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憂鬱症 兒童 防疫氣候變遷影響健康? 英研究:全球暖化高溫加重腦疾風險
氣候變遷可能對腦部疾病患者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15日發布研究顯示,極端高溫等環境因素會影響失智症、癲癇和憂鬱症等疾病的患病率,還會增加因這些疾病而入院、殘疾甚至死亡的風險。UCL研究人員審查了332份報告,探討環境對19種神經系統疾病的影響,包括阿茲海默症(老人失智症)及其他形式失智症、偏頭痛、中風、多發性硬化症和腦膜炎。他們還收集了有關憂鬱症、焦慮症和思覺失調症的研究,因為精神疾病常與神經系統疾病並存。研究結果顯示,天氣以不同的方式影響每一種疾病,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引發較高的患病率或導致病情惡化。例如,隨著溫度升高,死於中風和失智症的風險會增加,而極熱和極冷都與憂鬱症等許多精神疾病的死亡率上升有關。又如,在極端高溫下,阿茲海默症及其他失智症患者很難做出適應性選擇,如尋求幫助、穿更輕便的衣服或多喝水。此外,夜間高溫往往會影響睡眠質量,而睡眠不足會使癲癇症變得更嚴重。研究人員還發現,隨著氣溫升高,與失智症、偏頭痛、多種精神疾病和多發性硬化症相關的住院治療也會增加。上述研究發表於《刺胳針神經醫學》(Lancet Neurology)期刊。領導這項研究的UCL神經病學研究所教授西索迪亞(Sanjay Sisodiya)說:「大腦必須維持在相對狹窄的溫度範圍內才可正常運作。如果大腦患有疾病,那大腦的體溫調節能力就會受損。」研究人員提醒,氣候變暖對大腦的損害可能會慢慢發生,等需要進行醫療干預時,可能為時已晚。另外,儘管人們希望新冠病毒致命性最終會弱化到與季節性流感一樣,但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在新冠病毒首次為人所知的4年後,它仍然比流感更致命,因為新冠病毒可能也在肺部外其他部位造成更多損傷。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聖路易斯醫療保健系統的研究人員發現,2023年10月至今年3月期間,新冠患者住院人數幾乎是季節性流感患者住院數量的2倍,而前者在30天內死亡的風險,比後者高出35%。此研究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嘴破是因火氣大?權威研究曝「恐和這牙膏」有關 建議補充3食物
嘴破是常見又惱人的症狀,雖然8成屬於輕微潰傷,約7至10天會自行痊癒,但嚴重的潰瘍可能超過1公分,且持續將近4週,有時甚至會留疤。耳鼻喉科醫師曾家承分享權威研究結果,建議有相關困擾的民眾避免使用含月桂基硫酸鈉(SLS, Sodium lauryl sulfate)的牙膏,多攝取薑黃素、蜂蜜或益生菌也有一定幫助。曾家承在臉書粉專「書米蟲的啃食日記」發文,根據美國醫學期刊《JAMA》發表的最新回顧文章,復發性口瘡性口腔炎(recurrent aphthousstomatitis)可能與基因、免疫、營養缺乏、過敏反應或系統疾病相關,特徵為一或多個圓形、淺的疼痛潰瘍,普通人一輩子有39%至50%會得到,發生頻率從1年1次到1月多次。醫師指出,口腔潰傷的嚴重程度分3種,最常見是輕度(佔80%),通常是1公分、圓或橢圓疼痛潰瘍,多於7至10天癒合;再來是重度(10-15%),傷口常大於1公分,痊癒期可長達4週,癒合後可能留疤;最少見的則是皰疹型,經常是數個小潰瘍融合成大潰瘍,約7至14天癒合,不會留疤。曾家承說明,口腔潰傷可能與基因、免疫、營養缺乏、過敏反應或系統疾病相關;另外,系統分折4個隨機研究,發現使用不含SLS成分牙膏可降低潰瘍發生率;治療方面,局部類固醇可降低疼痛,縮小潰瘍範圍,同時可優先考慮改用不含SLS成分的牙膏,或是透過雷射治療,但目前證據不足。醫生強調,臨床上口腔潰傷最重要是要排除口腔癌或其他系統性疾病的可能,確切病因雖不明,但正如大家熟知的說法「嘴破是因為火氣大」相似,它和不正常的免疫力造成免疫細胞胡亂攻擊口腔黏膜相關。另外,補充可能缺少的營養素、蜂蜜、薑黃或益生菌,有小型研究顯示或許有效,屬於姑且一試的治療選擇。
「超加工食物」像渣男 營養師示警:吃多易失智
大陸零食魔芋爽近期紅到台灣,許多小學生都愛吃,但鈉含量其實很高。營養師歐陽嘉媚說,超加工食物都是高油鹽糖,吃多容易失智,「『超加工食物』就像渣男,你明知道它渣!但還是抵擋不了他的甜言蜜語。」歐陽嘉媚在臉書粉專「Lala營養師的台灣生活」發文,小一兒子問她,「魔芋爽是什麼?」歐陽嘉媚說,她終究沒辦法逃過小學三寶鬼滅、抖音、魔芋爽,要判斷「超.加工食物」(Ultra-processed foods)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幾乎不含完整食物,像是高油鹽糖的好吃東西,都是超加工。歐陽嘉媚說,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曾有一項研究指出,超加工食物吃太多容易得失智症,也會讓壞血脂變高、肥胖、發炎等,「一個有趣的觀點是,我們人類幾十萬年演化下來,幾乎都是吃天然原型食物過活的,其實人體適應不了這幾十年才出現的超加工食物,但這些超加工食物通常好吃又便宜,人類很難抵抗得了呀」歐陽嘉媚形容,「『超加工食物』就像渣男你明知道它渣!但還是抵擋不了他的甜言蜜語!」幸好兒子不想吃魔芋爽。兒子說,「好像蝸牛肉。」腎臟科醫師王介立曾說,「魔芋」雖然原料是蒟蒻,但是以魔芋粉、澱粉等成分,來模仿蒟蒻口感,加上加大量調味料,是一款超脂、高鈉又不健康的食物。
減短壽命「5大因素」曝光! 醫示警:第3名害每年200萬人死亡
藝人山豬(陳俊甫)15日驚傳離世,享年38歲,家屬證實山豬感冒未癒,經醫師診斷為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令親友、演藝圈好友、粉絲都悲痛不已。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感嘆,記得曾在錄影時跟山豬有過數面之緣,得知他英年早逝讓人不勝唏噓。而洪永祥指出,據歷年來各國研究文獻歸納出的「短命5大因素」中,包括失眠、孤單、久坐、抽菸、肥胖。洪永祥近日在「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發文指出,根據內政部公布,國人的平均壽命為79.84歲,其中男性76.63歲、女性83.28歲。而會讓人減短壽命的5大因素排行榜中包括:短命因素第5名:失眠曾有調查指出,台灣約有200萬人有失眠的習慣。美國亞利桑納大學收集1項長達40年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發現,長期失眠達6年以上者,死亡風險增加58%,睡眠不足也會引起體內慢性發炎,長期下來會提高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風險。研究人員指出,失眠除了與死亡率有關,也和心臟病、糖尿病、肥胖、癌症、老年失智症、憂鬱症等都有關係。但據《美國醫學會雜誌》( JAMA)發表的報告指出,睡7小時的東亞人,其死亡率是最低。研究報告指出,在男性而言,若睡8個小時,死亡率會增9%;睡9個小時則會增加18%;至於睡10個小時,則會大增43%。而在女性而言,睡眠時間比7小時更多或更少,死亡率都會增加。此外,研究亦指出,若在睡眠7小時的情形下,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其他原因所導致的死亡風險都會降至最低。短命因素第4名:孤單孤獨其實不只影響到心理層面,未來也可能提升死亡風險。國外研究表示,孤獨的心理狀態會使一個人的死亡風險增加26%。而長期孤獨會削弱人的免疫系統,導致孤獨者更容易過早死亡,且可能性高出32%。此外,孤獨引起的死亡率提高,主要與缺乏健康的生活習慣、社會資源、心理壓力、社會監督等4主因有關。短命因素第3名:久坐久坐非常傷害你的壽命,WHO曾發布一份報告指出:「久坐不動會引發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各種疾病,甚至全球每年有200萬人是因此死亡。」觀察全球20個國家的平均久坐時間,其中以日本7個小時為世界最久,全球的平均時間則為5個小時。換言之,日本是全世界「久坐時間最長」的國家。而根據此份資料,台灣為久坐第3名國家澳洲雪梨大學的研究顯示,比起一天坐著的時間不滿4個小時的人,久坐8至11個小時的人,死亡風險增加了15%。久坐11個小時以上的人,死亡風險甚至高達40%。同研究也指出,「一直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平均每個小時會減少22分鐘的壽命。」久坐30分鐘,身體的血流速度會下降70%,也就是血液變「濃稠」,造成血管容易阻塞,形成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提高心肌梗塞、狹心症、腦中風的風險。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加2.5倍,癌症風險增加21%。而這些「久坐不動」帶來的健康危害,就算靠運動習慣也無法消弭,久坐不動導致運動無法發揮健康功效,是相當棘手的事。短命因素第2名:抽菸抽菸導致是壽命減短、提早死亡是最為大家所廣泛接受的,研究發現,每天抽1根煙,人的一生會縮短13.8分鐘;假如每天都抽1包(20根),一生就會縮短10年的壽命。這項研究根據一般人的平均壽命,減掉各種癮君子的平均壽命,推算出各種癮症對壽命的影響。且抽菸不只危害自己的生命,二手菸三手菸更是危害家人與朋友。近年來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幾乎都和吸菸有關,且吸菸者罹患肺阻塞的風險較非吸菸者高出6.3倍,未吸菸的成年人每周暴露於二手菸的環境下超過10小時,有1.42倍的肺阻塞死亡風險。短命因素第1名:肥胖有研究指出,肥胖5年會讓死亡風險加倍;肥胖長達15年的人,死亡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定義,18歲以上成人身體質量指數(BMI) ≧24為「過重」,BMI≧27則為「肥胖」,台灣成年人口肥胖盛行率高達22.5%,相當於每5人就有1人有肥胖症。肥胖是多種疾病的根源,但很多民眾沒有認知到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長期以來國人十大死因中,高達8項都和肥胖有關,包括包括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洪醫師提醒,據美國營養學會的建議,擁有8種良好習慣的人,平均壽命較長,包括積極鍛鍊身體、沒有鴉片類藥物成癮、不吸菸、控制壓力、良好飲食、不酗酒、保持良好的睡眠、擁有積極社交關係,擁有這8項習慣的人壽命比其他人更長。
蛋白質該怎麼選?醫曝「這類食物」對身體超健康 減脂還降低10%死亡率
在減肥的路上,蛋白質是最重要的營養素,不過蛋白質來源很多,究竟選擇哪個比較好?減重醫師蕭捷健提醒,將飲食中20%的動物性蛋白改成「植物性蛋白」,像是黑豆、黃豆等豆類,以及花生、南瓜子、菠菜和花椰菜,皆有助於增肌減脂,不僅對心血管健康有益,還能降低10%的死亡率。蕭捷健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最近《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有篇研究發現,一旦多攝取10%的動物蛋白,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將提升8%,反之,只要增加攝取3%的植物蛋白,就能讓總死亡率下降10%,因此,如果以20%的植物性蛋白取代同量的動物性蛋白,特別是替換加工肉品,將顯著降低總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致死率。為何植物性蛋白能讓人更長壽?蕭捷健解釋,由於植物性蛋白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物質、植化素和維生素,這些成分皆有助於減少發炎情形,而動物性蛋白含有較多血紅素、鐵、肉鹼和亞硝酸、磷酸等,這些成分可能導致身體引起發炎反應,尤其是紅肉。因此,只要把每日飲食的其中一塊肉,換成豆腐或豆漿,對身體比較有益。至於哪些食物富含植物性蛋白,蕭捷健提到,像是毛豆、黑豆、黃豆等豆類,高蛋白又低脂肪,是素食者的理想蛋白質來源,不過須避開加工後的百頁豆腐和花干。雖然花生的油脂含量高,但每100克的花生就含有超過20克的蛋白質,也是不錯的選擇,而南瓜子除了富含蛋白質外,還含有鋅、鐵、鈣和鎂等礦物質,對人體相當有益。葉菜類的話,包括菠菜、花椰菜都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平時可以多攝取。
單親媽不後悔給11歲兒子手機 她超後悔讓他「這樣做」
科技日新月異,平板、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不少家長為了打發空閒時間,也會用平板播影片給孩子看,很多父母都會用手機、平板等3C產品緩和小孩情緒,但一項研究發現,雖然這確實是最簡單的方法,但一時的方便也會剝奪孩子學習調節情緒、獨立的機會,不過過外一名單親媽表示,自己不後悔給11歲孩子手機,「但是後悔教他上YouTube」。根據《商業內幕》報導,這名單親媽表示,她在兒子11 歲時給了手機,那時的父親正在為離婚程序焦頭爛額,這似乎是讓兒子到他父親那裡時,母子溝通的最簡單的解決方式。這名單親媽繼續表示,原先和兒子約法三章,制定了使用規則,後來便沒有遵循,兒子原先沒使用 TikTok 或 Instagram,但後來他兩者都擁有帳號,「他的父親和我登入了他的帳戶,以便我們想檢查他的活動。他的全是動物影片和動漫,這並不讓人意外」。這名媽媽接著表示,兒子也和父母經常談論社群媒體,包括他的喜好和不同平台使用情況,這名母親還表示,兒子似乎很少使用 Instagram 和 TikTok 上,「我認為我們很幸運,他沒有像許多同齡的孩子那樣沉迷於社群媒體」,不過事後她發現,那是因為兒子已經知道如何發現假帳號,但這名單親媽仍然要抱怨,原來,兒子相當沉迷於YouTube。這名母親坦言,她對兒子 沉迷於YouTube 相當惱火,她和其他父母們討論後發現,不少孩子在該平台上花費的時間,比在其他平台上花費的時間還要多更多。她指出,由於YouTube 影片通常時間較長,因此兒子更容易浪費時間觀看這些影片,她更發現,原來兒子都會觀看電競實況,「起初我認為還可以。但當他觀看以第一人稱的射擊遊戲影片時,她感到相當驚訝,她發現影覑中的玩家都會選擇扮演女性角色或隨意使用種族主義誹謗」,對於這樣的內容,她嘗試和兒子討論,不過她不做批評,以免兒子會想跟她保持距離不願對話,她相信自己的兒子應該會分清楚遊戲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差別,這位單親媽也知道自己無法時時刻刻審查兒子觀看的內容,她坦言美是看到兒子觀看YouTube影片時,仍讓她感到焦慮。根據《SciTechDaily》過去曾引用「美國醫學會小兒科期刊」(JAMA Pediatrics)所刊登的研究顯示,父母頻繁利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安撫孩童的情緒,可能導致孩子往後鬧脾氣更加劇烈,尤其是小男孩,研究結果顯示,在原本就過動、易衝動或脾氣較為暴躁的孩童中,使用3C產品安撫情緒後,可能使他們更容易對憤怒、沮喪或悲傷等情緒做出強烈反應。專家建議,比起用3C產品分散孩子注意,拉德斯基建議,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說自己的情緒,並教導他們如何應對,而這時候父母更需要冷靜,向孩子示範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且是可以控制的。此外,當孩子情緒緩和後,父母應該藉著這個機會教導他們應對情緒的方式,透過有趣的對話與孩子產生共鳴。一名母親坦言,自己不後悔給11歲孩子3C產品,「但是後悔教他上YouTube」。(圖/翻攝自推特)
一天要睡幾小時? 研究發現:東亞人睡7小時死亡率最低
人一生中的三分之一歲月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傳統的觀點認為「每天8小時的睡眠」是最健康的睡眠週期,但睡眠時間要多久才是對的?真的是「8小時」嗎?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這可能是一個認知錯誤!根據一份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上,主題為《東亞人群睡眠時間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報告顯示,指出7小時是最好的睡眠時間,死亡風險最低。根據報告,這項研究是亞洲地區關於睡眠時間與死亡率關係的首次最大型研究,這是由亞洲隊列聯盟(Asia Cohort Consortium, ACC)領導,該聯盟由亞洲30多個隊列組成,包括台灣在內,共有32萬2721名成年人參與,平均年齡為54.5歲,研究經歷大約14年的追蹤調查,睡眠7小時的東亞人其死亡率最低。研究報告指出,對男性而言,睡眠7小時後再增加1、2、3個小時,死亡率將分別增加9%、18%、43%,若睡不足5個小時,死亡率也會增加16%,針對女性部分,睡眠時間比7小時更多或更少,死亡率都會增加。此外,研究還指出,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其他原因導致的死亡風險,若是睡眠有7小時的狀況下都是最低的,不過,會出現這種情況,報告中並未給出明確答案。早在2021年之前的研究,已經發現睡眠和死亡風險之間的關聯,不同的是,那些研究主要是針對歐美等國家的西方人。另外,根據《News Media》的報導,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威爾研究所、從事睡眠相關研究的華裔神經科學家傅穎慧(Ying-Hui Fu) 博士曾經發現一種命名為DEC2的基因突變,擁有這種基因的人,平均只需要睡眠6.25個小時,而同家族無此突變的成員,平均要睡8.06個小時。這項研究也對白老鼠進行實驗,發現基因改造後的白鼠也睡得更少,醒著的時間更長,而且更樂觀、精力充沛,且擅於進行多工任務,具有短睡眠基因突變的人還有一些其他特性,比如更耐痛,而且幾乎不受時差影響,甚至可能更長壽。這位華裔神經科學家和研究團隊還發現了ADRB1、NPSR1兩個基因,都會影響人的睡眠長短。華裔神經科學家傅穎慧博士曾經發現一種命名為DEC2的基因突變,這種人平均只需要睡眠6.25個小時且更樂觀、精力充沛。(圖/翻攝自推特)
可防心血管疾病、中風!「1疫苗」降26%死亡風險 半年內都有效
季節進入秋冬,國內流感疫情升溫。義大醫院家醫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表示,國外研究發現,有打流感疫苗者,心血管相關事件的風險減少了34%,一年內有急性冠心症者(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穩定型心絞痛)的心血管相關事件風險減少45%,心血管相關的死亡風險少了26%,還能降低半年內中風的風險。洪暐傑醫師在臉書發文,在2022年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的論文,整理了6篇相關研究,一共分析了9,001人的資料,這些人的平均年齡是65.5歲,其中42.5%是女性,52.3%有心血管疾病,研究結果發現:有打流感疫苗者,心血管相關事件的風險減少了34%;一年內有急性冠心症者(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穩定型心絞痛),打流感疫苗,心血管相關事件的風險減少45%;有打流感疫苗者,心血管相關的死亡風險減少了26%。洪暐傑提到,在2022年發表於「刺胳針公共衛生(LancetPublic Health)」的論文,研究分析了加拿大亞伯達省的健康保險資料,從2009年9月30日到2018年12月31日的資料都列入分析,研究一共列入了4,141,209位18歲以上的成年人,分析打流感疫苗與中風的關聯性,中風包含了缺血性、出血性以及暫時性缺血這些類型都算,研究結果發現,在有打流感疫苗後的半年內(182天),能明顯降低中風的風險22.5%,並且無論是哪種類型的中風風險都能降低,同時對於男性的好處比女性還要更大,男性中風風險降低27.8%,女性降低16.7%。醫師說明,研究結論顯示,有打流感疫苗的人,能有著比較低風險的心血管相關疾病,而且如果一年內發生過急性冠心症的人,打疫苗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聯就更明顯;有打流感疫苗的人,能降低打完疫苗後半年內中風的風險,這個影響對男女都有效,但對男性有著更強的保護效果。洪暐傑指出,由於年紀大免疫老化,對一般流感疫苗的反應會變差,各國皆建議有比較高免疫效果的疫苗,包含佐劑流感疫苗、高劑量流感疫苗、重組型流感疫苗,建議的項目會依照該國有的品項,而有著些許不同的建議,基本原則會是年紀大建議打較高免疫效果的疫苗,這類別台灣目前有的是佐劑流感疫苗。(圖/翻攝自洪暐傑醫師的愛講空間臉書)
病人住院出現睡眠問題怎麼辦? 「這方法」可有效改善、降低譫妄症!
不少人都有住院的經驗,過程往往難以得到適當的休息,由於本身身體不適、整日臥床、電解質不平衡等疾病因素,以及環境影響,容易造成病人日夜顛倒、作息混亂,更容易造成睡眠障礙、日夜節律失調等狀況。輔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劉偉倫醫師表示,尤其加護病房,大部分沒有窗戶,治療及監測作業較密集等,的確容易影響病人休息,而沒有好的睡眠又會加強疼痛感與不適、影響病痛的恢復時間,病人也會因為沒有充足的睡眠而產生負面情緒、躁動等,甚至會產生「譫妄症」。睡眠、日夜節律失調恐「譫妄」 影響治療、健康劉偉倫醫師表示,譫妄症為急性發作,通常病人會突然間對人事時地物混淆、注意力無法集中、無法好好對談、情緒激動等,甚至會產生幻聽、幻視。病人若因譫妄症而情緒激動、出現幻聽幻視,可能會自己扯掉管路、對醫護人員大吼大叫、無法配合打針、給藥等治療,造成治療延誤甚至有可能做出傷害自己的危險舉動。此外,劉偉倫醫師提到,其實譫妄症很多人認為是「腦衰竭」的前期症狀,因此病人若出現譫妄症狀要特別小心,可能代表他原本的疾病沒有控制得很好,反而出現新的變化。該如何改善住院病人睡眠、日夜顛倒問題並預防譫妄症的發生呢?劉偉倫醫師提到,改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3步驟改善睡眠問題 藥物使用安眠藥非首選現在也有許多研究指出,在加護病房的病人如果出現譫妄,其預後會受到明顯影響。因此,劉偉倫醫師表示,住院病人最好要避免譫妄的發生,如果已經產生睡眠或日夜節律失調,應先依以下3步驟進行改善:步驟一、先避免睡眠問題、日夜節律失調發生的原因:疾病因素(如:本身疾病影響、電解質不平衡等),持續治療、控制改善環境因素方法:告知日夜時間、維持定向感,包含掛時鐘、窗戶、定時熄燈或拉上床簾、醫護人員換班時向病人自我介紹是白班、小夜班或大夜班等半夜減少不必要的治療,使病人有充分休息的時間步驟二、使用營養保健品(如:褪黑激素)幫助睡眠步驟三、使用藥物幫助睡眠:先使用褪黑激素受體促效劑,不得已才用其他藥物 劉偉倫醫師特別強調,在藥物使用上安眠藥、鎮靜劑等並不是首選,因為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安眠藥、鎮靜劑使用後反而會讓病人更加混亂並增加譫妄症產生的機會,而且安眠藥、鎮靜劑等副作用大還有成癮、戒斷症等問題。因此,住院病人若有睡眠或日夜節律失調問題,現在常會使用的藥物是褪黑激素受體促效劑。劉偉倫醫師表示,研究證實使用7天病人睡眠時間會拉長,而且導入睡眠時間會減少,病人會更容易入睡。褪黑激素受體促效劑 非保健品可預防譫妄而「褪黑激素受體促效劑」又與「褪黑激素」營養保健品不同,劉偉倫醫師提到,前一種是藥品,後一種是保健食品,2者的副作用沒有什麼差別,但褪黑激素受體促效劑是作用在褪黑激素接受器上,結合度更好且效果比褪黑激素更強、更明顯!此外,褪黑激素受體促效劑的效果好、副作用小,也適合作為譫妄高危險群的預防性投藥使用。劉偉倫醫師表示,有研究顯示褪黑激素受體促效劑可以使譫妄比率降低10-20%,是目前少數證實可以預防譫妄症的口服藥物,相關研究也已刊登於《JAMA psychiatry》雜誌。不過,劉偉倫醫師也提醒,褪黑激素受體促效劑至少要吃5-7天才漸漸會有效果,而且也須配合作息調整、改善環境等才能有效治療。此外,褪黑激素受體促效劑也有副作用、禁忌症等,建議民眾若有藥品使用需求,應經由醫師評估開立比較安全,不建議自行前往藥局購買。
每天做粗重家事「4分半鐘」 澳洲研究:罹癌機率降18%
根據澳洲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查爾斯珀金斯中心(Charles Perkins Center)的最新研究指出,上超市買東西並提一整路的重物回家,又或是在公園裡陪小孩玩耍,每天從事這些粗重家事或日常活動4.5分鐘(每次大約1分鐘),整體罹癌機率就可降18%,其中與體能活動有關的特定癌症風險更是大減32%。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這項研究日前發表於《美國醫學學會腫瘤學期刊》(JAMA Oncology)。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查爾斯帕金斯中心教授史塔馬塔基斯(EmmanuelStamatakis)表示:「我們透過研究得知大多數中年人不習慣規律運動及鍛煉,這增加了他們罹患癌症的風險。令人驚奇的是,每天只增加4到5分鐘的高強度體力活,每次大約持續1分鐘左右,就能使整體罹癌風險降低 18%,罹患與體力活動相關之癌症類型的風險更是大減32%。」查爾斯帕金斯中心將這種高強度體力活稱為「劇烈間歇性體力活動」(vigorousintermittent lifestyle physical activity,Vilpa),專指人們日常生活中從事的短暫體能活動,史塔馬塔基斯補充:「Vilpa有點像將「高強度間歇性運動」(High Intensity IntervalTraining,HIIT)的原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該研究利用可穿戴設備的數據來追蹤22398名人均年齡62歲,且平時不會運動的受試者的日常活動。研究人員隨後紀錄他們的臨床健康記錄長達7年,並監測其癌症狀況。結果發現,只要4到5分鐘的Vilpa,就能顯著降低罹癌的風險。上述2萬多人最終在經過平均6、7年的追蹤後,也新增了2356例癌症患者,其中1084例是與體能運動相關的癌症。報導補充,以下特定癌症的罹患風險都與體能鍛鍊的多寡呈現負相關,包括:肝癌、肺癌、腎癌、胃賁門癌、子宮內膜癌、骨髓性白血病、骨髓瘤、大腸直腸癌、頭頸癌、膀胱癌、乳癌、食道腺癌。
良好緊密的親子關係 降低孩子尋求尼古丁慰藉程度
擔心自己孩子因為壓力大、或是受同儕影響而使用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嗎?再多些和孩子溝通、互動的時間,讓他信任與自己相處吧!根據一項2023年發表於《JAMA 網路開放期刊(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 與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有良好緊密的親子關係,有助於其成長過程的身心健康,並且能降低其尋求尼古丁這類有害物質作為慰藉的程度。與父母的牢固關係 對孩子健康幫助大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說明,該研究顯示青少年在報告中呈現父母溫暖程度、相處時間以及人際關係或溝通滿意度較高者,與成年早期尼古丁依賴和藥物濫用程度較低,以及意外懷孕機率較低呈現顯著相關,此部分的結論需進一步探討他們的文化背景,特別是尼古丁依賴與藥物濫用是否屬於相同等級的傷害性,在不同的文化中或許會有不同的解釋。但不論文化差異,從研究可以發現,青少年與其父母之間的牢固關係會讓他們在成年初期有更好的健康和幸福感,因此加強父母與青少年關係對孩子的長期健康幫助很大,建議父母多以溫暖、正向的方式和青春期的孩子互動。父母拋開主觀意見、學會接納 別急著幫忙解決問題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青少年跟父母間牢固的關係,會讓他們在成年初期有更好的健康跟幸福感,建議父母和青春期或正值叛逆的青少年相處,要避免常常發生衝突,可以在觀念上先做些調整,首先要瞭解不同世代看待同一件事情會有不同的觀點、角度,產生不一樣的判斷,可試著拋開主觀意見,用接納、欣賞的態度取代一昧的制止或斥責,從互動中聽懂他們的語言、瞭解青少年流行什麼、同儕間關注的話題,成為他們的朋友,當有問題或困難時願意和父母討論,發現他們處於情緒低潮期需要人陪伴時,不要急著想解決他們的問題、給很多建議,有時無聲勝有聲,默默陪伴的效果更好。父母態度影響孩子決定 適當界線莫輕忽葉雅馨提醒,青春期的孩子面臨外在誘惑時容易猶豫不決,父母的態度會影響他們的決定,有些不該做的事情除了說明原由、分析利弊,要明確禁止,像是接觸毒品、嘗試抽菸,適時和青少年建立要求和界線也很重要。
早期發現與治療青光眼 守護眼睛健康
青光眼患者必須長期使用眼藥水,但部分前列腺素衍生物製成的眼藥水副作用卻容易影響外觀,例如結膜充血、眼瞼皮膚色素沉澱,造成患者生活困擾。青光眼檢測技術持續提升 更能夠早期發現與治療青光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眼科部賴泓吉醫師表示,若青光眼未受到妥善治療,視神經將會逐漸缺損凋亡,視線範圍隨著時間慢慢縮小,衝擊日常生活,患者可能連行走、上下樓梯都變得困難,還有失明風險。所幸,隨著檢查技術進步,有機會在僅有微小症狀的發病初期發現青光眼、掌握黃金治療期,守護眼睛健康。賴泓吉醫師說明,眼壓高是造成青光眼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眼睛房水排出困難,讓眼球壓力不斷提升,長時間壓迫視神經引發傷害,就會慢慢出現不可逆損傷。然而不僅眼壓高會有青光眼,臨床也有正常眼壓罹患青光眼個案,目前研究發現血液循環不佳、家族史、容易偏頭痛等可能都有關連1。身體狀況不同青光眼治療藥物選擇有差異 新型藥物避免黑眼圈、減輕外觀改變賴泓吉醫師強調,青光眼治療一開始都會藉由治療眼藥水控制,降低眼壓讓視神經惡化減緩,盡可能保持視野穩定,目前台灣常用的第一線藥物是包含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但此藥物會影響心跳速率與造成氣喘,因此相關疾病患者無法使用2。賴泓吉醫師提到,當第一線藥物無法使用或效果不如預期,前列腺素衍生物眼藥水也是治療選項,控制眼壓效果很好,但容易眼睛發紅、眼睛周邊皮膚色素沉澱、眼窩脂肪萎縮凹陷等問題,因此在意外觀受影響病人往往因而卻步,目前新一代雙機轉降壓眼藥水,治療青光眼同時,比較不會引起黑眼圈與眼窩凹陷等問題2,但是有某一些病人並不適用,可以和醫師諮詢後再使用。眼藥水須在眼表停留5分鐘 手指按壓淚孔避免藥水流到鼻腔賴泓吉醫師提醒,患者使用眼藥水控制青光眼病況,最好能讓眼藥水保留在眼睛表面上5分鐘,不要讓眼藥水太快流出,滴眼藥水時最好躺在沙發或床上,點下眼藥水後用手指按壓淚孔,以免眼藥水流入鼻腔,讓眼藥水在眼睛上充分作用再放開手指慢慢起身,同時注意眼藥水是否帶來不適症狀。賴泓吉醫師呼籲,隨著就醫可近性增加,與檢查科技不斷進步,越來越多青光眼患者能在早期發現及早治療,高風險族群一定要定期檢查眼睛狀況,如果發現青光眼病兆,配合醫生指示積極治療,定時定量使用眼藥水,就能控制病情避免視神經繼續受到傷害,降低視力受到不可逆損害的危機。reference1. Robert N. Weinreb et al. JAMA. 2014;311(18)1901-19112. Japanese Glaucoma Society. guideline 5th edition (緑内障診療ガイドライン(第5 版) p. 112
夏天要命習慣1/颱風天前「做這2件事」恐猝死 醫示警:無三高也會中鏢
隨著極端氣候影響,近年來夏天心臟病案例愈來愈多,但沒想到除了溫差,氣壓變化竟也會誘發心肌梗塞?!醫師指出,颱風天前氣壓會劇烈轉變,如果此時飲酒、喝冰水,就可能導致血管收縮導致猝死,而且就算沒有三高疾病,只要吸菸、或有心臟病家族史,還是可能短短數秒鐘就撒手人寰!根據衛福部110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資料,心臟疾病是國人第二大死因,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僅次於癌症,但若將所有心血管疾病加總起來,每年死亡人數高達5.4萬人,早已超越癌症。心臟病是一個概稱,其中包含了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心肌炎等等疾病,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最容易猝死,倒下去第一分鐘如果立刻急救,還有8~9成機率活命,之後每拖一分鐘存活率就下降7~10%,10分鐘後就幾乎就沒機會了。「我們都知道氣溫忽冷忽熱、驟降是心臟病發的關鍵因素,因為氣溫降低會增加血壓、血液黏稠度和心臟負荷。」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病房主任黃奭毓表示,過去大家較常提醒溫差變化會誘發心臟病,事實上,氣壓變化也同樣具有危險性,因此颱風天前就是一個關鍵時間點。黃奭毓說,颱風來臨前是高氣壓轉變為低氣壓的時刻,這時候除了會讓血管收縮得較為劇烈,也會影響自律神經運作,情緒也會變得易怒,因此更增加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如果平時又有飲酒、喝冰水的習慣,等於不斷增加血管與心臟的壓力,這時候隨便再給一點壓力,就會引爆心血管疾病。」醫師提醒,就算沒有三高慢性病,若有吸菸習慣、家族史,一旦感覺胸悶、胸痛,建議趕緊就醫,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機。(示意圖/黃威彬攝)瑞典蘭德大學醫學院在1898~2013年共追蹤27萬4029位心肌梗塞患者,結果發現氣溫降低、低氣壓、較高風速、較短日照皆是誘發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主要是因為這些氣象變化會導致血管收縮、交感神經活化,因此會增加心臟負荷,這項觀察16年的結果也刊登在國際期刊《JAMA Cardiology》。黃奭毓表示,其實許多生活習慣也和心血管健康息息相關,例如日夜顛倒、熬夜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血壓失控、褪黑激素分泌不足,都會增加心臟病機率。「其實就算沒有三高等慢性疾病,還是可能突然爆發心臟病!」黃奭毓說,許多人自認沒有心血管風險,事實上只要吸菸、或是家族中曾有心肌梗塞病史,例如男生45歲前、女生55歲前因不明原因猝死,就具有心臟病的潛在風險,建議定期檢查,一旦出現胸悶、胸痛、喘等心臟病發徵兆,應趕緊就醫治療。
褪黑激素改善失眠? 哈佛警示:兒童服用過量恐致死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外電報導】據台灣睡眠醫學會統計,每5人就有1人苦於失眠,為了避免安眠藥成癮,有些人改為服用較安全的褪黑激素來幫助入眠。然而,根據哈佛醫學院研究,兒童服用過量褪黑激素恐會引起身體不適甚至死亡!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也提醒民眾切勿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品,以免對健康產生危害。根據CNN和《紐約時報》報導,《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25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調查25種含有褪黑激素的品牌當中,標誌不實的產品多達22種,其中一款褪黑激素軟糖含量為標簽上所標注含量的347%,還有一款根本未測出任何褪黑激素含量,只有3個品牌所含褪黑激素量和產品標誌相差在10%以內。褪黑激素只要不過量都很安全,但過量可能對身體造成危險,例如導致嘔吐或呼吸困難。哈佛醫學院副教授彼特柯恩(Pieter Cohen)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2022年因兒童服用過量褪黑激素引起身體不適的求救電話激增。過去10年來,嬰幼兒照護者的求救電話超過25萬通,其中4000兒童住院,287人住進加護病房,5名接受機器催吐治療,2人死亡。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兒童醫院兒科教授布魯納(Cora Collette Breuner)警示,家長們給孩子購買褪黑激素軟糖來幫助改善睡眠,副作用包括嗜睡 、頭痛、焦慮以及晚上尿床或小便次數增加。原文出處:Potentially dangerous doses of melato褪黑激素治療失眠? 食藥署闢謠褪黑激素能否改善失眠?食藥署2日特別闢謠,褪黑激素是大腦松果體所分泌的激素,主要功能是調節人體生理時鐘。白天時,視網膜會把接收到的光線轉為訊號傳到下視丘,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夜晚時,人體會分泌較多的褪黑激素,可作用在大腦與人體各部位,使人逐漸產生睡意,進入睡眠狀態。雖然有研究指出褪黑激素可增進主觀睡眠品質、稍微減少入睡時間,但這些都不是用來評估睡眠改善的客觀指標。因此目前醫界對於褪黑激素治療失眠的效果沒有一致共識,有待更多研究評估,仍需長期、大量使用的相關研究證實。食藥署提醒,根據藥事法規定,褪黑激素產品屬藥品列管,擅自販售未經核准之藥品,屬違法行為。民眾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自行使用,因療效及安全性並未經過確認,可能對健康產生危害。並建議民眾作息要與日夜規律符合,才能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白天:應照到充足光線,一睡醒就要拉開窗簾、曬太陽。晚上:減少開燈、讓光線暗些,並減少使用螢幕、手機,避免光線刺激而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
過早加入社群媒體恐改變大腦! 醫曝「這個年齡」使用還太早
現代年輕人沉迷使用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等社群平台,雖然年滿13歲就可註冊帳號,但有「國家醫生」之稱的美國外科醫生維維克穆爾蒂(Vivek Murthy)接受《CNN》採訪表示,13歲使用社群軟體,實是為時過早。研究顯示,幼童若長時間盯著螢幕,識字與表達能力比較差。曾擔任美國第19任公共衛生署長的維維克穆爾蒂(Vivek Murthy)表示:「就我個人而言,根據所見數據,我認為13歲加入社群媒體為時過早,我們必須認真考慮孩子如何看待自我價值、人際關係,而社群媒體經常扭曲這一點,往往對孩子造成無法想像的傷害。」社交媒體上的青少年數量引起了醫學專家的警覺,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這些平台可能對青少年造成傷害。穆爾蒂表示,很難讓孩子遠離這些平台,但仍建議家長們可以通過策略取得成功,「如果父母可以聯合起來,明確表達自己不允許孩子使用社群媒體,直到他們16歲、17歲或18歲。這是一個很好的策略,讓孩子先行遠離這些平台的傷害。」長時間盯螢幕 孩子學習能力差根據《美國醫學會兒科雜誌》(JAMA Pediatrics)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經常瀏覽社群媒體的學生,大腦局部表現出更高的神經敏感性,造成大腦在發育過程中,逐漸成為一個對「社會影響 / 社會行為後果」(social consequences)更敏感的人。美國精神病學家安卓安娜史黛西(Adriana Stacey)長年指出此危險性,「當我們在吸食古柯鹼或使用智慧型手機等容易上癮的事時,大腦會在當下釋放大量多巴胺,告訴我們的大腦『繼續使用吧!』」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大腦比成年人更活躍,一旦沉迷社群網路就更不會想要去做其他事。最近的研究皆表明,過度使用3C商品、花太多時間在螢幕上,會影響大腦發育,例如幼兒長時間盯著螢幕,認識新詞彙與表達語言能力會比較差。民主黨參議員克里斯墨菲(Chris Murphy)發表一篇關於孤獨和心理健康的專欄文章,回應醫生對社群媒體的擔憂,「我們在社會中已經失去了一些東西,因為生活中大部分時間都變成隔著螢幕交流,無法帶來與人互動的價值感和滿足感」穆爾蒂和墨菲皆為人父,小孩也都正處於11-14歲的年紀。有鑑於此,墨菲呼籲美國政府限制年幼的孩子使用社交媒體,並刺激網路媒體公司降低演算法的成癮性,應當讓社交媒體成為較健康的體驗,讓孩子們不會感到孤獨。 原文出處:Surgeon General says 13 is ‘too early’ to join social media
超夯168斷食可減重? 醫師強調「這數值」才是減肥關鍵
近年來健康意識抬頭,相信不少民眾都聽過知名的「168」斷食法,就是16個小時禁食,8個小時吃東西,也有不少民眾都堅信透過168斷食可以有效的減重,甚至是改善脂肪肝。但現在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醫師表示,168斷食併不能進一步改善體重、體脂與代謝風險因子,減重的關鍵還是要控制每日的熱量攝取。李柏賢醫師日前在粉絲專頁上發文,內容中指出因為自己平常十分忙碌,所以時常在不知覺得情況下完成168,甚至還完成186(18個小時斷食、6小時進食)、204(20個小時斷食、4小時進食)等記錄,但他自覺「並沒有比較瘦」。李柏賢醫師也引述了一篇在翻閱發表在期刊JAMA Network Open一篇名為「TREATY-FLD 的隨機對照研究」的研究報告,該份研究中選擇了88位肥胖且合併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受試者,並且分成「熱量限制組」(不限制進食時間,但限制進食總熱量)、「時間與熱量限制組」(限制進食總熱量外,還限制每日早上8點到下午4點才可進食)兩組。而在經過半年與一年的評估後,「熱量限制組」平均減重7.8公斤、49%受試員擺脫脂肪肝,而「時間與熱量限制組」則平均擺脫8.4公斤,33%受試員擺脫脂肪肝。就數據看起來,「時間與熱量限制組」的成效似乎更差,但李柏賢解釋「這些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就是沒差啦」。李柏賢醫師更進一步的分析研究,指出兩組受試員的三酸甘油脂含量、肝硬度改善幅度、體重下降以及脂肪肝消失率其實幾乎沒有差距。李柏賢醫師也提到,這項研究其實與2022年在新英格蘭雜誌所提到的結果一至「限制每天熱量攝取+時間限制(168飲食)『不能』進一步改善體重、體脂及代謝風險因子」。由此可推斷出「限制時間飲食」並不是減重、改善脂肪肝的關鍵,限制熱量攝取才是關鍵。
「空污誘發憂鬱症」是真的!研究示警:年長者輕忽恐致死
空污也會導致憂鬱症?一項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高污染地區的人們,晚年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更高,這是因為空污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癌症等健康問題,生病促使人們容易產生負面情緒,間接造成精神疾病。此外,高度的空氣污染也會損害大腦,造成憂鬱、焦慮等症狀。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一項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網路開放期刊」(JAMA Network Open)的最新研究指出,長期暴露在髒空氣之下的民眾,比起生活在較低污染中的人們,有更高機率在64歲後罹患憂鬱症,當老年人罹患憂鬱症時,可能會影響思考能力、身體問題,嚴重甚至死亡,因此不得不重視。研究團隊表示,針對PM2.5、二氧化氮、臭氧等3種導致空污的物質進行觀察,其中發現PM2.5無法透過人體呼吸排出,而是會卡在肺部或滲入血液,嚴重恐造成呼吸疾病、癌症、中風或心臟病等危害,甚至引起抑鬱和焦慮等症狀。另外,科學家指出,雖然長期居住在污染水準較高地區,有更高風險罹患憂鬱症,但本次研究的3種污染物質,顯示均與遲發性憂鬱症風險相關,因此即便身處在較低的污染水準下仍有機率患病,「沒有真正的門檻可依循」。
撇除迷思 美國專家發現玩電動竟對孩子有「這些」益處
許多研究指出,玩電動遊戲不只會影響視力,對於身心健康、社交能力也會產生負面影響,有些遊戲甚至會增加攻擊行為、暴力行為的發生,使犯罪率提升。家長擔心孩子打電玩不僅會耽誤課業,還會受到許多不良影響,因此禁止孩子接觸任何電玩遊戲。然而,美國國家衛生院(NIH)贊助的一項研究發現,玩電動遊戲對孩童的認知功能、衝動控制或許有幫助。打電動只有壞處? 研究發現有「這些」益處過去研究多著重在沉迷電動遊戲對於兒童的負面影響,然而現在卻有研究團隊發現打電動或許是有好處的。這項研究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網路開放期刊(JAMA Network Open)》,約有2000名9歲至10歲的孩童參與了這項研究分析,是迄今最大規模的兒童認知研究分析報告。由於美國兒科學會提出的指引,建議孩童電動遊戲每天不要玩超過1-2小時,因此研究團隊依照此建議標準,將孩童分為「每天玩電動遊戲3小時(含)以上」和「從未玩過電動遊戲」兩組,並對各組孩童分別進行兩項測試,評估其衝動控制、短期記憶。研究團隊從這些孩童身上發現,比起「從未玩過電動遊戲」的孩童,「每天玩電動遊戲3小時(含)以上」的孩童,在記憶力、衝動控制上有更好的測試表現結果。電動可改善認知? 玩越久認知表現越好?雖然研究結果顯示,每天玩電動遊戲3小時(含)以上的孩童有較好的認知表現,但研究中也指出,並未發現電動遊戲與認知改善有直接的關聯性,無法得知認知程度的提升是否為玩電動遊戲而產生的結果。而研究團隊也提到,電動遊戲有許多類別,像是動作遊戲、射擊遊戲、解謎遊戲、模擬遊戲等等,不同種類的電動遊戲對於認知發展可能有不同的影響,但礙於研究限制,團隊並未對此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此外,從研究中也無法得知玩電動遊戲的時間長短與認知表現之間的因果關係。不過,根據《CNN》報導,主要研究者Bader Chaarani表示,這樣的結果從另一方面來看,比起看電視,或許父母可以考慮讓孩子玩電動遊戲,也許玩電動遊戲不會比看電視差。資料來源: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97596、https://edition.cnn.com/2022/10/24/health/kids-video-games-cognition-memory/index.html
醫界揭密1/維生素D無助孩童長高 醫嘆「只是排出昂貴尿液罷了」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調查指出,疫情帶動保健品商機創新高,109年產值已達195億元,連續6年呈現正成長,而市面上的保健品種類也愈來愈多,其中不少針對孩童,但多位醫師都認為保健品只是「吃心安」,甚至維生素D還被證實無助於長高,還有醫師認為補充維他命只是「排出昂貴尿液罷了」。腎臟科醫師王介立日前在臉書上驚爆「業界秘密」,轉述許多業內人士的私下爆料,呼籲家長別亂買「生技營養食品」給小孩吃,直指「吃到性早熟骨齡超前的不計其數」,尤其是某個以水果為名的牌子,不管哪種訴求無一例外皆影響骨齡,我們(小兒內分泌科)的小圈圈都說該品牌超毒的!」此文一出,立即引發醫界與家長族群的熱烈討論,尤其是被指名的水果牌子,更有許多支持者都湧入留言開戰。王介立強調,其實無論是哪個牌子的保健品,一律都反推薦就對了。針對「導致兒童性早熟」,其實不少醫師都認為與濫吃保健品有關,但難以直接證明關聯性,因此大多說得保守,而王介立則是少數勇敢發言的例子。王介立則認為向他透露的人沒有主動詐騙他的理由。大家當然可以懷疑其判斷有問題,但他更相信凡存在其即合理,尤其是當一小群專業人士都這麼認定時,就算沒有因果性,也應該有著不小的相關性。不只如此,王介立認為相較於保健品,孩童更需要的是天然的原形食物,許多營養補充品其實不必要,而研究也證實,補充之後的效果並不大。以維生素D為例,王介立指出,維生素D濃度較低者較易罹癌,但補充維生素D卻無法防癌;維生素D濃度較低者較易失智,但補充維它命D卻無法預防失智。王介立認為,維生素最大的問題,不是它擁有的成份,而是它「沒有」的成份,例如曬太陽就可以幫助長高,但吃維生素D3卻無用?這可能和內分泌有關,而維生素根本無法複製這樣的好處。因為,維生素是將食物化為最簡單的型式,你不知道當你吃下維生素時,你會錯失了什麼?醫師認為,只是簡單曬太陽就能讓皮膚合成維生素D,所以何必去吃相關保健品,更何況研究顯示效果並不大。(示意圖/黃鵬杰攝)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陳奕成也針對維生素D撰文,他指出根據最新研究顯示,維生素D可能對長高沒有幫助。「根據今年11月在《JAMA Pediatr.》上發表的研究,就算是維他命D缺乏的孩子,在每周補充12000IU的維生素D,且持續3年之後,身高和使用安慰劑的孩子身高並沒有差別。」想要長高,一定要早點睡覺,建議在晚上10點前就寢,因為晚上生長激素分泌較多,同時多到戶外曬太陽,促進維生素D生成,增加鈣質吸收率,再進行打籃球、拉單槓等多元化的運動,都能具有刺激骨頭生長的效果。陳奕成表示, 雖然補充維生素D對身高的幫助有限,但台灣兒科醫學會還是建議「純母乳哺育或部分母乳哺育的寶寶,建議從新生兒開始,每天給予400 IU口服維生素D。」以避免維生素D缺乏與佝僂症的發生。陳奕成說,每天在門診都會被問許多關於保健食品的問題,他只有一個小小的心得:「不要問該給孩子補充什麼營養補充品,應該問什麼食物是該吃但孩子還沒有吃。」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更PO文直言,「綜合維他命對於促進健康的成效早有許多研究做出結論,就像我說的:沒什麼用,頂多只是排出昂貴的尿液!」王介立則則認為還是可吃維生素買心安,但千萬別砸太多錢了。
熟女喝到斷片隨手買了間房「1年後價格翻倍」 她開心移民還開媒體公司
每逢佳節聚會,總會免不了喝上幾杯,但如果你每次都要喝到失去意識(也就是俗稱的喝到斷片),那對於健康可是大大不利。根據一項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匯總歐洲四國13萬多名參與者情況的分析顯示,曾有喝酒失去意識的經歷,與失智發生風險翻倍有關。不過這樣的情況卻讓來自英國的女子里貝拉(Luana Riberia)有意想不到的「驚喜」!40歲女子里貝拉喝醉後隨手買房,1年後竟獲利一倍。(圖/翻攝自@ScottishSun)綜合英國媒體報導,40歲的里貝拉在安格爾西(Isle of Anglesey)一間公關公司任職,有天陪友人去看屋子,但朋友不滿意房子的位置,不過里貝拉卻相當滿意這棟房子,認為個不錯的投資,而她晚間則去參加公司辦的派對,並喝酒喝到天亮。沒想到酩酊大醉的里貝拉回到家後竟立刻致電給仲介,砸下2萬英鎊,約台幣70萬元買下房子,當她醒來後卻不記得這檔事,直道被通知才知道順利標得房子,而男友也因此跟她吵架、冷戰。意外的是,當里貝拉1年後賣掉這間房,她淨賺了一倍的價差,不僅能買另一棟房子,還舉家遷移到葡萄牙開設媒體公司,這讓里貝拉開心表示,當初喝到斷片買下房子,是她人生中做過最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