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K9
」人類克服心臟病有望? DNA編輯技術成功降低猴子體內壞膽固醇
以心臟病為主的心血管疾病,一直長年居在國人十大死因之中。一般認為,心血管疾病的發作原因,主要與人體血液中的壞膽固醇過高所導致。而近日傳出,有科學家開發一種一次性的基因療法,透過基因編輯,在短短一周內可以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目前在猴子身上實驗,可以成功降低猴子60%的壞膽固醇。根據《Interest Ingengineering》報導指出,透過前人的研究,研究人員知道基因「PCSK9」會讓身體產生過多同名蛋白質,進而干擾人體循環系統清除有害膽固醇LDL的能力,LDL會導致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也被稱之為壞膽固醇。而現在有科學家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關閉了猴子體內產生「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的基因「PCSK9」,實驗結果發現,猴子肝臟中的PCSK9蛋白幾乎都維持在最低標準量,血液中的PCKS9蛋白也降低了90%、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降低了60%,而這情況也維持了8個月之久。研究人員表示,儘管這項實驗要在人體上使用仍然有很常的一段路要走,但現在推論在與人類血緣接近的猴子上實現,研究人員是非常有希望的。而研究人員也同時用相同的技術,針對肝臟與其他器官,進行標靶基因治療的實驗。
智能科技輔助醫療決策 有效降低急診死亡率
因應急診病人病情瞬息萬變,國泰綜合醫院於急診導入敗血症智慧決策作業系統。國泰綜合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陳健驊指出,系統先依病人生命徵象做為篩選依據,由系統自動跳出疑似敗血症警示提醒,同時設計查核表,協助醫生在看診與給予處置過程中可自動帶入檢驗結果並計算SOFA分數(敗血症引發器官衰竭分數),最後建置智慧決策輔助功能,依SOFA系統分項分數給予臨床照護建議,可望協助年輕醫師判斷。據院內統計,導入該智能系統後有效降低病人總住院時數從240小時降至228小時、急診敗血症病人的死亡率從18.5%降至5.7%,該系統亦取得臺灣發明專利並榮獲2019年SNQ國家品質標章肯定。此外,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病人,且預估未來每年還會以2.5萬名的速度持續增加。考量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主要的併發症及造成死亡的原因,國泰綜合醫院與基因檢測公司產學合作,開發用於評估糖尿病患者之冠心病風險檢測套組,只要透過抽血5 c.c.,就能預估糖尿病病人罹患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國泰綜合醫院內科部主任林慶齡指出,目前許多研究已證實如LDLR、PCSK9等基因,皆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息息相關。透過預測套檢分析44種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基因及配合心臟影像學檢查,可依罹病風險高低與影像分析區分病人,提供不同照護模式。研究指出,若經評估為高風險族群,未來罹患冠狀動脈疾病較低風險族群高出3-4倍,但這些風險是可以配合醫療與良好作息改善。故該檢測結果有助於糖尿病人經由適當的營養調理,運動與持續醫療追蹤,降低日後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
【要命膽固醇3】降指數有新藥 死亡風險驟降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祕書長黃柏勳指出,心肌梗塞的高風險族群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患者、吸菸者、家族遺傳、高油飲食者等等,「這些高風險族群,至少要將膽固醇指數控制在100mg/dl以下,若能降到70最好;根據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治療指引,最後得調降到55以下。所以膽固醇指數應降到愈低愈好,特別是極高風險患者,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壞的膽固醇,就像血管裡的沙子附著在血管壁上,當血管壁細胞間有裂縫時,就會鑽進血管內造成內壁發炎,慢慢地形成粥狀斑塊,造成血管內部狹窄;當血壓過大,就可能讓斑塊掉落,導致血栓,引起心肌梗塞。」黃柏勳說。醫師黃柏勳指出,膽固醇造成心肌梗塞,比三酸甘油酯還來得危險。(圖/醫師黃柏勳提供)黃柏勳說,若要將膽固醇的數值降到這麼低,以前要使用高劑量藥物,但現在有新型降膽固醇藥物PCSK9抑制劑,可以讓血管內壞膽固醇受體重複利用,達到降低數值的目的;研究更顯示,PCSK9抑制劑可以進一步降低腦中風、心肌缺血等,或減少死亡發生風險達15%以上。維持正常生活作息與低油飲食習慣,是預防高膽固醇的基本作法;如果數值還是無法降低,就應該與醫師討論是否該用藥物治療;如果服用藥物,膽固醇數值還是控制得不好,可以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調整處方,改用新型藥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