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
」 英國 美國 程予希 MIRROR 姜濤![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396403/sm-4f51eb75dc6b92dc66cb2127c4d616b6.jpg)
專訪 回頭看那個當下的選擇 程予希(下)/拜師學畫之後學到最多的是……
「在演戲的時候,那個私密的部分,你可以推給角色,就算她再撕心裂肺、再赤裸,都可以說是妳在幫這個角色做這件事情,可是我覺得畫畫沒有辦法推,因為它就是自己想要畫的、自己想要闡述的,也許我還沒有技巧高超到可以去掩蓋這些東西」程予希不只是演員、也是辦過兩次個展的畫家,2022年的《34的ㄅㄅ》畫的是曾經演過的角色,去年底在台北、現在還在台中展出《mirror mirror》則像是跟自己的對話,把很多沒有答案的疑問跟情緒,用作品記錄下來,演戲的時候要展現角色私密的情緒、作畫的時候要暴露自己私密的情緒,很赤裸。「有時候可能雖然我會想要保有我的童趣,可是我也會有很多疑問也好、焦慮也好、憤怒也好,這些東西不會呈現在演員工作上面,我們宣傳,介紹戲、介紹角色,但不會去說最近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可能會透過我的畫,去述說我的這個階段。畫畫很療癒我的地方,就是當我開始不去一直追答案的時候、當我把這些感受畫出來的時候,好像慢慢地我就梳理開來,然後也可以從這些畫裡面得到一些釋放了。」(圖/林士傑攝)決定要辦第一次畫展之後,程予希就告訴自己絕對一直要辦下去,不只是個一時興起船過水無痕,既然要辦,就要再精進,於是她找了一位很喜歡的藝術家拜師,從辦展前三年就開始問,直到辦展成功後對方才答應,因為她覺得程予希「是認真的」。程予希說拜師後學到最多的是「耐心」,作畫的過程有很多時間得等顏料乾才能繼續堆疊顏色,程予希會用人工的方式加速,老師要她試著如果三天可以畫完一幅畫,就把時間拉到一個禮拜……「有時候不是時間的長短,而是妳需要讓自己在那個當下可以靜下來」。「有時候我覺得畫畫更像是在一個靜心的過程,妳試著讓這畫長出它的樣子,而不是妳強加上去的,所以畫到後面我都會覺得好像真的不是用我自己一開始想像的應該要往哪裡去,而是畫到一半之後它真的會長出自己的樣子,我覺得這個是非常有趣的,所以我覺得也是在畫畫的過程裡面,我也一直在修剪自己吧。」(圖/林士傑攝)「其實演戲帶給我很多樂趣,但是也帶給我很多困惑,就是畢竟它是團體的工作,然後有很多時候妳的創作不見得能用妳想要表達的方式去表達,所以我覺得我在那些困惑裡面,好像透過畫畫慢慢地梳理找到答案,所以我覺得滿有趣的,兩個角色有點相輔相成,當我找到答案之後,我可能有新的困惑,再繼續去釐清,可能不見得是答案,可是起碼讓我矛盾的心情慢慢的被梳理開來。」身為演員、身為畫家,程予希在不同的領域中悠然自得、而且找到解答,請打開時周大紅人YouTube頻道(https://reurl.cc/4QmVGX)以及PODCAST頻道(https://reurl.cc/RjM7An),程予希讓大家看到一直進化的自己,還稍微透露了《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第二季劇情及角色發展。(圖/林士傑攝)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5/396645/sm-81710a6141c651453a59abad82fb43f7.jpg)
「出租女友」不僅是肉體關係! 她曝顧客「只想感覺被需要」:錢不重要
29歲澳洲女子卡蒂亞(Katija Cortez)是一名職業「出租女友」,每到情人節、聖誕節等節日都會非常繁忙。她強調,「出租女友」不只是給予身體上的關係,最重要的是提供陪伴,「要讓人們感到被需要,每個人都應該感受到親密,這些需求都被低估了」。根據外媒《鏡報》(The Mirror)報導,卡蒂亞在大學畢業後,一度進入了澳洲4大會計事務所實習,後來她為了追求成為作家的夢想,攻讀創意寫作學位,卻必須花費高昂的學費和房租,讓她感到十分煩惱。接著,她發現成人產業能賺取高額收入後,決定從事「陪伴」工作,迄今已持續了3年多。卡蒂亞說到,所有節假日她都很忙碌,像是情人節、聖誕節、新年、澳洲國慶日、復活節等等,「前年情人節我和一位客戶共進晚餐,那感覺很溫馨,他還買了巧克力和鮮花給我」。然而,雖然這份職業受到了非議,卡蒂亞仍感到相當滿足,身邊的家人、朋友也相當支持她的決定。卡蒂亞認為自己正在改變許多人的生活,「不是每個人都有伴侶、家人或很多朋友,也許他們的朋友在假期期間都很忙,如果沒有人陪伴,他們可能得度過一個非常孤獨的時光」。卡蒂亞表示,「出租女友」不僅限於身體方面,許多客人聘請她只是因為「非常寂寞」,她強調「更重要的是提供陪伴,讓人們感覺自己被需要,每個人都值得感受到親密,這些都是被低估的需求」。卡蒂亞也透露,有些顧客喜歡「有女友的體驗」,「男人喜歡寵愛自己喜歡的女人,帶漂亮女孩出去約會,也會透過禮物、晚餐和豪華飯店來寵愛她們,對他們來說,付多少錢似乎並不重要,他們只關心樂趣和體驗。所以當情人節到來時,這些客戶就會想起我」。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94949/sm-c2fae172c3495f7a8190c87e436eb49b.jpg)
她罹怪病屢感性高潮!女子患罕病每天至少嗨5次 隨時隨地高潮不止「連坐車都會」
英國一名 36歲的女子透露,自己罹患罕見的性高潮疾病,讓她飽受困擾,這種疾病意味著她會持續性興奮,每天大約會經歷至少5次性高潮。這種疾病不僅不會帶來愉悅感,反而是導致她因持續的「劇烈高潮」造成腹股溝疼痛、性交時疼痛以及令人尷尬的「體液狂瀉」,也就是日本謎片中的「潮吹」。根據《每日郵報》報導,這名叫做艾蜜莉(Emily McMahon)的女子表示,「這種劇烈的高潮讓我想抓住自己的腹股溝,然後把它撕毀」。她並表示,「想像性高潮時的悸動感乘以20倍,若興奮感真的太強烈,我看起來就像尿濕了一樣」。艾蜜莉透露,連出門都讓她感到恐懼,因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可能因為震動而引發性高潮,「這種事也曾在購物中心發生過一次。當我試圖應對身體上的影響,反而引起更多人關注還批評我」。報導引述醫學家說法,這種疾病被稱為「持續性興奮症候群」(PersistentGenital Arousal Disorder,PGAD),大約有百分之一的英國人會有這種疾病,且其中大多數為女性。另據《鏡報》(The Mirror)報導,先前在美國也有一名女子麥勞芙琳(Amanda McLaughlin),引因為同樣的症狀並困擾她10年之久,她從13歲青春期開始,就發現身體有狀況,常常處於「想要」的性高潮狀態,讓她腦中不時地想和男人上床。直到麥勞芙琳19歲那年,她才被診斷出罹患了罕見怪病,據麥勞芙琳的母親維多利亞(Victoria)表示,「起初我以為女兒是個蕩婦,每天只懂得滾床單。之後得知確定她罹患這種疾病後,才知道自己錯得離譜」。同樣在美國,24歲的亞曼達(AmandaGryce)自6歲起便受苦於這種病症困擾,她控制不住高潮,由坐車到聽到響亮的低音貝斯,都可能令她陷入極度性興奮。亞曼達形容,高潮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有時候一連5次,這種感覺一點也不好,已經變成「受罪」;她因為羞於啟齒,不敢向家人或朋友求救。每當「高潮」降臨,她還得強顏歡笑,假裝沒事。亞曼達最後向骨盆疼痛專家羅伯特(Robert Echenberg)求助後,才找到幾種方式減輕高潮強度,雖然高潮仍不時發生,不過她靠著服用藥物減輕陰部感受,以及透過運動轉移心思,在醫師建議下,她與男友有段時間不能嘿咻,直到治癒為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93319/sm-6647f97f25fc70fabb12b94cd2e12e44.jpg)
36歲寶媽懷上「第20個孩子」 她曝「大家庭生活」:週末得洗10次衣服
美國一對年輕夫妻共育19名孩子,而最近36歲的太太再次分享喜訊,表示即將在今年5月迎來第20個寶寶。消息曝光後,部分網友批評他們「靠納稅人的錢養小孩」、「你們需要找另一個愛好」,但夫妻倆認為,大家庭的生活反而讓家裡充滿歡樂和活力。根據外媒《鏡報》(The Mirror)報導,36歲的黛絲瑞(Desiree)與丈夫克里斯多夫(Christopher),共同照顧19名孩子。實際上,在2人結婚前,黛絲瑞就和前任有3個孩子,克里斯多夫則帶著8個孩子,再婚後便全部住在一起;同時,夫起倆也達成共識,想要擁有更多孩子據悉,19名孩子年齡從22歲至19個月大都有,如今黛絲瑞又懷上寶寶,而2人希望新生兒是個男孩,這樣家裡孩子的男女數量,就能剛好達到「完美平衡」。這對夫妻曾接受《Truly TV》到家中訪問,黛絲瑞形容,她的家庭就是「有序的混亂」,每天得洗至少2次衣服才夠,週末更得洗10次。她也坦承,做家事其實不是他們最擔心的是,畢竟她還有許多幫手,但為了確保孩子有足夠食物可吃、電力和水能用,就讓她與丈夫背負著沉重的壓力。為了減輕經濟負擔,克里斯多夫從事銷售工作,夫妻倆則時常接受媒體採訪,也經營著社群媒體,而他們的TikTok帳號也有超過6.4萬粉絲追蹤。不過,即使有一批支持他們的粉絲,大部分網友仍斥責「造成世界人口過剩」、「這應該是違法的」、「這些孩子根本不可能得到他們應得的陪伴和照顧」、「你們需要找另一個愛好」。面對外界質疑,克里斯多夫回應,家裡採取「開門見山」溝通法,只要孩子主動提出需要時間或陪伴,他和妻子就會排出時間。黛絲瑞說,自己只是喜歡分享家庭成員的歡樂時光,「你永遠不會感到孤獨,好像每件事對我們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克里斯多夫則認為,「我最喜歡看著小傢伙們長大,看著他們認識自己,也認識周圍的環境」。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19/392119/sm-36e618e0ff49a7603ca47e061fd37bbe.jpg)
屁股痛照X光驚見「體內布滿白點」 醫示警「全是蟲卵」:避免食用生豬肉
美國佛州一名急診室醫生加利(Sam Ghali)近日在社群平台分享了「最瘋狂的X光照片」,一名患者因臀部疼痛前往醫院檢查,怎料X光片竟顯示,其骨盆周圍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白點。據悉,這些白點其實是鈣化的「豬肉絛蟲卵」,是因患者食用未煮熟或生的豬肉所致。根據外媒《鏡報》(The Mirror)報導,加利日前在社群平台X上傳了一張X光片,聲稱這是「我見過最瘋狂的X光照之1」。他表示,這是一種被稱為「囊蟲病」(Cysticercosis)的疾病,是豬肉絛蟲(Taenia solium)的幼體(囊尾幼蟲)寄生在人體組織的病症。加利接著說到,這名患者原先不知道自己患上這個疾病,直到跌倒後,因臀部疼痛去照X光檢查才得知。他解釋,這種情況是由於人類食用了生豬肉或未煮熟的豬肉而引起,豬肉絛蟲的幼蟲會寄生到人體的任何地方,包括大腦、皮下肌肉組織等等,特別容易出現在臀部、腿部的肌肉和軟組織中。「雖然幼蟲只存在骨盆時,通常會不危及生命,一旦進入大腦,後果可能非常嚴重。」加利示警,一般來說,感染「囊蟲病」後,患者不會有任何症狀,但當幼蟲侵入大腦後,患者可能出現頭痛、癲癇發作、意識不清、精神錯亂等症狀,甚至可能死亡。報導指出,「囊蟲病」通常發生在拉丁美洲、印度、等開發中國家,大多數患者是因為吃下有絛蟲卵的食物或水引起,最常見的是吃生菜。不過,一般的「囊蟲病」不一定要前往醫院就診,除非出現神經系統的症狀,才需要進行藥物治療。加利也提醒,預防的關鍵「囊蟲病」就是避免食用未煮熟或生的豬肉。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7/391497/sm-658d7170002e670fcb60ee12e7931086.jpg)
潮男裝可愛1/「信義媽祖」柯震東出巡 身旁女伴甩矜持狂做「這事」
長相帥氣的柯震東經常出沒在台北市信義區喝酒,還會大方和現場的粉絲互動、合影,甚至自掏腰包請大家喝酒,外加擁有「可以讓人瞬間酒醒」的神力,被酒吧店長封為「信義媽祖」。時報周刊CTWANT在1月6日晚間直擊魅力無法擋的柯震東,在台北市大直區某餐廳出現,身旁還有兩名女子同行,據了解當晚是他所主演的電影《我未許願先吹蠟燭》殺青宴,同場的還有演員葛蕾和庹宗華等人。頭戴黑色毛帽加口罩的柯震東自帶明星光環,休閒打扮一樣看來超有型,不過當眾吞雲吐霧小扣分。(圖/本刊攝影組)1月6日晚間8點多,柯震東出席電影殺青宴,同場有葛蕾和庹宗華等人。9點45分,頭戴黑色毛帽加口罩的柯震東,拎著大水壺走出餐廳,他穿著寬鬆黑色上衣與大地色系褲子,還搭配的有耳朵的黑色毛帽與口罩看起來非常時尚。去年12月他曾在社群自爆變「肥東」引發熱議,原來就是為了到澳門拍攝本片,花1個月增重10公斤,當時他很擔心會瘦不回去,但事隔一個月看來他似乎已回到先前精實的體態。柯震東與美女經紀人潔西卡歪著頭在等車來接。(圖/本刊攝影組)在陪伴柯震東等車的空檔,柯震東仰天出神,而潔西卡則躲到一旁剔牙,看來相當注重口腔衛生。(圖/本刊攝影組)不急著離開的柯震東將水壺放在地上,之後開始抽起煙,一邊吞雲吐霧一邊加入了大夥兒的行列,一群人就在大樓門口聊起天,看起來相當放鬆。期間不斷有人搭車離開,他也熱情地揮手向對方道別,而有趣的是,當晚與他同行的2名女子,其中一位是他的美女經紀人潔西卡(Jessica),在陪伴藝人的同時,還不忘記要移步至角落,瞪大眼睛拿起牙線棒剔牙,相當注重口腔衛生。晚間9點59分,柯震東和經紀人潔西卡共3人,一起搭上計程車準備離開,柯震東還非常紳士地讓經紀人先行上車。上月柯震東才在社群上Po出「電影《我未許願先吹蠟燭》開鏡大吉」的照片,現已殺青。(圖/翻攝自柯震東IG)《我未許願先吹蠟燭》曾入選第36屆金穗優良電影劇本,而上月柯震東才在社群上Po出「電影《我未許願先吹蠟燭》開鏡大吉」的照片,不過沒多久就刪掉,時隔1個月的時間電影就已殺青,相當神速。據悉柯震東為了這部片,改變的可不只是外在發胖,在去年中他決定接演角色時便開始接觸粵語,在開拍前先讓自己提早到説粵語的環境熟悉、盡力練習台詞,也跟著導演和專業老師上課,但也讓他發現粵語在音調上的困難程度,他笑說:「還好我這個角色本身還是來自台灣,粵語不流利還是可以的。」而新片除了柯震東之外,還有金燕玲、梅靜妍、葛蕾、庹宗華、張訓瑋,以及來自於香港男團「MIRROR」的邱士縉(Stanley)共同主演。《時報周刊CTWANT》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吸菸害人害己。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8/388458/sm-d27a485a90d0a13cdaaa7408d754415e.jpg)
程予希曝喜訊! 少女心噴發:不管做什麼都愛著牠
程予希2025年爆喜訊,「Mirror Mirror」藝術展移師至台中,今日起至3月31日止在 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7F Deco Gallery設計藝廊展出,這次不僅展期更長,還有程予希的全新創作首次亮相。程予希驚喜表示:「其實真的沒有想過可以跨出台北,但一直期許自己能擴展到不同地區甚至國家來辦展,這次算是跨出第一小步!」程予希畫展跨出台北,對她來說別具意義。(圖/星星相藝)其實程予希去年展出時畫作銷售一空,被問及台中辦展是否祭出壓箱寶,她透露為此特別畫了四幅新的畫作,相當貼近自己近期狀態,其中一幅「少女心」是這次台中展出的主視覺,「創作很像是用顏料跟畫布談戀愛,無論追求什麼,如果能保有那份悸動與少女心,就非常值得去專研與投入。」她進一步表示:「少女心是不分任何年齡階段的,希望透過這幅畫作讓每個人再次找到屬於自己最熱愛的事務。」談到自己最少女心的一面,程予希笑說:「面對畫作跟面對愛犬Q醬的時候比較容易展現。」她回憶與寵物博美犬Q醬相處的點滴,特別提到:「從沒想過牠會在我生命中佔這麼重要的地位,隨著相處時間變長,因為牠而延伸出來的愛是無可比擬的!不管做什麼都愛著牠。」這段溫馨互動展現了程予希對生命中珍貴事物的真摯情感。程予希主演的《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2》將於2月18日播出,她在戲中頂著一頂紅頭造型相當突破,她說:「非常期待播出,與熟悉的搭檔再次演出,現場可以即興發揮,拍攝過程非常愉快。」被問到未來戲路時,她直言:「希望挑戰過去沒演過的角色,顛覆大家對我的想像。」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379909/sm-7e093840c5710498a0954bf531c7109b.jpg)
milet唱進北流2天吸萬人 台粉暖心應援弄哭女神
日本全才女神milet週末震撼登台,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行兩場演唱會,門票秒殺,2場吸引逾萬名鐵粉到場朝聖。此次演出為她生涯首度舉辦的亞洲巡演「milet Asia Tour 2024」壓軸場,巡演經歷香港、首爾、上海後,終於迎來台北站,去年11月許下會盡快回來台北的承諾,也在此刻兌現。她一抵達台灣便受到大批歌迷熱情接機,並以燦爛笑容回應粉絲,親切互動獲得一致好評。milet為台北場演唱會精心準備,她以中文打招呼「你好,我是milet。我很期待來台北,見到大家好開心,謝謝你來見我」,還向粉絲告白「我也愛你」、「我愛台北」,更俏皮地表示想品嚐臭豆腐。milet演唱包含未發行新歌〈海原〉,整場演出近20首曲目。(圖/大鴻藝術BIG ART提供)演唱會開場便以人氣動畫《鬼滅之刃》主題曲〈熱戀不已〉點燃全場氛圍,身穿紅色愛心洋裝的她優雅登場,接連獻唱〈Into the Mirror〉、〈inside you〉、〈Tell me〉、〈Anytime Anywhere〉、〈羈絆的奇蹟〉等人氣歌曲,包含未發行新歌〈海原〉,整場演出近20首曲目,展現不俗唱功與舞台魅力。「Taipei Hands up!一起唱吧!」在演唱〈Higher〉時,milet邀請全場歌迷一同接力合唱,現場氣氛高漲,而當她用中英文夾雜激動喊出「That's why 我愛台北」時,瞬間引爆全場尖叫聲浪。後續演唱〈Ordinary days〉時她情緒激動眼泛淚光,讓台下歌迷萬分不捨。歌迷送上創意暖心應援,包括印有漫畫版milet的競選背心。(圖/大鴻藝術BIG ART提供)歌迷連續兩天送上創意暖心應援,包括印有漫畫版milet的競選背心、「歡迎來台、恭喜完走」的背帶以及手幅等,讓她眼眶泛淚感動不已,「我為了看清楚大家的應援,特地戴了隱形眼鏡喔」,可愛發言讓全場笑出來。milet也感性表示:「雖然相隔遙遠,但我們的心一直是在一起的」,並再次與歌迷相約未來再見。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86/372586/sm-f8da8d779082dfd70dd28d56d7748d72.jpg)
剛搬家「全身灼熱長濕疹」!元凶竟是「黑黴菌冷氣」 她忍痛噴30萬元丟光家當
美國加州一名女子,今年2月才剛搬進洛杉磯一處新租的公寓不久,臉上便開始出現灼熱感和紅色斑點,即使她曾嘗試調整飲食也沒好轉,全身甚至開始出現濕疹、慢性發炎。幾個月後,她請專人來家裡檢查,才發現冷氣機裡都是黴菌。根據外媒《每日鏡報》(The Mirror)報導,29歲女子克雷曼(Autumn Clayman)在TikTok上分享道,她今年2月搬進新家,住沒多久就發現皮膚有搔癢、灼熱症狀,更莫名長出紅色斑點、濕疹,眼睛也有發癢問題,也讓她感到相當憂鬱且睡不好覺。克雷曼說,她起初不確定是不是公寓的問題,也找不到過敏原因,一度嘗試戒掉某些食物,但情況卻沒有改善。到了6月,克雷曼的過敏情況惡化,只好先短暫借住在男友家,一段時間後病症便開始緩解,使她確信是家裡出現問題。等到7月底,克雷曼花費780美元(約新台幣2.3萬元)請專人對公寓進行黴菌檢測,結果在2台冷氣機都發現了「黑黴菌」。克雷曼將此事通知房東後,房東向她道歉,也僱人對公寓進行2次深度清潔,但克雷曼才剛搬回去,隔天就會出現過敏症狀,「住在那裡已經不再安全了,它影響了我的身體、精神和工作」。最後,克雷曼決定違反租約,提前在9月搬走,但幾個月下來,黴菌孢子已經從冷氣機汙染了她所有的私人物品,因此她還必須花錢更換並丟棄受汙染物品,加上先前檢查黴菌、看醫生的錢,她總計損失了約1萬美元(約台幣32萬元)。不過,儘管有這些財物損失,克雷曼仍表示,「在新公寓裡感覺很棒,我覺得我可以專注於康復和照顧我的身體」。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8/371648/sm-17c2790ef6931e805c25c70f011f8e2a.jpg)
程予希六位數辦畫展 曝孟耿如近況
程予希2度辦個人畫展,「Mirror Mirror」25日起開展,24日她邀來李沐站台。兩年前她第一次畫展,當時好友孟耿如出借畫室顏料,這次她說自己另外租了空間當畫室,而她預計會邀請孟耿如來看展,問及孟耿如近況?程予希說:「ok啊,滿好的。」李沐特別來站台,還送上鮮花祝福。(圖/焦正德攝)程予希透露,第一次舉行畫展時作品完售,這件事對她來說是鼓勵也是壓力,她誠實說:「這次成本比想像的高,是第一次辦展金額的3倍,希望大家喜歡我的畫作。」這次自掏腰包六位數經費,還找藝術老師指導、策展人規劃展覽,畫展越辦越專業。這次畫作中,她的博美狗「Q醬」成為多幅畫主角,談到展覽中系列自己也相當喜歡的一幅畫作「怪獸與女孩」,程予希透露其實是在說自己和「Q醬」的關係,「其實一開始養狗,我沒有想過牠會在我生命的比重佔得這麼重,隨著相處時間變長,我發現因為牠而延伸出來的愛是無可比擬的!不管做什麼都愛著牠,就算牠在大便我也愛著牠。」展出的畫作中,唯獨就是缺少戀情的靈感,被問及感情現況,程予希笑說:「現在就是開放。」一度被誤認是「開放關係」,她趕緊說明:「是開放追求!」單身四年的她,自認很慢熟,往往拍戲拍到殺青階段才能跟大家變熟一點,所以她認為跟圈內人發展的可能性很低,目標是圈外人,李沐還建議她可以去圖書館尋覓姻緣。程予希個人藝術展「Mirror Mirror」將於10/25-11/8在「勇敢的空間」舉辦,可免費參觀,每日展覽開放時間為早上11點至晚上7點,另外將推出相關周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1/369641/sm-a4e42f40a379db343024ec986ec59785.jpg)
長10公尺、重300公斤巨型烏賊被沖上海灘 專家:洋流、水下生態可能發生變化
西班牙北部城市利亞內斯一處海灘,日前發現一隻長達10公尺的巨型烏賊被沖上岸,由於這種生物原本生活在海洋深處,難以在其自然棲息地觀察到,在世界上僅記錄有21個標本。由於巨型烏賊突然躺在海灘上,這讓生物學家正在思考洋流或水下生態系統是否發生變化。根據外媒《鏡報》(The Mirror)、《Murcia Today》報導,本(10)月11日,有人在利亞內斯的埃爾薩布隆海灘(El Sablón beach)上發現了這條巨型烏賊,這引起了當地科學家的濃厚興趣。報導指出,這種巨大的海洋生物屬於「Architeuthis Dux」物種,更普遍被稱作「大王烏賊」(giant squid),世界上僅記錄了21個標本,其中大部分在西班牙北方的坎塔布里亞海(Cantabrian Sea),牠們最大可長達17公尺長,重300公斤。海洋保護組織「Cepesma」主席路易斯(Luis Laria)表示,這種巨型烏賊非常害羞,在坎塔布里亞海和紐西蘭以外的海域很少見到。《鏡報》也稱,該物種經常被比作北歐神話中著名的海妖,傳說中,牠能夠用巨大的觸手擊沉船隻。不過,實際上,巨型烏賊對人類相對無害,另由於其肌肉中氨含量較高,因此不能食用。目前,這條巨型烏賊被轉移至市政府相關場地進行處理,至於巨型烏賊為何會出現在海灘上,生物學家正在考慮洋流變化的問題,或是水下生態系統的條件是否已經改變。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0/369230/sm-11f3a73925019cecf684fb346f4bc2f3.jpg)
程予希鍍金後跨界二辦藝術展 曝「視繪畫為第二生命」
金獎女星程予希熱愛學習與挑戰自己不同面貌,今年除在熱播劇《華麗計程車行》從清純大學畢業生一直演到結婚為人母,展現年齡跨度超過10年的純熟演技廣受好評,她更勇於持續拓展更多的藝術領域,二次舉辦個人藝術展「Mirror Mirror」成「勇敢系跨界藝術家」,程予希坦言:「畫畫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當下的開心、焦慮或是懷疑都會透過筆觸去呈現。」她親吐:「常質疑自已做得還不夠好,會覺得不配得(獎),透過藝術一點一點把這些情緒梳理出來,並在生活當中找到平衡,這些看似不好的情緒也都是很棒的養分,讓我擁有可以不斷往前進的動力。」程予希個人藝術展「Mirror Mirror」將於10/25-11/8在「勇敢的空間」舉辦,可免費參觀。「演員在收到每一個角色時,都需要不斷的透過與角色對話,來建構角色的面貌。」程予希透露,演員在卸下角色後,更多的時間是需與自己對話,因此將展名取為「Mirror Mirror」,她說:「畫展許多作品來自當下感受,畫畫對我而言像一層一層梳理自我情緒,很多時候一開始的構圖跟最後完成構圖並不是同一個,但最後畫完的滿足感都帶給我很大的成就感。」程予希從首次辦展後,就燃起想要繼續畫下去的決心,視繪畫為第二生命,「辦第一次展覽時,我就告訴自己一定要持續辦下去,因為這不只是興趣,而是我希望能在藝術領域看到自己的成長。」此次辦展特別邀請策展人,一起討論畫展要如何呈現,除提升展覽規格,也想讓來看展的觀眾有不一樣的視覺體驗。程予希透過繪畫梳理自我情緒。(圖/星星相藝提供)而在顏色的運用上,程予希也有了新的突破,她以往畫作色彩呈現較為溫暖繽紛,此次則開啟冷色調系風格,「想呈現真實內心的自己。」程予希以創作「慶祝」這幅畫作為例,認為人都是孤單的個體戶,不管生活有多豐富精彩,始終都要面對與自己談話。她也透過藝術創作磨練耐心,自認自己是急性子,「我以前會很急著想要趕快把腦袋的靈感一次輸出,但後來慢慢學習著畫完之後讓畫靜置感受再好好決定下一次的用色。」另一幅畫作「漂浮」就是她自己首次透過分次地把一幅畫完成,完美建立了她在耐心上的信心。此次,程予希也邀請藝術家王亮尹作為繪畫指導老師,學會了更多關於媒材與色彩的技巧,並深刻反思人生,因此,此次藝術展不僅僅是她藝術生涯的進化,更是她內心世界的深刻呈現。程予希個人藝術展「Mirror Mirror」將於10/25-11/8在「勇敢的空間」舉辦,可免費參觀,每日展覽開放時間為早上11點至晚上7點。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39/368639/sm-046e69e16cc1177b84e44e9cf752e000.jpg)
出發前才坦言害怕!滑翔傘「高空交纏」雙雙下墜 造成1死1傷
巴西聖保羅州瓜魯雅一名滑翔傘運動員正在飛行時,由於不明原因與同樣擁有滑翔傘相關證照的朋友父親相撞,2人的滑翔傘繩索糾纏在一起,最後雙雙下墜,導致其中1人不幸身亡,另1人手臂脫臼。令人難過的是,死者在出發前才拍攝影片,坦承自己其實相當害怕。根據外媒《g1》、《鏡報》(The Mirror)報導,事件發生在本月7日下午,32歲的盧卡斯(Lucas Ribeiro Macedo)才剛跳下去,就在空中與朋友恩里克(Henrique Vargas Silva)的父親、55歲的法比歐(Fábio Donizete da Silva)相撞,盧卡斯的身體被法比歐的滑翔傘線纏住,2人便一起快速下墜。目睹一切的恩里克表示,事發當時,他大聲告訴盧卡斯應該啟動備用裝備,但他沒有回應,隨即便和父親一起掉了下去。他說,父親掉進大樓頂部、被拖過建築物,最後卡在圍欄處,但盧卡斯直接被「扔出大樓」,滑翔傘的繩索隨之斷裂,最後盧卡斯也墜落地面。報導指出,醫護人員試圖搶救盧卡斯,但他因傷勢過重當場死亡;而法比歐在獲救後,只有手臂脫臼,送醫之後恢復良好。實際上,盧卡斯是位刺青藝術家,並擁有駕駛滑翔傘的專業證照,更是位訓練有素的飛行員,法比歐亦參加了訓練課程,擁有駕駛滑翔傘的相關證照。悲劇發生前,盧卡斯曾在社群媒體分享一段影片,坦言自己已經將近1年沒有玩滑翔傘,「我感覺怎麼樣?怕得要死。我好久沒有飛了,我的胃很不舒服(“butterflies” in my stomach),心臟跳得快瘋了,但我們還是出發吧!」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9/360949/sm-e86a9d4fa42d19d9976f6c850750e944.jpg)
35歲男手掌遭機台壓傷! 「鏡像治療」有效恢復手部功能
一名35歲陳先生在工作中不慎發生意外,被機台壓傷手掌,在接受相關治療後,傷口復原良好,不過手部的肌力、握力及耐力等都還沒恢復到可工作的程度,因此陳先生被轉介到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安排鏡像治療等個別化的工作強化訓練,加強手部能力,以利之後的工作銜接。手傷是常見職災高達39% 需長期復健恢復手部功能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於109年職業災害統計全產業受傷部位分析結果顯示,手部受傷比例高達39%,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災害,尤其是在需要使用手部進行精細或重複動作的工作中。這些傷害可能包括割傷、燒傷、壓傷或擦傷等,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或長期的康復治療來恢復手部功能。鏡像治療 促進神經系統重新組織和功能恢復而鏡像治療(Mirror Therapy)是一種神經復健技術(neuro-rehabilitation technique),常應用於中風復建、手部受傷或手術後復原和神經損傷訓練。其基本原理是通過一個鏡子,創造一個視覺上的鏡像,病人藉由觀察健康手臂的動作代表性地反映在受傷的手部位置上,進而活化產生相同動作的腦神經迴路,幫助患者重建對受損手部的感知和控制。視個人需求搭配其他療法 助恢復運動功能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郭恩芸表示,鏡像治療的應用包括:(1)疼痛管理:通過鏡像治療可以減少患者對受傷手部的疼痛感知,這有助於改善生活質量和康復進程(2)運動功能恢復:鏡像治療可以幫助患者重建對受損手部的運動控制和協調,促進手部功能的恢復(3)神經塑形:透過創造視覺上的鏡像,鏡像治療有助於促進大腦中與運動功能和感覺知覺相關的神經路徑的重新組織和修復雖然鏡像治療在一些手部傷害的復原中顯示出潛在的效果,但其效果因人而異,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因此,在應用鏡像治療之前,患者應接受全面的評估,以確定其是否適合這種治療方法,並且通常會結合其他傳統的物理治療或職能治療方法,以達到最佳的康復效果。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4/359654/sm-063d5fe0a156bc8893c09deeabd16497.jpg)
疑為「犯罪現場」!他用金屬探測器在自家後院尋寶 意外發現「人骨、手槍」
美國麻薩諸塞州一名男子在自家後院使用金屬探測器時,無意間找到了人骨碎片、手槍等物品,這樣可怕的發現嚇得他趕緊報警處理,就連法醫也跟著前往他家介入調查。根據英國《鏡報》(The Mirror)的報導,這名網友在論壇「Reddit」發文表示,他在後院使用金屬探測器時,發現地底埋著人骨碎片、手槍、混凝土板,由於事情超過了預期,他隨即報警處理,並說到「人骨碎片+手槍+混凝土板=謀殺」。男子接著說到,他的房子建於1890年,但不清楚這塊地過去是做何用途。警察和法醫均介入調查此事,也在搜查期間禁止他進入後院,避免汙染「犯罪現場」。幾天過後,警方判斷該位置以前可能是墓地,而不是犯罪現場,而手槍可能是陪葬品。後來,警方允許男子繼續進行金屬探測,以便協助調查,而原PO也發現了刻著字的手鐲,以及一根像是髖骨的大骨頭,後來證實所挖出的6塊骨頭中,有5塊來自人類,警方則會持續檢測它們是否來自同一名死者。貼文一經曝光後,迅速吸引超過萬人關注,紛紛留言道「好吧,這應該是你妻子最後一次允許你在院子裡進行金屬探測」、「這是你一生中最大的發現」、「雖然對受害者和情況感到悲傷,但希望能為某人做個了結」。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73/356573/sm-d6f285f75f48690bfb85c5c3074115cf.jpg)
他能嚐到「文字的味道」 媽媽像冰淇淋、爸爸像豌豆
英國一名男子萬納頓(James Wannerton)10歲時被雙親帶去就醫,因為他被考試時的「味覺」干擾,因而延誤他答題,當時,醫生告知家長,萬納頓只是想像力過於豐富,會伴隨著時間而逐漸消失,不過直到20歲,萬納頓才得知自己擁有聯覺(Synesthesia)。這種不尋常的感知現象,竟是能夠品嚐出各種聲音的味道,雖然為生活帶來不便,但卻也協助萬納頓記住事情。據《鏡報》(Mirror)報導,現年65歲的萬納頓透露自己被賦予了「特別的力量」,像是他能指出倫敦地鐵的「味道地圖」,譬如牛津圓環具有蛋糕的口感,貝克盧線是果醬蛋糕捲,而區域線則是有點恐怖的羊肉餐點。萬納頓是在5歲時發現自己擁有這種能力,他表示,母親的名字會帶給他冰涼感,而父親的名字則讓他聯想到罐裝豌豆,至於姐姐則是像黑醋栗優格的口感。他在1991年被送到倫敦研究腦部創傷的莫斯里(Maudsley)醫院接受檢測,幾年後又透過補助進行了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檢測結果終於證實他擁有聯覺。所謂的聯覺,就是一種透過感官觸發另一種或多種感官知覺的情況(triggers asensation in another),全英國擁有聯覺的人約占總人口比例的百分之四;其中又以文字和色彩的聯覺現象最為常見,不過萬納頓具有相當罕見的詞彙味道聯覺( lexical-gustatory synesthesia),也就是他的聽覺與味覺無法分開獨立運作。雖然擁有這份「超能力」,但萬納頓坦言,在生活中確實產生許多不便,像是看電影或電視的話,對他來說就是相當吵雜的活動,至於飲食部分,他重視的是食物的口感,他喜歡口感酥脆的洋芋片,或是特別熱或冷的食物。對他來說,透過聯覺,讓他對味道和視覺記憶能夠緊密相連,而他的記憶力果然也特別好。萬納頓20歲才得知他擁有聯覺。(圖/翻攝自X)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96/355396/sm-ef0aa479821b3b8f447122f890e9e03c.jpg)
約會完到男方家期待「電影夜」 對方「褲子一脫」她瞬間傻眼
第一次約會卻「印象深刻」!外國一名女網友與交友軟體上認識的男子出門約會,原本她以為一切進行得相當順利,也準備擁有美好的「電影之夜」時,對方卻至廁所做出驚人舉動,讓她不禁直呼「根本是災難」。根據外媒《鏡報》(The Mirror)的報導,佩奇(Rachel Paige)在Tik Tok上分享了這個奇妙的經歷,她提到自己和一名男子初次約會,一起吃了墨西哥捲餅,也小酌了瑪格麗特酒,「他很好,也很有趣」。後來,佩奇同意了對方「看電影」的邀約,2人也如約去到男子的家中,當她坐在對方床上時,男子卻突然快速走進廁所。佩奇心想著也沒什麼大不了,每個人都可能有內急的時候,沒想到的是,對方竟然沒關廁所門,男子則脫下褲子坐在馬桶上長達1分鐘。隨即,佩奇試探性地問道「你在做什麼」,卻得到「我在大便」的回覆。事後佩奇回憶起這段約會經歷,她也忍不住吐槽「天啊!到底誰會這樣做啊」。對此,不少網友頗感共鳴,紛紛留言道「這不是第一次約會時該做的事情,或者根本不是在任何約會中會做的事情」、「這已經是仇恨犯罪的程度了」;也有一名網友提到自己的類似經歷,表示「我們第3次約會時,我在浴室裡梳洗,對方卻直接進來上廁所」。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dist/imageholder.jpg)
巴黎奧運/鐵人三項選手比賽期間「狂吐10次」 前1天塞納河水質仍呈「不安全」
塞納河的水質一直是巴黎奧運組織者、運動員等人關注的問題,當局2015年以來就斥資了14億歐元(約新台幣497億元)清潔,但此次鐵人三項競賽於7月31日舉行時,一名加拿大選手才剛衝過終點線,便忍不住彎腰嘔吐,賽事期間甚至一共嘔吐達10次。根據外媒《TIME》、《鏡報》(The Mirror)的報導,29歲的米斯洛楚克(Tyler Mislawchuk)在完成1.5公里游泳、自行車40公里、跑步10公里後,以1小時39分41秒成績拿下第9名,但他衝過終點線後,就忍不住劇烈嘔吐,並於事後坦言,「我放手一搏,絕不後悔,但也(於賽事期間)嘔吐了10次」。米斯洛楚克在賽後狂吐。(圖/翻攝自X)報導指出,巴黎市政府曾斥資14億歐元大規模整治塞納河,在今年7月初測試時,也證明其足夠乾淨,能夠正常游泳。但在開幕式、周六均下了大雨,導致未經處理的廢水流進河中,水質檢測結果呈現「不安全」,代表著大腸桿菌已經超標,而鐵人三項也被迫延期。不過,針對塞納河的水質問題,米斯洛楚克認為不必過度擔憂汙染這件事,「我們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水域進行比賽。如果你在每場比賽中都強調水質…」;而美國選手萊德(Seth Rider)也透露,他為了增強對大腸桿菌的免疫力,在比賽前故意將自己暴露於細菌中。實際上,鐵人三項比賽當天,巴黎氣溫達到攝氏30度,運動員也可能因為在高溫下劇烈運動,引發身體不適。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58/350258/sm-81112d1da3d2705b30ef41872333bd66.jpg)
Ado台灣買漫畫巧遇粉絲「當場逃出店外」 做《殘夢》捨不得離開床
日本最強神秘系女聲Ado於本月發行第二張專輯《殘夢》,她接受台灣媒體線上聯訪時,除了分享專輯製作過程,也提到今年2月來台開唱的趣事,她笑說:「不知為何在台北有很多大吃大喝的機會,真的什麼都很好吃,我記得有去吃了中菜餐廳,還有特別印象深刻的是去了夜市,那裡很好玩,我們喜歡到連續兩晚都跑去逛夜市,夜市攤販的小吃也很好吃。」她覺得夜市氛圍很像日本廟會,想點再次造訪。她還在台灣買了好幾條牙膏,整趟世界巡迴都在使用,目前已經用完一整條了,Ado說:「那個牙膏裡面有放進嘴裡也沒問題的星星片,非常可愛又有趣,之前在日本沒看過,用了很感動。」不露臉的Ado,為免被認出來,有時會看場合刻意變聲,但這種狀況很少,倒是遇過身旁的路人在討論她,Ado分享:「這次巡迴去台北的時候,因為很想買中文版的週刊少年JUMP,我跟工作人員就約了一起去台北的安利美特。然後店內剛好有人手上拿著Ado的演唱會藍光,明明是我們自己傻傻地進去那裡,但是在那當下,一群人急忙逃出店外,不過內心在竊喜。」新專輯《殘夢》的名稱是在首次世界巡迴「Wish」結束之後取的,Ado說明:「首先『殘夢』這個詞在日文的意思是『睡醒之後仍殘留在心中的夢』,對我而言,我希望自己與這些歌曲能長存於購買專輯的歌迷心中。」此外,她實現了包括世界巡迴在內的許多夢想,同時心中也累積了一些因為走上歌手這條路而無法實現的夢,因為想把這些念頭都化為言語,所以選了這個字當作專輯名稱。至於是否有過殘夢的經驗,Ado回想:「有時候會。比如夢到家人或朋友,或是偶爾做了很幸福的夢,會想繼續留在夢中,捨不得離開床。」新專輯名為《殘夢》,Ado說明這個詞在日文的意思是「睡醒之後仍殘留在心中的夢」。(圖/環球提供)在錄製張專輯時,Ado有源源不絕的想法從腦中冒出,每首歌都想做不同的嘗試,比如〈ショコラカタブラ〉要唱得像巧克力一樣甜美;〈Value〉需要兼具力道和細膩的詮釋;〈MIRROR〉是首迷幻舞曲,要善用低音給人慵懶的感覺;〈Rule〉需要不斷嘶吼,樂風走較激烈的金屬路線,Ado的聲音既不能被音樂壓過,還要同時兼顧演唱和樂曲的調性,坦言錄得有點辛苦。最近Ado和連鎖壽司店合作企劃推出歌曲〈きっとコースター〉,她自曝常去吃迴轉壽司,「尤其是藏壽司,頻率多到像是我刻意為了要接到合作」,她喜歡的壽司種類很多,其中最愛鮪魚。Ado過去為動畫《間諜家家酒》、《航海王》演唱主題曲,若是能像作品角色擁有特殊能力,Ado表示以前想在天上飛,「最近的話,如果從現實層面來說,我想要能說全世界各種語言的能力,這樣就能直接跟大家溝通了,最近真的有想過這件事」。面對密集的行程,Ado直言:「說不累是騙人的,所以覺得疲倦的時候,我會去好好睡一覺,吃自己喜歡的食物,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就會打打電動;如果有非做不可的事情,我會一邊做事一邊追動畫或看漫畫紓壓。」Ado第二張原創專輯《殘夢》台壓盤專輯將於7月19日發行,本次台灣環球音樂將發行豪華初回盤(CD+DVD)以及通常盤雙版本,除了有專屬台灣粉絲的特典海報與貼紙贈品外,Ado更將為幸運粉絲送上署名的專屬親筆簽名海報,活動詳情可上環球音樂JKPOP社群查詢。
![alt](https://static.ctwant.com/images/cover/44/347544/sm-7cf4c423ffb4d6db2aa637d12f01645b.jpg)
Toyota大改款Camry年販目標6千台 油電版最多降價10萬元
Toyota總代理和泰汽車(2207)今(4)日舉辦全新改款Camry新車上市發表會,改款Camry標配Toyota Safety Sense 3.0及8SRS氣囊等多項主被動安全配備,推出汽油、油電2種動力,共4種車型,售價98.5萬元起。全新Camry內裝設計注重舒適感和實用性,以大量水平線條設計打造寬闊視覺感受。(圖/劉芯衣攝)大改款Toyota Camry展現「Sedan to the Core」之美,全新外觀設計注入動感、時尚元素,車頭採雙髻鯊造型,並搭配結合橫條與菱格紋網狀的全新水箱護罩設計;頭燈設計採用C字型LED頭燈組,極具辨識度。Camry內部以大量水平線條設計打造寬闊視覺感受,其中油電旗艦版更搭載多項高級配備,包括E-Mirror、12.3吋全彩數位儀錶板、後座電動調整座椅等,其中後座電動調整座椅更配有智慧中控面板,可獨立調整後座空調溫度、座椅傾斜角度等功能。不僅如此,Camry標配8SRS氣囊及Toyota Safety Sense 3.0主動安全系統,包含ACC全速域主動式車距維持定速系統、RSA限速辨識輔助系統等主動安全配備。和泰車表示,Camry原本一年銷量約3,600輛,在新增配備、調降售價以後,年販目標調整為6,000台,自6月中旬開放預訂後,已累積超過1,000台的訂單。值得注意的是,油電尊爵車型售價112.9萬元,較前一代123萬元降價10.1萬元,降幅達8.2%。和泰車總經理蘇純興也在會後受訪時提到,今年車市仍維持45萬台的預期不變,不過因為各家車廠搶奪有限的市場,議價空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