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enz
」 BMW VOLVO M-BENZ 賽車 轎跑700萬飛了! 新北男開大G自撞路緣 右前輪框整個扁掉
新北市五股區6日凌晨1時許發生自撞車禍,28歲潘姓駕駛行經成泰路4段時疑似精神不濟疲勞駕駛,自撞道路邊緣,他駕駛的車款為要價600萬以上的「大G」,引起外界關注。潘男駕駛之G-Class G500要價不斐,強大衝擊讓右前車頭扭曲變形。(圖/翻攝畫面)潘男駕駛車款為俗稱「大G」的M-Benz G-Class G500系列,搭載V型8缸渦輪增壓引擎,平均售價落在新台幣700萬以上,衝擊力道之大,不僅讓車頭近乎全毀,右前輪更是整個變形,車損相當慘烈。警消獲報後立刻派遣成州所、交通分隊警力到場協助,經測後潘男無酒駕之情事,初步檢視無外傷,經檢測酒測值為0,詳細肇事原因有待調閱監視器釐清。
新車試駕/後座買家新選擇 Range Rover奢華更勝旗艦房車
台灣的歐系豪華車市場,一直以來都是德國雙B與保時捷的天下,有「越野之王」稱號的英國品牌Land Rover雖然車款較少、市占率不高,但每當推出新車時,總會引發一波讚嘆。造型優雅的Evoque如此,經典重現的Defender如此,眼前這輛低調旗艦The New Range Rover更是如此。Range Rover從1970年問世至今,已超過半世紀,最新款The New Range Rover是2021年10月發表的第五代大改款車型,但因為疫情影響,直到2022年底才引進台灣。共導入3款長軸、2款短軸等5種車型,售價從587-708萬元。本次試駕的P400 HSE 7-SEAT LWB,是5款車中唯一的7人座車型,售價645萬元。隱藏式尾燈設計The New Range Rover於整體外觀上依舊採用稜角分明的輪廓,經典的設計元素如短前懸、蚌殼式引擎蓋、車側飾條、懸浮式車頂等也都在此次大改款上看得到。車頭搭載雕刻工藝精湛的水晶日行燈,採用全新的主動式LED頭燈,頭燈內含有多達120 萬個微鏡片,能在夜間行駛時對應16個物體,提供防眩遮蔽。全新LED頭燈組120 萬個微鏡片組成,能對應16個物體,提供防眩遮蔽。(圖/黃耀徵)車側部分以三條向後集中的鈑金折線為主軸,將其車身線條如遊艇般延伸至車尾。亮黑色尾門飾條更結合了世界首創的隱藏式尾燈設計,其方向燈組僅在作動時點亮,在視覺上更顯優雅。ㄇ字形尾燈設計,方向燈組只有在作動時才看得見。(圖/黃耀徵)陸地奢華頭等艙The New Range Rover一如往常使用了多種奢華用料來鋪陳內裝,雙前座椅採用頂級Semi-Anilin半苯胺材質的皮革包覆,同時具備20向電動調整功能;第二排椅背亦可使用電動調整,同時具備40:20:40的分離功能,使空間的調配更加機能。此外,全車座椅皆有加熱功能。駕駛艙前方由全新13.7吋全數位HD懸浮式儀錶板與13.1吋曲面觸控螢幕組成,配備 Pivi Pro多媒體影音娛樂系統,清晰整合完整車輛資訊。而此具曲面觸控螢幕擁有觸覺回饋功能,同時也支援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車室鋪陳簡潔科技,座椅的皮面用料極為講究。(圖/黃耀徵)中控為13.1吋曲面觸控螢幕,支援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圖/黃耀徵)裝在前排椅背上的11.4英吋螢幕,可輸出影音、娛樂、導航等資訊,同時具備觸覺回饋,以及兩個HDMI端口支援行動裝置連接,目的即是打造更為豪華的尊榮體驗。由此也可以看出,The NewRange Rover的市場設定,已從豪華越野車轉型為後座買家用車,主要鎖定的對手應是M-BENZ SClass和BMW 7 Series等旗艦房車。此次所試駕的長軸版Range Rover,軸距長達3,197mm,不僅將全車乘員的頭、肩及膝部空間最大化,就連其他品牌7人座車款最被詬病的第三排座椅,都能創造出高達864mm腿部空間,根本接近保母車等級!第三排座椅的腿部空間達864mm,甚至比一般小車的後座寬敞。(圖/黃耀徵)前排椅背上裝設11.4吋螢幕,可輸出影音、娛樂、導航等資訊。 (圖/黃耀徵)動力懸吊再進化P400 HSE 7-SEAT LWB車型搭載 3.0L直列六缸MHEV Ingenium 汽油引擎,官方帳面數據可輸出400PS最大馬力與45.9kgm最大扭力,0-100km/h加速僅需5.8秒,最高安全極速為242km/h。大改款車系最大的變革,在於使用全新的MLA-Flex車體導入混合金屬結構技術,除了針對強度需求進行重點強化,使車身剛性提升50%外,更將重量與強度做完美的平衡點。值得一提的是,這個MLA-Flex平台可同時對應燃油、MHEV輕油電、PHEV插電式油電混和、純電等多種動力配置,提供原廠未來所有車型的動力設計。搭配可模擬8速的手自排變速系統,平均油耗9.5km/l。(圖/黃耀徵)另外,首次採用五連桿後軸結構,使The New RangeRover具備四輪轉向功能,其中後輪最大轉向可達7.3度,讓使如此龐大的巨獸在迴轉時也能擁有媲美小車的靈活身段。全新的雙閥式單筒氣壓減震系統,可將車艙與路面震動有效區隔;主動式動態控制系統則可透過導航數據主動監控前3公里內的路況,並經過系統運算預先調整避震器阻尼設定,來穩定車輛行駛時的路感。有這兩大系統的加持,The New Range Rover不管駕駛及乘坐舒適性都堪稱滿分。配備全新雙閥式單筒氣壓減震系統,大幅提升乘坐舒適性。(圖/黃耀徵)雖說新一代Range Rover頗有挑戰豪華旗艦房車的企圖,但仍搭載了最先進的 Terrain Response® 2進階全地形反應系統與ATPC全地形行進控制系統,提供泥濘、攀岩、涉水等8種全地形行車模式選擇,並可將車輛設定至定速模式,讓駕駛在off-road時能專心操控車輛方向。再加上360度3D環景顯影系統與ClearSight對地視野與水深監測,The New Range Rover完全不負Land Rover荒野路虎的美名。第二、三排座椅皆可以按鍵電動收摺,十分方便。(圖/黃耀徵)規格表。
她入手保時捷911不到半年喊賣 瑀熙坦言沒考慮「這檔事」
Youtuber瑀熙考到汽車駕照之後,心目中最想入手車款竟是Porsche跑車,從瑀熙最新的影片中,果然見到她入手了Porsche 911 GTS!不過在這入手的半年期間,她也逐漸意識到擁有一台跑車所背負的經濟壓力,認真考慮要把這台車給賣掉。瑀熙邀請Andy老爹一起開箱自己的新車。瑀熙在最新影片中找來汽車達人Andy老爹一起開箱愛車,這款991世代後期型的GTS,引擎改換成3.0升渦輪增壓,不僅動力更大而且稅金更低,Andy老爹一見到車就稱讚瑀熙選得不錯。根據瑀熙表示,當初想要入手M-Benz C300雙門跑車,但是礙於市場上沒有出現喜歡的品項,於是開始考慮Porsche Boxster,但她希望車內能有更大空間,因此才鎖定911車系。瑀熙因貸款壓力瑀熙決定將愛車賣掉。瑀熙認為,911至少有後座能擺放物品,外型也相當帥氣,再加上911 GTS車上有眾多選配,所以最後決定入手。不過關於人生第一台車就入手911,Andy老爹則是擔心瑀熙接下來換車,應該很難找到更好的選擇。瑀熙是以595萬元入手這亮2017年的911 GTS,頭期款付了200萬元,但是每個月車貸還是有11萬,考量到貸款壓力實在有點重,瑀熙入手這輛車半年,逐漸意識到擁有一台跑車必須背負的經濟重擔。瑀熙因貸款壓力瑀熙決定將愛車賣掉。對此,Andy老爹則表示,通常收到車況還不錯的車都會捨不得割愛,畢竟這台車里程僅1.5萬公里,加上是白色車漆,車況保持完好如新,建議多開2到3個月再賣掉也不會虧損太多,Andy老爹建議她可以找到下一台車再把911 GTS賣掉也不遲。不過瑀熙坦言,當初真的沒有預想到貸款壓力和養車費用,因此決定盡快把911GTS出售,不過她也希望有一天能再把夢想車買回來。
新車試駕/電動車不對TONE? 開過BMW i4再說
近年來電動車已成為車市注目的焦點,而國內市場對於電動車的更新也跟上全球節奏,在短短幾年內便有近30款新車引進。除了特斯拉外,傳統車廠更是百家齊鳴,從較平價的Hyundai Kona、Toyota bz4x到德系豪華的Audi e-Tron、M-Benz EQC及BMW i7等,都創下不錯的銷售成績。過去20年來,國人對於純電動車的接觸,首推BMW旗下已停產的i3、i8。這兩年BMW更相繼推出了以iX為主的多款純電車,也包括這次試駕的主角-BMW i4 eDrive40。家族的大鼻頭從以往的網格狀改為封閉樣式。(圖/黃威彬攝)兩旁俐落的智慧頭燈組帶出銳利的神情。(圖/黃威彬攝)很多人認為i4應該就是油轉電的4系列,實際上,在與4系列相同的GranCoupe架構下的i4,除了車格有些雷同,可說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從外觀來看,因為電車不再需要引擎的散熱功能,i4的車頭捨去了傳統大面積的散熱格柵,改為封閉式水箱護罩。左右LED頭燈組下方的氣壩,則具有主動進氣調節功能。另外,車側的平整化車門把手有助於降低風阻,使全車擁有0.24Cd的低風阻表現。車尾部分以立體的LED尾燈組為主軸,而在下保險桿擁有競技意味十足的氣流擴散器,以霧黑搭配藍色飾條的設計帶出能源感十足的面貌。下方進氣壩有擁主動進氣調節功能。(圖/黃威彬攝)腳下踩著M版的18吋輪圈,更加強調整體運動風格。(圖/黃威彬攝)採用3D立體式尾燈組,其下方的氣流擴散器有著象徵電能的藍色搭配。(圖/黃威彬攝)內裝更是科技層面的表現,全新一體式曲面螢幕是駕艙中的一大看點。其中整合了12.3吋虛擬數位儀錶與14.9吋中控觸控螢幕,並採用了非折角式的曲面設計,搭配全新iDrive 8使用者介面。這套iDrive 8介面除了操作流暢外,同時提供「Drive」、「Focus」、「Gallery」三種模式。在Drive模式下,儀錶會呈現最豐富的用車相關資訊;Focus模式則是以駕駛所需的數據為導向;Gallery模式則是將儀錶中的資訊以最純粹的方式呈現,可減少查看儀表時的疲憊感。車室內包括雙前座電動調整跑車座椅、皮質儀錶檯、多功能真皮方向盤等皮質部件,均採用豪華的Sensatec透氣皮質。而引擎啟動鍵及排檔座,則採用金屬藍的搭配,高亮澤飾板營造出極簡與科技的總和。簡約的車艙風格搭配一體式的螢幕,更顯科技感受。(圖/黃威彬攝)儀表可依駕駛需求挑選顯示資訊。(圖/黃威彬攝)透過手機連接手機導航及相關視聽娛樂。(圖/黃威彬攝)在動力方面,i4 eDrive40的動力輸出採用單馬達後驅的配置,可爆發出340匹最大馬力及43.8kgm的最大扭力,由靜止到時速百公里加速僅需5.7秒。而眾人最在乎的續航能力,最高可達590 公里,最高支援205kW充電功率,若在BMW高速充電站,只要充電10分鐘就能補足164km的續航里程。搭載單馬達輸出系統,可輸出340hp及43.8kgm的動力。(圖/黃威彬攝)透過高速衝電站,僅需10分鐘即可充至164km續航公里。(圖/黃威彬攝)對於電動車的作動方式許多人都不太習慣,但坐在BMW i4上踩踏油門的瞬間,會先感受到柔順的加速反應,當油門越踩越深時,湧現出的電能扭力卻是如同汽油車般的線性。歸功於整合馬達動力控制模組及單體變速結構的第五代eDrive電能科技,創造出以油門踩踏的深淺,即可將動力掌握於駕駛腳下。加上與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大師Hans Zimmer合作所打造出的BMW IconicSounds Electric純電動能音效,使得駕馭之下也多了分聽覺上的熱血感。i4在都會叢林間顯得更加優雅。(圖/黃威彬攝)i4由於電池的緣故,車重超過2噸,但即便如此,在重心轉移時也不太會出現懸吊支撐性不夠以至於車頭浮起的狀況。向來講究駕馭樂趣的BMW,在i4上創造出絕佳的車輛配重,加上電池分布下的的重心,使i4在任況均能夠牢牢黏在地面上。但由於電動扭力輸出的關係,在車尾仍舊如BMW性能車般的不安分,好在有循跡系統的輔助,讓i4在激烈操控之餘,還能創造出豐富的樂趣及安全的平衡點。規格表。(資料整理:王若)
新車試駕/大鼻子情聖BMW iX 「3X」加持的純電休旅
要論電動車的研發,BMW應該算走在所有車廠前端,早在2011年記者在德國試車時,就在慕尼黑街頭看見「BMW i」的活動帳棚。隔年起BMW電動車i3及純電跑車i8就陸續發表並引進台灣。時隔10年,BMW再度發表電動休旅車iX,台灣導入xDrive40(320萬元)、xDrive 50(390萬元)兩款車型。iX是以2018年洛杉磯車展登場的iNEXT概念休旅車為藍圖,不僅在外型上呈現出前衛的科技面孔,在內裝配備與空間上更是同級車的上乘水平,綜觀國內豪華電動休旅市場,BMW iX將直指 M-Benz EQC、Audi e-tron、Jaguar i-PACE等對手。2011年BMW便在慕尼黑發表「BMW i」,為電動車上市熱身。(圖/王若攝)聳立的大型直立式水箱護罩,搭配兩旁狹長型的智慧頭燈,令車頭霸氣感提升。(圖/張文玠攝)iX最先吸引目光的,無外乎家族最新的「大鼻頭」基因,此外,在車身設計上也借鏡了許多BMW旗下休旅車款的元素。首先iX車長達4,953mm與家族中的 X5相當,1,696mm的車高則類似於X6的斜背現條,而擁有3,000mm的長軸距更與旗艦休旅X7相仿。在休旅家族「3X」基因融合後,使得iX在同級車的競爭中更具優勢。在iX上的「大鼻孔」可是有著獨特科技,新研發的烤漆技術具備自我修復功能,若不小心造成刮傷,水箱護罩將在常溫24小時或高溫下5分鐘,能達成自行修復效果。不過iX的引擎蓋需要特殊的工程模式才能開啟,這是為了防止車主不了解複雜的電路系統造成意外。因此,車頭的廠徽就變化出別出心裁的功能,按下BMW標誌後,將會開啟雨刷水注入孔。藏在BMW廠徽下的是雨刷水注入孔。(圖/張文玠攝)車尾以狹長型的尾燈來呼應車頭的設計語彙。(圖/張文玠攝)進入車室後,隨即感受到極簡的陳設氛圍,而身為純電車,iX也將環保理念納入其中,採用FSC 認證天然木紋飾板,輔以水晶套件來點綴車室豪華氣息。並且將車室中所需要的按鈕、撥鍵簡化,大多數功能均以觸控虛擬方式為主,展現出平整的車室風格。一體式的曲面螢幕整合14.9吋中央螢幕與12.3吋兩面數位儀錶,並採用iDrive 8.0 全新介面,除了具備流暢的處理速度外,視覺上也更加直覺式控制。車頂的亮點則是iX 標配的電控調光全景式玻璃車頂,有延伸車室空間的功能,同時配備了電控調節採光功能,能切換為透明或霧面。12.3吋數位儀表和14.9吋的中控螢幕,都配備新開發的一體式曲面螢幕,並搭載全新世代iDrive 8使用者介面。(圖/張文玠攝)排檔採用頂級水晶內裝套件,搭配著FSC認證天然木質飾板。(圖/張文玠攝)標配電控調光全景式玻璃車頂,能在透明、霧面中進行切換。(圖/張文玠攝)在台所亮相的BMW iX目前有xDrive40及xDrive50兩車型,本次試駕的為xDrive40動力編成,搭載76.6kWh的電池組,最大動力可輸出326hp與64.2kgm,0-100km/h加速需6.1秒,最高續航里程可達425km,充電僅需10分鐘即可達到150km的續航里程,僅31分鐘即可充電至80%。更高階的xDrive50則搭載容量111.5kWh的電池,最大動力可達523hp及78.0kgm,0-100km/h加速只要4.6秒,最快35分鐘即可充電到80%最高續航里程更能達到630km。xDrive40的純電行駛里程為425公里,充電10分鐘即可行駛150公里,充電31分鐘可充至80%。(圖/張文玠攝)受限於先天條件,電動車普遍缺少熱血的引擎聲浪,BMW為此特地請來奧斯卡金像獎原創配樂得主Hans Zimmer操刀,在不同的駕駛模式下,變化出不同的引擎聲浪。此外,BMW iX採用了第五代eDrive系統,除了在馬達、變速系統等體積上變小變輕的優勢外,加速表現也更加線性,並不會有過去那種加速像被踢皮球般的壓迫感,反而呈現出意料外的沉穩感受。雙前座採用類桶椅配置,運動感十足,駕駛座還擁有按摩功能。(圖/張文玠攝)xDrive 40的加速表現比過去更沉穩、更細膩。(圖/張文玠攝)車重超過兩噸、車長逼近5米,iX 或許會給人一種重拖笨重的印象,但事實上在重踩下踏板的那一剎那,所有的質疑隨即消失。那線性卻迅速的加速感,立即讓人從休旅車格變身為中大型房車的駕馭感,充滿了運動化的座椅也牢牢將駕駛定立在座位上。懸吊對於路面上的處理更是一大亮點,在經落差較大的路面時,所呈現的吸震效果相當迅速,於快於慢都有著高水準的絲滑處理。iX與X5的價格相當,如果充電的種種條件都能克服,或許如本刊記者這種「燃油派」都有可能「捨油投電」。比較遺憾的是,今年度iX在台灣的配額僅有600輛,但訂單卻破1,500張,雖然已陸續開始交車,但長達半年以上的等候期,仍是眾多車主最無奈的等待。
新車試駕/韓風商務歐爸駕到 Hyundai Staria CEO
近幾年車市中掀起了一陣商務取向旋風,無論是日系、歐系都有專屬車輛上榜,而今天的主角則是來自韓國的Hyundai Staria CEO,許多人將其歷史追朔至starex車款,也意味著Hyundai的商務用車更加進化,而Staria車系編程一路從149.8萬到209.8萬元。此次所試駕的車型為最高階的CEO-B版本,接下來就讓各為隨著本刊記者的腳步來看看CEO-B有些什麼過人之處。 科技總裁StariaCEO可說是商務車中的高顏值新星,對於後排買家的面子可說是非常的掛的住,首先新世代 Hyundai家族化的設計,在水箱護罩兩旁結合了矩陣式LED投射大燈,而配上中央廠徽,並且車上所有的金屬部件都換上了CEO車型特有LuxuryPackage,並以玫瑰金呈現,可說是非常的吸睛。車側吸引人目光的就是那大到不行的車窗,甚至與車門巧妙的形成了5:5的比例風格,腳下踩著18吋的幾何切削鋁圈,更加替富與科技感的Staria CEO點綴出如科幻電影中的飛行器一樣,車尾最大的亮點無外乎與自家IONIQ 5相仿的大面積LED像素尾燈,使商務車型更添加了些尾部看頭。使用了家族化的網狀水箱護罩,並在多處使用了玫瑰金的方式呈現出豪華的氣息。(圖/趙世勳攝)18吋的幾何切削式鋁圈也替Hyundai Staria CEO營造出了不同的科技語彙。(圖/趙世勳攝)將IONIQ 5的LED尾燈設計融入車尾設計主軸,使前後皆達到了未來科技樣貌。(圖/趙世勳攝)Staria車室內使用了轎式設計,甚至在連排檔機構也使用了線傳方式,也就意味著前方中控周邊的整齊度將大幅的提升,與自家的Santa Fe Tucson L 有些許類似之處,顯示數據及操作設定上由10.25吋的數位儀表及中控的8吋多媒體主機為主,同樣也可藉由無線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連接視聽娛樂,同時在下方也備有無線充電板的配置。而在中控台周邊都具備相當豐富的置物空間,中央置物盒上方的置杯架也可以卸除、甚至在底部也可以放置物品,而環繞氣氛燈更是將車艙中的氣氛營造到滿點,另外全車擁有14組杯架與6 組USB充電孔,完全顧慮到了車上各排乘客的需求。(圖/趙世勳攝)採用了線傳式的排檔配置,並運用按鈕的方式進行排檔。(圖/趙世勳攝)中控使用了一具8吋螢幕並且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連接功能。(圖/趙世勳攝) 舒適的層峰體驗身為一輛商務用車型,最重要的無外乎為後排買家的舒適取向為主,首先在車室頂部以全景式天窗為主,相較競爭對手,Staria CEO 後排乘客除了乘坐舒適度外,也兼顧了視覺的部分,而在兩旁大面積的車窗也可透過側邊的窗簾來達到遮蔽的效果,接下來就是Staria CEO內裝的重頭戲,後座乘客的「零重力Relaxion」座椅為此輛車的最大賣點,首先除了標準的電動調整功能之外,在座椅部分更有著通風、加熱甚至四向腿靠調整,並且可使用一鍵120度仰躺功能,當然支撐性極佳的蝴蝶頭枕也是一定要有的,滿足商務客群的需求。同時也意味著Hyundai將進入了層峰買家的市場之中。車室內可見到頂部的全景天窗,也顧慮到了後座乘客的視覺享受。(圖/趙世勳攝)座椅為「零重力Relaxion」配置除了在發泡棉及支撐性上有絕對的表現。(圖/趙世勳攝)其中還有一鍵120度仰躺的功能配置,不難想像乘坐時的舒適度。(圖/趙世勳攝)伶俐身段Hyundai Staria CEO以 2.2 升柴油動力輸出,首先具備了177ps 的馬力,而43.8公斤米的扭力輸出在1500轉即可湧現,當然為推動一輛5.2米及2.3頓的車重為前提,如此低轉高扭的目的為提供優秀的起步反應,車內即使坐滿三排乘客的情況下,也有足夠的動力可維持駕駛所需的動力輸出,而受惠於柴油配置下平均油耗具備了14km/l的表現。也由於使用了與旗下Santa Fe Tucson L同款N3底盤的緣故,相較於一般商旅車所出現的彈跳感在Hyundai Staria CEO幾乎感覺不到,換來的是更加沉穩的路面表現,並且擁有LV2輔助駕駛系統的幫助下,在STOP&GO功能的自動跟車,甚至是全速域的車道維持輔助等等也是一應俱全。(圖/趙世勳攝)綜觀當今後座乘客為主的市場下,VWMulitivan、TOYOTA Alphard以及M-Benz V-Class等車款一直以來都是買家的首選,Staria CEO的出現無外乎有著一種新秀之姿般的亮眼,可能使這場豪華商務車之戰多了先新意。
新車試駕/BMW 128ti 挑逗你的中年熱血
第一次開到BMW「ti」車型,距今已接近30年。1994年BMW 318推出掀背車「318ti」,其短車尾的前衛造型在當時引發車友一陣美醜論戰。再往前推,則是1960年代的「1800ti」與「2000ti」。去年聽聞BMW再以「ti」為名推出新車「128ti」,本刊記者即對這「30年一見」的車款充滿期待與好奇。從命名可以得知,「128ti」是附屬在1 series下的車型,因此車身尺寸和主要的外觀,基本上也都和1 series相同。差異處在於「ti」專屬配色套件、專屬內裝、運動化方向盤、雙前座跑車座椅、鋁圈等,以及重新調校後的引擎與懸吊等。「ti」套件的配色會隨車身而變,此次試駕的128ti為白色,側裙、前後氣壩飾條、煞車卡鉗等套件即搭配紅色,相當搶眼。搭配紅色側裙、前後氣壩飾條、煞車卡鉗等套件,相當搶眼。(圖/黃耀徵攝)搭配紅色側裙、前後氣壩飾條、煞車卡鉗等套件,相當搶眼。(圖/黃耀徵攝)LED頭燈組採用新世代6角型日行燈,並附自動遠光燈輔助功能。(圖/黃耀徵攝)座艙內主要以大量的紅色縫線、滾邊來搭配深色內裝,其他如儀表、中控配置,仍維持1 Series的風格。中控為搭載iDrive 7.0系統的10.25吋觸控螢幕,內建「你好 BMW!」聲控功能,並支援無線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連接。另外標配10.25吋全數位虛擬儀表及HUD 抬頭顯示,但手機無線充電則因晶片短缺而取消。以大量的紅色縫線、滾邊搭配黑色內裝,中央扶手上也綴有顯眼的紅色「ti」字樣。(圖/黃耀徵攝)標配10.25吋虛擬儀表,可顯示導航地圖。(圖/黃耀徵攝)由中控螢幕設定跑車模式儀表,可看見馬力、扭力、G值得瞬間變化。(圖/黃耀徵攝)128ti搭載的是和M135ixDrive同一顆2.0升Twin Power Turbo引擎,經過調校後最大輸出為265匹馬力與40.8公斤米扭力。這個數據恰好補進M135i(306匹馬力)與120i(178匹馬力)間多達128匹馬力差的空隙,讓整個1-series的動力選擇更完整。有意思的是,128ti的265匹最大馬力,正好是AUDI、M-Benz等競爭品牌同級車的真空帶,這也造就128ti幾乎沒有同級競爭對手。以128ti的動力表現來看,定位為「小鋼砲」並不為過,比較讓人疑慮之處,是首次採用前驅平台設定的128ti,是否會影響到BMW素有的操控表現?這也是本刊記者特別關注的重點,因此試車地點特別選在大屯山、七星山一帶的山道。128ti搭載2.0升TwinPower Turbo引擎,可輸出265匹最大馬力與40.8公斤米最大扭力。(圖/黃耀徵攝)128ti搭配的是8速Steptronic運動化手自排變速箱,0-100km/h加速為6.1秒,在一般道路溫和踩下油門時,可以感受到平順穩健的加速表現。不過若將駕駛模式調至Sport動態模式,再大腳重踩油門,在轉速至1,750rpm輸出40.8公斤米最大扭力的同時,即可明顯感受到方向盤的左右拉扯力道,相當有意思,但也更需一些駕駛技巧。搭配8速Steptronic運動化手自排變速箱,0-100km/h加速只需6.1秒。(圖/黃耀徵攝)此外,為了彌補與四驅設定M135i的操控差距,128ti採用與M135i xDrive 相同的 Torsen前軸機械式限滑差速器,再加上剛性強化防傾桿、車身調降10mm的M跑車化懸吊系統、運動化轉向系統等配備加持,128ti在彎道的表現堪稱精準、靈活,整體操控表現雖仍不及M135i,操控樂趣卻更勝一籌。紅色側裙加上紅色煞車套件更顯跑格,輪胎尺寸為225/40R18。(圖/黃耀徵攝)回歸現實面,乘坐128ti的舒適性實並不如120i,而身為一部前驅小鋼砲,214萬元的售價也不算平民,主力客層約要拉到40歲以上。本刊記者認為,這是一輛好玩但不一定好開的車,絕不會是主力銷售車款。換句話說,128ti的出現,更多意義是為了讓1 series家族更完整,所以總代理汎德汽車引進的數量也相當有限。如果你正是那少數仍帶點熱血的中年Bimmer,128ti絕對是你的菜!
新車試駕/奢華跑旅新選擇 INFINITI QX55
「跑旅車」這個名詞在最近幾年蔚為流行,雖然有人笑說是「壓扁一點的休旅車」,但這壓低車身後,斜背、類似跑車的造型,也吸引不少消費者。以BMW為例,旗下X2、X4、X6等跑旅,銷售量約占了整個X家族的4成左右。台灣的中小型豪華跑旅市場,長年來幾乎都是M-BenzGLC Coupe、BMW X4以及AUDI Q5Sportback的天下。如今日系的INFINITI也前來搶這塊餅,推出QX50的跑旅版QX55,而且因為價格相對歐系品牌親民,市場反應相當熱烈,首批引進的新車已售罄,總代理裕隆日產正在向原廠爭取更多配額。QX55設定的競爭對手為M-Benz、BMX、AUDI等歐系品牌同級車。(圖/INFINITI提供)相較於QX50標準的SUV設定,QX55在車身後半採用Coupe般的斜背線條,圓弧窗框與尾燈銜接,車尾的線條圓潤且層次分明,加上橫置華麗的尾燈、雙出尾管營造出跑車化的形象,完全不會因為身為SUV的車體而顯得突兀。車頭的加大下氣壩帶來更運動化的視覺化面,並能減少行駛時的風阻,帶來更穩定的行車路感。腳下踩著20吋的削切式鋁圈,在行進間更有著流動的光影視覺。.雙弓式水箱護罩的設計靈感來自日本摺紙,線條細膩並帶來更豐富的光影變化。(圖/方萬民攝)與概念車QX Sports相似的LED琴鍵式尾燈組,搭配全新的車尾線條,使車尾更具有科技感。(圖/方萬民攝)內裝設定上,QX55 與 QX50 採用相同的中控台配置,配備雙螢幕主控台、HUD 彩色投影系統、三區獨立恆溫空調。而在影音系統部分,除了原廠的衛星導航系統外,並支援Apple CarPlay以及Android Auto手機連結功能,並配置16具揚聲器的Bose Performance音響系統,提供劇院等級的聽覺享受。在車室風格上,除了基本的墨石黑內裝配色外,QX55新增了受訂生產的紅黑及黑白雙色內裝選擇,主要目的是透過前後椅面、中央扶手等處包覆皮質配色的變化,加強運動化的風格。配備16具揚聲器的BosePerformance音響,擁有劇院等級的聽覺享受。(圖/方萬民攝)內裝基本配色為黑色,但可受訂生產紅黑及黑白雙色內裝。(圖/方萬民攝)後坐腿部空間相當寬敞,也不因斜背設定而影響頭部空間。(圖/方萬民攝)QX55全車系在動力設定上,皆是搭載一具可變壓縮比的VC-Turbo渦輪汽油引擎,並且在2.0升排氣量設定下,可提供268匹最大馬力與38.7公斤米最大扭力,搭配模擬8速的CVT變速箱,可提供11.3km/l的油耗表現,以一輛超過1.8噸重、馬力超過250匹的休旅車來說,算是相當省油。搭載2.0升渦輪汽油引擎,可提供268匹最大馬力與38.7公斤米最大扭力,相當具有競爭力。(圖/方萬民攝)實際駕駛QX55,一路上的行車路感皆為扎實且穩定;尤其在運動模式下,無論在換檔反應、動力輸出都變得戰鬥個性十足。行走山路時,隨著重心轉移的瞬間,智慧型的懸吊設定加持,讓攻克彎道多了更多助力與自信。此外,QX55還配有主動式電子引擎腳的黑科技,當電腦偵測引擎將產生晃動時,馬達會預先產生抑制反作用力,降低引擎振動與噪音,維持運作平穩的輸出表現。在彎道中可清楚感受到扎實的底盤特性,充滿攻克彎道的樂趣。(圖/方萬民攝)透過智慧型四輪驅動系統的加持,在各種不同路況皆能獲得所需的行車輔助。(圖/方萬民攝)整體而言,本刊記者認為,QX55把箭頭指向1A2B等歐系豪華品牌同級車,優勢在於優異的操控表現,以及超過50萬元的價差。不過買車除了考慮需求外,有時也是一種衝動,裕隆日產若不能盡快爭取更多的QX55配額,很難保證這些熱情的消費者不會因等不到車而變心。
新車試駕/油加300可跑150公里 M-BENZ C300 Sedan
M-Banz C-Class歷經7年終於迎來全新改款的W206世代,外型承襲諸多S-Class元素、配置更大的車室空間,同時全面導入EQ Boost 48V輕油電,達成加油加300元就能跑150公里的成就,同時推出Sedan(房車)、Estate(旅行車)車型。相較於前代W205車型,W206採用的是MRA2底盤(Modular Rear Architecture),讓後座的腿部、頭部空間都略微增加,並從外觀到內裝都有著老大哥S-Class的影子,幾乎可以說是次旗艦車型。而W205的W206的前後輪距也經過重新設計,W205為前輪距大於後輪距,在激烈操駕時反應會較慢,但也較安全,而W206為後輪驅動,因此後輪距大於前輪距,直線行駛時穩定度相當高、車頭轉向也更靈活。車身腰線雖然維持簡潔,但仍以貫穿的折線點綴增加車身的肌肉感。(圖/馬景平攝)此次C-Class Sedan共有3種車型,包括C180、C200以及C300,此次試駕售價為289萬元的C300 Sedan,但額外選購要價47.7萬配件,包括特殊烤漆消光黑、真皮運動座椅、多光束頭燈、全景天窗、HUD、多區恆溫空調、電熱座椅、防盜套件、夜色套件等配件。前後台都有別於以往的銳利、剛硬較為圓潤,車室佈局科技感大增。(圖/馬景平攝)車頭部分,家族式的梯形水箱罩、帶有殺氣的頭燈組,已經不若前代的銳利,取得代之是圓潤的凝鍊,微微上凸的引擎蓋讓車頭在視覺上又增添不少跑格;車側維持M-Benz一貫的簡約,僅以門把上的貫穿折線以及側裙上方的內折設計點綴。C300 Sedan看似與前代車型大小相同,但因採用全新的底盤,因此車長增加107mm、車寬略增10mm、軸距也加長了25mm,不過整體車格還沒有逾越二哥E-Class的地位。採用12.3吋全數位儀表板,內建導航訊息也能顯示在上面。(圖/馬景平攝)進入車室後,第一個感覺就是奢華、科技,採用了12.3吋全數位儀表板、11.9吋垂直中控螢幕,而中控螢幕也特別傾向駕駛6度,螢幕上方就是隆起的三駝峰出口,加上副駕駛座前的木紋飾板,並採用頂級揚聲器柏林之音,在科技環繞的車室中又找回一點溫度。在人手一機的時代,車內有2個大螢幕一點也不奇怪,副駕前的飾板以木紋飾板中和車飾內的冰冷。(圖/馬景平攝)前面提到,由於車體略微增大,因此後座腿部空間增加了20mm、頭部空間也擴展了15mm,雖然幅度不大,但對狹小的車室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同時原廠也特別針對座椅重新設計成更符合人體工學姿勢。揚聲器採用頂級的「柏林之音」,無論低、中、高音表現都有相當水準。(圖/馬景平攝)雖然是房車,但行李箱的容量仍有455公升,若將底版掀開,可以看到裡頭還有個摺疊箱,而右側也設置了一鍵收折後座的貼心按鍵,當然行李箱也支援電動啓閉。受惠於新底盤MRA2底盤,W206世代車型的後座空間相比前代更大更舒適。(圖/馬景平攝)由於新一代W206已經全車系搭載EQBoost 48V輕油電,搭配上9G-Tronic手自排變速箱、代號M254的2.0升直四渦輪引擎,使得綜效馬力達到278匹馬力,峰值扭力則來到40.8kgm,同時平均油耗也有14.3km/ltr的表現,若以每公升30元的汽油換算,300元就可以行駛約150公里。在主動安全配備上,W206標配定速測距輔助、智能轉向輔助、閃避轉向輔助、主動防撞輔助、行人偵測及車道壅塞防撞輔助、主動盲點輔助含離車警示輔助、主動車道維持輔助、主動後方安全防護等配備。C300 Sedan搭載9G-Tronic手自排變速箱、代號M254的2.0升直四渦輪引擎以及EQ Boost 48V輕油電,綜效馬力達到278匹。(圖/馬景平攝)在實際駕駛上路後,可以立即感受到在EQ Boost 48V輕油電輔助下靜止起步的滑順,無論輕踩抑或重踩油門,都能立即得到動力回饋,加上全新MRA2底盤配上跑車化獨立懸吊,路感、過彎側傾表現都在水準之上。
新車試駕/油加300可跑150公里 M-BENZ C300 Sedan
M-Banz C-Class歷經7年終於迎來全新改款的W206世代,外型承襲諸多S-Class元素、配置更大的車室空間,同時全面導入EQ Boost 48V輕油電,達成加油加300元就能跑150公里的成就,同時推出Sedan(房車)、Estate(旅行車)車型。相較於前代W205車型,W206採用的是MRA2底盤(Modular Rear Architecture),讓後座的腿部、頭部空間都略微增加,並從外觀到內裝都有著老大哥S-Class的影子,幾乎可以說是次旗艦車型。而W205的W206的前後輪距也經過重新設計,W205為前輪距大於後輪距,在激烈操駕時反應會較慢,但也較安全,而W206為後輪驅動,因此後輪距大於前輪距,直線行駛時穩定度相當高、車頭轉向也更靈活。車身腰線雖然維持簡潔,但仍以貫穿的折線點綴增加車身的肌肉感。(圖/馬景平攝)此次C-Class Sedan共有3種車型,包括C180、C200以及C300,此次試駕售價為289萬元的C300 Sedan,但額外選購要價47.7萬配件,包括特殊烤漆消光黑、真皮運動座椅、多光束頭燈、全景天窗、HUD、多區恆溫空調、電熱座椅、防盜套件、夜色套件等配件。前後台都有別於以往的銳利、剛硬較為圓潤,車室佈局科技感大增。(圖/馬景平攝)車頭部分,家族式的梯形水箱罩、帶有殺氣的頭燈組,已經不若前代的銳利,取得代之是圓潤的凝鍊,微微上凸的引擎蓋讓車頭在視覺上又增添不少跑格;車側維持M-Benz一貫的簡約,僅以門把上的貫穿折線以及側裙上方的內折設計點綴。C300 Sedan看似與前代車型大小相同,但因採用全新的底盤,因此車長增加107mm、車寬略增10mm、軸距也加長了25mm,不過整體車格還沒有逾越二哥E-Class的地位。採用12.3吋全數位儀表板,內建導航訊息也能顯示在上面。(圖/馬景平攝)進入車室後,第一個感覺就是奢華、科技,採用了12.3吋全數位儀表板、11.9吋垂直中控螢幕,而中控螢幕也特別傾向駕駛6度,螢幕上方就是隆起的三駝峰出口,加上副駕駛座前的木紋飾板,並採用頂級揚聲器柏林之音,在科技環繞的車室中又找回一點溫度。在人手一機的時代,車內有2個大螢幕一點也不奇怪,副駕前的飾板以木紋飾板中和車飾內的冰冷。(圖/馬景平攝)前面提到,由於車體略微增大,因此後座腿部空間增加了20mm、頭部空間也擴展了15mm,雖然幅度不大,但對狹小的車室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同時原廠也特別針對座椅重新設計成更符合人體工學姿勢。揚聲器採用頂級的「柏林之音」,無論低、中、高音表現都有相當水準。(圖/馬景平攝)雖然是房車,但行李箱的容量仍有455公升,若將底版掀開,可以看到裡頭還有個摺疊箱,而右側也設置了一鍵收折後座的貼心按鍵,當然行李箱也支援電動啓閉。受惠於新底盤MRA2底盤,W206世代車型的後座空間相比前代更大更舒適。(圖/馬景平攝)由於新一代W206已經全車系搭載EQBoost 48V輕油電,搭配上9G-Tronic手自排變速箱、代號M254的2.0升直四渦輪引擎,使得綜效馬力達到278匹馬力,峰值扭力則來到40.8kgm,同時平均油耗也有14.3km/ltr的表現,若以每公升30元的汽油換算,300元就可以行駛約150公里。在主動安全配備上,W206標配定速測距輔助、智能轉向輔助、閃避轉向輔助、主動防撞輔助、行人偵測及車道壅塞防撞輔助、主動盲點輔助含離車警示輔助、主動車道維持輔助、主動後方安全防護等配備。C300 Sedan搭載9G-Tronic手自排變速箱、代號M254的2.0升直四渦輪引擎以及EQ Boost 48V輕油電,綜效馬力達到278匹。(圖/馬景平攝)在實際駕駛上路後,可以立即感受到在EQ Boost 48V輕油電輔助下靜止起步的滑順,無論輕踩抑或重踩油門,都能立即得到動力回饋,加上全新MRA2底盤配上跑車化獨立懸吊,路感、過彎側傾表現都在水準之上。
新車試駕/車壇全能冠軍 豪華越野之王
素以越野性能聞名的英國汽車品牌LAND ROVER,繼旗下的Defender熱賣到全球大缺車後,更高一階的Discovery也在今年10月引進小改款車型,並全面搭配R-Dynamic運動外觀套件,再度延續LAND ROVER的發燒話題。這次導入的兩款車型,分別為搭載3.0升直六雙渦輪增壓引擎的D250 R-Dynamic SE,售價329萬元;以及搭載2.0升直四渦輪增壓引擎的P300 R-Dynamic SE,售價357萬元。兩款車皆新增48V輕油電系統,油耗表現與性能均比小改款前增進不少。Discovery的外型已不像過去那麼方正,但霧黑加大的蜂巢式水箱護罩,仍帶出家族的越野基因。配備高階LED頭燈,並整合了序列式動態方向指示燈。Discover的已不再像以往那樣方正剛硬,但LED頭燈組採用了前後鏤空設計,並搭配加大的霧黑色蜂巢式水箱護罩,仍可低調地帶出家族的越野基因特色。視線來到車側部分,則可發現葉子板處有著驗明正身的「Discovery」銘牌。近5米的車長都較主要對手BMW X5、M-BENZ GLE長,加上線條比小改款前圓潤許多,感覺也更流線化。車尾的視覺感受比較奇怪,感覺有點想沿襲過去側邊開門時的不對稱設計,但實際上仍是使用目前較常用的上掀式尾門。車尾為不對稱設計,尾燈組的LED燈條排列較之前更簡潔,並有燻黑效果。內裝鋪陳採全新設計,但大致維持了Land Rover一貫的對稱式格局。首先看到中控以一具11.4吋的Pivi Pro資訊娛樂控制系統,並整合了導航、影音、電話等行車資訊,並可支援兩組藍牙連線與Apple CarPlay、Andriod Auto智慧型手機連結功能。駕駛儀表板採用12.3吋數位虛擬儀表,可顯示導航及車速等行車資訊。全新設計的家族化四幅式方向盤,與Defender甚為相似,採用了隱藏式按鍵配置,可支援多項車輛功能控制鍵,操作也十分就手。中央觸控螢幕升級至11.4吋,並導入全新Pivi Pro介面,可進行各種越野設定,並新增360度3D環景影像、ClearSight Ground View對地視野透視底盤影像、水深偵測等功能。Discovery為7人座車型,由於軸距將近3米,第三排座椅的空間表現相當優異,原廠號稱可坐入身高190公分的巨漢。而在後尾廂處的下隔板採隱藏式設計,可利用電動收放功能將其放下,特別的是,這塊隔板可承受將近300公斤的重量,豐富了載重所承受的需求及功能性。全車座椅均可採電動調整及收摺,二、三排座椅傾倒後可獲得2,391公升的最大容量。後座車門旁與行李廂皆具備第二、三排調整控制快捷鍵,操作極為便利。尾廂的下隔板可利用電動收放功能放下,這塊隔板可承受將近300公斤的重量。第三排座椅的空間表現十分優異,不輸一般小型房車。第二、三排座椅皆可透過按鍵電動收摺,十分方便。動力方面,此次試駕的為Land Rover Discovery的D250 R-Dynamic SE車型,搭載3.0升Ingenium直列六缸柴油雙渦輪增壓引擎,動力輸出達249匹與58.1kgm,搭配著MHEV 48V輕油電混合動力科技,利用減速時回收動能,並於起步時輔以引擎加速,達到優化整體效能與高效率的動力輸出。此外,Discovery採用了AWD全時四輪傳動系統,並且結合Adaptive Dynamics主動動態控制系統、電子氣壓式懸吊、電子式加力箱與ClearSight Ground View底盤透視等尖端底盤科技,以及氣壓式懸吊系統的輔助下,最大涉水深度提升至90公分,越野能力已完全不輸同品牌的老大哥與Range Rover相同的穿越能力。
新車試駕/車壇全能冠軍 豪華越野之王
素以越野性能聞名的英國汽車品牌LAND ROVER,繼旗下的Defender熱賣到全球大缺車後,更高一階的Discovery也在今年10月引進小改款車型,並全面搭配R-Dynamic運動外觀套件,再度延續LAND ROVER的發燒話題。這次導入的兩款車型,分別為搭載3.0升直六雙渦輪增壓引擎的D250 R-Dynamic SE,售價329萬元;以及搭載2.0升直四渦輪增壓引擎的P300 R-Dynamic SE,售價357萬元。兩款車皆新增48V輕油電系統,油耗表現與性能均比小改款前增進不少。Discovery的外型已不像過去那麼方正,但霧黑加大的蜂巢式水箱護罩,仍帶出家族的越野基因。配備高階LED頭燈,並整合了序列式動態方向指示燈。Discover的已不再像以往那樣方正剛硬,但LED頭燈組採用了前後鏤空設計,並搭配加大的霧黑色蜂巢式水箱護罩,仍可低調地帶出家族的越野基因特色。視線來到車側部分,則可發現葉子板處有著驗明正身的「Discovery」銘牌。近5米的車長都較主要對手BMW X5、M-BENZ GLE長,加上線條比小改款前圓潤許多,感覺也更流線化。車尾的視覺感受比較奇怪,感覺有點想沿襲過去側邊開門時的不對稱設計,但實際上仍是使用目前較常用的上掀式尾門。車尾為不對稱設計,尾燈組的LED燈條排列較之前更簡潔,並有燻黑效果。內裝鋪陳採全新設計,但大致維持了Land Rover一貫的對稱式格局。首先看到中控以一具11.4吋的Pivi Pro資訊娛樂控制系統,並整合了導航、影音、電話等行車資訊,並可支援兩組藍牙連線與Apple CarPlay、Andriod Auto智慧型手機連結功能。駕駛儀表板採用12.3吋數位虛擬儀表,可顯示導航及車速等行車資訊。全新設計的家族化四幅式方向盤,與Defender甚為相似,採用了隱藏式按鍵配置,可支援多項車輛功能控制鍵,操作也十分就手。中央觸控螢幕升級至11.4吋,並導入全新Pivi Pro介面,可進行各種越野設定,並新增360度3D環景影像、ClearSight Ground View對地視野透視底盤影像、水深偵測等功能。Discovery為7人座車型,由於軸距將近3米,第三排座椅的空間表現相當優異,原廠號稱可坐入身高190公分的巨漢。而在後尾廂處的下隔板採隱藏式設計,可利用電動收放功能將其放下,特別的是,這塊隔板可承受將近300公斤的重量,豐富了載重所承受的需求及功能性。全車座椅均可採電動調整及收摺,二、三排座椅傾倒後可獲得2,391公升的最大容量。後座車門旁與行李廂皆具備第二、三排調整控制快捷鍵,操作極為便利。尾廂的下隔板可利用電動收放功能放下,這塊隔板可承受將近300公斤的重量。第三排座椅的空間表現十分優異,不輸一般小型房車。第二、三排座椅皆可透過按鍵電動收摺,十分方便。動力方面,此次試駕的為Land Rover Discovery的D250 R-Dynamic SE車型,搭載3.0升Ingenium直列六缸柴油雙渦輪增壓引擎,動力輸出達249匹與58.1kgm,搭配著MHEV 48V輕油電混合動力科技,利用減速時回收動能,並於起步時輔以引擎加速,達到優化整體效能與高效率的動力輸出。此外,Discovery採用了AWD全時四輪傳動系統,並且結合Adaptive Dynamics主動動態控制系統、電子氣壓式懸吊、電子式加力箱與ClearSight Ground View底盤透視等尖端底盤科技,以及氣壓式懸吊系統的輔助下,最大涉水深度提升至90公分,越野能力已完全不輸同品牌的老大哥與Range Rover相同的穿越能力。
飆上路/大尾紳士 JAGUAR F-Pace P250 R-Dynamic S
英倫紳士Jaguar與越野貴族Land Rover雖同為英國品牌,但半世紀來,兩家車廠各自歷經多次轉賣易主,可說是命運多舛。2008年,兩家車廠同時被賣到印度塔塔集團,公司合併為JLR(Jaguar Land Rover),成為繼1968年英國利蘭汽車時期之後,Jaguar與Land Rover再度同屬一家公司。既屬同一集團,兩家車廠的技術自然互相交流成長。此次Jaguar推出的小改款F-Pace,在許多內裝鋪陳與科技上,便能看到LandRover的影子。在豪華休旅車領域,Jaguar與Land Rover既互相合作也彼此競爭,在產品相似頗高的情況下,外觀設計與品牌價值,便成了消費者下手的考量點。在車側以俐落的鈑金線打造出俐落的腰身線條。 (圖/張文玠攝)此次試駕的Jaguar F-Pace P250 R-Dynamic S,售價299萬元,外型設計靈感借鏡了Jaguar當家的F-Type跑車,為了彰顯R-Dynamic S的個性,運用了全黑化的外觀套件,以Jaguar代表性Monogram六角形圖騰的網狀水箱護罩為首,搭配兩旁俐落的LED頭燈組,車頭輪廓頗具運動氣息。視線移至車側,可看見明顯的肌肉線條搭配恰到好處車身比例,將F-Pace P250 R-Dynamic S塑造出獨特的硬漢形象。車尾所配置的全新狹長式尾燈,更融入賽道避車彎的元素,夜晚奔馳時,尾燈的光影流散,又是另一種神祕氣質。Monogram六角形圖騰的網狀水箱護罩搭配著R-Dynamic的標誌性銘牌。 (圖/張文玠攝)大燈中也可看到家族中的Monogram設計語彙。 (圖/張文玠攝)改款後的尾燈以賽道中避車彎元素打造,令車尾線條更加豐富。 (圖/張文玠攝)進到F-Pace P250車室後,明顯有種熟悉的感覺,因為與Land Rover共用平台,在配置上有些相似。不過載選配雙色溫莎皮革與木質飾板的加持下,整個車室的鋪陳更顯奢華。中控最引人注目的是11.4吋的曲面玻璃觸控螢幕,搭載了Pivi Pro車輛資訊娛樂系統,而且操作就如同智慧型手機介面,既直覺又便利。F-Pace P250 R-Dynamic S標配了英國鑑賞級Meridian400W音響系統,提供了主動降噪技術,也能針對行車路面的雜音進行主動抑制,創造更寧靜的車室。此外,除了標配4區恆溫空調外,選配的空氣品質偵測功能與車室負離子系統,能有效過濾PM2.5懸浮微粒,也替車室的空氣品質把關。而在行車資訊上可透過Jaguar HUD抬頭顯示科技來查看,當中以大型全彩高顯像螢幕為輸出,並整合所有車輛訊息,除了基本的車速和導航外,也可將安全、便利警示與更新功能直接投射到駕駛視線前方,減少駕駛將目光離開道路的時間。選配的雙色溫莎皮革,使車艙中運動氣息與奢華感受並俱。 (圖/張文玠攝)方向盤左右的多功按鍵,可輕易操作定速巡航及相關的道路輔助功能。 (圖/張文玠攝)12.3吋的數位化儀表,可依駕使需求顯示導航等多種畫面。 (圖/張文玠攝)在動力方面,F-Pace目前在台僅提供2.0升汽油四缸渦輪增壓引擎的單一動力,可輸出250ps的最大馬力及365Nm最大扭力,搭配Jaguar Drive Selector 8速手自排變速箱,0-100 km/h加速僅需7.3秒。此具2.0L的渦輪增壓引擎,可因應各種在行車時所需的動力需求。 (圖/張文玠攝)在底盤部分採前鋁合金雙A臂與後方一體式多連桿的設計,使F-Pace達到近乎50:50的跑車式完美配重,也令這輛1.8噸多的大傢伙,也同時擁有絕對靈活的動態表現。搭載四輪傳動系統與IDD智慧型動力傳動系統,能透過感測器主動分析值預測車輛動態。 (圖/張文玠攝)在筆者試駕時,一開始不太習慣F-Pace的輸出慣性,並且視角上由於車頭的高聳,行駛時格外小心翼翼。不過在稍適應後,筆者將駕駛模式調至較為激進的賽道模式,隨即被那滿溢的動力與扎實的底盤所震攝住,甚至有些著迷。在豪華休旅車市場,F-Pace的主要競爭對手應該屬於BMW X3、M-BENZ GLC這一級距,若論性能與配備與售價,F-Pace的確有競爭力。但說實話,礙於品牌價值考量,多數消費者不太會以Jaguar F-Pace為首選。當然,若是你想擁有一輛風格獨特的靚駒,Jaguar F-Pace會是不錯的答案!
飆上路/大尾紳士 JAGUAR F-Pace P250 R-Dynamic S
英倫紳士Jaguar與越野貴族Land Rover雖同為英國品牌,但半世紀來,兩家車廠各自歷經多次轉賣易主,可說是命運多舛。2008年,兩家車廠同時被賣到印度塔塔集團,公司合併為JLR(Jaguar Land Rover),成為繼1968年英國利蘭汽車時期之後,Jaguar與Land Rover再度同屬一家公司。既屬同一集團,兩家車廠的技術自然互相交流成長。此次Jaguar推出的小改款F-Pace,在許多內裝鋪陳與科技上,便能看到LandRover的影子。在豪華休旅車領域,Jaguar與Land Rover既互相合作也彼此競爭,在產品相似頗高的情況下,外觀設計與品牌價值,便成了消費者下手的考量點。在車側以俐落的鈑金線打造出俐落的腰身線條。 (圖/張文玠攝)此次試駕的Jaguar F-Pace P250 R-Dynamic S,售價299萬元,外型設計靈感借鏡了Jaguar當家的F-Type跑車,為了彰顯R-Dynamic S的個性,運用了全黑化的外觀套件,以Jaguar代表性Monogram六角形圖騰的網狀水箱護罩為首,搭配兩旁俐落的LED頭燈組,車頭輪廓頗具運動氣息。視線移至車側,可看見明顯的肌肉線條搭配恰到好處車身比例,將F-Pace P250 R-Dynamic S塑造出獨特的硬漢形象。車尾所配置的全新狹長式尾燈,更融入賽道避車彎的元素,夜晚奔馳時,尾燈的光影流散,又是另一種神祕氣質。Monogram六角形圖騰的網狀水箱護罩搭配著R-Dynamic的標誌性銘牌。 (圖/張文玠攝)大燈中也可看到家族中的Monogram設計語彙。 (圖/張文玠攝)改款後的尾燈以賽道中避車彎元素打造,令車尾線條更加豐富。 (圖/張文玠攝)進到F-Pace P250車室後,明顯有種熟悉的感覺,因為與Land Rover共用平台,在配置上有些相似。不過載選配雙色溫莎皮革與木質飾板的加持下,整個車室的鋪陳更顯奢華。中控最引人注目的是11.4吋的曲面玻璃觸控螢幕,搭載了Pivi Pro車輛資訊娛樂系統,而且操作就如同智慧型手機介面,既直覺又便利。F-Pace P250 R-Dynamic S標配了英國鑑賞級Meridian400W音響系統,提供了主動降噪技術,也能針對行車路面的雜音進行主動抑制,創造更寧靜的車室。此外,除了標配4區恆溫空調外,選配的空氣品質偵測功能與車室負離子系統,能有效過濾PM2.5懸浮微粒,也替車室的空氣品質把關。而在行車資訊上可透過Jaguar HUD抬頭顯示科技來查看,當中以大型全彩高顯像螢幕為輸出,並整合所有車輛訊息,除了基本的車速和導航外,也可將安全、便利警示與更新功能直接投射到駕駛視線前方,減少駕駛將目光離開道路的時間。選配的雙色溫莎皮革,使車艙中運動氣息與奢華感受並俱。 (圖/張文玠攝)方向盤左右的多功按鍵,可輕易操作定速巡航及相關的道路輔助功能。 (圖/張文玠攝)12.3吋的數位化儀表,可依駕使需求顯示導航等多種畫面。 (圖/張文玠攝)在動力方面,F-Pace目前在台僅提供2.0升汽油四缸渦輪增壓引擎的單一動力,可輸出250ps的最大馬力及365Nm最大扭力,搭配Jaguar Drive Selector 8速手自排變速箱,0-100 km/h加速僅需7.3秒。此具2.0L的渦輪增壓引擎,可因應各種在行車時所需的動力需求。 (圖/張文玠攝)在底盤部分採前鋁合金雙A臂與後方一體式多連桿的設計,使F-Pace達到近乎50:50的跑車式完美配重,也令這輛1.8噸多的大傢伙,也同時擁有絕對靈活的動態表現。搭載四輪傳動系統與IDD智慧型動力傳動系統,能透過感測器主動分析值預測車輛動態。 (圖/張文玠攝)在筆者試駕時,一開始不太習慣F-Pace的輸出慣性,並且視角上由於車頭的高聳,行駛時格外小心翼翼。不過在稍適應後,筆者將駕駛模式調至較為激進的賽道模式,隨即被那滿溢的動力與扎實的底盤所震攝住,甚至有些著迷。在豪華休旅車市場,F-Pace的主要競爭對手應該屬於BMW X3、M-BENZ GLC這一級距,若論性能與配備與售價,F-Pace的確有競爭力。但說實話,礙於品牌價值考量,多數消費者不太會以Jaguar F-Pace為首選。當然,若是你想擁有一輛風格獨特的靚駒,Jaguar F-Pace會是不錯的答案!
飆上路/翹臀就是美 Audi Q5 Sportback試駕
隨著國人對於Coupe車型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台灣奧迪當然也不會錯過這個市場,受疫情影響3月才正式上市的第二代Q5,在7月又宣布導入Q5 Sportback車型,補足台灣奧迪中型斜背豪華休旅級距的產品。事實上,第二代Q5一直到開發改款的中後期,才決定將Q5 Sportback車型加入,主要是BMW有X4,M-Benz則有GLC Coupe,身為「1A2B」的豪華品牌,當然也得加入戰局。此次Q5 Sportback共推出3款車型,包括advanced、S line以及限量50台的Edition One,三者間的不同在於輪圈尺寸、運動化懸吊以及專屬的內裝、外觀套件,當然也可以透過選配進行置換。此次試駕車款為Q5 Sportback 45 TFSI advanced,外觀上與Q5的差異僅在後方的翹臀,自B柱開始就向下收折的C柱斜背,在視覺上更增添跑格,勢必會吸收許多年輕族群入主。Led日行燈與雷神之鎚有些許相似,車側的鈑金折線增加肌肉感,讓美背跑旅在力與美間取得平衡點。(圖/黃耀徵攝)在車頭部分維持八角盾形直柵式水箱罩,頭燈組內的LED日行燈以橫Y字型呈現,將遠近燈分離,並將霧燈隱藏在下方的霧黑幾何飾板內,使整體車頭看起來渾然天成。車側部分在門把上方以立體折線,加上側裙上方的內凹設計,增加充滿力量的肌肉感,輪圈規格為235/60/R18,不過試駕車款選配了19吋的鋁圈,使車側在視覺上更加協調。輪拱處輔以亮黑防刮飾板,並選配19吋鑄造鋁圈,無論視覺、還是操駕上都有不小的提升。(圖/黃耀徵攝)由於車尾與Q5的差別最大,因此AUDI設計團隊將Q5 Sportback的尾燈組重新設計,水平向後延伸了3公分,雖然變化不大,但增加了與Q5的識別度。此外更可選配OLED尾燈,在偵測到後方車輛過近時,將啟動警示燈示意。為增加與Q5的識別度,尾燈組向後稍微延伸,幾何線條的常駐燈雖然已經相當吸睛,但仍可選配更亮眼的OLED尾燈組。(圖/黃耀徵攝)車室內的佈局維持與Q5相同,全車系皆搭載12.3吋數位儀表,但在介面上可以調整為條狀式呈現當前時速、轉速,甚至也能改為全螢幕導航,並以數字呈現當前車況。在強光照射下,可以發現每條鈑金折線呈現不同的光影,最吸睛的當屬C柱的美背翹臀。(圖/黃耀徵攝)中控車機依舊是以懸浮式螢幕呈現,搭載10.1吋觸控螢幕,同時支援Apple Carplay以及Android Auto,而在功能表上也可以讓車主自行調整常用的路徑。車機下方為空調實體調整區,其中溫度以旋鈕式調整,在鞍座部分取消了觸控區域,改為放置小東西的空間,在手扶座下方就是可開關式手機無線充電區,實際以iPhone 12測試,靈敏度已經是中上的水準。採用12.3吋全數位儀表板,除了傳統雙環呈現外,也可以調整為條狀顯示當前時速、轉速,在熱血駕駛時能更直覺地查看車況。(圖/黃耀徵攝)車室佈局與Q5相同,大量採用Matte Brushed Aluminum飾板使車室內更有科技氣息。(圖/黃耀徵攝)由於是Coupe車型因此後座若乘載176公分高的男性,頭部離頂棚僅存1隻手指寬的距離,但為了帥氣的跑格,這點犧牲還是必要的。許多休旅車在衍生出Coupe車型後,行李箱空間都大幅縮減,但Q5 Sportback的空間仍有510公升,相比Q5只減少10公升,在後座倒平的情況下依舊有1,480公升的空間表現。後座腿部空間不至於侷促,但受限Coupe車型在上下空間表現就有些許緊湊。(圖/黃耀徵攝)動力方面,全車系搭載2.0升直四汽油渦輪增壓引擎,並配置了12V輕複合動力系統,因此在起步時相當輕盈,峰值馬力達到265hp、扭力則為37.2kgm,搭載的quattro ultra在行進間可以在二輪及四輪間自由轉換。雖然是Coupe車型,但在設計團隊刻意保存下,行李箱空間與SUV的Q5相比僅減少10公升。(圖/黃耀徵攝)在實際駕駛上路後,可以親身體驗到Audi的行車輔助技術,其中包括ACC主動式定速巡航控制、主動式車道維持以及偏移警示、塞車輔助、車道變換輔助、前後方預警式安全防護以及離車安全警示等系統。行駛快速道路期間,可以感受到車道維持輔助微微的介入,並在車道偏移時即時提醒,需要動時只需輕踩馬上都能得到回饋;但無論功能、性能講得再多,也比不過Q5 Sportback的翹臀。美型跑旅的動力當然不容許質疑,搭載quattro ultra可以在行進間針對動力需求進行調整。(圖/黃耀徵攝)
飆上路/翹臀就是美 Audi Q5 Sportback試駕
隨著國人對於Coupe車型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台灣奧迪當然也不會錯過這個市場,受疫情影響3月才正式上市的第二代Q5,在7月又宣布導入Q5 Sportback車型,補足台灣奧迪中型斜背豪華休旅級距的產品。事實上,第二代Q5一直到開發改款的中後期,才決定將Q5 Sportback車型加入,主要是BMW有X4,M-Benz則有GLC Coupe,身為「1A2B」的豪華品牌,當然也得加入戰局。此次Q5 Sportback共推出3款車型,包括advanced、S line以及限量50台的Edition One,三者間的不同在於輪圈尺寸、運動化懸吊以及專屬的內裝、外觀套件,當然也可以透過選配進行置換。此次試駕車款為Q5 Sportback 45 TFSI advanced,外觀上與Q5的差異僅在後方的翹臀,自B柱開始就向下收折的C柱斜背,在視覺上更增添跑格,勢必會吸收許多年輕族群入主。Led日行燈與雷神之鎚有些許相似,車側的鈑金折線增加肌肉感,讓美背跑旅在力與美間取得平衡點。(圖/黃耀徵攝)在車頭部分維持八角盾形直柵式水箱罩,頭燈組內的LED日行燈以橫Y字型呈現,將遠近燈分離,並將霧燈隱藏在下方的霧黑幾何飾板內,使整體車頭看起來渾然天成。車側部分在門把上方以立體折線,加上側裙上方的內凹設計,增加充滿力量的肌肉感,輪圈規格為235/60/R18,不過試駕車款選配了19吋的鋁圈,使車側在視覺上更加協調。輪拱處輔以亮黑防刮飾板,並選配19吋鑄造鋁圈,無論視覺、還是操駕上都有不小的提升。(圖/黃耀徵攝)由於車尾與Q5的差別最大,因此AUDI設計團隊將Q5 Sportback的尾燈組重新設計,水平向後延伸了3公分,雖然變化不大,但增加了與Q5的識別度。此外更可選配OLED尾燈,在偵測到後方車輛過近時,將啟動警示燈示意。為增加與Q5的識別度,尾燈組向後稍微延伸,幾何線條的常駐燈雖然已經相當吸睛,但仍可選配更亮眼的OLED尾燈組。(圖/黃耀徵攝)車室內的佈局維持與Q5相同,全車系皆搭載12.3吋數位儀表,但在介面上可以調整為條狀式呈現當前時速、轉速,甚至也能改為全螢幕導航,並以數字呈現當前車況。在強光照射下,可以發現每條鈑金折線呈現不同的光影,最吸睛的當屬C柱的美背翹臀。(圖/黃耀徵攝)中控車機依舊是以懸浮式螢幕呈現,搭載10.1吋觸控螢幕,同時支援Apple Carplay以及Android Auto,而在功能表上也可以讓車主自行調整常用的路徑。車機下方為空調實體調整區,其中溫度以旋鈕式調整,在鞍座部分取消了觸控區域,改為放置小東西的空間,在手扶座下方就是可開關式手機無線充電區,實際以iPhone 12測試,靈敏度已經是中上的水準。採用12.3吋全數位儀表板,除了傳統雙環呈現外,也可以調整為條狀顯示當前時速、轉速,在熱血駕駛時能更直覺地查看車況。(圖/黃耀徵攝)車室佈局與Q5相同,大量採用Matte Brushed Aluminum飾板使車室內更有科技氣息。(圖/黃耀徵攝)由於是Coupe車型因此後座若乘載176公分高的男性,頭部離頂棚僅存1隻手指寬的距離,但為了帥氣的跑格,這點犧牲還是必要的。許多休旅車在衍生出Coupe車型後,行李箱空間都大幅縮減,但Q5 Sportback的空間仍有510公升,相比Q5只減少10公升,在後座倒平的情況下依舊有1,480公升的空間表現。後座腿部空間不至於侷促,但受限Coupe車型在上下空間表現就有些許緊湊。(圖/黃耀徵攝)動力方面,全車系搭載2.0升直四汽油渦輪增壓引擎,並配置了12V輕複合動力系統,因此在起步時相當輕盈,峰值馬力達到265hp、扭力則為37.2kgm,搭載的quattro ultra在行進間可以在二輪及四輪間自由轉換。雖然是Coupe車型,但在設計團隊刻意保存下,行李箱空間與SUV的Q5相比僅減少10公升。(圖/黃耀徵攝)在實際駕駛上路後,可以親身體驗到Audi的行車輔助技術,其中包括ACC主動式定速巡航控制、主動式車道維持以及偏移警示、塞車輔助、車道變換輔助、前後方預警式安全防護以及離車安全警示等系統。行駛快速道路期間,可以感受到車道維持輔助微微的介入,並在車道偏移時即時提醒,需要動時只需輕踩馬上都能得到回饋;但無論功能、性能講得再多,也比不過Q5 Sportback的翹臀。美型跑旅的動力當然不容許質疑,搭載quattro ultra可以在行進間針對動力需求進行調整。(圖/黃耀徵攝)
飆上路/熱血銷魂鴨 TOYOTA GR Yaris
一部身價179萬元的Yaris會是什麼樣子?這輛手排六速、馬力高達261匹的暴力小鴨,喚醒不少人心中的熱血小男孩,是許多中年人重溫舊夢的大玩具。不過車太紅,首批到車僅80輛,上市不到半月即累積500多張訂單,想要一親芳澤,至少得等半年。GR Yaris在WRC的賽事表現優異。(圖/Gazoo Racing提供)飆上路/熱血銷魂鴨 TOYOTA GR Yaris(圖/趙文彬攝)被暱稱為「暴力鴨」的TOYOTAGR Yaris,無疑是近來討論度最高的車子,不管是179萬元的售價、261匹大馬力,或是轉單現賺50萬元的火紅程度,都是網路討論區的熱門話題。本刊也向總代理和泰汽車借了這隻小鴨,一探他的暴力程度。試駕之前,先來了解GRYaris的身世背景。GR Yaris可說是TOYOTA參與賽車活動的衍生作品,由於世界拉力錦標賽(World Rally Championship,簡稱WRC)規定,參賽車型必須是市售量產車,所以2017年TOYOTA便由賽車部門GAZOORacing研發Yaris GRMN參與WRC賽事,GRYaris便是其市售版本,GR也成為TOYOTA 旗下的動力品牌。因此嚴格說來,GR Yaris和一般的Yaris只有車名一樣,骨子裡根本是完全不同的車。WRC賽車血統源自於賽車基因,GRYaris的外觀自然脫不了動感流線的霸氣框架,擁有大口方型氣壩的車頭、寬體造形的車側、碳纖維車頂、誇張外擴的輪弧搭配BBS18吋鍛造鋁圈、無窗框車門,以及雙邊單出排氣尾管等設計,等於將坊間改裝廠的所有工作在出廠前就全搞定。前對4、後對2的煞車卡鉗,為煞車細膩性能加分不少。(圖/趙文彬攝)專屬的麂皮運動座椅包覆感極佳。(圖/趙文彬攝)無窗框車門設計,依舊是跑車元素。(圖/趙文彬攝)在安全防護方面,GR Yaris則標配了TOYOTA Safety Sense安全防護系統,提供ACC車距維持、PCS預警式防護、LTA車道偏離警示、AHB 智慧型遠光燈自動切換、S-VSC轉向輔助、TRC循跡防滑控制、HAC上坡起步輔助等10多項安全科技,大概是TOYOTA 房車頂級車型的規格。至於內裝,由於車的屬性問題,只能說「很一般」,能說得上嘴的,約莫就是專屬運動式座椅及方向盤、加大加寬的鋁合金踏板、全彩HUD抬頭顯示器等,細緻度恐怕還不如售價只要三分之一的Yaris。不過GR Yaris本就以操駕樂趣為主,舒適配備自然遜於正常房車,何況多數買家應該都還有其他座駕。電腦幫你跟趾為了向難得一見的手排小鋼砲致敬,本刊記者戴上賽車手套,穿上賽車鞋,儀式感十足地踩下離合器,開始一整天的熱血試駕。搭載1.6升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高達261匹。(圖/趙文彬攝)整體車室鋪陳與Yaris相似,中控台配置7吋的多媒體觸控主機。(圖/趙文彬攝)搭配六速iMT手排變速箱,能在換檔時自動補油,減少頓挫。(圖/趙文彬攝)GR Yaris搭載的是TOYOTA專為WRC賽事開發的1.6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引擎, 搭配六速iMT手排變速箱及GR-Four四輪傳動系統,最大馬力261匹,峰值扭力為36.7公斤米。此外,從靜止到時速100公里僅需5.5秒,這個實力已毫不遜於BMW M Power或M-Benz AMG。實際上路後,可以感受到離合器與排檔桿的行程都比較短,而且檔位分明,換檔相當靈活,是一部很好開的手排車。最大的驚喜則是來自於iMT自動補油功能,過去開手排車在山道過彎時,為了不讓換檔時轉速降太低,有的駕駛右腳會同時踩住「煞車」「油門」兩個踏板,以腳尖煞車、腳跟補油,這個動作稱之為「跟趾」,不過這個車手等級的動作並非人人都練得會。駕駛GR Yaris,只要按下「iMT」鍵,在換檔時電腦便會在最佳時機自動補油,本刊記者在山道上實際測試,發現使用iMT模式在快速換檔時,幾乎沒感受到太多頓挫感,著實是一個好用又安全的功能。外擴的輪弧十分霸氣。(圖/趙文彬攝)金屬材質的踏板是性能車款的基本配備。(圖/趙文彬攝)由於車長不足4公尺,GR Yaris的後座空間並不寬敞。(圖/趙文彬攝)完美四驅系統另一個讓本刊記者驚豔之處,則是GR Yaris具有一般(Normal)、運動(Sport)與賽道(Track)三種可調模式的四輪驅動系統,這套系統會根據行駛模式調整前後扭力分配比例,增加車子出、入彎的穩定性,再搭配Torsen LED前後軸防滑差速器, 來提升操控性能。在一般模式下,GR Yaris的前後扭力分配為6比4,比較偏前驅車的特性;賽道模式前後扭力分配為五比五, 在長直道重踩加速時非常過癮;運動模式則為3比7,在山路操駕時可說爽度破表,完全沒有轉向不足的現象。而且配備18吋的寬胎以及前對4、後對2的煞車卡鉗,在抓地力與煞車細膩度上也都加分不少,整體來說,是一輛調校得很完美的熱血鋼砲。就現實使用考量,擁有賽車血統、手排的GR Yaris本就屬於稀有車款,但竟有500多人願意花179萬元去買一台配備有限的小車,確實曾讓本刊記者匪夷所思。直到試駕結束後換回自己自排掀背車,當左腳踏下卻踩不到離合器的空虛感湧上心頭,才終於明白,那叫「真愛」。TOYOTA 首度在市售車上使用碳纖維材質車頂。(圖/趙文彬攝)三眼式設計的LED頭燈組。(圖/趙文彬攝)BOX熱血小鋼砲比一比(圖/趙文彬攝、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熱血銷魂鴨 TOYOTA GR Yaris
一部身價179萬元的Yaris會是什麼樣子?這輛手排六速、馬力高達261匹的暴力小鴨,喚醒不少人心中的熱血小男孩,是許多中年人重溫舊夢的大玩具。不過車太紅,首批到車僅80輛,上市不到半月即累積500多張訂單,想要一親芳澤,至少得等半年。GR Yaris在WRC的賽事表現優異。(圖/Gazoo Racing提供)飆上路/熱血銷魂鴨 TOYOTA GR Yaris(圖/趙文彬攝)被暱稱為「暴力鴨」的TOYOTAGR Yaris,無疑是近來討論度最高的車子,不管是179萬元的售價、261匹大馬力,或是轉單現賺50萬元的火紅程度,都是網路討論區的熱門話題。本刊也向總代理和泰汽車借了這隻小鴨,一探他的暴力程度。試駕之前,先來了解GRYaris的身世背景。GR Yaris可說是TOYOTA參與賽車活動的衍生作品,由於世界拉力錦標賽(World Rally Championship,簡稱WRC)規定,參賽車型必須是市售量產車,所以2017年TOYOTA便由賽車部門GAZOORacing研發Yaris GRMN參與WRC賽事,GRYaris便是其市售版本,GR也成為TOYOTA 旗下的動力品牌。因此嚴格說來,GR Yaris和一般的Yaris只有車名一樣,骨子裡根本是完全不同的車。WRC賽車血統源自於賽車基因,GRYaris的外觀自然脫不了動感流線的霸氣框架,擁有大口方型氣壩的車頭、寬體造形的車側、碳纖維車頂、誇張外擴的輪弧搭配BBS18吋鍛造鋁圈、無窗框車門,以及雙邊單出排氣尾管等設計,等於將坊間改裝廠的所有工作在出廠前就全搞定。前對4、後對2的煞車卡鉗,為煞車細膩性能加分不少。(圖/趙文彬攝)專屬的麂皮運動座椅包覆感極佳。(圖/趙文彬攝)無窗框車門設計,依舊是跑車元素。(圖/趙文彬攝)在安全防護方面,GR Yaris則標配了TOYOTA Safety Sense安全防護系統,提供ACC車距維持、PCS預警式防護、LTA車道偏離警示、AHB 智慧型遠光燈自動切換、S-VSC轉向輔助、TRC循跡防滑控制、HAC上坡起步輔助等10多項安全科技,大概是TOYOTA 房車頂級車型的規格。至於內裝,由於車的屬性問題,只能說「很一般」,能說得上嘴的,約莫就是專屬運動式座椅及方向盤、加大加寬的鋁合金踏板、全彩HUD抬頭顯示器等,細緻度恐怕還不如售價只要三分之一的Yaris。不過GR Yaris本就以操駕樂趣為主,舒適配備自然遜於正常房車,何況多數買家應該都還有其他座駕。電腦幫你跟趾為了向難得一見的手排小鋼砲致敬,本刊記者戴上賽車手套,穿上賽車鞋,儀式感十足地踩下離合器,開始一整天的熱血試駕。搭載1.6升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高達261匹。(圖/趙文彬攝)整體車室鋪陳與Yaris相似,中控台配置7吋的多媒體觸控主機。(圖/趙文彬攝)搭配六速iMT手排變速箱,能在換檔時自動補油,減少頓挫。(圖/趙文彬攝)GR Yaris搭載的是TOYOTA專為WRC賽事開發的1.6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引擎, 搭配六速iMT手排變速箱及GR-Four四輪傳動系統,最大馬力261匹,峰值扭力為36.7公斤米。此外,從靜止到時速100公里僅需5.5秒,這個實力已毫不遜於BMW M Power或M-Benz AMG。實際上路後,可以感受到離合器與排檔桿的行程都比較短,而且檔位分明,換檔相當靈活,是一部很好開的手排車。最大的驚喜則是來自於iMT自動補油功能,過去開手排車在山道過彎時,為了不讓換檔時轉速降太低,有的駕駛右腳會同時踩住「煞車」「油門」兩個踏板,以腳尖煞車、腳跟補油,這個動作稱之為「跟趾」,不過這個車手等級的動作並非人人都練得會。駕駛GR Yaris,只要按下「iMT」鍵,在換檔時電腦便會在最佳時機自動補油,本刊記者在山道上實際測試,發現使用iMT模式在快速換檔時,幾乎沒感受到太多頓挫感,著實是一個好用又安全的功能。外擴的輪弧十分霸氣。(圖/趙文彬攝)金屬材質的踏板是性能車款的基本配備。(圖/趙文彬攝)由於車長不足4公尺,GR Yaris的後座空間並不寬敞。(圖/趙文彬攝)完美四驅系統另一個讓本刊記者驚豔之處,則是GR Yaris具有一般(Normal)、運動(Sport)與賽道(Track)三種可調模式的四輪驅動系統,這套系統會根據行駛模式調整前後扭力分配比例,增加車子出、入彎的穩定性,再搭配Torsen LED前後軸防滑差速器, 來提升操控性能。在一般模式下,GR Yaris的前後扭力分配為6比4,比較偏前驅車的特性;賽道模式前後扭力分配為五比五, 在長直道重踩加速時非常過癮;運動模式則為3比7,在山路操駕時可說爽度破表,完全沒有轉向不足的現象。而且配備18吋的寬胎以及前對4、後對2的煞車卡鉗,在抓地力與煞車細膩度上也都加分不少,整體來說,是一輛調校得很完美的熱血鋼砲。就現實使用考量,擁有賽車血統、手排的GR Yaris本就屬於稀有車款,但竟有500多人願意花179萬元去買一台配備有限的小車,確實曾讓本刊記者匪夷所思。直到試駕結束後換回自己自排掀背車,當左腳踏下卻踩不到離合器的空虛感湧上心頭,才終於明白,那叫「真愛」。TOYOTA 首度在市售車上使用碳纖維材質車頂。(圖/趙文彬攝)三眼式設計的LED頭燈組。(圖/趙文彬攝)BOX熱血小鋼砲比一比(圖/趙文彬攝、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VOLVO S90 B4 Inscription 總裁級體驗
VOLVO的品牌印象一直是安全、堅固,在台灣又以休旅車、掀背車最受歡迎,但實際上VOLVO在旗艦房車也下了不少功夫,此次VOLVOTaiwan導入長軸距S90,讓其具備越級打怪的規格,不僅乘坐舒適,動力也略微提升。一直以來台灣消費者對於中大型房車首選,多為M-BenzE-Class以及BMW 5-Series,不僅品牌符合期望,妥善率、操作感受都相當成熟,但事實上同級車還有Audi A6以及低調奢華的VOLVO S90可以選擇。車側的腰線相當圓潤,加上貫穿式鍍鉻飾條,使車體更具侵略感。(圖/趙文彬攝)雖然客群鎖定的是後座買家,但在PAII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加持下,女性也能輕鬆駕馭。(圖/趙文彬攝)VOLVO S90此次推出的新年式改款,在車寬不變的情況下,軸距從2,941mm提升為3,061mm,車長也從4,963mm 提升為5,090mm,車身提高7mm,不僅空間增加,行駛時穩定度表現更優異。為了因應品牌電氣化,S90新年式改款的動力編成從以往的T4、T6、T8改為B4、T8,即使是基本款的B4Momentum也配置48V高效輕油電,綜效輸出達211匹馬力。細節修飾 增添尊貴視覺本刊此次試駕車款為S90 B4 Inscription,乍看之下相比舊款似乎沒有太大的差異,但VOLVO有信心推出新年式改款,勢必在細節處做出許多改變;在外觀部分,頭燈組的日行燈依舊維持百看不厭的「雷神之鎚」造型,水箱罩則採用立體格柵的直瀑式設計,並在下方新增了橫向貫穿式鍍鉻飾條,在視覺上更為穩重。車側的腰線相當圓潤,在側裙地方加入了貫穿式的鍍鉻飾條,呼應車頭的設計,由於定位為豪華旗艦房車,因此輪拱處並無防刮飾條,採用19吋十輻黑鑽石切割鋁圈,更增添獨特的尊貴感。畢竟定位為豪華旗艦房車,因此採用19吋10輻黑鑽石切割鋁圈,呼應車格的穩重。(圖/趙文彬攝)採用2.0直四渦輪引擎、加上48V輕油電系統後,綜效馬力達到211匹。(圖/趙文彬攝)新年式S90(圖/趙文彬攝)有別於休旅車尾燈組搭載的「維京戰斧」,新年式S90以ㄈ字型LED光條作為標誌,並設計內凹處將VOLVO廠徽嵌入,加上尾門上方的小鴨尾,使車尾有更多的橫向視覺線條,增加層次感,並在保桿下方配置了橫向鍍鉻飾條,呼應車頭以及車側的設計;雖然是房車但仍有電動尾門的功能,雖然是房車但行李廂空間仍有500公升。獨一無二 漂流木紋中控坐進車室就能感受到相當簡約的北歐設計,同時在T字中控台大量採用漂流木飾板,每台車的漂流木紋都是獨一無二的,使得車室內的主色調在黑色、深灰、淺灰的異材質間轉換。儀表板維持12.3吋數位式螢幕,左環為當前時速、右環則是當前轉速、檔位以及油箱容量,中間為主被動安全、導航等即時資訊,不得不說此配置早在2015年就已經推出,到今天仍不會覺得這是上個世代的設計。中控車機採用9吋直式螢幕,導航、空調、多媒體音響都整合在內,在使用AppleCarplay、Android Auto連線功能時,畫面則會在下方5分之3呈現,上方剩餘畫面仍可以調整其餘的功能,且在切換頁面時甚少發生畫面延遲的情形。採用12.3吋數位儀表板,在行駛時中央區域會呈現導航地圖。(圖/趙文彬攝)雖然T字布局沒有大幅更新,但在漂流木紋飾板的襯托下,車室在簡約中又帶了點輕鬆的元素。(圖/趙文彬攝)鞍座上最顯眼的當屬瑞典水晶品牌Orrefors的排檔桿頭, 在陽光照射下更加晶瑩剔透。(圖/趙文彬攝)鞍座最顯眼的當屬同樣來自瑞典的水晶品牌Orrefors的排檔頭,旁邊則是手機的QI無線充電區,排檔桿下方為引擎啟動撥鈕以及調整駕駛模式的旋鈕,讓駕駛在行駛時不必分心就能調整模式。空間提升 鎖定後座買家VOLVO此次引進長軸版S90 B4Inscription鎖定的正是後座買家,因此在設計團隊調校下,後座腿部空間增加了120mm,中間座椅可以放下變成加長的中扶手,從商務艙升級成頭等艙,長時間乘坐也不會不舒服。此外,兩側車窗以及後擋風玻璃都配置了電動遮陽簾,副駕駛座後方的老闆座不僅有冷熱通風座椅,還配置了「總裁鍵」可調整副駕駛座、遮陽簾以及天窗,在鞍座後方也設置了四區恆溫空調功能鍵。在軸距、車身加長後,後座的椅墊長度提升,與前座椅背的距離也大幅增加(左)。產品導向鎖定的是後座買家,因此在扶手台後方配置4區恆溫調整面板(右)。(圖/趙文彬攝)左右側的盲區偵測、與前車距離的警示都是PAII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基本功能,其功能支援到時速130公里。(圖/翻攝自VOLVO官網)VOLVO早在2015年就導入駕駛輔助系統,即使到今天,其功能、穩定度仍然名列前茅。(圖/翻攝自VOLVO官網)實際駕駛S90 B4 Inscription上路後,可以明顯感受到底盤調校以舒適為導向,在行駛時車內乘員完全不會因路面顛簸產生不適感,加上48V輕油電系統的加持下,即使車重達1,811公斤,起步仍相當輕盈。事實上在各車廠主打ACC等主被動安全系統以前,VOLVO早在2015年就幾乎讓全車系標配,一直到今天其PAII智能駕駛輔助仍是相當成熟的系統,輔助駕駛等級達Level2,支援時速達到130公里,若是不喜歡高重心商旅的後座買家,不妨到展間試試這台長軸旗艦房車。達人說法奇摩汽機車編輯謝寶兒(圖/謝寶兒提供) 進口旗艦房車比一比(圖/趙文彬攝、各車廠提供)
飆上路/VOLVO S90 B4 Inscription 總裁級體驗
VOLVO的品牌印象一直是安全、堅固,在台灣又以休旅車、掀背車最受歡迎,但實際上VOLVO在旗艦房車也下了不少功夫,此次VOLVOTaiwan導入長軸距S90,讓其具備越級打怪的規格,不僅乘坐舒適,動力也略微提升。一直以來台灣消費者對於中大型房車首選,多為M-BenzE-Class以及BMW 5-Series,不僅品牌符合期望,妥善率、操作感受都相當成熟,但事實上同級車還有Audi A6以及低調奢華的VOLVO S90可以選擇。車側的腰線相當圓潤,加上貫穿式鍍鉻飾條,使車體更具侵略感。(圖/趙文彬攝)雖然客群鎖定的是後座買家,但在PAII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加持下,女性也能輕鬆駕馭。(圖/趙文彬攝)VOLVO S90此次推出的新年式改款,在車寬不變的情況下,軸距從2,941mm提升為3,061mm,車長也從4,963mm 提升為5,090mm,車身提高7mm,不僅空間增加,行駛時穩定度表現更優異。為了因應品牌電氣化,S90新年式改款的動力編成從以往的T4、T6、T8改為B4、T8,即使是基本款的B4Momentum也配置48V高效輕油電,綜效輸出達211匹馬力。細節修飾 增添尊貴視覺本刊此次試駕車款為S90 B4 Inscription,乍看之下相比舊款似乎沒有太大的差異,但VOLVO有信心推出新年式改款,勢必在細節處做出許多改變;在外觀部分,頭燈組的日行燈依舊維持百看不厭的「雷神之鎚」造型,水箱罩則採用立體格柵的直瀑式設計,並在下方新增了橫向貫穿式鍍鉻飾條,在視覺上更為穩重。車側的腰線相當圓潤,在側裙地方加入了貫穿式的鍍鉻飾條,呼應車頭的設計,由於定位為豪華旗艦房車,因此輪拱處並無防刮飾條,採用19吋十輻黑鑽石切割鋁圈,更增添獨特的尊貴感。畢竟定位為豪華旗艦房車,因此採用19吋10輻黑鑽石切割鋁圈,呼應車格的穩重。(圖/趙文彬攝)採用2.0直四渦輪引擎、加上48V輕油電系統後,綜效馬力達到211匹。(圖/趙文彬攝)新年式S90(圖/趙文彬攝)有別於休旅車尾燈組搭載的「維京戰斧」,新年式S90以ㄈ字型LED光條作為標誌,並設計內凹處將VOLVO廠徽嵌入,加上尾門上方的小鴨尾,使車尾有更多的橫向視覺線條,增加層次感,並在保桿下方配置了橫向鍍鉻飾條,呼應車頭以及車側的設計;雖然是房車但仍有電動尾門的功能,雖然是房車但行李廂空間仍有500公升。獨一無二 漂流木紋中控坐進車室就能感受到相當簡約的北歐設計,同時在T字中控台大量採用漂流木飾板,每台車的漂流木紋都是獨一無二的,使得車室內的主色調在黑色、深灰、淺灰的異材質間轉換。儀表板維持12.3吋數位式螢幕,左環為當前時速、右環則是當前轉速、檔位以及油箱容量,中間為主被動安全、導航等即時資訊,不得不說此配置早在2015年就已經推出,到今天仍不會覺得這是上個世代的設計。中控車機採用9吋直式螢幕,導航、空調、多媒體音響都整合在內,在使用AppleCarplay、Android Auto連線功能時,畫面則會在下方5分之3呈現,上方剩餘畫面仍可以調整其餘的功能,且在切換頁面時甚少發生畫面延遲的情形。採用12.3吋數位儀表板,在行駛時中央區域會呈現導航地圖。(圖/趙文彬攝)雖然T字布局沒有大幅更新,但在漂流木紋飾板的襯托下,車室在簡約中又帶了點輕鬆的元素。(圖/趙文彬攝)鞍座上最顯眼的當屬瑞典水晶品牌Orrefors的排檔桿頭, 在陽光照射下更加晶瑩剔透。(圖/趙文彬攝)鞍座最顯眼的當屬同樣來自瑞典的水晶品牌Orrefors的排檔頭,旁邊則是手機的QI無線充電區,排檔桿下方為引擎啟動撥鈕以及調整駕駛模式的旋鈕,讓駕駛在行駛時不必分心就能調整模式。空間提升 鎖定後座買家VOLVO此次引進長軸版S90 B4Inscription鎖定的正是後座買家,因此在設計團隊調校下,後座腿部空間增加了120mm,中間座椅可以放下變成加長的中扶手,從商務艙升級成頭等艙,長時間乘坐也不會不舒服。此外,兩側車窗以及後擋風玻璃都配置了電動遮陽簾,副駕駛座後方的老闆座不僅有冷熱通風座椅,還配置了「總裁鍵」可調整副駕駛座、遮陽簾以及天窗,在鞍座後方也設置了四區恆溫空調功能鍵。在軸距、車身加長後,後座的椅墊長度提升,與前座椅背的距離也大幅增加(左)。產品導向鎖定的是後座買家,因此在扶手台後方配置4區恆溫調整面板(右)。(圖/趙文彬攝)左右側的盲區偵測、與前車距離的警示都是PAII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基本功能,其功能支援到時速130公里。(圖/翻攝自VOLVO官網)VOLVO早在2015年就導入駕駛輔助系統,即使到今天,其功能、穩定度仍然名列前茅。(圖/翻攝自VOLVO官網)實際駕駛S90 B4 Inscription上路後,可以明顯感受到底盤調校以舒適為導向,在行駛時車內乘員完全不會因路面顛簸產生不適感,加上48V輕油電系統的加持下,即使車重達1,811公斤,起步仍相當輕盈。事實上在各車廠主打ACC等主被動安全系統以前,VOLVO早在2015年就幾乎讓全車系標配,一直到今天其PAII智能駕駛輔助仍是相當成熟的系統,輔助駕駛等級達Level2,支援時速達到130公里,若是不喜歡高重心商旅的後座買家,不妨到展間試試這台長軸旗艦房車。達人說法奇摩汽機車編輯謝寶兒(圖/謝寶兒提供) 進口旗艦房車比一比(圖/趙文彬攝、各車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