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病毒
」 苦苓 腫瘤 B型肝炎 癌症 肝癌陸火鍋店回收吃剩「口水油」!摻新油做鍋底賣給客人 官方回應了
大陸四川省南充市近日有消費者舉報當地一家火鍋店使用「口水油」。市場監管局調查結果顯示,該火鍋店為了提升火鍋的口感,在2023年10月就暗中授意廚師長,將顧客食用後剩餘的「口水油」進行回收、加工處理再次供顧客食用。目前南充順慶區市場監管局已通報了相關情節,該案已被移交公安機關處理。綜合陸媒報導,近日南充市順慶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某火鍋店在鍋底中添加了「口水油」,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前往調查。執法人員抵達現場後,迅速進入火鍋店後廚區域,經過一番搜查,在廚房角落裡發現了一個塑料桶,桶內盛放著可疑的油脂,且上面還放著一個漏勺。面對執法人員的詢問,火鍋店工作人員支支吾吾,無法提供這些油脂的合法購進票據及資質證明。隨著調查深入,執法人員發現,該火鍋店為了提升火鍋的口感,竟在2023年10月就暗中授意廚師長將顧客食用後剩餘的「口水油」進行回收、加工處理,並摻入新油中製成火鍋鍋底,再次供顧客食用。大陸四川省南充市近日有消費者舉報當地一家火鍋店使用「口水油」。(圖/翻攝自微博)據了解,「口水油」具有嚴重危害,首先是可能造成A肝病毒、B肝病毒等傳染性病菌的交叉感染;再來,油水中的食物殘餘、唾液酶等物質,容易發生水解和氧化導致油脂酸敗、滋生細菌;此外,油脂經過反覆高溫,有害的反式脂肪酸會增加,產生多種慢性致癌物質,危害人體健康。根據大陸法律,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在充分調查取證後,順慶區市場監管局已依法將此案移交至南充市公安局順慶區分局進行進一步處理。
B肝口服治療給付放寬 醫籲:即時回診追蹤、治療很簡單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台灣38歲以上成人有1至2成B型肝炎病毒帶原率,B肝病毒可能在肝臟緩慢侵襲,造成肝細胞慢性發炎、結痂並逐漸纖維化,若沒有即時診斷、治療,會陷入肝功能失常、嚴重纖維化甚至肝癌的處境。B肝帶原者陳先生說道,「雖然知道自己有B肝,但因為沒有明顯症狀,再加上沒有達到健保給付用藥的標準,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好好治療…」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楊宏志說,治療B肝可降低肝癌風險,且須要定期追蹤,口服藥治療相當方便,現在健保放寬給付,e抗原陰性不用再等到重度肝纖維化就能用藥,呼籲B肝病友即時回診追蹤、用藥治療,不再「肝」苦。染肝炎病毒 小心肝炎、肝硬化、肝癌威脅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持續名列死因之首,其中肝癌造成的死亡率名列第二。感染肝炎病毒是導致肝病、肝硬化、肝癌的重要原因,B肝和C肝防治是台灣消除肝病的重中之重。C肝可以治癒,B肝則需長期抗戰。楊宏志醫師說,以往很多B肝病人可能因不知道自己帶原,疏於追蹤或治療,等到嚴重纖維化、肝硬化了才知道嚴重性。過去的研究已經發現,肝硬化後產生肝癌、肝臟衰竭的風險會大幅提高,應避免等到肝硬化才治療。民眾平常健檢就要檢查有沒有感染病毒、是否帶原;若有感染就需定期追蹤。楊宏志醫師說,臨床觀察,約有4成的B肝帶原者需要治療、6成雖然不需要治療,但仍需要定期追蹤。需要治療者,其肝臟發炎、肝纖維化指數和血中病毒量較高,即時治療有助降低肝臟細胞持續被破壞的威脅。但6成需要定期追蹤者也不能輕忽,雖然不用馬上治療,但只要帶有病毒、風險就不是零,必須每半年定期追蹤、確認病程有沒有變化,有變化就要即時治療。用藥門檻降低 健保放寬B肝治療給付為了讓更多B肝病友儘早接受治療,健保署於112年10月起放寬B肝用藥的給付規定。楊宏志醫師解釋,雖然透過治療,可以減少肝臟發炎,改善肝纖維化嚴重度。但是以前B肝病友要達到重度纖維化(第三級) 或半年內2次肝指數大於正常值2倍才能給付,此時肝癌的風險已經明顯提高,用藥稍嫌晚了一些;但現在針對e抗原陰性患者放寬為只要肝指數異常大於正常值2倍且血清B肝病毒量大於2,000 IU/mL或肝臟中度纖維化(第二級)、半年有兩次肝指數異常大於正常值、且血清B肝病毒量大於20,000 IU/mL就能用藥,讓更多B肝病人可以即早用藥,不必為了等健保給付而讓肝持續受苦。楊宏志醫師說,目前B肝治療以口服藥為主,一天只需吃一顆,服藥很方便,且副作用都很低、治療效果也不錯,發生抗藥性的風險也低。以往病人可能會擔心長期吃藥會有腎毒性問題,但現在藥物設計精良,不會增加對腎臟及骨密度的影響。比較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口服藥有用藥時間限制,必須飯前或飯後2小時才能吃;有的藥物則沒有時間限制,病友可依據自身生活習慣和醫師討論。B肝治療停藥要謹慎 當心猛爆性肝炎找上門楊宏志醫師提醒,B肝口服藥治療雖然很有效且方便,但缺點是停藥後復發率很高,且臨床發現,有1至3%停藥病人可能出現猛爆性肝炎,若未及時發現治療,會產生肝臟衰竭、需要換肝或死亡,所以病友一定要遵循醫囑用藥、不可自己貿然停藥。若是醫師建議可停藥,也一定要配合醫囑小心追蹤。此外,現代人飲食習慣西化,體重過重、脂肪肝者,若同時合併B肝也會加重併發症風險,病友們要記得控制體重、適度運動、充足睡眠,且若有服用保健食品或中草藥,務必和醫師討論。
B型肝炎治療突破瓶頸! 816療法可消滅病毒
B型肝炎治療突破瓶頸!國際自然療法專家潘念宗9月於「量子醫學」講座發表消滅病毒的新療法,透過BDORT(O環測試法)輔以肝炎標本檢測,施以水針灸「量子醫學816療法」,有效排除體內的「汞」、B肝病毒、石棉、整聯蛋白β-1(CD29)、過量電磁波、癌幹細胞(CD24、CD44、CD133)等,幫助A肝、B肝、C肝和愛滋患者恢復健康。病症卡關 體內含汞恐有高度危險性 肝病是台灣的國病,B型肝炎若不治療恐導致肝硬化或肝癌。然而,許多人並不知自己有B型肝炎。經過幾年COVID-19肆虐,潘念宗在治療確診者時,發現有些病患潛藏B型肝炎病毒,當排除體內的「汞」後,同時也消滅了B型肝炎病毒以及其他的病毒與毒素。汞(mercury)是地殼中自然存在的元素,也是一種神經毒物,會傷害人體的中樞系統、腎臟、大腦,甚至造成先天缺陷。潘念宗說明,體內若有汞,會造成下述危害:破壞粒線體,使細胞沒有能量,引發許多疾病。汞會破壞染色體,使細胞癌化。破壞蛋白質,使細胞酵素遭到破壞。1997年証實,汞使細胞產生病態自由基,這種因為過量的氧化壓力產生病態自由基,會破壞細胞、組織,引發炎症甚至壞死。另外,汞使得抗藥性活動基因活躍,導致藥物失效。汞也會破壞免疫系統B細胞,施打疫苗不易產生抗體。如何檢測汞是否存在?潘念宗表示,可以透過化學測定、物理測定、量子測定來檢查。化學測定:女性常擦的口紅汞含量較高,可送到衛生單位用化學測定鑑別。物理測定:物理測定的部分,目前最尖端的儀器是蘇聯聖彼得堡大學研發的 RA915 雷射分離儀器設備,可以檢查到ppb的10億分之1(十的負九次方),即使微量也可檢測出來。量子測定:使用順勢療法,把汞試劑稀釋成濃度最低的10的負400次方,透過糾纏共振現象來確認是否有汞存在,是目前最嚴格的測定方法。結合經絡穴位 量子醫學816療法利用水針灸排汞潘念宗提及,許多人施打疫苗,打的是含防腐劑摻汞的室溫疫苗。汞對人體危害甚鉅,幾乎是人類病症的卡關者。例如乳癌病患體內若有汞,「治療也一定失敗」,他因此為病人實施「先排汞、後治療」的程序。汞就如火車頭,當汞排出體外時,能帶出後面很多車箱內的毒素,跟著一起排出體外,例如病毒、EMF、石棉、癌幹細胞(CD24、CD44、CD133)等毒素。根據國際自然療法學院表示,自然療法是一種強調人體自癒力的醫學,提倡使用無副作用、無侵入性、無創傷性的方法改善病患的身體健康。主要分類有:能量醫學、環境醫學、運動醫學、情緒療法、草藥及營養療法、膳食療法、物理療法、水療法等。潘念宗表示,「量子醫學816療法」是非常精準先進的量子醫學,消滅B型肝炎需要全身清淨解毒途徑(Full Body Detox Pathway),並具備BDORT(O環測試法)、20條經絡系統、23個穴位、順勢療法、量子光儀器、太陽風暴等5項原理的知識與臨床經驗。此療法使用9393噴液,可提高長壽基因蛋白、正常幹細胞、粒線能量系統與殺手性T淋巴球,殺死躲在細胞內的病毒,並且有效排除A型肝炎、B型肝炎、C型肝炎、愛滋病、登革熱等病毒。以噴液體噴完全臉(約需3瓶共60cc ,噴400次)。由於臉、耳、手、腳等有諸多穴位,用雙手掌輕輕將噴液塗擦整臉、兩耳與腳底。噴過噴液後去排尿,體內毒素會隨著尿液排出。大陽風暴對電訊網和人類健康影響甚鉅 3招防堵此外,潘念宗也發現,今年7、8月診治77個病例,原本毒素、病毒出現在不同的經脈位置,但太陽風暴一來,釋放爆發性輻射,使得患者毒素病毒多集中在足陽明胃經St12「缺盆穴」,故太陽風暴不可不慎。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研究,近2百年來地球發生36次瘟疫,其中有27次與太陽風暴有關。通常人類身體約有2萬高斯EMF,但根據醫學研究顯示,病患臨終前的電磁波(EMF)會高到480,000 Gauss,尤其太陽風暴來臨時,人體電磁波更會高達4,320,000 Gauss。當太陽風暴來臨時,許多有病症的民眾感到身體不適,潘念宗除了使用順式療法標本的816新療法為病患診治,也提供幾個方法以減低危害:盡量不出門,不得已需出門,最好攜帶可阻擋EMF的特別傘(檔汽車前窗玻璃的遮陽板材質)。有太陽風暴的日子,回家要馬上洗澡,以降低EMF。如何知道是否有太陽風暴?以BDORT手法持480,000 Gauss的磁鐵棒,指向當地天空,兩手容易拉開即是有太陽風暴。
苦苓1年前長14.5cm腫瘤立遺囑 67歲健檢報告曝身體狀態
知名作家苦苓(王裕仁)在2022年初突爆出健康亮紅燈,肝臟長出14.5公分腫瘤,而且超過400萬個B肝病毒,甚至曾腫瘤、B肝病毒與憂鬱症3病齊發,他當時還準備好遺囑,引發熱議;所幸鬼門關前走一遭,他16日在臉書曬出最新的健檢報告,一個紅字都沒有,讓粉絲大讚是「67歲年紀,47歲身體」。67歲苦苓健檢報告很健康。(圖/翻攝自苦苓臉書)苦苓在臉書上傳他最新的健檢報告並透露,「全部及格!一個紅字都沒有」,年齡67歲的他,每個檢查項目數值都在正常範圍內,完全不像是去年長過腫瘤又動手術的身體;不過,他在炫耀之餘,也透露如何調理身體的方式,「太太說是吃素的好處」。苦苓長14.5公分肝腫瘤與B肝病毒。(圖/翻攝自苦苓臉書)苦苓去年參加podcast節目《沒大沒小喇吉歐》,曾發下豪語「這一輩子不做健康檢查」,但卻因爲看中醫時發現身體出狀況,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肝臟中有14.5公分腫瘤,跟哈密瓜一樣大,佔了肝的2/3,不過非惡性,屬於巧克力囊腫,經過手術後,苦苓更能體會身體健康的重要,當時透露早已準備好遺囑,直言「要做一個負責任的老人」。苦苓也透露,當時因為要切除腫瘤,最困擾他的反而是連帶產生的憂鬱症,他說,發作期覺得自己一事無成、沒錢、沒自信,甚至連最擅長的談話性節目都暫停,就是怕自己說錯話。如今粉絲見到苦苓找回健康都很替他開心,「健康的活著才會幸福」、「好厲害,聽太太的話準沒錯」、「期許自己到大哥您的歲數,也能有這麼健康的身體」。67歲苦苓健檢報告很健康。(圖/翻攝自苦苓臉書)
苦苓「3病夾擊」寫好遺書!好友于美人:30號之前不要死 去高雄看你!
臺灣知名作家、名嘴、時事評論員苦苓,在政治參與上支持獨派,也支持過前總統陳水扁,並經常上各大政論節目針砭時弊,然而近期他疾病纏身,因此暫停更新臉書和Podcast,這也讓多年好友于美人擔心不已,更求他「麻煩你30號之前還不要死,我去高雄看你!」作家苦苓在年初時自爆身體狀況不佳,不但肝臟長了14.5公分的腫瘤,還遇到B肝病毒和憂鬱症的侵擾,讓他甚至已寫好遺書,為最壞的情況做打算。許久沒露面的苦苓如今也終於在10月31日於臉書上曬出與好友于美人的合影,並寫道:「前幾天美人打電話來說:『麻煩你30號之前還不要死,我去高雄看你!』所以就有了這張在我家的合照,還有我們兩年後的偉大計劃⋯」事實上,苦苓和于美人兩人曾共同主持過節目《大女人主張》,苦苓也曾說過自己在面對婚姻受挫時,是于美人在背後拉了他一把,更透露他在某次做公益時要求于美人跟進他才要上節目,沒想到于美人卻一次就捐了100萬,相望苦苓可以上10次節目,讓他相當感動。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也紛紛祝福苦苓早日康復,更在底下留言「好懷念兩位共同主持節目的時光」、「期待兩位兩年後的偉大計劃」、「超棒的合照,超開心看到苦大哥健康快樂」、「苦大哥!我還想繼續看到你,繼續聽你的妙語如珠!祝福你平安健康順心」、「期待Podcast可以聽到兩人聊天」、「好好活著才是人生,大家一起加油」、「期待能看到你們的合作。」
突曝身心狀況不佳 苦苓宣布「停更臉書Podcast」:期待空中再會
知名作家苦苓先前自爆肝臟有14.5公分腫瘤,以及超過400萬個B肝病毒,還有耳鳴、嘴巴冒出鹹味等症狀,所幸和病魔奮戰成功,恢復健康,還和太太到冰島旅遊。沒想到他14日卻突然在臉書宣布,因身心狀況不佳,即日起暫時停止更新臉書和Podcast節目。苦苓14日在臉書發文寫道,「因為本人身心狀況不佳,目前無法繼續創作,故FB苦苓(王裕仁)和Podcast《苦苓巴拉巴拉》都已暫時停止更新,還請各位朋友和聽眾們多多諒解,也期待能早一天和大家在空中再會。」貼文曝光,讓不少粉絲相當擔心,紛紛留言「保重,早日康復」、「已經變成生活習慣,每天都會看一下有沒有更新節目,祝老師平安健康,早日在空中和我們相聚」、「加油~加油~休息為了走更長長遠遠的路~粉絲會等也會期待老師的康復」、「苦苓大哥保重,平安健康,等您回來」、「苦大哥千萬保重!身體要緊!」
壓力山大!女主管一身病連走路都痛 只因「免疫失衡」致全身發炎
56歲的阿嬌(化名)在一家公司擔任主管,長期工作壓力大、飲食不正常,她在44歲時罹患乾癬,除了皮膚癢之外,後續出現關節腫痛,兩腳關節的症狀嚴重到走路都不舒服,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進一步就醫檢查,才被確認是『乾癬性關節炎』。由於阿嬌的體態較為豐腴,BMI值高達28,加上膽結石、高血壓、糖尿病、C肝等共病,且又是B型肝炎帶原者,一開始僅以消炎止痛藥等傳統方式治療;但效果不彰。所幸阿嬌符合健保生物製劑治療資格,在醫師建議下先經肝膽腸胃科醫師治療,清除C肝、並將B肝病毒量壓低,後續採用生物製劑治療,讓她多年來的皮膚問題得以大幅改善、關節炎症狀也消退許多,阿嬌終於能恢復正常生活。診治個案阿嬌的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世滋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失衡導致的慢性發炎疾病,造成皮膚細胞增生過快,身體各處出現一塊一塊或一大片紅腫皮疹,讓患者感到不適,尤其冬天時常見厚厚的銀色白屑、脫皮,在中國被稱為「銀屑病」。此外,乾癬也有可能併發關節紅腫熱痛及著骨處病變,形成乾癬性關節炎。在性別屬性上,男女病患約1:1、任何年齡層都有,而以40、50歲以上中壯年較多些。據國外研究統計,全球約有1.25億人受乾癬困擾,全台則約有8到10萬名患者,其中約3成會發生乾癬性關節炎,如加上未經歷皮膚乾癬、直接出現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推估逾2萬人為乾癬性關節炎所苦。有此一說:「乾癬就像冰山」,露出水面的只佔冰山的一小部份,臨床上看到的皮膚乾癬只是冰山表面一角,除了注意表面的乾癬症狀,更要留意冰山下的其他共病。蔡世滋醫師說,依疾病分類準則,患者有皮膚或指甲乾癬(包括點狀凹陷、甲床剝離、指甲板下角質增生、甲床鮭魚色斑…等),併有關節炎(紅腫熱痛),就可說是乾癬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可以侵犯任何關節,好發於手指或腳趾關節,甚至有時關節及旁邊組織整個腫脹,外觀形狀類似香腸。臨床上乾癬性關節炎可分為5種樣態,包括不對稱性多發或少發關節炎、對稱性多發關節炎、脊椎關節炎、主要遠端指間關節炎、削殘性關節炎(骨頭關節嚴重破壞變形)。也因為乾癬性關節炎的症狀多樣,容易混淆為其他疾病,一旦關節受損,往往不可回復,需要及時診斷與積極治療。若得到乾癬性關節炎,該先治療皮膚還是關節?蔡世滋說「兩者可以兼顧治療」。他解釋,皮膚乾癬可透過照光、外用藥膏及口服藥物進行治療;若引發乾癬性關節炎,治療選擇上除了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及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DMARDs)外,近20年來陸續出現多種「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後,更能達到皮膚及關節一起治療的效果。目前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健保已有給付上述藥物,可以改善患者關節症狀,並緩解關節破壞與變形。如患者經傳統治療方式無效或無明顯改善,經醫師完整的評估後,可使用這些藥物治療,以避免及減少關節變形,大幅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即便是想懷孕或有生育計畫的女性患者,也有適合孕程及哺乳期間可以安全使用的生物製劑,可達到治療及懷孕兩全其美的目標。蔡世滋醫師呼籲,乾癬性關節炎是個長期疾病,患者要學會怎麼去共存,除了良好的生活型態、維持理想體重外,配合醫師的治療及家人支持皆很重要。選擇適合的藥物,可大幅改善症狀,並能降低併發症的發生機率。
水電師傅到府維修…見苦苓驚喊「遇到名人」被質問傻住 結局超展開
知名作家苦苓日前自爆肝臟有14.5公分腫瘤,以及超過400萬個B肝病毒,還有耳鳴、嘴巴冒出鹹味等症狀,讓外界誤以為是癌症,逼得他出面解釋,所幸目前身體狀況已穩定,除了重新開始上節目,也常在社群媒體分享生活趣事。苦苓日前透露,某位水電師傅來家裡維修,發現自己是名人,後續反應卻讓他相當意外。苦苓25日在臉書發文,「下午有師傅來家裡修電器,認出了在客廳看書的我,就很興奮的說:『哇!遇到名人了!』我禮貌微笑,他一邊工作一邊還喃喃唸著:『真好運碰到名人了,等一下一定要去買彩劵。』我一直沒作聲,直到他打算離開時,我才說:『你就這樣子走了嗎?』」聽到苦苓的問題,水電師傅先是愣了一下,接著說「啊,啊都修好了呀。」這時苦苓放下書,站起來問道「碰到名人了不用拍個照嗎?」對方這才恍然大悟,很開心地笑了,隨即和苦苓一起自拍,臨走前笑說「還好你開口,我都不好意思說要拍照。」貼文引發討論,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苦苓老師真親切」、「我懂修電器大哥心情耶!如果是我,我也不希望打擾名人或是我的偶像」、「要是我也不敢主動邀名人合照」、「老師家裡還有什麼需要修理的」、「如果有機會在路上遇到你,我也要合照」、「我也好想遇到苦苓老師,現在去學水電來得及嗎」。
B肝病毒突變!可寄生導致肝臟發炎 醫示警:健康帶原者仍會罹癌
慢性B型肝炎健康帶原者的觀念要改變了。最新研究證實突變的B型肝炎病毒可以躲避免疫細胞,也較少釋放至血液中,讓抽血檢驗的病毒濃度及肝指數偏低,不過病毒其實大量堆積在肝細胞造成肝癌。慢性肝炎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正常就是所謂的健康帶原者。但最新發表在《Hepatology》(肝臟學)由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研究員梁毓津所做的研究卻發現,帶有PreS/S基因突變的B肝病毒株,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可躲避B細胞與T細胞免疫辨識,病毒也無法有效釋放至血液中反而堆積在肝細胞內質網,引發內質網壓力,鈣離子內流異常,影響粒線體功能,肝細胞凋亡後最終演變成肝癌三部曲。這項研究提醒,感染B肝病毒突變株的患者,抽血檢查可能有病毒低估的情況。主持研究的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同時也是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特約主治醫師吳肇卿表示,「這項研究修正健康帶原的觀念,部分以往被認為健康帶原的人,仍有發生肝癌的風險。」他說,過去認為病毒不會破壞肝細胞,而是免疫系統為了殺死病毒才導致肝臟發炎,其實B肝病毒是寄生在肝臟中慢慢破壞肝臟,不太可能完全相安無事。現行健保給付抗病毒藥物標準,肝功能ALT大於每升80單位(>80 U/L)、病毒量大於每毫升2000國際單位(>2000 IU/ml)。依據這項研究,將有部分病患可能是肝癌高危險群卻非抗病毒藥物治療對象,恐怕存有很大的治療灰色地帶。吳肇卿表示,亞太地區約有64%慢性B肝炎導致肝癌的病患在現行治療準則之外,這個數字比根據歐美三到四成來得多,可能是標準相對嚴格所致。國際醫學專家的大多傾向及早治療,並持續擴大B肝抗病毒用藥對象。才能進一步降低肝硬化或肝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據此,吳肇卿也與博士班研究生,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滕威發展出預測肝癌的危險量表,只要大於或等於9分,也就是年齡大於50歲、男性、家族有肝癌病史、體內可偵測到病毒,就是肝癌高危險群。這個簡易不需高貴儀器的量表,可以預測目前不符合健保給付抗病毒藥物的B肝病人發生肝癌的危險機率,與抗病毒藥物對降低肝癌風險的效益。估計約有三成在治療灰色地帶的患者也應該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這個有實證研究基礎的量表,適合醫師評估病人發生肝癌的危險機率與抗病毒藥物的效益,並幫助健保署在較符合成本效益的條件下,擴大B肝病人的抗病毒藥物給付,以達到政府在2025年前,降低肝病死亡率65%的目標。
苦苓現身曝身體病況 房產+保單全留給太太
作家苦苓今(27)日現身新書《最後書》見面會,氣色看來不錯的他去年開刀切除14.5公分肝腫瘤,今受訪他透露身體現況,「現在健康檢查數字是OK。」苦苓說起去年病況,腫瘤超重有1.1公斤,B肝病毒高達400萬個,雖然現在已治好肝病,但耳鳴及嘴鹹味症狀卻未好,他改看中醫卻得到「腎虛」的診斷,只能慢慢調養。大病初癒,讓苦苓有感而發地說:「此生無憾。」他自提2001年的外遇醜聞,當時重創事業,「 那時算是死了一次,之後又死而復生,這次又傳烏龍病危,人生算是峰迴路轉」。對此,他也透露已下定決心要幹一件大事,但沒有把握會成功,所以目前仍保密中,僅低調透露:「我不是要拿諾貝爾、也不是要選總統。」計畫還要2年時間籌備,「是一些比較歷史文化方面的東西,類似基金會」。苦苓(右)和太太Jessy一同出席新書見面會。(攝影/趙文彬)他表示生病時候會自我懷疑、自我放棄,一般只注意到病人的痛苦,都沒有體會到陪病人的痛苦,他說去年因憂鬱症出現輕生念頭,已說要把登記在太太Jessy名下的房產,還有保單,加起來共有約3千萬的財產留給太太,還搞笑表示這樣算是幫太太把再嫁的嫁妝都準備好了,而苦苓太太則在一旁哭笑不得,直翻白眼。
變態男堵學生妹露鳥…女師見裸體冷下「5字評語」 暴露狂羞爆逃跑超落漆
知名作家苦苓日前自爆肝臟有14.5公分腫瘤,以及超過400萬個B肝病毒,還有耳鳴、嘴巴冒出鹹味等症狀,讓外界誤以為是癌症,逼得他出面解釋,並透露自己憂鬱症發作,所幸病情已好轉,也重新開始上節目。苦苓日前在節目中提到,自己過去教書時,學校附近有暴露狂出沒,結果對方有次踢到鐵板,只好狼狽逃走。苦苓日前在《震震有詞》分享故事,自己以前教書時,學校附近有暴露狂出沒,對方經常趁著放學時間挑選獵物,只要一看到女學生,就會敞開大衣露鳥,藉此享受小女生被嚇到尖叫的變態滿足感,雖然「這種多半不會來侵害妳,只是靠嚇妳來滿足自己的目的」,但還是很讓人困擾,然而有天暴露狂突然消失了。經過了解,苦苓才得知真相,原來暴露狂某次又在放學時間堵女學生,不料卻遇到了2名已婚女老師,當他照慣例露出生殖器,對方不僅沒有嚇到花容失色,反而冷眼打量他的身體,接著說「怎麼這麼小?這樣也好意思拿出來喔。」一席話似乎讓暴露狂自尊心受創,後來再也不敢到學校附近露鳥。至於目前身體狀況,苦苓解釋,他被檢查出腫瘤後,因疫情影響,直到去年9月才動手術,後來發現自己罹患憂鬱症,因此將心情全抒發在日記上,內容充滿負面情緒,後來情況好轉,決定把日記PO在臉書,此時剛好遭逢友人死亡及癌末的噩耗,因此將手機關機,結果被傳成癌症,讓他哭笑不得。
苦苓肝臟長腫瘤「活著有什麼意思」 交代妻後事:我走了妳可以安然生活
知名作家苦苓日前自爆肝臟有14.5公分腫瘤,以及超過400萬個B肝病毒,還有耳鳴、嘴巴冒出鹹味等症狀,讓外界誤以為是癌症。近日他在節目上透露,檢查出腫瘤時內心相當恐慌,導致憂鬱症發作,一度交代好後事,而老婆當下的反應也曝光了。苦苓在《震震有詞》表示,這已經是3度被「賜癌」,但這次他自己的錯比較大,解釋由於疫情,檢查出腫瘤後,直到去年9月才動手術,後來發現自己罹患憂鬱症,因此將心情全抒發在日記上,內容充滿負面黑暗的情緒,後來情況好轉後,他決定將日記PO在臉書,最糟糕的是,他遭逢友人死亡及癌末的噩耗,因此將手機關機,結果被傳成癌症,讓他哭笑不得。苦苓上節目澄清。(圖/翻攝自高點電視YouTube)苦苓坦言,他本來就是B肝帶原者,檢查證實體內有腫瘤時,整個人被嚇壞,「每天就失魂落魄、度日如年,最嚴重的時候覺得『我這樣活著有什麼意思』」,並把老婆叫來,將價值千萬的保險單交給對方,房子也在老婆名下,「我如果走了,妳應該還可以安然生活,至少我沒有牽掛」。苦苓提到,老婆聽到當下的反應,「沒有安慰、也沒有鼓勵我、沒有怪我也沒有罵我,只有打我」,因為對病人的安慰鼓勵其實都是沒有用的,「我要是想得開就不會這樣,所以她很聰明」。至於為何打他?原來是因為苦苓當時很容易沒精神,會突然很疲憊,老婆特地去學拍打,就拿竹棍打他200下,「我還不能告她家暴」,好在後來得知是虛驚一場,才鬆了一口氣。
苦苓5病纏身罹癌不化療 鬆口「千萬保險金」留給她
作家苦苓日前自爆肝臟出現14.5公分腫瘤,和超過400萬個B肝病毒,讓外界一度以為他罹患肝癌,雖然之後證實誤會一場,但苦苓透露自己確實曾「5病纏身」,更鬆口如果有什麼萬一,要把保險受益人寫給「她」。苦苓表示,自己在2020年感到身體不適,就診後證實罹患肝腫瘤,本身就有B肝、為肝癌高危險族群的苦苓,為此不安到出現精神疾病,並導致他「5病纏身」,同時出現B肝、肝腫瘤、憂鬱症、過度恐懼與自律神經失調。對於外界以為他罹患肝癌一事,苦苓解釋,當時醫師原本要採取「先手術後控制」療法,先切掉腫瘤再把病毒降下來,但要開刀時又遇到疫情,一路拖到9月才手術。這段漫長的煎熬,讓苦苓心理狀態大受影響,並因過度恐懼併發憂鬱症,每天不斷自我否定,甚至數度想輕生與寫遺書,「唯一的辦法就是寫日記,跟自己對談」。苦苓與太太黃楚軒。(圖∕翻攝自苦苓臉書)苦苓指出,造成誤會的臉書貼文其實就是去年寫下的日記,當時他還不確定是否罹癌,之後證實腫瘤並非惡性、手術也成功完成,才放下心頭大石。但他強調,如果真的罹癌,雖會做手術切除,「但不會接受化療或電療」讓自己受苦,更透露在最難熬的時候,除寫日記抒發心情外,全靠太太在一旁陪伴,才讓他走出情緒谷底。所以他「把保險受益人寫給太太」,並留下55坪的房子給對方,「她一個人一定要有更好的環境,而且這個房子可以容納很多客人,讓她比較有伴」,苦苓也透露保單的金額達上千萬。目前苦苓沒有再進行肝病的積極治療,僅靠服藥控制,並打算將當時寫的日記內容集結成書,讓更多人認識憂鬱症的危害。
苦苓親揭「肝臟14.5公分腫瘤」真相 名醫警告:這類族群罹肝癌風險最高
許多名人曾飽受肝癌所苦,中華職棒前兄弟象總教頭王光輝因肝癌病逝,資深藝人菜頭也因肝癌住院治療,作家苦苓今年元旦自爆,肝臟有14.5公分腫瘤,以及超過400萬個B肝病毒,並伴隨耳鳴,嘴巴也會冒出鹹味。雖然妻子澄清是誤傳,「其實就是一個很大的肝腫瘤,而且是水瘤」,不過醫師也呼籲,肝臟是沉默器官,尤其高風險族群更是要注意。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8年罹患肝和肝內膽管惡性腫瘤者共有11342人,惡性腫瘤(癌症)在國人十大死因中位居第一,肝和肝內膽管癌則排第2,不過有8成的肝癌患者是B肝或C肝帶原者,及早發現就有愈高治癒的可能。醫師警告肝臟是沉默殺手。(示意圖/翻攝自pexels)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盧勝男指出,苦苓的病況,若沒有擴散可以開刀切除,但如果旁邊還附有多顆小腫瘤,且腫瘤擴散到血管、淋巴結等處,就沒有這麼樂觀。他透露,B肝、C肝是肝癌的高危險族群,建議半年追蹤檢查肝功能指標。至於肝癌的治療方式,要視患者的期別而定,極早期指的是癌細胞小於2公分、早期是指數量在3顆以下且小於3公分的,兩者均能以開刀切除或電燒等方式治療,病程若到中期就比較難根除,局部治療可採開刀、電燒、栓塞等療法,全身性治療的話則需要打針、吃標靶藥等。不過,假如患者情況再不樂觀,也可以同時使用標靶藥物加免疫治療藥物,但標靶藥物不一定有健保給付、免疫治療藥物則都沒有,價格相對高昂,且存活中位數約30個月左右,也就是只有一半的患者活超過30個月。據悉,苦苓遭外界誤以為罹患肝癌,所屬出版社今(4日)發布新聞稿指出,苦苓的B肝病毒從400萬的數量到現在幾乎消失無蹤,肝腫瘤也在去年9月底開刀移除,而臉書上的文章是他過去一年來的「餘生日記」。他本人稍早也在臉書表示,新年得知一位好友熬過2個癌症卻因車禍亡故,另一位好友驚傳癌症末期,心情低落的他手機2、3天沒開,結果發現變成自己「罹癌」了,讓他覺得很諷刺。
苦苓自爆肝臟14.5公分腫瘤 妻駁「罹肝癌」揭真相:很困擾
知名作家苦苓今年元旦在臉書自爆「肝臟有14.5公分腫瘤」,以及超過400萬個B肝病毒,接著連續多日以《去年的日記》為題發文,寫下病痛纏身的痛苦,讓外界都十分關心。對此,好友吳淡如求證苦苓太太,赫然發現他根本不是罹患癌症,病情大逆轉。吳淡如表示,苦苓是她的出道恩師,得知生病的消息,立刻詢問苦苓的太太是否需要幫忙,結果對方淡淡地回應,苦苓被誤傳是肝癌,本人也感到相當困擾,「其實就是一個很大的肝腫瘤,而且是水瘤」,因為苦苓本來就有B肝,經過手術治療後已經成功,但嘴巴的鹹味和耳鳴還持續著,目前仍一直保持觀察,「所以只是要告訴大家他不是肝癌,這是曾經有B肝的人都要小心的事情」。苦苓並非罹患肝癌。(圖/翻攝自苦苓臉書)得知苦苓又被「賜癌」,吳淡如想起自己曾罹患妊娠毒血症,得過敗血症,躺在病床差點掛掉,受到許多親朋好友的關心,甚至有人勇闖病房要見她最後一面,讓她又好氣又好笑,也有人堅持她一定要出來開記者會,證明還活著,「事實上當時身體非常痛苦,連站都站不起來」。吳淡如深知公眾人物生病的心情。(圖/翻攝自吳淡如臉書)吳淡如知道公眾人物生病的心情,喊話:「大家不要太急著去看他呀⋯也要尊重他現在正在採取的治療」,最後再次強調,苦苓不是癌症,「還很努力在家裡寫稿,這是當作家要堅持的啦」。消息曝光後,讓不少粉絲鬆了一口氣,「還好沒什麼事」、「這是好消息,祝福早日康復」、「沒事就好」,也有人解釋為何會被誤解成癌症,「作家把他自己誇大了病因,讓人猜想~敘述了自己人生只剩短短幾月」。
苦苓驚傳罹癌 「嘴裡突冒鹹味」耳鳴像蟬在叫…揪肝臟14.5公分腫瘤
經常上節目談論兩性議題的作家苦苓今(1日)突然以「去年的日記」為題自爆,新年第一天,帶著肝臟中的14.5公分腫瘤,和超過400萬個B肝病毒,努力的活下去。消息一出,粉絲留言打氣,「大哥,沒什麼事啦!多休息,配合醫生的專業治療。」苦苓自嘲,想想自己真是個自大狂,這輩子都覺得自己身體不錯,上山下海,出國遊玩,一日來回北高上電視通告,似乎從來沒有力不從心的感覺,而大多數人有的三高或是心血管疾病,好像也沒有半點徵兆,加上媽媽高齡86歲,更堅信自己也能長命百歲,沒想到身體卻出狀況了。苦苓說,「我的身體在我自以為健康的時候,忽然向我『全面宣戰』,似乎在不知不覺之間,體力就變差了,經常精神不濟,身上也常出現莫名的痠痛。」他一開始以為只是男性更年期,沒想到開始出現耳鳴,好像耳邊有蟬在叫,去看醫生,醫生說因為錯過黃金期,所以只能好好與耳鳴相處。除了耳鳴,苦苓還陸續出現奇怪症狀,譬如嘴巴忽然莫名冒出鹹味,從早到晚,越來越鹹,簡直就像嘴裡含著一個鹽塊,看了好幾個醫生,都說「沒聽過這樣的」,叫他只能跟這個現象好好相處。苦苓無奈嘆氣,「哇哩咧!這樣豈不是得了兩個治不好的『絕症』?好吧,說痛苦也許有一點誇張,那說困擾可以吧?每天24小時讓我這樣不舒服,是叫我怎麼活下去?」貼文一出,許多粉絲紛紛留言「為你祈福,加油」、「一定有一段時間很疲倦」、「只要保持正面,配合醫療,還有明年後年大後年……無數年等著您寫1月1日去年日記呢」、「有年紀了,零件難免2266,年齡加上老化,只有靠平時多保養」。
22歲女熬夜愛吃燒烤…肝右側冒拳頭大陰影 醫診斷肝癌「切掉半個肝」
大陸廣東省深圳一名22歲女子長期吃燒烤,一開始總覺得肚子脹脹的,後來發現腫塊越來越大,就醫被診斷出是原發性肝癌,幸好手術切除腫瘤後,恢復狀況良好。醫師提醒,作息必須規律,避免熬夜、吃燒烤,尤其是B肝病毒攜帶者,切勿大意。根據陸媒《廣州日報》報導,22歲小黎(化名)3年前到深圳工作,與同事一起住在宿舍,天天幾乎吃外面,還常點燒烤當宵夜,由於下班時間晚,回家不睡覺,經常熬夜到凌晨4、5點。2019年,她在體檢時才發現自己是B肝病毒攜帶者,由於對這方面知識缺乏了解,因此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也沒有定期回院檢查。今年夏天開始,小黎總覺得肚子很脹,以為是消化不良,因此吃胃藥解決,之後摸到右腹部有腫塊,但不會痛,也就沒管它,直到腫塊越來越大,按下去會痛,才驚覺不對勁。她前往深圳大學總醫院肝膽外科就診,結果CT結果顯示,她的肝臟右側竟有個拳頭大的陰影。醫師看完後,要求小黎必須立刻住院。醫師表示,後續為小黎做了右半肝切除手術,所幸術後小黎身體狀況恢復不錯,腫瘤沒有侵犯臨近器官,也沒有遠處轉移;另外,術後病理確診為肝細胞性肝癌。醫師指出,B肝病毒攜帶者本身俱備肝癌高風險,加上長期熬夜、經常吃燒烤,且身體發生異樣仍不及時處理等諸多因素,大大增加肝癌的發生風險,導致了這麼嚴重的後果;醫師提醒,作息必須規律,避免熬夜、吃燒烤,尤其是B肝病毒攜帶者,切勿大意。(影片請點我)
新研究!生物製劑雖能控制免疫疾病 卻會導致「病毒反撲」恐讓B肝復發
B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國人重要疾病,若沒有適當的監測與適時的藥物治療,可能產生B型肝炎發作而導致肝衰竭甚至死亡。B型肝炎病毒在人體內會受到免疫系統的控制,然而一旦人體免疫力下降無法壓制病毒,就會讓B肝病毒大量快速複製,進而產生肝炎發作。近年來在風濕免疫疾病治療的進展下,發展出許多生物製劑,都比過去更能有效地控制疾病病程,保護關節,改善病友生活品質。但同時可能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產生B肝復發風險;即使在B型肝炎痊癒的患者,仍可能發生B型肝炎表面抗原從陰性轉變為陽性並產生肝炎發作。臺北榮總內科部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所領導的B型肝炎研究團隊,過去就曾發現莫須瘤(一種B細胞抑制劑)治療對於B型肝炎痊癒的患者,仍有很高的B肝復陽風險。最近臺北榮總胃腸肝膽科及風濕免疫科共同發表1937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接受各類型免疫抑制劑治療長期追蹤結果,發現除了莫須瘤具有最高的B肝復陽風險,恩瑞舒(一種CTLA-4融合蛋白,可以讓免疫T細胞活化剎車)也具有B肝復陽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病人在免疫抑制劑治療前帶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在治療中仍可能產生抗體消失與B肝復發;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風濕免疫學頂尖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臺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陳明翰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常需接受長期免疫抑制治療,以控制疾病進程,減少關節破壞。近年來研究發現施打生物製劑可能影響人體對抗B肝病毒的能力。在長時間的免疫制劑治療下,可能使B型肝炎發作。一位68歲男性,2014前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口服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2015年起接受恩瑞舒(Orencia)治療,病人關節炎受到良好控制。因此病人為康復型B型肝炎患者,持續追蹤肝指數、黃疸指數,及每年追蹤B型肝炎表面抗原。2021年1月此患者發生B型肝炎表面抗原轉為陽性,B肝病毒量已上升至1520萬IU (正常為測不到)。風濕免疫科醫師保持高度警覺性,及時轉介至胃腸肝膽科接受抗病毒治療,目前病患B肝控制良好,且持續接受恩瑞舒治療,關節炎也得以受到穩定控制。臺北榮總胃腸肝膽科李懿宬醫師提醒,台灣B型肝炎盛行率高,在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前,務必幫病人檢測B肝抗原與抗體,即使是B型肝炎痊癒的患者也不可輕忽。在免疫抑制劑治療過程中,除了定期檢驗肝指數、黃疸指數,也需追蹤B肝表面抗原與抗體。若接受高強度的免疫抑制劑治療,像是莫須瘤與恩瑞舒,因B肝復發率高,也需考慮預防性使用抗病毒藥物。健保在今年3月1日起,擴大B肝抗病毒用藥之給付,包含B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使用莫須瘤或長期高劑量類固醇,或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後產生B型肝炎發作者,都可給予B肝抗病毒治療。針對B肝高復發風險病人預防性使用抗病毒藥物,對於中低復發風險病人定期監測,若B肝發作及時給予抗病毒治療,才能確保B肝病人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安全性。
影/錯換人生28年!男子罹癌「媽媽想捐肝」 一查發現:不是親生的
大陸江西省一名28歲男子姚策去年罹患肝癌,他的母親許敏決定割肝救子,但檢驗過程竟意外發現他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許敏最後在河南省找到自己親生的兒子,兩家人努力替姚策籌措醫藥費,但他卻於昨(10日)上午突然病危,許多網友都在網上替他加油打氣。姚策上了救護車還是不停吐血。(圖/紅星視頻)據《上海熱線》報導,姚策出生就有B型肝炎,他的父母這28年來一直帶他到處治療,但去年他還是確診肝癌。母親許敏打算割肝給他,但卻發現姚策不是親生兒子,好不容易找到當年生子的醫院,以及親生兒子郭威,發現郭威的母親確實是B肝病毒帶原者,她才是姚策的親生母親。雙方決定要釐清當時的醫院是否抱錯嬰兒,且兩家人的財產問題也浮上檯面,姚策將許敏給他的房子還給他們,郭威則繼續住在他名義父母的房子裡。姚策感嘆雖然生養他的父母不是親生的,但大半輩子都在替自己付出,「對於現在的我而言,沒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的事。我真的只想看到一家人和和睦睦、開開心心就好。」醫院搶救姚策,下病危通知書。(圖/紅星視頻)不過昨日突然傳來姚策病危消息,他凌晨時病情惡化,口中不斷吐出鮮血,被家人送到醫院搶救。網友得知消息後都相當不捨,紛紛留言祝他能度過難關。
「國際創舉」北榮發表康復型B肝研究 免疫治療有風險
臺北榮總長期追蹤1494位康復型B型肝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現,其中17位患者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也有患者發生嚴重肝炎,更值得注意的是從接受免疫抑制治療到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即已經消失的表面抗原再次出現)的時間短則2年,長則可達20年。此為國際首次大規模且長時間追蹤得到之重要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胃腸病學協會知名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B型肝炎是臺灣的國病,過去有高達三百萬人是屬於B型肝炎帶原者,影響國人的健康甚鉅。臺北榮總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表示,近年來因疫苗政策及健保擴大B肝健保給付,帶原者已日漸減少,根據民國107年臺灣肝臟研究學會的調查,全臺B型肝炎帶原者已經跌破200萬大關。但仍然有一大部分的人為康復型B型肝炎感染(resolved hepatitis B),亦即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雖然消失了,但B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Anti-HBc) 仍呈陽性,這些病人原則上不會復發,但仍有人會因免疫力低下而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的情形,進而造成肝炎,甚至有生命的危險。臺北榮總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蔡長祐主任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是一種慢性關節炎,需長時間接受免疫調節的治療,包含一般口服的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或施打生物製劑,來延緩疾病的進程,減少關節的破壞。但過去對這些藥物是否會影響人體抑制對抗B型肝炎的能力,進而使康復型B型肝炎的患者變成帶原者的情形並不清楚。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發生的機會不高,但可以在長時間的免疫制劑治療後發生。蔡主任建議即使是康復型B型肝炎,也需要定期追蹤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以及其抗體,才能讓患者遠離嚴重肝炎的風險,也能減少政府醫療支出。57歲女性,10前年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口服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98年1月起接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恩博)治療,剛開始反應良好,但效果漸漸變差,99年2月改以莫須瘤(一種B細胞抑制劑)治療,病人關節炎受到良好控制。因此病人為康復型B型肝炎患者,持續追蹤肝指數、黃疸指數,及每年追蹤B型肝炎表面抗原。106年8月此患者發生黃疸,肝功能也異常上升,雖四個月前剛驗過B型肝炎表面抗原為陰性,醫療團隊仍保持高度警覺性,再次驗B型肝炎表面抗原變成陽性,B肝病毒量139,000 IU/Ml,正常偵測不到,為康復型B型肝炎發生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轉且合併肝炎發作案例,及時接受抗病毒治療之後順利康復。黃怡翔主任提醒,對長期使用免疫調節劑的患者,除了驗B 型肝炎表面抗原篩檢出帶原者以外,也應該要測B 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若為康復型B 型肝炎也不要輕忽, 除了定期驗肝指數及黃疸指數以外,至少一年追蹤B 型肝炎表面抗原,患者們也要配合醫囑規則回診接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