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GR
」 台積電 IDC 外資 投資 晶片全村挺一人4/矽光子專利大多握在美國手上 台廠「去年還在虧錢」未來路還長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估,2030年全球矽光子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8.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25.7%,而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罕見攜手日月光投控(3711),在9月3日宣布組成矽光子產業聯盟,號召30家廠商一起制定矽光子產業標準,帶動近期矽光子族群,包括上詮(3363)、聯鈞(3450)、波若威(3163)、聯亞(3081)等股價強勢上漲。不過專家也跟CTWANT記者提醒,光跟電的結合在矽光子技術中非常困難,矽光子的專利數量最多的是在美國,英特爾在申請數量上排名第一,台灣要在這領域突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台積電副總經理徐國晉在矽光子產業聯盟成立大會上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若能集結過往豐富的半導體經驗與資源,矽光子的研發製造量能會持續壯大,為台灣未來成為「AI科技聚落」奠定良好的基礎。過去幾乎不談客戶的台積電,也罕見直接在台上簡報點名他的矽光子生態系,以海外大廠為主軸,包括如博通、科希倫(Coherent)、SK海力士、新思科技等;台廠以OSAT、ODM/OEM為主,包括:封測廠日月光、矽品(2325),緯創(3231)、技嘉(2376),上詮則是做光纖陣列元件暨組裝。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4日出席國際半導體展的論壇時也提到,矽光子技術是鴻海目前積極投入的領域,主要針對光電融合的不同接點設計,著重於研究封裝與開發元件,這項技術預計將在未來的高階晶片應用中發揮關鍵作用。SEMI全球董事會副主席吳田玉表示,矽光子是半導體的前端製程,台灣有前、後段,與晶片設計與伺服器系統,也有光學元件、光電模組與測試的智慧財產與精密機器設備,未來矽光子產品的量產關鍵在於成本與自動化,若成功整合各領域資源,將成為台灣發展矽光子產業的優勢。訊芯布局CPO矽光子先進封裝,已掌握網通晶片大廠訂單。(圖/報系資料照)永豐金證券的分析報告提到,與光通訊有關的概念股,包括矽光子設計的光聖(6442),磊晶的部分有聯亞,交換器是智邦(2345),光收發模組有波若威、眾達-KY(4977),測試介面是旺矽(6223)和穎崴(6515),封測方面則有上銓、日月光投控、訊芯-KY(6451)、台星科(3265)和矽格(6257)。CTWANT記者整理比較多分析師提到的矽光子概念股,包括訊芯-KY布局CPO矽光子先進封裝,已掌握博通等網通晶片大廠訂單,400G的矽光子模組產品可望先行量產,也積極跟客戶開發CPO光電共同封裝模組產品。法人推估,2025年該技術將進入爆發期,有望為公司中長期營運增添動能。13日股價為220元。聯亞協助英特爾推展「矽光計畫」,主要負責供應矽光上游材料磊晶及相關元件,出貨給美系客戶的金額持續增長,該客戶下單的800G矽光產品將在今年升級為1.6T規格,預估5、6月將進入產品轉換期,去年至今已出現連六季虧損,累計上半年每股虧損0.77元,第3季起出貨動能將開始轉強。13日股價為209元。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曾主導該公司矽光子技術研發,擁有大量專利。(圖/黃鵬杰攝、翻攝自intel官網)聯鈞已具有矽光子技術,雖然2023年虧錢,但今年上半年轉虧為盈,EPS 0.78元,未來營運前景看好。該公司估計今年下半年將小量生產,並與主要客戶完成認證矽光子。13日股價為179.5元。整體而言,矽光子概念股還是圍繞在光通訊與先進製程跟封裝的相關公司,不過專家也提醒,許多半導體材料在光學特性上,沒辦法符合光子電路所有功能的需求,且電子晶片才從實驗室走到商業化的階段,離大規模量產還有一段距離,產業結構也可能大幅變動。
客戶同意台積電CoWoS漲價 麥格理調升目標價「上看1280元」
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2330)股價在18日法說前成功站上千元大關,外資麥格理證券在最新發布的個股報告中指出,據供應鏈訪查,多數客戶均已同意台積電調升代工價格,帶動該公司毛利率、獲利表現優於預期並逐年攀升。鑑於獲利前景逐年成長,麥格理除維持台積電「優於大盤」評級外,並上調目標價至1280元、漲幅28%,一舉衝上外資圈第二高價。麥格理認為,在人工智慧發展趨勢推動下,台積電的需求能見度優於歷史平均水平。隨著台積電為客戶創造價值,該行相信公司將能提高定價。累計目前外資圈給出台積電的目標價,由高至低依次為匯豐1370元、麥格理1280元、高盛1160元、花旗1150元、巴克萊1096元、摩根士丹利與摩根大通均為1080元、瑞銀1070元、美銀1040元。事實上,台積電股價在登上千元大關後,全球市場關注度大為增溫;而麥格理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賴昱璋指出,由於台積電多數客戶均已同意調升代工價格以換取穩定可靠的供貨,帶動未來毛利率將逐年攀升。根據賴昱璋估算,台積電毛利率將於2025年攀升至55.1%,2026年更將逼近六成、達59.3%;而今年毛利率在生產效率提升下,已調升至52.6%。隨AI長期趨勢推動,加上毛利率上揚,使台積電2023至2026年獲利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達26%,該行將台積電2024至2026年每股盈利預測分別上調5%、2%及1%,預計台積電基於價值的重新定價將推動毛利率改善,調整後EPS各達39.2元、51.2元、及65.3元。基於獲利強勁成長,且本益比相對偏低,因此賴昱璋調高台積電適用本益比至25倍,給予「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由1000元大升至1280元,調幅28%,一舉衝上外資圈第二高價。
有抱住這8支股票嗎?台股今年漲近5600點 他們就貢獻78%
台股指數今年上半年漲幅度驚人達30%,是去年一整年漲幅的五、六倍,4日再創新高來到23,525.49點,大漲353.06點,漲幅達到1.52%,奔向兩萬四千點,而在去年底為17930.81點,漲了5,595點,股民知道哪些個股貢獻點數良多?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4日給了答案。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表示,今年台股指數以八家個股貢獻上漲指數為主,共達78%,其中,台積電股價今天來到1,005.00元,即佔了其中59%,其他七佳個股則為鴻海、聯發科、廣達;金融股則有富邦金、國泰金、中信金;還有華城今天的股價來到999元邁向千元股。富邦金控今天舉辦「2024富邦財經趨勢論壇年中場」,分析台股下半年獲利續強 指數區間估20,000-23,800點,首選AI供應鏈,軍工、儲能受惠政策加持,並認為「雲端服務加大投資、AI晶片需求續強」。在產業趨勢部分,看好AI的發展前景之下,雲端服務業者擴大投資,估計四大業者今、明年的資本支出將增加35%、10%,除了購買Nvidia、AMD的晶片之外,四大雲端服務業者(Amazon、Google、Meta、Microsoft)也都積極開發AI自研晶片,估計全球AI晶片市場在未來10年的複合年度成長率(CAGR)將達31%。由於新晶片功耗高,散熱成為AI伺服器發展的重點之一。伺服器散熱的解熱能力以氣冷最低、浸沒式最高。但浸沒式散熱成本為液冷式散熱的數十倍以上,且還有環保及維修問題,預估5年內液冷散熱將為主流。而雲端服務大廠不斷擴增資本支出,新AI晶片的功耗又大幅增加時,電力供給成為重要資源,也帶動儲能設備發展。國際能源署(IEA)預估至2026年,全球資料中心及AI的電力需求將是2022年的2倍。Bloomberg NEF預估,到2030年之前,全球儲能裝置將以21%的複合成長率成長。蕭乾祥指出,除了微軟、Google等推出小型模型之外,半導體廠Intel、高通、聯發科等也紛紛推出高算力的晶片,在軟硬體陸續就位下,邊緣AI逐漸成型。資策會(MIC)預估,今年AI PC滲透率為16%、AI手機11%,2027年分別達66%及42%。AI PC初期以專業市場為主,而AI手機的即時通話翻譯、用圖片智慧蒐尋等功能,會讓消費者較有感。除推出新的AI伺服器晶片之外,Nvidia在今年GTC大會中展示下一個具潛力的應用「人形機器人」,可透過理解人類語言的提示來進行作業修正,進一步提高生產的效率及靈活性,也將應用在服務業上。市調機構預估,2024年全球服務型AI機器人市場的規模約達74億美元,到2030年的複合成長率達27%。
台南億級APP一哥1/累計超過2億次的下載量 從閱讀器打造生態系
生成式AI元可說是2023年的主旋律,在供應鏈及股市中從年頭唱到年尾,就連企業文件處理也不例外,今年10月一款名為「Kdan Office」的文件生成軟體一上架,就引來台灣及韓國企業戶關注,這款軟體由PDF閱讀器APP一哥「Kdan」與韓國軟體集團Hancom聯手打造。CTWANT記者調查,Kdan,其實是2009年在台南永康起家的本土APP軟體公司「凱鈿」(Kdan),以APP搶快搶多求生,但在免費APP海量出現後險遭滅頂,轉而聚焦PDF工具用程式,並推出訂閱制服務,定期根據用戶反饋進行更新,獲得用戶好評,在2016年起獲得天使投資新台幣4000萬元,2018年完成A輪募資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元),由美商中經合集團、達盈管理顧問及日本Accord Ventures等共同投資。凱鈿2019年第四季再推具有驗證功能的電子簽章「點點簽DottedSign」,恰好遇上疫情爆發,各國放寬視訊購買保險商品,順勢搭上商機,並引來韓國及台灣創投大咖目光,隔年順利完成B輪募資1600萬美元(約新台幣4.8億元),由Hancom集團與LINE母公司Naver合資的創投基金Dattoz領投,還牽起台韓合作開發文件生成軟體「Kdan Office」。11月中旬的一個下午,43歲的董事長蘇柏州在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的台北辦公室,接受CTWANT訪問,娓娓道來Kdan從名不見經傳到七年內引來三輪募資六億元,年營收突破億元大關的故事。「凱鈿從PDF閱讀器APP起家,其實成立前3年,我們還開發了上百種的APP軟體,像是計算機、鬧鐘、手電筒等小工具,就是一股腦地開發APP,並沒有明確的方向。」蘇柏州坦言,當免費APP當道時,他苦思不易被取代且可久可長的產品,最後回到創業初衷PDF上,「生產力工具才有長尾效應,不會玩一玩就不玩了」。凱鈿日前已正式進軍日本,並在日本舉行首場研討會。(圖/翻攝自dottedsign臉書)蘇柏州決定深耕生產力工具的產品,當時由凱鈿所製作的PDF閱讀器APP「PDF Reader」雖然是免費下載,但已經是AppStore下載排名第一名,下載量破1億次,且用戶評價達4.4顆星(滿分為5顆星),接著又推Creativity 365及Document 365等相關PDF產品,並鎖定企業客戶為主要客群。「為了要讓客戶可以持續使用,就改採訂閱制,畢竟付費下載只有一次,必須要隨著客戶的反饋持續調整,才能拉高續約率。」四年前,蘇柏州團隊從客戶端從每年使用上億份文件發現,傳統文件簽署,從文件列印、傳真或郵寄到簽回後回傳,基本上需要一周或更長時間,而各國力推文件數位化又遇上二個問題,一是簽名蓋章,一是歸檔保存,更棘手的是文件轉數位後,簽名檔可複製到文件上,文件有遭到偽造或竄改的風險,與上法律糾紛將有舉證的困難。蘇柏州回憶,當初決定開發,是希望加速文件處理過程,但文件電子簽章的關鍵是認證,要如何確保簽章是本人,「所以整合中華電信快意簽CA數位憑證,技術加密傳輸及稽核軌跡記錄,把關簽署人身份驗證以及電子簽名的有效性。」而「點點簽DottedSign」在2019年第四季推出,剛好搭上了疫情所帶動的遠距商機。金管會在2021年7月放寬保單銷售,點點簽剛好可為業者解決最後一關簽名的問題,「透過數位憑證、網路IP等紀錄,幾分鐘就完成,確定就是本人簽名,讓文件直接具有法律效力。」蘇柏州指出。目前包括金融業有南山人壽、王道銀行、凱基證券,科技業也有光菱電子(8032)、麗臺科技(2465)、邁特電子,傳產大廠奇美也都採用了點點簽。參與了凱鈿A、B輪募資的創投公司美商中經合集團資深副總經理孫紹祖告訴CTWANT記者說,「凱鈿在PDF閱讀器市場也相當有名,他們APP下載量超過2億次,而且從B2C市場轉型到B2B也很成功,產品力跟品牌力都算是相當頂尖的。」繼PDF閱讀器、點點簽之後,凱鈿日前也推出文書軟體Kdan Office。(圖/翻攝自凱鈿行動科技臉書)「一般來說,軟體公司要推廣產品,很多都是靠打廣告的方式,傳統上,都是先打廣告,增加觸及率,再想辦法讓客戶付錢下載,但是凱鈿則是靠口碑,而極少透過廣告,加上具有亞洲的在地優勢,可以爭取到歐美公司所碰不到的市場。」孫紹祖分析。「決定投資凱鈿之前其實已經觀察了差不多有2年的時間,一方面是看到他們在PDF領域做的不錯,產品的研發方向是有符合市場趨勢,另外是他們的經營團隊,也很有國際化,這也是凱鈿雖然是台灣公司,但是能夠在海外軟體市場有不錯成績的關鍵。」在B輪募資加入的台杉投資科技基金執行合夥人李一平說。而根據市調機構The 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研究指出,全球數位簽章市場,預測將從2022年的51億美元到2023年成長到67億8000萬美元,以年複合成長率(CAGR)32.8%。目前,凱鈿主力產品從最基礎的閱讀器PDF Reader、數位內容創作服務Creativity 365、PDF文件解決方案Document365,及電子簽章服務點點簽等,已經相當完整。對於凱鈿的下一步產品布局,蘇柏州透露,AI將是主要方向,不排除會透過其他軟體公司進行併購。
明基佳世達醫療艦隊搶攻東南亞 下一步進軍印尼、越南
明基佳世達集團今(30日)集結16家關係企業參加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大秀集團醫療艦隊陣容,佳世達醫療事業群總經理楊宏培表示,泰國將是集團在東南亞的發展基地,接下來將進軍印尼、越南。明基佳世達集團醫療艦隊今展示了包括智慧醫療、血液透析、醫療設備耗材與醫療服務四大領域、共15項主題的最新產品與服務,希望在醫療科技展的亮相,集結台灣的創新能量,積極布局東南亞市場。楊宏培表示,疫情與AI加速催化全球AI智慧醫療的浪潮,明基佳世達醫療艦隊透過投資與整合,將各個健康、醫療現場逐步導入AI與智慧化,包括AI牙科、AI健康管理、AI復健、智慧手術室、智慧照護與精準醫療。楊宏培進一步指出,明基佳世達集團是台灣唯一擁有大型綜合醫院的醫療科技集團,積極將科技實力帶入醫療現場並守護民眾健康。身為液晶顯示器全球龍頭業者,今年更運用面板相關技術,首度亮相全新的超音波探頭技術QMUT,展現結合頂尖醫療水準與創新科技的實力。根據市場調研公司Data Bridge報告,2022年亞太智慧醫療器材市場規模約8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39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22.1%,其中診斷和監控設備佔最大規模,透過持續智慧化的發展,將可望提高診療的精準度與效率。
深耕美國地板商寶陞去年營收逾22億元 Q3進軍美東拚12月上櫃
專業地板品牌商寶陞國際(2948),即將於14日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13日提前接受媒體採訪,董事長黃楷倫表示,寶陞為全美最大台灣自有品牌地板通路商,去年合併營收22.72億元,美國為主要市場占94%,而台灣目前也有45間合作零售商。近5年整體營收規模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33.5%,2023年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達新台幣16.69億元、稅後淨利9,103萬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3.67元,今年第三季寶陞擴增佛州營運據點及倉儲已正式啟用。黃楷倫表示,寶陞深耕美國市場近12年,去年美國地區銷售營業額新台幣21億元,占比達94%,為主要營運區域,目前有6個營業據點,4,500個客戶,包括1,800家零售商及2,700位設計師與裝潢相關之專業工作者;而台灣地區銷售額有1.4億元,占比為6%。黃楷倫今年39歲,相當年輕,他也提到,寶陞以中小型客戶為主體,最大客戶占營業額僅3%,採取去中間化、「縮短營銷通路層級」的營運模式,開發新品後委由工廠製造,接著從物流到零售一條龍服務,輕資產是寶陞最大優勢,因此平均定價可比競爭對手低10-12%,也因為直接與零售商設計師對接,能迅速反應市場需求。寶陞集團自2018年起擴大美國業務版圖並於德州地區佈建直營分銷據點,至今已擁有6個直營分銷據點與倉儲,包括加州2個、德州3個,以及今年第三季新增佛州1個分銷據點,同時亦擁有超過20台卡車的自建物流車隊,有效快速、高效率提供客戶在地供貨服務,不僅帶動德州直營分銷據點近5年營收成長逾6倍,2018年德州直營分銷據點營收比重為12%成長至今年累計前三季已達36%表現,為近年推升寶陞營運成長主要動能。目前旗下Artisan Hardwood高階地板自有品牌銷售產品涵蓋海島型木地板、超耐磨地板、以及SPC石塑地板等,近年亦持續擴增包括櫥櫃、石英石檯面、中島、室內裝修邊條等,以滿足客戶一站式採購需求,尤其近年SPC石塑地板為美國地板市場火紅產品,推升2023年累計前三季SPC石塑地板營收比重達36%,較2018年的8%明顯增加,隨著產品銷售組合調整,並持續深化採購供應鏈管理,在今年海運費用波動相較去年影響緩解下,帶動2023年累計前三季整體毛利率達40.13%,並寫下歷年同期新高記錄。黃楷倫表示,由於近年佛州地區客戶數及區域營收規模逐年成長,因此擴增佛州直營分銷據點於今年第三季正式啟用,深化佛州銷售動能,預計明年能在營收發酵,也有助寶陞銷售版圖從西岸延伸至東岸。黃楷倫看好美國每年250億美金規模的地板市場為集團發展基礎,中期目標希望服務能覆蓋全美範圍,同時持續深耕加拿大、澳洲等地區,「目前加拿大沒有物流倉儲,要從美國發貨,初期占比不會太高,發酵要等6大洲建置完畢約3-5年後;澳洲則選定大型通路商合作,可能會較快,但澳洲經濟規模沒有美國大,也同樣需要3-5年發酵。」
半導體新關鍵字1/AI巨量傳輸矽光子成當紅炸子雞 台積電當領頭羊台廠抱團搶標準話語權
AI(人工智慧)顛覆了全球科技產業,從2022年11月底ChatGPT問世之後,短短不到一年,當大家都還在關注AI伺服器將吃大單,但因為大量傳輸的需求也悄悄應運冒出來。「矽光子」則成為今年半導體展的新關鍵字,除了展會首度舉辦矽光子國際論壇,包括台積電(2330)以及日月光(3711)均在論壇上提到這個有點陌生的名詞。工研院電光系統所組長方彥翔告訴CTWANT記者說,「矽光子」其實不是一個新技術,IBM在20年前就已投入研究,英特爾也投入超過10年,它是用光來傳輸,比起現在的電子訊號,不只傳輸效率高,也能夠有效解決訊號耗損和熱量的問題。目前業界的矽光子,多是屬於個別廠商的客製化需求,並沒有一個確定的產業標準。因應台積電等大廠在半導體展談論矽光子,台灣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協會(TOSIA)也在8日成立光通訊與矽光子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盤點國內光傳輸技術、產業概況及發展機會,爭取標準喊話權。「相較於積體電路是將上億個電晶體微縮於晶片上,使其能夠進行複雜的運算,但線路是電訊號,仍有著訊號耗損以及熱量問題。」方彥翔說。這也是光比電更具優勢的地方。矽光子主要是用來提升大量數據傳輸使用。(圖/翻攝自Wiki)「矽光子」從字面上來說,其實就是將電子結合光子的技術,是一種積體「光」路,由於晶片內資料傳導都是使用可以導光的線路,光就在這些線路中傳來傳去,最終願景是用光訊號全面代替電訊號進行傳輸,就可以實現更高頻寬和更快速度的數據處理,就不用再持續追求更高的電晶體數量,但目前在光電結合上,還牽涉到諸多光電訊號的轉換,因此技術上還有許多面向需克服。台積電是台灣發展矽光子的指標廠,業界傳出,台積電已投入逾200人的研發團隊,與博通、輝達等大客戶共同開發,最快2024年下半年完成,2025年開始量產。而台積電副總余振華則是在8日半導體研發大師座談會表示,「如果能提供一個良好的矽光子整合系統,就能解決能源效率和AI運算能力兩大關鍵問題。這會是一個新的典範轉移。我們可能處於一個新時代的開端。」法人指出,台積電除了開發矽光子技術之外,更同時開發共同封裝光學模組(CPO),透過矽製程的晶片以封裝模式整合光子積體電路(PIC),能將電更快速轉換成光訊號,藉此讓傳輸速度更快。日月光執行長吳田玉則指出,預期矽光子科技將顛覆人類對於科技的想像,並帶來更多生活上的幫助。因為隨著AI應用持續增加,帶動資料中心高速運算及傳輸需求跟著大幅攀升,矽光子科技將成為半導體下一波的產業驅動力。「矽光子科技要能夠突破既有技術門檻,高度仰賴半導體供應鏈的協同合作。」吳田玉強調。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組長方彥翔表示,矽光子還沒有產業標準,台灣應該爭取喊話權。(圖/工研院提供)隨著資料中心的持續提升和AI技術的浪潮,讓原本只是各自發展的矽光子技術因而受到廣泛重視。「現在因為AI需要大量的資料傳輸,矽光子利用光傳輸的優勢就出現了,但也因為之前多是客製化設計,沒有建立產業標準,對於台廠來說,這就是一個新的機會。」方彥翔說。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也指出,SEMI特別在台灣成立矽光晶片發展聯盟,積極推動產業共同合作,預期台灣半導體產業在矽光子科技發展上將扮演關鍵角色引領全球。SEMI也指出,「矽光子」可應用於生醫感測、高速傳輸、通訊及電信、量子運算、機器學習、光學雷達等領域。根據調查,全球「矽光子」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126億美元,成長至2030年的78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25.7%。
投資額近9百億!台積電證實蓋「銅鑼封測新廠」 創約1500個就業機會
因應AI需求,台積電(2330)進封裝產能吃緊,特別是近期AI晶片訂單供不應求,台積電今天(25日)對外證實,因應市場需求,規劃將在銅鑼科學園區,大興土木蓋先進封裝的晶圓廠,這項投資花費將近900億元,並預估會在當地創造大約1500個就業機會。受到AI晶片訂單需求,其實之前就傳出,竹科管理局同意協助台積電,去取得竹科銅鑼園區大約7公頃的土地。台積電今天證實,管理局已正式發函,同意台積電銅鑼科學園區的租地申請,接下來將會安排進行租地簡報。其實早前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法說會上就已透露,台積電AI相關的晶片,目前約佔台積電整體營收的6%,預期未來5年,將會以近50%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攀升,整體營收佔比,也會來到大約10%以上。而台積電接下來要設立的銅鑼新廠,預計將會在今年的第4季開始慢慢整地,2024年下半年動工,2026年完工,預計2027年的年中之後,就可開始量產,月產能將可達到11萬片左右。
台積電估全年營收降幅擴大至10% 外資券商:AI增長無法彌補需求衰退
中國證券公司華泰證券發布研究報告表示,通過台積電(2330)近日公布的業績可看出,當前AI相關需求佔比偏低,無法完全彌補手機、PC、服務器等下游應用的需求下滑;且去化庫存進度低於市場預期,庫存調整可能持續到年底。台積電本週四(20日)公布2023年第二季財務報告及未來展望,第二季營收為156.8億美元,季減6.2%、年減13.7%,單季毛利率為54.1%,均符合彭博預期。展望第三季,台積電預期合併營收將介於167億美元到175億美元之間,約季增6.5至11.6%,略較市場預期低。至於外界先前預估可能下修全年展望,也公告確定二次下修全年美元營收,認為衰退幅度將從衰退1至6%擴大到10%。華泰證券指出,通過這次業績看到當前AI相關需求目前佔比還較低,無法完全彌補手機、PC、服務器等下游應用的需求下滑;去庫存進度低於市場預期,庫存調整可能持續到年底。報告中指出,台積電第二季的高效能運算(HPC)收入仍然同比下降11.5%,季減6.2%,佔整體收入比44%。公司指出,儘管GPU等AI相關需求保持強勁增長,但無法完全抵消PC、傳統服務器需求疲軟的影響,GPU對CPU替代作用開始顯現。至於台積電第二季AI相關收入(包括CPU、GPU、AI加速器、ASIC等)佔比6%,公司預計未來5年將保持近50%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營收增長,並最終收入佔比將達到低雙位數。台積電表示,當前7奈米、5奈米等晶圓產能足以滿足短期AI需求,但CoWoS先進封裝產能較為緊缺,計劃將CoWoS產能擴充1倍,並預計明年封裝產能供不應求狀態將緩解。由於AI需求難以抵消終端需求疲軟,再加上美國工廠進度不及公司預期,台積電預計去化庫存週期將推遲至第四季,放緩全年資本開支計劃至320億美元。且因設備安裝人員不足使得安裝過程緩慢,台積電推遲美國亞利桑那廠N4製程工藝量產計劃至2025年。
達發科拼10月上市 謝清江:與聯發科合攻一線客戶
IC設計公司聯發科(2454)旗下達發科(6525)繼去年登錄興櫃後,上市案今年4月通過證交所審議,力拼10月掛牌。達發科董事長謝清江表示:「集團有龐大的平台與資源,是我們重要的後盾。雙方大小平台相互合作,做到全球一級客戶需要的規格。」謝清江說,達發科技是人工智慧物聯網及網通基礎建設的 IC 設計公司,是聯發科技布局的重要一環,達發科技的兩大事業群都有超過 20 年深厚的產業經驗。「我們選擇有疊代、有門檻的技術,研發高價值、高毛利的晶片,六年來公司毛利率成長17 個百分點。」達發科兩大事業群各自聚焦於AIoT先進技術與全球網通基礎建設的晶片研發,都有超過 20 年深厚的產業經驗,基於有疊代、有門檻的技術,持續累積並投入高價值、高毛利的晶片研發。旗下藍牙通訊、衛星導航定位、光纖寬頻固網、乙太網四大產品線,與母公司聯發科技的5G、Wi-Fi 7、Smart TV以及車用四大平台,雙方透過大小平台互聯、互通、互測的技術整合提供客戶完整、高價值的產品。達發科預估至2025年,產品服務市場(tSAM)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13%。旗下真無線藍牙耳機晶片、衛星導航晶片、光纖固網寬頻晶片皆已位列全球前三領先群。謝清江表示,達發科技真無線藍牙、衛星導航、固網寬頻晶片的市佔率,都是全球前三。達發科技的客戶非常均衡地遍布世界各地,公司的目標是以全球第一線客戶為學習對象,以先進技術持續創新,帶給客戶高價值產品,與客戶共同成長。
阿拉伯推新版EV政策 2050年路上50%車輛將是電動車
作為傳統的石油能源大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下簡稱阿聯)卻在積極推動當地減少碳排放。綜合外媒今(16日)報導,阿聯能源和基礎設施部長馬茲魯伊(Suhail Al Mazrouei)近日透露該國新批准的電動汽車發展政策細節。他表示,到2050年,阿聯道路上50%的車輛都將是電動汽車。為了支持不斷發展的電動汽車(EV)行業,阿聯也將推出充電站網路。他指出,計劃在全國發展一個電動汽車充電網路。短期目標是至2025年,阿聯的充電站數量將從370個增加到1000多個。這代表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內,當地的充電站將增長170%。馬茲魯伊表示,國家電動汽車政策將規範當地市場,通過激勵措施來促進電動汽車的銷售,從而為綠色出行創造有利環境。到了2050年,國家電動汽車政策將會使阿聯實現新目標,即交通部門的能源消耗減少40%、碳排放減少1000萬噸、電動汽車佔道路車輛總數的比例提高到50%。有數據顯示,大約30%的阿聯居民願意購買電動汽車,為綠色轉型做出貢獻。預計2022年至2028年間,阿聯電動汽車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將達到30%。阿聯在6月舉行的第二屆電動汽車創新高峰會(EVIS)上,峰會主席薩巴赫當時預計,阿聯酋電動汽車市場正在迅速擴大,從2023年到2027年,阿聯電動汽車市場將以每年27.2%的增長率發展。與此同時,阿聯將會建造世界一流的電動汽車基礎設施,鼓勵商業部門投資電動汽車充電站,並為電池回收行業製定法規和技術框架。
半導體女王蘇姿丰1/MI300X發布AMD股價反跌? Lisa Su七月來台風潮再起
「我超興奮要呈現給你們」,AMD(超微)董事長蘇姿丰6月14日在「AMD資料中心與人工智慧技術發表會」上,手持「MI300X」昭告市場進軍生成式AI戰場;本刊獨家掌握,蘇姿丰(Lisa Su)將在7月中旬抵台舉辦發表會、拜訪供應鏈,預估將帶起不亞於NVIDIA(輝達)創辦人黃仁勳5月訪台的超級旋風。市場抱持AMD「MI300X」叫陣nVIDIA「 H100」的高期望,因此MI300X在登台之前就獲封「怪物晶片」。然而華爾街認為AMD未有如NVIDIA有OPEN AI這樣具體的出海口,較晚上市讓NVIDIA佔盡先機,令AMD股價在發布會後股價走跌、而NVIDIA再創高峰,至16日前者股價收報124.24美元、後者來到426.53美元。台灣供應鏈人士看完AMD的新品發布會,普遍指出MI300X最大賣點為「軟體環境完整、更高的兼容性」,「能夠結合處理器CPU與顯示晶片GPU」,縮短開發時間,加上「進入成本(TCO)相對低」,這對於初期需要快速大量普及的工業電腦、AI伺服器,是很大的誘因。業內專家分析,MI300X有進入成本低、能源效率高等優勢,因為先進封裝CoWoS技術令AMD能夠採用3D小晶片設計,有24個Zen 4內核的高速處理,為掌握生成式AI的關鍵「需有大量記憶體」,設計放進192GB高頻寬記憶體(HBM3),能源效率也比輝達高5倍。AMD已經開始對資料中心客戶送樣。輝達創辦人黃仁勳,5月出席COMPUTEX主題演講。(圖/報系資料照)供應鏈人士指出,黃仁勳與蘇姿丰在發表會後直衝台灣,不僅因為他們出生在台灣,更是因台廠能順利助輝達與AMD晶片上市。AMD、NVIDIA與台灣供應鏈早在20年前就開始進行生成式AI的生產製造與合作;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是黃仁勳找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代工,而廣達AI伺服器採用NVIDIA產品,蘇姿丰即在2019年盛讚:「台灣是高速運算產業體系中心。」搭載生成式AI晶片的載具,從機構件、電源、散熱、配合的軟體等都要重新設計,加上供應鏈正面臨重配置,更要與廠商全面規畫布局。而蘇姿丰預估生成式AI市場以50%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速成長,從現在規模300億美元、2027年成長到1500億美元:「因大型語言模型驅動,AI成為下世代計算的關鍵技術… 一切都剛開始而已,還有好多好多機會和需求。AMD7月台灣發布會後,市場對MI300系列有更清楚了解。半導體產業人士指出:「輝達沒有CPU技術,而AMD因2006年買下具備CPU及GPU實力的加拿大ATI、2020年併入FPGA設計商 Xilinx,除了幫助顯示晶片設計,也多了跨界能力。」「輝達是頂規產品,就像跑車也能夠代步、但很貴,也不是什麼時候都需要寫複雜的文章;在圖形檢測、分類方面,就能用AMD的。」工業電腦樺漢董事長朱復銓表示,生成式AI伺服器比一般伺服器,價格高10~15倍以上;黃仁勳5月曾拜訪樺漢旗下AI伺服器子公司超恩(Vecow),對於記者詢問蘇姿丰會不會也安排前往參觀?朱復銓未置可否。生成式AI伺服器。(圖/取自AMD官網)
頭號AI軍火商2/礦潮退燒EVGA黯然退場記憶猶新 強勢作風台廠喜憂參半
「台股之前有『一顆蘋果救台灣』說法,今年AI話題燒起來後,現已改為『一顆AI晶片救台灣』。」一位投資法人告訴CTWANT記者,不一樣的是,蘋果供應鏈先從一家開始,再慢慢擴增新供應商,這次AI晶片大廠輝達直接攤牌,晶圓代工不只台積電還有三星跟英特爾,台廠業績能有多補?真的還要再看看!」TrendForce分析師龔明德分析,「以目前來看,AI伺服器成長率確實會高於一般伺服器,因為一般伺服器的市場成熟,預估未來3-5年平均年增率約近中個位數(5%),但AI伺服器因為基期仍低,預估2023-2024年出貨成長率達近3-4成,而2022-2026年複合成長率(CAGR)可達2成以上。」儘管AI伺服器市場餅很大,但台廠供應鏈能否受惠,業者多持保留態度,一家伺服器代工廠主管告訴CTWANT記者說,「AI伺服器單價高,主要是因為要搭載AI晶片,這些晶片動輒一片都要數千美元,當然也拉高了伺服器的售價,不過對於代工廠來說,獲利並沒有特別高。」去年輝達推出RTX 40顯示卡時,因為策略問題,引發當時已經跟輝達合作22年的北美顯示卡大廠EVGA決定退出輝達陣營。(圖/翻攝自EVGA臉書)更重要的是,「AI教父」黃仁勳在業界是有名的殺價王。台積電是輝達晶片最大代工廠,總裁魏哲家在5月11日的台積電技術論壇中提到,客戶下單一個600-700美元的AI晶片,再賣一個20萬美元AI伺服器方案給台積電,儘管沒有點明,但業界心裡都明白,指的就是輝達。另外黃仁勳去年9月指出,「摩爾定律已死,如今無法每隔一年半載就能以同樣成本交出兩倍效能」。而且「12吋矽晶圓當今的價格比過去昂貴許多(a ton more expensive),不是只貴一點點而已。」。因此這次黃仁勳直接挑明還會找三星及英特爾來代工,法人認為,不排除是要台積電調降代工價格。遠的不說,去年「挖礦」退燒,顯卡需求突然消失,輝達砍價不手軟的態度,讓台灣經銷商記憶猶新。去年10月,輝達推出高階顯示卡「RTX 40」系列,開賣不到一周就砍價3%求售,新品出現「破發」窘境,讓經銷商措手不及,最令人意外的是,輝達新品上市前,北美顯示卡品牌龍頭EVGA無預警地退出市場,因為輝達來跟合作夥伴搶利,決定與合作22年的輝達「分手」。黃仁勳在5月27日應邀出席台大畢業典禮,其父母也一同出席。(圖/黃威彬攝)一家台系廠商坦言,「現在AI勢頭就是輝達,大家不可能也不會去跟他挑戰,畢竟還要做生意,只是在商言商,看看過去的案例,要全押在輝達身上也不可能,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畢竟做生意的基本原則,就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一位伺服器廠高層在聽完黃仁勳的演講後,告訴CTWANT記者說,「輝達想要稱霸AI的企圖心展露無遺,目前在AI風頭上,輝達也確實獨領風騷,但從ChatGPT開始到現在,AI話題才燒了半年,後續會不會有其他對手出現,還要觀察。」
台灣大參戰BNPL 1/蔡明忠擴大mo幣生態圈 力拼「三大山頭」
蘋果(Apple)去年宣布的「ApplePay Later」的先買後付服務(Buy Now Pay Later,簡稱BNPL),終於在今年三月上線,開啟手機大廠跨足金融服務市場首役,一個月後,台灣大哥大(3045)也挾著超過600萬用戶,加上母集團電商momo通路近1200萬會員優勢,推出「大哥付你分期」,殺入BNPL戰場。BNPL為疫情期間在歐美崛起的新支付模式,蘋果成立了金融子公司「蘋果金融公司(Apple Financing)」來負責Apple Pay Later服務,提供消費者50-1000美元額度,可分4筆、在6週內攤還,無須支付利息或額外費用,儘管逾期繳款目前暫未有相關罰款,但不良紀錄將被註記,並影響後續金融服務申請。雖然目前僅邀請部分美國用戶使用,但蘋果大舉進軍,已震撼全球BNPL業者。 蘋果也在今年3月推出自有的BNPL服務,Apple Pay Later,但初期僅在美國推廣。(圖/翻攝自apple YT)台灣大今年四月底也迅速跟進,切入BNPL市場,據了解,目前平均額度約25000元。台灣大電信金融事業部副總吳建頤告訴CTWANT記者,「台灣大有超過600萬的月租用戶,加上又有全台最大購物電商momo的通路,會員數總數將近1800萬,這樣的用戶基礎,讓台灣大決定正式跨足,成為台灣電信業首家提供先買後付服務的業者。」「畢竟電信是每個人的生活必需品,基本上沒有人沒有使用手機,而在台灣BNPL業者中,台灣大的優勢在於擁有夠大的客戶基數,可從每月電信帳單相對精準掌握客戶的信用品質。」一位電信高層告訴CTWANT記者。為何國內電信商中,唯獨台灣大放膽跟進,與金融背景出身的台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忠有關。67歲的蔡明忠,從1981年進入富邦產險(原國泰產險),與父親蔡萬才及弟弟蔡明興一路布局銀行、保險、金控到台灣大電信,後來又成立富邦momo電商,在疫情期間一舉超過PChome,成為台灣最大的電商。後來蔡明忠與弟弟蔡明興分工,哥哥負責金控、弟弟主管電信,2018年在金管會要求產金分離政策下,原本擔任富邦金副董並兼任台灣大董事長的蔡明忠,卸下金控副董職務,專任台灣大董事長,並於2022年6月再接任富邦媒(momo)董事長。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接手富邦媒時曾宣示,要打造mo幣生態圈,讓mo幣的點數效益能從富邦媒擴及台灣大,進一步延伸到富邦集團,如今由台灣大透過推出BNPL,切入他嫻熟的金融服務市場,也不足為奇。而BNPL如同一個三角金流,消費者經過BNPL認證後取得額度,就可以到BNPL配合的電商或實體通路使用,由BNPL公司將款項店付給商家,消費者在分期攤還款項給BNPL公司。 中租推出的「zingala銀角零卡」堪稱是台灣BNPL的始祖。(圖/黃威彬攝)目前市場上的BNPL業者,主要有中租在2018年推出的「zingala銀角零卡(原零卡分期)」、日商恩沛科技2019年推出的「AFTEE」、PChome在2022年推出整合後的「Pi拍錢包-慢點付」跟「樂分期」、中信金旗下孫公司中信資融2022年推出的「Fula付啦」等。其中,「AFTEE」為「專營業者」,是日本Net Protections Holdings, Inc.在台灣提供BNPL,主要是跟PChome、Yahoo、博客來等大型電商平台合作。目前台灣的合作商家已超過2700家,今年則將鎖定中小型電商平台、商家、線上課程及旅遊業等商家。會員最高額度為5萬元。中租集團、PChome、中信金等旗下事業推出的BNPL服務,則屬於「單一業者」,以其事業原有客戶或會員為主,提供額度約3-5萬元不等,繳款則可選擇一次繳或分期,另外會員如果有逾期繳款,會再收取遞延利息。包括分期手續費及遞延利息為其主要營收來源。至於剛切入市場的台灣大「大哥付 你分期」,也是屬於「單一業者」型態的BNPL,目前只能在momo購物網及myfone購物,平均額度約25000元,再依照還款狀況給予調整。據國際市場調查機構Juniper Research 報告,預估2025年全球BNPL市場將達68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13.23%;海外調研也顯示BNPL將會是未來幾年成長最快的支付方式之一。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5月公布的台灣2022年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有超過兩成用戶反映對BNPL有需求。」產業分析師廖珈𤫇表示。PChome網路家庭集團董事長詹宏志觀察BNPL盛行的原因,除了疫情催化及電商蓬勃發展之外,「台灣有逾800萬人為無信用卡族群,當中不乏工作收入高、但非領固定薪水的自由工作者,亦或是無法輕易辦卡取得足夠額度的藍領階級等,因而讓先享受、後付款的新型態消費模式,成為無卡族群及新世代消費族群的支付新寵。」「BNPL的使用場景是網購(線上)及實體店(線下)的消費,若以經濟部最新數據,去年3月到今年3月的零售業營業額總計約4兆元(扣除一般消費者不易接觸到的燃料、建材等銷售),這都是我們有機會切入的場景。」吳建頤表示。台灣大已規畫2024年擴展到非集團通路,台灣BNPL激烈戰況可期。
2030全球智慧醫療市場直逼4千億美元,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記者會,搶先亮相智慧醫療產品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 (Medical Taiwan)」將於今年6月8日至10日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登場。今(23)日舉行展前記者會,主辦單位外貿協會邀請台北市醫材公會、開發呼吸治療與智慧床墊等輔具的雃博,以及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共同針對智慧醫療發展趨勢進行對談,也搶先曝光本次參展企業安盛生科、蓋德科技及矽響先創的最新精準醫療與智慧醫療產品。外貿協會副秘書長李惠玲表示,本年度展覽主打兩展區及兩專館,以「智慧醫療及高齡科技」展區與「數位健康」展區,展示臺灣前瞻創新醫療科技,並以「數位健康永續未來館」與「M-novator新創專館」,提供醫院與居家不同情境的數位科技落地應用,李惠玲副秘書長也提到,醫療展是以使用者為核心的平台,歡迎消費者、醫護業者等醫材使用者來參觀,於展場中直接回饋意見,促進醫療產業的交流,勾勒大健康產業願景。生醫產業是國家戰略級的產業,精準健康更是下一個世代的生醫產業發展軸心。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本次也組團參加醫療展,而公會理事長王綉子提到,科技與醫療的結合是未來的趨勢,AI醫療最後會融入整個健康照護價值鏈,其中需要同時理解醫學與科技的人才相互緊密合作,台灣醫材公會也協助臺灣智慧醫療輸出海外,帶動精準健康產業產值提升。(圖/外貿協會提供)2030全球智慧醫療市場直逼4千億美元!業者盼跨域整合躍上國際根據市場調研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的報告顯示,,預計到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3,85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12.8%,並主要集中於「智慧監護設備與器材」和「醫學影像設備」兩大領域。記者會的綜合對談中,也針對臺灣醫材智慧化與國際化進行探討。台北市醫療器材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燕山表示,公會有1,000家企業成員,具備豐富的進口銷售通路經驗與資源,此次參展也邀請中華民國醫療器材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一同參與,期望共同推動臺灣智慧醫材的發展,開發出能打國際盃的醫材,並透過與日本、韓國醫材協會的結盟,將臺灣醫材推到國際舞台。雃博資深副總崔益德分享,雃博在去年成立Wellell品牌後,將有三大策略推動公司未來發展,策略一為從氣墊床衍伸到周邊智慧醫療及物聯網產品,策略二為重視臨床驗證並與臨床專業人員共同開發產品,策略三為將產品價值透過數位平台傳遞給消費者。崔益德也呼籲,希望臺灣市場可做為醫療設備使用場域,並多多支持國產產品。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王欽堂表示,該協會是由國內資通訊(ICT)、醫療、金融保險、通訊等業者組成的平台,專注於數位健康促進、數位醫療、數位照護等面向,期待能夠促進更多健康照護產業的跨域融合與創新。(圖/外貿協會提供)安盛、蓋德、矽響先創 搶先大秀數位健康產品本次記者會中,也搶先展出了三家參展企業創新產品,展現國內醫材企業的創新量能。安盛生科展出預計下半年上市的安必測PixoTest®,可進行多種包含脂質和糖化血色素等生化檢測,數值同步傳輸及記錄,幫助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實行長期居家健康監測與管理。蓋德科技推出的生醫數據智慧監控手環系統,可將體溫、血壓、血氧、心率等數據整合至醫療資訊系統(HIS),以隨需服務(on-demand services)的方式解決醫護人力的缺口;矽響先創則主打「穿戴式聽診器」及「智慧感測鞋墊」,結合穿戴感測科技、AI與物聯網技術下,將感測器與衣物結合,同時蒐集及分析運動與健康的數據,架構起「運動健康感測平台」。因應「大健康產業」轉型,今年展覽訂定「數位躍進」、「醫材鏈結」、「創新動能」、「人本未來」及「全齡照護」五大主題,呈現臺灣醫療產業伴隨在生活中的未來樣貌。國境重新開放後,國際業者回流,外貿協會也表示,本年度展覽有12個國家企業參展,包含印尼及德國巴伐利亞兩個國家館,登記參觀的國際業者已超過830位,前5大國際買主來源國依序是泰國、新加坡、日本、越南及美國。展中亦有豐富的論壇活動,聚焦預防保健、健康促進、遠距醫療、高齡照護、醫材法規等共50場次論壇。更多展覽訊息請至本展官網:https://www.medicaltaiwan.com.tw/zh-tw/index.html
台灣3M明基材1/面板業疫情重摔「他」獲利獨漲3年 陳建志:多元跨業築起保護層
「我們希望多元跨足不同產業,這樣在單一產業遭受景氣波動的時候,其他部分能成為很好的保護。」明基材料(8215)董事長陳建志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毫不保留地透露,去年面板業交出近十年最慘虧損表現之際,身為面板偏光片(板)台灣最大、世界前4名的供應商,即使產業關聯度高,明基材仍交出每股盈餘(EPS)4.04元、逆勢成長33%的好成績。從面板材料起家的明基材,是明基友達集團中營收規模最小的公司,去年集團中規模最大的友達營收2,468億元,明基材只有155億元,集團佔比不到一成;明基材毛利率19.8%,與同集團的友達0.64%、佳世達(2352)14.4%、達方(8163)17%比起來,表現獨占鰲頭,且在疫情間連增3年,每股稅後盈餘從2020年1.23元、去年快速爬升到4.04元,在集團堪稱績優模範生。明基材的崛起,要從十年前明基集團創辦人李焜耀從旗下達方找來陳建志接掌明基材說起。資深產業分析師陳子昂指出,十年前,台灣面板廠能僅次於南韓為世界第二大,但在中國大舉入侵後,台、韓偏光板供應鏈大受衝擊,關鍵原料也營運蒙塵,「但明基材靈活跨界,利用膜材強項開始發展,相較之下堅守偏光材料的力特(3051)經營顛簸。」「而且無論是隱形眼鏡、紡織、電動車應用都做得出來,更難得是賣得出去,其實世界做材料最厲害的是德國和日本、美國,台灣明基材能這麼成功,不簡單。」陳子昂認為。在明基材「斜槓」的非偏光產品業務中,最讓同業吃驚的就是電池隔離膜。陳建志說,明基材從2010年開始研發:「傳統車廠講就穩定與安全性,每個步驟都很嚴格,萬一發生問題也有召回機制;新創客戶手腳快,但在電動車還沒建立相關成熟的制度。」「電池隔離膜從被日系客戶認證到被採用,耗時長達5~7年。」如今,明基材已是國內唯一擁有電池隔離膜產能的公司,與美、日三強鼎立。因電池囊括儲能微電網、電動運具等商機,這個研調機構預估2021~2025年複合成長率(CAGR)超過45%的創新應用,令電池隔離膜產能持續吃緊,「明基材已規劃斥資9.2億元在台灣擴產、規劃未來在電動車重要市場歐洲增設生產基地。」陳建志告訴CTWANT記者。另個明基材斜槓成功的產品是隱形眼鏡品牌「美若康」。儘管和碩(2938)、大立光(3008)等科技大廠也都切入隱形眼鏡產業,陳建志自豪地說,「公司2012年就開始跨足隱形眼鏡,算是先行者,且擁有台灣唯一矽水膠技術,薄薄的隱形眼鏡同時具有親水和透氧效果,這能夠讓眼睛舒適度達到最高、受傷程度達到最小,並印有花色吸引消費者購買。」「好像在做美妝時尚業」,陳建志笑稱,自家隱形眼鏡員購非常搶手,連他的千金也是愛用者,目前美若康在台灣美妝、醫療通路販售,售價較一般拋棄式眼鏡高10%,在PTT被網民盛讚「毫無異物感」,並登上中國電商熱銷榜,接下來將進軍東南亞。此外,明基材同時有專業醫療品牌安適康(Anscare)、聯和醫材(SIGMA),個人醫美品牌護妍天使(DermaAngel)、美若康(Miacare)、琦洛麗(Gem Monster),其中安適康結合先進的材料科學技術,研發各傷口階段相對應的治療解決方案。提起明基材去年收購未上市公司、不織布製造商衛普51%股權,陳建志解釋,去年2月烏俄戰爭開打,來自歐、美訂單暴衝,國內也在建立軍備能量,導致去年紗布產線滿載,因此看好衛材商機,不過併購後有不少挑戰:「(衛普)家族企業是少數人做決定,跟明基材專業經理人制度,需要磨合。」2020年明基材自有品牌「Xpore」,曾跟華航聯名做防護服,目前獲得美系戶外知名品牌2024年採用保證。(圖/明基材提供)而2020年面世的明基材自有品牌「Xpore」,為環保防水透氣織物,將織物黏上表面膜賦予高機能特性,同時保留織物手感,品質媲美機能面料Gore-Tex,曾跟華航聯名做防護服,並獲得美系戶外知名品牌2024年採用保證。「雖是紡織後進者,紡織同業搶著教我們。」陳建志頗為意外地說,沒想到看似最傳統的產業,卻是最OPEN MINDED。跟各產業做生意,表示同時要面對差異巨大的產業節奏,陳建志分析:「電子強調創新,所以『越快越好』,不過客戶會給規格,達成就好;醫療講求可信度、建立trust需要時間;汽車業安全度要高,認證至少5年起跳、急不得;紡織業也要求每批交貨品質要穩定、一致;到了終端生技產品、做到品牌,更要與消費者溝通。」放眼國際材料大廠,陳建志將德國3M視為典範,他4年前去3M開會時,見識該公司百年來發展5500種產品,營業額3、4百億,明基材營收規模雖只有三分之一,目標同樣是以材料科技打造美好生活:「我們寧可每個產品小小的,用多元維持彈性。」多元發展仍是明基材的主旋律。
益得、英濟聯手搶攻吸入劑全球每年1.5兆元市場
專注於吸入劑市場的益得(6461)今(24日)宣布,將攜手精密零組件大廠英濟(3294)合作研發吸入劑,深化產品開發與CDMO競爭優勢,進軍全球每年高達1.5兆元的吸入劑市場。吸入劑市場龐大,其中定量吸入劑(MDI)的成長尤其快速,根據Visiongain估計,全球吸入劑市場將於2030年達到1.5兆元,於2020-2030年間,可望以5% 年複合成長率(CAGR)成長,其中最大,且仍持續成長的就是美國。為進軍醫藥器械市場,英濟成立了生醫事業,透過與益得合作結合雙方的技術與專長,加速研發並深化製造優勢,目標即是搶食全球每年數兆元的吸入劑市場大餅,為公司創造新的利基。法人指出,益得與英濟結盟,寫下全球特殊藥品製劑的藥業與製造業在異業結盟少有案例。益得董事長林智暉指出:「展望未來,不論CDMO委託案、或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新劑型新藥發展,或是自行開發特殊學名藥產品,益得都將持續與國內外夥伴策略聯盟,攜手走出台灣,進軍全球市場。」
汽車科技成2023 CES熱點 工研院:「物宇宙」商機比想像中更快實現
今(2023)年全球開始擺脫疫情干擾回歸常態,隨著行業的逐漸適應及業務重啟,科技浪潮會湧向何處?CES(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堪稱年度科技業風向球,也是全球突破性技術及創新應用的試煉場,為協助產業掌握2023年的國際科技重要趨勢,工研院日前舉辦線上「展望2023暨CES重點趨勢研討會」,由專業分析師分享5個最新觀察洞見。(一)2023年消費電子景氣仍面臨考驗 CES 2023展會新創動能不停工研院指出,受到通膨壓力、俄烏戰爭未歇、疫情延續等多重不確定因素,全球消費電子市場成長普遍性放緩,有待創新應用帶動新成長動能。由於智慧電動車市場逐漸成熟,今年共有逾300家車商參與展出,幾乎已成為東京車展、法蘭克福車展、底特律車展等三大車展以外,全球第四大車展;此外,以5G、AIoT、高速運算、感測融合、Web/3D等關鍵技術,驅動各種創新的落實。觀察CES 2023,創新科技主題上仍然吸睛,包括:各種移動載具的自駕化與電動化、沉浸式健康與健身體驗、元宇宙、智慧居家聯網、環境永續創新等議題為展示重點。(二)個人至家庭體感影音再進化 物宇宙商機將快速發展雖然全球已由疫情居家回歸正常的生活模式,元宇宙數位孿生發展已成大趨勢,透過虛擬化(virtualization)及沉浸式體驗(immersion)的兩大技術融合的「物宇宙(Metaverse of Things,MoT)」商機預期將比我們想像的更快實現。從家庭、個人、乃延伸到汽車座艙的空間,均較疫情前更強調私領域沈浸感氛圍的建立,透過優化顯示螢幕與使用者互動連結感受。在家庭的應用情境上,尺寸及畫質為廠商首要競逐戰場,透過 80 吋及 8k 高畫質螢幕,嘗試建立以電視為主的家庭客廳連結中心,回歸電視本質的硬派訴求;同時OLED持續發展各種變形,透明、可撓、3D等應用於特殊利基型市場。在個人的應用情境方面,更多VR穿戴裝置上身:除了VR頭盔外,包括衣服、手套、護具等也成為提高沈浸感的配備。借助於 AR/VR 的快速發展,逐漸由專業領域走向個人日常,並加入AI 智能,打造專屬個人化的服務應用,更推波助瀾 AR/VR 由酷炫步入實用性的階段。在車室空間的情境發展上,除了配置更多的顯示屏幕,汽車擬人化提高也使得人機介面不再只停留在單向的語音控制指令,包括BMW、SONY等大廠均嘗試建立人與車能夠進行情感交流的造車工程。(三)疫後健康科技從醫院進入家庭生活 成為新的家庭健康樞紐未來,疫後健康科技將如3C科技進入家庭生活,以往昂貴的專屬教練或營養師,透過科技進入醫學領域後,普羅大眾皆能輕易獲得相同的服務體驗,例如:搭配視覺、壓力感測及情境輔助,屋內變身運動健身房,室內運動更有樂趣;此外,自行車、滑板、直排輪等移動型運動器材均加入電動化行列,除了可增加運動距離外,也可擔任通勤的另一選擇,但電池的輕量化發展為影響關鍵。在增進愉悅生活的面向上,藉由將日常生活小物科技化,則可降低壓力、焦慮、不安、失眠等負面生理狀態。例如韓國MotionPillow止鼻鼾智能枕可感應打呼聲,自動充氣調整枕頭高度,可自然改變打呼者頭部睡姿,停止打呼,增進全家人的睡眠品質;生活日常用品也開始加入自駕功能,例如:加拿大公司GluxKind推出名為Ella型號的嬰兒推車,由於車身具有感應雷達及電池,可跟隨主人行動,自動前進或剎停(遇到障礙或是主人停止前進)。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自主移動設備可降低執行家事之負擔,但信賴度仍需提高,才能達到生理及心理負擔的雙重釋放。(四)汽車科技進入開放競爭時代 聚焦安全、娛樂、連結、自駕4大趨勢汽車相關科技是今年關注度最高的主戰場之一,車用領域的廠商越來越不侷限於傳統的汽車供應鏈,隨著車輛的智慧化和電動化程度大幅提升,車用電子也走向開放,迎來各業界的生力軍;隨著高階車用晶片運算力的提升,推升自動駕駛發展,車用半導體將迎來高速成長,高階中央電腦晶片三巨頭已然成型,Nvidia、Qualcomm、Mobileye 的研發規劃接近,車用生態系的建立,將是搶攻市場的關鍵。工研院觀察今年汽車科技的四大亮點趨勢:第一,大量感測器被導入座艙內,進行駕駛者狀態的監控,保障行車安全;第二,在車內的時間也將被更積極地運用,可將遊戲導入車用系統供乘客娛樂外,讓駕駛在等待充電的時間能夠更徹底的放鬆。第三,透過車用系統與家用系統的連結,讓住家與汽車兩個場所進行交互控制,無縫連結以幫助管理時間。同時,自動駕駛的程度也持續提高,可預期相關技術成熟度和導入商用市場的規劃都將展現於不久的未來。正當車用供應鏈正在大革新之際,這也代表著臺灣廠商進軍汽車產業並扎根的機會來臨。台灣在半導體領域的優勢,包含晶圓代工、專業晶片設計、開發客製化晶片、通訊及影像處理技術等都是很好切入車用供應鏈的機會。(五)「連結」與「永續」是智慧家庭的兩大重點趨勢全球被疫情襲捲的這幾年,強化人們對居家環境的重視,也創造出各式需求,從臥室、廚房、浴室到居家安全監控,都持續推出幫助生活更便利、使用更直覺的電子產品。家電的個人化趨勢顯示家用電子產品已從滿足基本功能需求,進階到打造生活品味的一環。工研院觀察,無縫且直覺的連結體驗是家用電子產品能夠更加深入市場的要素,除了各大品牌持續耕耘的互聯技術,由Google、Amazon、Apple等廠帶頭發展的智慧家庭標準Matter的正式推出,高度整合家電產品互相溝通,也強化了眾廠商對智慧家庭市場的信心,預期Matter的開放生態系將為智慧家庭帶來新一波成長。另外,永續也是各大廠商努力執行的目標,紛紛推出更加環境友善的技術和產品,例如:韓國家電大廠三星發表眾多家用電器節能技術,致力打造Net Zero Home;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發表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提供一站式管理智能家居電源及蓄電需求的解決方案,降低管理的複雜性。工研院預估,消費型電子用半導體受惠創新消費型電子產品帶動下,在未來持續保有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3.2%的正成長動能,預期至2026年,全球消費型電子用半導體市場可達801億
工研院攜中國附醫打造醫院機器人 市場規模7年上看7,000億元
工研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中國附醫)日前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共同打造應用於中國附醫的醫院機器人(hospital robots)服務;以手術端、服務端兩路並進的方式,分階段提供智慧手術、物流、感染管制清潔等解決方案,未來還將擴大應用於2025年底啟用的「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帶動台灣醫療與資通訊兩大優勢產業邁向新藍海。工研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將共同打造應用於中國附醫的頂尖醫院機器人(hospital robots)服務。圖左至右為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饒達仁、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療品質部副院長孫瑞昇、鐿鈦科技集團總裁林寳彰、達明機器人處長夏紹基。(圖/工研院提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指出,新冠疫情爆發三年來,全球醫療型態發生巨大衝擊與變化,醫院隔離措施需求快速增加,但照護病人的品質不能減少,還需確保醫護人員的工作安全;此外,台灣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人即有1人是65歲以上長者,智能醫療加入長期照護迫在眉睫,成為重要的公共健康議題。周德陽院長強調,中國附醫佈局智慧醫療領域,近來多項創新智慧醫療成果在全球醫界展現佳績;今年再宣布聯手工研院,增加導入業界機器人的智能服務,在醫院急診處,可隨時隨地進行快速、確實的消毒清掃,並啟動智動化補充衛材,減少人力點班的時間成本;在護理部門方面,手術所需包盤、包布及沖洗傷口藥水需求量極大,每日約250-270趟次,導致人員轉送搬運過程易造成職業傷害,透過智能機器人協助運送手術器械,不僅能減少護理人員的職業傷害,還能有效追蹤管制物品流向。此外,工研院的醫院機器人,還能24小時在手術室與負壓病房等場域進行徹底清潔消毒,減輕醫院人力負荷,提升感染控制品質。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中國附醫成為工研院在「醫院機器人領域」第一家簽署MOU的醫院合作夥伴。這次工研院預計將整合國內科技大廠的技術量能,例如:醫材製造商鐿鈦科技(4163)子公司「瑞鈦醫材」、廣明光電(6188)旗下子公司「達明機器人」,透過生醫、機械、光電等跨領域技術整合,逐步累積智動化應用成果。根據市調機構Market Research Future於2022年底最新報告指出,全球醫療機器人(medical robotics)市場規模將於2030年成長至逾新台幣7,00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CAGR)達15.8%。工研院與中國附醫將分階段合作,逐漸擴大智能醫院應用範疇:第一年在服務方面,將應用自主移動機器人於急診與護理部門,針對手術室、急診室、隔離病房等區域,提供物流、感染管制清潔、醫療行政效率等精準解決方案;在手術方面則選定骨科、神經外科合作,輔助醫師更精準掌握病灶位置。第二階段陸續應用其他智能科技於中國附醫各部門,第三階段再擴大應用於2025年啟用的「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打造高規格AI智慧醫院與長照智能服務。
台積電股價一年跌27% 知名分析師:「超跌了」可零股建倉
2022的最後一天,台灣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對比2021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每股收盤價615元,台積電今年股價下跌166.5元或27%,等於每張慘賠近17萬元。不過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認為,明年產用率若高於66%的預估值,就代表美台半導體已超跌,建議從零股方式慢慢開始建倉。外資2022年提款台股1.23兆創紀錄,調節台積電5234.8億元,而台積電ADR也表現慘淡,美股封關日下跌1.51美元或1.99%,收74.49美元,換算台股價格為457.49元。陸行之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天是2022年的最後一天,2022年是半導體行業投資慘痛的1年,除費半跌35.8%,台半也跌31.8%,但比起2008年,費半下跌48%、台半45%的跌幅,今年還是好了近13個百分點。同時,2009年第1季時,全球晶圓代工業產能利用率曾下滑到33%,估計2023年上半年全球晶圓代工業產能利用率有機會下探66%,仍明顯優於2009年,若產用率情況比66%好,那費半、台半已經明顯超跌。他也表示,因為大部分的台股有明顯行業、技術更新、公司治理周期,必須按年、月、日、時等常常更新(法人客戶才享有的服務),最後只能推薦他覆蓋最久的龍頭。陸行之也提出2大前提,包括不要發生戰爭、不要被美國把先進製程廠炸掉,將可拿下伺服器、AI GPU/ASIC、VR/MR/AR先進製程的大部分訂單,建議現在啟動定時定額,如看經濟能力,每月分10次買進零股。他認為,配合行業周期低檔,未來10年獲利的CAGR(年複合成長率),應該能輕易超過定存、保險、公債,甚至還能打敗通膨跟大盤。至於為何每月分10次買零股,而不是選在發薪日提撥部分資金買一次,他認為因為發薪日時的股價,不一定比平均價格來的好,建議抄底價格越平均越好。外資法人多預估,台積電2023年第1季營收季減1成,第2季起進入成長循環。2002年第4季部分,繼第3季EPS高達10.83元後,第4季台幣匯率走貶將可抵銷產用率下滑,全年有機會賺進近4個股本。台積電之前預期,第4季合併營收199~207億美元,在台幣匯價31.5元假設下,約當6268.5~6520.5億元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