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R
」德國搜救隊ISAR及BRH聯邦救難犬協會來台! 交流參訪促合作
德國搜救隊 ISAR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及聯邦救難犬協會 (BRH Bundesverband Rettungshunde e.V.;簡稱BRH)16日拜會北市政府消防局,針對搜救隊運作、裝備器材及搜救犬進行交流座談,莫懷祖局長等人熱烈歡迎。近年地震頻傳,如2010年海地7.3大地震、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起海嘯造成核災、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2016年高雄美濃地震導致台南維冠大樓倒塌及2018及2024花蓮地震均顯示城市搜救與國際救援之重要性。德國國際搜救隊及聯邦救難犬協會作為國際知名的非營利性組織,參加過各種救災任務及國際援助,在國際人道救援領域中的卓越表現,為我們臺北市搜救隊看齊的標竿,期藉由本次德國ISAR搜救隊及BRH聯邦救難犬協會交流使臺北市搜救隊及搜救犬小組管理、後勤、技術、訓練之方式能更上一層樓。本次能夠面對面的國際交流對話,非常有助於深化北市消防的國際鏈結,同時厚實消防工作的基礎,拓展消防同仁世界觀。為臺北市民建立更有效率的搜救隊體系,建置優質防災安全臺北城,朝向首都永續發展目標邁進,共同迎接美好的未來。
德國正式成為非核家園! 最後3座核電廠15日關閉
德國因單方面制裁俄羅斯天然氣供應自斷手腳,導致能源價格急劇上升。對此,德國國內去年已就是否延長僅剩的3座核電廠營運期出現激烈辯論。然而,德國總理舒爾茨(Olaf Scholz)仍在去年10月17日表示,剩下的核電廠只運行到2023年4月15日,如今德國最後3座核電廠也如期關閉,正式終結核能發電時代。據德國《每日新聞》(Aktuelle Nachrichten)的報導,根據舒爾茨在去年10月寫給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環境部長萊姆克(Steffi Lemke)和財政部長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的信件,他已指示上述部會擬定草案,允許伊薩2號(Isar 2)、內卡韋斯特海姆2號(Neckarwestheim2)和埃姆斯蘭(Emsland)核電廠在今年12月31日之後繼續運行至2023年4月15日。此舉正式終結了該國的核能發電時代,上述核電廠如今也在運營商萊茵集團(RWE)、巴登-符騰堡能源(EnBW)和普魯士電力公司(PreussenElektra)的宣布下,於當地時間15日按計劃在午夜前斷開電網。對此,聯邦首席核監督員、環境部核安全和輻射防護司司長尼豪斯(Gerrit Niehaus)也表示:「我們依法展開行動,因為4月16日後的核電廠電力運營將會構成刑事犯罪。」儘管許多西方和亞洲國家都在擴大對核電的投資,以減少碳排、緩解全球暖化的危機,但德國仍在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災後,決定反其道而行放棄核電。根據數據,最後這3座核電廠去年僅為德國提供6%的能源,相較之下,1997年所有核電廠的能源佔比則為30.8%。報導指出,儘管淘汰核電的決定早已成為事實,但在剩餘3座核電廠正式關閉前的幾個小時,關於廢核利弊的激烈辯論仍在德國國內持續進行。
聯合國:土敘強震罹難人數恐上看5萬人 災區治安惡化驚傳槍響!德國救難組織緊急撤出
土耳其於當地時間6日凌晨4點17分發生百年來首次芮氏規模7.8的淺層強震,隨後又傳出多起強烈餘震,導致土敘兩國的罹難人數累積至今已逼近2.5萬人。但聯合國緊急救災協調員格里菲斯(Martin Griffiths)卻表示他們還沒正式計算死亡人數,最終數字恐上看5萬多人。此外,2家德國援助組織也暫停了土耳其災區的救援行動,理由是當地的治安問題逐漸惡化。綜合《每日郵報》、《路透社》的報導,聯合國緊急救災協調員格里菲斯接受《天空新聞》採訪時表示:「我認為很難準確估計有多少人死亡,因為我們需要挖開建物殘骸,但我相信實際數字恐會翻倍甚至更多。」至於何時放棄救援以開挖殘骸的問題,格里菲斯指出,雖然72小時是黃金救援時間,但截至11日,也就是超過120個小時後,仍有不少人從廢墟中被救出。因此救援任務的結束時間點極難拿捏。與此同時,在土耳其進行救援行動的德國國際搜救隊(ISAR)和德國聯邦技術救濟局 (THW)皆於11日暫停了所有活動,理由是治安問題的惡化,當地近日甚至傳出多起槍響。救援組織也補充,一旦土耳其民防機構(AFAD)將當地秩序調整為安全狀態,他們將恢復工作。ISAR負責人拜耳(Steven Bayer)也表示:「隨著災難過去幾天,安全局勢略有惡化,部分原因是食物和水即將耗盡,人們會為此大打出手。其次,隨著家人獲救的希望越來越渺茫,這種情緒可能也會轉化成憤怒。」拜耳告訴《路透社》,該組織的成員將暫時待在THW的聯合營地,但他補充,如果有任何倖存者跡象傳出,救難人員將立即動身前往救援。
SARS時就想研究疫苗 專家無奈:遇到金融海嘯沒資金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許多國家都在盡力研發疫苗,某些國家在4月份能夠進行到臨床實驗階段,不過一般來說這個階段需要不少時間,通常需要花費1至1.5年來確定,疫苗不會對人體造成過大負擔,而國際抗病毒研究學會(ISAR)主席內茨就表示,其實早在SARS發生時就想要開發冠狀病毒的疫苗。根據外媒報導,當時SARS爆發,在全球帶走了超過700條生命,而範圍僅在中東地區的MERS也讓850多人死亡,當時一度有機會讓許多國家、國際組織,合作研發冠狀病毒的疫苗,不過後來卻因為金融海嘯原因讓研究經費縮減,最後就這樣無疾而終。過去歐盟曾經在SARS疫苗之後提出共同研究計畫,沒有想到遇到2008年金融海嘯,所以研究經費遭到縮減,所以各個組織只能獨自進行研究,而國際抗病毒研究學會主席內茨表示,倘若當時在SARS過後積極尋找對冠狀病毒有效的藥物,或許現在就不會出現這麼多人喪生。美國一間疫苗研究所的負責人Gregory Poland更是直接批評,「疫情變成大新聞的時候,政府就會拿大錢出來做研究,不過疫情一旦不再受到關注,這些資金也就跟著不見。」目前國際抗病毒研究學會主席內茨初步估計,最少要花費3億歐元(約新台幣101億元),才有辦法找到能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的疫苗或是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