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I
」 PMI 製造業 中經院 景氣 NMI11月PMI跌至46.8%連9月緊縮 中經院:產業未來展望佳
中華經濟研究院周五(1日)發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11月經季節調整之PMI微跌0.3個百分點至46.8%,已連續9個月緊縮;但新增訂單指數和未來展望指數微幅回升,部分指標略有好轉。中經院院長葉俊顯表示,今年景氣是逐季好轉,目前整個產業就是「等」字,等待曙光到來。未來展望部分,製造業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已連續19個月緊縮,惟指數回升2.7個百分點至42.5%。PMI以50%做為榮枯線,指數高於50%代表景氣擴張,反之則代表緊縮,包含5項組成指標,11月經季調之生產、新增訂單、供應商交貨時間、人力僱用、存貨皆呈現緊縮。中華經濟研究院長葉俊顯表示,近幾個月來景氣上下波動,11月和10月PMI的組成指標,變動都在1個百分點左右,幾乎與上月持平,現在製造業氛圍就是一個「等」字。葉俊顯分析,近期中國拯救房市及房企,並增發國債等一系列振興經濟措施,使得基礎原物料產業與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的未來展望轉佳,使得產業未來展望有些許回升。包括年底的中國大陸振興政策及美國輸入轉為正數,歐美市場是台灣製造業的終端需求,美國的輸入自今年第三季開始逐季往上走,可望持續到2024年第三季,有助於我國接下來的出口。至於非製造業,11月未季調之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已連續13個月擴張,已擴大3個百分點至56.2%,為去年8月以來最高、出現最快擴張速度。其中,新增訂單、商業活動及未來六個月展望等指數皆呈現擴張,且速度加快。葉俊顯表示,內需產業持續暢望,主因內需產業進入年底結案旺季,再加上股市回漲以及歐洲貨櫃和散裝運價回升,與製造業聯動高的產業未來展望指數由緊縮轉為擴張,只有資通訊產業設備與批發業對未來看法相對保守。中經院分析,NMI組成的八大產業中,六大產業NMI呈現擴張,依擴張速度排序為教育暨專業科學業(61.1)、營造暨不動產業(60.8)、零售業(57.3)、住宿餐飲業(56.7)、運輸倉儲業(56.7)與金融保險業(56.1)。僅有資訊暨通訊傳播業(44.5)與批發業(47.9)回報NMI為緊縮。
製造業復甦緩慢 9月台灣PMI若仍處緊縮區間!將出現連續7個月緊縮
2023年9月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將於10月2日,由調研機構中華經濟研究院發布。在8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再跌至45.5,呈現連續6個月緊縮,遠遜於市場預期,9月間的蘋果新機I-15、華為新款手機上市、AI等新興應用商機也仍熱,是否為製造業景氣注入新象,進而帶動9月台灣PMI?就廠商實際回報、央行和國發會的經濟數據研判,9月新象應僅帶來些微的景氣改善,整體復甦尚未達到「大家都滿意」的程度,即使PMI指數不再下跌,也難脫50以下的緊縮區間。9月台灣PMI 若仍處於緊縮區間,將出現連續7個月緊縮,若扣除今年2月因工作天數短、較前月短暫大幅回升51.4,自去年7月迄今已連續14 個月皆居於緊縮區間,為台灣採購經理人指數2012年創編以來最長的緊縮期,更甚於2015年、2016年間的科技產業景氣下滑期間,當時曾出現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的連12個月居於緊縮區。國發會9/27發布的8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結果與上月持平,燈號續呈代表低迷的藍燈,今年來連亮十藍,亦是史上第二長的藍燈期間。8月台灣PMI下降的各項指數,百分比幅度雖較7 月更為緩和,但9月在弱勢利多下,數據也可能只和8月持平。以出口為主的製造業,相當困擾終端市場的需求疲弱,廠商庫存去化緩慢,導致業者展望景氣方面,8月製造業的「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自2022年5月跌入緊縮區,及至2023年8月都沒有回到擴張區,就六大產業觀察,8月僅電子暨光學出現極微幅上升,化學暨生技醫療、食品暨紡織、 基礎原物料、交通工具、電力暨機械設備為下降,廠商反映未來兩季(六個月)仍無法看見製造業景氣恢復的預期。至於台灣非製造業NMI,8月也回跌1.4個百分點至54.3,NMI雖已連續10個月擴張,但整個暑假的消費動能都跑到國外去了,8月住宿餐飲業NMI 47.7,下降18個百分點,中斷連續4個月的擴張轉為緊縮,情況最為意外;營造暨不動產、教育暨專業科學、金融保險、資訊暨通訊傳播等產業的下降幅度亦大。而8月NMI的未來六個月展望亦跌至50以下的緊縮區間。基於內需服務業正面臨缺工、工資上升壓力,內需動能已至高原的困境,景氣氛圍隱約的憂慮恐也將在內需市場擴散開來,9月的開學季、尚未接上10月的連假出遊,9月NMI的下跌也應在估計之內。
中經院:8月PMI跌至45.5%連6月緊縮 「靜待需求復甦曙光」
中經院上周五(1日)公布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月跌0.6%至45.5%,同時也是連續6個月緊縮。中經院院長葉俊顯表示,廠商沒有看到期待已久的需求反轉,近來大陸碧桂園、恆大等房地產連環爆,加上疫後經濟復甦不如預期,下單策略保守。並形容當前經濟情勢「黎明前的夜晚比較長,靜待需求復甦曙光」。中經院表示,截至第三季止,製造業需求沒有好轉,上游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廠商下單策略趨於保守,部分業者甚至將景氣翻轉時間點推延至明年上半年。葉俊顯進一步指出,原物料通常追漲不追跌,8月卻出現上游報價上升,下游沒有追價意願的少見情況,關鍵就是終端需求不振,使得追價意願降低。中經院調查顯示,8月經季節調整後的PMI續跌0.6個百分點,降至45.5%;受第三季製造業表現不如預期影響,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緊縮速度均上升,各續跌至46.6%、46.7%。至於製造業六個月內展望指數,在6月曾一度回升,但氣勢未能延續,7月指數回跌,8月續跌1.1個百分點至42.1%。至於8月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雖然連10個月擴張,但指數回跌1.4個百分點,降至54.3%。葉俊顯分析,8月NMI誇張趨緩,是受商業活動、國外旅遊(需求轉到國外)、股市回跌、及製造業裁員等訊息有關。國發會日前表示,從7月景氣燈號資訊來看,景氣已出現更為明顯的落底跡象,預估第四季可脫離低迷藍燈。葉俊顯則認為,後續值得要視雙11網購、百貨週年慶表現是否穩健。中經院助研究員陳馨蕙補充,廠商遲遲等不到終端需求亮出暢行無阻的綠燈,中國碧桂園危機更讓製造業對採購存貨政策失去方向感。葉俊顯指出,隨著住宿餐飲與旅遊的消費力道轉往國外,以及製造業景氣疲弱、股市回跌的負面效應,為即將進入旺季的非製造業帶來陰霾,對於當前經濟情勢,葉俊顯形容,「黎明前的夜晚比較長,靜待需求復甦曙光」。
台經院估製造業連6月下滑 暑假效應!服務業商機強勢復甦
根據台經院模型轉換,2022年6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8.30點,呈現連續6個月下滑態勢,為2020年6月以來新低紀錄。台經院分析,近一個月製造業深陷歐美市場需求疲弱,中國大陸經濟谷底震盪、特定防疫封控的陰影,7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要從短期低點翻揚,相當不易。由於兩岸製造業存有臍帶關係,生產供應鏈明顯重疊,市場景氣自然會相互牽動,大宗商品價格下滑,是國際市場7月以來唯一的正面消息,特別是國際油價下跌有助於石化業的成本重估。對於內需為主的服務業,7月進入暑假,防疫措施鬆綁,為服務業帶來復甦商機,台經院分析,人潮回流帶動餐飲市場復甦,6月間已有超過8成的餐旅業者看好當月景氣表現。6月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達到56.7,住宿餐飲業、零售業NMI分別達72.5、61.7,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轉為擴張。對購屋族來說,則建議關注此次公布的7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情況,在6月已呈現連續5個月下滑態勢,為2020年5月以來新低紀錄,其中又以不動產業方面,2022年6月看壞景氣的廠商比例高達59.5%,且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減率為6.7%。隨著央行升息效應漸散,有否同步帶動房市活絡,將成各界觀察重點。雖然工業生產、貨幣供給、非農就業、批發零售及餐飲等指標尚未公布,但依國發會先前研判,國內景氣還不致於反轉,至於全球景氣,好壞參半,國發會官員表示,7月美國通膨率已趨緩,農工原料價格明顯下滑,這一波通膨看來已不致惡化,這是好消息。
無畏Omicron美股強彈逾600點 半導體景氣暢旺台股萬八在望
雖然美國出現第二例Omicron確診且可能已進入社區,但上周初領失業金人數為22.2萬人,低於預期的24萬人,加上自周一高點起算已跌了近1200點,周四(2日)美股展開跌深反彈,由能源股、金融股領軍,四大指數全部上揚,其中道瓊強彈逾600點,創近一年來最大漲幅。2日美股四大指數表現:道瓊工業指數上漲617.75點、1.82%,收34,639.79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27.27點、0.83%,收15,381.32點;標普500指數上漲64.06點、1.42%,收4,577.1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0.1點、0.01%,收3,810.8點。美國科技股中,蘋果跌0.61%;Meta(原臉書)跌0.068%;Alphabet(谷歌母公司)跌1.36%;亞馬遜跌0.18%;微軟跌0.18%;特斯拉跌0.95%;英特爾漲1.85%;AMD漲1.05%;NVIDIA漲2.20%;高通漲0.80%;應用材料跌3.42%;美光跌2.67%。台積電ADR漲0.89%;日月光ADR漲0.66%;聯電ADR跌0.65%;中華電信ADR漲1.04%。台股2日重演開低走高格局。早盤開低後,最低來到17559.44點,之後電子權值股陸續表態下,指數翻紅後繼續上攻,最高來到17741.55點,之後維持高檔震盪,終場以17724.88點作收,上漲138.89點、0.79%。櫃買指數則以225.67點作收,下跌0.89點、0.39%,成交金額略增至1146.92億元。台股集中市場與上櫃股票12月2日大盤走勢圖。(圖/翻攝自基本市況報導網站)集中市場2日成交金額放大至3842.81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94.36億元,外資由連2買、買超126.33億元,外資自營商買超0.00億元;投信中止3連買、賣超4.29億元;自營商賣超11.18億元、自營商避險賣超16.48億元。資券變化方面,融資金額增加14.88億元,融資餘額為2768.73億元,融券減少0.47萬張,融券餘額為53.28萬張。當沖交易金額為3150.81億元,占市場比例為40.34%。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發布最新半導體市場展望報告,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數位轉型,半導體需求大增且供不應求,因此三度上修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率,由上回預估的19.7%再上修至25.6%,市場規模將達5,529.61億美元並創下歷史新高。WSTS也看好半導體市場2022年持續成長,預估將較今年再成長8.8%達6,014.90億美元規模,首度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2021年11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走升至59.5,是連續第17個月呈現擴張(指數高於50),擴張速度也有加快之勢;11月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則連續五個月擴張,指數續揚3.8個百分點至62.3,為2014年8月創編以來最快擴張速度。統一證券表示,昨日台股再度大漲138點,已連續3日反彈上漲,目前站穩所有均線之上,且根據過往經驗,進入12月份指數上漲機率高,年底集團及法人作帳行情樂觀,指數挑戰萬八機率高。其中,半導體展望樂觀,短線看好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南亞科、合晶以及台勝科。
變種病毒肆虐!製造業景氣「轉黃紅燈」 專家:歐美復甦有利我出口
變種病毒在全球肆虐,疫情埋下景氣不確定因素;台經院昨公布5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17.71分,較上月減少0.82分,代表景氣繁榮的紅燈僅維持短短1個月(4月),在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製造業景氣燈號隨即轉為揚升的黃紅燈;台經院解讀,製造業廠商仍樂觀看好表現,但樂觀程度則略有減少。經營環境面減分最多台經院表示,5月中旬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狀態,已衝擊餐飲、觀光、旅運等內需服務業表現,台股量能雖突破10兆元水準,但指數呈現震盪走勢,顯示民眾對經營環境、需求等面向的憂心;所幸製造業廠商採分區、分流等防疫措施,5月出口、外銷訂單、生產等經濟數據仍有雙位數成長,對出口、生產量能影響有限。從台經院5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各主要組成項目觀察,有1個項目分數增加、4項減少,其中,僅原物料投入面增加1.41分,在分數減少方面,則以經營環境面減少1.48分為最多。其次則為需求面減少0.70分,售價面及成本面皆減少0.03分,燈號座落於代表景氣揚升的黃紅燈。歐美復甦有利我出口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我國製造業景氣還能維持黃紅燈,主要是歐美施打疫苗的覆蓋率愈來愈高,在變種病毒侵襲下,雖然延後解封、但不至於全境擴散,預估下半年歐美國家將陸續擺脫疫情陰霾,復甦力道會更為強勁,不僅帶動原物料價格,對我國出口是一大利多。不過,三級警戒延長,吳大任表示,餐飲、零售服務業就沒這麼幸運了,中經院日前公布5月的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就驟跌至50%以下,待新冠疫苗進口、逐步拉高國內施打率後,預估2、3個月後,內需消費才會回到先前的榮景。野村投信投資長周文森認為,全球景氣持續成長,但通膨升溫下,下半年全球市場有三個方向值得關注。首先,聯準會縮減量化寬鬆的進程將比市場預期快,目前各界普遍認為聯準會將於9、10月採取動作。其次,景氣回歸成長格局後,各國經濟刺激政策將恢復正常,不再推出大規模方案。最後,第3季及之後主要各國GDP可能不如第2季那麼強,但不必過度擔憂,因這是去年第2季基期低所致,並非景氣趨緩。
解封+三倍券 台灣經濟穏住
中華經濟研究院3日發布7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和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同步上揚,其中PMI中止先前連續三個月的緊縮(數值低於50)至54.1,轉為擴張;NMI數值57.3,更創2014年8月創編以來最快擴張速度。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表示,NMI指數急速攀升到與2015年4月相同的57.3,主要是因6月國內解封,加上市場對7月發放三倍券可望振興消費的預期。張傳章表示,國內疫情一直控制得宜,就算近來其他主要國家二次爆發,台灣仍表現良好,因此6月上旬國內正式解封,還有7月的振興三倍券發放啟動、消費將大增的預期心理,都激勵指數偏樂觀。但在此同時,國際疫情有愈來愈嚴峻的發展,影響還沒有到全面回歸正軌的時候,仍應謹慎以對。至於製造業7月雖顯著好轉,但與回到正軌還有不小距離,畢竟台灣是出口導向的小型開放經濟體,歐美國家重啟經濟進展不順暢,勢將對台灣有一定的衝擊。後續還是關注國際疫情發展,及中美間對立衝突的變化。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說,疫情衝擊下,除政府超前部署,消費、投資也都超前準備,三倍券推出後,達到刺激消費的效果,還有中美爆貿易戰後,台商持續回流加上轉單,可說是「自助、人助、天助」,穩住台灣經濟。7月NMI的四項組成指標中,商業活動與新增訂單持續擴張,供應商交貨時間持續上升,人力僱用轉為擴張。張傳章說明,八大產業有七大產業皆呈現擴張,僅資訊暨通訊傳播業仍呈現緊縮。就7月PMI組成指標來看,目前製造業訂單顯現好轉,但廠商對未來訂單能見度看法仍偏保守,供應商交貨時間持續上升,存貨及未完成訂單也還是維持緊縮。其中人力僱用指數中斷連續四個月的緊縮轉為擴張,指數51.7更是2012年7月創編以來最大攀升幅度,張傳章說明,這代表疫情對國內就業市場的衝擊已愈緩和。在製造業六大產業中,五大產業PMI為擴張,依擴張速度排序為食品暨紡織產業、交通工具產業、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電子暨光學產業、基礎原物料產業,僅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仍為緊縮。但電子暨光學產業對未來半年偏保留偏態度,主要憂心國際上第二波疫情趨嚴峻、及新機上市與研發布局,仍難免於受疫情的衝擊。
後新冠時代 台灣房市呈現2壞3好
新冠肺炎疫情減緩,台灣即將解封,整體消費市場醞釀著一股補償性消費潮,台灣房屋集團與國立中央大學台經中心產學合作報告分析,後新冠時代台灣不動產趨勢,台灣房市呈現2壞3好。1壞、台灣房市短期面臨「信心面」的挑戰台灣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中心在5月發佈台灣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結果,與4月份調查結果相比,總指數下降8.52點,創2009年12月以來新低,顯示一般民眾在疫情蔓延的影響下,消費信心顯著下降。其中代表房地產信心的「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指標,5月份調查結果為88.45,較上個月97.55下降9.1點,顯示短期房市信心低迷。台灣房屋智庫表示,目前房市短期影響多為信心層面的影響,交易量與價層面上未有顯著且大幅萎縮下跌情況,因此,只要未來沒出現長期信心下降的趨勢,台灣房市不至於出現衰退情況。2壞、台灣最終須面臨「出口面」的挑戰美國銀行經濟學家Michelle Meyer預測美國第二季GDP將衰退30%,顯示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的美國經濟正在快速失去成長動能。又美國消費約佔全球消費的三分之一,加上疫情嚴重的其他國家,包括義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英國等皆為平均國民所得較高的先進國家。這些先進國家的抗疫與經濟表現將成為未來台灣出口挑戰的風向指標,雖然今年第一季因訂單移轉到台灣生產,帶動製造業業績成長,若疫情蔓延導致這些先進國家的經濟活動與消費能力大幅下降,第二季全球貿易量仍不見回穩,最終台灣出口必然受到影響,與出口相關的製造業在第三季將面對考驗。1好、短期轉單支撐經濟,補償性消費帶動國內旅遊潮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發佈的3、4月份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為42.3與42.5,顯示服務業嚴重衰退,亟需政府援助度過難關。疫情對旅遊、交通運輸、餐飲等服務業的衝擊非常大。不過製造業部分,因中國復工時間延遲,訂單移轉到台灣生產,帶動業績成長。主計總處發佈的台灣3月份的外銷訂單月成長40.5%,4月份小幅衰退4.7%,可見疫情對台灣製造業的「短期」影響可能是利大於弊,受惠於製造業的轉單效應,台灣經濟在第一季有不錯表現,得以支撐房地產景氣。台灣房屋智庫表示,台灣防疫成效顯著,從4月底至今,每日確診案例明顯無本土感染,社交限制將於6月7日解禁,對照國際上疫情持續嚴峻的同時,台灣國內逐步解禁回到正常生活,會出現一波「補償性消費」。政府振興經濟的三倍劵政策即將執行,可望帶動國內觀光旅遊、交通運輸、餐飲等服務業復甦,台灣內需將逐步回升。2好、台灣房市第一季的消費信心維持樂觀2020 年第一季房屋市場交易量呈現仍屬平穩,綜觀國內外疫情發展、經濟情勢、平均薪資與就業概況,再加以國際原油期貨價格直落影響等因素干擾,市場觀望氛圍濃厚,但根據國立中央大學定期發布的台灣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今年前3月代表房地產消費信心的「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調查結果呈現下降走勢,但仍然維持在樂觀狀態,有效支撐台灣房市景氣。3好、台灣將成為國際間移居的熱選地區台灣經濟各層面受疫情影響,房地產景氣在第二季與第三季可能出現短暫低迷情況,但台灣居住環境的優勢卻也得到彰顯的機會,有助於台灣房地產景氣的長期發展。相對於其他國家,台灣超前部署,成功抑制疫情蔓延,防疫績效超越歐美等先進國家。台灣在疫情防治上績效卓著,受到國際關注,健保與醫療資源超越其他華人地區,民眾重視公共衛生,民主自由、治安良好。在疫情過後,以上條件將成為台灣在居住環境上的優勢,為吸引他國移民之亮點地區。在疫情的影響下,全球蔓延著經濟衰退與蕭條氣息,台灣經濟免不了受到衝擊,但綜觀近期金融市場表現相對穩定,股市與房市受到疫情影響似乎相當有限,投資市場與實際經濟表現如此脫勾,值得審思。
1月份PMI NMI指數各有漲跌
中華經濟研究院(中經院)公布1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受到季節調整因素影響,已連續4個月呈現擴張,指數下跌4.9個百分點至51.3%。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已連續11個月呈現擴張,指數微升 0.9 個百分點至 55.0%。中經院表示,連續4個月呈現擴張的PMI指數,五項組成指標中,訂單與人力僱用數量呈現擴張,生產數量轉為緊縮,供應商 交貨時間持續上升,存貨則為持平。在產業面,PMI擴張依擴張速度依序為食品暨紡 織產業、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電子暨光學產業、交通工具產業。基礎原物料產業 與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 PMI 則呈現緊縮。中經院公布1月份NMI指數,已連續11個月呈現擴張,指數微升 0.9 個百分點至 55.0%。(圖/中華經濟研究院)在已連續 11 個月呈現擴張的NMI方面,四項組成指標中,商業活動、新增訂單與人力僱用呈現擴張,供應商交貨時間呈現上升。1月期間,7大產業NMI皆呈現擴張,依擴張速度依序為住宿餐飲業(75.0%)、 資訊暨通訊傳播業(58.7%)、教育暨專業科學業(56.5%)、營造暨不動產業(55.8%)、 運輸倉儲業(55.8%)、金融保險業(53.5%)與批發業(51.3%)。其中,僅零售業較前一個月相比呈現緊縮。中經院院長陳思寬表示,對產業來說最關鍵的問題在於「不確定性」,現在不論是美中貿易紛爭或是武漢肺炎疫情,都沒有足夠可以確定的訊息。而1月的指數調查只以1月23日前調查為主主,預估後續幾個月的PMI會受到工廠停工的問題所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