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AP
」紅龍果近10年外銷日本僅8噸 農委會內宣破功
農委會大肆宣傳台灣水果符合東京奧運農產品供應水準,加碼補貼通過「台灣良好農業規範升級版(TGAP PLUS)的鳳梨、芒果、紅龍果驗證業者,營造出口榮景,諷刺的是,紅龍果近10年來外銷日本僅8公噸,加上越南出口到日本的紅龍果品質不輸台灣,價格更只有一半,農委會卻報喜不報憂,大內宣再添一樁。農委會日前修訂「產銷履歷農糧產品環境補貼要點」,針對通過「TGAP PLUS」管理需求及驗證標準產銷履歷升級版驗證者,每年每公頃補貼2.5萬元,較現行產銷履歷每公頃1.5萬補助再加碼1萬元。無論是TGAP或TGAP PLUS,通過認證的品項雖然都有火龍果,但根據農委會資料顯示,紅肉種紅龍果已多年未有銷往日本的紀錄,目前僅白肉種有外銷日本,而近10年(2012年至2022年11月底止)出口日本的量僅少少的8公噸。不具名農貿業者指出,台灣當時向日本申請輸出的是白肉種紅龍果,紅肉種至今依舊無法輸出,但這些實情,「無論是高官的臉書,或是政府的官宣、記者會,都不會告訴你。」台灣要申請一種水果輸往日本,平均要花5到10年的時間,紅肉種是否有機會賣到日本,有賴政府的積極程度,但目前看來「十分消極」。業者表示,既然紅龍果賣到日本的量如此少,和越南相比又有什麼優勢,來讓日本非得進口台灣紅龍果不可?就算有TGAP PLUS的認證,日本還是能決定是否要輸入,政府急著大內宣,卻拿不出實際成效。農糧署長胡忠一表示,目前台灣紅肉種栽培面積已超越白肉種,也有和日本說明紅白肉種的種植過程相同,但日本仍強調紅肉種須額外申請,猜測日本「不希望國外太多水果輸入,而增加市場競爭。」胡忠一指出,前年通過TGAP PLUS驗證的紅龍果,但並不是不能去日本,而是當時日本採購的時間已經截止,紅龍果通過認證的時間已經超過日本的訂貨時間,不過現在水果通過TGAP PLUS的外銷市場變得「海闊天空」,相信外銷歐美也指日可待。
怕買到假蜜?國產蜂蜜終於有生產履歷了
台灣本地蜂蜜供不應求,甚至有些假蜜商品魚目混珠,為了提升國人對國產蜂產品的了解與信任,農委會公布「蜂蜜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讓蜂產品加入產銷履歷驗證制度的行列,目前已經有14戶業者通過驗證,取得產銷履歷驗證證書,產品貼有TAP規章可以辨識。農委會指出,每年國內蜂蜜需求量約1萬2千公噸,因國產蜂蜜供不應求,業者每年皆從國外進口蜂蜜約4千公噸,來因應國內市場需求,若是碰到本地產量不佳,進口蜂蜜量亦隨之增加,然消費者不易從蜂蜜外觀辨識產地及其真偽。為此,農委會特委由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訂定蜂蜜TGAP規範,蜂農均須完成養蜂事實登錄作業,並依循蜂蜜生產的各階段作業標準流程,通過驗證及審查機制,確保蜂產品的品質安全及可追溯性,才能獲得生產履歷。消費者購買前只要掃描產銷履歷標章上的QR Code,就可以查詢到該瓶蜂蜜的逐筆生產紀錄,杜絕造假混摻的疑慮。相關購買資訊可上農糧署網站的首頁,在民生消費資訊下的國產蜂產品專區或台灣養蜂協會網站查詢。
【政府認證不牢靠4】稽查不足 標章再多也白搭
農委會推行農產品安全標章計畫,打造食品安全形象,但有民代爆料目前標章認證未完善,有認證標章的農產品一樣殘留農藥。宜蘭大學有機產業發展中心執行長黃璋如說,只有更密集的抽檢頻率,更完善的農產品檢驗計畫,才能讓通路商重視產銷履歷認證,只願意販售有認證的農產品,也才能讓農民,只能依據標準生產規範耕作,打造高規格的食安。立委洪孟楷、台北市議員李柏毅等人呼籲,農委會應儘快完成標章整合,比照台北市府設置「中央食安官」,跨部會整合資源,重建TGAP(台灣農業優良規範)。洪孟楷說,政府有時雖然立意良好,卻經常因執行力不夠或層級不高,讓原本的好計畫一直未達到原來的目標,所以有一個可以統合農委會、衛福部等跨部會的部門,才能真正落實與國際檢驗標準接軌的農產品產銷履歷認證。市議員李柏毅說,農委會計畫在今年底前,將現有的「台灣優良農產品」、「台灣有機農產品」、「產銷履歷認證」和可供追溯產品來源的「QR Code」等標章,整合成「TGAP台灣優良農產品」和「有機認證」兩大認證系統,將現行多頭馬車的認證標章整合簡化。但目前只看到「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併入產銷履歷認證,市場上仍充斥著多種令人眼花撩亂的各式標章。在桃園經營有機農場逾20年、不願透露姓名的農場主說,去年8月起農委會轄下,包括農業改良場、農糧署等,已積極派員協助各地農民轉型,加入產銷履歷等認證機制中。只是對農民來說,驗證程序十分繁雜,所以建議,相關單位能開發出類似手機APP的系統,方便農民登錄驗證,如此才能讓更多農民願意加入驗證機制,提升農產品質。宜蘭有機中心執行長黃璋如說,國內有機農業面積約只佔全國農作總面積的1%,產銷履歷認證的農產品普及率也不高。只有更密集的抽檢頻率,更完善的農產品檢驗計畫,才能讓農產品通路商(後端市場)重視產銷履歷認證,逐漸只願意販售有認證的農產品。良性循環下,負責耕作的農民,為了加入認證機制,增加市場銷售量,就會在生產過程嚴格執行GAP(良好農業規範),包括用藥、施肥、採收等所有步驟與程序。如此,就能一步步完成所有農產品,都納入產銷履歷認證或有機產業機制的目標,提高國內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