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社會
」所得增長速度全國平均6.6倍!貧富差距又惡化 學者分析原因出在這
財政部統計,全國最富里新竹市關新里2019年至2021年綜合所得總額增至374.7萬元,增長速度是全國平均的6.6倍,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表示,科技業擴廠不僅造成薪資差距擴大,還造成「富者更富、貧者更貧」。財政部「綜合所得稅申報核定統計專冊」顯示,關新里2021年平均所得374.7萬元,3年成長率達30.9%;同期間全國所得平均從96.2萬元增至100.7萬元,增幅僅4.67%。成之約表示,台灣土地有限,科技業擴產就會涉及徵收土地與帶動房價,有土地的人就會比沒有土地者有利。像台積電在苗栗銅鑼擴廠,許多地主搖身一變成了億萬富翁。成之約說,傳產獲利成長率比不上科技業,產業投資AI、推動轉型方向雖正確,但勞工要從低價值產業轉向高價值產業有其難度,勞工若無意願、無能力轉入高價值產業,恐永遠陷入低薪和低經濟價值中。主計總處所公布,台灣2022年吉尼係數達0.342,五等分差距倍數擴大到6.15倍,攀10年新高;成之約指出,富者愈來愈富,所得偏低者就會陷入「1人飽全家飽」、「不想生小孩」的青貧惡性循環,再加上通膨等因素,台灣M型社會恐愈來愈擴大。成之約分析,政府透過類似富人稅制度平衡貧富差距,效果有限;想透過社會福利弭平貧富差距,只能照顧到弱勢家庭,但中產、中低產家庭恐照顧不到。他認為,除了稅制公平、社會福利標準放寬,更要重新檢討能源政策,價格要讓一般家庭可以負擔,才不會更加重一般人的貧窮感。
影爆點/歐巴馬攜手Netflix推出《我工作故我在》 看見「金錢買不到幸福,但絕對能提供獲得幸福的手段」
身為前任首相,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卸任之後,並沒有停下腳步,始終積極推動各種關於社會福利、人權、環保、種族議題,以及弱勢團體工作權益等公益行動。他與Netflix推出的最新迷你紀錄影集《我工作故我在》(Working:What we do all day)便是歐巴馬與太太密雪兒一同擔任監製的作品,放下曾經身為美國總統的身段,卻沒有放下前任元首對人民的關注及話語權,歐巴馬本人也擔任引言人,以及主要與受訪者互動的採訪者。四集紀錄片中,將所謂的勞工階級分為初階服務業、中產階級、夢幻工作,以及所謂的大老闆們,以美國社會中,每個階層的勞工為切面,他親自造訪紀錄片中的每個主角,從社會底層到頂尖的1%,從勞動階級、知識階級到領導者們,以工作類別為起點,逐步進入每個人的生活及家庭,了解這些大部分隱形在社會群體中的個人對工作的看法,面對人生的方式,以及在老年化、M型社會、AI出現等等即將帶來劇烈時代變遷的世界潮流中,個體們該如何面對,以及體制及領導者能夠如何因應,進而對人民起到真正幫助的作用。《我工作故我在》歐巴馬帶著拍攝團隊親自造訪紀錄片中的每個主角。(圖/Netflix提供)工作對你來說是什麼?你的生活被工作吞噬了嗎?有的人是為了養家活口,有人為了爬得更高,而有人是為了追求自我實現。工作平均佔了每個人人生超過1/3或更多的時間,而我們往往被困在自己的視角與同溫層裡,大部分人都看不見其他人生命真正的樣貌。在分析美國的社會及歷史脈絡之餘,《我工作故我在》也提供了一個特別且少見的閱讀方式,由歐巴馬帶著拍攝團隊,像爬樓梯一樣,從下開始往上,一層一層參觀社會金字塔中的每個樓層,與樓層中的人物相遇,跟著他們走過一小段。《我工作故我在》裡出現了許多人物,這些人包括了居家照護員、Uber食物外送員、旅館房務、總機、化妝師、新創工程師、中階管理者、旅館總經理、新創上市公司老闆,到跨國集團的大老闆。無論在社會的哪個位置,藉由歐巴馬誠懇且具有深度的提問,帶著我們看到每個人物在社會生活中面臨的責任、掙扎、困境、煩惱,工作對他們不同的意義,努力的意義,以及生活中都有的小小閃光點和幸福瞬間。《我工作故我在》訪問各行各業的工作者,每個主角都有其對工作的定義跟想法。(圖/Netflix提供)紀錄片中的角色有高有低,但大部分都是與你我相同,努力在社會中工作賺錢求生存的小人物,他們的教育程度不盡相同,但關於生活及工作的哲學,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金句也讓人心有戚戚焉,包括:「金錢買不到幸福,但絕對能提供獲得幸福的手段。」、「不是每個人都能當伊隆馬斯克,也不是每個人都想當,但制度應該要讓社會上任何階層的人,都能發揮最大的潛力。」以及這一句簡單卻深刻的:「過好生活,是能夠擁有一半你想要的事物,以及一切的所需,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生活。」生為社會人,我們或許窮盡此生,都在尋找工作與人生中的各種平衡。飛速進步的科技以及疫情,都讓時代氣氛變得更為詭譎,大型組織的裁員潮、高低震盪的全球經濟,加劇了已經十足迷惘的恐慌感。《我工作故我在》並沒有提供任何明確的解答,而更像是一個開放性的提問。歐巴馬帶領團隊們,拍下屬於這個時代的美國社會種種眾生相,試圖替看似悲觀的群體未來,找出一條或許可以前行的方向。紀錄片的尾聲,離開新創公司大好前途的年輕工程師對歐巴馬提出疑問:「對30歲的人們來說,什麼是你覺得最重要的建議?」歐巴馬如此回答:「我的建議會是,放輕鬆就好。從事對你有意義、你在乎,且認真看待的事。但別花太多心力,覺得自己必須向別人證明什麼。30多歲的時候,還是會花很多時間思考別人對自己的期望,而不是去釐清自己想成為什麼。許多年輕人急著想證明自己很有影響力,而我認為影響力是隨時間累積的,必須一步一腳印。當你有一天回頭,才會心想:『我好像改變了什麼。』」《我工作故我在》Netflix播映中
幫助「浮萍家庭」避免人倫悲劇 專家揭「防護網3大漏洞」
近年來,攜子自殺、狠父殺子、藥癮患者或同居人虐待兒童等社會新聞層出不窮,這些疑似兒童虐待、兒少疏忽的社會事件背後,常牽涉到情感、情緒、家庭、經濟、疾病、藥癮等各類社會議題。到底在服務系統中,哪一個環節出了漏洞,讓這些家庭或服務對象被遺漏了,似浮萍般失去了援手支撐?這樣的狀況如何能預防?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於110年邀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主任吳慧菁教授,主持「風險家庭安全照護:領域建構與人才培育」議題,分析世界各國對於風險家庭的援助與照護模式,發現我國對於易受社會忽視並污名化的弱勢族群,缺乏「親職教養能力的培訓」、「一站式在地化社區服務」、以及「服務不漏接的整合性」。而專業服務人力的培育課程也需打破科別主義,去除刻板印象,以家庭為導向強化脆弱族群的親職能力,藉由「早期介入」、「孩子不脫隊」、「服務不漏接」、「多元跨專業團隊」的理念,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友善以及自由的社會。新冠疫情席捲全球2年多,世界各國都經歷了不同等級的封鎖,遠距工作的型態變革卻伴隨著離婚率與家庭暴力的成長,而社會經濟的劇烈衝擊加劇了M型社會的現象,因經濟、情緒、疾病、家庭、藥癮等因素造成的兒童虐待、兒少疏忽的社會事件也常見於新聞中。細究原因,發現許多是「曾經在案或已經結案,甚至是被通報多次但從未開案的族群」,而這群存在「風險」的家庭,家長可能合併身心疾病、物質濫用或是受刑人議題,其複雜性及特殊性極需資源挹注、積極提供持續照護。國衛院論壇召集專家研議分析多國針對這些風險高的浮萍家庭,提出相當多的持續援助與照護模式,更強調預防性政策,如: 澳洲的「STACY for Children」計畫、紐西蘭的COMPIA (Children of Parents with a Mental Illness and/or Addiction)方案、英國的家庭支持服務(FSS, Family Support Services)、瑞典的BFI (Beardslee's Family Intervention)策略、歐盟國家的毒品政策等,重視易受社會排除與污名化弱勢族群的「親職教養能力的培訓」、「一站式在地化社區服務」、以及「服務不漏接的整合性」,此亦是我國較為缺乏的部分。除此之外,社會工作專業服務人員的缺乏與知能不足也是一大問題,而因著對於「風險家庭」的陌生、恐懼與排斥,服務意願與量能相對有限。雖然學校亦有相關系所開設關於心理衛生、物質成癮、以及司法矯治的課程,但仍需打破科別主義,發展設計更細緻的內容,才能提供專業人員更完整的知能提升。每當悲劇發生,輿論的矛頭經常指向家防中心、社會局、心衛中心、矯正機構或相關一線服務人員與單位,然而誰都不願悲劇發生,需要社會大眾一同消滅對於風險家庭的刻板印象與烙印,再藉由專業服務人員輔導強化這些族群的親職能力與家庭功能、協助這些浮萍家庭具備支撐復原的力量、促進社區生活,藉由「早期介入」、「孩子不脫隊」、「服務不漏接」、「多元跨專業團隊」的理念,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友善以及自由的社會。
跨國詐騙成M型社會照妖鏡 靠爸族躺著領百萬、低薪族卻出國變豬仔「死無全屍」
最近柬埔寨、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紛紛爆出人蛇集團詐騙案,不少台灣年輕族群被拐到這些東南亞國家後,從此是死是活,音訊全無。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生姜冠宇針對最近類似的新聞事件,在臉書發文感嘆,他聽到了身邊兩個真實故事,同樣是年輕世代,一個是月薪僅3萬的窮忙族、一人是月入近百萬的靠爸族,命運卻大不同,「其實我是可憐這些年輕人的,智慧不夠的,因為也找不到好機會,所以才最後器官也丟了,命也沒了,另類的死無全屍。」姜冠宇深夜在臉書發文提到,最近的柬埔寨詐騙鬧得沸沸揚揚,他認為遭受跨國詐騙是一回事,但某程度這也反映出,台灣確實存在著極端的M型社會。他舉例說,自己與很多年輕朋友吃飯,很多人都對他道出,「年輕人月薪普遍只有3萬元,卻工作到抽屜都是NSAID止痛藥、胃藥,就不多說了。」但姜冠宇也有和一些曾離婚的朋友吃飯,這才知道社會上,居然真的有這種人的存在,「她那個離婚的丈夫,整天生活沒有正式工作,完全只有消費,收入是來自家族企業內部開給他的職位,躺著領高薪,一個月領有近百萬吧。而這樣的人,完全沒有在家族外的公司工作過的經驗,他就一直待在自家公司,過他爸爸媽媽給他的好日子。」姜冠宇提到,面對這樣的社會現象,大家可以想像成一家公司,「它基層生產工作的人都是30K上下,也頻頻大量流動,留不住人才;但是越到管理階層,卻有那種幽靈位子在核銷公司預算」,可想而知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姜冠宇感嘆地說,其實他是可憐這些年輕人的,「智慧不夠的,因為也找不到好機會,所以才最後器官也丟了,命也沒了,另類的死無全屍。智慧夠的,其實也是在社會上拼命生產他的理想,但是這些初衷,必定會被這些待遇磨掉,少子化社會也隨之而來,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本錢,養育教育下一代。」姜冠宇提到,台灣是不是有點發展出少子化、但是下一代勞動條件也集體惡化,「像是我們過去看待東南亞,勞工正在輸出的狀態?我不知道,但是這真的要改革,不然成為另類新南向,真的很不好。深夜隨寫,也希望大家一起反思我們該怎麼做」
羅志祥偷吃愷樂! 女醫曝「全盤皆輸」內幕
周揚青斷開羅志祥,還指控男方不只和旗下女藝人及化妝師有染,更經常舉行「多人運動」,引起輿論譁然,羅志祥旗下女藝人「蝴蝶姊姊」愷樂,也因此受到波及,反成被抨擊的對象,對此,眼科醫師黃宥嘉認為,愷樂可算是「全盤皆輸」。愷樂捲入羅志祥感情風波,讓她承受了猛烈的炮火攻擊。(圖/愷樂FB)周揚青爆料羅志祥私和「旗下女藝人」關係曖昧不明,女方更在社群平台Instagram中點名愷樂,逼她發文道歉,但顯然網友不買單,因而讓愷樂承受更猛烈的言論抨擊。經常在節目中和臉書針貶時事的眼科醫師黃宥嘉,近日她也在《新聞挖挖哇!》中表達看法,她認為愷樂「在這一局裡全盤皆輸」,為什麼會有如此想法?黃宥嘉回應,其實她對愷樂是有一點不忍的,因為她「家裡比較貧窮,也沒什麼才華」但仍努力在演藝圈中打拼,卻沒有人提醒她可以找別的工作,未免有些不近人情,讓她感覺相當沉痛。 醫師黃宥嘉認為愷樂「全盤皆輸」。(圖/黃宥嘉FB) 黃宥嘉認為,現的M型社會越來越嚴重,富有的人越來越富有,窮的人則是更加貧窮,但身為貧窮的女人應該避免被利用,愷樂就是被羅志祥玩弄、糟蹋,她更表示,社會對於男女要求差異也很大,輿論普遍要求女性應該「放下」,認為愷樂應該放下羅志祥,但卻不曾要求男性應該「放下大乳妹、放下嫩妹」,因此黃宥嘉十分心疼愷樂,認為她若未牽扯進「豬楊變色」的感情中,會有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