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
」3旬男險心肌梗塞! 當心「三高二害」氣溫驟降釀急重症
陳先生36歲時健檢發現高血脂,卻自恃年輕不以為意,沒想到隔年打球時喉嚨痛,經歷了2個月系列檢查,竟發現心血管疾病纏身且已堵塞,需要進行心導管手術!台灣心肌梗塞學會響應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慢性病防治,提醒慢性病與代謝症候群患者,及早控制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以及二害(腰圍過粗、好的膽固醇不足)等問題,別等急重症發生時才亡羊補牢。氣溫越低 心肌梗塞風險越高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暨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表示,近期天氣驟降,國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驟升。根據台灣的本土研究指出[1],若氣溫坐落在15 °C至32 °C之間,每降低1 °C,50歲以上族群的心肌梗塞風險增加至1.1%,若氣溫驟減至15°C,熟齡族群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將會增加至將近2成;而50歲以下年輕族群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也加至0.4%,不容小覷增。黃偉春強調,高血脂民眾有一半忽略自己的疾病[2]。民眾若平時沒有透過穩定服藥、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病,全身血管可能阻塞,一旦出現血栓,或是因為天氣、情緒激動等原遍及因造成血管收縮,會導致血管堵塞,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找上門。提醒民眾,當出現胸悶、喘不過氣、冒冷汗等心肌梗塞症狀,應立即就醫。每4人就1人高血脂 心梗、中風恐找上門!台灣心肌梗塞學會常務理事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務部主任黃群耀表示,根據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3],國人十大死因的原因,有超過半數與慢性疾病有關[4],「代謝症候群」是共同的危險因子,其中高血脂的盛行率高達26%,未來發生心臟疾病的風險高達3倍[5]。黃群耀進一步指出,直接導致高血脂的原因,與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多,以及俗稱「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太少有關[6]。低密度脂蛋白會將膽固醇從肝臟帶到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則會將血液中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也就是說,隨著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可能會有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甚至變得越來越狹窄,不僅會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引起疲勞、頭暈等症狀,一旦斑塊破裂,還可能產生血栓,導致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為了避免急重症風險,鼓勵民眾在發生高血脂時,就應該要積極控制,並在醫囑建議下,盡可能降低壞膽固醇。▲血脂數值與壞膽固醇控制標準。(台灣心肌梗塞學會提供)血脂控制藥物是重點 高風險者控制指標曝光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秘書長暨台北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重症加護內科主任吳承學說明,目前臨床上可以用來控制膽固醇的藥物相當多元,其中以史塔汀(Statin)類藥物為治療主力。吳承學鼓勵,膽固醇控制是一種個人化的療程,每個人的壞膽固醇控制標準不同,健康的民眾控制於130 mg/dL以下;若發生過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族群、甚至反覆發生心血管事件的超高風險族群,應分別控制於70 mg/dL和55 mg/dL以下。醫囑:過年及早領藥、勿過度依賴保健食品國健署鼓勵民眾,善用政府提供免費的成人健檢資源,還可以到「慢性病風險評估平台」輸入相關健檢數值,即可獲知未來10年內罹患5大慢性病的風險;台灣心肌梗塞學會最後呼籲,惟有健康的生活習慣,搭配穩定採納正規治療,才能雙管齊下,良好控制高血脂,避免慢性病變成急重症,年前務必檢視自身慢性病藥物的存量,及早領藥,避免過年期間因領不到藥物而感到焦慮,方能安心過好年。 [1] Tseng CN et al. Ambient Temperature Effect 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Risk Factors: Daily Data From 2000 to 2017, Taiwan. JACC Asia. 2023 Mar 14;3(2):228-238.
美研究打臉「保健食品有助降膽固醇」? 醫籲:從少吃6類食物做起
部分民眾面對高膽固醇,都希望透過吃保健食品改善。不過,腎臟科醫師張維文建議,一旦發現身體血脂異常,應先調整飲食與生活型態,少吃帶有脂肪酸與反式脂肪等6類食物。她表示,據美國2023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降膽固醇藥Statin可讓人體內壞膽固醇的含量降低,但保健食品沒有這種效果,有些人還可能因吃下保健食品,延誤服用真正降膽固醇藥物的時機,從而暴露於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中。張維文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若患者抽血發現血脂異常、膽固醇偏高,她會先提醒患者調整飲食與生活型態,少吃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像是飽含動物性脂肪,由豬、牛、羊製成的紅肉、牛油、豬油、培根、奶油;含有油脂的乳製品,包括全脂奶、乳酪、起司;植物性脂肪的食品,如椰子油、棕櫚油。張維文指出,反式脂肪也要盡量避免攝取,好比許多食品商家最愛用的人造奶油瑪琪琳(Margarine),或帶有植物性酥油的麵包、西式餅乾,再者為三合一咖啡、早餐與手搖茶店的奶茶、包裝奶茶、咖啡牛奶內都有添加的奶精。她說,上述這些食物若吃太多,都會增加血液中壞的膽固醇(LDL)、降低好的膽固醇(HDL),對心血管健康帶來很大的威脅。倘若經過3個月至6個月的飲食控制,膽固醇仍降不下來,張維文就會建議藉由服藥治療高血脂;另對患者常問,保健食品可否達到降血脂的功用,她則引述《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2023年刊登的一項研究。當時,研究員將190名過往無心臟病史、LDL-C(壞的膽固醇)數值為70-189mg/dL、10年內可能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成年族群,隨機分配到8組,分別吃下降膽固醇藥Statin、安慰劑、魚油、肉桂、紅麴、薑黃、大蒜、植物固醇。研究員發現,服用降膽固醇藥Statin的受試者LDL-C顯著下降35.2%,而保健食品卻沒有產生顯著的降血脂功效。張維文對此總結,心血管疾病高風險者每天服用降膽固醇藥Statin,降低LDL-C之效果顯著優於魚油、肉桂、大蒜、薑黃、植物固醇或紅麴。此外,張維文呼籲,民眾在掏錢刷卡購買保健食品前,務必多加考慮,「不要花錢買了一堆瓶瓶罐罐每天吞好多顆,卻又沒效,讓自己持續暴露於高心血管疾病風險中,這就得不償失了。」至於降膽固醇藥Statin的副作用,她也進一步透露,會有肝功能異常、肌肉痠痛、肌肉炎、橫紋肌溶解症等症狀,發生率不高,停藥後通常可改善。張維文表示,發現身體血脂異常,應先調整飲食與生活型態,少吃帶有脂肪酸與反式脂肪等6類食物。(圖/翻攝自臉書/張維文醫師)最後,張維文也在臉書貼文留言補充,2007年的一個隨機臨床試驗揭露,受試者服用大蒜成分製劑後,低密度膽固醇無顯著變化,甚至微微上升;2021年的一份統合分析研究也指出,大蒜萃取物對低密度膽固醇的下降無顯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