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K
」工研院IEK:2021年製造業年增率21.26%歷史次高 明年產值估24.12兆元
工研院今(28)日發布2021年與2022年台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2021年製造業產值為23.06兆元新台幣,年增率達21.26%,為歷史次高成長。展望2022年,各國經濟重啟、國際需求強勁,加以內需可望回溫,2022年經濟可望將持續成長。工研院預估,製造業四大業別均維持正向展望,整體製造業產值達24.12兆元新台幣,年增率4.61%。惟數位轉型加速、淨零碳排壓力、全球供應鏈重組國際三大趨勢來襲,台灣業者須及早布局數位科技解決方案朝向智慧化運營、融入環境、社會與企業治理(ESG)意識與低碳技術實現綠色轉型、並強化國際鏈結,以因應全球產業變局。(圖表來源/工研院IEK)工研院IEKCQM預測團隊分析,雖近期有多重不確定因素(新冠肺炎疫情、供應鏈斷鏈、原物料價格飆漲、通膨隱憂升溫、國際港口壅塞未緩、中國大陸能耗雙控政策素)引發市場擔憂,但全球景氣持續復甦,製造業成長動能仍保持強勁。此外,國際需求帶動傳產貨品外銷成長,以及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科技類產品續旺,台灣外貿迎來空前榮景,累計前9月出口成長30.7%,第三季即達1,172億美元。(圖表來源/工研院IEK)隨著國內疫情趨緩,管制陸續放寬,經濟活動回歸常態,民間消費支出可望逐步改善,輔以政府振興措施,有利內需市場景氣回溫,樂觀預估台灣2022年製造業產值仍維持正向展望。至於製造業四大業別預測結果分別如下:※金屬機電:中國大陸市場需求不振限縮全球鋼鐵需求成長,但中國大陸之外的全球鋼鐵需求預料將在2021年底前恢復疫前水平。各國政府振興方案推動、產業資本支出擴大、汽車與消費電子商品需求回升,可望推動設備、汽車零組件、工具機產值成長。預估2022年金屬機電業產值達6.64兆元新台幣,年成長5.10%。※資訊電子:在全球網通業者持續增加5G網路基礎設施和各國政府擴大網路基礎建設投資以振興經濟的需求帶動下,可望支撐網路通訊設備產值成長。受5G手機、AIoT、AR/VR等成長因素,使高效能運算與手機應用處理器晶片對於高階製程需求大增,台灣在5奈米半導體製程技術領先全球,加上載板廠擴廠新產能陸續開出。預估2022年資訊電子業產值將達9.69兆元新台幣,年成長6.76%。※化學工業:受石原油庫存下降、油輸出國組織及俄羅斯聯盟(OPEC+)維持原訂生產計劃,供需失衡狀態加劇,造成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攀高,美國能源資訊局(EIA)上調2021年Q4原油價格,預計供需吃緊狀況到2022年才會逐漸緩解。而全球經濟活動重啟、宅經濟、防疫需求仍在、加以全球淨零碳排議題持續發酵,台灣化學工業可維持成長。惟在高基期因素下,預估2022年化學工業產值將達5兆元新台幣,年成長1.22%。※民生工業:因東南亞疫情逐步解封,各廠稼動率回升,有利紡織業業者出貨能量釋放。此外,肺炎疫苗施打逐漸普及,民眾外出需求帶動紡織與服飾業成長。加以國內管制進一步放寬,零售、餐飲、旅遊業營運逐漸回歸常態;輔以政府振興措施實施,民間消費可望回暖。而疫情帶動宅食新商機及生醫產品需求,亦可為民生工業成長帶來挹注。預估2022年民生工業產值將達2.80兆元新台幣,年成長2.49%。
聯電華麗轉身3/外資喊目標價破百 產能滿載依舊供不應求到明年
由於5G應用、電動車市場興起,全球晶圓需求強強滾。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預估,2021~2022年全球半導體業產值將由5272億美元成長至5734億美元,年成長8.8%。工研院IEK產科所更預測,2021年台灣半導體產值將攀至3.8兆元新高,年成長18.1%,優於全球水準。在需求強勁帶動下,全球晶片大缺貨,外資看好晶圓價格持續推升晶圓代工廠獲利,9月初外資對台積電(2330)、聯電(2303)評等維持「買進」不變,美系則將目標價從877元、102.8元,上調到1014元、119元,另一亞系外資也將聯電目標價上調到百元之上。美系外資預估,聯電不僅下半年營收成長幅度將高於市場預期,明年毛利率還可進一步提升到44.6%,每股盈餘(EPS)上看6.25元,因此上調聯電目標價。全球晶圓需求起飛,工研院IEK預測2021年台灣半導體產值將達3.8兆元新高,年成長達18%。圖為聯電廠房。(圖/黃耀徵攝)聯電在日前法說會上表示,第三季晶圓出貨季增約1~2%,晶圓平均美元價格增加6%,平均毛利率將提升至35%;而此波結構性需求可望延續,晶圓產能供不應求的狀況將會延續到明年之後,並且繼續支撐整體晶圓平均美元價格的上升。其中,8吋成熟製程受惠於微控制器(MCU)、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IC及功率半導體等訂單湧入,產能已全線滿載,滿產能投片情況可望延續到明年中。至於12吋廠產能利用率也已達滿水位,5G智慧型手機相關OLED面板驅動IC、影像訊號處理器(ISP)等持續訂單湧入,22奈米、28奈米製程產能持續供不應求。法人預估,聯電第3季合併營收將介於545~550億元,季增約7~8%,可望再創歷史新高,第4季可望跟隨台積電腳步,調漲價格,挹注獲利,「至於明年度能否逐季調漲,則要看第4季電子業銷售狀況以及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狀況而定。」
我國第1季出口年增24.6%創10年來單季新高
工研院發布2021年台灣製造業景氣展望預測,製造業整體產值為20.92兆元,產值成長率達到10.03%,此外金屬機電、資訊電子、化學工業及民生工業4大行業別也皆正成長。然而本土疫情自5月中旬升溫轉劇,對經濟成長帶來一定壓力,所幸現階段製造業生產活動持續,且出口與外銷訂單依舊暢旺,預料對台灣製造業衝擊的影響有限。工研院IEKCQM預測團隊指出,各國陸續啟動疫苗接種計劃,已逐步邁向經濟正常化。加上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大型振興政策支持下,經濟復甦情況強於預期,因此,雖疫情走勢不確定性仍在,國際間製造活動已逐漸恢復,生產與貿易擴張趨勢持續,在國際需求強勁回升帶動,加上全球供應鏈重組與轉單效益等因素,我第1季出口表現亮眼,在基期較低下,年增率達24.6%,創10年來單季最大增幅。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表示,隨著疫情所衍生的改變成為「新常態」,未來將會以數位生活+數位治理,形塑更智能的環境與產業新風貌。根據統計,全球將近以2倍數成長數位轉型,台灣增速約僅3成,台灣有待建構智慧化便利環境,結合消費大眾、專業服務提供商、平台經營者、產品生產者,加速發展零接觸經濟生態鏈。製造業四大業別受惠國際需求強勁,帶動製造業亮眼表現。金屬機電業因全球經濟重啟、大陸擴大新型基礎設施的投資,國際鋼材需求規模擴大,世界鋼鐵協會(WSA)估計2021年全球鋼鐵需求將達18.74億噸、成長5.8%。預估2021年金屬機電業產值將成長10.15%,達5.67兆元。近3年台灣製造業及4大產業別產值及成長率。(圖/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資訊電子因遠距商機、宅經濟需求續強、5G、AIoT與高速運算等新興技術持續應用、國際消費電子大廠新品推出,帶動全球終端電子產品出貨暢旺。預估2021年資訊電子業產值將成長11.49%,達8.55兆元。化學工業則在經濟情勢轉好帶動油品需求增加、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減產協議緩解市場庫存,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EIA)上調2021年國際油價預估由47美元升至62美元,全球石化需求提升,預估2021年化學工業產值將成長12.5%,達4.20兆元。民生工業在紡織品外銷訂單成長由負轉正,帶動紡織與成衣及服飾品製造產業復甦。雖然疫情衝擊國內零售、餐飲等終端消費,但民間投資意願仍高、防疫等相關商品需求仍在,可望支撐臺灣民生工業維持成長。預估2021年民生工業產值將成長1.48%,達2.50兆元。工研院IEK認為,而在遠距辦公、教育、娛樂、宅經濟、新興科技應用商機持續、新興產業成形及智慧機械與綠能科技的加速布建等利多因素帶動,輔以政府經濟紓困振興措施支持,2021年我製造業成長表現仍十分可期。
借疫使力 工研院提強韌產業生態鏈站穩國際產業生態圈
2020年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及社會出現重大損失3.7兆美元(約新台幣107兆元)總體損失,未來3年全球恐怕都還在恢復期,工研院IEK提出2021產業發展趨勢看法認為,危機也是契機,若能善用數位科技的創新應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台灣「強韌產業生態鏈(Resilient Industry Eco-chain)」,就能在國際生態圈中,建立共創共榮的關鍵產業夥伴關係。工研院IEK引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2020年10月份最新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資料指出,新冠肺炎讓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 %,造成約3.7兆美元的總體損失,將抵消近3年來的產出成長。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更指出,若爆發第二波疫情,全球經濟可能到2022年,才可能回到2019年第4季的水準。綜觀疫情後全球經貿情勢,預測2021年將帶給臺灣嚴峻的挑戰,也是千載難逢的契機。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指出,自美陸貿易戰起,近2年已經看到許多台商將海外工廠轉回台灣,若能善用數位科技的創新應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台灣多樣多元的產業生態,將可以打造出強軔產業生態鏈,成為國際關鍵的產業伙伴。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所長鍾俊元認為,預測肺炎疫情仍將在2021年持續影響經濟與生活;因在家辦公、線上會議成為新常態,企業員工更適應工作與生活的混搭,「網路安全」躍升為企業需重視的議題。在美陸衝突的議題上,台灣可扮演積極角色,進一步深化臺美科技合作,或建立防火牆。在製造業發展上,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未來將朝向「客製化服務與體驗」、「適地化生產與供應」、「智慧化分析與決策」等三方向發展,是台灣未來製造產業脫胎換骨的關鍵。
【5G失業潮2】專利權關鍵 台灣產值破兆
經濟部技術處於2015年成立5G辦公室,技術長張麗鳳表示,5G是整個台灣產業的大事,為了推動相關生態發展,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極為重要。5G辦公室統計,全球5G專利約7.5萬項,以汽車行業占比最高,擁有專利數最高者依序是大陸的華為、芬蘭的諾基亞、韓國的三星與LG,以及美國的高通,台灣在其中則僅占1%。「2020年到2024年,台灣掌握了5G關鍵元件與專利權(智慧財產權),使台灣在全球5G產業鏈從晶片組、模組、元件到系統占有重要地位,整體產值上看4兆元。日前聯發科發表了5G的核心單晶片,更是串起了台灣半導體5G產業鏈。」張麗鳳指出。經濟部技術處5G辦公室技術長張麗鳳表示,5G帶來的是全新的產業思維,希望台灣的產業優勢布局全球。(圖/報系資料照)工研院IEK產業情報研究分析,5G產業鏈中,最核心的商機是晶片與小型基地台兩項產業,堪稱5G概念股的蛋黃區,蛋白區則包含PA(功率放大器)、PCB(印刷電路板)、天線、散熱以及其他通信電子元件。以目前5G基地台密度遠高於4G的需求情況下,整個通訊零組件及行業都將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