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S
」 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 武漢肺炎 SARS MERS野生動物肉品產業鍊猖獗 動保團體籲彈劾林業保育署長
「搶救野生動物聯盟」18日上午前往監察院,舉發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林華慶未落實管理《野生動物保育法》,未管控依法應繳回的被吊捕動物、任不肖商人私宰販售,放任山豬吊等非人道獵具,讓野生動物肉品產業鍊猖獗,也造成人畜共通疾病傳染的風險,呼籲監察院彈劾林華慶。搶救野生動物聯盟指出,《野保法》修法草案條文多版本禁用俗稱山豬吊的金屬彈簧續壓套索殘忍陷阱,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審查時,會前多位立委也連署提案同意禁用山豬吊條文在《野保法》19條入法,卻因農業部林保署反對,最後爭議過大而擱置交付協商。動保人士表示,林保署對於非法狩獵、非人道獵具、私宰販售野生動物肉品等相關法規與政策缺乏完整管理,多年來並未完整通盤檢討、落實配套管理措施,取而代之的是浪費人民納稅錢,發送同樣殘忍的改良式獵具、給予通報給獎金,不但不追究施放陷阱人責任還對誤傷動物發放獎金。搶救野生動物聯盟表示,現行《野保法》規定,動物造成農損或因原民狩獵文化可例外捕捉動物,但依法還是必須洽地方主管機關申請許可始得使用陷阱,且捕獲野生動物後、農損危害解除須繳回處理,否則私宰及販售未經檢疫野生動物肉品不僅違法、更有傳染人畜共通疾病、甚至高風險變種病毒,但如今假借利用農損或原民例外使用的狩獵族群,早已形成獵具及完整的野生肉品市場經濟產業鍊,山豬、山羌、果子狸等肉品販賣隨處可見。動保人士說,不肖業者獵殺野生動物販售,萬一傳染人畜共通疾病、甚至像SARS、MERS、COVID-19等高風險變種病毒,或是鼬獾及白鼻心的狂犬病保毒,風險不是台灣能承受的,指控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控管不力,呼籲監察院彈劾署長林華慶。
流感攀十年高峰! 專家示警:禽畜病毒「跨物種傳播」勿輕忽
台灣流行性感冒疫情大幅升溫,可謂近十年來最高峰!流感引發肺炎與死亡的整體人數有回升跡象,被視為2024年一大挑戰。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率領團隊於《健康智慧生活圈》直播節目列出全球大流行人畜共通傳染歷史疫情,並指出病毒基因重組成新變種病毒,傳給人類再大量散播病毒,即所謂「外溢效益」,風險不可輕忽。流感引發肺炎與死亡人數回升人類於1918年發現流感不斷變異。COVID-19興起後,流感疫情也上升。目前台灣流感疫情以A型(65.7%)為主,B型(27.1%)其次。流感高風險族群如年長者、有慢性病史、孕婦、癌症病患、具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等。流感高風險患者與COVID-19相同,因此疫苗的施打策略也相同,除醫護人員外,以高風險族群為優先施打對象,避免感染流行性感冒後轉為重症的風險。年長者有慢性病史孕婦癌症病患具神經系統疾病患者許辰陽醫師表示,大多數感染流感的病患都屬於輕症,如發燒、倦怠、頭痛、咳嗽,甚至噁心嘔吐、骨骼肌肉痠痛等一般症狀,少數患者會出現重症或併發症如熱痙攣、腦膜炎、心肌炎等症狀;孕婦可能會有早產風險等。▲大多數感染流感的病患屬於輕症,如少數患者會出現重症或併發症。(台大公衛團隊提供)流感引發肺炎與死亡的整體人數有回升跡象,代表台灣的流感疫苗的接種率仍不足。民眾務必在生活中要提高防疫的警覺,除了要施打XBB.1.5疫苗以及流感疫苗,在出入公共場合與醫療場所應配戴口罩。專家提醒,從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DC)通報紀錄顯示台灣2023年流感接種率,65歲以上長者只佔5成,學齡前幼兒佔6成,須持續注意流感疫苗中脆弱族群(如:年長者、孕婦、兒童、慢性病患者)施打情況,此外,克流感藥物使用、臨床照護也皆須提高警覺。流感病毒容易變異 每年都需接種過去流感包含三價、四價疫苗,現今台灣在可負擔情況下實施四價疫苗施打。然而,人畜共通傳染、流感病毒變異,使得流感疫苗不斷重組。人類流感疫苗發展呼應COVID-19疫苗快速演進,與病毒快速變異、人類生態環境破壞、氣候變遷有關。流行性感冒一直受到科學界與醫界的關注,並投入許多資源研究流感疫苗,主要仍是流感病毒容易造成世界流行,也會出現地方流行。造成流行的原因在於流感病毒中抗原基因轉移(antigenic shift)與抗原基因漂移(antigenic drift)2種機轉影響,當2株不同的病毒在適合的宿主內,就可能使得2株病毒的抗原基因出現變異產生新病毒株,造成大流行,例如1957年亞洲流感與1968香港流感便是如此。新病毒株可能在人類族群內或不同動物群體內經過馴化後,表面抗原出現些微變異,引發季節性的流行,也因此每年都需要接種流感疫苗。由於季節性流感已在人類族群內存在一段時間,通常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因此通常不會出現重症案例,流行趨勢會較抗原轉移造成之流行來的小型。2023至2024年流感季分離病毒株有H1N1、H3N2、B Victoria等病毒株,這與每年接種得流感疫苗能否提供保護有重要的關聯,如今年所施打的流感疫苗為四價流感疫苗,也就包含針對前述幾種病毒的抗體。進一步證實WHO今年對於流感病毒株的預測正確性,目前施打的疫苗可有效提供對現行流感病毒株保護力,專家呼籲尚未施打流感疫苗的民眾,應盡速接種疫苗。流行性感冒跨物種傳播風險全球大流行人畜共通傳染病毒包含:H1N1、茲卡、伊波拉、MERS等,因生態環境問題,病毒傳播至不同物種之間,基因重組機率越來越高。研究發現,蝙蝠身上帶有多種病毒,通常不會直接傳染給人類,而是先感染中間宿主如:穿山甲、水貂、紅狐等,產生病毒基因重組,利用新變種病毒傳給人類,由人類大量散播這些病毒,即所謂外溢效益(Spillover)。根據《刺胳針》(Lancet)發表一項研究指出,人類經過全球變遷、氣候變遷、土地利用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森林砍伐,人類與動物接觸生態環境改變,原本人類與動物生長在兩個平行世界,因上述人為破壞,使病毒在人類與動物之間有機會產生基因重組,而出現新變異株,這些新變異株經過全球人類傳播而擴散,最後可能逆傳染給動物。若不重視人畜共通傳染外溢、反外溢風險,將不斷出現新變異株,研發新疫苗對抗病毒變化將會變得相當困難。流感病毒跨物種傳播十分需要關注,目前常見禽流感如H5N2、H5N1、H7N9、H10N8等、豬流感H1N1、馬流感H3N8、H7N7。其中禽流感主要在候鳥與家禽中流行;豬流感源於家禽與豬隻間傳播,由於豬隻與人類生活環境關係密切,當豬隻感染禽流感,同時又帶有哺乳類的流感抗原時,就有可能產生新病毒,進而傳染給人類造成大流行;馬流感於馬群間傳播,多數為呼吸道輕症,H3N8致病性較強,感染馬隻併發細菌感染風險較高,偶有獸醫或飼主因高濃度接觸受感染報告。▲流感病毒跨物種傳播需要關注,常見如禽流感、豬流感、馬流感。(台大公衛團隊提供)杜絕病毒 三段防治達到宇宙健康以流感為例,很多中間宿主可能成為傳染病流行的源頭。因此,需面對不同的傳播途徑,包括水或空氣傳播。為了杜絕傳染病的發生,必須構建一個三段防治的架構。在傳染病發生之前,努力避免接觸和避免病毒與共同動物混合,從而防止基因的重新組合;在次段預防中,基因監測變得至關重要;第三段預防則是指希望在傳染病爆發之後,能夠採取有效手段預防進一步擴散和傷害的發生。【影片這裡看】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宇宙健康防治傳染病大流行-新冠肺炎EG.5/JN.1疫情盛行
WHO:下一場大流行「恐比新冠更致命」 譚德賽:世界須做好準備
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賽(TedrosAdhanom Ghebreyesus)於22日在為期10天的世界衛生大會(WHA)上示警,比新冠疫情「更致命」的大流行可能即將到來,世界必須做好準備,「當下一場疫情襲來時,我們必須集體制定出果斷且公平的應對措施」,並強調「它勢必會降臨」。綜合《路透社》、UN News的報導,譚德賽22日在瑞士日內瓦(Genève)舉行的第76屆世界衛生大會上表示,「全球衛生緊急事件的取消並不是COVID-19威脅的終結。另一種變異株的出現,都會引發新的疫情與死亡。其他更致命的病原體也可能深具威脅」。報導指出,在20日的世界衛生大會會議上,WHO及其合作夥伴已正式啟動一個新型的傳染病監測平臺——國際病原體監測網路(IPSN),旨在快速識別包括新冠病毒等各類傳染病的潛在風險,並推動各國傳染病監測資料的共享和利用。WHO認為,雖然新冠大流行促使一些國家提高了在基因組測序領域的能力,但其他國家仍缺乏收集和分析樣本的方法,同時全球在公共衛生領域的資料共用仍然不足。與此同時,WHO成員國近期也決定起草一份流行病條約,同時批准提高預算。譚德賽對此表示讚賞,更呼籲針對《國際衛生條例》(IHR)進行最新談判,IHR概述了面對公衛危機時應該進行的準備及應對,「如此一來,世界將永遠不再面臨像新冠這樣的疫情大流行的破壞。」此外,WHO已列出目前威脅最大、應該優先研究的「重點傳染疾病」,包括伊波拉病毒(Ebolavirus)、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新冠肺炎、茲卡病毒(Zika virus),以及WHO對尚未發現的病菌所引發之疾病的統稱X疾病(Disease X)。公衛專家一致認同,下一場大流行很可能又是肇因於人畜共通疾病,也就是起源於動物,後來才傳染給人類的病原體,而伊波拉、愛滋病及新冠肺炎都屬於這個類別。
H5N1禽流感恐爆「人傳人」 醫抖恐怖真相:有一半機會死亡
新冠疫情好不容易趨緩,H5N1禽流感卻開始流行,柬埔寨已有2人感染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擔憂會演變成人傳人。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就警告,人類若感染禽流感,有一半機會死亡,並祭出「5要6不」防範措施。黃軒醫師在臉書專頁指出,禽流感在哺乳動物間已開始大流行,包括西班牙的貂、蘇格蘭的海豹、南美洲的海獅海豚等,都被發現因感染H5N1導致大量死亡。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截至今年2月23日止,人類因禽流感導致重病及死亡,一直反覆存在,總共21個國家、868人,證實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其中因感染死亡的有457人,死亡率約53%,也就是說:「人類萬一真的感染了禽流感,有一半機會死亡的!」依照之前大流行的經驗,任何病毒跑到哺乳動物,發生大規模感染或潛伏,人類就可能被感染,像是coronavirus、SARS病毒、COVID病毒,一感染到人類,一開始的大流行,也是有高死亡率的。專家坦言,幾乎無法預測「人傳人」何時會發生,但依以往的「跳躍模式」經驗,禽流感病毒捲土重來恐怕只是時間問題。雖然防止禽流感的疫苗早已備妥,但仍欠缺具體的抗病毒藥物,目前市場上也缺乏專門為抗禽流感病毒的藥物。此外,也沒有針對禽流感的快篩工具,這是萬一在人群大爆發,最缺的防疫物資之一。禽流感欠缺口服藥物及快篩工具。(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回首過去流感疫情,首次出現在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第2次出現在1977年的俄國流感,間隔52年,最近一次是2009年H1N1新型流感疫情,和上一次流感僅間隔32年;從2003年爆發SARS、2012年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到2019年COVID-19肆虐,可以看出冠狀病毒不到10年就會出現一次。至於如何預防禽流感? 一般民眾,可以參考「5要6不」原則,「5要」包括 禽肉及蛋要熟食、要以肥皂澈底洗手、出現症狀戴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職業及接觸史、與禽鳥長期接觸者要接種流感疫苗、均衡飲食及適當運動。「6不」包括不生食禽鳥蛋類或製品、不走私及購買來路不明禽鳥肉品、不接觸或餵食候鳥及禽鳥、不野放及隨意丟棄禽鳥、不將飼養禽鳥與其他禽畜混居、不去空氣不流通或人潮壅擠的場所。
阿拉伯瘋駱駝尿治禿頭 賣最好廠商被逮捕因「他拿自己尿來賣」
一名網紅到沙烏地阿拉伯和一名來自蘇丹的女生聊天,沒想到對方竟透露阿拉伯國家近期流行將駱駝尿噴在頭髮上,來防止掉髮治禿頭,但賣最好的廠商卻被逮捕了,因為他賣到不夠賣竟然把自己的尿拿出來賣。駱駝尿被中東國家民眾認為可以防掉髮,沒想到卻成吸金商品。(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經常國外趣事與空姐秘辛的網紅邦妮,在粉專「邦妮寫日記」分享,自己到沙烏地阿拉伯受到的文化衝擊。她在阿拉伯首都利雅德購物中心的咖啡廳,與一名蘇丹移民的女子聊天,對方告訴她「阿拉伯世界前陣子出現了一個很神奇的商品」,而這個特別的產品就是駱駝尿。她表示,很多人認為駱駝尿噴在頭上可以防止掉髮,甚至可以在洗完頭後噴,但她也表示賣最好的那家廠商後來被抓走了,因為被發現廠商拿自己的尿出來賣,「有目擊者看到,那個老闆自己尿在瓶子裡。」邦妮後來自己查網路,發現真的很多人在討論駱駝尿,也有網友留言曾在約旦聽到,駱駝奶可以抗癌的故事。而外國媒體也有報導過這樣的內容,有衛生單位發現商家把人尿當成駱駝尿賣給消費者,當場就沒收了70瓶可疑尿液。而動物的尿液可能也含有細菌與病毒,在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的爆發,世界衛生組織(WHO)就警告,不要再飲用生駱駝奶或尿了,以免因此生病。
世足/疫病陰影壟罩爭冠隊伍 法國5名主力隊員疑感染MERS病倒了
2022卡達世界盃總決賽即將於18日晚間11點正式開賽,屆時將由阿根廷與法國爭奪高低。但目前法國可以說是倒楣透頂,因為隊上有5名主力球員因為生病而倒下了,而他們生病的原因,疑似就是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據了解,中東呼吸綜合症(Middle Eastern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是一種由MERS-CoV所引起的人畜共通呼吸道傳染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發燒、咳嗽、喉嚨痛、腹痛、胸痛、嘔吐。在當地也稱為「駱駝流感」(Camel flu)。該病於2012年在一位曾去過沙烏地阿拉伯的卡達民眾身上發現,並且在該年於中東爆發大規模疫情。其實在4強賽之前,法國隊上的帕梅卡諾(Dayot Upamecano) 、拉比歐特(Adrien Rabiot)就疑似感染MERS而缺席四強賽,之後也傳出替補球員科曼(Kingsley Coman)也傳出疑似染疫的消息。而現在冠軍賽開賽在即,又傳出法國隊的瓦拉內(Raphael Varane)和科納特(Ibrahima Konate)也傳出疑似染疫的消息。根據《福斯新聞》報導指出,瓦拉內與科納特的病倒,對法國而言無疑是重傷,因為這對中後衛搭檔正是法國對戰摩洛哥石的致勝關鍵。而對於球員們染疫的管道,目前仍有待調查。但有人指稱是因為英格蘭球員傳染的,也有人認為是場地內持續不斷的低溫空調所導致的。
世足/8種可能傳染病風險「包括MERS」 專家示警:避免接觸駱駝
卡達世界盃足球賽的球迷已收到8種疾病威脅的示警,其中包括致命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專家示警,MERS可能會在當前中東國家的比賽期間傳播。根據英國《太陽報》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旅行與健康合作中心的流行病學家Patricia Schlagenhauf及其團隊在《新微生物與新感染》(New Microbes and New Infections)雜誌上發表論文,提到「世界盃不可避免地帶來傳染病風險」。專家們表示,這適用於卡達及其鄰國。MERS是Covid的致命表親,它殺死了多達三分之一的感染者。專家列出8種潛在可能會在世界杯舉行期間突然出現的感染風險,名單中包括MERS、Covid以及猴痘(Monkeypox),其中又以Covid、猴痘(Monkeypox)被視為最有可能的威脅。專家們表示,由於前往卡達觀看足球比賽的球迷人數眾多,疾病也可能會傳播到其他國家,例如英國。回顧過去,英國僅記錄5例MERS病例,最近一次的病例發生於2018年8月,確診者從中東返回。衛生專家指出,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是可能的。至於MERS的天然宿主被認為是駱駝,目前這種疾病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法,醫師只能儘力緩解患者的症狀;數據統計,約有35%MERS感染者死亡。專家建議,前往該地區的旅客避免接觸這些哺乳動物。專家甚至進一步警告,人們還應避免飲用駱駝奶,或食用未經適當煮熟的駱駝肉。
確診者4分鐘前「坐過同張椅子」!2大學生進咖啡廳慘染疫
新冠肺炎Delta變種病毒株入侵世界各國,讓不少原本已經趨於緩解的疫情再度升溫。南韓近日出現2名確診者,他們沒有和確診者直接接觸,但仍染疫,經查才發現,他們曾和確診者在「不同時間」坐了同張椅子而染疫,由此可知Delta變種病毒株傳染能力之強大。綜合韓媒報導,全羅道木浦市3日有2名學生出現咳嗽、肌肉痠痛等症狀,前往醫院檢查,確診為新冠肺炎,不過這2人並未直接接觸確診者,後來政府疫調時發現,這2名大學生進入一間咖啡廳,坐在了確診者4分鐘前坐過的桌椅長達20分鐘,雖然過程中他們都沒有拿下口罩及飲食,但仍因此染疫。全羅南道保健福祉局局長姜英久指出,「多數的感染病例通常在與確診者處於同一空間時發生,但如果沒有與確診者共處一室,那病毒仍有可能會透過環境或其他接觸傳染。」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印度「Delta」變異株株去年10月在印度發現後,快速蔓延全球92國,此變異株是目前傳播速度最快、最強壯病毒株;美國CDC內部一份簡報透露,表示Delta變種病毒株擁有與水痘相當的高度傳染力,即便是接種過完整疫苗,但被感染的機率仍然跟未接種疫苗的患者相當,每位患者的感染人數(R0值)高達8至9人,傳染能力比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伊波拉病毒(Ebola)、流感、天花等病毒還要強。
疫苗存在導致病毒加速變異 專家憂出現致死率35%的變種病毒株
歷經新冠肺炎一年多的摧殘,目前部分藥廠已經推出疫苗來與之對抗,但新冠變種病毒株卻不斷出現,其中Delta變種病毒株甚至憑藉著超高傳染力入侵全球132個國家。英國緊急情況科學諮詢小組 (SAGE) 就在30日發表一份研究報告,指稱未來可能會出現死亡率高達35%的變種病毒株,更表示民眾高接種率的環境,很有可能就是加速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株誕生的原因。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英國緊急情況科學諮詢小組 (SAGE)於30日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內容中指出,新冠肺炎病毒很有可能會因為疫苗的存在,加速自身的變異。SAGE的專家們擔憂未來可能會出現一種類似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35%致死率的變種病毒株。報告中表示,在現行的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株中,Beta變種病毒株擁有對疫苗較強的抗藥性,而Delta變種病毒株則擁有超乎常理的傳播性,如果這兩種變種病毒發生「重組」(recombination)現象,這可能會產生一種擁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的變種病毒株。報告中也提到,目前現行的疫苗的確對疫情有效,除非出現一種能夠降低疫苗「避免重症」效果的變種病毒。但大部分的專家學者,認為不太可能會出現這樣的變種病毒株。報告中指出,未來的變種病毒株有可能還是會拉高染疫患者的死亡率,因為目前的疫苗沒有辦法做到「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而對於病毒變種的時間,報告直指「病毒蔓延最多時,最容易發生變異」,這也是目前英國的現況,由於國內超高的疫苗接種率,反而導致Delta變種病毒株入侵時,再度掀起第三波的疫情,由於多數民眾體內有新冠病毒的抗體,這也給新冠病毒提供了良好的變異機會與環境。為此,SAGE的專家建議英國政府應該在冬季時,為民眾提供第三劑疫苗來加強保護力,並且加強防堵來自國外的變種病毒株,同時也要撲殺可能帶原病毒的動物,比如狗、貓、老鼠、雪貂或水貂。之前丹麥就曾因為水貂身上發現變種病毒株,進行過一次全國大撲殺。這份報告出爐之後,英國不少專家與政治人物都提出警告,這份堪稱是「詛咒」的研究報告,正在告訴英國政府不能驕傲自滿,尤其目前英國當地正在順利地結束第三波的大規模疫情。英國議會新冠肺炎問題跨黨派小組副主席韋特福(Philippa Whitford)也表示,這份報告原本應該要給英國政府帶來衝擊,但是卻因為報告遞送時間是在議會休會期間,結果不小心遺漏了這份報告。韋特福也對這份報告作出一個結論「SAGE的專家陳述了一個簡單的事實,我們尚未『完全打敗』新冠病毒」。
傳染力超強!1人可傳染8至9人 Delta確診患者超過74%打過疫苗
近期新冠肺炎Delta變種病毒株肆虐全球,超強的傳染力讓人心惶惶。美國衛生局近日也發布一份研究報告,指稱7月在麻薩諸塞州發生的469起感染案例中,其中有74%確診患者曾打過疫苗,但體內病毒數卻與未接種疫苗患者相當。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內部一份報告指出,Delta變種病毒株有著與水痘相當的高傳染力,每位患者的感染人數(R0值)高達8至9人,且十分容易引發新冠肺炎重症反應,呼籲民眾即便接種過疫苗,在室內仍要配戴口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Delta變種病毒株已經入侵全球132個國家,7天全球染疫人數高達380萬人,全球確診人數達到1.97億人,估計在2周後,全球確診人數將會達到2億人。美國衛生局近日也發布一份研究報告,麻薩諸塞州巴恩斯特伯郡(Barnstable)7月發生多起群聚感染事件,共有469起確診案例,在專家完成133例病毒基因定序檢驗後,發現有90%確診患者感染的是Delta變種病毒株。而在確診病患中,其中有74%、346人已經接種過疫苗,其餘26%患者不是沒有接種疫苗,就是只有接種過第1劑疫苗。而檢視確診案例後,專家也發現,接種完疫苗的確診患者Ct值為22.77,未接種疫苗的患者Ct值21.54,其實兩者相差無幾。美國衛生局這份報告也指出,Delta變種病毒株有ˇ著超強的傳染能力,呼籲應該要求民眾在室內空間配戴口罩,尤其是公共場所。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美國CDC內部一份簡報透露,表示Delta變種病毒株擁有與水痘相當的高度傳染力,即便是接種過完整疫苗,但被感染的機率仍然跟未接種疫苗的患者相當,每位患者的感染人數(R0值)高達8至9人,傳染能力比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伊波拉病毒(Ebola)、流感、天花等病毒還要強。即便疫苗可以避免在感染病毒時併發重症,但簡報中還是以「戰爭模式已經改變(The war has changed)」來形容Delta變種病毒株。簡報中也指出,未接種疫苗的患者,出現重症的機率是已接種疫苗患者的10倍。CDC主任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受訪時表示,Delta變種病毒株是目前所知「最易傳播」的病毒之一。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教授包泰爾(Bill Bowtell)也表示,現在的新冠病毒並非是去年我們所知的病毒,Delta變種病毒株改變了一切,他呼籲世界各國「必須要改變目前的防疫政策」。
中華隊「護國神醫」曝光 賈永婕認證:顏值身材都讚爆
中華健兒在奧運殿堂奮戰,身旁必須有專業醫療團隊的支持。本屆中華隊由長庚運動醫學團隊負責,「抗疫女神」賈永婕也特地發文大讚領軍的「護國神醫」林瀛洲,不僅專業且顏值身材都讚爆,意外讓觀眾焦點落在選手身後默默付出的隊醫身上。左起郭婞淳、林瀛洲醫師、盧彥勳。(圖/翻攝臉書)賈永婕和老公運動傷害都是找林瀛洲治療,她笑稱「所以民間中華隊,跟國家中華隊是一家人(硬要)」,大讚神醫「顏值身材都爆表啊!」許多網友也表示曾請林瀛洲治療運動傷害,他的同事也大讚他是非常優秀的醫師。林瀛洲醫師與舉重選手許淑淨。(圖/長庚運動醫學團隊)這次的長庚團隊除了林瀛洲之外,還有骨科周文毅醫師、針灸科郭純恩醫師、羿璇防護師等人,之前他們曾經歷過韓國世大運的MERS疫情、巴西里約奧運的滋卡病毒威脅,絕對是這次新冠疫情中,陪伴中華隊的不二人選。林瀛洲醫師與羽球選手王子維。(圖/王子維Wang Tzu Wei粉專)林瀛洲是本屆東京奧運醫療團的召集人,許多國手長期都是由他負責治療,協助許多選手重回賽場,是選手不可或缺的後盾。據《自由時報》報導,林瀛洲希望每位選手都能以100%的狀態去和頂尖高手競技,「在體育的最高殿堂兌現天賦,不辜負他們的汗水,是我們的使命。」
美國發現超級抗體 可有效對抗新冠肺炎等多種冠狀病毒
近日美國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一種名為「S2H97」的抗體,可以有效的對抗包含新冠肺炎、SARS在內的多種類型冠狀病毒,被研究人員譽為「超級抗體(super antibody)」,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開發新式的治療治療方式與疫苗。根據《自然》報導指出,美國西雅圖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從新冠肺炎患者的血一中,提取出12種新冠肺炎病毒棘蛋白受體結構域(RBD)抗體,發現其中編號為「S2H97」的抗體,可以有效的避免白老鼠感染新冠肺炎,研究人員實際實驗後發現,S2H97可以有效預防新冠肺炎病毒,甚至還其他包含SARS、MERS等乙型冠狀病毒屬支系B的病毒。華盛頓西雅圖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生物化學家斯塔爾(Tyler Starr)甚至表示「這是我們看過最酷的抗體(That’s the coolest antibody that we described)」。加拿大薩斯卡通的薩斯喀徹溫大學病毒學家班納吉(Arinjay Banerjee)表示,目前已經確定了S2H97可以對抗乙型冠狀病毒屬支系B的病毒,但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對於那些現存又無法對付的病毒,仍然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但班納吉表示,雖然科學家無法針對未知的病毒進行抗體測試,但是S2H97的發現,將有助於改善現行治療與疫苗,甚至有能力對付下一個從野生環境傳入的冠狀病毒。
亞洲死亡率低於歐美!日發現特殊抗體:恐與人種基因有關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但亞洲人對新冠病毒的抵抗力顯然高於歐美民眾。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兒玉龍彥(Tatsuhiko Kodama)最近幾個月對一百多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的血清樣本進行了檢測,赫然發現在所有病人的樣本中都檢測出一種特殊的抗體。這種特殊的抗體是人體在第二次接觸同一種病毒時才可能產生,因此他認為亞洲民眾在以前就曾經遭受類似的新冠病毒攻擊。東方文化 遏阻疫情亞洲地區(東亞和東南亞)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0%,但一年來亞洲死於新冠病毒的人數僅占全球染疫死亡人數的2.4%。亞洲是新冠病毒最早爆發的地區,但該地區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遠低於歐美國家。法國回聲報駐東京記者撰文指出,西方輿論強調東西方文化差異是其中一個因素,認為亞洲民眾比較服從政府的命令,但事實上,日本、南韓及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並未受到封城等限制,民眾的基本行動自由權利未受到侵犯。當然,上述國家在第一時間迅速採取隔離措施,亞洲民眾習慣佩戴口罩,或許也助於遏阻疫情蔓延。不過,多位專家認為,上述因素並不足以解釋亞洲和歐美國家出現如此懸殊的差異,日本多位學者認為與人種基因有關。免疫基因 或藏玄機除了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之外,還有其他同類性質的病毒在亞洲地區流行多年。從這一基礎出發,有學者甚至認為亞洲人種曾暴露在類似的病毒下,因而出現了免疫基因。日本多家大學的病毒學專家成立了「新冠病毒特別小組」,分組研究從500名患者身上收集到的基因樣本,這500名患者被分為輕症與重症。研究的焦點是簡稱為HLA的人類白血球抗原,也就是編碼人類的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的基因,具有監督人類免疫機制的功能,這一功能因人種而異。201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日本病毒專家本庶佑(Tasuku Honjo)指出,該系統對病原體的鑑定發揮了關鍵作用。
林予晞感冒乾嘔被誤會懷孕 為偏鄉童喚愛
日前疑似感染腸胃型感冒的林予晞工作中相當不適只好推掉後續工作,她目前已經痊癒,今(25日)出席兒福聯盟公益活動關心偏鄉兒童的閱讀資源,她回想生病時腸胃不舒服加上發燒所以很緊張,還好吃了藥後就無大礙,她笑說:「因為聞到油膩的味道會想吐,龍哥(龍劭華)還以為我懷孕了。」活動適逢耶誕節,林予晞和國小學童交換禮物。近日因為長榮確診機師不配合疫調引發眾怒,曾擔任過空姐的林予晞被問及過往經驗時表示,還就職時曾遇上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 ,「那陣子都有戴口罩上班,不過疫情不像這次這麼嚴峻,也就過了。但服務業等於第一線需要跟很多人接觸,像是空服員跟照護有關的職業都比較辛苦,大家都需要自我檢測。」不過她也笑說戴口罩的日子眼睛以下不用化妝,上班變得很有效率,同時呼籲:「大家要愛自己,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林予晞出席兒福聯盟公益活動。適逢耶誕節,林予晞今晚找了不少朋友到家中吃火鍋過節,同時也找了自己的健身教練一起來吃順便監督自己,她維持健身習慣已經兩個月,同時也對自己飲食中的蛋白質做記錄,她說:「不是為了甚麼目標,純粹為了健康,也想要鍛鍊肌肉,最近有感於身體是很重要的資本,趁年輕存健康本,為老年提前做準備。」她也因此幾乎不外食,在家自己開伙也省了一筆。林予晞出席兒福聯盟公益活動。林予晞今和台中明正國小二位學童玩起閱讀聖誕禮物交換,推薦好書同時也呼籲外界關心偏鄉兒童閱讀素養養成,剛巧她今年擔任台北國際書展閱讀大使,不過她笑說自己當的有點心虛,因為小時候很不愛讀書,直到在美國唸書時老師告訴她,她是屬於「圖像型學習的孩子」,才讓自己鬆了一口氣,慶幸自己「沒有被知識排除在外」。林予晞出席兒福聯盟公益活動。長大後她因為閱讀結交志同道合的作家朋友們,林予晞熱愛閱讀,除了和林柏宏一起參加了一堂四個小時的哲學課,自己也揪各界好友在家開啟社會學讀書會,相當認真。 林予晞出席兒福聯盟公益活動。
世衛組織改態度 大讚台灣防疫結果
先前曾多次抨擊台灣的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卻一改態度,在記者會上點名台灣是亞洲成功防疫的範例之一,除了讚賞之外,也點出那些防疫成功國家的關鍵點,都是專注在「找出且隔離感染案例」。根據《中央社》報導指出,世衛組織(WHO)在20日於日內瓦舉行視訊記者會,有媒體詢問,近期新冠肺炎在歐洲確診病例人數大增,但反觀亞洲國家,諸如中國並沒有如此現象,是否歐洲的防疫措施出現問題?世衛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Michael Ryan)則回答,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但防疫成功的並非只有中國,其中包含了像是日本、台灣、新加坡與澳洲,這些國家都在防疫上取得重大的成果,除了有效控制疫情的傳播外,並且維持長時間的低感染人數。為此,萊恩解釋,這些國家的共通點都是,專注在「找出且隔離感染案例」,同時為了提高民眾的隔離意願,會提供住宿、食物等幫助。而且在疫情受到控制後並未放鬆,依然堅持高度檢疫能量。世衛流行病學家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則表示,歐洲大部分國家都不像亞洲國家有處理過SARS或是MERS等呼吸道疾病的相關經驗,但歐洲諸國目前已經比今年春天時,更有抗疫防疫的經驗。世衛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北半球即將進入冬季,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也逐步增加,尤其在歐洲、北美的增加人數非常多。他提出警告,表示大家可能已經對防疫產生疲勞,但面對新冠病毒只要鬆懈,它就會以驚人的速度反彈,要各國務必留心注意。
武漢病毒實驗室攜手巴基斯坦軍方 研究生化戰用致命病毒
先前一直有傳聞,新冠肺炎病毒是由中國大陸武漢病毒實驗室製造出來的,但此論點一直沒有經過官方證實。而近日有國外媒體爆料,巴基斯坦軍方與武漢實驗室簽屬一份為期三年的祕密合約,巴國軍方將聯手武漢病毒實驗室共同開發、研究、製造5種高傳染性的致命病毒作為生化武器使用。根據《今日印度》報導指出,澳洲調查記者克蘭(Anthony Klan)向媒體爆料,武漢病毒實驗室已與巴基斯坦的國防科學技術組織(Defence Science & Technology Organization)簽屬協議,以研究新型傳染病的名義,對高危險病毒展開研究,目的就是為了研究生物疾病的傳播與控制。據悉,這項合作計畫是由武漢病毒實驗室完全出資,甚至提供物質與技術上的支持,甚至協助培訓巴基斯坦的科學家。克蘭認為,此舉是為了對抗印度,而且將危險的病毒實驗在異地進行,可以保證中國大陸境內的安全。而經過克蘭的調查,他發現,巴基斯坦軍方的資金,其實與「一帶一路」政策有很深的關聯,調查詳細的金流時非常困難。報導中也指出,根據《克拉克森》雜誌另外一份報告,武漢病毒實驗室與巴基斯坦科學家所進行的5種病毒研究結果,都已經發表在學術雜誌上,其中包含了西尼羅河病毒 (West Nile viru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ronavirus)、克里米雅–剛果出血出血熱(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 (Huaiyangshan banyangvirus)、屈公病毒(Chikungunya Virus)的基因序列,這些病毒都是世界上知名的高傳染性、高致命性的病毒,且目前沒有任何疫苗或治療方式。雖說如此,但也有消息人士認為,巴基斯坦應該不具備有足夠、完善的病毒保存技術,這些致命的病毒很有可能會因為意外從實驗室洩漏,造成更大的危機。
疫苗開發「領先日韓」關鍵曝光 老董:一次又一次虛驚
由國光生技自主研發的新冠肺炎候選疫苗,已於8月20日通過衛福部核准,即將啟動第一期臨床試驗,開發速度領先日本、韓國。董事長詹啟賢表示,能夠有這樣的速度,其實是因為台灣曾面臨一次又一次的「虛驚」。據《yahoo!奇摩》報導,全球已有超過100個單位在研發新冠疫苗,許多國家更是由政府砸錢投入;許多歐美大廠已進入二期、三期臨床試驗,不過台灣疫苗業者在亞洲已經的速度已經非常快,國光生技規模、資源、疫苗產業的發展歷程全都不如國外大廠,但開發速度還是能夠領先。詹啟賢表示,台灣2009年曾面臨H1N1的威脅,當時許多學校甚至直接停課,之後幾年國外又陸續有H5N1、MERS等各種疫情,雖然台灣都幸運的躲過一劫,影響不大,但詹啟賢心中警鈴已經啟動,擔心若疫情不幸影響台灣,我們又不是WHO的會員國,國內疫苗的生產技術不足以應付,若真的發生勢必會產生困境。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圖/張祐銘攝)於是詹啟賢參考國外的經驗,早早就指示公司研發重組蛋白技術,在不清楚「敵人」是誰的情況下就先行練兵,所以這次對抗新冠肺炎的腳步才能如此之快。其實國光生技去年12月就注意到大陸疫情,詹啟賢很早就讓公司所有研發團隊轉做新冠疫苗。有消息傳出我國政府有意向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取疫苗技術授權,交給台康生技來生產,這對努力研發中的國光生技來說可能是壞消息,但詹啟賢卻堅持按照自己的節奏,先準備好台灣2300萬人的產能。他表示,現在政府的計畫不明朗,公司會隨情況做調整,也已找來幾間公司合做,還特別租了倉庫擺放備妥的原料,「生產不會是問題」。詹啟賢直言:「如果我們不這樣做,真正需要疫苗時,要去哪裡要?」到了台灣人真正需要疫苗的時候,大廠一定會先考慮大客戶,台灣市場相對太小,特別需要有自產疫苗的能力;他坦言,這就是國光生技的存在價值。
研究5萬5千人 新冠肺炎的發病順序揭曉
許多感染新冠肺炎的人,都有發燒、咳嗽、打噴嚏、倦怠感、味覺及嗅覺喪失等症狀。一份以5萬5千名感染者為對象的研究報告,揭露感染新冠肺炎時會有的「特定順序」。南加洲大學的拉森教授(Joseph Larsen)與研究團隊根據WHO所公開、中國的5萬5千名患者的資料做統計,確定了感染新冠肺炎後,依序會出現的病情狀況,首先是發熱、之後會咳嗽、肌肉痠痛、想吐、嘔吐、腹瀉等症狀。此外,研究團隊將新冠肺炎、流行型感冒、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及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在感染後所出現的症狀做比較,發現流行性感冒一般是先咳嗽、之後才發燒,和新冠肺炎剛好相反,而SARS與MERS也是先發燒,但會先腹瀉後才想吐或出現嘔吐的情形。再者,研究團隊將症狀的出現狀況進行50萬份模擬後也發現,新冠肺炎是以發燒做為第一個發病的癥兆,和其他呼吸器官疾病有很明顯的不同。拉森也表示,症狀出現的順序很重要,才能判斷是罹患哪一種疾病,也能較快識別出來是否感染的是新冠肺炎。
不只1.5公尺!美醫學發現 新冠病毒最遠傳播近5公尺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時,就一直有傳聞新冠病毒不只仰賴飛沫傳染,而是也會透過空氣傳播。現就有美國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新冠病毒可以以氣溶膠形式存在空氣中,最遠可以傳播近5公尺遠。根據國外媒體《紐約時報》報導指出, 一份美國佛羅里達州大學最新的醫學報告提到,新冠病毒可以以氣溶膠的形式在空氣傳播。研究小組的成員在住院病患的房間中蒐集到的空氣樣本,採集到的氣溶膠,並且分離出活體新冠病毒。而經檢測結果,新冠肺炎在氣溶膠狀態,可以傳播4英尺(1.2公尺)至16英尺(4.8公尺)遠,遠遠大於隔離指南中建議的6英尺(1.8公尺),這個數值也遠遠大於國內建議的1.5公尺安全社交距離。但研究報告也指出,雖然氣膠形式的新冠病毒可以傳播近5公尺,但是目前仍不清楚傳播這麼遠的新冠病毒是否具有感染能力。氣溶膠(aerosol),是指空氣中粒徑微小的懸浮粒子。過去已證實許多病毒能以氣膠形式傳播,包括,SARS、MERS 冠狀病毒、H1N1等。而在肺炎爆發初期,WHO一直否認新冠肺炎透過氣膠傳播的可能性,但有32國239位科學家打臉WHO,除了要注意周遭病患透過咳嗽、打噴嚏等飛沫傳染外,要WHO正視氣膠傳播,新冠病毒會以氣膠形式存活在不流通空氣的房間中。
新冠肺炎患者容易復陽?醫學研究:康復者抗體約只維持2至3個月
有些感染過新冠肺炎的患者在康復後,體內會存有抗體,因此被視為疫情的救星。但《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18日刊登的最新研究顯示,不論有症狀或無症狀患者,其體內的抗體大多只能維持2至3個月。尤其是無症狀感染者,抗體維持的時間會更短。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刊於《自然醫學雜誌》(Nature Medicine)的研究,是全球第一個能突顯新冠肺炎患者免疫反應的研究,由中國研究團隊以中國重慶市萬州區各37名有症狀、無症狀患者進行研究。研究指出,無症狀患者的抗體持續時間較有症狀患者更短,康復數週後,40%的無症狀患者在實驗最後,體內幾乎已偵測不到抗體,有症狀患者則只有12.9%會檢測不到。研究報告的作者認為,若痊癒後對新冠肺炎的免疫力掉落如此的快,就很可能二度染疫。相較感染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與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等其他冠狀病毒,患者康復後體內的抗體,據信約可持續1年。另外根據《法新社》報導,中國研究人員以重慶市萬州區的2組患者進行痊癒數週後的血液樣本比對,一組為37名無症狀患者,另一組則是37名有症狀患者。無症狀組只有62.2%有產生短暫抗體,有症狀組則是78.4%有短暫抗體。經過8週後,81.1%的無症狀者出現抗體下滑,有症狀者則是62.2%。此外,無症狀患者的18種促炎細胞因子和抗炎細胞因子(細胞信號傳導蛋白)水準也較低。報告的作者認為,這表明了無症狀患者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可能較弱。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免疫學教授、英國免疫學學會(British Society for Immunology)發言人阿特曼(Danny Altmann)認為,中國的研究突顯出防疫關鍵問題,「目前許多免疫數據都是來自分析病況最嚴重的住院患者,但大部分更輕微的感染者會想知道能否有持久的保護性免疫力。」而雖然此研究的規模較小,但研究團隊仍強調可以提供各國在衡量「免疫護照」政策時做為參考,支持持續採用公共衛生政策,並展開廣泛的病毒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