經濟景氣預測,受惠於全球AI產業熱潮,國內企業擴廠意願增強,而全球終端需求回升及新興科技應用產品需求揚升,令出口表現優於預期,台經院也預估今年國內經濟成長率為3.85%,較前次預測上修0.56個百分點。另,國發會公布6月景氣燈號從紅黃燈轉為代表景氣熱絡的紅燈,「顯示我國經濟表現穩健。」至於股市不理性下跌時,會有哪些救市項目,簡立忠指出,以往疫情、俄烏戰爭等,讓股市下跌達到一定幅度,都會配合主管機關推出交易面、發行面等措施,簡立忠也提醒投資人要審慎判斷,應參考台灣經濟基本面去做股市操作。根據歷史紀錄,近三年「救市措施」有鼓勵上市櫃公司實施庫藏股及法說會,要求自營商造市、鼓勵投資人定期定額投資台股、盤中借券賣出委量不逾前30營業日日均成交量10%、放寬抵繳信用交易擔保品範圍、當日收盤價跌幅超過3.5%平日平盤不得放空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6/354116/sm-a7f6841406e3bdad84b19398262b9035.jpg)
失業率攀升觸發「蕯姆規則」 華爾街估:Fed年底前降息3次+125個基本點
最新公佈的美國失業率再次上升,華爾街主要投行經濟學家也相繼調整了對美國聯準會利率路徑的預測,預計聯準會降息將提早到9月,年底前降息幅度達125個基準點。自2022年3月起,聯準會快速升息讓利率水準來到20多年來高點,伴隨金融市場波動,資金紛紛停泊在貨幣市場,並帶動其規模一路突破6兆美元大關。而聯準會在7月份利率決策會議維持基準利率於5.25~5.5%,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會後表示,若通膨持續往預期的目標靠近,且勞動市場能維持現狀,9月份有機會啟動降息。不過美國7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增加11.4萬人,低於預期的17.5萬人;失業率也意外攀升至4.3%,爲連續第4個月上升。就業報告出爐後,指責聯準會錯過降息時機的批評聲浪暴漲。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如今情勢愈來愈明朗,Fed政策再次慢了好幾拍,坐等降息時機,卻讓失業率持續攀升。最新公布的7月失業率升上4.3%,觸發向來非常準確的衰退指標「薩姆規則」(Sahm Rule),顯示經濟或已陷入衰退。「薩姆規則」即當3個月的平均失業率從前12個月的低點上升0.5個百分點時,經濟就處於衰退之中。該指標自1970年以來,預測準確率爲100%。華爾街主要投行也相繼調整降息預期前景。花旗集團預測聯準會在9月與11月將分別降息2碼,12月會議上再降息1碼,意味着該年內需要降息125個基準點(50+50+25)。高盛則預估今年將降息3次,先前預估為降息2次。花旗經濟學家們甚至認為,到2025年中期,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政策區間將達到3%至3.25%,即累計減息225個基準點。不過聯博投信看法相對保守,預估聯準會較有可能於9月降息25個基準點,年底前再降息25個基準點,總計2碼。摩通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更是提到,央行已有理由在9月會議前降息,即在例行會議時間外非常規的「緊急降息」。上一次聯準會「緊急降息」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353504/sm-7f119028c3b73db7523d8d92b40cd92f.jpg)
勞動基金上半年大賺近8000億 新制勞退5398.7億!每人分紅逾4.2萬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日)公布整體勞動基金截至113年6月底止運用規模為6兆7496億元,113年截至6月底之評價後收益數為7993.2億元,收益率13.03%,其中新制勞工退休基金獲利5398.7億元,收益率12.96%,平均每人分紅逾4.2萬元。勞動基金運用局提到,6月份金融市場表現穩健,單月收益數為1919.4億元,若加計受託管理之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及農民退休基金,總運用規模達7兆3686億元,收益率為13.11%。回顧6月金融市場表現,雖有歐洲選舉不確定性因素干擾,惟美國5月CPI與核心CPI年增率持續放緩至3.3%及3.4%,通膨數據表現穩定,且市場對於AI應用需求持續樂觀看待,6月份主要金融市場延續多頭上漲格局。勞動基金運用局表示,勞動基金以獲取長期穩健收益為目標,俾以保障勞工經濟生活,爰各項投資運用係透過多元分散布局於股票、債券及另類等各種資產,同時配置於國內、外市場,藉以降低單一金融市場波動對整體基金收益影響。就長期投資績效來看,整體勞動基金近10年多(103~113.06)平均收益率為6.72%,國保基金近10年多(103~113.06)平均收益率為7.27%,長期投資績效穩健。整體而言,部分主要國家陸續啟動降息循環但整體利率水準仍維持高檔,通膨數據見緩惟仍需觀察,加上地緣政治衝突不斷,且適逢全球主要國家選舉年,皆為金融市場帶來紛擾。勞動基金運用局將密切注意全球政經情勢,檢視布局策略及機動調整投資部位,強化基金運用效能,以提升基金長期投資效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審計部公布2023政府總決算審核結果 整體淨資產較前1年增5730億
審計部於29日公布2023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結果,其中總決算歲入決算修正淨增列4524萬餘元,審定為2兆9073億餘元;歲出決算修正淨減列5億餘元,審定為2兆6277億餘元。據報告顯示,總決算歲入決算修正淨增列4524萬餘元,增列1億2,198萬餘元,減列7674萬餘元,審定為2兆9073億餘元;歲出決算修正淨減列5億餘元,增列10億2249萬餘元,減列16億738萬餘元,審定為2兆6277億餘元,歲入歲出相抵賸餘2796億餘元,年度中已償還債務1260億元,收支賸餘1536億餘元。中央政府公共債務總額為6兆5133億餘元,占GDP的27.66%。審計部指出,國營事業決算綜計修正淨增列收入4610萬餘元,增列8231萬餘元,減列3620萬餘元,淨增列支出10億餘元,增列11億9689萬餘元,減列1億5484萬餘元,審定總收入3兆5075億餘元,總支出3兆4477億餘元,淨利為598億餘元;修正淨增列繳庫股息紅利1040萬餘元,增列1081萬餘元,減列41萬餘元,審定為2052億餘元。審計部說明,非營業特種基金決算綜計修正淨減列收入(含基金來源)4億餘元,增列847萬餘元,減列4億5711萬餘元,淨減列支出(含基金用途)14億餘元,增列5億3276萬餘元,減列19億3993萬餘元,審定總收入(含基金來源)3兆6777億餘元,總支出(含基金用途)3兆5694億餘元,賸餘1083億餘元,審定解繳公庫200億餘元。審計部指出,2023年原列債務舉借預算1731億餘元以及原列預計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調節因應數473億餘元,均未執行。債務還本部分,除了按預算執行的1110億元外,另增加還本150億元,總還本額達1260億元。根據審計部審定,2023年中央政府的收支賸餘為1536億餘元,累計至2023年底,總賸餘達7044億餘元。此外,審計部指出,2023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的整體資產負債表顯示,整體資產為58兆5904億餘元,整體負債為49兆6710億餘元,整體淨資產為8兆9194億餘元,較2022年底的8兆3464億餘元增加了5730億餘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8/346688/sm-087f2737bd73f0dc5dee50ab35b31510.jpg)
勞動基金5月獲利1513.3億元 5個月賺進6074億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於1日公布截至5月底的勞動基金最新績效數據,其中勞動基金總規模達到6兆5,994億元,收益數為6,073.8億元,收益率為9.99%。5月的金融市場回穩上揚,使單月收益數達到1,513.3億元。新制勞退基金規模為4兆3,265億元,收益率為9.97%;舊制勞退基金規模為1兆480億元,收益率為11.56%;勞保基金規模為9,990億元,收益率為10.39%;就保基金規模為1,710億元,收益率為2.72%;勞職保基金規模為368億元,收益率為0.69%;積欠工資墊償基金規模為181億元,收益率為6.09%。根據媒體報導指出,勞金局表示,5月美國的CPI和核心CPI年增率分別降至3.4%和3.6%,符合市場預期,緩和了市場對通膨的擔憂。另外,美國第一季度企業財報普遍優於預期,連帶讓主要金融市場回穩上揚。除此之外,世界銀行在6月11日公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由於美國經濟擴張,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從原本的2.4%上調至2.6%。但由於氣候變遷、戰爭和高債務對較貧窮國家造成的損害仍是重要問題。2025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則維持在2.7%。美國聯準會在6月12日的會議中決定維持利率不變,並指出通膨雖有放緩但仍處高位。相對地,加拿大和歐洲央行則選擇降息一碼,但整體通膨壓力仍在,預計降息步調將會緩慢進行。台灣央行也在6月的會議中決定維持利率不變,並將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上調至3.77%,主要原因是內需持續推動經濟成長,而出口受惠於全球終端需求回升及新興科技應用產品需求增長。CPI年增率預測則略下調至2.12%。然而,地緣政治衝突及天候風險仍是影響通膨走勢的主要不確定因素。總體來說,儘管部分主要國家開始啟動降息循環,但整體利率水平仍維持高檔,通膨數據也需持續觀察。除此之外,地緣政治衝突頻繁且適逢全球主要國家選舉年,這些因素都為金融市場帶來了不少紛擾。勞動基金運用局表示,將密切關注全球政經局勢,檢視並調整布局策略及投資部位,以提升基金的長期投資效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5/340965/sm-48faa77db428e9727057fc0fb7d7a0f6.jpg)
勞動基金4月虧損389.1億 基金局:受到海外市場震盪影響
每個月勞工所扣繳的勞保和勞退款項都會被納入勞動部的勞動基金,由專業人士管理,這些資金將在勞工退休後作為退休金退還給他們。不過勞動基金運用局於3日公布,受到金融市場震盪影響,勞動基金4月單月收益數為虧損389.1億元。勞動基金運用局於3日公布,整體勞動基金截至今年4月底止規模為6兆5,128億元,今年截至4月底之評價後收益數為4,560.5億元,收益率7.57%,受到金融市場震盪影響,4月單月收益數為虧損389.1億元。若加計受託管理之國民年金保險基金及農民退休基金,總管理規模達7兆852億元,收益率為7.58%。勞動基金運用局也回顧4月金融市場表現,表示受到美國發布3月通膨數據表現不佳、伊朗攻擊以色列導致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以及美國第一季經濟表現疲軟僅成長1.6%等影響,4月份主要金融市場跌多漲少。勞動基金運用局表示,勞動基金以獲取長期穩健收益為目標,俾以保障勞工經濟生活,爰各項投資運用係透過多元分散布局於股票、債券及另類等各種資產,同時配置於國內、外市場,藉以降低單一金融市場波動對整體基金收益影響。就長期投資績效來看,整體勞動基金近10年多(103~113.04)平均收益率為6.06%,國保基金近10年多(103~113.04)平均收益率為6.52%,長期投資績效穩健。勞動基金運用局指出,整體而言,各主要國家利率水準仍維持高檔,通膨數據尚待觀察,加上地緣政治衝突不斷,又紅海危機對全球供應鏈造成破壞,且適逢全球主要國家選舉年,皆為金融市場帶來紛擾。勞動基金運用局將密切注意全球政經情勢,檢視布局策略及機動調整投資部位,強化基金運用效率,以提升基金長期投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