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食物
」Disney+黑馬韓劇《照明商店》朴寶英靠吃「蛋+香蕉」擺脫嬰兒肥、瘦出V型瓜子臉!
因為《魷魚遊戲2》還沒上映,最近感覺有點劇荒?其實Disney+熱騰騰剛上映的《照明商店》就獲得網友一致好評!帶有靈異驚悚又感動浪漫的劇情走向,不但有預感會成為繼《MOVUNG異能》後的Disney+神劇代表之一,在戲裡扮演女一護士角色的朴寶英,IG私服造型也被網友大讚完全看不出本人是34歲的歐膩,而她也大方公開自己如何擺脫嬰兒肥、從肉肉臉瘦成瓜子臉的秘訣。1.蛋+香蕉的瘦身菜單之前朴寶英受訪時,曾公開透露自己如果特別需要加強身材管理的時候,會把「蛋+香蕉」代替其中一餐的主要食材,因為蛋可以補充蛋白質、香蕉則能增加飽足感,降低熱量攝取。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2.吃對食物、吃對時間如果在平常,朴寶英不是屬於會縮減食量的人,她說三餐都可以正常吃,重點在於要吃健康清淡的原型食物,甜點零食則是NG食物,避免太晚吃晚餐,這樣一來不用挨餓也不怕會發胖。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3.運動後泡澡有助消水腫曾在剛出道時胖到體重巔峰的朴寶英,對於如何克服自己的易水腫體質,很有自己的一套!她除了會做能強化腹部線條的核心運動,還會在運動後搭配泡澡半小時,舒緩肌肉痠痛&代謝消腫一次達標!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從 Instagram 分享的貼文
厚鬆餅堡熱量可觀! 營養師:控制體重與血糖者需注意
最近社群軟體上,大家紛紛曬出原先日本熱銷的麥當勞「楓糖厚鬆餅堡」美照,有3種口味,限時只賣35天,因此,在台掀起一股熱潮,因為屬於早餐時段的品項,又是限量商品,太晚去還可能買不到。但要注意的是楓糖厚鬆餅堡的熱量不低,需要控制體重和血糖的民眾,一定要特別注意。台灣是出了名的美食王國,早餐當然也是應有盡有,中式的清粥小菜、豆漿店的燒餅油條、西式的漢堡薯餅,都有一票忠實的擁戴者。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早餐並不是以多「早」來認定,起床後的第一餐即可被當作早餐,選擇上建議盡量以少油、少糖、天然無加工物的飲食為主,只要避開NG地雷食物,就算是沒時間自己煮的外食族,依舊可以吃得均衡又健康。1.含糖飲料 NG!含糖飲料內所添加的糖分,大多使用了人工合成的糖漿,容易引起血糖大幅度波動,也難以維持飽足感。在醫學上更被證實有提昇高血脂、失智、癌症等疾病的罹患風險。因此程涵宇建議,無論中式米漿、豆漿,還是西式的奶茶、紅茶、咖啡,都應盡量選擇無糖為佳。2.高飽和脂肪或高油脂 NG!選擇奶茶、拿鐵等添加奶類的飲品時,建議用鮮奶來代替奶精,以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滷肉飯、油條、燒餅、蔥油餅等可口早餐,都屬於高油脂、高熱量食物,應注意攝取量與頻率。3.精緻澱粉 NG!過度精緻的澱粉如麵包、蛋糕、中式飯糰都是營養師眼中的NG食物,長期且過量的攝取容易導致高血糖、肥胖等問題,更是減肥人士的一大敵人,不可不注意。4.加工食品 NG!火腿、培根、熱狗、鑫鑫腸是台灣人的早餐首選配料之一,世界衞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將加工肉品列為「人類致癌物」,並且明確指出,每天每多吃50公克的加工肉品(約兩片火腿),就會提高18%的大腸癌風險。(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睡前別吃6大NG食物!營養師點名「1抗癌神菜」害失眠:令人出乎意料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每每到了晚上仍處在情緒緊繃狀態,不少人天天飽受失眠所苦,營養師李婉萍提醒,包括紅肉、高鈉食物、高黏性食物、十字花科蔬菜、甜點及酒類等6大食物容易影響睡眠,建議「睡前別吃」。營養師李婉萍在節目《健康晚點名》分享,導致失眠的「6大NG食物」睡前盡量不要吃,第一、吃太多紅肉:像是晚餐常見的牛排、燒烤等都是紅肉,因其脂肪含量高不易被消化,因此容易睡不安穩;第二、加工品肉類、高鈉食物:吃下過鹹的食物會造成人體水分不平均,連帶影響睡眠與呼吸。李婉萍說明,第三、高黏性食物:包括麻糬、粽子等食物都是由糯米製成,對人體而言不好被消化,同樣睡眠也會受到影響;第四、十字花科蔬菜:許多人意想不到具有抗癌功效的十字花科蔬菜竟會導致失眠,這是因為當中含「寡糖」成分,攝取過多寡糖容易放屁或引起脹氣,自然就會睡不好。第五、甜點:甜食容易促使胃酸大量分泌,導致人們入睡時被胃酸嗆醒,尤其是胃食道逆流族群,切勿在睡前吃甜點,否則恐降低睡眠品質;第六、喝酒:許多人認為睡前小酌比較好睡,不過事實上酒精雖然有助於入睡,但卻容易讓人在睡眠後半段淺眠易醒,導致「深度睡眠」時間不足。至於幫助睡眠的食物有哪些呢?李婉萍透露,魚類、雞肉、豆漿、牛奶、堅果富含「色胺酸」,有助放鬆心情、合成退黑激素促進睡眠;紅藜、綠色蔬菜、動物肝臟富含「維生素B」,具有安定神經的功能;牛奶、南瓜、小魚乾、豆腐等含「鈣」食物能幫助放鬆肌肉、緩解焦慮;黑芝麻、核果、香蕉、杏仁粉等「鎂」含量較高,可以提升褪黑激素讓睡眠品質更好;擁有豐富「Omega-3」的鯖魚、秋刀魚、鮭魚,能夠穩定神經幫助入睡;而出門曬太陽能增加人體「維生素D」,有助維持正常的生理時鐘和睡眠模式。
2親人罹患大腸癌 譚敦慈揭3種「NG食物」不要吃
在台灣, 大腸癌1年會奪走6000條人命。無毒教母譚敦慈透露,家族中2名親人都曾罹患大腸癌,婆婆於發病前因節儉不浪費,常吃重複加熱的剩菜,而表妹婿的飲食習慣則重油重鹹,2人後來都不幸罹患大腸癌。她也示警,要預防大腸癌,不新鮮的剩飯剩菜、醃漬類食品與高溫燒烤食物,都是「NG食物」,要盡量避免。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日前上健康談話節目「健康晚點名」,被主持人問及生活中是否有很多「NG食物」會吃出大腸癌,譚敦慈表示,自己的婆婆與表妹婿都是大腸癌患者,而他們發病前「確實有吃比較不健康的食物」。譚敦慈表示,婆婆生性節儉,平時又很忙碌,常常煮了一鍋食物就重複加熱。而公公很聰明,還會教婆婆「若是菜酸掉,加點小蘇打,煮沸了酸味會不見」。譚敦慈回憶,丈夫林杰樑醫生看到這種情形「簡直嚇壞」,趕緊告訴公公婆婆,說加小蘇打後剩菜酸味雖然不見,但「細菌還在裡面,千萬不能吃!」她表示,有些人覺得在食物有點變味時「就要趕快吃掉」,這種想法其實是錯誤的,會產生很多問題,並再三強調「食物一定要保持新鮮!」再來,譚敦慈指出儘量不要吃醃漬類的東西。譚敦慈說,她有一個表妹婿,20幾歲就得了大腸癌。這名表妹女是川菜師傅,所以食物都重油重鹹,他很喜歡吃豆腐乳,直誇豆腐乳上面那層辣油是人間美味,「拿來炒菜很好吃」,但她真的不建議這樣吃。譚敦慈還說,第3個要避免的是高溫烹調食物,所有高溫烹調的食物都會有致癌物質,所以不要動不動就加熱到攝氏200度以上。她建議烤箱、氣炸鍋溫度最高就是設定到「攝氏120度」,如果想要料理的酥脆點,就拉長烹調時間。她提到很多人喜歡在鍋子很熱時下牛排,但是煙全部跑出來時,會有很多致癌物「丙烯醯胺」。譚敦慈表示,婆婆被發現罹患大腸癌時已經第3期,但經過開刀治療後,至今仍很健康。她認為關鍵在於「飲食改變」,婆婆罹癌後煮的食物都會在當天吃完,並攝取大量蔬菜,蛋白質就從魚類、雞肉中取得,甚至吃雞腿還會特意去皮、去油,最後再搭配多做運動,目前90多歲的她身體還相當硬朗。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則補充,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曾做過的調查,發現有70%的大腸癌患者,一週會吃2次重新加熱的剩菜剩飯;另有38%的人一週甚至吃到4次。他直言,飯菜不斷反覆加熱,確實可能對腸子造成傷害。
孕婦患「妊娠糖尿病」母嬰健康風險高! 專家授招數輕鬆控糖
懷孕期間,孕婦過高的血糖會通過胎盤而影響到胎兒,可能會造成胎兒過大、肩難產、新生兒低血糖、黃疸等風險;對孕婦而言,則增加剖腹產率,提高產後發生典型糖尿病之風險。母嬰併發症風險高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妊娠糖尿病的孕婦,其母嬰併發症風險相對較高,為降低妊娠風險,提供準爸媽控糖5招的飲食新選擇,提升準爸媽之孕期健康飲食知能,另提醒孕婦體重依懷孕前體重適當調整,以增加10~14公斤為宜。掌握控糖拒NG 媽寶都健康孕期NG食物停看聽,注意食物中隱形的加工碳水化合物會影響血糖變化,且較沒有飽足感,宜減量攝取,如:甜不辣、丸子、肉羹、炸雞(外裹的粉)等,並避免或減少油炸、糖醋、燴(勾芡)等烹調方式的食物。均衡攝取全穀雜糧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和豆魚蛋肉類,並多食用富含纖維的食物(如:蔬菜、糙米、燕麥等),避免加工或醃製食物;烹調食物宜採清蒸、水煮、涼拌等方式,養成孕期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此外,孕期需攝取適量碳水化合物,以供胎兒發育所需。建議選擇富含纖維的全榖雜糧類,如:糙米、地瓜、南瓜等,可避免血糖急速上升,減少攝取含精緻澱粉的碳水化合物,如:麵包、麵條。高纖飲食可控糖 少量多餐更穩糖足夠的纖維素能幫助準媽咪維持腸道健康、促進蠕動、預防便秘及幫助血糖穩定,又可以提供飽足感,建議每餐至少攝取一個拳頭大的蔬菜份量,且含兩種以上的蔬菜,以深綠色蔬菜尤佳,如:銀魚莧菜、蒜炒菠菜、清炒芥藍等,另外水果份量要控制,一餐約一個拳頭大。一次大量進食易造成孕媽咪血糖快速上升,建議以3正餐搭配1-3次小點心,少量多餐、定食定量的方式進食。點心建議以奶製品為主可增加鈣質的攝取量,如:鮮奶240 ml、無糖優格250ml,或綜合堅果一茶匙(5公克)、茶葉蛋一顆等,較不影響血糖起伏。定期產前檢查 善用孕產資源為幫助孕媽咪瞭解自己和寶寶的健康狀況,國民健康署提供14次公費產檢,包含2次貧血檢驗(建議檢驗週數分別為第12週前與第24週至28週之間)、3次一般超音波、妊娠第24-28週妊娠糖尿病篩檢、第35-37週產前乙型鏈球菌篩檢及2次產前一對一衛教指導,請孕媽咪定期接受產檢,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寒假讓弱勢兒少陷缺糧危機 企業送「21天食物箱」補營養
根據家扶服務經驗,當兒少面臨失親、父母一方或雙方身心障礙、重病或年邁無謀生能力時,兒少容易補位家長的親職角色,承擔家庭照顧工作。家扶扶助2.6萬戶個案家庭中,每年約有近5千戶家庭中的兒少可能需肩負家庭照顧職責,且調查發現這樣家庭的兒少有98%需負擔兩種以上親職工作,如需要照顧生病的家人、為家人準備餐食等。家扶社會資源處長林秀鳳(後排右三)、台灣雀巢董事長羅台青(後排右四)邀大眾響應「永續巢食代」參與式平台,只要購買雀巢產品就能累積「微笑點」,可自行選擇轉換為助力小大人的食物箱,輕鬆做公益。(圖/廠商提供)家扶基金會社會資源處林秀鳳處長指出,台灣多數人無法想像「缺糧、餓肚子」的困境,但這樣的故事卻在一些家庭中真實發生。尤其最近放寒假,弱勢家庭因為少了小朋友21天的營養午餐,讓人感到憂心。林秀鳳也提到:「弱勢兒少提早承擔親職工作,甚至必須張羅全家人的一天三餐,但這些小朋友的營養知識、備餐烹飪技巧並不成熟,所以容易出現營養失衡的問題。」根據家扶統計,7成家扶扶助的弱勢家庭兒少曾經餓肚子、近2成5無法每天有固定三餐,更有7成以上備餐時並不注重營養價值。台灣雀巢董事長羅台青表示:「兒少營養議題需要更完善而長遠的支持;除了提供補足全家長假營養缺口的食物箱之外,也安排營養師教學營養知識、主廚帶『小大人』親手烹調料理。」雀巢專業營養師則設計「好好食物箱」,參考國健署資料,著重於家中各年齡層最容易缺少的營養素:例如大人小孩都易缺乏的鈣質、小朋友成長特別需要的鐵質,以及45歲以上常攝取不足的維生素D,都能透過「好好食物箱」補足一家兩大兩小寒假期間的不足量。雀巢更為家扶「小大人」用心安排豐富精彩的冬令營課程與遊戲:由營養師傳授早餐如何搭配才營養,也教小朋友分辨哪些食物營養價值高、哪些是NG食物;還有腸胃消化健康課,可幫助「小大人」更妥善地照顧家人。
看似健康卻讓醫師搖頭的食物 燕麥片、燕麥奶都是NG名單之一!
現在人注重養生,不少食物都講究天然,甚至健身者還會有自己的飲食菜單,但你知道有很多看似健康的食物,其實都是醫師眼中的NG食品,一名來自加州的醫師就透過社群網站,分析多種看似健康的食物,包含燕麥片、燕麥奶都是其中之一。一名加州女醫師布朗,就透過TikTok透露,有許多看似健康的食物,其實都相當不健康,他舉例現在的水果,甚至是蔬菜,在本質上與很久以前完全不同,現在的水果都太甜了,「它們被設計得更大、更甜、纖維含量更少,所有這些都會影響我們的血糖水平。」另外果汁的含糖量,跟一罐汽水的含糖量更是差不多的,因此寧可吃水果也不要喝果汁,而且果汁也缺乏水果本身的纖維。另外芒果、鳳梨、香蕉、葡萄,都應該被視為甜點而非水果。燕麥片或玉米片也是高碳水的食物之一。(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而健身者愛吃的燕麥奶,則被她認為碳水化合物與糖分都過高,更不用說其中含有防腐劑、乳化劑和增稠劑,但她也表示雖然裡面有那麼多不好的成分,但仍然有許多維生素與礦物質。燕麥片也是她認為的NG食物,這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一個「有爭議的」建議,因為他們需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雖然燕麥片是一種低血糖食品,但某些商品(尤其是添加糖的燕麥片)對於監測血糖的人來說並不理想,另外米餅也是她認為的非健康食物之一。她透露如果真的要吃,可以喝無糖杏仁奶或椰奶,吃水果本人而不是果汁,純椰子優格而不是燕麥片,米餅換成芹菜條當零食等,是她給的建議。
減肥停滯不前怎麼辦? 專業醫師5招幫你繼續瘦下去
有在減肥的朋友都知道,當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體重的下降速度就會變得十分緩慢,進入到停滯期。這時候,不管怎麼運動、節食都沒有明顯效果,也有許多人都是在這時候減肥失敗。如今,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李晨瑜也在網路上分享5招,讓你可以持續的瘦下去。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李晨瑜日前在FB發文,內容中解釋,當減重到達一定程度,大腦身體開始意識到你可能正在鬧饑荒,於是傾向不惜一切(透過降低代謝率、提升飢餓荷爾蒙,降低飽足感等)盡可能保留能量。而要突破這個保護機制的方式,就是要「打破平衡、刺激身體」,而他給出來的方法如下:1.改變運動的模式或強度原本沒有在運動的可以開始做中等強度的有氧或阻力運動,只有做有氧的可以開始加入一些肌耐力訓練,只有做阻力運動的可以加入一些高強度間歇性運動(HIIT)。2.增加飲食變化、避免代謝適應如果一直吃相同的食物,身體久了就更清楚如何輕易調控基礎代謝和荷爾蒙,讓你維持體重,所以食物盡量可以不要太一致,在不增加熱量攝取的情況下,讓飲食多樣化,擾亂規律。3.增加飲食或減少飲食保持彈性,如果本來就是低碳飲食的人,可以有意識的增加一點澱粉,打破身體的習慣和平衡。而飲食中碳水比例高的,建議透過有計劃的減少澱粉比例,增加一點蛋白質,創造新的熱量赤字也同時提高代謝率。4.搭配間歇性斷食拉長空腹時間,搭配168斷食,52斷食等打破身體的代謝慣性,可以不用天天執行,一週可以選幾天執行,但是輪到進食的時間仍要遵守飲食比例份量,吃原型食物的原則。5.讓體重維持2-3個月原本的體重是身體一開始設定的體重設定點,大腦傾向維持在那個原點,為了讓減下來的體重成為新的體重設定點,可以先暫時維持目前體重2-3個月或甚至更久。李晨瑜醫師也提到,遇到體重停滯莫心急,首先認知到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此外除了體重,其他身體指標(體態、體脂肪、腰圍、肌肉量)都要一併衡量,不能只專注在體重數字上。他也解釋,有時候體重維持數周沒變,並不是真的進入停滯期,也有可能是進入假停滯期,以下狀況就是假停滯期:女性經期水腫。纖維攝取不足導致便秘。近期吃較鹹,水喝的少,導致水腫。攝入NG食物不自知。
每天一杯珍奶導致痘痘長不停?皮膚科醫師提醒「甜食」「奶製品」都是痘痘肌的NG食物!
夏天一到很多人發現粉刺痘痘特別容易冒不停?安瑟美皮膚科診所醫生鄭惠文便提供以下幾招美肌法,建議大家從調整飲食習慣做起,再搭配正確保養方式,才能找回乾淨無瑕肌!其實比起雞排的油炸類食物,對痘痘肌來說致命傷反而是甜食跟奶製品!鄭惠文醫師分享之前曾遇到一名痘痘肌患者,經過治療還是一直反覆發炎,就算吃了消炎藥依舊沒有改善,詢問他的日常飲食,才發現他每天都會喝珍珠奶茶!當他聽從醫囑戒掉甜食手搖飲之後,果然皮膚狀態變得穩定許多,也不用進行到攝取口服A酸的程度,看來如果想要改善痘痘現象,除了臉上擦塗的東西,包含日常的生活習慣,即使是吃進肚子裡的東西也得要注意!甜食、奶製品雖然很好吃,但為了皮膚好,痘痘肌的人不妨試著戒斷看看,搞不好那就是導致妳痘痘長不停的原因。(圖/取自vivamoon IG)另外鄭惠文醫師也提醒,通常油、痘這兩者會合併出現,尤其接下來天氣越來越熱,氣溫每升高一度,肌膚出油率就會增加10%!就怕油脂汙垢堆積也讓痘痘粉刺再惡化,因此很多人會想在夏天增加洗臉頻率?鄭惠文醫師指出,正因為清潔次數增加了,所以更得採用溫和的方式來洗臉,避免使用洗臉機、洗臉刷這些會過度刺激的工具,並記得水溫大概抓23~26、27度之間勿過熱,同時洗後絕對不能有緊繃不適感,才不會越洗反而造成肌膚角質受損;另外鄭惠文醫師也很推薦可定期搭配進階型的肌膚管理課程如海菲秀SYNDEO,透過科技智能化的方式幫肌膚做全面性的大掃除,很多人做完之後看到髒水瓶就知道臉上的髒東西被清得多乾淨,就像是專業管家般,可以幫妳把很難清理到的陳年汙垢通通掃出來,打包到垃圾袋裡面XD。過度頻繁使用洗臉機、洗臉刷,都有可能傷害肌膚角質層。(圖/取自soena_td IG、ss_mss_ IG)並不是乾澀才叫把臉洗乾淨,洗後還是要保有水潤膚觸才正確。(圖/取自xb_mh IG)鄭惠文醫師建議可定期搭配進階型肌膚管理課程,有助恢復最佳膚況。(圖/取自xb_mh IG)
過年隱疾2/熬夜放肆吃!胃食道逆流恐來「拜年」 專家曝7大NG飲食
過年期間吃不停,當心胃食道逆流報到!專家表示,胃食道逆流是春節期間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要避免吃7大NG食物,以免「火燒心」讓你吃不下睡不好,同時也要保持生活規律、不要熬夜,否則自律神經失調也會讓胃食道逆流更嚴重。根據健檢數據顯示,高達7成民眾都有嚴重程度不一的胃食道逆流,已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而過年期間的大魚大肉、零嘴甜食、飲酒,都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發作。當胃部裡的胃酸或食物往上倒流進入食道、咽喉、口腔,或呼吸道等部位,所引起的不適症狀,就稱為胃食道逆流,也就是俗稱的「火燒心」。若是症狀持續未改善,長期下來就可能導致食道灼傷,甚至演變成食道腺癌。FiTLO品牌營養師何埻安提醒,首先要調整飲食內容,高糖、高油的飲食容易刺激胃酸分泌,所以一定要少吃這類食物,同時盡量三餐定時定量、避免空腹攝取咖啡因、少碰菸酒,才能避免胃酸分泌過於旺盛。甜食是導致胃食道逆流發作的原因之一,建議過年時要控制吃零嘴、糖果的份量,才不會過度刺激胃酸分泌。(圖/劉耿豪攝)高敏敏營養師分享胃食道逆流的7大NG飲食。第一,咖啡因飲料如咖啡、濃茶、可樂、奶茶等,因為這類飲料會減少下食道括約肌壓力、刺激胃酸分泌;第二,難消化食物如糯米、麻糬、米糕、油飯;第三,酸味食物如檸檬、鳳梨、葡萄柚、百香果、柳橙汁。第四,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胡椒、生大蒜;第五,高油高糖食物如炸物、甜點、含糖飲料;第六,香菸,會傷害食道黏膜、減少口水量,加重胃酸逆流;第七,酒精,會降低賁門壓力、造成胃酸逆流。除了飲食之外,何埻安說,許多人過年時熬夜打牌、聚會,生活作息大亂,若是經常日夜顛倒,就可能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而胃部佈滿自律神經叢,當生理時鐘錯亂就會使胃酸分泌異常,建議維持正常作息、避免睡前吃宵夜及過於亢奮、熬夜打牌。如果已有胃食道逆流,但又必須長期服用特定藥物,高敏敏建議要與醫師進一步討論,因為包括降血壓藥如鈣離子阻斷劑、乙型阻斷劑,或者像氣管擴張劑、嗎啡類止痛藥、一些精神科用藥等,都可能讓下食道括約肌放鬆,增加胃食道逆流風險。何埻安則提醒,若有胃食道逆流要趕緊就醫,不要自行服用制酸劑藥物,若是吃過量,反而容易導致胃酸分泌不足,也會引發胃部不適症狀,所以建議由醫師開立藥物較安全。
百萬確診海嘯2/營養師揭「私房5飲食原則」 這4類食物千萬別碰!
衛福部食藥署開放6到11歲兒童接種莫德納疫苗,每劑0.25毫升,為成人劑量的一半,需施打2劑, 2劑施打間隔28天。預計約有120萬人符合接種資格。此外,首批輝瑞兒童疫苗最快也將在5月抵台。到底該不該讓孩子接種疫苗?由於孩童染疫的重症風險並不高,以日本91萬確診的兒童為例,就算大多數都沒接種疫苗,也僅有4例死亡,但日前新北市中和2歲男童重症且不幸死亡,卻讓家長心慌,深怕這樣的噩耗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家長們紛紛陷入天人交戰,許多醫師也不敢貿然給意見,認為應由家長自己判斷利弊。如果不想讓孩子打兒童疫苗,那免疫力就更加重要,程涵宇營養師建議,疫情期間盡可能在家做飯,以提高家人的飲食質量,因為「煮婦煮夫」能確切掌握食物裡加了哪些東西,這是外食無法做到的,而最關鍵的重點就是,讓孩子吃新鮮、未加工的食物。程涵宇育有一個正就讀幼兒園的兒子,她也揭露自己家的私房飲食原則,第一是經常使用橄欖油、苦茶油、玄米油、芥花油,由於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同時富含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相反來說,就不使用飽和脂肪高的豬油、椰子油。第二,每餐採取「三菜一湯策略」,一道主菜如煎鮭魚或三杯雞、一道蔬菜、一道半葷素如番茄炒蛋,湯則是蔬菜搭配肉的組合,例如竹筍雞湯、冬瓜排骨湯等,把握這個原則就能確保膳食纖維豐富。第三,不吃肥肉,例如滷三層肉的肥肉,偶而外食時,也盡量選擇瘦肉,例如選牛腱不選牛腩,並且不吃皮如炸雞腿的皮。第四,家中常備健康起司、鮮乳、無糖豆漿、無糖優格、堅果等,就算孩子嘴饞,也盡量吃健康的點心。第五,避免液態的食物加糖,例如含糖飲料,因為比起固態食物,更容易不小心喝進更多的糖。兒童疫苗即將開打,擔心孩子接種後有副作用,又害怕不打疫苗可能變重症,讓許多家長陷入兩難。(示意圖,非當事人/方萬民攝)程涵宇特別提醒,疫情期間想維持好的免疫力,家長千萬別讓孩子吃4類食物,包括飽和脂肪、加工肉品、反式脂肪、含糖飲料。程涵宇表示,常聽到人說:「孩子很瘦吃肥肉沒關係,很瘦吃零食沒關係」,她強調「其實都是有關係的!」因為飽和脂肪如奶油、酥油不僅會導致肥胖,更會促進身體發炎反應,就會影響免疫力。另外,加工肉類如香腸、火腿、培根,含有過多的脂肪和鹽;反式脂肪則存在於加工食品、油炸食物、餅乾和部分抹醬中,不利孩子健康;含糖飲料如濃縮果汁、調味牛奶和乳酸菌飲料,則添加大量糖分。除了避免NG食物之外,程涵宇也提醒孩子每天一定要喝足夠的水,至少要喝喝8~10杯水,可維持細胞的健康,提升免疫力,而新鮮水果是孩子的最佳點心選擇,而不是餅乾、蛋糕和巧克力等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