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主
」 台股 輝達 AI輝達財報公布前強漲!台股20日早盤漲百點 法人:靜待AI股發酵
美國投資人靜待AI教主輝達在盤後宣布的財報結果,資金搶先卡位,引領美股漲多跌少,也讓台股20日開盤上漲24.11點、來到22872.91點,9點出頭一度上衝到22977.56點,不過後續漲勢減緩,10點左右在平盤震盪。法人表示,台指期今天結算,外資19日淨空單減少5214口,不過仍逾4萬口,後續動向需要觀察,台股過去五年的11月和12月都有年底旺季行情,但11月至今只小漲28點,後續要看輝達財報及展望。台股在19日終於結束前一波累計重挫1007.35點的回檔,台積電 (2330) 回神、聯發科 (2454) 等電子權值股帶頭、其他類股多方出力,大漲302.26點,收在22848.26點,站回5日線之上,成交金額3551億元。但20日各類股再度轉趨低調,僅剩少數電子與航運股相對抗跌。電子權值股在20日漲跌互見,9點半左右,台積電撐在平盤1040元;前一天宣布要在高雄捷運黃線投資 159億元做大型開發案的鴻海(2317)漲3元、在207元;台達電(2308)平盤388元起伏;廣達(2382)漲7元、在297元。高價股方面,聯發科(2454)漲5元、在1290元,大立光(3008)跌10元、在2375元。原本前一晚美股三大指數開盤時均走低,主要是傳出俄羅斯總統普丁擬將核攻擊門檻降低,以針對更廣泛的常規攻擊,莫斯科更稱烏克蘭利用美製長程飛彈深入俄境內攻擊,但後續因科技五天王全收高,等待收盤後公布財報的輝達更大漲4.89%,美超微也暫時解除財報危機,再度大漲31%,美股主要指數大多翻紅。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20.66點,或0.28%,收在43268.94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95.66點,或1.04%,收 在18987.47點。S&P 500 指數上漲23.36點,或0.40%,收在5916.98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30.38點,或0.62%,收在4919.16點。
AI巨頭拖累台股早盤跌逾300點 分析師:下一波看蘋果新機效應
美股兩大AI巨頭遭難,主要指數28日收低,讓台股29日欲振乏力,一度大跌逾300點,十點前最低曾到22010.89點,後續跌幅維持在1%以上,由於權值股大多有AI概念,跌幅更超過2%。分析師認為,這波跌深反彈宣告結束,不過月線21813點走平後,仍有機會往上,下一波看蘋果新機效應。台股28日上漲185.66點,收在22370.66點,但29日電金傳開盤齊跌,以跌234.35點、22136.31點開出,一度跌到22010點,後續跌幅稍緩,台積電(2330)開在942元、跌幅2.2%;鴻海(2317)盤中跌2.1%、在181.5元左右;廣達(2382)跌2.6%、在271元左右。聯發科(2454)盤中由黑翻紅、漲2.5%,在1230元左右;大立光(3008)也是黑轉紅一路向上,漲3.98%、在3135元左右。外界最關注的29日凌晨,「全村的希望」AI教主輝達的財報發表,第二季營收創單季新高,預計第三季營收約325億美元,雖然分析師平均預估值是319億美元,但也有人將高標達到379億美元,所以不如最佳預期,毛利率也有降低等問題,讓輝達盤後股價驟跌逾8%。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目前股價表現,比較像是反應短線投資人預期,不代表未來數月的股價趨勢,Blackwell晶片將在第四季貢獻營收,算是釐清投資人對GB200出貨遞延的顧慮,有利未來數月股價趨勢。然而美超微電腦遭到興登堡盯上,發布針對美超微的做空報告後,爆有會計操縱問題,美超微於28日宣布將延遲提交截至今年6月底的業績,導致股價重挫逾19%。蘋果傳出服務部門裁員約100人,受影響的員工分散於不同團隊中,股價下跌0.68%。美股七雄28日全軍覆沒,道瓊工業指數終場下挫159.08點,或0.39%,收在41091.42點;標普500指數挫跌33.62點,或0.60%,收在5592.18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198.79點,或1.12%,收在17556.03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滑94.07點,或1.83%,收在5059.56點。
四寶腰斬2/AI正熱大戶離場 靠死忠老股民「放置術」待景氣循環
「台塑四寶」向來是台股中的長青集團股,營收獲利穩健、配息率高,股價也穩定,一直是「存股族」最愛,然而今年6月AI熱潮推高台股大盤之際,台塑四寶股價不但雷打不動,反從2021年高點一路腰斬,讓股民和網友熱議,現在到底是要抄底?還是要停損?股民在網路上唇槍舌戰,理智和感性論點戰成一團亂。CTWANT記者整理台塑四寶近期股價表現,包括台塑(1301)、南亞(1303)、台化(1326)與台塑化(6505),近期股價高點分別為:台塑2021年10月的121元,南亞2022年4月的94元,台化2018年9月的130元,台塑化也是2018年9月的151元。 今年6月底最新收盤價來比較,分別為台塑57.5元、南亞49.3元、台化50.4元、台塑化則為64.8元,與前段的高點相比,幾乎是「腰斬」。再者,觀察台塑四寶股價近期高點出現在2021年10月,當時台股指數1萬7千點,今年6月底已奔向2萬3千點大關,大盤足足漲了30.55%,台塑四寶股價卻打對折,完全跑輸大盤。儘管AI教主、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在2023年與2024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都親自來台「傳教」,大唱台灣是AI中心,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兩次都親自率領高層聆聽演講,股價卻顯然沒跟著勳哥沾上光。台塑四寶近期「失常」的表現,引來不少媒體關注及探究,究竟這次石化業陷入谷底,是景氣循環的週期性起伏,還是出現了結構性的「質變」?石化分析師何耀仁在今年的APIC上,發現業界普遍擔心中國大陸產能過剩問題。(圖/報社資料照、翻攝自APIC2024官網)資深石化分析師何耀仁向CTWANT記者給出明確答案,「現在整個產業大反轉!」他5月底參加在韓國舉行的「2024亞洲石油化學工業會議(APIC)」,明確發現業界目前的共識是「中國大陸的產能過剩問題,兩三年內難以解決,時間會拖得很久,可能要到2028年到2030年才可能會有變化」。何耀仁表示,現在的確發生了結構性的改變,就是因為中國大陸的大量產能開出、低價傾銷,但他們本身的房地產與內需低迷等問題還未解決,造成垂直整合廠無利可圖,美國和中東因由天然氣去裂解,所以很便宜,成本大約只有一半,但亞洲大多用傳統的石油裂解,很難彌補價差,所以東北亞已經很多工廠在思考要怎麼結束生產線。臉書粉絲頁「存股方程式」也提到,2026年還有個大隱憂,就是福建古雷石化廠預計也會在2026年完工啟用,屆時乙烯等相關石化產品供給量勢必又大幅增加。中沙古雷乙烯項目年產能最高達180萬噸,預計將於2026年建成。(圖/翻攝自搜狐網)「這種情況不是短期的,所以可發現大戶持有比例越來越低,就是因為資訊不對襯,大戶有充足的產業資訊,但台塑四寶的散戶很多都是老股東,過去也很『寵』股民,給了很好的股息,所以他們看到低點就會持續買進。」何耀仁說。依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6月的統計資料,台塑四寶股東結構中,千張以上大戶占比一向很高,南亞、台化千張以上大戶都在八成左右,台塑化更高達95%以上,不過去年第3季開始,台塑大戶占比已降至八成以下,反倒小散戶人數暴增,像是台塑去年6月千張大戶人數有323人,占82.39%,今年6月降至289人、為75.49%;同時間,台塑持有一至五張的小散戶從去年6月的10.2萬人增加至14.9萬人,增加46%。目前台塑股東人數大約29.2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8萬人,南亞的小股東也有24.5萬人、台化16.7萬人,台塑化則是7.9萬人。儘管台塑集團管理層現正積極轉型,但畢竟是年營收上兆的公司,營運量體龐大,轉型效應短期內不太明顯,因此網民認為,既然已過了停損最佳時機,不如暫時擱置不理,因為「石化業有強烈景氣循環效應,不妨耐心等待市場供需恢復平衡」,但也有網民持不同意見,「不如將資金投入科技股,報酬率更勝一籌。」台塑四寶股價近來一路下探,但小散戶數量反而增加。(圖/翻攝自嗨投資官網)在近期網路唱衰聲中,還是有一批死忠散戶支持台塑集團,在留言下回嘴,「就算技術面不好,也看好他的資產」、「這是價值投資」,「你們是存股、還是炒短線?」稱自己持有很久、所以沒有賠;也有網友嘆,「台塑的股東真的是比較有耐心,會幫公司找藉口、還會持續向下攤平。」也有網友提及,不少前輩朋友20年前開始投資台塑和中鋼,深信台塑絕對不會倒,但就怕「你最相信的股、往往傷你最深。」此時究竟是抄底還是停損?網路上股民各有所好。「從基本面來看,要回到過去的榮景沒這麼快,雖然把時間放長遠來看,還是能等到循環週期的上升,因為石化下游都是民生化學工業,但這次時間可能會拉很長。」何耀仁提醒。
AI戰神輝達27日股東會 台股「黃仁勳概念股」8成走高
AI教主黃仁勳創辦的輝達NVIDIA,將在台灣時間27日凌晨舉行股東會,近期股價遭遇亂流,但昨日漲近7%,市值重回3兆美元俱樂部,而台股先前被點名的「黃仁勳概念股」在26日也相對強勢,43檔中有37家上漲,華爾街分析師們也認為輝達產品需求仍強,近來以唱多為主。輝達2022年底以來股價已上漲9倍,目前在訓練、AI應用的市場中有超過80%市占率,將在27日凌晨舉行股東會,在2024年致股東報告書中,黃仁勳表示,AI伺服器取得領導地位後,將會聚焦未來AI車用領域、智慧製造的布局。輝達已與台積電、聯發科等台廠在車用AI領域合作,黃仁勳透露,車用領域已有數10億美元的營業額,未來智慧醫療、機器人技術還有另外數10億美元機會。黃仁勳6月2日在台大演講時,背板上點名43檔供應鍊名單,被視為「黃仁勳明牌股」,26日有37檔上漲,其中以弘憶股(3312)10點多就亮燈漲停在75.4元,水冷伺服器機殼廠勤誠(8210)上漲6%以上,約在308元,迎廣(6117)最高衝上4%,後續漲勢收斂在2%左右,像是廣運(6125)、艾訊(3088)、醫揚(6569)、益登(3048)一度也都有3%以上的漲幅。大型權值股方面,聯發科(2454)、日月光(3711)漲幅在2.5到3%以上,廣達(2382)、台積電(2330)漲約1%。摩根士丹利25日對輝達發表樂觀研究報告,認為需求面依舊強勁,且H100還有需求,H200有限擴產的狀況逐漸明朗,而Blackwell架構GPU直到2025年中的產能已全被訂光,專為中國市場推出的降規版H20也大幅放量,從各種跡象來看,輝達展望仍不錯。瑞銀調查也發現企業高層對輝達深具信心,在執行AI模型的訓練、推論任務時,仍以輝達產品為首選,目前傾向選擇Hopper架構GPU(H100 + H200),而非舊款和低階的GPU,而機櫃級系統有望迎來更多需求。
地表最強晶片1/輝達軟硬通吃「老黃像AI傳教士」業者想入教 分析師:有應用就沒泡沫
畫面從宇宙看向地球,然後靠近、聚焦在正中間的台灣,旁白介紹起AI預測颱風的技術,畫面裡有圓山飯店、台北101大樓,還有美麗明亮的台北盆地,長達兩分多鐘的介紹,反覆出現的台灣小島,最後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從舞台邊走來,迎接上萬人的掌聲;這影片光是在輝達的官方Youtube頻道上,一周內已接近2700萬次點閱。這不是觀光宣傳影片,而是輝達在GTC開發者大會上宣傳旗下的「Earth-2氣候數位孿生雲平台」,與台灣的中央氣象署、IBM子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合作,將生成式AI應用在預測天氣上,「我們真的想知道怎麼預測極端氣候,讓人們遠離傷害」黃仁勳說。這段影片,不但為了人類的安全,也是「台灣囡仔」黃仁勳的一份心意,讓台灣站在世界的中心。「我們知道,這場新的工業革命、AI革命,台灣正處在中心的位置」,黃仁勳會後與矽谷的台灣同業吃飯時大喊,「跟我一起說好這個故事。台灣加油!」「所謂科技的傳教士,就是能將這個技術的熱情與影響力擴散給更多領域。」業者向CTWANT記者說,「這次真是AI佈道大會,連我都想入教了」。黃仁勳在美國時間18日舉行的開發者大會,發表地表最強AI GPU晶片,兩個Blackwell,加上一顆Arm架構Grace CPU組成的「超級AI晶片GB200」,AI訓練速度比前代H100快四倍、推理能力優30倍,成本和能源消耗低25倍,已經有許多大型科技廠下訂。其中被點名、馬上就能受惠的Blackwell供應鏈,包括華擎旗下永擎、華碩、鴻海、技嘉、英業達、和碩、雲達科技、緯創、緯穎等企業,外資券商報告也加碼點名,除了晶片製造主角的台積電,包括日月光、欣興、廣達、奇鋐、雙鴻等台廠也有相關訂單;儘管活動已過去一周,但餘威仍持續發酵,被點名的台灣供應鏈被媒體封為「AI十虎」持續在股票市場強強滾,甚至有廠商飆到被列為「注意股」。與會業者表示,難得可在這樣的國際級大展覽上聽到很多台灣腔。(圖/翻攝自輝達GTC臉書)與會業者提到,其實除了目前浮上檯面的伺服器供應鏈,還有很多看點,像是現場展示的包括車用平台、醫療等應用都指日可待,甚至是演講壓軸的機器人領域;與會業者跟CTWANT記者說,「大家應該要關注的是,除了賣硬體,輝達開始推商業軟體業務,未來可能包套販售,是準備好種子開始『撒豆成兵』了。」黃仁勳在國際記者會上提到,Nvidia希望成為AI領域的台積電,替所有想導入AI技術到自家業務的人簡單入手,「就像我們把點子給台積電,製造後我們就能拿走晶片」,推出的AI微服務Nvidia NIM,就是客製化AI時的「副駕駛」,提供NVIDIA 推論軟體(包括 Triton Inference ServerTM 和 TensorRTTM-LLM)驅動的預先建置容器,為語言、語音和藥物發現等領域提供符合產業標準的應用程式介面(API),開發人員就能在自己的基礎設施中快速開發程式,首批客戶包含Adobe、SAP、Cadence等。業內人士向CTWANT記者解釋,簡單來說,就是「整體包到好」,過去買軟體可能像是毛胚屋,還要自己採購家具、或重新裝潢,但現在的趨勢是已經裝好家具的房子,客戶可直接入住,「甚至連門口警衛都幫你安排好了。」「成熟的企業平台坐擁資料金礦,這些資料可以變成生成式人工智慧的輔助夥伴,是各行各業成為人工智慧公司的基石。」黃仁勳表示,輝達其實也是個「軟體公司」,擁有「AI技術、專業知識、基礎設施」這三項條件,足以成為「AI代工廠」,他說,AI對人類的大貢獻便是「縮小技術鴻溝」,一般民眾就算不會程式語言,也能成為指令工程師,就像「我太太跟我說話時,她就在當我的指令工程師」。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於GTC展會與技嘉集團總經理李宜泰相見歡。(圖/技嘉提供)有像黃仁勳這樣能言善道的AI教主,2023年一整年,AI概念在全球被炒得如火如荼,不少投資機構擔憂股市泡沫或過熱,特別是輝達股價從去年1月至今漲幅已高達450%。「AI有應用就不是泡沫」,美林證券亞太區硬體科技研究主管鄭勝榮表示,目前是AI發展初期,在主軸為布局基礎建設的軍備競賽下,第一階段以硬體受惠多,台灣供應鏈有多種解決方案和高價值專利權,將迎來5到10年的爆發期。「現在AI產業不只有一種、而是存在很多不同的解決方案,這是為何可以強調整個產業大繁榮的原因,」鄭勝榮表示,台灣科技產業經歷三波大週期循環,第一次是1980年代的PC產業,第二波是2006到2010年的智慧手機,現在是第三波AI浪潮,許多不同的業者都在開發平台,而台灣業者經歷多次的潮起潮落和洗牌,能撐到現在的都是「夠資格的供應商」。安聯投信也提到,2023年被視為深層式AI的元年, AI不僅影響科技產業,也顛覆其他產業,如藥物研發、農業等領域等,暫時未見泡沫化的可能性,且前景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