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類股
」政府定義「新陸資」管制趨嚴 賴正鎰呼籲兩岸經貿依存度愈來愈高勿反其道而 行
針對經濟部與金管會接連出手修法管制陸資並重新定義「新陸資」,並限制來台投資項目,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表示,台灣不應設限將陸資拒於門外,將不利兩岸與全球經貿往來發展,要兼顧經營有成之大陸市場,延續兩岸經貿共存共榮。經濟部日前宣布陸資新定義,對陸資股東持股30%改為「逐層認定」,避免陸資藉由層層投資稀釋持股比率,加上金管會又祭出發函給外資保管銀行及券商,提醒注意來台外資是否符合新規定,並檢視現有外資是否因新規定變成陸資,以及全面了解在台上市的外國企業(KY類股)是否符規等3措施,政府重新定義「新陸資」管制趨嚴。賴正鎰表示,政府在去年8月修法禁止大陸OTT愛奇藝、淘寶在台經營,經濟部又於去年12月底公布修正「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的相關條文,嚴格審查陸資來台投資,相較於其他國家積極與大陸維持緊密經貿關係,台灣這樣做只是反其道而行。賴正鎰引用一項更關鍵數字說明,在出口貿易方面,2020年台灣對大陸出口總額約達2,006億美元,較前年大幅成長16%。台灣從大陸進口601.41億美元,年增9.1%,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創紀錄的高達1,405億美元,較前年大增226億美元,大陸成為台灣最大貿易順差來源,更顯見兩岸經貿依存度不降反升。2020年前11月核准對大陸投資金額為56.03億美元,較2019年前11月37.25億元大幅增長50%。賴正鎰認為,這代表台灣對大陸投資也有落底反彈的趨勢,兩岸互相投資相關限制應該要設法鬆綁,而非更嚴格才對。大陸2019年GDP在世界各國排名中,以14.36兆美元在世界各國排名第2,僅次於美國的21.43兆美元。新冠肺炎影響全球經濟,大陸的表現仍舊亮眼,甚至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以及日本兩大智庫,都不約而同預測稱大陸GDP將提前在2028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比原本估計早了5到7年。在台灣方面,1990年台灣GDP總量約1,700億美元,大陸約3,878億美元,差不多是台灣的2.3倍,到了2000年時,幅度已提升至台灣的4.1倍,2019年更達到台灣的23.5倍之多,台灣跟大陸各個省市相較,已遠遠落差很多。另賴正鎰建議,政府應該加強外資的招商引資外,也要鬆綁陸資來台投資等諸多限制,讓台商能透過兩岸合作,增加更多國際商機,也有助於台灣爭取加入RECP與CPTPP的機會。台灣對大陸出口貿易額佔比43.8%,在亞太15國簽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CP」後,兩岸經貿更重要,政府應加速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服貿、貨貿等,才能避免台灣遭邊緣化。
【阿水講股】股市阿水:大陸喊進區塊鏈
上周說到,近兩周走勢偏強的KY類股不少,譬如法人資金流入的一檔臻鼎─KY,在波段漲幅上漲勢相對不錯。阿水要分享一個簡單概念,一般投資人買股票找明牌,習慣上多找耳熟能詳的股票,甚至是市場上常講的一些概念股,然而外資、投信、自營等三大法人資金正在流入的個股,平常並不容易聽到、看到,往往就容易錯失投資的機會。這種錯誤以前我也常犯,總是對某些股票有好惡,習慣在大盤好時買進自己喜歡的股票,只看自己好像了解的股票的財報。事實證明,台股有類股輪動,如要在類股輪動中快速切換自己的選股群組,投資人一定要做功課。我認為第一步,就是看三大法人過去一周的資金流入哪些類股。常看常追蹤,對自己的選股能力會有所幫助。上周本專欄提到,台股月線持續上揚,三大法人資金,只要是持續流進台股,而且流向的買超金額與檔數維持多數時,下一周台股走強的情況就會比較明顯一些。上周三大法人在上市類股中,一共買超四百一十二.三八億元,外資買超四百一十五.七二億元,而上市自營的避險部位也買超將近二十三.二八億元;代表散戶在權證部位買了不少,上櫃類股部分,則是三大法人賣超九.六八億元,不過,外資在上櫃部分買超十五.七四億,一改前一周的賣超狀態。上周法人共同買超部分變少,只能說法人上周資金流入動作開始放緩,雖然台積電過去兩周沒有出現在法人共同買超名單中,但不代表大盤整體轉弱,共同買超檔數會變少,只能說三大法人比較沒像前一周火力全開。整體來說,加權指數的月線還是上揚,提醒各位,若怕高檔追高,可留意指數與月線的乖離率是否超過三%,若超過短線三%,就要小心過熱拉回的情況,這是台股短線漲跌的一種特性,採取波段操作的讀者,倒不必因短線震盪而太過擔憂亂了手腳。類股部分,本周不妨因應大陸官方加速對區塊鏈創新發展的談話,包括物聯網、區塊鏈等相關產業,及所延伸出來的5G相關概念股,短期間的火熱程度應該還會延續,讀者可從強勢股中挑選出相關類股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