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30
」 馬三 CX-30 馬自達 CX-3Mazda CX-30三車系93.8萬元起 動力維持、安全配備升級
台灣馬自達14日正式推出 24 年式 MAZDA CX-30,具有3種車系編成:20S Carbon Edition、20S Premium及20S Signature,入門車型小漲3萬來到93.8萬元,而中高階款分別為104.8萬元、111.8萬元。24 年式Mazda CX-30車系全新配置同級唯一最完整安全配備,包含同步標配 360° 環景輔助系統、智慧前行煞車輔助系統(SBS)、智慧倒車煞車輔助系統(SBS-R)、智慧後車盲區煞車輔助系統(SBS-RC)及前/後四眼輔助雷達等主動預應式的即時安全輔助。20S Signature車型享加價 1 萬元選購專屬Carbon Edition套件,包含 ALH 智慧型頭燈、爍黑車外後視鏡與爍黑鋁合金輪圈、酒韻紅真皮座椅。(圖/台灣馬自達提供)開啟車門後,可看到雙色調內裝與Smart Keyless免鑰匙啟閉系統、方向盤換檔快撥片、雙區獨立恆溫空調系統等便利配備。同時,24 年式20S Premium車型升級 10.25 吋中央資訊顯示幕,並新增無線充電裝置與 USB Type-C,搭配車載娛樂裝置連結Android AutoTM與無線Apple CarPlayTM,並全新搭載12具揚聲器的 BOSE® 環繞音響系統。頂規車型20S Signature 以經典Signature專屬亮銀套件作為身分識別,將亮銀鍍鉻點綴於方向盤中央、引擎啟動鈕及手套箱開關等處,並同步全新配置24年式Premium車型升級的配備,結合前擋投影式全彩抬頭顯示器並升級支援智慧型手機導航方向指引功能、真皮座椅、駕駛座八向電動調整附電動腰靠調整、及駕駛座椅記憶功能。動力配置則維持不變,搭載2.0升4缸自然進氣引擎,最大可輸出165hp/21.7kgm,搭配 6速手自排變速箱,平均油耗表現為 15km/L。
達人看MAZDA CX-30 最怕打到自家人
Mazda CX30的推出,反應了車廠與消費者需求的微妙關係。過去觀念會認為產品線多一款車型都是增加成本負擔,不過現在模組化以及共用零組件的趨勢,車廠推出的車型越來越多,只要在行銷時多琢磨些不同的定位,看似為了滿足消費者各種需求,實際上還是商業考量優先。設計師扛起了讓產品感覺不同的任務,乍看之下CX30就像一款全新作品,共用零件肯定也不少,最直接受影響的不是競爭對手,而是自家另一款產品CX-3。(達人觀點:藍偉群/Channel-Auto汽車頻道總編輯)(圖/藍偉群提供)
CX-30新定位 挑戰休旅車兵家重鎮
關於MAZDA CX-30的內裝以及安全配備,由於與馬三頗為類似,在此就不花太多篇幅贅述。總之MAZDA引進的CX-30共有4款車型,除了售價89.9萬元的入門款配備較陽春外,售價96.9萬元以上的車型,基本上都已配備MRCC全速域車距維持跟車、盲點偵測、車道偏移警示系統等三大主動安全配備,已在同級車水準之上。至於而這次試駕最高階的旗艦進化版,售價逼近110萬元,則又多了車道維持、倒車緊急煞車、360度環景以及抬頭顯示器,全車真皮座椅、附記憶功能八向電動調整駕駛座、BOSE音響等豪華配備。比較耐人尋味的是,CX-30的價格從89.9萬到最頂規的109.9萬元,級距橫跨了20萬元。這個價格帶所面對的國產、進口休旅車超過10款。包括同級的HYUNDAI Kona、TOYOTA C-HR、SKODA Karoq都是強勁對手;越級挑戰的還有本來就賣很好的TOYOTA RVA4、HONDA CR-V;更別忘了還有自家兄弟CX-3、CX-5,即使定位不同,也屬於同一個價格帶。全新定位的CX-30是否能在槍林彈雨中搶下灘頭堡,不僅是對MAZDA Taiwan行銷策略的一大考驗,其結果可能也會影響其他車廠未來引進新車的規劃。雖然是休旅車,但CX-30的噪音抑制表現良好,靜肅性不輸房車。(圖/王永泰攝)
和馬三共用引擎 比CX-3還靈活
MAZDA CX-30的骨子裡是既然馬三(Mazda3暱稱),即代表動力還是那顆2.0升Skyactiv自然進氣引擎,最大輸出動力也不變,維持和馬三相同的163最大馬力、21.7公斤米最大扭力。不過雖然底盤也是共用,但CX-30的車長與軸距都縮了水,加上車高只比馬三多10公分,使得整體外型看起來比CX家族更流線,就是時下最流行的休旅Coupe。坐進車裡,駕駛艙內的配置也和馬三大同小異,本想用一句「拉高的馬三」來總結;但發動引擎後,本刊記者從台北走快速道路和北宜公路,一路輕鬆地駛達宜蘭礁溪後,心中卻有完全不同的感受。還記得今年6月試駕新上市的四代馬三時,即對這顆引擎在中段轉速後的加速能力及操控表現印象深刻。不過馬三畢竟是房車設定,原以為CX-30在換上休旅車外殼後,過彎時會出現明顯側傾獲轉向不足的現象。在近1小時的北宜公路上,CX-30的側傾的確比馬三多一些,但因為車頭較短,反而變得更靈活。這種小巧靈敏的特性,在CX-30開入都會區的車陣中穿梭後最為明顯,也難怪原廠要將CX-30定位為「跨界都會休旅車」。MAZDA長久以來給人的印象,強調的都不是動力數據。以這種中型規模的車廠,也唯有樹立自己的特色,才能與TOYOTA等大廠爭一席之地。「人馬一體」的駕駛感受,正是MAZDA過去一直強調的特色。這次駕駛CX-30,本刊記者雖仍可體會那種細膩的加速與操駕,但不得不說實話,在進入山區時,少了在馬三上用慣的換檔撥片,的確很難讓人「人馬一體」。搭載和Mazda3相同的2.0升Skyactiv自然進氣引擎,輸出動力也是165匹最大馬力、21.7公斤米最大扭力。(圖/王永泰攝)
沒人弄得懂 這輛車為什麼叫CX-30
過去車廠推出新車,有其一定的規則,所以從車名便可清楚看出車款的屬性、大小、定位等資訊。以MAZDA來說,CX代表休旅家族,由小到大分別為CX-3、CX-5、CX-7、CX-9,而房車則直接以Mazda3、Mazda6來命名。這種再單純不過的邏輯在車界使用已久,直到近十年車廠開始發展模組化,許多零件可共用,只要針對某些需求重新開發,便可快速衍生出許多新的兄弟車款或跨界車型,原本的命名邏輯也因此變得有點亂。所以當年今年3月的法蘭克福車展出現MAZDA CX-30時,很多車媒也一頭霧水。如果要很認真定位,根據原廠的說法,這輛尺寸介於CX-3與CX-5之間、車高又偏低的休旅車,是以第四代Mazda3為基礎發展出來的跨界休旅車,而非網路所傳是中國大陸才有的CX-4的海外版。事實上,本刊記者認為,CX-30的造型要比CX-4好看得多。8.8吋的中央資訊顯示幕,可透過手機連接支援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兩種介面,也可透過排檔桿下方的旋鈕,選擇各種機能模式。(圖/王永泰攝)8.8吋的中央資訊顯示幕,可透過手機連接支援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兩種介面,也可透過排檔桿下方的旋鈕,選擇各種機能模式。(圖/王永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