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
」 MG 中華車 國產車 中華汽車 國產![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7/392747/sm-929a49aec9d6a3056ae4cc58356abc7b.jpg)
夜路走多驚見「飛機上路」!萬人一看秒懂:是不是要去夏威夷
夜晚的馬路上竟可以看見飛機?一名高雄網友近日在網路上分享,晚間在馬路上目睹半架飛機被載走,曬出照片後,吸引一萬多人點讚,還有人笑稱:「這明明就火車,飛機有翅膀的!」一名高雄網友近日在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PO出他晚間看見飛機在馬路上的照片,附圖寫下「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飛機。」照片中可見,這架飛機被大型拖板車載著,左右兩側沒有機翼,也沒有機尾,地點位在在高雄市民族路、大順路口。畫面曝光後,底下湧入許多網友留言,紛紛表示,「這明明就火車,飛機有翅膀的」、「原來飛機是這樣運的喔」、「很明顯是一顆飛彈」、「飛機幼蟲時的珍貴影像」、「它喝了RED BULL就會變成飛機了。」更有網友聯想到動漫《烏龍派出所》裡的劇情,主角兩津勘吉曾騙老人團搭飛機到夏威夷,結果坐在沒有機翼的座艙裡,用車子載著跑,「上面是不是有老人團要去夏威夷」、「現在我們碰上亂流請大家繫好安全帶,亂流亂流」、「阿兩分飾導遊跟機長,但飛機其實沒有飛,是寺井用貨車載著跑」、「快到夏威夷了,亂流亂流。」有動漫迷貼心指出該集集數為「第74話 絕對放心 兩津觀光」。此外,有眼尖的網友認出,這是原本在台南機場的飛機,「這是本來放在台南機場泰國東方航空的737-200嗎?」一名亞航員工回文「是737-300,機號是HSBRQ。」根據航空圖庫《Jetphotos》網站資料顯示,這架飛機是泰國東方航空波音737-3J6型客機,機號HS-BRQ,目前已退役。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5/390345/sm-cc46e5e6ca25667bc1e46eee3d1e42c0.jpg)
MG端新菜1/大滿配策略直搗消費者的心 HS恢復銷售再「新增3優勢」
「MG HS 1.5T恢復正常銷售。」中華車(2204)導入並代工的MG在盡全力克服、協力廠積極參與下,旗下熱銷車款HS1.5T旗艦版終於獲得主管機關認可,這個好消息不僅為近年迅速竄紅累積3萬車主的MG品牌打了一劑強心針,也讓眾多等待的車主放下懸著的心,更像一道曙光照進台灣國產市場。政府在去(2024)年7月30日發布「國產車自製率」新制,針對包括「陸資與國際品牌合資者」、「陸資併購之國際品牌者」、「國際品牌在中國大陸廠生產者」及「中國大陸品牌者」4類型車廠,須配合提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且逐年提高,上市第一年15%,上市第二年25%,上市第三年35%;對於新制上路前已販售的車款,則要求首年20%,到2026年8月須達35%自製比例。受影響車廠除MG、Hyundai外,外界傳言的福特六和、比亞迪、奇瑞、吉利等品牌的新車導入計畫亦未能倖免於難。在新制宣布不久後,MG Taiwan立刻採取「MG4電動車暫停接單,MG HS和ZS限量接單」的因應措施,不僅將品牌銷售政策迅速對外說明清楚,更調整產線編成確保工廠端運作正常,另針對已入手的車主確保後勤服務不中斷,同時也表達支持政策之立場,多項危機處理措施,不僅將短期衝擊降到最低,也努力擴張未來生存空間。雖然2024年市場用車需求趨緩,但是在自製率新制上路前,MG每月交出破千輛的掛牌數,以黑馬之姿躍進前3名品牌銷售排名,MG HS更擊潰同級對手,問鼎國產中型休旅王。即使2024年汽車市場銷量減少,但是MG人氣依然相當旺,同時在台銷售累積3萬名車主支持(圖/MG Taiwan提供)。在後半年經歷自製率新制的衝擊下,2024年MG仍以15,622輛、年增13.3%的成績,擠進品牌第9名;HS更賣出10,694輛,進入年度汽車銷售榜第7名,顯見MG大滿配策略奏效,在消費者心中仍占一席之地,也改寫國產車市版圖。這次MG Taiwan正式宣布,中華汽車與正新輪胎、友聯車材、六和機械等多家協力廠商共同克服難關,在2025新年之初,端出一盤「HS 1.5T恢復正常銷售」的新菜,為什麼會說這是新菜?因為這不僅有大滿配的優勢,更是完全符合原廠規範、政府核可,同時加入中華汽車、MG Taiwan對台灣消費者的承諾,盼能再次帶來能擄獲消費者的好滋味。在2025新年之初,MG Taiwan宣布HS 1.5T恢復正常銷售(圖/MG Taiwan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90348/sm-95a7bbdc0124296e140b29f37d639a85.jpg)
MG端新菜2/HS質感媲美進口車、配備超越同級車 汽車達人:漲幅比預期親民許多
俗話說「好事多磨」,意即美好的事,往往要經過很多波折才能如願。而MG也是如此,在自製率新制的衝擊下,旗下車款無法像原先預期的如願交付,不過在1月3日,MG正式宣布「HS 1.5T恢復正常供應」,並堅持以「超規滿配」的方式銷售,除了含有撥雲見日的重要意義以外,也體現MG深耕台灣市場的決心。MG Taiwan在官網發布「2025年車型銷售」最新公告,表示HS 1.5T旗艦版2024年12月底前出廠將維持91.5萬元;2025年起出廠的新售價則為93.9萬元,調漲2.4萬元。至於價格調整的原因,MG Taiwan表示「2023年在歐洲市場銷售量達5萬多台,讓零組件享有顯著規模效益,進而降低生產成本」,相較海外市場,受限於台灣汽車市場規模有限,配合政策提升本土化零組件比例,這些因素都導致成本上升的壓力。不過根據本刊記者實際訪問,不少汽車達人回覆「MG此次調漲的幅度比預期親民」、「中華汽車肯定自行吸收不少成本」、「配備依然豐富、售價依然有競爭力」。目前MG僅HS 1.5T恢復正常供應,其餘車款還正在努力中並採限量販售(圖/MG Taiwan提供)。觀察目前國內SUV市場車款,MG HS與國產車款FordKuga、Honda CR-V及進口車款Toyota RAV4相比,在95萬元價格帶以下,多數為入門車款,不過HS卻以不亞於進口休旅的質感、價格透明的銷售策略以及超規滿配的設定,舉例來說,標配的Level 2輔助駕駛系統、360度環景系統、盲點偵測,還有一體式賽車座椅、256色環艙氣氛燈、全景天窗,以最新科技加上安全滿配不打折扣形式,讓全台超過3萬名車主願意買單。面對自製率提升的挑戰、外界的質疑聲浪,MG Taiwan選擇迎難而上,並堅守品質與大滿配的產品策略,始終將消費者需求置於首位。對於現階段面對自製率的挑戰,相信MG Taiwan將逐步實現所有車款的恢復正常供應,也印證了「好事多磨」。MG目前全台已累積超過3萬名車主,顯見品牌的高人氣及堅強產品力(圖/黃耀徵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2/387382/sm-875c19af556e8ac9ab9d4ef9328686fd.jpg)
MG旗下車型漲2至3萬元 中華車:HS 1.5T滿足國產化要求
經濟部新制「國產車自製率」上路後,中華車(2204)導入並代工的MG大受影響,只能以「蒐MG4電動車暫停接單,MG HS和ZS限量接單」的方式將短期衝擊降到最低。而今(3)日終於突破僵局,MG Taiwan在官網針對「2025年車型銷售」宣布最新公告,旗下車型最多調漲3萬元。MG Taiwan在官網公布,HS 1.5T旗艦版2024年12月底前出廠將維持91.5萬元;2025年起出廠的新售價則為93.9萬元,調整2.4萬元。而HS 2.0T旗艦版、HS PHEV旗艦版2024年12月底前出廠將維持 106.9萬元以及121.9萬元的售價;2025年起出廠的新售價則為109.9萬元以及124.9萬元,2款車型均調漲3萬元,且為限量接單。ZS 1.5L旗艦版2024年12月底前出廠也維持74.9萬元,2025年起出廠的新售價則為76.9萬元,調漲2萬元,同樣為限量接單。至於在電動車MG4的部分,不論是XPOWER或是EV旗艦版,均維持「預購接單」的模式。針對已繳 20,000元訂金的準車主,MG Taiwan承諾目前已成交訂單之交易條件維持不變,同時在車輛尚未進入生產排程前,將提供無條件退訂機制。MG Taiwan也強調,「國產車自製率」新政策不影響後勤零件供應;目前全台已有27間展示中心與26間服務廠,台東展示中心與服務廠也在1月全新竣工。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85272/sm-451ba1244ffbb93b8ef13d628b5abfa3.jpg)
Tesla首撞+Honda自費評等均獲5星 明年TNCAP「9款車」撞測名單曝光
台灣新車安全評等計畫TNCAP今(24)日公布第4季撞擊測試成績,受測車輛分別為首次在台接受撞測的電動車Tesla Model Y,以及自費受測的Honda熱銷休旅第6代CR-V,最後公布均獲得滿分5顆星評等。此次受測的Tesla Model Y是去年台灣市場最熱賣的電動車,也是首次在台接受TNCAP撞測的電動車款。今年前11月累計銷量為7,565輛。本次受測的Model Y RWD入門車型,售價為173.49萬元,在受測成績方面,Tesla Model Y於4大安全領域得分率中分別獲得成人保護97%、兒童保護89%、行人保護 78%及安全輔助79%,依據星級評等平衡標準規定,Model Y整體星級評等為5顆星。TNCAP指出,Model Y在成人保護項目中奪得97%高分,是TNCAP計畫實施以來測試車款中最高分;不過TNCAP也提到,Model Y在行人保護方面得分較低,原因是當行人頭部撞擊到Model Y的A柱或擋風玻璃底部時,防護性能不足。而台灣本田終於雪恥,去年5代CR-V車型受測僅獲3顆星,因此台灣本田這次自費測試全新改款6代Honda CR-V,於4大安全領域得分率中分別獲得成人保護97%、兒童保護89%、行人保護75%及安全輔助69%,依據星級評等平衡標準規定,CR-V車型整體星級評等為五顆星。除了公布2款車型撞測結果,TNCAP也公布2025年計畫進行評等的9款車型,包含Tesla Model 3、Honda HR-V、Nissan Sentra、Toyota Vios、Lexus RX、Hyundai Custin、Toyota Town Ace、Hyundai Tucson與MG HS。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0/381490/sm-50d3a2a94a5b45c054c1bb0ea4fa62f8.jpg)
三陽怒退公會3/短時間砸4億調整產線 「這2款車」力拼核可恢復生產
經濟部在8月祭出的「國產車自製率」新政策,就像機關槍一樣瞄準「中國原型車款」,規定上市3年內自製率須逐年提高至35%後,在台銷售的車款包含MG旗下的HS、ZS與MG4全數中彈,Hyundai Custin與即將登台銷售的台灣大通Maxus G50 Plus也在劫難逃。不過近期,MG HS和Hyundai Custin陸續傳來好消息,有望在短時間內恢復生產。觀察國內掛牌數表現,MG Taiwan中型SUV銷售黑馬HS以8,248輛的成績,直接攻佔熱銷車榜第5名,換算每個月平均交車量超過1,300輛,領先Honda CR-V、Hyundai Tucson L、Ford Kuga等熱門休旅車款,但是在新制上路後,HS掛牌數直接砍半,在11月更僅有293輛的銷售成績。目前電動車市場中最親民的MG4在6月中驚艷登場,讓中華車總經理陳昭文喊出「今年賣出1,600輛」的目標,甚至已有7,000組消費者預約試乘;不僅如此,開賣才過半個月,MG4即以122輛的表現搶進電動車單月第8名的位置,只是同樣為新制所苦,MG4只交車到8月底,在9月交2台車後、10月直接掛蛋。另外,Hyundai總代理南陽實業引進,原為中國市場專屬車款Custo的國產MPV車款Custin,也因為多數零組件都來自中國也受到影響。原本前8月都有每個月突破400輛的表現,9月直接暴跌9成,掛牌數僅13輛。新制是否衝擊國產車、進口車比例?透過掛牌數據顯示,截至前11月累積銷售量達到416,528輛,其中,進口車有200,628輛,占48.1%,目前並未有大幅度的成長。業內人士也告訴CTWANT記者,「雖然國產車自製率影響MG,但是近期和泰、福特及本田針對旗下國產車推出改款降價,也吸引不少買氣。」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制上路後,中華汽車「MG4暫停接單、HS和ZS限量接單」迄今3個月,終於傳出好消息。在旗下商用車J Space發表會當天(11月19日),中華汽車總經理陳昭文表示,「MG HS 1.5T車款自製率已拉到2成,爭取核可後正常供應」,成本部分還在計算中,「不會全部反應在售價上。」中華汽車也強調,在各廠商的努力及產發署指導下,全力加快提升在地化比率的工作,MG HS車款自製率已經拉上2成,要等核可達標才行。陳昭文進一步說明,已下訂客戶會確保用同樣交易條件,保障客戶權益。至於MG另外兩款ZS、MG4何時可以回歸?陳昭文僅簡單回應,「現在依序調整,目前先以HS 1.5T車型優先。」業內人士則分析,「若MG能通過審核,MG HS 1.5T車型應能在年底前恢復正常供應。」MG上市後以實惠價格、豐富配備吸引許多消費者,在新制上路後大受影響。(圖/MG提供)吳清源雖然不滿公會處理方式,但三陽仍以行動支持政府「國產車自製率」規定,在短時間內投入近4億元調整生產線,不僅進行Custin車款相關零組件國產化,也投入相關產品開發與模具費用,目前三陽已排定在12月中主管機關進行審查,期盼受影響的Custin可望恢復生產。台灣大通Maxus G50 Plus目前尚無任何消息。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79597/sm-c8a9627167f036d8c5733e1d4bd20e4b.jpg)
百萬內SUV搶市1/三大車廠旗下夯車全降價 專家:抓緊對手沒車賣的空窗期
中華車導入並代工生產的「價格破壞者」MG以豐富配備、實惠價格,2年內創下全國5%品牌市占,不過受到國產化自製率新制衝擊,MG目前陷入泥沼。台灣本田、和泰車及福特六和也陸續針對旗下熱門車款推出改款及降價,有專家指出,「受到政經環境不穩影響整體車市,以促銷價格提升買氣以外,也想抓緊競爭對手沒車賣的空窗期。」相繼搶食MG在百萬內休旅車市場上的空缺。MG休旅雙雄HS、ZS在台上市後,豐富配備及百萬內的價格帶,不僅引起許多關注、討論,同時也席捲大量買氣,不斷搶占同業市占率。看準MG在自製率問題所帶來的市場空缺,各車廠也陸續推出平價車款搶市。台灣本田率先在9月公布CR-V全新優惠方案,針對入門VTi-S車型推出期間限定的「360全境特仕版」,不僅帶來更大10.1吋多媒體系統與360環景影像輔助,還提供99.9萬元的入手價格,降價幅度達6萬元。台灣本田旗下夯車CR-V也降至百萬元內,以99.9萬元的入手價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圖/台灣本田提供)和泰車旗下「神車」Corolla Cross在2023年度銷售逾3.7萬輛,3度蟬聯全台銷售冠軍,更在10月初推出Corolla Cross小改款,除了配備升級以外,汽油車價79.9萬元起、油電車價83.9萬元起,降價幅度達6%到9%,入門車款搭配舊換新只要74.9萬元。不過為什麼每月有超過3,000台銷量的Corolla Cross要降價銷售?有專家告訴CTWANT記者,「受到政經環境不穩影響整體車市,以促銷價格提升買氣以外,也想抓緊競爭對手沒車賣的空窗期。」和泰車總經理蘇純興預估「年販可達4萬輛」。「和泰神車」Corolla Cross持續蟬聯全台銷售冠軍,不過今年推出的小改款仍降價販售。(圖/和泰車提供)不僅如此,福特六和在24小時後也發表Ford Kuga小改款,並帶來1.5T Vignale、1.5T Active 以及2.0T AWD ST-Line共3車型選擇,採客貨車認證的車型售價為93.9萬元、101.9萬元及113.9萬元,與現行款相比降價6萬至8萬元,且1.5T Vignale、 1.5T Active至年底前購車皆提供2萬元限時優惠折扣。換句話說,Vignale車款售價最低91.9萬元,與改款前101.9萬元相比一口氣降10萬元,1.5 Acitvie則降價8萬元;依不同車型升級配備分別為15萬元和25萬元,可以看出福特六和搶市的決心。值得注意的是,從10月掛牌狀況來看,Corolla Cross銷量為3,476輛、月增78.3%;Ford Kuga則賣出638輛、月增137.2%,顯見在配備升級及價格下殺的攻勢下,有效為車款帶來銷量的提升。至於和Kuga同級、價格帶和Corolla Cross相同的MG HS,在眾多準車主期待下,有沒有機會在年底重回市場?中華汽車僅簡單回應,「期望可以,不過還是要等主管機關審核通過才行。」MG一度交出非常亮麗的成績單,傲視同級車。(圖/翻攝自DWF-精緻隔熱紙工作室)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8/379598/sm-ca5a0246966efae32339cce1aee8fe50.jpg)
百萬內SUV搶市2/MG受自製率衝擊重挫股價 「調整對應政策」拚核可後再戰
中華汽車(2204)代理的MG在2022年9月正式發表後,1年半內迅速在台累積破萬名車主,強勢改寫車市版圖。沒想到,今(2024)年7月底經濟部強制「國產車自製率」規定,不僅衝擊MG交車狀況及掛牌數,也重挫中華車股價。不過近期中華汽車總經理陳昭文表示,「MG HS 1.5T車型自製率已拉至2成,力拚核可後正常供應。」回顧MG在2022年下半年正式登台後的表現,打頭陣的HS以豐富配備加上實惠價格,快速抓住消費者的目光和錢包,短短1年半擁有破萬名車主。汽車達人鄭捷和CTWANT記者分析MG熱銷的原因,「坦白說就是比同級對手更便宜,配備又比較多。」觀察2023年車市前10強車款,Honda CR-V掛牌數16,905輛坐穩季軍、Toyota Corolla Altis以15,535的表現拿下第4名,而MG HS也以11,710的成績擠進第6名,聲勢和銷量都非常驚人。今年上半年,MG HS車款更以8,248輛的成績,直接攻佔熱銷車榜第5名,換算每個月平均交車量超過1,300輛,領先Honda CR-V、Hyundai Tucson L、Ford Kuga等熱門休旅車款。若MG今年下半年維持或甚至超越上半年的好成績,則有望在年底叩關前5名,勢不可擋。因為MG的成功,中華車2023全年營收達385.07億,年增30.29%,稅後淨利59.52億元,每股盈餘10.36元,創下中華車有史以來的新高。不料,「國產車自製率」政策的公布,打破了MG的大好前程。據規定,已上市車款國產車自製率第一年20%、第二年30%、第三年35%,而MG首年國內供應零件的比率不到10%、其餘多從中國進口,在競爭激烈的國產休旅車市場,有著比同級國產車低約10萬元以上的價格優勢。MG Taiwan在8月15日公告「即日起MG4電動車暫停接單,MG HS和ZS限量接單」,因此在新制上路後,MG旗下休旅雙雄HS、ZS在8月掛牌數分別為309輛、169輛,不見上半年的破千輛氣勢,MG Taiwan強調除了「適逢廠休一週、民俗月許多消費者領牌意願低」以外,也正在進行「生產調整對應政策」;在9月MG掛牌為622輛、10月掛牌為392輛。國產車自製率新制上路後,MG Taiwam強調會進行「生產調整對應政策」,也積極拉高車輛自製率。(圖/翻攝自中華汽車官網)除了掛牌數直接砍半以外,股價也腰斬,近1年最高曾飆至147.5元,在7月30日收盤價108.5元,政策確定的隔(31)日開低跌破百元,直接砍至跌停97.7元,成交量爆出1.28萬張,創下去年12月13日來最大量;10月24日更跌到67.2元,寫下近1年新低。遭受重擊的3個多月後,中華汽車在11月19日終於帶來好消息,「MG旗下主力車款HS 1.5T車型自製率拉上2成。」也就是說,接下來如果通過政府機關審核,就有機會開始正常供應。由於這項利多,加上中華汽車旗下商用車J Space接單表現優異,衝刺股價在20日奔漲停高於80元,1個月漲幅逾16%。在車輛自製率拉高後,意味著車輛成本的上漲,陳昭文強調,「不會全部反應在售價上。」只是詳細的價格調整,內部還在研擬中。日後將迎來漲價的MG以及降價的同業競爭對手,車市會如何發展,還有待觀察。陳昭文(左)強調HS 1.5T在通過政府機關審核後,有機會開始正常供應。(圖/劉芯衣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2/377792/sm-e6240066067754e81a014815561ff488.jpg)
中華汽車股價漲逾5%成交量9年新高 電動貨卡明年量產上市
中華汽車(2204)於今(21)日舉行法說會,中華汽車副總經理錢經武表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華汽車前3季銷售業績穩定,銷售台數同比增長15.0%,市占率同比增加1.6%。他也強調,「中華汽車積極與協力體系合作擴大與深化在地開發生產,加速滿足政策要求的在地化比率。目前MG旗下主力車款HS 1.5T車型自製率已拉上2成。」中華汽車指出,19日推出全新商用車款J Space,自11月8日開放預接至今,已突破1,400張訂單,年底有望達3,500張。中華汽車也提到,J Space國產化率超過60%,不僅有全新內外觀並配備同級唯一LEVEL 2 ADAS系統,且動力、空間、載重都提升。接下來,中華汽車也會持續推出新車型,包括新世代Zinger Pickup、P350 Hybrid、A90及I300電動車,全新自主研發的3.5噸智慧電動貨卡也將於明年量產上市。錢經武表示,前3季營業淨利較去年同期增加0.43億元,由18.18億元成長至18.61億元,不過去年業外有一次性有利收益(迴轉部分新安防疫險損失6.25億元)影響,今年無此情形,因此1至9月每股盈餘由去年同期的8.01元縮水至5.99元;排除去年同期新安東京產業業外迴轉利益6.25億元,今年每股盈餘5.99元較去年同期減少0.9元。對於法人最關心的MG目前狀況,錢經武強調,中華車積極與協力體系合作擴大與深化在地開發生產,加速滿足政策要求的在地化比率,HS 1.5T已經達到2成以上,後續還需進行查核驗證,「具體時程則視各項準備工作與審核而定。」而中華在昨(20)日股價漲停衝破80元以後,今日又漲至84.9元,漲幅5.47%,並爆出逾5萬張的交易量,為2015年11月30日(成交股數55,538,261)以來最大成交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77454/sm-e338c210f431ef038d1ee66b88fb5366.jpg)
JS新車效應+MG拉高自製率 中華車股價20日直奔漲停
中華(2204)汽車導入及代工的品牌MG,以實惠價格、豐富配備等優勢,1年半內席捲破萬名車主,被稱為國產車「價格破壞者」。不過,經濟部宣布8月上路的「國產車在地化」條款,要求自製率至少須達15%,直接衝擊MG銷量及中華車股價,不過中華車總經理陳昭文昨(19)日透露,MG HS車款自製率已拉上20%,「爭取核可後正常供應。」今(20)日股價直奔漲停價80.5元,創8月29日後新高。MG受到國產車自製率新制影響,宣布「旗下HS、ZS採限量接單;電動車MG4暫停接單。」因此原本每月破千的掛牌數,在8月後驟減。不過中華車表示,HS 1.5T車型已依法將自製率拉高至2成,主管機關已於上周進行審查,「期盼經確認核可後,能在年底恢復單一車型正常供應。」消息公布後,中華車原股價在70-75元震盪,今日直接亮燈漲停至80.5元,1個月漲幅達16.5%,漲停委買張數約6,000張。除了HS有望恢復供應利多以外,中華汽車昨日發表自主開發的全新輕商車款J Space,國產化率高達60%以上,也受到高度關注,目前預接單1,200張、年底預估收單可達3,500 張。中華汽車今年前3季合併營收為322.2億元,年增16.28%;稅後淨利32.67億元,年減25.22%,每股稅後盈餘5.99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6/377316/sm-0a7a64bb031bebff8716778c47e1f839.jpg)
中華車MG HS自製率拉至2成 力拼核可後恢復生產
經濟部「國產車自製率」新政策於8月正式上路,大力重擊陸系品牌汽車,中華(2204)汽車導入及代工的MG首當其衝。不過中華汽車總經理陳昭文今(19)日帶來好消息,「MG HS 1.5T車款自製率已拉到2成,爭取核可後正常供應。」根據經濟部「國產車自製率」規定,車廠須配合提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且須逐年提高,上市第一年15%,上市第二年25%,上市第三年35%;對於新制上路前已販售的車款,則要求首年20%,到2026年8月須達35%自製比例。受到國產自製率新制的影響,MG旗下電動車MG4已暫停接單,HS和ZS則限量接單,原預計9月在台導入的全新上汽大通Maxus G50 Plus 7人座休旅車也確定延後,陳昭文表示,「現在依序調整,目前先以HS 1.5T車型優先。」至於成本部分還在計算中,「不會全部反應在售價上」。中華車在各廠商的努力及產發署指導下,全力加快提升在地化比率的工作,MG HS車款自製率已經拉上2成,不過還是要等核可達標才行。陳昭文也強調,已下訂客戶會確保用同樣交易條件,保障客戶權益。有業內人士分析,「若MG能通過審核,應能在年底前恢復正常供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7/375827/sm-e0842f1cfec811c053c54618f128eb5e.jpg)
SOGO第二波週年慶開跑!有比較才知道,SOGO打趴線上線下1111其他平台,難怪提袋率100%!
壓軸的遠東SOGO週年慶登場,今年不畏出國潮,徐旭東董座依然喊出全台7店週年慶121億目標,截至目前為止達成率6成,達成率都過半,SOGO週年慶每日人流量超過10萬人湧入,提袋率更是100%,這樣的好成績也讓昨天第一波的尾聲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光忠孝館目標30億,昨天(11/12)為止業績已經過半約16億。來店禮也造就買氣,超強的HELLO KITTY搭配今年當紅的庫洛米和美樂蒂,讓人潮明顯增長!SOGO周年慶第一波表現最好的品項,包括大家電冰箱洗衣機、戶外機能服飾、高端嬰兒用品汽座等業績成長約20%;休閒用品大概成長5至10%,而以為會下滑的美妝保養品依然守住小成長,包括高端破萬的保養品上成長5%、美妝成長1%,服飾10%、超市雙位數成長。而表現更好的就是SOGO忠孝店的黃金業績成長了12~15%,在首日當天就有一單千萬大單進帳,外加6筆百萬以上的大單,復興館的部份成長最多的是幾大精品珠寶品牌包括Tiffany & Co、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 ,Cartier、,逆勢成長10%,主顧客都守住。今天開始將是二波週年慶,從今日11/13(三)~11/18(一),也是最後一波,想要買到最便宜和第二波的主打低價商品,把握最後六天!這次SOGO也表示,比起其他百貨,SOGO在預購會的時候只控制在7~10天,並不像其他同業拉得很長,這樣才能在週年慶展開的時候銜接的剛剛好,展現強又有力的買氣與人潮,兼顧主顧客同時也照顧新客或一般流動客。SOGO副總經理吳素吟更說道:『這波週年慶在優惠、滿額贈、加上中信聯名卡的回饋很強,也造就了100%的提袋率,大概進來的客人百分百提袋子出去,都會很滿意。』忠孝店更有許多顧客買完回家發現真的蠻便宜,又再折返回來購買的也很多!此外,SOGO第二波三麗鷗獨家來店禮也很精采,包括今年最有人氣的庫洛米彈跳保溫瓶、大家在第一波就在等的Hello Kitty宮廷自動傘和三麗鷗保溫保冷袋以及純棉大浴巾等都是粉絲顧客們不能放棄的好禮!SOGO表示,今年有最新的「中國信託SOGO聯名卡」,為SOGO帶來新客約1成,原本就有390萬左右的中信卡也有超強回饋,強強聯手祭出14%超狂回饋,以及樓面超過20%以上的促銷優惠也讓這波造就周年慶第一波買氣人潮雙炸裂。SOGO週年慶第二波來店禮包括庫洛米彈跳保溫瓶、Hello Kitty宮廷自動傘(圖/業者提供)SOGO週年慶第二波來店禮三麗鷗保溫保冷袋以及純棉大浴巾!(圖/業者提供)忠孝館、復興館於11/18合力再推APP周慶特別回饋禮,忠孝館全館當日單筆滿4800元以上可換「輕巧美型電子鍋3人份」、復興館全館當日累積10000元以上可擁有「歌林20L電烤箱」。遠東Garden City也於11/13-11/18祭出世界棒球12強賽票根換100元SOGO台北店周年慶購物金,一同歡慶,繼續全力衝刺全台7店週年慶121億業績目標。化妝品優惠區比日本更便宜第二波同樣帶來CP值封頂優惠組,忠孝館推出多款ONLY SOGO明星組合、雙享1+1買正貨送正貨、買1送多超值回饋及多款耶誕限量話題香氛。11/15還有Beauty Club獨享消費禮,於1F化妝品單日單櫃滿8000元以上,可憑APP內快樂購卡兌換「20吋多功能行李箱」。指定優惠組再加贈300-500元SOGO電子商品券。11/13-11/18同樣有Beauty Club獨享消費禮,於復興館B1化妝品區單筆滿8000元以上憑APP內快樂購卡可兌換「WEDGWOOD月桂冠葉超細纖維單層印花毛毯」。SOGO忠孝館獨家:ESTEE LAUDER特潤超導奇肌安瓶組 價值6600元 優惠價3300元 限100組(圖/業者提供)SOGO忠孝館獨家:LANCOME超極限修護經典組 價值12725元 優惠價6660元 限50組。(圖/業者提供)家電寢具區買好送好家電寢具區每日消費滿10萬元以上的指定滿額頂級消費禮如直立式濕拖吸塵器、Sony 4K智慧顯示器43吋..等,也天天都在開店半小時內立刻換完。寢具區也因氣候轉涼,帶動羽絨冬被成長20%。忠孝館復興11/13-11/18家電寢具區持續祭出熱門頂級消費禮,包括三菱電機清淨除濕機12L、Apple WatchSeries 10、Dyson二合一涼風空氣清淨機..等指定日期消費滿額就可帶回家。SOGO獨家:抗敏清淨除溼機+奈米級抗敏空氣清淨機 原價27990元(1組) 特價19480元(1組) 限15組 贈HEPA濾網X2+奈米級勁護濾網X2。(圖/業者提供)(左)SOGO忠孝館獨家:SAMSONITE SBL CUBELITE 82Z行李箱28吋 原價28800元 特價25900元 限20只, 加贈200元7F電子抵用券。(右)忠孝館ONLY SOGO買貴奉送_Panasonic 13公斤變頻洗脫直立式洗衣機-炫銀灰 售價18900元 限5台 加贈500元SOGO商品券(圖/業者提供)(左)SOGO忠孝館獨家:ORiental TRaffic側拉鍊高根長靴 價值5680元 特價1200元 限50雙。(右上)忠孝館獨家:SOGO adidas ORIGINALS RETROPY男休閒鞋 原價3090元 特價1499元 限50雙。(中+右下)忠孝館獨家ZWILLING BALLARINI Venezia深煎鍋24cm+手提袋+TF瀝水不銹鋼雙耳湯鍋20cm 原價7260元(1組) 特價4499元(1組) 限10組 。(圖/業者提供)珠寶精品區復興館最優惠早春新品趁現在買就對,許多精品像是CHANEL、LV都推出早春了,趁現在週年慶購入搶回饋14%,第二波續推珠寶滿20000元送2000元電子抵用券,史上最高回饋33%,珠寶區單日單櫃滿10萬元以上贈指定滿額門檻2000-15000元4F電子抵用券,滿50萬再加贈「Dyson HS05多功能造型器(限10支)。」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2/370672/sm-dbb205b6bab2373625dc1d9eb6044b1e.jpg)
烏克蘭官方調查出現MIT 俄羅斯軍工業「第三方進口」台灣產品
近日烏克蘭官方出示一份調查報告,指稱俄羅斯的軍工業中出現台灣的工具機、微電子產品、化學品與相關生產工具,這些東西的進口方式主要是有途經第三國進口到俄羅斯外,也有直接進口到俄羅斯的。根據《中央社》報導指出,這份調查報告是由烏克蘭智庫「國防改革中心」(Centre for Defence Reforms, CDR)所執行,相關報告預計在近期會由烏克蘭提交給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主要夥伴參考。報告中提到,自2022年2月俄烏雙方開戰之後,由於國際制裁的關係,再加上國內廠商無法滿足軍工業的需求,因此俄羅斯一直另循管道來取得相關的產品與技術。報告中引用各國海關資料與公開資料,點名台灣與俄羅斯之間的雙邊貿易,的確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有明顯下滑技術,但是台灣的相關產品仍可透過中國、香港、土耳其等國家進入俄羅斯。報告中甚至指出,從第三地進口到俄羅斯的台灣企業貨品總額不到8.5億美元,但是在2022年,這個數值直接翻倍成長至17.5億美元,2023年時甚至達到18.5億美元。而俄羅斯所進口的台灣產品、技術包括工具機、微電子產品、化學品、半導體及其生產工具。其中金屬加工工具機和電腦數值控制(CNC)加工中心的進口從2019年至2021年的進口總額為近3.32億美元,到2022年至2024年5月的4.27億美元。積體電路和印刷電路板的進口也從2020至2021年的3.41億美元增至2022至2023年的近6.09億美元。半導體生產設備(HS 8486)在2020年至2021年的進口總額僅200萬美元,但是在2022至2023年成長至478萬美元。其中台灣這些產品主要流入俄羅斯的軍工大廠,當中包含卡拉什尼柯夫(Kalashnikov)集團、隸屬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Rostec)的多家工廠、製造米格(MiG-)和蘇愷(Su-)戰鬥機的聯合航空製造公司(UAC),以及戰術飛彈集團(KTRV)。調查報告還揭示,俄羅斯企業為了規避制裁使用多種手段。例如,在國內外成立新公司、以民用掩護軍用、利用未加入國際制裁的國家或地區的業者,以及將台灣商品重新包裝為「俄羅斯製造」等方式,來繞過制裁限制。CDR負責人丹尼柳克表示,雖然中國、土耳其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協助俄羅斯規避制裁方面扮演主要角色,但部分台灣製造商仍持續與俄羅斯企業合作。丹尼柳克指出,即使這些製造商認為產品用於民用,但在俄羅斯的戰時經濟下,民用工業生產規模並不需要如此大量的設備或產品,這些產品實際上最終可能用於軍事用途。丹尼柳克還提醒,當台灣產品經由中國或香港流入俄羅斯時,這可能增加台灣自身的安全風險。他呼籲台灣加強跨國合作,並通過深入調查確保政策目標的落實,避免台灣產品進入俄羅斯軍事供應鏈。烏克蘭國會議員札布蘭納進一步指出,除了台灣之外,也有歐洲國家的產品流入俄羅斯軍工業。札布蘭納認為,俄羅斯若取得勝利,可能會擴大中國對台行動的空間,對台灣安全構成潛在威脅。札布蘭納強調,自由民主國家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至關重要,以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並保障台灣的安全與穩定。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368102/sm-e4305bea326bf6b68e3102f483e3bcf9.jpg)
LINE GO新增門市租車服務 周年優惠「這樣做」拿租車1折券
裕隆(2201)旗下MaaS移動服務平台「LINE GO」在會員數突破400萬後,恰好迎接一週歲生日,正式宣告在計程車、共享汽車、機場接送外,全新門市租車正式上線,將進一步投入近3,000台車擴大MaaS服務,使LINE GO成為擁有13大汽車品牌、60種多元車款的一站式移動服務平台。LINE GO在共享汽車上線一年並導入門市租車服務後,共有600站以上的「同站/異站租還」站點和全台共47站「門市租車」,站點涵蓋全台高鐵站及重要交通樞紐,新增的門市租車除中華MG的HS車款外,更投入超過百台以上 Luxgen n⁷,並加上Tesla、Volvo等品牌電動車車款,為市場最多電動車品牌及數量的門市租車車隊。LINE GO生日慶活動除輸碼拿MG車款1折租車券、新戶再贈160元抵用券外,承租門市電動車再加碼送300元抵用券。除車款及站點多元選擇外,LINE GO門市租車功能也提供已在LINE GO完成線上證件審核通過的會員,只要透過LINE一鍵預約,就可在全台門市取車時快速完成取車服務,不須再手寫個人資料、付款押金等作業。格上租車合作線下取還車作業,擁有全方位安全保障,包括ISO-9001認證、24小時交通事故處理、道路救援隨CALL隨到,以及包含車損及失竊低自負額,第三人責任險、駕駛及乘客險等保障。慶祝LINE GO一周歲,一連三波優惠及慶祝活動將持續到11月底。首波「移動三重奏」活動,除新戶享有1,200元大禮包外,TAXI及租車都有輸碼優惠,新上線的門市租車也推出輸碼就可拿到超熱門MG車款的1折租車券;第二波則有加入LINE GO好友就獲得一周年的期間限定熊大貼圖,11月起第三波「LINE GO生日月帶你飛」活動,預約雙北至桃園機場接送,即享999元起的限定優惠。此外,LINE GO也宣布11月5日起正式啟動全新「LINE GO會員計畫」,也就是將全平台移動服務整合於會員回饋系統,未來不論使用哪一項移動服務,都能共同累積點數,「消費1元 = LINE GO點數 1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29/360829/sm-50d900da98588a3285b87ff7cf19c706.jpg)
民俗月+國產化自製率雙衝擊 汽車掛牌數月減35.6%、年減17%
受到民俗月影響,車市進入淡季,8月掛牌數29,403輛,相較上月大減35.6%、對比去年也有17%的衰退。不過今年累計前8月全台新車掛牌量達30萬7584輛,年減1.6%,為2006年來同期次高。其中,和泰車(2207)旗下Toyota與Lexus在8月合計登錄9,870台,市占率達33.6%,創下近12年來同期新高。以車款表現而言,Toyota Corolla Cross及Town Ace分別以1,903台及1,914台分居乘用、商用車市場冠軍位置,不過;進口熱銷車款RAV4也以1,271台的成績搶下進口車市場第一;而小休旅Yaris Cross也有1,115台的銷售,位居全市場第4。而經濟部於8月1日起實施的「國產車自製率」新制,逐步加重零件自製率比例至35%為止,中華車(2204)代理的MG首當其衝,休旅雙雄HS、ZS本月掛牌分別為309、169輛,與7月份的744輛、427輛相比均腰斬過半。受影響最大的MG4僅剩56輛,未來能否重回台灣市場還是未知數。中華汽車聲明表示,銷售成績影響因素包含8月適逢廠休一週、民俗月許多消費者領牌意願低、及生產調整對應政策。裕日車(2227)代理的Nissan及Infiniti累計前8月掛牌數1萬3545輛,年減7.5%;三陽(2206)代理的Hyundai累計前8月掛牌數1萬5705輛,年增4.5%,不僅躍居國產車第3名,也是總市場排名第5的品牌。不過在進口車部分,受到民俗月影響的狀況就沒那麼嚴重,Mercedes-Benz在8 月份以1,780輛領牌數,超越Lexus的1,586 輛成為第2名;BMW則以1,203輛的成績卡位第6名的排序。值得注意的是,好久不見的Volkswagen以1,191輛領牌數,取得總市場第7名;Mazda則以1,123輛進入第9名。2024年8月品牌排行:1. Toyota 8,284輛2. Mercedes-Benz 1,780輛3. Lexus 1,586輛4. Honda 1,492輛5. Hyundai 1,331輛6. BMW 1,203輛7. Volkswagen 1,191輛8. 中華汽車 1,170輛9. Mazda 1,123輛10. Mitsubishi 1,077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63/358763/sm-e698d26d6b45b19623f890698ac45d01.jpg)
國產新制衝擊MG 中華車:加速在地化比率
針對經濟部8月起實施的「國產車自製率」新制,MG日前公告「MG4電動車暫停接單,MG HS和ZS限量接單」,而今(26)日中華車(2204)也舉行法說會,坦言「新政策確實造成MG短期的衝擊」,會調整產線編成、生產能力,將短期衝擊降到最低。中華汽車公布上半年財報,營運表現亮眼,營收達238.86億,較去年同期成長29.25%、毛利率15.7%,稅後淨利為25.69億、年減19.54%,EPS4.5較去年減少18.92%。中華車副總錢經武說明,主要受到中國大陸市場影響,導致轉投資事業獲利減少。在法說會上,中華車也公布台灣汽車市場2024年上半年總銷量為23萬2,513輛,較去年同期微幅衰退1%。不過,中華車上半年銷量達到32,312輛,年增率成長23.6%,市占率較去年同期增加3.2%。不過中華車的營運成長,MG品牌功不可破,目前已占中華車營收比重達4成,因此對於「國產車自製率」新制對MG品牌的影響,也引起法人關注。中華汽車副總錢經武表示,MG整車導入和生產,原則上都是用政府當時的政策規定來辦理的,由於現在提出新的政策,中華汽車也正在和協力體系積極合作,加速提升在地化比例達到在地化要求。錢經武強調,已經販賣的車型,在售後服務、維修部分均不受影響。對於已成交的訂單,雖然未來可能成本結構會改變,但交易條件不會改變,也盡力早日交付。他也坦言,「等車期恐會拉長。」至於何時可以恢復供應?中華車僅強調會努力符合、支持政府政策,縮短衝擊影響。而未來新車售價是否會有變化?錢經武表示,目前仍在調整產線、與供應商討論中。對於之前曾規劃「一年導入一款MG新車」的目標,中華車也強調,會依照政府新政策重新規劃導入新車型。中華車今年第4季即將上市自主研發國產中華菱利輕小商用車,除了動力提升、車格加大外,結合台灣零組件協力廠研發導入同級距唯一ADAS Level 2主動安全。此外, 3.5噸電動物流車也即將在2025年上市,中華車採取自主設計開發,範圍包括底盤、車身、動力系統、智慧座艙、ADAS、車聯網APP,在車輛零件供應上優先選擇與國內供應商合作,國產化率近9成以上。錢經武並指出,中華車會持續導入多元車款,預計在2025及2026年與三菱自動車合作開發,分別引進2款全新車款在地生產與販售。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5/357335/sm-f568d0d51e8617d962864127dd48bc69.jpeg)
台版陸車大戰2/「國產車自製率」新政策一天半上路 6大車廠怎說?「應給緩衝期」
MG在2022年7月正式登台,不僅短短1年半擁有破萬名車主,更在今年榮登全台第6大汽車品牌。不過MG零組件從中國進口、台灣組裝的方式,引發立委質疑是「偽國產車」,經濟部也在今年7月30日強制未來「國產車自製率占比」,並在8月1日正式實施,從公告到執行僅短短1天半,可見政府態度強硬。有業者告訴CTWANT記者「本來就要在公平環境下競爭」,也有業者表示「應該要有緩衝期」。根據規定,已上市車款國產車自製率第一年20%、第二年30%、第三年35%,現行的MG車款要在庫存售罄前完成國產化,否則無法再銷售。而不斷強調「逐步推動國產化計畫的」中華車,原定「明年4到6月要讓所有車型的國產化比率達到15%到20%」的目標,明顯沒辦法跟上經濟部第二年要30%的新規定。原先MG Taiwan內部人士告訴CTWANT記者,「目前新車交付與保修服務均不受影響,服務正常進行。」且在消息公布之後,MG展間人潮並未受到影響。不過,8月16日卻有新的轉變,MG Taiwan發布聲明提到會全力配合政府政策,HS、ZS車系「已成交訂單交易條件維持不變」,同時也完成雙車款現有車系盤點,目前新車訂單交付進度正常並限量接單。至於電動車MG4的部分,MG Taiwan也完成新車零件盤點,預估可供應至8月底;不過針對8月底以後無法完成交付訂單的每位車主,MG Taiwan也深表歉意,「我們正積極克服政策要求與滿足自製率規定。」至於何時能夠恢復正常供應?MG Taiwan並未提及,官網目前也關閉MG4線上訂車功能。不具名的汽車達人也向CTWANT記者提到,「汽車有生產期,還要訂物料、零件,MG已經接了很多訂單,但是政策從公布到執行才1天半,就算要取消也來不及,有可能會面臨違約賠償的狀況,應該給更多緩衝時間。」未來如果沒辦法達標,恐面臨停產問題,這意味著斷了中華車新找的出路,將帶來巨大的損失。中華車提到,「雖然汽車零件在地化需要包括開模、試驗驗證等階段,需要一定的時間,不過中華車仍與產發署及協力廠商密切聯繫、持續溝通,加速提升在地化比率,爭取盡快達成新政策的要求。」裕隆集團也對外表示,「裕隆集團採多角化品牌策略,有自主品牌,也是台灣唯一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國產車業者,會持續推動國產化。」對於這個新上路的規定,和泰車僅低調回應,「對於產發署自2024年8月1日起實施的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要求新制,和泰汽車與國產車製造廠國瑞汽車,無論於適用對象與比率上,目前均不受影響。未來也將配合政府政策,支持現地零組件,與供應廠商共同成長。」其餘則未多談。對於國產車自製率事件,和泰集團表示「配合政府政策」,其餘未多談。圖為和泰集團董事長黃南光(左)及總經理蘇純興(右)。(圖/劉耿豪攝)福特六和向CTWANT記者表示,「會持續評估導入適合台灣顧客需求的產品。今年斥資超過25億推動中壢廠區產線升級,同步強化在地廠商研發能力,提升零組件生產品質及產值,未來也將持續與在地供應鏈攜手合作。」台灣本田也告訴CTWANT記者,「品牌不受影響,會配合政府政策。」Hyundai總代理三陽工業旗下南陽實業則向CTWANT記者提到,「目前內部還在討論中。」福特六和今年斥資超過25億推動中壢廠區產線升級,強化研發能力。(圖/報系資料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4/357334/sm-c46813273431269ecfd349e034d6edd8.jpg)
台版陸車大戰1/「中國車銷台」經濟部祭出自製率滅火 專業人士:真的是保護國產車?
7月30日,經濟部無預警宣布「國產車自製率」全新政策,隔天立馬上路,消息一出,不僅為車界投入一顆震撼彈,消費者哀嚎「買不到便宜車」,更打碎許多車廠透過中國車賺錢的美夢。多家車廠及零組件業者告訴CTWANT記者,國產車年銷25萬輛要養8家車廠已經很辛苦,政府想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又要提高自製率,「真的是保護國產車?還是將車市推向進口車?」一家已走出國際、受影響較小的零組件業者二代老闆語重心長地表示,「政府既要保護國產車,提高自製率,又想積極加入CPTPP等自由關稅協定,根本是不符合實際的做法。」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我國對CPTPP會員國出口比重占整體出口額的21.6%,同期自CPTPP會員國進口占我國總進口額比重達29.1%,加入CPTPP將成台灣在現今區域貿易架構中的重要機會。台灣在2021年申請加入CPTPP會員,若未來成為會員,必須調降進口車關稅,而目前卻又將「國產車自製率」提高,也是對國產車的變相調漲。因此針對這項規定,有不少消費者質疑「以後都買不到CP值高的車了嗎?」、「會不會未來進口車會取代國產車?」有業內人士認同表示,「自製率提升之後,未來車輛開發成本恐越來越高,售價跟進口車相差不遠,也會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據了解,7月30日中午,經濟部旗下產業發展署(簡稱產發署)署長楊志清出面,邀請國內包含和泰(2207)、中華車(2204)、裕隆(2201)、鴻華先進(2258)、福特六和、三陽工業(2206)、台塑(1301)、台灣本田等8大國產車廠,隔天拍板宣布,「國產車將逐年提高自製比例最低要求,自2026年後須達35%。8月1日正式實施,並且溯及既往。」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署長楊志清在7月30日邀集國內8大國產車廠,宣布實施「國產車自製率」。(圖/報系資料照)新制做法針對包括「陸資與國際品牌合資者」、「陸資併購之國際品牌者」、「國際品牌在中國大陸廠生產者」及「中國大陸品牌者」4類型,也就是車市黑馬MG、剛通過環境部審核噪音的大通Maxus、不斷傳出年底將登台的奇瑞和吉利汽車都中槍。車廠須配合提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且須逐年提高,上市第一年15%、上市第二年25%、上市第三年35%;對於新制上路前已販售的車款,則要求首年20%,到2026年8月須達35%自製比例,且溯及既往。經濟部會有此一政策,主因起於裕隆旗下中華汽車於2022年引進中國上海汽車(上汽)集團下的MG品牌休旅車款HS國產化。據了解,MG首年國內供應零件的比率不到10%、其餘多從中國進口,在競爭激烈的國產休旅車市場,以配備豐富及比同級國產車低約10萬元以上的價格優勢,在1年半內迅速累積破萬名車主,重新改寫車市版圖,也令其他國產車廠灰頭土臉。緊接著MG Taiwan再引進小休旅ZS,以及備受矚目的百萬元內純電動車MG4。因為MG的成功,中華汽車去年獲利大增,稅後純益56.52億元,創下近20年最賺紀錄,EPS達10.36元,首度賺進1股本;而今年上半年營收為238.85億元,營業利益達15.8億元、稅前淨利30.19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的淨利為24.57億元,EPS為4.5元。中華車引進MG後銷售表現相當優異,更使中華車去年獲利大增,創近20年最賺紀錄。(圖/MG Taiwan提供)從帳面上來看,中華車引進MG,的確為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但再往深層挖掘,是「為什麼這間50多年的老車廠,不得不與大陸車廠接觸?」一位在國產車商待了近40年的退休高管說:「除了納智捷外,台灣國產車的新車款都需仰賴合作的母廠提供,所以當母廠不再有符合台灣市場的新車款推出,國產車廠就會面臨『無車可國產』的窘境。」這個現象在Mitsubishi與中華車、Nissan與裕隆車、Honda與台灣本田的合作關係中間都存在著。車廠為了求生存,只好在模糊的法規中找生路,據傳裕隆也與上汽集團的大通Maxus談好合作。此外,福特六和、台灣本田等廠也都聽說正在洽談要引進母廠在大陸獨家開發的休旅車款,不過針對這部分,車廠並未回應;而吉利、奇瑞、比亞迪等大陸車廠,更是對進軍台灣蠢蠢欲動。這接二連三的消息自然會刺激到其他國產及進口車商,甚至影響到國內零組件生產業者。為此,民進黨立委王世堅領銜開炮,3月7日在財政委員會高分貝質詢,怒指國產汽車裕隆把大陸電動車的零件引進台灣組裝成「偽國產車」,可能成為「21世紀科技版的木馬屠城記」。7月底,政府從善如流,火速做出國產車自製率「這個幾乎沒有緩衝期的政策,十分罕見。」知情的業者告訴CTWANT記者。民進黨立委王世堅針對「偽國產車」事件,在財政委員會上率先開炮。(圖/黃耀徵攝)由於該新政策沒有緩衝期,經濟部現正研擬配套措施。「政府真的應該很認真的考慮,台灣需不需要這麼多國產車廠?」一名老牌零組件廠二代負責人直言,台灣每年新車銷售量約在45萬輛左右,其中國產車最多約25萬輛,這樣的比例要養活8家國產車廠,實在很辛苦。「以澳洲來說,每年有百萬輛的新車市場,但還是在2023年10月結束最後一家國產車工廠Holden。」不只一家國產車廠及零組件業者對本刊表示,「這些配套措施通常是治標不治本,我們看不到長遠的未來。」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6/357336/sm-23816819def71435279d67c4ed89b518.jpg)
台版陸車大戰3/「這些車款」難逃國產車自製率魔掌 網友憂:台灣將成進口車天下?
為防止中國車款以來台組裝方式銷售,政府8月祭出「國產車自製率」新政策,規定上市三年內逐年提高自製率,目標為35%。在台銷售的車款除了MG旗下的HS、ZS與MG4受衝擊外,Hyundai Custin與即將登台銷售的台灣大通Maxus G50 Plus也無法倖免。觀察台灣境內目前所有銷售車款中,MG Taiwan全車系產品,包含中型SUV市場銷售黑馬HS,還有跨界SUV的ZS,以及目前電動車市場中最便宜的MG4,都必須符合規定;另外,Hyundai總代理南陽實業引進,原為中國市場專屬車款Custo的國產MPV車款Custin,也因為多數零組件都來自中國而受到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底盛傳即將在台導入全新品牌上汽大通(Maxus),也出現在今年7月底的環境部噪音測試與新車審驗資料中,由裕隆(2201)汽車送驗。資深業內人士向CTWANT記者表示,由於該車款為中國品牌,「零件本土化認證至少半年,所以原本預計年底要登台的中國車,勢必全部延後。」這項國產車自製率新政策一出,中華車的股價立刻中箭落馬,從7月30日的收盤價108.5元,政策確定的隔(31)日開低跌破百元,直接砍至跌停97.7元,成交量爆出1.28萬張,創下去年12月13日來最大量;8月6日再創近1年新低80.4元,至截稿前則在83至84元之間震盪。受到經濟部國產車自製率政策影響,中華車慘跌停,近日也尚未回到7月股價。(圖/報系資料照)新規定引起車主、網友熱議,「車殼、椅子、輪組、音響、冷氣空調等弄一弄就有30%自製率了,應該不難」、「今日公布明日實施,無緩衝、無協調、朔及既往,這樣對嗎?」、「漲價問題先不說,提高自製率國內廠家有能力製作嗎?可以跟原廠的一樣嗎?安全結構問題怎麼解決?」更多的是憂心日後將買不到CP值高的汽車,甚至只能買進口車。對此,車界專業人士告訴CTWANT記者,「中國車在台組裝販售其實才不到2年時間,過去也未曾有進口車超越國產車的狀況,並不會因為這項政策而大幅改變車市現況。」也有零件業者表示,「如果都從中國進口零組件,這樣就算國產車賣越多,對台灣廠商也沒有太大幫助。」一名業內人士則向CTWANT坦言,「其實一般消費者應該不在意自製率,他只在乎自己買到什麼、價格多少、服務好不好而已。」有專業人士直言,「若3年內要達到35%自製率(指政策公布前上市的MG),對業者而言有難度、投資有風險,未來國產車占整體市場的份額勢必會大幅縮水。」也就是說,這項政策究竟能不能夠保護國產車,還是從此以後台灣將走入進口車的天下,都還是未知數。在全新政策的實施下,國產車是否能受到保護,還有待後續發展。(圖/國瑞汽車提供)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57349/sm-14cd06c0660fc5e590ca02eb665f6135.jpg)
全新「國產大通MPV」上市卡關 環境部:未符合8月1日實施新制
「國產車組裝新制」在8月1日上路,經濟部要求國產車自製率須逐年提高至35%。除了MG受到衝擊之外,由裕隆(2201)送驗的台灣大通Maxus G50 PLUS,恐怕也會延後上市。大通Maxus為中國上汽集團旗下品牌,預計以「台灣大通」名義並推出新車Maxus G50 Plus在台販售,並確定由裕隆三義廠生產。在環境部汽車新車審驗資料裡,原本已取得空汙審核的Maxus G50 Plus,如今增加備註寫上「此車型未符合8月1日實施新制,須取得產發署同意函」,意味著原本盛傳的9月發表時程可能產生變化。此外,不僅Maxus G50 Plus受影響,另外2款由中國東風汽車在台生產的商用車,包含東風小康Super Fuwin和KingCab也有相同備註。至於MG旗下才發表的電動車MG4,也因為「國產車自製率」問題,目前暫停接單;休旅雙雄HS、ZS也改為限量接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