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吋晶圓廠
」 台積電 半導體 晶圓代工 聯電 美國華泰創辦人杜俊元過世享壽85歲 曾是張忠謀同學、施振榮老師
華泰電子創辦人杜俊元辭世驚傳辭世,享壽85歲!杜俊元不僅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史丹佛大學的同學,還是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的老師,一生為半導體產業奉獻良多,更熱衷於慈善活動,根據華泰透過內部信向全體員工公告,表示創辦人杜俊元於昨日與世長辭,而公司從今(26日)起降半旗三天,對創辦人致上最高敬意與無限感恩。華泰電子董事長董悅明今發信給員工,表達深感不捨之外,為了緬懷創辦人的人格者崇高風範, 公司自今日起降半旗3日,對創辦人致上最高敬意與無限感恩。曾名列台灣富豪排行榜上的杜俊元,為台灣科技半導體付出許多心力,1971年創立台灣首家半導體封測公司華泰電子,不僅是台灣半導體先鋒,對於慈善事業經營也是不遺餘力。杜俊元在1979年被經濟部徵召任聯電首任總經理,曹興誠當時是他的副手。1987年杜俊元更創立矽統科技,自建8吋晶圓廠,由於過於勞累,更因心臟冠狀動脈阻塞症狀動了繞道手術。大病初癒後的杜俊元,在休養期間漸漸和妻子投入慈濟,杜俊元1993年卸下卸下公司總經理、董事的職位,全心在志業上。原本淡出科技產業的杜俊元,後來因所創立的華泰債台高築,2003年回歸重掌營運、努力償還債務,2014年轉虧為盈2016年他正式退休卸任華泰電子總經理,並由副總經理董悅明接任。杜俊元是張忠謀在史丹佛大學的同學,以及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的老師,最為外界所熟知的是,他積極行善,更在1996年將價值15億的土地捐給慈濟,超過萬坪土地興建成為高雄慈濟園區,隔年,杜俊元再次捐給慈濟價值13億元的矽統股票,奉獻慈濟志業。董悅明發信給員工,全文如下:「親愛的華泰電子全體同仁:本公司創辦人 杜俊元博士於昨日與世長辭。杜博士早期自美歸國後,於1971年創辦本公司,成為台灣首間本土獨資之半導體封裝測試公司,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先鋒。之後,杜博士曾任聯華電子首任總經理,並創辦矽統科技,參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整個發展過程,對國家、社會貢獻卓著。在半導體產業低迷時,本公司曾經陷入艱困時期,創辦人義無反顧回任董事長,兼任總經理,一肩承擔起所有責任,置個人與公司成為命運共同體,無私全力拼搏,帶領公司全體員工,走出陰霾,營運轉型成功,再次開啟公司未來無限可能的機會。其個人善盡社會責任,成為台灣企業家的典範,令各界人士深感敬佩。創辦人於2016年交棒退休,全心投入慈善公益志業。其為人誠、正、信、實之價值觀,負責踏實的態度,深深烙印在公司員工心中,並且成為本公司企業文化的一部份。今本公司創辦人 杜俊元博士辭世,本公司全體同仁深感不捨。緬懷創辦人之人格者崇高風範, 本公司自今日起降半旗3日,對創辦人致上最高敬意與無限感恩。」
職場文化不同、人力成本增加 台積電海外設廠難題不小
台積電最近風雨不少,不僅是台積電亞利桑那廠依照晶片法案申請補助,面臨美方對買回公司股票等重重限制外,最近還遭前總統川普嗆聲「搶走美國所有半導體工作」,要求執政當局阻止此事發生。另外預計在德國德勒斯登設的新廠,則有當地人力成本過高的隱憂,難題不小。還好台積今年要完工的日本熊本12吋晶圓廠,雜音就比較少,頂多就是時薪高達690元,讓當地民眾憂心衝擊就業市場。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接受《紐約時報》專訪,針對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Arizona,AZ廠)透露進展緩慢,已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除了《晶片法案》中520億美元補貼外,美方還需提供激勵措施,「否則該計畫很快將碰到瓶頸,台積電目前還想不到解決辦法」;分析師表示,美國上到半導體主管、工程師,下到建築工人,不僅人力成本貴,還叫不動,最尷尬的是頭洗一半、難以收拾,已預知未來結局了。分析師指出,台積電之所以能成為半導體領頭羊,仰賴的是台灣人「任勞任怨」的特質,隨Call隨到的文化,成功與時間競賽的高效率,造就了台積電護國神山名號;廠房搬到了美國,人力成本比台灣貴一倍,當地工會強勢作風、本地勞工優先任用,緊急事件半夜到公司根本是天方夜譚,台積電一到美國全變了調。分析師表示,台積電赴美設廠,內部絕對要付出代價,台灣去的工程師,領的薪水比美國人低,周末、半夜都可能要臨時來上班,未來將遭逢人員管理上的挑戰;另外,美國廠成本高昂,未來先進製程的晶片如何報價,以蘋果手機晶片為例,要報美國廠的價格還是台灣廠的價格?當蘋果討價還價時,如何向蘋果解釋兩者差價,也將是台積電面臨的難題。分析師透露,台積電1996年曾赴華盛頓州設立8吋晶圓廠,當時的成本,包括人、文化、管理等都是問題,設廠夢想變噩夢,台積電絕口不提,現在又重新面臨同樣挑戰。
資金、半導體技術供奉立陶宛 王鴻薇:蔡英文賣台
立委王鴻薇今(4)日開記者會痛批,蔡政府不時營造台灣和立陶宛友好關係,但台立關係其實是建立在台灣金援和八寸晶圓半導體技術援助之上,去年我國和立陶宛簽訂半導體合作備忘錄,立國對我國獅子大開口,資金由談好的金額倍增到1400萬歐元,並由我國提供資金給立陶宛,反過來購買工研院的尖端技術,讓該國私人公司發展半導體,而這些讓立陶宛予取予求的指令,全來自蔡英文總統,根本是賣台。王鴻薇表示,此案立陶宛要求極不合理,其實此案代表處堅決反對,直言「認為應該依據雙邊合作計畫,宜以對方所提650萬歐元為限,不宜因對方施壓威脅再予增加,倘施壓成功即予增加預算,未來立方各案均將比照施壓。」但是蔡英文總統親自透過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下令,召開會議會中拍板定案,外交部居然還對這項合作案「喪事喜辦」。王鴻薇說,八寸晶圓技術仍然是主流技術,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公布「8吋晶圓廠至2025年展望報告」,估計從2021年到2025年,全球8吋晶圓廠產能可望增加20%,政府把賣台當成政績來宣揚,這是喪權辱國,就是撒幣外交。王鴻薇說,2021年10月我國與立陶宛簽訂半導體合作備忘錄,原來分別由我國與立陶宛政府,共同投資一間立陶宛國內的私人企業,協助發展半導體產業;但是後來演變成我國單方面出資,雙方原本的合作預算650萬歐元(約2.1億台幣),沒想到立陶宛獅子大開口,將合作金額倍增,要求我方支付1400萬歐元(約4.7億台幣)。2022年9月30 日雙方會議中,立陶宛外交官還撂下狠話,如果我方不同意,他就要回報立陶宛外交部長「稱立方助台之心,高於台方助立之心」,且隨即離席會議,態度極度囂張跋扈。王鴻薇說,這樣的抬價根本沒有道理,除了一開始雙方就約訂總價650萬,已經是由我國政府全額支付以外,立陶宛所要求的1400萬歐元中,有620萬竟然是要拿來跟我國工研院購買技術轉移,如此一來,等於我國工研院技術完全無償送給了立陶宛。可議的是,明明是立陶宛和台灣的合作,但實際卻是我國把錢和技術都給主業是車輛跟踪器的私人公司,讓該公司進入半導體領域,我國代表處也堅決向政府表示萬不可行,不能幫私人公司買技術,且有違國際慣例。「這不是喪權辱國,什麼是喪權辱國?請問蔡英文還要付這筆尾款嗎?」王鴻薇表示,沒想到消息傳回國內,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卻召開會議,帶著蔡英文的指示,指示案件應該政治處理,還要外交部、經濟部、國發會「幫忙」,最後根據外交部提供資料,我政府補助1000萬歐元,而且第一年663萬歐元已撥付工研院。她說,蔡政府外交策略,去年就開始向立陶宛靠攏,不但設立立陶宛代表處,也成立各類基金、以及交涉合作案,然而這些表面風光,卻都是延續凱子外交,不但給錢,還把我國最珍貴的半導體技術也雙手奉上了。
談晶片戰/張忠謀贊成美對中晶片禁令 楊應超嚇到:2奈米恐難堅守台灣「不要美國說什麼都好」
半導體產業專家、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被昨(16)日張忠謀一句「贊成美國限制中國半導體發展」首度公開表態嚇到,他認為張忠謀洞悉產業發展、晶圓製造成本與政治風向,立場會隨晶片戰爭「動態發展」,應該是在去年底赴亞歷桑那州廠移機後,有不少新發現,因此調高了對在美製造晶圓的成本預估,以及選邊站在美國那邊。張忠謀昨日與《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進行「半導體世紀對談」,楊應超讀了該書英文、中文版,是第一個在台灣媒體發表書評者,他並在線上全程收看。對張忠謀表態支持美國對中國祭出禁運限制、實體清單等做法,他分析:「做生意應該是中立、不能選邊站。尤其這樣得罪中國,所以他的太太張淑芬在台下也頻頻揮手,叫他不要講太多。」楊應超說,他去年就提出台積電赴美設廠,非商業規畫,而是出於政治壓力,「不是對的決定」,事實也是「原本說先進製程會留在台灣,現在5、3奈米已經過去,2奈米是否能堅守台灣『很難說』。」目前90%高階晶片都在亞洲生產,美方為建立國防力量,一定要掌握產能和算力。楊應超表示,1998年台積電在華盛頓就建立過一座8吋晶圓廠,張忠謀那時遭遇文化與人的問題,「去年亞歷桑那州廠動工、移機後,發現在美製造成本不只高台灣製造5成,今天更說成本翻倍,將放慢晶片產業成長速度,半導體產業進入完全不同賽局。」因電子產品的銷售狀況跟價格有關,如iPhone越來越貴,消費者換機週期就從以前2-3年、延長到4-5年,這也影響經濟發展。至於各國都在用補貼自建本土半導體製造能量,楊應超認為那些補貼「只是杯水車薪」,美國仍然是世界上的科技霸權,因純科學pure science底子深厚,同時用大量印鈔造就強悍的資本市場,發動戰爭但戰場都不在本土、令兩百多年來的建設與發展都被完整保留,並且吸納了全世界的菁英。美國掌握半導體、航太大部分專利,創新每每顛覆市場,「連中國阿里巴巴也是抄亞馬遜,百度是學GOOGLE」,還有現在的Chat GPT。楊應超直言,除了半導體,台灣還沒有可以跟國際競爭的產業了,「政策使然」,這也是張忠謀會重複提到李國鼎的原因,現在連供應鏈相對單純的蛋都缺,基礎能源電、水也不足;生技醫療、製藥、幹細胞產業有前景,還需面臨認證問題。楊應超認為,未來的局勢很難設想,但晶片仍是主戰場,5G、6G、電動車產業發展也是用晶片,他奉勸台灣主政者,「不要美國說什麼都好、台積電什麼製程都應要求移過去」,要制定長期發展國策。
全球8吋晶圓5年增設25條生產線 SEMI:2022年營收可達49億美元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於今 (12) 日發布的全球8吋晶圓廠展望報告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指出,晶圓製造商未來5年將增加25條新的8吋晶圓生產線,以滿足各式仰賴半導體元件之相關應用。SEMI最新公布的全球8吋晶圓廠展望報告 (Global 200mm Fab Outlook)中指出,全球半導體製造商從2020年初到2024年底可望提升8吋晶圓廠產能達120 萬片,增幅21%,達到每月690萬片的歷史新高。8吋晶圓廠設備支出繼去年攀升至53億美元後,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持續齊心克服晶片短缺問題,各地晶圓廠保持高水準運轉率,2022年預估總額仍可達49億美元的亮眼成績。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指出,製造商將增加的8吋晶圓生產線產品,例如類比、電源管理和顯示驅動IC、功率元件MOSFET、微控制器 (MCU) 和感測器等,5G、汽車和物聯網 (IoT) 持續成長之應用需求。涵蓋自2013年至2024年共12年期間的全球8吋晶圓廠展望報告也顯示,今年代工廠將佔全球晶圓廠產能50%以上,其次是類比的19%,以及離散/功率的12%。以區域來看,2022年8吋晶圓產能以中國為大宗,佔比21%,其次為日本佔比16%、台灣和歐洲/中東則各佔15%。設備投資預計到2023年為止均可維持30億美元以上高點不墜,其中代工佔總支出54%,接著為離散/功率20%和類比19%。SEMI全球8吋晶圓廠展望報告列出超過330座晶圓廠和生產線,包括前次2021年9月更新以來47 家晶圓廠 64 處更新資訊。
上海分批封控…超市爆搶購潮「買菜互打」 陸網求助:老父被趕只能睡橋下
上海市官方27日晚間宣布,從28日5時起,以黃浦江為界分區分批實施封控,開展核酸篩查,封控區域內,住宅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所有人員足不出戶,人員和車輛只進不出。消息一出,上海各大超市湧現人潮,架上商品被搶購一空。另外,有網友發文求助,老父親被趕出市場宿舍,目前只能暫時睡橋下,求助無門,請大家幫忙。上海市官方表示,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儘快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綜合前幾輪核酸篩查情況並經專家評估研判,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新一輪切塊式、網格化核酸篩查。滿滿人潮。(圖/翻攝自微博/冀祉)自3月28日5時起,以黃浦江為界分區分批實施核酸篩查,第一批,浦東、浦南及毗鄰區域(包括浦東新區全區,奉賢區全區,金山區全區,崇明區全區,閔行區浦錦街道、浦江鎮,松江區新浜鎮、石湖蕩鎮、泖港鎮、葉榭鎮)先行實施封控,開展核酸篩查,4月1日5時解封。同時,浦西地區重點區域繼續實施封控管理;第二批,4月1日3時起,按照壓茬推進的原則,對浦西地區實施封控,開展核酸篩查,4月5日3時解封。封控區域內,住宅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所有人員足不出戶,人員和車輛只進不出,保障基本生活必需的外賣、快遞等實行無接觸配送,不得進入住宅小區;所有企業實施封閉生產或居家辦公,保障市民生活和城市基本運行的水、電、燃油、燃氣、通訊、交通、環衛、糧油肉菜供應等公共服務類企業除外;另暫停公車、地鐵、輪渡、出租汽車、網約車運行,疫情防控、緊急就醫、生活保障、城市運行、應急處置等相關車輛,經各區政府或各行業主管部門認定核實後通行,其餘車輛非必要不上路。大家瘋狂亂搶。(圖/翻攝自微博/Agbert迎迎)上海市官方呼籲,請市民支持理解配合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按所在街道社區或單位通知要求,分時段有序參加核酸篩查,期間如未參加核酸篩查,隨申碼將被賦「黃碼」;對無正當理由拒不配合、妨礙疫情防控或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將依法追究其相應法律責任。超市擠滿人。(圖/翻攝自微博/冀祉)公告一出,上海各大超市擠滿了採購人潮,架上的商品全部被搶購一空,菜也被人潮搶到爛掉,更有人為了搶商品而大打出手,「浦東超市」一度登上微博熱搜。(影片請點我)另外,微博帳號「用戶7748605521」發文表示,父親多年來一直在上海嘉定的江橋市場做生意,住市場宿舍裡,近日因疫情被趕出市場。他指出,大約23日晚上或更早,有關防疫執勤人員進入市場驅趕商販,很多人都被趕出來,父親緊急找好友借宿,但疫情期間小區管控,好友也幫不上忙。大陸網友發文求助。(圖/翻攝自微博/用戶7748605521)網友表示,父親無處可去,只好跟別人去橋洞暫住再做打算,本打算買票離開上海回老家,但錯過時機,沒有核酸不能買票,從23日開始至今每天都做核酸至少3次,免費的,自費的都查不到結果,父親去問,人家說有點異常,說有異常又不給拉去隔離,放任在外不管不問。網友表示,父親被趕出市場宿舍,只能暫時住在橋下。(圖/翻攝自微博/用戶7748605521)網友嘆,「我爸都快70了,本身就有些老毛病,這個天氣,因為露宿好幾天,基本生活又得不到保障,抵抗力下降,這幾天感冒了也沒地方看,作為女兒,從知道開始就一直在想辦法,找上海的朋友,網上查號碼打上海衛健委電話,市民熱線,上海防疫辦電話,沒有一個能打通能有效處理的。」而父親也打了110,110說這不歸他們管,推給120,打120也不管。網友求助,「我爸知道自己走不了,留下來又只能住橋洞,一把年紀真的吃不消,老人真的是能想的能做的都去做了,拉去隔離也配合,可就是沒有人管,只希望微博裡的大神能人人出一份力幫忙擴散,引起關注,幫忙解決。」貼文一出,引起討論,超過千名網友轉發並標註官方帳號。由於台積電在上海設有8吋晶圓廠,是否會受到影響,外界都很關注。對此台積電聲明表示,一切遵照當地政府防措施,目前不影響上海廠生產。
力晶同樂會2/Open Foundry策略互利共生拉高毛利率 力積電從紅海游進藍海重生
今年全球晶片大缺貨,歐美傾一國之力找晶片,美國商務部甚至要求半導體供應鏈大廠在11月8日前交出晶片數據。早在去年11月30日,力積電(6770)準備興櫃前的公開說明會上,董事長黃崇仁就以「恐慌」來形容全球半導體產能吃緊實況,還順勢拋出「Open Foundry」的新概念。當時,外界只知「(力積電)整體產能利用率已達100%,連要擠個200、300片出來都沒辦法,」但黃崇仁已看到2021年5G、AI等應用持續推升,對半導體產能勢必會吃緊到無法想像的地步,這讓他逮到了「話語權」,喊出Open Foundry開放晶圓代工平台概念,建立由客戶提供設備超前部署產能的新合作模式。轉型晶圓代工的力積電如重獲新生,搭上近年來半導體需求大於供給熱潮,黃崇仁打出Open Foundry策略,與客戶建立更穩固合作關係,營運漸入佳境。(圖/王永泰攝、報系資料照)依黃崇仁想法,引進策略合作夥伴,一來可分攤力晶電的龐大設備投資,一來可鞏固與IC設計業者的關係,IC設計廠也能掌握足夠產能。「這個包價包產做法,就是要『互利共生』、『有產能者得天下』。」一家半導體設備商向記者解釋。此外,「Open Foundry策略,還增添了(力積電)營業資金調度的靈活度。」知情人士透露。聯發科(2454)去年10月就斥資16.2億元購買設備,再把設備出租給力積電就是一例。力積電開放客戶「包廠」的先例一開,同業也迅速跟進,例如聯電(2303)也與多家客戶簽訂互惠協議,客戶以議定價格預先支付訂金確保取得產能。聯發科透過Open Foundry合作,以16.2億元購買半導體設備,再把設備出租給力積電,藉此方式強化雙方的合作關係。(圖/黃威彬攝)力積電這一奇招果然奏效,迄今包產客戶約40家,占了力積電8成產能,光靠Open Foundry所簽下的固定合約,營收貢獻就有100~200億元間,數目不小,約營收占比2至4成。力積電8吋晶圓廠規劃以生產功率元件為主,未來會迎合電動車動力系統的半導體元件需求;12吋邏輯代工則以系統週邊IC生產為主,避開與主要代工廠競爭奈米級(先進製程)處理器IC生產,至於記憶體代工,鎖定中低容量的利基型、物聯網應用記憶體,不碰最激烈競爭的電腦、伺服器與手機產品領域。據了解,邏輯晶片的毛利率已經超過45%,記憶體的部分毛利率變化則比較大。目前力積電透過產品區隔及利基型產品特性來拉高產品的毛利率,已看到成效,今年第2季毛利率為39.5%,第3季攀升至43.5%,全年有望突破40%,力積電內部預估明年會更上一層樓。
鴻海以25.2億元搶下旺宏6吋廠 將打造第三代半導體廠布局EV
自4月份傳出要出售6吋晶圓廠的旺宏(2337),在多家搶親下今(5)日花落誰家答案揭曉,由鴻海(2317)集團以25.2億元接手。此舉將大幅增加鴻海集團在代工驅動IC、電源與車用相關晶片領域的戰力,也為一手催生MIH電動車聯盟的鴻海再打添EV資源。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第三代半導體正由4吋轉到6吋,買旺宏這座廠正剛好,旺宏董事長吳敏求則表示,未來這將是一座先進的6吋廠。今天鴻海聯手旺宏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由鴻海董事長與旺宏董事長吳敏求一同主持舉行,說明鴻海以25.2億元向旺宏收購其6吋晶圓廠廠廠房及設備, 旺宏這座6吋廠月產能約1.5至2萬片,主要為客戶代工驅動IC、電源與車用相關晶片;預計今年年底會完成交易,新設備的交期預計要10個月。幾個月前市場傳出旺宏要以10億元出售6吋晶圓廠時,就吸引不少企業有意收購,包括特斯拉、聯電(2303)、世界先進(5347)、日商東京威力科創等。吳敏求則透露,即使在與鴻海談定價碼後,還是有其他公司想出更高價來搶下這座廠,但基於誠信,交易已經確定也就不會改變(deal done is done)。在2009年就跨入車用電子市場的旺宏,目前已經是世界第二大車用電子供應商,規模僅次於美飛凌。吳敏求表示,為提升先進技術及國際競爭力,旺宏將專注發展12吋晶圓廠業務,尤其在未來產能擴充後更將著重3D NAND及先進NORFlash的研發製造。劉揚偉表示,鴻海的目標是要在2025年打造出2000萬台電動車的規模,為台灣電動車產業打出一個很好的基礎,也是鴻海3+3的策略投資規劃,將用來開發與生產第三代半導體,特別是電動車使用的SiC功率元件,也會輔以矽晶圓的產品如微機電系統MEMS等,契合鴻海發展半導體、電動車、數位健康等事業的戰略需求。目前鴻海集團直接和間接營運的還有2座8吋晶圓廠,位居鴻海6大產業之一的半導體,年營收已經超過700億元。
黃鐵嘴搶晶圓財4/精準預測半導體走勢贏得「鐵嘴」封號 負債千餘億10年大翻身
資深股票投資人湯瑪士表示,DRAM當年是相當風光的產業,不光是投資金額大,DRAM的價格波動甚至足以牽動個人電腦組裝價格,所以每次黃崇仁現身公開場合時,都會被記者追問,「黃崇仁也是很敢講,特別是預測DRAM價格的變化部分,幾乎都很準。」湯瑪士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二○○九年初,當時金融海嘯剛過,各行各業還處於療傷止血階段,擔任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的黃崇仁卻舉辦記者會明確地說:「我們看到燕子了,景氣回升了,大家有救了!」那時沒人相信,但事實證明他是對的,因此被冠上「黃鐵嘴」。隨著汽車製造使用愈來愈多電子產品,對晶片的需求大增,因此在這波缺貨潮中,也連帶受到影響。(圖/張文玠攝)不料,在韓國大廠砍價搶市的惡性競爭下,「兩兆雙星」不到10年就淪為「兩兆傷心」慘業。2012年DRAM報價崩盤,力晶連續2年大虧近千億元,股價只剩下0.29元而下櫃,陷入銀行監管財務的紓困窘境,而約28萬名股東手上的股票也淪為壁紙。 當年負債1,200億元的黃崇仁並沒有跑路,靠著出售力晶廠房給美國DRAM大廠金士頓,再承接金士頓的代工業務,成功度過財務危機,兩年後開始賺錢,5年內還清銀行1,200億元債務,在業界一片看衰中,自救重生。黃崇仁與藝人于素珊結縭多年,感情相當深厚,他曾公開表示:「老婆就是要用來疼的。」(圖/報系資料庫)黃崇仁曾說,在貴人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指路下,力晶才從DRAM轉入晶圓代工,二○一八年將子公司「鉅晶電子」更名為力積電,增資至310億元,並收購母公司力晶所有晶圓代工業務,包括3座12吋晶圓廠、2座8吋晶圓廠,搖身一變為台灣第3大晶圓代工廠,並於去年12月間上櫃,力晶母公司則轉型為控股公司。力積電在苗栗銅鑼建造12吋晶圓廠,成為今年唯一蓋晶圓新廠的業者。(圖/報系資料庫)如今站在缺貨風口上,力積電報價獲利都飛起來。美系外資指出,力積電重壓在顯示器驅動IC、電源管理IC和相機影像感測器,由於利基型記憶體售價持續上揚,預估力積電下半年的毛利率將會達45%,相較去年下半年的23.8%,可說翻倍成長,優於大盤評等,股價上看85元。DRAM當年相當風光,甚至因為DRAM價格波動大,牽動個人電腦組裝價格。(圖/報系資料庫)
全力衝刺! 全球8吋晶圓廠產量創新高、設備支出倍數成長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最新「全球8吋晶圓廠展望報告(Global 200mm Fab Outlook)」指出,統計2020年到2024年8吋晶圓廠產量不僅提高,產能創下歷史新高,相較半導體設備支出也大幅成長到40億美元,半導體產業積極克服晶片短缺,全球8吋晶圓廠使用率持續處於高位。 全球8吋晶圓廠已安裝產能和晶圓廠數量。(圖/SEMI)SEMI在報告中指出,全球半導體製造商2020年到2024年將持續提高8吋晶圓廠產量,預計增加95萬片,增幅17%,達到每月660萬片的歷史新紀錄。8吋晶圓廠設備支出歷經2012年至2019年於20億至30億美元之間徘徊,2020年突破30億美元大關後,2021年將更上一層樓,來到近40億美元。SEMI說明,支出大幅增長反映的是半導體產業積極克服晶片短缺的現況;而全球8吋晶圓廠使用率持續處於高位,正全速運作中。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分析,晶圓製造商將增設22座8吋晶圓廠,滿足5G、汽車和物聯網(IoT)等高度依賴類比、電源管理和顯示驅動器積體電路(IC)、功率元件MOSFET、微控制器(MCU)及感測器技術等裝置不斷增長的需求。報告中也分析,以以區域來看,2021年8吋晶圓產能則由大陸佔比大多數,占比達到18%,其次是日本和台灣,比例各有16%。SEMI指出,預計到2022年,設備投資都將維持在30億美元以上的高水準,代工將佔總支出一半以上,接著依序為離散/功率,占21%、類比,占15%、微機電MEMS和感測器,占7%。
台積電3奈米廠上樑 累計南科投資將逾2兆
台積電3奈米廠新建工程今(24)日舉行上樑典禮,象徵台積電未來生產3奈米的新生產基地已經準備妥當,累計台積電在南科晶圓廠達到5座,投資將超過2兆元。台積電位於南科園區的3奈米廠新建工程舉行上樑典禮。(圖/台積電)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台積電在1997年南科剛成立的時候,就是第一個大舉投資南科園區的公司,晶圓六廠在同年開始動土,它是當時南科園區第一座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廠,也是全球最大的單一8吋晶圓廠。在南科陸續興建晶圓14A 廠、晶圓14B廠,以及這兩年動土興建的晶圓18廠,若包含接下來的興建工程,將在南科投入超過新台幣2兆元。台積電這座3奈米廠廠房基地面積約為35公頃大,潔淨室面積將超過 16萬平方公尺,大約是22座標準足球場大小。未來3奈米進入量產時,年產能將超過每月60萬片12吋晶圓。台積電位於南科的營收持續增加,2019年產值高達新台幣3,800億元,占台積電營業額的37%,今年預估將突破4,400億元。南科園區內員工數量已經超過1萬5,000 位。未來,當3奈米新廠落成並進入量產,共計將會有約2萬名員工。根據資料顯示,截至今年10月,半導體於南科園區的投資金額約為 2 兆1,000多億元,佔南科園區總投資金額的87%,在就業人口方面,半導體產業就業人口占南科就業人口的32%,營業額則占南科營業額約63%。
收編Intel電源解決方案 聯發科吃補布局多元業務
因應5G、高性能晶片及高效能電源管理發展需求趨勢,聯發科公告透過子公司立錡科技(Richtek)斥資8,500萬美元(約新台幣24億元)購買英特爾(Intel)旗下Enpirion電源管理晶片產品線相關資產,進一步厚實技術、產品等營運動能。市場業界認為,這些年來在物聯網、車用電子、5G及消費性電子等多元應用興起,對於電源管理IC需求大增,重要性愈來愈高,加上上游主要生產電源管理IC的8吋晶圓廠產能吃緊,聯發科這次透過子公司的方式取得英特爾Enpirion電源解決方案,不僅補足彈藥庫,對於聯發科在發展可程式邏輯閘陣列(FPGA)、系統單晶片(SoC)、中央處理器(CPU)、特殊應用晶片(ASIC) 和其他半導體設備產品,都有相當大的助力。除了手機晶片外,今年市場上已經看到愈來愈多聯發科的晶片產品出現在Chromebook、路由器、遊戲機、智慧電視、真無線藍牙耳機、智慧語音助理及健身器材等,聯發科產品深入生活領域,也正符合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先前所說的多元業務組合及轉型平台策略。蔡力行在對歐美市場舉行年度高峰會中指出,預期今年全球採用聯發科各式晶片的終端產品將有望達到20億台,其中5G手機晶片天璣系列全年出貨量將有望達到4,500萬,合作的品牌包括Oppo、LG、三星、亞馬遜、微軟、Vizio、Belkin、聯想、派樂騰(Peloton)等。對於2021年,聯發科表示繼2020年打入北美、歐洲及中國等地區市場後,將攻入南美、非洲及日韓等地區。
低潮16年1/華為禁令聯電翻身!員工人人領萬元紅包 主管爽分20億
一紙美國針對大陸「華為」的禁令,讓躺平16年的「聯電」股價,如逢驚蟄般從冬眠中醒來,精神抖擻地翻了一倍多,從15元飆上32元。10月底聯華電子(聯電)舉辦10年來首場運動會,發給全球約2萬名員工每人1萬元紅包;本刊調查,3周前,聯電還信託6萬3千多張、市值共逾20億元的股票,做為30位主管的紅利及犒賞。受到轉單效益激勵,聯電股價7月以來應聲上揚,10月23日更一度站上34元新高。(圖/翻攝自元大行動精靈App)陸美貿易戰下,隨著美國對大陸通訊設備龍頭「華為」及大陸晶片龍頭「中芯國際」(中芯)祭出禁令,半導體龍頭「台積電」領著台股攻上1萬3千點高點;這波漲勢中,半導體2軍聯電意外成了新主力,不但從旁助攻,有時還帶頭領軍,股價從7月的15元一路衝破20元、30元關卡,九月還以11萬多張躍居十大法人買超第1名。聯電日前宣布發給全球約2萬名員工每人1萬元獎金,總計將發出約2億元的大紅包。(圖/聯電提供)聯電的股價可說是「冬眠」了16年,靜悄悄得讓投資人快要遺忘。2004年2月,聯電股價登上32.24元後即不斷下滑,2008年7月還出現6.8元低點,其他日子則大多在10元上下。因此,這次聯電股價覺醒,不但投資人開心,聯電內部上下同樣興奮不已。10月30日聯電舉行10年來第一場運動會,董事長洪嘉聰宣布,全球約2萬名員工,人人發給1萬元紅包。美國總統大選加速陸美貿易戰及美國對大陸科技業者限制,帶動聯電等台廠受益。(圖/中新社)不只基層員工受激勵,聯電高層更是樂享「利」多。本刊調查,聯電10月14日公告申報持股信託共6萬3千多張,市價總值逾20億元。而這「巨量」的信託股票,源自於今年6月至8月間聯電執行庫藏股(公司買回已發行的股票存放)10萬5千張,平均價格為15.98元,並在8月底開放30位主管級員工以16元價格認購,做為分紅犒賞。美國制裁中芯,掀起一波轉單潮,聯電成最大受惠者。圖為中芯上海廠。(圖/翻攝自中芯官網)若申報信託的6萬3千多張持股,順利在聯電股價30元到32元區間處分,總獲利將高達9億多元,對於聯電主管16年來歷經營運低潮的辛苦與委屈,一切都值得了。中芯主力產能為8吋晶圓廠,0.15及0.18微米製程占比最高。(圖/翻攝自中芯官網)而令人好奇的是,聯電犒賞高層的認股時程,與聯電股價大解套的二大逆轉關鍵──「侵害營業祕密案」和解及美國對中芯的禁令,都落在6到10月間,彼此無疑有著緊密關聯。走出營運低潮,聯電今年第3季營收以448.7億元創下12年來新高。(圖/翻攝自聯電官網)而聯電在曹興誠子弟兵洪嘉聰領軍下,因陸美貿易戰一舉解開昔日「西進」緊箍咒,大訂單不求自來,預計滿載接單足足兩年;聯電正規劃擴充12吋及28奈米製程產能,總經理簡山傑亦透露:「對於併購日本東芝8吋廠,抱持開放態度。」
低潮16年2/美制裁中芯前輕放美光案 與聯電和解拉攏台半導體勢力
近期聯華電子(聯電)最開心的除了訂單接到明年外,無疑是纏訟多年的美光案終於「落幕」,聯電認罪協商,延宕兩年多的案件用1個多月時間就完成開庭審判,原本數千億的罰款最後以17億收場。侵害營業祕密案是2017年間,聯電被控協助大陸「晉華集成電路」竊取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科技」(Micron)DRAM 製程,此案在台中地方法院耗時甚久,換了兩位審判長,新審判長法官游秀雯接手後,突然加速,只花1個多月時間就完成程序,在今年6月12日裁罰聯電1億元。十月三十一日,聯電在清華大學舉辦睽違十年的運動會,董事長洪嘉聰(左2)宣布發給全球每位員工各一萬元紅包。(圖/聯電提供)這個判決成為美國法院加速審判同一宗侵害營業祕密案的重要關鍵。兩周後,美國加州聯邦地方法院也開庭審議,聯電迅速認罪,原本恐面臨5,600億元的鉅額賠償金,立馬大減為17億元,10月29日全案落幕。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佩真認為,聯電在侵害營業祕密案得以和解,背後有美國鞏固半導體勢力的政治考量。(圖/報系資料庫)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佩真認為,這次美國法院「輕輕放下」,接受聯電提出的和解,美國政府贏了面子,聯電得到裡子;美國政府的態度軟化,凸顯台廠在美陸科技角力戰中的重要性,加上半導體是國家等級拉攏的產業,不排除有政治因素的考量。同時,美國反陸的貿易禁令,目標也從華為轉向中芯。儘管美國沒有公開禁令,但10月4日中芯發出公告指出「向中芯國際出口的部分美國設備、配件及原物料會受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的進一步限制,須事前申請出口許可證後,才能向中芯國際繼續供貨……」證實此事。和艦科技是聯電西進大陸的灘頭堡,但目前仍未來帶來收益。圖為2018和艦科技參與大陸蘇州電子信息博覽會。(圖/報系資料庫)隨後,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最新報告指稱,美國對中芯的斷供,影響恐大於對晉華集成電路與華為。中芯由於設備跟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EDA)來自美國,禁令下幾乎無法動彈,手上6成多的大陸客戶及1成6的美國客戶全受影響。美國制裁中芯,掀起一波轉單潮,聯電成最大受惠者。圖為中芯上海廠。(圖/翻攝自中芯官網)中芯主力產能為8吋晶圓廠,0.15及0.18微米製程占比最高。(圖/翻攝自中芯官網)中芯受美制裁後,受惠最大者,正是先進製程技術同樣在14奈米的聯電。「中芯的大陸客戶轉單給聯電的態勢儼然成形,聯電大陸廠的重要性已經不一樣了。」一名半導體業內人士表示。中芯公告內文證實,美國限制出口設備、配件與原物料給中芯。美國對中芯的制裁牽動供應鏈,掀起一波轉單潮,聯電成最大受惠者。(圖/翻攝自中芯官網)西進大陸後看似走衰運的聯電,今年在美全面抵制大陸下,突然「出大運」。而此番大逆轉前,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在去年底一席「每天講『一個中國』,台灣沒有活路。」「如果能重來,我希望我們沒有到大陸協助設廠。」等語,已透露訊息。聯電因侵害美光科技DRAM製程,遭美國法院起訴,月前以17億元達成和解。(圖/翻攝自新浪新聞網)
聯電接棒台積電 苦等12年大解套
半導體族群野火燒不盡,野村證券升評聯電至「買進」,認為轉強題材遭嚴重低估,給予25元推測合理股價,激勵股價衝上12年新高、迎鼠年大解套;摩根大通證券初次將世界納入研究範圍,給予「優於大盤」投資評等,二線晶圓代工攜手接棒台積電、喜迎多頭行情。聯電股價23日開盤後就強勢大漲,終場大漲1.75元,以19.25元漲停板作收,創12年來新高價,成交量放大至401,688張,外資買超23,885張,投信買超5,191張,自營商買超9,157張,三大法人買超38,233張。業界盛傳8吋晶圓產能極為吃緊,聯電、世界獲點名為主要受惠對象,聯電23日開盤後氣勢如虹,終場收漲停19.25元,創2008年5月以來新高,上回鼠年遭套牢的投資人,等了一輪生肖,終於迎來12年大解套潮;若以更長線的角度視之,聯電股價過去20年均線在19.64元,目前是自千禧年跌破20年線後,離20年線反壓最接近時期。台積電法說效應三部曲持續發酵,第一部曲是自身股價在法說前或後,均維持漲升格局,稱職扮演領頭羊角色;二部曲是基於台積電釋出看好5G智慧機滲透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不弱看法,帶動聯發科與環球晶等相關廠商表現。最新第三部曲,則是市場將投資焦點導回二線晶圓代工,搭配野村與摩根大通分別看好聯電、世界,晶圓代工族群高低價股終於合體。野村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鄭明宗指出,聯電前景有諸多優勢,一、聯電與海思半導體無業務往來,聯發科則是聯電最大客戶,將受惠聯發科奪華為訂單市占。二、聯電三年前決心轉向獲利導向,毛利率近期確實在上升循環中,產品組合與獲利均優化。三、28奈米製程營收自第二季起明顯增溫。四、根據野村估算,聯電毛利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將自2019年的14、5%,大舉跳高至2022年的30與13%。五、與美系廠商有訴訟關係以來,聯電淨值與EBITDA明顯低於同業,並不合理。六、聯電的訴訟雖懸而未決,但兩年內不易解決,就算需要支付罰款或和解金,評估金額也在10億美元以下,整體風險可控。摩根大通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哈戈谷(Gokul Hariharan)則指出,世界為專注成熟製程的純8吋晶圓廠,產品領域包括電源管理、工業電子、車用與驅動IC。工業與車用的需求將自第四季起回溫,加上新加坡廠放量、產能利用率升溫,研判毛利率將在2021、2022年強勁反彈。
陸美貿易大戰中 台積電15日閃電選邊站
肺炎疫情才剛稍緩、中美貿易戰火卻又重新浮上檯面,其中備感壓力的台灣晶圓代工業終於有了反應!被稱為台股「護國神山」的台積電15日閃電宣布,「有意」在美國興建一座12吋晶圓廠,預計2021年起「9年投資12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設立月產能2萬片的5奈米製程新廠。由於美國使盡全力希望防堵半導體技術流落中國大陸,因此持續對台灣的晶圓代工業軟硬兼施,希望可以掐住大陸發展先進晶片的要害、也就是晶圓代工,也因此台積電從去年開始就一直被問「到底要不要去美國設廠?」如今答案似乎已經揭曉,但實際上據了解,該廠尚未真正定案,是否真正投資設廠仍有變數,但新廠若確定興建,將承接美國的國防軍事、航太等相關晶片訂單,當然也會替包括蘋果在內的美國客戶代工。對於政治味道太濃厚的中美貿易戰,台積電的聲明顯得非常「不沾鍋」,僅表示,此座廠房將採用台積電的5奈米製程技術生產,規劃月產能為2萬片晶圓,將直接創造超過1,600個高科技專業工作機會,該廠將於2021年動工,於2024年開始量產。台積電表示,此專案對於充滿活力及具有競爭力的美國半導體生態系統來說,具有重要的策略性意義,它使具業界領先地位的美國公司,能在美國境內生產其最先進的半導體產品,同時又能受惠於世界級的半導體晶圓製造服務公司及其生態系統的地理鄰近性。而根據外媒報導,台積電宣布美國投資案後,美國應會放寬台積電使用美國技術在海外生產的貿易限制。業界認為,這將有助於台積電繼續為華為海思、紫光展銳、阿里巴巴旗下平頭哥等大陸IC設計業者生產晶片。台積電目前在美國華盛頓州卡馬斯市設有一座8吋晶圓廠WaferTech,並在德州奧斯汀市、加州聖何西市皆設有設計中心。此座位於亞利桑那州的12吋晶圓廠將成為台積電在美國的第二個生產基地。
【發哥彎道超車2】雙蔡共治挑戰新布局 1萬元激勵金安軍心
在4G市場重摔一跤的聯發科,2017年第一季毛利率繳出了33.5%超低水準,同年6月底,原本獨掌大權的蔡明介突然宣布,邀請蔡力行加入,並在記者會上輕描淡寫的說:「過去執行上有些小缺失,我們把它補起來」,開啟「雙蔡共治」模式。然而蔡明介口中的「小缺失」,一點也不小。知情人士說,「就是提升毛利率。但要提高產品競爭力、調整產品組合,勢必要進行組織調整,梳理各單位權責,把研發資源放在對的地方。」等於是將聯發科「開箱」,重新精準配置。蔡力行的上任,聯發科內部並沒有歡興鼓舞,而是詭譎不安,擔心蔡力行會再次上演當年在台積電瘦身裁員的戲碼,媒體甚至傳著「裁員三千人名單」消息。聯發科工程師們神經緊繃,其來有自,因為蔡力行在半導體產業有個威風逼人的封號「鐵血CEO」。聯發科20周年運動會中,雙蔡合體在司令台上為員工加油。(圖/報系資料庫)69歲的蔡力行,原是台積電工程師,1993年台積電要興建首座8吋晶圓廠,當時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指派蔡力行,零經驗的他在兩年內蓋好新廠、量產,且第一個月就賺到三千萬,「零誤差」、「零容錯率」,鋼鐵般的執行力,使蔡力行贏得「鐵血管理」封號,2005年更被拔擢為總執行長,被視為準接班人。聯發科20周年運動會上,約蔡力行到職的第三個月,首次開放媒體參加在新竹縣立體育場舉辦的運動會,一睹這家IC設計龍頭公司運動會樣貌。運動場上,蔡明介信心喊話:「員工是聯發科資產也是家人,為感謝員工努力,9月30日前到職的員工,每人都可領到一萬元激勵獎金。」這個小動作,不僅贏得滿場的掌聲,也幫蔡力行穩定了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