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戰
」 AMD 蘇姿丰 OpenAI 輝達 超微AI軍備競賽開啟! Google砸20億美元投資OpenAI競敵Anthropic
外媒報導,全球搜尋引擎巨頭Google近日向人工智慧新創公司Anthropic投資20億美元,將進一步推動科技巨頭們對人工智慧技術的投資狂潮。Anthropic的一位發言人證實,該交易的結構為可轉換公司債,是一種將在該新創公司的下一輪融資中,轉換為股權的特殊債務。知情人士透露,在最新一輪融資中,Alphabet旗下的Google投資約5億美元,並承諾未來再投資約15億美元。Anthropic如今已吸引來自亞馬遜和谷歌兩大科技巨頭的資金。亞馬遜今年9月向Anthropic進行了一筆高達40億美元的巨額投資,並表示,將與日益壯大的雲端運算競爭對手們在人工智慧方面展開競爭。提到OpenAI的競爭對手,Anthropic往往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公司。Anthropic的創辦人之一是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曾在OpenAI擔任過核心成員,是首席科學家和聯合創始人之一,並在該組織的早期研發階段起到了關鍵作用。OpenAI和Anthropic都在用其獨家研發的前沿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來建立聊天機器人。這類AI聊天機器人能夠根據用戶給出的簡單提示瞬間生成用戶所需的內容;相較於OpenAI的ChatGPT,Anthropic所研發的聊天機器人Claude特別強調功能全面且負責任的人工智慧,以及大幅減少AI技術中的偏見和歧視問題。在一些AI業內人士看來,這一切看似是OpenAI與Anthropic的競爭,實則OpenAI背後的大股東微軟與Anthropic重要支持力量谷歌和亞馬遜之間的「雲端運算戰爭以及聚焦「未來技術的」生成式AI大戰。對於Google和亞馬遜來說,投資像Anthropic這樣的新創公司是鞏固與塑造掌握核心AI技術的新創公司關係的一種重要方式,並推動他們使用自己專有的雲端服務工具。有專家預測人工智慧將變得無所不在,若未來如此發展,便需要大量的雲端運算資源。這意味著專注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公司未來將成為這些雲端服務巨頭們的利潤豐厚的大客戶。
美五大科技巨頭加速AI大戰 Q2資本開支近400億美金
隨著蘋果、亞馬遜陸續交卷,五大科技巨頭本季的財報季也落下帷幕。整體來看,第二季的業績呈現出一個新趨勢,即面對AI熱潮,美國企業選擇加大資本支出,而非回饋股東。高盛策略師預計,今年標普500成份股公司的回購規模,將是2020年來首次低於資本支出規模。據外媒報導,科技巨頭們怎麼下注AI,成為目前市場關注重點,因為財報只能代表公司過往的表現,而資本開支才能揭示出公司未來所看好的戰略方向,如何「下注」,也能看出公司對未來的信心程度。高盛策略師指出,科技巨頭第二季的財報展現出一個現象──美國上市公司CEO大多選擇將更多的利潤,投入到企業擴張的項目中,而不是回饋股東。美國銀行估算,第二季美國企業資本支出增幅的中位值為15%,在已公佈資本支出計劃的上市公司中,75%的公司支出規模高於分析師7月的預期水平。而企業的股票回購自5月以來,一直低於季節性的趨勢水平。業績數據顯示,標普500成份股公司的淨回購規模較去年銳減36%。股市研究機構Birinyi Associates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七個月,美國企業公佈的計劃回購規模約爲700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初減少15%。高盛策略師預計,今年標普500成份股公司的回購規模將是2020年來首次低於資本支出規模。國盛證券也發布研報表示,從最新財報可以看出,五家科技巨頭第二季資本支出分別為亞馬遜114.5億、微軟107億、谷歌68.9億、Meta 63.5億、蘋果20.9億,總共約374.8億美元。雖然全球宏觀經濟仍存在壓力,但各大巨頭在AI方面的投資力度仍大、並將在未來把有限的資源向AI持續傾斜,全球AI基礎建設正加速推進。不過,策略師也指出,回購「失寵」短期內可能不會成為趨勢。因為今年初以來的回購減少主要由小企業推動,且去年美國企業的回購剛剛創了新紀錄。投資服務公司Birinyi公布數據顯示,標普500成份股中的大企業回購只減少了4%,而且他們還有總額1.2兆美元的已授權回購金額並未動用。
台南囝仔AI大戰 1/輝達、超微大火拚 2個月內連接來台鞏固半導體供應鏈
被科技業暱稱為「蘇媽」的53歲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17日來台,這是繼5月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之後,兩位在AI市場上大火拚的台南囝仔,先後訪台,讓身為半導體軍火商的台系供應鏈再度受到重視,也顯露AI科技新浪潮下鞏固高階晶片產能的急迫性。這兩位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呼風喚雨的台南囝仔,個性截然不同。今年5月,伺服器顯卡大廠輝達交出超級財報,這檔大型權值股竟上演爆衝秀,大漲30%,市值突破1兆美元,接著身價翻上兆元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從台大校園、台北饒河夜市買麻花捲到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點燃AI話題,他的KeynoteSpeech甚至連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也領著團隊聽講,展會期間還參觀廣達(2382)、技嘉(2376)等多個供應夥伴攤位。黃仁勳的一舉一動,無一不引起轟動,沾邊的台股漲一輪,今年5月可說是「老黃旋風月」。相形之下,蘇姿丰睽違四年的台灣行,則低調許多,僅有20日一個獲頒國立陽明交大榮譽博士的公開行程,而19日下午的超微AMD Innovation Day創新日及供應商晚宴行程,對於應邀出席的廠商名單更是全程保密到家。超微執行長蘇姿丰20日赴陽明交大受頒名譽博士學位,是本次訪台行程中唯一的公開活動。(圖/黃耀徵攝)兩人親戚關係其實是台南遠親,蘇茲丰的外公跟黃仁勳的媽媽是兄妹,黃仁勳是9歲到美國讀書,蘇姿丰則是3歲時隨父母移民美國,1994年取得麻省理工學店電機博士學位後,先到德州儀器(TI)擔任技術專員;1995-2002年轉赴國際商業機器(IBM)任職,從研究員、專案經理升上副總裁;2007年到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擔任技術長,隔年升上副總裁兼總經理。蘇姿丰的科技職涯拐點是在2012年,當時台積電跟超微同時向蘇姿丰招手,台積電穩步成長中,超微則是一家面臨倒閉的公司,蘇姿丰曾說,「蘇爸爸(蘇春槐)用最高標準教育我,如果能夠讓大家都記得我的名字,那就是真的成功了。」最後蘇姿丰選擇了超微。加入兩年後,蘇姿丰出任執行長,帶領超微在個人電腦市場絕地反攻英特爾(INTEL),雖錯失智慧型手機市場,但2017年發布的全新架構Ryzen系列處理器大獲市場青睞,成功殺回CPU戰場。2019年台北國際電腦展展前,蘇姿丰應邀進行演講,宣布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強勢縮短與英特爾在個人電腦市佔率差距。如今科技推進到AI產業,輝達今年3月推出最新超級晶片H100,超微也不讓賢,6月端上MI300X,跟輝達一較高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台期間隨興出遊,展現親民態度。(圖/翻攝直播畫面)「AI是很大的機會,我覺得,對科技業來說,在未來五到十年最大的一個機會,超微有非常完整的AI能力,事實上我們覺得,AI在所有類別產品都會出現,從最高階的CPU、GPU到邊緣運算,PC產品都會有AI,我們的產品也會有更多AI能力,這些都是很大型的投資,我們在技術上投入很多資源,這是非常好的市場機會。」蘇姿丰在19日下午的創新日強調。「MI300X是將整合了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及高頻寬記憶體(HBM)在同一塊載板之上,被稱為加速處理器,也因為它的高頻寬記憶體容量超過輝達的超級晶片,因此在人工智慧運算測試上,並不輸給輝達,且MI300X平台也支援統一記憶體架構,讓CPU、GPU可以同時存取高頻寬記憶體裡面的內容,動態進行記憶體配置,這是跟輝達最大的不同。」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說。姑且不論輝達的H100與超微的MI300X,誰的功能比較強大,但眼下輝達幾乎包辦了AI伺服器九成市場,獨霸市場,為要確保供應鏈產能,黃仁勳五月親自來台,超微雖未公佈MI300X的客戶,也未透露訂單,但還是一樣要來台固樁。2012年蘇茲丰才加入超微,就以全球資深副總裁暨產品事業群總經理身分來台參加台北國際電腦展。(圖/報系資料照)在創新日會場上,蘇姿丰說,「台灣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尤其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體系都很重要,對AMD也很重要,晶圓、封裝、基板,我們與在台灣的OEM/ODM合作夥伴共同合作,創造雙贏,超微口號是together we advance,我們會和整個產業體系合作一起擁抱AI與高運算未來。」「不過就目前的AI相關供應鏈狀況來看,輝達跟超微接連來台的目標,就是要獲得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的產能供應保證。」光電協進會特約顧問柴煥欣指出。面對GPU龍頭輝達在AI市場暫時搶得先機,蘇姿丰並不願直接評論。蘇姿丰說,「我覺得整體來說,半導體產業是非常強盛的產業,競爭是良性的,更重要是說,有非常多的市場商機,就AI和資料中心我們預計在未來三到四年會有1500億美元的商機,廣大的產業體系也會因此受益,我們與所有夥伴合作,為全世界推出最好的技術。」
台南囝仔AI大戰 2/台積電法說證實需求強 但「PC庫存」恐成超微燃眉之急
「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來台,對外發言也都集中在AI話題,不過相較於輝達(NIVIDIA),超微還有一個問題要解決,那就是本業個人電腦庫存狀況還是處於相對高點,這也就是台積電(2330)20日法說會之所以調降今年營收展望的關鍵點。」光電協進會特約顧問柴煥欣告訴CTWANT記者。「現在的超微主要有兩個狀況要解決,第一,輝達目前居於AI戰場的優勢地位,供應商早就有推出對應輝達超級晶片的產品,這個在台北國際電腦展上已經可以看到很多了,但是還沒有供應商推出對應超微MI300X的產品。第二,超微目前的本業還是個人電腦,而他們今年第一季的庫存還是處於歷史高點,庫存達4.2個月,季增率20%,年增率79%,打庫存的成效來看來不好,相較之下,輝達並沒有個人電腦的包袱。」柴煥欣說。法人也推測,蘇姿丰個性固然相對於黃仁勳來的低調,但是既然來台灣是要供應商宣傳自家產品,過度低調反倒讓人覺得奇怪,是不是還有甚麼不方便讓外界知道的狀況,蘇姿丰來台的行程中,19日早上去台積電南科廠,下午回到台北參加自家公司的創新日活動(AMDInnovation Day),晚上再跟供應商晚宴。20日則是出席陽明交大的名譽博士頒贈典禮。而從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法說會所釋出的客戶庫存還需要調整的發言就可以窺見一二,「看來個人電腦跟智慧型手機的打庫存狀況可能不如外界預期。」光電協進會特約顧問柴煥欣認為,蘇茲丰此行來台,除了鞏固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外,也要跟供應商一起解決個人電腦的庫存問題。(圖/黃威彬攝)不過柴煥欣也直言,對於系統廠來說,基本上也不會希望只有一家廠商可以供應晶片,因此超微還是很有機會,尤其AI市場其實相當大,現在才是剛開始而已,現在超微相對於輝達在AI市場所出現的弱勢,僅止於還沒有系統廠推出相對應的產品,但這是不難解決的。蘇姿丰也在受訪時指出,「過去這三、四年對於半導體產業來說是非常好的一段時期,大家真正了解到晶片的重要性,在台灣大家都很了解,現在全世界都很了解。對超微來說我們在過去三、四年成長非常多,我上次來台灣是2019年,那時候營收不到70億美元(實際數字為67.3億美元),去年營收已經超過230億美元(實際數字為236億美元),我們是一個更大的公司了,有很多很好的合作夥伴及客戶與我們合作,在技術上也不斷推陳出新,來符合大家對於運算的需求。」蘇姿丰強調,我們最近也推出最新產品MI300X,提供非常強的AI運算能力,可用來訓練大型模型、推論,所以我們非常興奮,也跟台灣很多的公司在MI300系列有很好的合作,我們認為AI未來有非常好的前景。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20日的法說會上證實,第三季AI訂單需求相當強勁。(圖/劉耿豪攝)
台南囝仔AI大戰 3/AI概念股一山還有一山高? 分析師:AMD股價成指標
超微(AMD)蘇姿丰執行長來台訪供應鏈,投資人還可以繼續搶進AI概念股嗎?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認為,最重要的是超微後續股價的表現,近日在107.20-132.82美元區間往上移動,若能有效突破持續上行,則台股供應鏈在信心買盤推動下個股將有機會走出強者恆強看回不回,反之,若超微後勢陷入區間震盪,則台股供應鏈短線過熱跟著整理概率高。超微供應鏈本周股價則是陷入劇烈震盪,其中和碩(4938)從74元衝上90元又拉回到76元,宏碁(2353)從34.1元衝上41元,又拉回到35元。至於AI概念股的強勢指標,緯創(3231)雖然被分盤交易,但仍在21日創下147.5元的歷史新高,廣達也突破200元整理區,21日衝上226元,創2000年7 月以來高點。劉烱德說,如果單純用合理本益比很難估算股價,可是如果用成長本益比去估算個股價值,應該就能理解相關個股短線震檔整理後將會有再漲的空間,因為本益比僅考量了公司未來的獲利,當一間企業處於快速成長時期,本益比就會偏高,使投資人錯失投資的機會,此時便可以使用本益成長比(Price / Earnings to Growth PEG Ratio),也就是「本益比」除以「每股純益(EPS)成長率」,當本益成長比為1時,可以視作股價為合理,先暫時觀望;高於1.2 時,已買進的投資人可以先行賣出,而空手的投資人則不應該進場;低於0.75時,股價被低估,可以考慮開始買進。以廣達2023年市場預估每股稅後純益為7.5元、2024年為9元、2025年為10.7元,以本益比來算,2024及2025年約25倍及21倍,本益成長比則為1.2及1.17,略高於1,尚約在合理價位區間。包括谷哥及Meta都自行設計晶片,讓IP廠成為台廠供應鏈中軟體的主要受惠者,世芯-KY在21日更擠下大立光成為台股股后。(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台灣股市資訊網)柴煥欣分析台廠AI供應鏈指出,產業還是方興未艾,其實在AI伺服器占整體伺服器的比重也還不到10%,換言之AI對於台灣供應鏈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中受惠最大的當然是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另外系統廠,包括廣達(2382)、技嘉(2376)、緯創(3231)、緯穎(6669)、英業達(2356)等也都是主要受惠廠商,還有IP廠的創意(3443)、世芯-KY(3661)等。從蘇姿丰在Innovation Day(創新日)對台廠喊話的內容來看,供應鏈也是相當分散的。「AI不會只有一種解決方案,可能是處理器(CPU)、繪圖晶片(GPU)、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PGA)或PC等產品。將來超微所有產品,都會有AI在裡面,尤其是GPU對生成式AI應用非常重要。另外在邊緣裝置,將來也都會有AI生態系統建置需求。例如很多公司會用PyTorch(開源Python機器學習庫)、Titan(亞馬遜大語言模型)等大型模型,而超微的晶片與這些語言模型都是相容的,客戶使用後的回饋都很正面。」劉烱德表示,蘇姿丰的談話也有助於強化市場對AI發展信心,相關供應鏈包括晶圓代工台積電、系統組裝的廣達、緯創、英業達、宏碁(2353)、鴻海(2317)、和碩(4938)、技嘉、微星(2377)、散熱模組廠奇鋐(3017)、雙鴻(3324)、IC設計廠群聯(8299)、祥碩(5269)、智原(3035)、威盛(2388)、印刷電路板廠欣興(3037)、金像電(2368)、台燿(6274)、台光電(2383)、封測廠日月光(3711)、辛耘(3583)、京元電子(2449)等都可以留意。超微也推出了完整的客戶資安解決方案。(圖/報系資料照)
終結癌症3/AI大戰大腸癌!即時偵測消滅瘜肉 不讓「壞東西」有機可趁
癌症盤據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40年,其中大腸癌蟬聯15年居十大癌症排行首位,根據國健署2022年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有近1萬7000例大腸癌新發生個案,治療雖重要,但若能早一步預防更棒,而及早發現大腸瘜肉就被視為關鍵。過去,醫師僅憑肉眼仔細尋找大腸瘜肉,還要靠經驗判斷瘜肉類型,如今有了AI加持,一邊做內視鏡檢查的同時,就能即時偵測與消滅大腸瘜肉,預防癌變更有效率。亞東醫院超音波內視鏡中心鍾承軒主任表示,大腸瘜肉是大腸黏膜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突起病灶,當大腸瘜肉小於1公分或組織學為增生性者,屬良性病灶,不會有明顯症狀或惡性病變;但若瘜肉超過1公分或發生細胞腺體病變,就有癌化的可能,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待瘜肉夠大或癌化轉移出現症狀時,通常為時已晚。鍾承軒說,研究顯示,利用大腸內視鏡早期偵測並切除瘜肉,可降低大腸癌死亡率53%。此外,每增加1%的大腸內視鏡瘜肉偵測率,就可降低罹癌風險3%。近年來,人工智慧在消化道內視鏡方面的發展日新月異,鍾承軒說,過去醫師檢查大腸瘜肉時需依經驗以肉眼判讀狀況,現可在內視鏡檢查期間「即時偵測」大腸瘜肉,並「自動判讀」區分瘜肉種類,大幅提升診斷精準度,並提供是否切除治療的指引。以亞東醫院為例,引進的人工智慧內視鏡系統利用超過25萬張大腸鏡圖像進行AI深度學習,檢查過程中,系統利用白光影像和連動彩色影像模式進行偵測,當發現異常時,會以藍色框提醒醫師疑似的瘜肉或腫瘤,靈敏度可達94%至96%,優於過去經驗判讀。另外, AI功能也能即時診斷和鑑別瘜肉表面結構,將其分類為增生性瘜肉或腫瘤性瘜肉,增生性瘜肉日後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較低,腫瘤性瘜肉未來癌化的風險相對高,則建議切除。人工智慧內視鏡系統發現異常時,會以藍色框提醒醫師疑似的瘜肉或腫瘤,靈敏度可達94%至96%。(圖/亞東醫院提供)台大醫院、國泰醫院、雲象科技也共同研發「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跨兩院共收集超過3000位病患、逾40萬張影像資料提供人工智慧訓練,包括一般肉眼不易觀察到的瘜肉,皆能被AI捕獲,準確度高達95%。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暨綜合診療部主任邱瀚模表示,就算是經驗豐富的醫師,對於小於5毫米的瘜肉遺漏率仍可達23%,但若有AI工具的輔助,精準度就可達9成以上,甚至是難以察覺的扁平型、凹陷型的大腸瘜肉也難逃過AI偵測。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洪志聖認為,未來醫師執行大腸鏡檢查時若搭配此AI系統,即可以每秒30張的影像辨識能力偵測腸道並標示出瘜肉,即時、有效判讀大腸鏡檢查影像,不僅更有效率,也能解決醫師間偵測診斷能力的落差問題,讓患者獲得更好的醫療品質。
迎AI浪潮!Nvidia在台招募元宇宙工程師 新人年薪上看180萬元
全球AI大戰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繪圖處理器大廠輝達(Nvidia)成為最大受惠者,股價自年初以來持續飆升,同時輝達加速建置工程研發團隊,預計將在台灣啟動人才招募計畫。根據官網顯示,台灣目前是Nvidia全世界第三多工程職缺的國家,且近期頻頻刊登新的人才招募資訊。輝達持續加速AI工程研發,特別是針對台灣的工程研發將要成立團隊。有科技業臉書粉專分享,從招募資訊來看,Nvidia要成立至少3個新的工程研究團隊,將既有的工程研發團隊將進行擴編,並將在台灣建置 NVIDIA Omniverse Team,一個可以擴充3D設計軟體和多個處理器,並支援多方即時協作的平台。輝達工程研發團隊的擴編和建置,顯示輝達對AI領域布局的決心,因此針對深度學習工程師的招募更是與AI有所相關,職務包括利用AI深度學習工具和流程、3D電腦圖形學和動畫技術,打造虛擬應用的生態系。以NVIDIA Omniverse來說,輝達針對高階工具開發軟體工程師的職務描述,強調做為工具開發人員,工程師將與NVIDIA Omniverse和其他項目的開發團隊密切互動,並將以SDK和其他開發工具,打造Omniverse生態系。希望將各家的3D設計應用軟體,整合到一個簡化的介面,藉此快速打造元宇宙中的虛擬世界。根據CakeResume指出,目前輝達共招募27人,其中包括17位軟體工程師、3位深度學習工程師、7位產品經理;在薪資方面,據公開資訊顯示,新人應該是年薪180萬左右,也是台灣市場上給出最優渥的薪資。除了Nvidia持續對臺灣加碼投資,EDA龍頭公司Synopsys今年也要在台灣招募百人的AI研發團隊,不只一間該領域龍頭的美商對臺灣有信心用headcount付諸行動,也有越來越多的美商投資臺灣。
馬斯克加入戰局! 成立新創公司X.AI目標擊敗OpenAI
據華爾街日報昨(14日)報導,根據一份內華達州的備案文件,馬斯克正在組建一個由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和工程師組成的團隊。聊天機器人ChatGPT爆紅後,微軟、Google和亞馬遜等公司相繼加入AI領域,OpenAI聯合創始人、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也傳出要成立新公司加入戰局。新人工智慧公司X.AI於上月成立,目前由馬斯克擔任董事,馬斯克家族辦公室主任Jared Birchall擔任祕書。文件還顯示,馬斯克在2023年3月9日就註冊了這家公司。消息人士稱,為了這個新項目,馬斯克還從谷歌的AI部門DeepMind等開挖LLM專家。目到目前為止,馬斯克已經邀請了前DeepMind 員工Igor Babuschkin,以及大約6名其他工程師。馬斯克本周稍早甚至大手筆購置1萬張輝達(Nvidia)A100 GPU,主要涉及開發一個大語言模型,用於推特的兩個數據中心之一。雖然馬斯克的人工智慧項目還處於早期階段,但購買如此多的額外計算能力足以表明他的決心。消息人士透露,馬斯克的新AI公司與他的其他公司是區分開來的,儘管它可以使用推特的內容作爲數據,來訓練其語言模型,也可以利用特斯拉的計算資源。此前有分析師認爲,如果有了大模型來做生成式AI創作,無論是設計素材還是提供新點子,都可能會提高推特在廣告營銷方面的效率和收益。需要注意的是,馬斯克在3月底還簽署公開信,呼籲比GPT-4強大的AI模型暫停6個月,稱其對社會和人類構成潛在風險,希望各國利用這段時間來強化 AI 監管及確保系統安全無虞。馬斯克曾警告,AI確實能力強大,但卻是雙面刃,是人類文明未來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ChatGPT向人們展示了AI變得有多先進,但現在還沒有任何規則或法律來控制監管AI的發展,他對此感到相當擔憂。馬斯克加入AI大戰,也代表這個當前最火熱的賽道,又添一員猛將。放眼全球,耳熟能詳的大廠們,和諸多初創公司,都紛紛湧入AI內容生成賽道。大模型作爲人工智慧領域內的重要技術,已成最熱門的領域。
Google正式加入AI大戰 聊天機器人Bard開放申請試用
網路上一度謠傳,在ChatGPT引發全球熱潮後,Google在內部發布了從未響起的「紅色警報」,顯示ChatGPT的出現以經撼動了Google最根基的核心業務。雖然此事件並未經過Google官方的証實,但目前Google也正式加入這場AI大戰,推出聊天機器人Bard給網友試用。但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地區的網友尚無法使用。根據外媒報導指出,Google於21日推出試用版聊天機器人Bard,同時也開放民眾申請使用。而Bard的概念主要是透過網路搜尋答案,在用戶提出問題後,Bard會到一些權位性網站搜尋資料,同時產生類似人類對話的文本回答用戶問題,用戶也可以像一般聊天的方式與Bard提問與溝通。而經過國外媒體實測,有別於ChatGPT是逐字產生回應,Bard所採取的方式是「整段回應」,這對於一些用戶而言顯然是十分喜歡。目前在國外,Bard僅開放一些特定用戶參與,但現在Google已經開放英、美2國的用戶申請加入。3C網站「電腦王阿達」也撰文分析,解釋目前Bard尚未支援繁體中文,屆時如果真的有民眾搶到Bard的測試資格,很有可能還是要以英文作為主要溝通語言。Bard尚未支援繁體中文。(圖/翻攝自電腦王阿達)而如果用戶真的想要「搶鮮體驗」的話,可以掛VPN去Bard的官網申請看看。而文章中也提到,Google有特別強調,目前的Bard尚「無法幫忙撰寫程式」,推測還有很多東西還有等待開發的空間。至於台灣方面要何時才能正式使用到Bard,Google透過在台公關公司回應「正如我們在部落格文章中提到的,Bard 目前仍處於早期實驗階段,我們希望能以穩步且負責任的方式,逐步開放測試。目前還沒有進一步開放更多地區與語言的計畫,若有新消息我們會盡快與大家分享。」
AI競賽如火如荼 Meta參戰推大型語言模型「LLaMA」
隨著微軟OpenAI的ChatGPT的推出,人工智慧(AI)瞬間成為最火熱的話題,包括Google甚至是中國百度都致力研發相關產品,AI顯然已成為科技行業投資的亮點。社群媒體公司Meta昨天(24日)發佈報告,該公司推出用於AI相關研究應用工具LLaMA,並嘗試加入微軟、Google的行列,在ChatGPT掀起的AI大戰中創造話題。正在AI競賽如火如荼展開之際,Meta執行長祖克柏透過Instagram介紹這項名為「LLaMA」的大型語言模型,與ChatGPT或Bing不同,這不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與之交談的系統。它是一種研究工具,在產出文本、對話、整理文檔以及進行更複雜任務等方面展現巨大潛力,例如解決數學問題或是進行科學研究。為此,Meta 在專注於研究用例的非商業許可下發布了 LLaMA(實際上不是一個系統,而是四個不同大小的模型),但目前LLaMA未應用於旗下產品,包含Facebook和 Instagram。公司計劃授予大學、非政府組織和行業實驗室等團體訪問權限。該公司表示,整個人工智能社區例如學術研究人員、民間社會、政策制定者和行業必須共同努力,圍繞負責任的人工智慧,特別是負責任的大型語言模型,制定明確的指導方針。期待看到社區可以使用LLaMA學習並最終構建什麼。大型語言模型形同大型 AI 系統,可透過吸收大量新聞文章、社群貼文或其他網路資源的數位文本進行資料訓練,近期討論度極高的ChatGPT,便是利用OpenAI的大型語言模型GPT-3開發出來的聊天機器人。Meta的發布也很引人注目,部分原因是它錯過了圍繞AI聊天機器人的一些熱門話題。不過考慮到微軟因倉促推出Bing,而受到的批評以及谷歌在其聊天機器人在演示中出錯後股價暴跌,這可能不是件壞事。Meta 過去曾推出名為「OPT-175B」的大型語言模型,但反響不佳。並在去年底發布另一款模型「Galactica」軟體,是用來寫科學論文的,但因經常分享具有偏見或不準確的訊息而被研究人員撤回。從各大科技公司的積極動作來看,AI儼然已成為眾家競逐的一級戰區。微軟向OpenAI注資數十億美元後,本月稍早推出結合AI聊天機器人技術的新版搜尋引擎Bing。Google旗下也有名為LaMDA 的大型語言模型,並且正在測試一款以LaMDA為基礎的對話式搜尋引擎Bard。
ChatGPT掀狂潮1/小兵立大功 微軟僅花百餘億美元就撼動Google的搜尋江山
兔年全球股市最夯的就是「AI」,沾到邊就大漲,其中台積電(2330)旗下IP廠創意(3443)就從600元衝破1000元,再加上作家吳淡如一篇發文,也引發網民熱議,到底是AI繪圖或生成圖?讓AI話題不僅在股市,也在民眾茶餘飯後持續熱燒。一位不具名的廠商告訴CTWANT記者說,「市場每年都需要新的話題,但會不會真的發酵、成真,還是只是一個話題?就要看後續的發展才能評論,至少就目前的狀況來看,AI確實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了。」例如常見的交通車牌辨識,其實就是AI技術。作家吳淡如的一幅圖畫也引發到底是AI繪圖還是AI生成的爭議。(圖/翻攝自吳淡如臉書)不過現在的AI大戰則是由Google(谷歌)及微軟(MicroSoft)直接對決。微軟在2019年注資10億美元給OpenAI,2021再投20億美元。今年1月,微軟又稱將續投資數十億美元。OpenAI在去年11月30日推出的AI人工智慧生成式聊天機器人ChatGPT創下2個月時間就達成1億用戶的紀錄,讓Google也不得不緊急推出Bard來應戰。只不過Bard一出場就掉漆,讓Google母公司Alphabet股價一天大跌8%,市值直接蒸發超過1000億美元。法人指出,AI機器人模型要完整,其實最大的關鍵在參數,有點類似人腦的「突觸」。而OpenAI在2018年所推出的GPT-1,大約就設有1.17億個參數,GPT-2月為15億個參數,GPT-3則有高達1750億個參數。微軟在7日的電話會議上就點明,公司只要在搜尋廣告市場市占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就會推升廣告營收增加20億美元。而微軟的搜尋市占率僅有3%,相較之下,Google的市占率則高達93%。法人指出,換言之,微軟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對於新版ChatGPT釋出日期,表示將在確認AI的安全性後才會推出。(圖/翻攝自chatGPT、翻攝自維基百科)另外一個戰場,則是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於7日也宣布以ChatGPT為基礎的新版搜尋引擎Bing及瀏覽器Edge,將可幫助使用者獲得更多資訊,目前先以預覽版開放大眾試用。根據統計,Google的瀏覽器Chrome在電腦市場的市佔率為66%,至於微軟Edge市佔率約10.8%,排名第二。而微軟僅花百餘億美元就讓Google金雞母包括搜尋及瀏覽器版圖都為之撼動,也讓法人直言,真是高招。因應微軟來勢洶洶,Google 執行長Sundar Pichai則是在15日發出內部信,要求員工一週花2-4小時來測試新推出的Bard。SundarPichai強調,最先推向市場的產品並非是最成功的,重點是要能解決用戶需求。而在這場AI機器人大戰中,GPU大廠輝達(Nvidia)則堪稱是最大受惠者。原本主力挖礦需求瞬間消失,但是AI機器人需要透過雲端伺服器來進行大量運算,甚至在2022年底,微軟跟輝達也宣布將攜手打造AI超級電腦,以加速推動生成式AI的發展。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更直言,ChatGPT是人工智慧的「iPhone 時刻」。(圖/翻攝直播畫面)輝達執行長黃仁勳2月初也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的演講中,直稱ChatGPT是人工智慧的「iPhone 時刻」,因為ChatGPT 出現後,初估已經有大約500家新創開發出有用的應用程式,就像當年iPhone 出現時,也有人可以在短短幾個週末就能寫出受歡迎的APP。就連這兩年將重心轉向元宇宙的Meta執行長祖克柏也表示,生成式AI將是公司在未來一年內重要的任務,而他在2023年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在Meta既有的基礎上,成為市場的領導者。
AI大戰白熱化 谷歌急推Bard新功能
為了不讓對手微軟專美於前,Alphabet旗下的谷歌8日宣布將推出新的人工智慧(AI)搜索與地圖功能。但谷歌周一發布的宣傳影片裡,自家聊天機器人Bard被抓包答非所問且回答謬誤,加劇外界對於谷歌未做好準備便急推AI新功能的擔憂。谷歌周三在巴黎發表會上展示一系列引擎AI強化功能,包括對於沒有單一正確答案的查詢提供更複雜回應,例如最適合觀察什麼星座等。谷歌在場上進一步展示如何使用Bard,包括該款機器人可以回答如何選購新車與協助規劃出遊路線等。谷歌急欲推出Bard等新功能,以因應近日爆紅、獲微軟注資的OpenAI開發的ChatGPT。微軟周二宣布,將把ChatGPT背後的AI技術整合至自家Bing搜尋引擎,顯現挑戰谷歌網搜地位的野心。在谷歌發佈影片裡,Bard被問到「韋伯太空望遠鏡有哪些新發現?」,該機器人列出許多答案,其中一個是「拍到首張太陽系外行星照片」。但此回答並不正確,該照片由歐洲南方天文台的「極大望遠鏡」所拍攝。
CES搶商機1/AMD狂攻英特爾及輝達 鈺創、工研院各秀AI技術新應用
堪稱是每年全球科技趨勢前哨站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onsumerElectronics Show,CES)1月5-8日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AI(人工智慧)再度成為科技大廠角逐重點,包括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及超微(AMD)及台灣鈺創(5351)子公司帝濶智慧科技及工研院等都展現最新技術,AI大戰仍方興未艾。除了CES外,隨著疫情趨緩,主要的電子展也將陸續登場,接下來2月27日開始有在西班牙巴瑟隆那舉辦的全球通訊大會MWC,6月13日在美國洛杉磯將登場的全球最大電玩展E3,以及9月1日在德國柏林的歐洲消費電子展IFA。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LisaSu)在CES展示公布代號為Instinct MI300的晶片,也是AMD首款資料中心/HPC級的APU,一顆晶片內塞入了1460億個電晶體,跟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伺服器GPU Ponte Vecchio電晶體數量是1000億個以上,輝達(Nvidia)的H100則整合了800億個電晶體,明顯高出一截。AMD超微推出首款結合AI加速的筆電處理器Ryzen 7045,執行長蘇姿丰指出,在AI處理效能方面,比蘋果的M2處理器高出20%。(圖/翻攝自AMD臉書)這麼多的電晶體的優勢,讓MI300的AI訓練性能相較於前一款的MI250X,提高了8倍,因此能將ChatGPT等大型AI機器人的訓練時間,從幾個月縮短到幾週。蘇姿丰也點明,「這個晶片產業的下一個重大挑戰,是為接下來的功用提供更好的運算性能,也就是處理更多的數據,以支援下一代的高效能運算和AI。」另外超微也推出首款結合AI加速的筆電處理器Ryzen 7045。蘇姿丰指出,Ryzen 7045採用台積電(2330)4奈米製程,在AI處理效能方面,比蘋果的M2處理器高出20%。輝達則是公布NVIDIA Omniverse Enterprise的重大更新,並更廣泛開放 Omniverse DeepSearch功能,透過AI方式使用自然語言或2D圖像搜尋3D物件資料庫,以在龐大的3D物件資料庫更容易找到符合條件的物件。台灣記憶體廠鈺創旗下公司帝濶智慧科技自力開發的DeCloakFace混淆影像AI深度學習臉部辨識解決方案,拿下CES 2023創新獎(圖/翻攝自帝濶智慧科技臉書)台廠部分,帝濶智慧科技自力開發的DeCloakFace混淆影像AI深度學習臉部辨識解決方案,今年也拿下CES 2023創新獎,該解決方案可在不洩露個人資訊且無需透過硬體金鑰或帳號密碼情況下即可進行安全的人臉身份驗證。eCloakFace透過高效的雲端或邊緣計算只需要一張混淆人臉即可進行微秒等級的AI訓練登錄。在身份驗證過程中,也沒有人臉照片被儲存或傳遞,避免人臉隱私洩露。DeCloakFace也獲得CES 2023創新獎,鈺創科技創辦人暨董事長盧超群表示,DeCloakFace由帝濶智慧科技(DeCloak)所自力研發,是一家隱私計算公司,公司目標是在讓個人數據隱私變得容易及可管理。工研院的「我視AI魚缸」也獲得CES 2023創新獎,主要技術是克服攝影機角度、位置和水中折射等困境,利用AI人工智慧整合各種光線折射和水中景物,魚隻辨識準確率可高達98%,只要依據遊客注視方向,水族生物資訊即會呈現在顯示器上,直覺且即時的互動讓透明顯示器更加智慧,目前已導入基隆海洋科技館。工研院的「我視AI魚缸」依據遊客注視方向,水族生物資訊即會呈現在顯示器上。(圖/工研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