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
」 疫起 SARS 王柏傑 和平歸來 曾敬驊50嵐屹立不搖30年! 網一面倒點出「這關鍵」:真的很強
老字號手搖飲店「50嵐」經過多年依舊屹立不搖,在全台超過百間分店。一名網友好奇發問,今年剛好是50嵐創立30年,其屹立不搖的關鍵到底是什麼。對此,不少人一面倒認為是「這個」。原PO在PTT表示,今年已經30歲,是一名社畜,記憶以來,小時候就有喝過50嵐,經過這20幾年的風風雨雨,很多品牌早就倒光了,查了一下,原來50嵐創立於1994年,「哇靠!啊不就剛好30年。」原PO好奇,「老品牌50嵐挺過疫情、挺過SARS、挺過22k、挺過金融危機,非常不簡單吧!多年以來能屹立不搖的關鍵是?」貼文一出引起討論,網友紛紛留言「四季春跟1號」、「最低價的飲料選擇多,店面乾淨」、「想說農藥超標就要戒了,一等等了10年,每天2杯無糖四季不間斷,太好喝啦」、「新開的飲料店名稱都落落長看不懂」。另外,大部分人幾乎一面倒認為「50嵐是真的能做到分店水準都有維持」、「品質穩定就贏了」、「五十嵐厲害的是從台北到屏東,品質都一樣」、「SOP真的很強,不會突然踩雷」、「品質穩,現在相對便宜」、「就是穩」。
胸腔科醫師人數雪崩下跌!蘇一峰嘆像「餿水鐵飯碗」 陳志金揭現實2原因
胸腔科醫師人數雪崩式下跌,今年僅27人順利通過、領取證照,是全盛時期的3成不到。奇美醫院重症加護醫學部醫師陳志金發文感嘆,「胸腔科醫師負責照顧嚴重的肺炎、重症、加護病房病人,風險高、壓力大,更是年輕人不願意投入的主要原因。」陳志金表示自己當胸腔科醫師22年、重症醫師第20年,在20年前每年近百人報考胸腔專科,現在一年只剩下28人報考,是全盛時期的3成不到,甚至2017年還來到最低的16人。今年胸腔內科報備訓練人數為28人,等於兩年後如果「全數」都考照通過的話,才會有28位胸腔科醫師。陳志金提到,根據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統計,目前執業的胸腔科醫師平均年齡52.47歲,且大多是在SARS前就加入的50歲以上中生代醫師占56%,40歲以下只占15%,顯示年輕醫師投入的意願低。胸腔科醫師負責照顧嚴重的肺炎、重症、加護病房病人,風險高、壓力大,這些年來,每5至10年就有一波新興感染症疫情,對胸腔科醫師來說是很大的負荷,陳志金認為這也是年輕人不願意投入的主要原因。加上胸腔科沒什麼高收費的檢查、自費項目,收入更是只有其他「熱門內科次專科」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也表示,全台胸腔內科醫師出現缺人危機,全台只剩兩成新血,不僅胸腔重症健保給付低下,錢少事多離危險近,成為胸腔重症醫師畢業後,還需要訓練7年,包含1年PGY(住院醫師)、3年內科、2年胸腔內科、1年胸腔重症。他感嘆胸腔重症醫師像是「沒人要的餿水鐵飯碗」,全台灣都在缺人,「疾病越來越多責任越來越大,健保給付卻很少,只剩下熱情留在原崗位。」
「ACRFP+脂肪幹細胞」軟骨再生率達88% 公衛專家何美鄉不再膝蓋痛
從SARS、伊波拉到COVID-19,重大公衛事件無役不與的流行疾病學專家何美鄉醫師,近年卻苦於膝蓋疼痛,只要運動後就會痛,甚至要用枴杖輔助行走,直到她決定就醫接受治療,醫師居然跟她說:「妳膝蓋退化的程度,幾乎嚴重到可以換人工膝蓋了。」看過的醫師都只能提供減輕疼痛的治療;唯獨大林慈濟醫院關節中心呂紹睿醫師對她說「退化的膝蓋有機會恢復」!過去兩年,呂紹睿醫師為78名接受「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ACRFP)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進行「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不僅收案數佔全台脂肪幹細胞各適應症總收案數的51%,治療結果更刷新軟骨再生率,達到88%!這項突破也驗證了呂紹睿多年來提倡「軟骨可以再生」的觀念,為全台350萬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帶來嶄新的希望,何美鄉醫師也是見證之一。根據衛福部已公布的資料,全台以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的追蹤成效報告,平均追蹤217天,約6成病患疼痛指數降低;而呂紹睿醫師與訊聯生技合作的細胞治療計畫,詳細記錄病況、收案期程、疼痛及功能量表、治療前後影像及MRI等數據,已完成長達一年的完整追蹤治療成效分析,結果顯示:疼痛及功能指數有具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改善,更有高達88%的軟骨再生率。這一項「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追蹤成果,堪稱目前全台灣規模最大、最完整、最有力的臨床實證研究報告,累積的數據與醫學成果也超越國際水平。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特管辦法》、《再生醫療雙法》的通過,為台灣醫療產業奠定了穩固基礎,樂見創新醫療科技為國內外患者提供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何美鄉在接受這項治療後,2個月就前往日本四國爬山;至今追蹤一年,主觀感受是打網球、爬山、跑步、重訓都不再疼痛。何美鄉希望自己膝蓋的「重生」經驗,能為再生醫學細胞治療累積數據,讓這項治療方法變得更普遍,讓更多人受惠。她表示「再生與退化是兩股互相拉鋸的力量,我的案例是,再生得到了初步的勝利」,她對未來參與各種運動的可能,沒有設限。傳統觀念認為,退化性膝關節炎是自然老化,軟骨無法再生;呂紹睿醫師以近30年臨床與基礎研究證實,「軟骨可以再生,退化性膝關節炎其實並不是退化,更不是老化!9成以上是內側皺襞產生的內側摩擦現象經年累月磨損破壞軟骨所致」,不同病程的患者能以他獨創的「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KHPO)」三對策治癒,至今已造福國內外上萬名膝關節炎患者。其中,針對第二、三期關鍵期患者施行的第二對策「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ACRFP),因為能幫助患者軟骨再生,擺脫疼痛、重拾行動力,最受矚目。呂紹睿說,「多年的經驗,單純執行ACRFP,就能達到70%的軟骨再生率,我一直期待細胞治療的加入讓ACRFP如虎添翼,患者在經由ACRFP清理病灶、重塑關節腔大環境之後,若能接受細胞治療,將大幅縮短等候軟骨再生所需要的時間,達到更高的治癒率。20多年引頸企盼,終於等到相關政策開放,而ACRFP在加入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兩年後,果然見證了軟骨再生機率的大幅提高!」訊聯生技董事長蔡政憲博士指出,訊聯獲准《特管辦法》核可計畫已達57項,脂肪幹細胞獲准件數最多,收案人數更高達全台8成。國際間,外泌體是軟骨再生領域的熱門議題,訊聯近期已連續取得2項外泌體組合物新專利I849962、I841414,用於製備治療、預防或減緩關節炎藥物,相關發明之組合物,可降低發炎、降低軟骨細胞之受損程度、並促進軟骨細胞增生,因而可用於治療關節炎,可望改善350萬膝關節退化族群的問題。
打破豪宅賠售黑歷史 西華富邦轉手賺4000萬包下「增值王」冠亞軍
近期低總價住宅熱賣,豪宅市場也頗熱鬧豐收,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盤點今年以來億元以上豪宅轉手增值前五名。大直指標豪宅「西華富邦」就拿下前兩名,其中18樓原屋主2015年時取得價格為1.9億元,持有逾8年以2.39億元售出,帳面增值4839萬元,拿下今年豪宅轉手增值金牌獎。名列第三的是南港區經貿二路豪宅「大同璽苑」,實價揭露,今年5樓戶屋主長期持有逾13年出售,單價站上107萬元,創社區新高,帳面上增值3802萬元,對照2018年同社區鄰居出售曾賠掉1700萬元,如今社區身價雪恥大翻身。台灣房屋南港世貿展覽館加盟店店長曹健中表示,南港2014年底因北市府端出東區門戶計畫,大坪數預售豪宅曾衝上百萬行情,不過因區域利多尚未到位,2017~2020年出現賠售案例,但近年南港的建設利多豐富,包括日式百貨商場南港LaLaport、「南港之星」公辦都更案、南港轉運站BOT案等,帶動區域房市價格,預售住宅案均價120萬元上下,經貿園區附近的大坪數豪宅包括「大同璽苑」、「日升月恆」、「華固天匯」等,如今挺過低迷期,近期中古豪宅單價已突破百萬元,買方大多是回台置產的台商或國內企業主。第四、五名的增值豪宅交易,持有期間都不長,屋主約持有3~5年就轉售,像是「碧湖畔」的17樓屋主僅持有3年,就增值逾3000萬元,等於1年身價成長1000萬元。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碧湖畔」持有僅3年多就轉售,主要是原屋主取得的2020年,為新冠肺炎爆發的年度,當時市場擔心景氣重演SARS的短期暴跌,因此買氣相對遲滯,所幸台灣防疫得宜,疫後更迎來大規模產業投資、股市維持高檔,房市亦搭上國內經濟活絡的順風車一路走揚,使屋主的資產在短時間內增值數千萬。陳定中也表示,第一手豪宅屋主若在預售期間以相對低價購入,並持有一定期間,轉售通常賺多賠少,且如今正逢房市熱的時機點出脫,增幅表現多半亮眼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也說,在通膨的大環境下,長期持有房地產,大多能享有不錯的增值空間,若把握住「危機入市」的起漲點進場,增值速度還會更加鮮明。不過她也提到,央行自2021年規範自然人購買高價住宅,貸款成數都降為4成,且無寬限期,加高進入豪宅市場的門檻,再加上短期持有的轉售獲利,會以高稅率課徵房地合一稅。以「碧湖畔」原屋主僅持有僅3年為例,稅率達35%,因此獲利控怕會遭重稅壓縮。
「股房連動」台股將拉房市跳水? 專家認為「這原因」難有拋售潮
受各方利空衝擊,台股昨(5)日下跌逾1800點,過去向來有「股房連動」的說法,各界認為台股崩盤將影響房市也跟著泡沫,專家觀察2003年SARS以來共7次股災,認為股災與房市的成交量不一定正相關,尤其市場傳聞投資客「賣房救市」,恐因房地產變現慢,怕遠水救不了近火,難有「拋售潮」出現,房市能否延續買氣,有待市場觀察。住商機構觀察內政部資料,自2003年SARS以來歷次股災,其中2008年金融海嘯、2011年美債危機、2015年中國股災及2022年FED停止QE等4次股災,當年度買賣移轉棟數與去年相比出現跌幅,惟2003年SARS、2018年美中貿易戰及2020年COVID-19數次股災,當年度買賣移轉棟數反而成長,顯示國內雖有「股房連動」,但股災與房市成交量並不一定正相關。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全球股災造成長時間經濟危害,衝擊國家整體發展,雖說當時平均房貸利率並不高,但投資人受創慘烈,致使房市交易量難有表現;其中,最值得關注是2015年中國股災,當時隔年(2016)買賣移轉棟數僅24.5萬棟,創下歷史低點,主因是「房地合一稅」初上路,重挫房市信心,交易量急縮,不過隔年因諸多區域房價盤整吸引買方回籠,加上當時並無打房新政,不動產市場立即谷底回升。另外,若觀察近年全球天災如SARS、COVID-19,當年度買賣移轉棟數表現卻是更勝去年,甚至有買氣延續至隔年的趨勢。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2020年COVID-19侵襲台灣,央行立刻降息1碼,且美國無限QE導致市場熱錢豐沛,資金流入房市;此外,2003年SARS當時土增稅減半徵收刺激不動產交易,故SARS次年買賣移轉棟數高達41.8萬棟,可見政策與主要國家經濟策略對房市影響至深。賴志昶認為,不少民眾認為股市重挫間接衝擊房市,期待搶進房市低點,不過房地產因為變現速度慢,雖說確有「股房連動」情形,惟房市表現總是慢半拍,且由於房市物件流動性低,市場傳聞投資客「賣房救市」恐怕遠水救不了近火,難有「拋售潮」出現,加上市場仍面臨「房地合一稅2.0」、預售屋禁轉售等閉鎖期影響,整體供給量低,購屋者若非事後諸葛,難抓到真正低點進場。賴志昶提醒,未來除股市震盪、美國大選等因素,目前銀行限縮房貸的隱憂仍在,購屋者除看大環境外,不彷多注意個案環境與條件,並備妥充足銀彈,才能在危機入市,買到真正具優勢的好屋。
醫喊「新冠燒起來了」 他點出「替代藥品」有風險:官員別離第一線那麼遠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上升,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昨(25日)直呼,新冠燒起來了,然而抗病毒藥物莫拉皮拉韋(Molnupiravir)全台大缺貨,「衛福部說沒有莫拉皮拉韋,你可以用倍拉維(Paxlovid)啊,可是你看看倍拉維滿滿都是藥物交互作用清單。」有關近日新冠肺炎抗病毒用藥存量及使用議題,疾管署說明,依目前藥物療效的相關研究顯示,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之效果有限,且其藥物作用機轉可能引發安全性疑慮,基於藥物療效的科學實證,世界衛生組織(WHO)及我國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指引,建議COVID-19感染個案,優先使用瑞德西韋(Remdesivir)和倍拉維(Paxlovid)等藥物,而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則列為「有條件下使用」之藥物,於無法使用倍拉維、瑞德西韋及其他建議藥物時,有條件使用。疾管署指出,無法使用倍拉維、瑞德西韋及其他建議用藥之個案,包括重度腎功能不全(eGFR <30mL/min)及透析患者丶重度肝功能不全(Child-Pugh C 級)、因既有疾病之治療藥物與倍拉維嚴重交互作用,但停藥或換藥,具有造成既有疾病惡化風險者等,才考慮使用莫納皮拉韋。疾管署表示,截至6月22日國內COVID-19抗病毒藥物之庫存量,瑞德西韋10萬3523劑,倍拉維23萬759人份及莫納皮拉韋8562人份,為提升COVID-19抗病毒藥物可近性,目前除請衛生局依轄內醫療院所需求,適時調撥莫納皮拉韋外,亦主動協助跨縣市/區域之調撥。疾管署強調,積極儲備各項COVID-19抗病毒藥物,因應近期COVID-19疫情上升,已啟動2萬人份莫納皮拉韋採購作業,預計7月4日抵台,並於7月5日配送至醫療院所,以銜接臨床使用需求。對此,蘇一峰砲轟,抗病毒藥物莫拉皮拉韋全國都開不出來,大家問之後才知道全台大缺貨,「衛福部說沒有莫拉皮拉韋,你可以用倍拉維(Paxlovid)啊,可是你看看倍拉維滿滿都是藥物交互作用清單,臨床上有多少老人家染疫在吃慢性病的藥,拜託做決策的官員不要離第一線這麼遠好嗎?停藥如果中風或心肌梗塞,難道政府要負責任嗎?」
40歲男長新冠2年無法行走 家屬意外發現他「吐血暴斃」陳屍臥室
按世衛組織(WHO)的定義,長新冠症候群是在新冠狀病毒感染後發生的一些徵候,恐怕會長達1年以上甚至更久,按照各國統計,約有9大器官系統引發的10大以上的症狀,可能仍有病毒殘存、潛伏在人體某些角落,未料在泰國,一名男子近日被發現陳屍於自家房間內,嘴角還流血,據家屬表示,死者2年前感染新冠肺炎後,便罹患長新冠,導致他無法行走,懷疑死因與長新冠有關。泰國一名男子被發現陳屍於自家房間內,嘴角流血,懷疑死因與長新冠有關。(圖/達志/美聯社)根據泰媒Thaiger 報導,這名來自北欖府的40歲男子,近日被家屬發現陳屍於臥室內,屍體呈現仰躺姿態,且嘴角還有血跡,疑似生前吐血,遺體則未有明顯外傷與受虐的情況。報導引述死者母親說法稱,死者因為感染「長新冠」長達2年,自從感染新冠肺炎後,後遺症導致他的一條腿無法正常行走,平時都待在家中,鮮少外出。她強調,兒子生前沒有任何病史,暴斃前一天還能在家中飲酒,當時她更開玩笑跟兒子表示,喝酒會讓身體不舒服。泰國一名男子被發現陳屍於自家房間內,嘴角流血,懷疑死因與長新冠有關。(圖/達志/美聯社)根據衛福部官網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長新冠定義是,最初感染COVID-19或SARS-CoV-2後持續或發展的體徵、症狀和狀況,體徵、症狀和狀況在感染初始階段後持續4週或更長時間。這有可能是涉及多個器官系統的,並且可能表現為反覆發作-緩解的模式,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走向病癒或惡化,甚至在感染後數月或數年也可能會發生嚴重危及生命的事件。 一般來說,長新冠後遺症最常見的症狀是:極度疲倦、呼吸急促、嗅覺喪失、肌肉疼痛等,由於這名男子死因依舊是謎,泰國警方初步調查現場並拍照存證後,已將死者遺體交由救援人員送往法醫研究所驗屍。泰國一名男子被發現陳屍於自家房間內,嘴角流血,懷疑死因與長新冠有關。(圖/翻攝自 X)
北捷辦回顧展狂賣慘 民代批格局不夠
台北捷運公司成立30周年,推出「穿越北捷,三十而立」回顧展,不過,議員發現展示牆文宣包含馬特拉撤離事件、納莉風災淹水事件及跨年電扶梯跌傷事件等,災難重重未凸顯城市格局與自信。北捷回應,30周年回顧展分2檔期,目前以困境中成長為重點,7月起展覽以安全、服務和品質為主軸布展。北捷在捷運中山藝文廊舉辦回顧展,民進黨議員陳怡君發現,展示牆文宣包括「馬特拉撤離事件」、「納莉風災淹水事件」慘況、「跨年電扶梯跌傷事件」、「文湖線通車初期」交通混亂潮、「521隨機殺人事件」及「從SARS到COVID-19」等,讓人覺得「災難重重」。陳怡君說,北捷帶來通勤族方便及觀光經濟效益,卻沒拿出城市應有的格局和自信,她建議,北捷可以藉回顧展,宣傳捷運工程人員辛苦、北捷沿線風光明媚的景色,或甚至曾有新人在北捷拍婚紗照等溫馨和正面事件,否則國外遊客看到展覽,不免認為捷運多災多難,易淪負面宣傳。此外,陳怡君也接獲遊客陳情,想前往官方直營捷運商品館購物,但不僅站務人員不清楚地點,中山店更沒有招牌、沒有門面,只是像花車的攤販,令人質疑是否為官方經營,台北車站店更設在進車站刷卡出,民眾忙著進站少人駐足,甚至還會影響進出站人流。北捷說明,回顧展分2檔期,目前展覽主題說明30年來遭遇的困境,北捷自困境中成長,成為未來發展奠定的基礎,7月起主題將推出「不只捷運,更是美好生活」,以安全、服務和品質為主軸,說明北捷近年經營績效,含多角化商業經營模式。北捷指出,官方直營捷運商品館位於旅運量大的轉乘車站,並依各場域空間及特性,規畫固定專櫃或簡易櫃,台北車站店及中山店因應現場人潮動線,採可移動式花車以利隨時調整,未來將朝固定專櫃型式設計。
45歲男染疫後視力模糊 「高壓氧單人艙」治療改善症狀
2022年,45歲的賴先生感染了SARS-CoV-2,經歷了頭痛、間歇性發燒、咳嗽、皮疹、骨痛等一系列症狀,更令人擔憂的是,他甚至出現了眼部模糊和視野缺失等症狀。經眼科檢查後發現為閉塞性視網膜血管炎,並在視網膜上出現了Kyrieleis(發炎性)斑塊。亞東醫院眼科與高壓氧治療中心醫療團隊的綜合治療計劃,賴先生接受了包括14次高壓氧治療,每次90分鐘,壓力為2.5絕對大氣壓。在治療過程中,賴先生的視網膜血管炎症狀得到了緩解,視野缺失情況也有所改善。隨著高壓氧治療的進行,他的皮疹和發燒等其他症狀也獲得控制。為了進一步滿足患者的需求並提供更個性化的治療體驗,亞東醫院自今年5月起引進全新的「高壓氧單人艙」,可造福更多眼科手術、中風及臉部整形的患者,同時提供高隱私、更舒適的治療選擇,也讓醫療團隊能為患者打造更精準且個人專屬的治療計劃。高壓氧治療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法,透過在封閉的環境中呼吸高壓純氧,患者可以獲得多種益處,包括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炎症、增強免疫力等。然而,中風病人卻因無力引動多人艙吸氣及吐氣閥組,呼吸會比較費力;臉部整形病患則因臉部有傷口無法戴面罩。張厚台主任指出,單人艙無須戴面罩的優勢正可解決這些問題。對於眼科病患,單人艙氧氣可直接經由擴散到水晶體及視網膜,效果會比多人艙吸入肺動脈再到眼動脈來的直接及快速。相較於原先的多人艙,高壓氧單人艙具有多項優勢。張厚台主任表示,除了預約時間彈性外,在單人艙內,患者不需要與他人共享空間,治療過程中能夠保持完全的隱私,而每位患者的治療時間和壓力也都可以根據其具體需求進行調整,提供更加量身定制的治療。此外,單人艙採用平躺式設計,並配備多媒體系統,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以觀看影片或聽音樂,提升治療的舒適度,讓個案在豐富而美好的影音氛圍下,置身高壓氧的環境,讓富含氧氣的血漿能夠更進一步的擴散到身體其他細胞,達到修復受損組織的效果。
「快篩過期仍可用」?藥師反便宜行事籲薛瑞元正式公告
市面上的超商、食品店常常有「即期品」低價出清,如今居然到藥局也可能領到衛福部非送的「即期快篩」,還有醫生受訪時背書「快篩過期半年內『應該』都可以用」,引發議論。基層執業藥師沈采穎說明,不論藥品或醫材的「使用期限」並非廠商能隨意標註,都須經過食藥署嚴格檢查認證,為的就是要保障消費者健康與使用安全性,若藥廠藥局販售「過期品」(例如改變日期標示)衍生爭議,藥廠及藥局都有賠償責任,國際上類似案件賠償金額常是天價,這也是藥廠、藥局不斷提醒民眾勿使用「過期品」的原因。沈采穎表示,雖然部份醫界人士推測廠商「可能」不會將使用期限押到最緊迫,認定快篩過期還可使用一段時間,但「醫療攸關健康」必須格外謹慎,若民眾非不得已真要使用過期藥品或醫材,衛福部有責任說清楚,不應僅憑片面說法,就點頭讓消費者貿然使用。她提醒,過期藥品效力降低難確保藥效發揮,使用過期醫材(例如過期快篩)恐影響檢驗結果、延誤就醫時機,這是藥界都認同的事,使用不慎就可能有損健康,這屬於藥學界的專業,而且,退一萬步,如果民眾健康真的因為使用過期品而出現問題,藥廠、醫材商甚至販售藥局都可能有連帶賠償責任。沈采穎表示,目前多數藥局收到第一批的衛福部免費快篩,效期多在六月中旬前到期,衛福部長薛瑞元受訪時卻指「大部份快篩是年底到期」,已衍生基層藥局困擾。有民眾帶著懷疑語氣問藥局,怎麼贈送即期快篩效期這麼短,「是不是把部長說的年底到期免費快篩藏起來賣、先出清藥局庫存的即期品」?讓她在解釋之餘哭笑不得,也感覺問題並不單純,擔心恐衍生糾紛。沈采穎指出,在SARS期間,衛生署曾因為採購克流感太多、正式公告過「克流感」效期延長,但他印象中,也僅止於這一次,而且當時食藥署曾出面背書「效期經過檢驗,請民眾安心使用」,因為有食藥署背書,藥局才敢安心販賣過期藥品,不必擔心萬一民眾吃出問題,藥局要背上連帶賠償責任。沈采穎也特別提醒衛福部長薛瑞元,宣導「過期藥品醫材不要碰,來路不明藥品不要用」,是歷經歷屆衛福部多年宣導,民眾才有認知,儘管部長即將卸任,但也仍有責任對民眾宣導「畢竟觀念要破壞很容易」,避免因為處理這批「即期快篩」,讓民眾又萌生「過期也沒問題」的不當心理。她還說,這批快篩曾是珍貴的防疫物資,民眾在疫情期間,花大錢也未必能搶到,如今若衛福部擔心快篩庫存太多必須銷毀、又怕銷毀過期快篩會被罵,就應要求食藥署出面檢視效期並掛保證「過期也仍有效」,並定期上網公布每批免費快篩的數量、效期、編號等辨識資料,提醒民眾注意,才是負責任的政務官風範,若只是語焉不詳,不僅「美意」被打折扣,一旦真衍生爭議,法律責任恐由藥廠、藥局扛,受害的還是民眾。
信樂團成團20週年認命硬辦感恩音樂會 為回饋歌迷門票「只送不賣」
睽違九年,成團二十週年的信樂團團長&鼓手黃邁可(Michael)、鍵盤手傅超華(Tomi)、主唱劉飛鳴(Jason)、吉他手吳力勻(LeeQ)自費籌辦感恩音樂會,只為了回饋一路支持陪伴的台灣歌迷。自認「命很硬」的他們依然繼續熱血搖滾著,也感念歷經成員變動、從SARS元年奮戰至COVID 19末年,艱辛風浪與困難都在歌聲釋放中化解,為二十週年推出單曲〈如歌的歲月〉。除了感謝歌迷,信樂團也特別以〈如歌的歲月〉紀念恩師李惠群老師,李老師是信樂團重要的推手,而這首歌也是李老師於生前為信樂團製作的最後一首歌曲,信樂團表示:「李惠群老師是信樂團的恩師,沒有他就不會有信樂團的存在,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老師對音樂追求完美的態度。」為了回饋一路支持陪伴的台灣歌迷,門票只送不賣。(圖/Bard’s Whisper吟遊詩人的呢喃)此外,感恩音樂會與藝術品牌Bard’s Whisper吟遊詩人的呢喃(BW)攜手跨界合作,以音樂與藝術走過歲月淬鍊經典,體現信樂團對音樂的堅持及匠心執著。團長&鼓手黃邁可、鍵盤手傅超華、吉他手吳力勻三人也特別為品牌台灣微縮藝術工藝新作拍攝新照,團員不時展露笑顏像大男孩般相當陽光,透露因這場音樂會原訂去年底演出,但無奈因故夭折,幾經波折終於如願舉辦。為了補償等了半年的粉絲,信樂團決定於演出結束後,貼心開放歌迷都可留下跟信樂團合照留念,驚喜福利讓粉絲非常開心。從台灣成軍出發的信樂團也想對台灣的歌迷說:「信樂團從來沒有忘記過你們,信樂團答應你們,會爭取更多的機會回來台灣演出。」他們也將持續於不同城市舉辦二十週年巡迴演出,並一路持續創作,「目前已經完成幾首新歌,期待下半年會讓大家聽到信樂團最新音樂創作!」信樂團「如歌的歲月」感恩音樂會將於6/1晚上七點在CORNER MAX大角落多功能展演館舉行;今(7日)中午12:00起於ACCUPASS活動通App索票,並於演出當日攜帶與信樂團正版相關「信」物即可入場。信樂團將帶領大家重溫二十年的音樂軌跡,回到最初搖滾的熱血、激昂的感動。
獨家/王宥忻驚覺孩子教育不能等 沖繩砸4千萬置產助一雙兒女學外語
財富女神王宥忻靠著精準的投資眼光,在30歲前就努力賺到10億身家,為了不讓已經上國中的兒子和女兒的人生輸在起跑點,經過多方考量,她決定把一雙兒女送到日本沖繩學英語,還豪花4千萬日幣在當地置產,王宥忻透露:「這趟去也直接買房子了,我們買在來客夢購物中心的正對面,離學校大概10分鐘路程。」回憶20多歲開公關公司辦房地產的活動,因SARS疫情讓房產大跌,當時王宥忻看準後勢一定會上漲,用低於市價的價格,訂了10間套房預售屋,半年後就大漲3倍,最後獲利1千萬,「當大家恐懼的時候就是機會來臨,買房最重要的就是價格決定獲利的空間,也因為通貨膨脹的關係,所以買房子很保值,又能夠透過貸款安全增加槓桿也增加獲利空間」。王宥忻對於小孩的教育非常重視。(圖/翻攝自王宥忻臉書)這次買下永旺夢樂城沖繩來客夢對面的3房預售屋,王宥忻坦言:「因為現在日幣很便宜,也發現沖繩當地因為有美軍,所以在北谷區6百多萬台幣的房子,大概1個月可以收到3萬多的房租,而且每一年都以10%到15%穩定漲價。」讓她立即下訂買房,而頭期款的部分則是5%。提到疫情之前在東京購入的房產,王宥忻說:「當時是花4500萬日幣買下,現在房價已經飆到7900萬,再加上每個月28萬的租金,投資報酬率算是挺高,當時我是貸款4成,所以租金扣掉貸款每個月大概有現金流9萬日幣。」王宥忻投資房產多年,她透露沖繩房產每年都以10%到15%穩定漲價。(圖/固力狗提供)對於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王宥忻直言:「我們二個孩子本來唸私立國際學校,後來決定都轉到公立的學校,把補習班及私立的預算轉到沖繩學英語,用沉浸式的方式,讓孩子做分時學習。」透露原本是想把小孩送到歐美或澳洲學英文,但是經過分析比較後,她發現PGC小小國際人的沖繩國際教育在飛行時間、安全指數還有最重要的是美食及玩樂體驗,學費等CP值是最高的,「我們也比較過東京的國際學校,學費比起東京的大概7折左右,一年大概200萬日幣有找,等於比台灣1年私立的還低」。至於學校環境,王宥忻透露在當地一班15個孩子加上老師16個,都是孩子的開口對象,「向兒子下課到公園,喜歡籃球的他就直接和當地青少年就打起籃球來了,為了玩,就有講英文或是日文開口的動機,不是單純想著去學英文,這就是給孩子一個對的環境,孩子會自然找到出路及長出能力」。靠著精準的投資眼光,王宥忻在30歲前就努力賺到10億身家,連養草泥馬都能為她帶來商機。(圖/固力狗提供)
氣候變遷衝擊…全球暖化利於細菌、病毒繁殖 醫憂10年就來一次大流行
新冠肺炎衝擊之下,造成台灣在2020~2023年間,出現3.3%的超額死亡,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後幾年,2022年、2023年,超額死亡率達到10.77%、7.2%。近年全球暖化造成氣候變遷,感染科權威、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說,溫度升高將導致細菌、病毒繁殖更快,增加不同物種的交流,過去20~30年才會出現一次大流行,未來可能10~15年就會出現。臺北醫學大學4日發表調查,2020~2023年間,台灣平均年超額死亡率約3.3%,是OECD國家的2分之1,與日、韓、星等國接近,並顯著低於美、英、德等高收入國家。由於台灣的疫情多集中於2022年以後,若只看2022年、2023年,則超額死亡率分別是10.77%、7.2%。受氣候變遷衝擊,陳時中直言,未來疫情爆發的頻率,不會像SARS到新冠,間隔這麼久,頻率將提高。黃立民指出,全球溫度變高,利於細菌、病毒繁殖,有水的地方變多,利於蚊蟲生長。過去受限於氣候,不同物種的生存範圍被限制,不會碰在一起,但氣候變化下,碰在一起的機會變多,將產生新的生態,細菌、病毒也會更多樣,帶來更複雜、更快的傳染病,一些只在非洲、中南美洲出現的疫情,也可能會更容易傳出去。黃立民表示,全球暖化之初,一些冬季流行的呼吸道疾病會減少,但其實病毒可以適應天氣。舉例而言,現在赤道上的國家,一年四季都有流感出現,台灣夏天也有流感傳播。專家難以預估哪一種傳染病會變多、哪一種傳染病會變少,但氣候變遷勢必會導致傳染病的「牌局」改變,過去20~30年才會出現一次大流行,以後可能10~15年就來一波。因此,黃立民呼籲,一定要加強監視。若下個疫情的出現,如同新冠,在武漢傳了好幾個月才被發現,就會造成嚴重的影響,越早知道,也越能有機會去改變。他提醒醫界,臨床上看到嚴重的疾病,務必要探究原因,才不會有漏掉的病原,不能因為不想找、病人過世,就這樣算了。
野生動物肉品產業鍊猖獗 動保團體籲彈劾林業保育署長
「搶救野生動物聯盟」18日上午前往監察院,舉發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林華慶未落實管理《野生動物保育法》,未管控依法應繳回的被吊捕動物、任不肖商人私宰販售,放任山豬吊等非人道獵具,讓野生動物肉品產業鍊猖獗,也造成人畜共通疾病傳染的風險,呼籲監察院彈劾林華慶。搶救野生動物聯盟指出,《野保法》修法草案條文多版本禁用俗稱山豬吊的金屬彈簧續壓套索殘忍陷阱,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審查時,會前多位立委也連署提案同意禁用山豬吊條文在《野保法》19條入法,卻因農業部林保署反對,最後爭議過大而擱置交付協商。動保人士表示,林保署對於非法狩獵、非人道獵具、私宰販售野生動物肉品等相關法規與政策缺乏完整管理,多年來並未完整通盤檢討、落實配套管理措施,取而代之的是浪費人民納稅錢,發送同樣殘忍的改良式獵具、給予通報給獎金,不但不追究施放陷阱人責任還對誤傷動物發放獎金。搶救野生動物聯盟表示,現行《野保法》規定,動物造成農損或因原民狩獵文化可例外捕捉動物,但依法還是必須洽地方主管機關申請許可始得使用陷阱,且捕獲野生動物後、農損危害解除須繳回處理,否則私宰及販售未經檢疫野生動物肉品不僅違法、更有傳染人畜共通疾病、甚至高風險變種病毒,但如今假借利用農損或原民例外使用的狩獵族群,早已形成獵具及完整的野生肉品市場經濟產業鍊,山豬、山羌、果子狸等肉品販賣隨處可見。動保人士說,不肖業者獵殺野生動物販售,萬一傳染人畜共通疾病、甚至像SARS、MERS、COVID-19等高風險變種病毒,或是鼬獾及白鼻心的狂犬病保毒,風險不是台灣能承受的,指控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控管不力,呼籲監察院彈劾署長林華慶。
愛挖鼻孔恐是強迫症!醫師曝「3大NG行為」:看似無害的習慣更恐怖
相信多數人都會挖鼻孔,不過有些人卻越挖越上癮,小心這恐是一種「強迫症」!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研究顯示經常挖鼻孔的人,鼻腔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明顯高出許多,且更令人害怕的是,挖完鼻孔不洗手。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雖然「挖鼻孔」是非常普遍的行為,但卻對健康恐產生負面影響,國外一項研究指出,有挖鼻孔習慣的人比起沒有此習慣的人,鼻腔內潛藏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明顯多於非挖鼻者,除此之外感染「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風險也相對較高。黃軒進一步說明,這些研究提醒人們需要對挖鼻孔行為的健康風險提升認知,並透過教育和公共衛生宣傳,鼓勵盡量避免或減少此行為,尤其是在「公共場合和醫療機構」,因為這可能有助於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黃軒指出,挖鼻孔對於多數人而言只是個無害的動作,但卻有少數人會演變成「挖鼻癖」(rhinotillexomania),這是一種嚴重的挖鼻孔強迫症,可能需要專業的心理健康治療。對此,黃軒透露,他經常看到挖鼻孔的3大NG行為,包括用衛生紙隨便搓揉手指頭、用衣褲擦手指,更可怕的是「完全不洗不擦」直接繼續滑手機,提醒民眾挖完鼻孔後一定要立刻去洗手,因為手指頭沾黏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病菌,一不小心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從免疫學到哲學 與病毒族群共存須有的認知與對策
經歷過SARS-1的國家數目不如SARS-2,因此,2003年7月公布的死亡率,中國和台灣排名1、2,SARS-2的疫情雖台灣衛福部於2019年12月31日通知WHO(世界衛生組織),但未被重視。1月間在瑞士達沃斯(Davos)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討論2023年7月1日提出的全球健康議題,不明的疾病─接下來的大病毒(DiseaseX-this is how we should prepare for the next big virus),今年1月CSH(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bioRxiv(The Preprint Server For Biology,生物學預印本資料庫)發布一篇文章Lethal Infection of Human ACE2-Transgenic Mice Caused by SARS-CoV-2-related Pangolin Coronavirus GX_P2V(Short_3UTR),(SARS-CoV-2相關穿山甲冠狀病毒GX_P2V(Short_3UTR)造成人類ACE2基因轉殖小鼠致死感染),指出另一個能侵襲hACE2基因轉殖老鼠之大腦的冠狀病毒另一個病毒類GX_P2V,有100%的致死率,是穿山甲內的病毒,西方學者懷疑此GX2017/GX_P2V是早已開始人工製造的病毒,因而引起西方的注意。事實上,本次新冠疫情開始發生是在武漢一實驗室附近的華南濕糧市場,2020年1到7月共有1310萬人染疫,572624死亡案例,當時認為是動物傳人,一位法國諾貝爾獎得主發現病毒基因有2到3片是人工植入,而在2023年6月15日台北時間,美媒的報導,第一位死亡者是實驗室負責人,另有兩同事也隨後發病,因此,一些西方學者懷疑這是否生物戰劑研發的一種。從宇宙大爆炸後100億年,質能互變到45億年後地球產生,從最先氫原子產生進而到氮到氦到碳到氧進而出現有機物、微生物、類病毒、病毒、細菌,而到最後出現的人類,故病毒是人類的祖先,雖生物科技等的發達、突發猛進,但我們對病毒瞭解並與之和平共存,似乎和教科書上的描述與現況並不一致,而且新出現的病毒與人工製造的病毒是否可以溝通而能和平共存,有如機器人和人類?地球暖化的結果在俄羅斯凍原區發現五千年前的病毒復甦,而美國NASA的實驗發現從太空船艙外回到地球的細菌有51%存活,至於外太空到地球的隕石、彗星等,上面也帶有病毒造訪地球,不是突變,不是人工製造,消滅不完的。SARS-1期間尚無抗病毒藥物,且無疫苗,本次的抗疫,許多醫師建議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如Paxlovid或較少副作用的Molnupiravir,但早在2020年,台灣醫界雜誌就有一篇探討COVID-19疫情是免疫學的問題,過去我們對策是以細菌學、病毒學為出發點,這次,雖有一些先見學者、專家提出免疫學為對策的考量,但去年初另有一位醫師提出以哲學的觀點為對策。故和平共存要如何進行?募集更多研發疫苗抗病毒藥物,而達到人類的需求,似乎是緣木求魚,在人類與病毒對抗的武器競賽達標前,提升免疫力及激活自體抗病毒的干擾素才是備戰的主軸。
發炎反應是百病之源 抗氧化關鍵「食療」最簡單但最容易被忽略
我們常說要追求健康,但是人類不健康怎麼來的?事實上,人體細胞目前已知有4到5個入口的傷害因子的入口,稱為傷害認知接受器,例如COVID-19經由血管上皮細胞的ACE2入口,至於經由呼吸道或鼻腔的另一上皮細胞的入口是有關神經系統的傷害,不論是內源的因子如各種酶類,或是外源因子如各項污染,放射線、電磁波、食物、藥物的傷害,都經由認知接受器啟動免疫突發反應產生自由基,如此造成的氧化還原過程如最後的結局是平衡,則人體健康;如氧化還原不平衡,則殘存發炎經年累月的造成不健康。在這次SARS-2疫情有個名稱叫做無症兆發炎反應,要如何及早預防?事實上,現代醫學是1920年William Osler發起的,是症狀診斷、症狀治療,到目前為止,我們面對的慢性病,不但治不好(僅只控制)且愈治愈多,造成的不健康老化愈來愈多,但真正的預防醫學是什麼?那就要認識能量醫學,因整個宇宙(目前地球存在的宇宙並不是第一個宇宙),看不見的能占99.99999%之多,看得見的質只占0.00001%,所以,從普朗克1900年的能量公式E(能量)等於hv(普朗克常數乘以頻率),和愛因斯坦的E(能量)等於MC2(M是質量,C是速度,2是平方),人體某部分的細胞液或包圍的液體如其能量下降則表示熵值上升(亂序或Entropy),亂序到一定量後產生症狀,故預防不健康必須從能量不知不覺下降開始。如何測知,則必須利用能量機或經絡學的技術,測定人體某部位能量下降。自1968年德國富爾醫師開始,到目前為止,微電流刺激(tDCS)用於巴金森式症的治療或腦部病變啟動備份腦部的功能已有許多研究報告。至於已被人類忘掉的地氣(負電荷),因生活的進步,在時髦的食衣住行下被斷絕來往,例如電器產品的使用,不知不覺受到電磁波的傷害,接地球或接地氣(Earthing/Grounding)的研究應用自2007年開始到2020年後已有成熟可應用的產品,而基本原理就是消除過多的免疫發炎反應使之維持平衡。調節氧化還原平衡,食療是最簡單的方式,但也最容易被忽略。(圖/TPG)空污是燃燒後的廢氣經太陽照射後產生懸浮微粒,顆粒大小超過PM10,雖不會被吸入肺部(被鼻毛攔截),但可附著在皮膚而啟動免疫發炎反應,造成氧化還原不平衡的傷害,所以要護膚,而護膚的化妝品如血橙萃取複方內含抗發炎、抗氧化物質,但人體皮膚內也特別富含酵素和非酵素系統用來調節氧游離基和氮自由基,防止不平衡的傷害。至於PM2.5到10大小的微粒子經吸入而沈澱於大呼吸道表面致發免疫發炎反應,但呼吸道表皮之下含有抗發炎氧化物質(由飲食中提供)使維持氧化還原平衡,至於小於PM2.5以下的懸浮微粒則可到達肺泡穿越進入血管,產生肺的氧化壓力發炎、心臟血管系統造成全身的氧化壓力加發炎反應、自律神經系統的氧化還原不平衡,導致失智、阿茲海默等疾病。科技進步、生活改善但環境改變、廢棄物等的危害人體健康,光靠改善空氣品質並不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人體自有其應對之道,只不過從食物的分類中,抗氧化的觀念必須牢記、應用,有如食療聖經、藍色寶地(解開長壽真相,延續美好人生),打造藍區飲食法,吃出不老人生;但最基本的認知是:免疫發炎反應是百病之源,調節氧化還原的平衡,食療應該是最簡單容易但被忽略了。
《和平歸來》邀秀傳醫院醫護走金鐘紅毯 特殊裝扮引人注目
第58屆金鐘獎戲劇類頒獎典禮於昨(21日)在國父紀念館隆重舉辦,入圍迷你劇集獎的《國際橋牌社》外傳《和平歸來》雖未能拿下獎項,但劇組表示該劇製作經費有限、題材敏感,連演員都不好找,加上是醫療題材,在疫情期間拍攝大不易,最終仍突破萬難完成拍攝,還入圍了金鐘獎,對他們而言入圍即肯定。特別的是,團隊特別邀請醫療顧問們及拍攝期間「出錢」、「出地」又「出力」的彰化秀傳醫院的醫護們一起走紅毯,因為這份榮耀與他們密不可分。團隊表示《和平歸來》的入圍榮耀與彰化秀傳醫院的醫護們密不可分。(圖/馬克吐溫國際影像有限公司提供)除了《和平歸來》影集拍攝時期全程隨隊擔任醫療顧問的秀傳醫院黃漢斌醫師等二十多名醫護外,還有該劇的投資人「盾牌牙醫史書華」、擔任醫療顧問暨劇本顧問的敏盛醫院副院長吳立民醫師。其中,「盾牌牙醫史書華」盛裝打扮成「怪醫黑傑克」、吳立民醫師穿上了當年SARS事件期間,台北市衛生局局長進入封院的醫院時所穿的知名「太空裝」等裝扮,都引發現場觀眾的注目與討論。劇組表示,在嚴峻的疫情期間拍攝外傳《和平歸來》,光是可以借到醫院實景拍攝,根本就是奇蹟,因為光是封院就需要一整層的醫院場景,導演與劇組團隊在籌拍時真的勘了非常多的景,醫院病房、急診室、批價櫃台、護理站等都要能找到適合又符合年代的場景,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如果真的要完全符合需求,那大概就剩砸大錢搭景這個選項,更何況在Covid-19的非常時期幾乎沒有醫院願意借場地,就算有醫院願意借場地,也難有20年前的器材可以拍攝,而就算有20年前的器材,因為醫療器材日新月異,當年的舊式器材,連現在一些年輕的專業醫師都不會使用。所幸這一切困境都在秀傳醫院的幫助下迎刃而解,除了各種細緻的醫療技術指導,演員做不到技巧更是的由秀傳醫院的醫護直接上場,真情本色演出,從院長、各科長官到護理師、行政同仁輪番上陣幫忙,劇組形容這過程簡直如有神助,拍攝出來的成品深受歷經各年代的醫護們肯定,也因為醫療細節都很專業到位,讓醫護人員看戲時完全不會出戲。其實在該劇開拍前,秀傳醫院已經準備將醫院的舊院區翻新,但因得知了《和平歸來》劇組的拍攝需求,加上非常認同該劇的製作理念,又剛好舊院區的建築剛好符合劇中的年代需求,就決定允諾協拍。過程中還因為疫情延拍,導致醫院繼續配合順延改建工程,讓劇組除了感到非常不好意思,也無限淚謝秀傳醫院無極限的支援。
高中英聽今登場⋯9.8萬人報名 快篩陽、確診考生可戴口罩應試
113學年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一次考試將於今(21日)舉行,報名人數總計9萬8188人。大考中心提醒,若考生屬COVID-19快篩陽性或確診,外出與應試時請全程佩戴口罩,並請至原編配之考(分)區試場應試,若有持續咳嗽、因呼吸道症狀而擤鼻涕等造成聲響,影響其他考生作答時,試務人員將安排調整至備用試場應試。此次測驗報名人數總計9萬8188人(包括集體報名9萬5996人,個別報名2192人),編配於33個考區,52個分區,2837個試場。大考中心指出,請考生務必記得考試當日攜帶應試有效證件正本,應試有效證件正本包括國民身分證、有照片之全民健康保險卡、汽機車駕駛執照、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護照或居留證。健保卡需要有照片才是有效證件;學生證無論有沒有照片,都是無效證件。大考中心表示,考試當日,一般考生應試可自主佩戴口罩,若考生屬COVID-19快篩陽性或確診,依據衛生福利部「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篩檢陽性民眾自主健康管理建議」,外出與應試時請全程佩戴口罩,並請至原編配之考(分)區試場應試;若考生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應試時建議佩戴口罩;若有持續咳嗽、因呼吸道症狀而擤鼻涕等造成聲響,影響其他考生作答時,試務人員將安排調整至備用試場應試。大考中心也提到,應試時佩戴口罩之考生,均須配合監試人員於查驗身分時,暫時脫下或拉下口罩至可辨識面貌;須全程佩戴口罩之考生,查驗身分後請立即戴回口罩。
夜市董仔2/他比Uber Eats提早10年作外送 廖振宇手握84種美食加盟兩度跌倒求生不設限
「小學的時候,老師問我長大想要做什麼?我說,我要當董事長。」滙聚餐飲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廖振宇在台中夜市長大,從小跟著父母工作,放學後拿一張板凳就在嘈雜的夜市裡寫作業。他一心想要賺大錢,高職畢業就放棄升學,朝著自己的董事長之路邁進。廖振宇接受CTWANT記者專訪時,看似雲淡風輕地敘述著一路起起伏伏的創業路。他在2007年,也就是還20多歲時初次的大型創業,就是外送網的資訊平台,讓消費者可以上網找到自己家附近的美食,還有網路評鑑可參考,消費者可用0800的免付費電話轉接給該店家叫外送,當時在廖振宇的台中大本營,還有跟計程車車隊合作送貨,廠商遍及全台上千家,比Uber Eats在台灣崛起的2017年還早了10年,然而廖振宇走得太快,需求還沒上來,智慧型手機的新平台翻轉商業模式,打趴了網站的功能。揹了一身債的廖振宇,2011年重回夜市。從小混夜市的他知道,這種看天氣吃飯的辛苦行業,客人多時會做到手都舉不起來、而客人少時則是連租金都付不出來,加上食材取得常有突發狀況,要活下來就是要多元,「做夜市的重點,就是要一直不斷開發,重點在研發!」廖振宇卯足了勁研發各種新產品,「火焰骰子牛」、「魷魚船」、「爆漿地瓜球」全出自他的手。靠著夜市美食新品推陳出新,廖振宇的加盟事業成長迅速,他隨時看市場需求與進貨狀態來調整品項,招牌換一下就能重新出發,旗下員工都經過教育訓練和考試才能站到第一線,一攤一攤打天下,全盛時期手握84種美食品項,大約有200多個攤位,北中南各大夜市都可以看到他家的商品。新冠疫情讓廖振宇把重心轉往研發販賣機,也在加盟展上向一般民眾介紹。(圖/陳曼儂攝)在台灣夜市東山再起的他,開始進軍越南、中國等夜市,沒想到海外事業正有起色之際,2019年底爆發新冠疫情開啟封城鎖國模式,使這盤剛萌芽的新事業瞬間歸零,廖振宇敗陣出場。廖振宇退守台灣後,依SARS疫情的經驗研判,覺得新冠疫情應該撐一下就好,然而夜市客人瞬間消失,但員工的薪水、食材、租金都要付,「我真的錯估情勢,守了兩個月,就虧了上千萬。」他決定馬上止損,關掉加盟攤位,但很多夜市老闆有經濟壓力,需要賺錢養家,只好讓他們繼續加盟做,斷斷續續,200多個攤位現在僅剩60多攤。疫情風浪打亂攤商生計,但廖振宇就是想留在場內活下來。他開過餐廳做火鍋和燒烤,發現少子化缺工問題嚴重,苦思解方的廖振宇,參與寧夏夜市攤商協會時觀察到,疫情間攤商們合資整併採購,在夜市附近承租中央廚房,將自家商品製成冷凍餐盒,改上網路平台賣、店裡加熱販售。「若放入販賣機,不就等於又開了間小店!」廖振宇決定做夜市美食販賣機來取代攤商店面,更能放進以往進不去的場域,像是醫院和學校等地。夜市美食受歡迎靠的是生猛鮮活的人味,放入機器販售豈不是「人機大戰」?廖振宇向夜市協會的同業提起合作販賣機的點子,沒想到得到肯定的答案。「因為打中了『老夜市人』的痛點,就是無人傳承。」林定國向記者解釋。全國夜市商圈產業工會理事長林定國原本也是寧夏夜市的業者,近年來協助想要開夜市的後輩。(圖/周志龍攝、報系資料照)林定國是全國夜市商圈產業工會理事長,他跟CTWANT記者說,「夜市人就是一群看不到太陽的苦力,第一代大部分都捨不得孩子做這行,二代也不願意接,因為實在太辛苦又耗體力。」「很多傳統美味會消失,就是因為阿爸毋甘(捨不得)。」這位老夜市人話鋒一轉,「這些從夜市發跡的傳統美味,在少子化後,想要原汁原味呈現,就要靠科技,以及SOP流程才有辦法繼續流傳下去。」取得夜市前輩及同業認同後,廖振宇2021年切入新事業,起初進口中國製造的販賣機,賣夜市滷味、手搖店冰品還好,但要賣熱湯或微波加熱食品就頻頻出問題,差勁到讓他更不想認輸,索性積蓄都砸下去,全力打造符合他心意的販賣機。「台灣最好的就是人!」廖振宇從夜市攤販、加盟做到販賣機生意,一路到處參加協會,交朋友也學習AI新知識,也透過關係找上廣錠科技,幫他研發製造出一台MIT智能販賣機,不但在台灣開賣,還賣到美國。在9月26日的簽約記者會上,廖振宇花最多的時間不是接受記者採訪,而是跟前來捧場的廠商朋友們一一問好。他特別點名感謝很多人,像是寧夏夜市出身的林定國「國哥」是很棒的大前輩,前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理事長李日東「東哥」也不吝教導後輩,而他將公司取名「滙聚」,滙聚在一起把台灣美食推廣出去,也要「有錢一起賺」。夜市囡仔尋求生之路不設限,無論是人還是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