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世代
」 Z世代 台灣醫師曝員工辭呈丟WhatsApp! 他無奈喊:現在小孩這樣辭職?
Z世代的新人們,真的讓許多X世代的主管傷透腦筋,馬來西亞就有一名醫師,接到員工透過社群平台WhatsApp通知,丟完辭職信電子檔,只留下「對不起拜」(sorry and bye)簡短文字。這狀況讓醫師感到相當傻眼。大馬醫師公開員工的辭職訊息。(圖/翻攝自星洲網)根據大馬的《中國報和星洲網》報導,這位醫師阿菲克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公開這名員工辭職的訊息,稱此人已經多天缺勤,完全沒有提前交代,接著就透過訊息告知辭職一事,「現在這時代辭職,原來只需要傳WhatsApp訊息,就能功成身退」。這位醫師無奈喊,「現在的小朋友,突然玩失蹤不來上班,打電話也不接」然後就突然離職,貼文一曝光立刻引發網友熱議,許多人留言批評這名員工不負責任的態度,甚至有網也也分享曾遇過類似狀況,「我們到底做錯哪一步?導致新世代完全沒有基本常識,真的對我們的未來感到擔憂」、「這樣辭職也行?我的員工因為請假未獲批准突然辭職,封鎖我們的手機號碼,直接失蹤」。根據《遠見雜誌》先前報導,對Z世代來說,這是個「訊息世代」,有事情要談可以透過訊息就用訊息;打電話或接電話,他們必須放下許多事情,只為來聽主管訓話或指令是浪費時間,而多數的Z世代出來上班,說穿了也只想賺錢,他們下班後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由於Z世代下班多數為斜槓、副業,還要去跟朋友吃喝玩樂、出國旅遊,主管或許要認清,過往企業所謂的大家庭概念,跟Z世代的工作價值觀有無衝突。隨著Z世代預計在2030年占據整體勞動力的30%,要想想如何吸引或保留這些年輕員工,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
英國75%Z世代「想創業當老闆」 專家揭「3難題」嘆沒那麼簡單
Z世代(Generation Z,1996年至2012年出生)越來越被證明是具有創業精神的一代人,大多數人都想創辦自己的公司,但未來工作專家(Future of work expert)卻示警,「創業可能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簡單。」據CNBC的報導,1項針對2000名英國人的調查顯示,約75%的Z世代有「自己當老闆」的雄心,且無意在剩餘的職業生涯中從事朝九晚五的工作。此外,77%的人對自己創辦和經營企業的能力充滿信心,39%的人表示他們只需要1部智慧型手機即可實現這一目標。相較之下,超過1/3的X世代(Generation X,1965年至1980年出生)和戰後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s,1946年至1964年出生)表示,由於追求傳統教育和職業道路的壓力,他們年輕時創業的機會較少。「事實證明,Z世代是迄今為止最具創業精神的一代,這並非巧合,」英國真人秀節目《龍穴之創業投資》(Dragons' Den)明星兼Gener8創始人瓊斯(Sam Jones)表示:「與前幾代人不同,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完全沉浸在數位時代,只需點擊一下滑鼠即可獲取資訊、工具,並和全球聯繫。」他補充,這種接觸帶來了創新思維:「他們不僅準備好開創自己的事業,而且在將想法變為現實方面,他們擁有獨特的優勢,能夠超越前幾代人。」對此,麻薩諸塞州牛頓市(Newton)的市場調查公司「Workplace Intelligence」的執行合夥人肖貝爾(Dan Schawbel)也指出,Z世代的創業精神是有跡可循的,其驅動力是對自主和自由的渴望,包括更大的靈活性、更好的生活與工作平衡,且擁有工作的目標。肖貝爾還認為,Z世代的關鍵優勢在於,他們是從小就生長在有各式數位產品環境的「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與老一輩相比,「他們對數位平台、社群媒體和新興技術的天生理解,使他們能夠輕鬆駕馭線上商業格局。」但他也坦承,雖然Z世代精通技術且聰明,但他們可能不具備經營自己企業的充分條件:「Z世代應對創業挑戰的準備可以說是好壞參半。雖然他們擁有數位化知識和創新思維等部分優勢,但許多人可能低估了經營企業所需的條件。」「尤其沒有分上下班的工作時間、財務上的不穩定,以及維持盈利的龐大壓力,恐怕是令人畏懼的現實,這與他們對生活與工作平衡的渴望互相衝突。」
盼找回文化認同 文化部4年14億續辦「重建台灣藝術史」
文化部今(12日)院會報告「重建台灣藝術史2.0」,核定明年起至2028年將投14億元續辦計畫,以3大重點工作以及5大面向,典藏、研究、推廣架構下持續擴散效益,促成「土地x文化x世代」對話,盼找回台灣的藝術史及對台灣文化的認同。文化部表示,「重建台灣藝術史1.0」自2018年至2024年,首度由國家高度,並以特別預算支持中央、地方、民間共同協力進行藝術史重建。7年期間,實質完成蒐藏台灣前輩藝術家作品867件,徵集檔案史料超過9萬件,修復作品及文物史料逾8000件,台灣藝術家影音專輯及專書出版456件,辦理82檔美術、工藝、文學、音樂重要經典展演,累計超過362萬推廣參與人次等具體成果。為能持續深化地方協力、民間投入,文化部指出,2025年起的「重建台灣藝術史2.0計畫」,除將繼續原有美術史、音樂史、文學史,將加入建築史及歌仔戲史等,共5大面向的典藏、研究、推廣工作。文化部續指,鑒於學術界及前輩藝術家後代長期倡議再增加1個國家級美術館,將啟動籌設台南國家美術館,聚焦台灣前輩藝術家研究、展覽及教育推廣,並偕同各地方美術館整理藝術脈絡,從中央到地方,系統性展現台灣近現代藝術發展脈絡。此外,文化部也將與國科會合作,盤點開放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成果內容,協助充實台灣自己發展的生成式AI,促進藝術史相關論述透過數位工具擴散至國際視野。文化部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重建台灣藝術史各項工作,積累研究基礎、成果轉譯推廣,凝聚構築台灣文化主體性輪廓,完整紀錄呈現台灣藝術史發展。
Threads滿週年活躍人數每月逾1.75億 亞洲使用國家前3名有「台灣」
Threads上線將滿一週年,目前全球每月活躍人數突破1.75億人。根據數據顯示,Threads在亞洲相當受歡迎,尤其在印度、日本和台灣。在上線即將屆滿一年之際,Threads也回顧過去關鍵數據,與社群共同慶祝一週年,包含與全球平均相比,台灣人在使用Threads 時更常「引用」串文。Threads也統計最受歡迎的5個表情符號為❤️、😂、✨、😍 、🤣。值得注意的是,Threads上已有超過5千萬個被標註的主題,過去 3 個月最熱門的 5 個主題,分別是攝影、閱讀、健身、藝術與TTPD(歌手泰勒絲最新專輯《折磨詩人俱樂部 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縮寫)在美國,Threads透過Wakefield發起一項調查,發現67%的Z世代最愛在Threads上關注娛樂相關的消息,高度關注音樂(60%)、美食(59%) 與時尚(42%),並且透過 Threads上標註的主題追蹤話題的最新進展。此外,65%的Z世代與63%的千禧世代都喜愛Threads上的語音留言功能,然而接近一半的X世代與高達 70% 的嬰兒潮世代不知道語音留言功能。Threads也表示,只要發文時標註限定主題,網友的個人檔案照片將自動戴上慶賀生日的派對帽,在包含生日限定主題的串文按下愛心,更可觸發彩帶噴發的慶賀效果,共同為Threads歡慶生日。即日起至12日,只要在發文時,於串文中以 #標註祝賀Threads生日的限定主題字詞,例如「Threads生日快樂」、「Happy Birthday Threads」等,就會在個人檔案的照片上自動加上派對帽,象徵狀態改為慶生中。此外,當網友點擊愛心的串文含有標註 Threads生日的主題字詞時,即會觸發慶賀生日的漫天彩帶,如煙火般噴發在螢幕上!期間限定的主題包含「Threads生日快樂」、「Threads一歲」、「Threads生日週」、「Happy Birthday Threads」、「Threads Birthday」、「Threads Birthday Week」等。
Threads推出1週年!月活躍用戶破1.75億 台灣用戶流量全球第2
由臉書母公司Meta推出的新社群軟體「Threads」在7月5日將滿上線一週年,Metay在4日發布新聞稿,表示Threads目前全球每月活躍人數已突破1.75億人,尤其在印度、日本與台灣等亞洲國家非常活躍。Threads在2023年推出,被外界認為是要跟當時被馬斯克收購的X(前名Twitter)較勁,上線短短4小時,就超過500萬的註冊量。雖然台灣剛開始使用Threads的人不多,但隨著愈來愈多名人開始使用Threads,讓Threads在台灣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目前台灣是全球第2愛用Threads的國家,流量佔比高達10%,僅次於美國的25%。 在上線即將屆滿1年之際,Threads回顧過去關鍵數據指出,Threads上63%的串文為純文字,沒有圖片或影片;超過25%的串文包含照片,也就是每4篇串文中就有1篇附上照片。此外,Threads上已有超過5000萬個被標註的主題,過去3個月Threads最熱門的5個主題,分別是攝影、閱讀、健身、藝術與TTPD。TTPD是歌手泰勒絲(Taylor Swift)最新專輯「折磨詩人俱樂部」(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縮寫。在美國,Threads透過「Wakefield」發起一項調查,其中發現,67%的Z世代(約30歲以下用戶)最愛在Threads上關注娛樂相關消息,高度關注音樂60%、美食59%、與時尚42%,並且透過Threads上的標註的主題追蹤話題的最新進展。調查指出,65%的Z世代與63%的千禧世代(指30至40歲用戶)都喜愛Threads上的語音留言功能,然而接近一半的X世代(約60歲)與高達70%的嬰兒潮世代(約80歲)不知道語音留言功能。為了慶祝一週年,Threads不僅在台灣推出「城市尋寶活動」,更邀請全球的社群成員設計「期間限定」的App圖示,即日起至7月12日,只要在Threads個人檔案的頁面,點入App右上角「生日蛋糕」的圖示,在畫面上刮除後,即可揭開來自全球的設計師設計的App圖案,手機中的App圖案也將由Threads logo更新為期間限定的「設計師特製款。」Threads表示,團隊未來會持續優化社群使用體驗,讓更多人在Threads上分享更多感興趣的人事物、創造更多即時有趣的交流。
大腸直腸癌年輕化! 提早進行「個人化篩檢」預防
我國兒童過重肥胖盛行率逐年攀升,恐成為年輕大腸候選人!美國研究發現,年輕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比例顯著上升,而且世界各國皆有此趨勢。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率領團隊於《健康智慧生活圈》直播節目談討,發現及早篩檢大腸癌可降低發生率,針對年輕大腸癌篩檢提供精準效益實證評估,藉由糞便潛血檢查濃度,可使原有「族群式大腸癌防治」策略走向「個人智慧精準大腸直腸癌防治」,達到智慧精準健康疾病防治。台大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邱瀚模表示,探討年輕大腸直腸癌主題時,通常會與人類發展指數一起評估;人類發展指數越高,代表經濟水準較好,醫療可近性、醫療品質通常較佳,因此癌症的治療效果應該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人類發展指數越高,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也越高;代表已開發國家的「生活習慣」與「飲食西化」是罹癌的重要原因(Arnold M, et al. Gut 2017;66:683–691.)。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也高於鄰近人類發展指數相近的亞洲國家。無論性別與國別 50歲以下罹癌率顯著增加2017年美國研究發現,年輕大腸直腸癌增加趨勢十分明顯;不論結腸或直腸,50歲以下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且不論性別都有類似的趨勢。而且 1960年後出生的世代觀察到明顯的上升趨勢,世界各國也觀察到類似的情形(Siegel RL et al. JNCI 2017;109(8):djw322.)。根據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男性大腸癌的發生率比女性高出1.5倍。台大公衛團隊過去曾跟韓國、日本、香港等亞太地區國家進行大腸癌研究,發現無論性別,40至49歲大腸癌比例皆明顯增加,尤其男性大腸癌增加幅度最為明顯(Sung JJ, Chiu HM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9)。而且大腸癌發生率在1965年後出生世代持續上升(Murphy CC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8;155:1716–1719),原因包括:肥胖/身體質量指數/代謝症候群兒童時期暴露抗生素和食物鏈中抗生素(改變腸道菌叢)食品業工業化引入化學物質或食品(促使腫瘤形成、改變腸道菌叢)發炎/異位性體質環境輻射或其他環境暴露(區域性)一項研究針對430位小於50歲的族群,進行大腸癌回溯性研究,結果發現26%人的一等親有結直腸癌,10%有基因錯配修復問題,315人有做生殖系基因定序,檢查出林奇氏症候群(Lynch syndrome,亦稱「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之基因異常等,有生殖細胞系突變85人中只有43人表示其一等親有大腸癌。因此,小於50歲大腸癌中有20%具有生殖系基因突變,建議對於所有早發性結直腸癌患者,提供基因諮詢與癌症檢驗(Stoffel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20;158:341–353),以利及早發現疾患。邱瀚模指出,大腸癌之新興風險因數,亞洲肥胖族群增加幅度快,台灣肥胖人口比例約占6至7%,男童占8%,女童占4%,而且男童逾25%過重,女童也有超過15%過重,這些兒童未來恐會成為年輕大腸癌候選人。除了罹癌危險因數,下修篩檢年齡層也是亟待討論。(Hoffman SJ et al. BMJ 2019;365:l2231)。多國下修篩檢年齡 台灣糞便潛血檢測演進為了及早防癌,多國指引已下修篩檢起始年齡,美國多專科醫學會特別小組(USMSTF)於2012年建議45-75歲成人、40歲成人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或於該家族成員診斷結直腸癌年齡之10歲以前)參加篩檢。2021年,美國胃腸病學院和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針對45-49歲成人增加有條件篩檢建議。美國一項研究利用電腦模擬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以1990至1994年族群作為參考組,發現現今族群大腸癌風險為過去1.54倍,因此,45歲開始篩檢這項措施可符合成本效益(Ladabaum U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9;157:137-148.)。台北醫學大學癌症轉譯研究中心陳立昇教授表示,台灣在檢測技術從「糞便潛血化學法」演進到「糞便潛血免疫法」,已經成為國際上先進的偵測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在敏感性和精確性方面優於過去的化學法,並且顯示大腸癌死亡率有下降趨勢。「三段五級」策略 各世代精準防治大腸癌 台大公衛團隊過去利用基隆、台南整合式篩檢資料研究發現,45歲開始篩檢族群相較50歲開始篩檢大腸癌發生率低22%,這項實證資料表達提早篩檢具有預防效益(Chiu HM, Chen HH et al. Digestive Disease Week 2023, Chicago, US)。建議下列2族群提早篩檢:50至75歲:戰後嬰兒潮及部分X世代45至49歲:這類族群為社會主要人力,一旦罹癌可能影響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損失(As of the population in Dec 2021)。▲▼X世代與戰後嬰兒潮世代,提早進行大腸癌篩檢,具有預防效益。(圖/台大公衛團隊提供)陳立昇表示,X世代和嬰兒潮世代人數眾多,為了確保這2個世代能夠在初段和次段預防方面做好防治工作,除了建議參加糞便潛血檢測,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的「三段五級」工程,根據不同階段制定策略,以實現精準健康的防治目標。初段預防:側重於改善生活方式,包括轉向植物性飲食、增加運動,以及促進整體健康。這些改變對每個年齡層都至關重要,透過預防老年罹患大腸直腸癌,以免耗費國家龐大資源並影響人民的生活品質。次段預防:針對50歲以上、未滿75歲民眾,國健署補助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呈現異常,應進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末段預防:台灣的全民健保體系在三段預防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當疾病出現時,體系能夠提供新型治療方法,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以照顧各個年齡層的患者。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智慧精準健康疾病防治-登革熱及大腸癌應用
後疫情時代首份家庭最愛品牌調查出爐!有理念、懂得整合通路才能突圍
長期關注家庭消費權益,促進品牌與家庭相互了解的《未來親子學習平台》,於8月15日(二)率全台之先公布後疫情時代首份「未來親子2023家庭最愛品牌」網路調查,將家庭最常消費品項分為14類,並根據消費者對其知名度、好感度評分,評選出各類別首獎品牌,如下表呈現:本調查由未來親子學習平台與遠見民意調查研究中心合作,透過有效問卷達1,065份,針對家庭在後疫情時代的品牌選擇思維,分析為五大觀察重點。未來親子2023家庭最愛品牌首獎名單(圖/未來親子學習平台提供)重點1:消費門檻較高的產品,皆為知名度廣、深耕台灣之進口品牌綜合大型家電、綜合生活小家電、汽車都是消費門檻較高的商品,大部分家庭在消費時必定考慮再三、經過完整研究,才會做出選擇。從首獎品牌可看出獲得消費者青睞的,皆為兼具價格實惠與經營多年之長青品牌,品牌面向目標族群為廣度取向。台灣大學國企系EMBA教授林俊昇分析,進口品牌在打造品牌時,基本功會做得比國產品牌更足,從產品品質、服務強度、顧客關係全都納入考量。 重點2:有理念的產品,較能獲得家庭青睞和X世代(指1965年到1980年出生)消費者重視「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務實消費觀相比,Y世代(指1980、1990年出生)、Z世代(1990年代中後期到2010年出生)更重視理念。品牌只要能說出動人的故事,就算商品價格較競品高,消費者仍願意掏腰包購買。重點3:線上、線下全通路佈局,才能打動家庭消費決策者疫情期間受社交距離影響,線上通路高速成長。如今疫情逐漸趨緩,體驗經濟回溫,但並未減緩線上通路的成長速度。品牌應該用OMO(線上、線下融合)策略,利用行銷科技讓消費者經過實體通路時,能收到手機促銷訊息,或是實體通路的陳設均和線上通路思維一致,使實體通路成為「品牌體驗中心」,才能全方位提供家庭消費者認識品牌,進而消費的機會。重點4:社群與口碑行銷,對家庭選擇品牌有重要影響無論各類品牌,民眾的前兩大資訊管道皆為「以往自己購買經驗」、「親友推薦」;第三管道多為「社群媒體上的網友分享」,可見社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其中40歲以下者,消費的資訊管道較為多元,透過「名人/網紅/部落客推薦」、「影音頻道內容」而決定消費的也不在少數。重點5:精緻、特色化,才能打動重視生活風格消費者的心對於日用品生活常見,且能展現生活風格的商品類別(如綜合生活家電、文具書籍、環境清潔洗劑、家庭用紙、鮮乳),民眾的第一品牌會偏好較有精緻度、特色化或形象鮮明的品牌。至於連鎖速食與通路品牌(便利商店、量販賣場),民眾多就近選擇,以方便為主。兒童學習相關的品牌(連鎖補習班、兒童用品),多以長青品牌為主,可能其較高知名度的特性,口碑的因素應有其重要度。「家,是幸福生活的起點。」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社長許耀雲表示,期待透過此次「未來親子2023家庭最愛品牌」網路調查,了解家庭消費決策者與參與者對各種品牌的好感度、認知程度,讓品牌探索如何創造家庭更美好生活的新法,也使家庭進行消費時,可以為下一代做出更好的選擇。未來親子學習平台許耀雲社長期望本次調查能讓家庭消費者為下一代做出更好的選擇。(圖/未來親子學習平台提供)
台灣人各世代最愛用表情符號公開 這圖案跨世代受到歡迎
全球都愛用的表情符號Emoji是不少人在社群媒體上溝通使用的日常,今(17)日是世界表情符號日(World Emoji Day),臉書總公司Meta就公布近期台灣人最愛用的表情符號排行榜,另外還有各年齡層最受歡迎的表情符號排行榜等等。最受歡迎的新版表情符號與運動類符號的排行榜公開。(圖/Meta提供)最受歡迎表情符號且台灣三代年齡層都愛用的是「❤️紅色愛心」的符號,18歲以上甚至到超過45歲都是愛心的愛用者,另外大笑符號「🤣」橫跨Y、Z年輕世代最愛用的表情符號。「🔥」火的符號用來形容人事物,身材或事件火辣、火爆、人氣高,也受到18到24歲年輕人喜愛。台灣25到44歲的Y世代也常用「😂」的符號,現在越來越多人會用它來表示諷刺或者敷衍。台灣X世代45歲以上的族群,熱門的表情符號都相對保守,除了每到朋友生日,直接傳送「生日蛋糕」的符號外,也會用「👍」大拇指手術表示贊同的意思,也有很棒、厲害、幹得漂亮的含義。
Z世代「工時」價值與X世代Y世代脫勾 期待有耐性心循序的主管
永慶房屋跟Cheers針對26歲以下的年輕世代,就職場、生活等領域進行「Z世代全方位意向調查」,調查共回收近4,000份問卷,並同時蒐集X世代(41-55歲)和Y世代(27-40歲)的意見,3個世代並列做跨世代比較,「工時」條件成為Z世代與X世代與Y世代最明顯價值差異。根據這份「Z世代全方位意向調查」,Z世代年輕人對「薪水和獎金制度」、「組織氣氛」及「上班時間和地點」,與X世代、Y世代有一致的排名,分居第1、第2及第3名,顯現3個世代有相同的價值。值得注意的是,自第4名的在意要素起,Z世代為「工時」,相較於X、Y世代,「工時」僅排名第7和第6,可以看到3個世代的差異。「工時」條件的排名異軍突起,突顯Z世代的年輕人更注重取得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圖/永慶房屋)永慶房屋人資部資深經理塗振宏表示,收入高低仍具求職關鍵地位,薪獎收入和適度工時全都要、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已經是新世代的標準。永慶針對這樣的趨勢變化,從制度面上提出「彈性工作8小時」制度,讓經紀人都能彈性安排自己的上下班時間。並藉由工作平台和AI配對技術等科技工具,簡化傳統紙本工作、讓工作變有趣、也能加速房屋買賣媒合。至於管理風格,在「Z世代全方位意向調查」中也出現了有趣的世代差異。前兩世代最在意主管能否賦予明確的目標,但是Z世代卻更在乎主管們是否有耐心,能不能依循漸進的指導部屬。「平等無階級的溝通方式」對Z世代也是重要的,名列第3。而Z世代對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追求,也影響了他們對於管理風格的偏好,「不在下班後或假日交付工作」的重要性名列第4,但在Y世代中則排名第5;X世代中更是敬陪末座,僅排第7。塗振宏說明,新世代的年輕人期待一個更平等、合作的組織文化和工作模式,也非常重視與同事和與主管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因此Z世代在選擇「能與部屬作朋友」選項的比例,也比前兩個世代高出許多。新世代的年輕人期待一個更平等、合作的組織文化和工作模式,也重視與同事和主管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圖/永慶房屋)
購物旺季開跑 Facebook揭關鍵戰場
進入2020下半年,迎接而來的是週年慶、雙11、雙12、黑色星期五、聖誕節贈禮等購物旺季,Facebook 2日公布「2020年節慶購物季行銷指南」,Facebook台灣及香港總經理余怡慧表示,以今年下半年的購物季來看,在手機的購買體驗是所有電商與品牌的關鍵戰場,超過七成的消費者在購物季期間,都是用行動裝置購物。下半年電商旺季開跑,以99購物節拉開序幕後,緊接著雙11、雙12檔期一個接一個,預計電商業者將一路忙到農曆春節。而近兩年來,電商的大檔期除了業者自己參與以外,更有許多百貨、實體量販通路、電信業,也一同加入雙11戰局,期望趁消費買氣高漲搶一波商機。Facebook調查指出,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購物以及溝通方式,根據GlobalWebIndex今年4月份的新冠肺炎疫情調查指出,全球有65%的X世代(38~56歲)以及嬰兒潮世代(56歲以上)受訪者表示,在疫情期間花了更多的間在行動裝置上。此外,台灣也有26%的X世代以及嬰兒潮世代受訪者,表示其網路購物在整體支出的佔比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拉高。另調查也顯示,56%的台灣受訪消費者表示如果商家提供即時訊息服務,他們會更加願意向商家購買商品。疫情雖然影響全球經濟,但也創造新商機。調查指出,83%的消費者因為疫情而將採購活動延後,更有45%延後購買科技產品的消費者表示,正在等待店家推出促銷,顯見下半年民眾的購物爆發力不容小覷。有趣的是,Facebook調查指出,近8成的台灣歲末購物消費族群,會在節慶購物季期間「購禮犒賞自己」,這些人通常是年輕族群、單身族以及Instagram用戶。Facebook建議,購物季期間,企業可以透過網紅名人的力量,吸引消費者發掘新商品,例如善用限時動態或品牌置入內容的廣告工具追蹤成效,或利用例如擴增實境(AR)廣告創新互動體驗,增進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流互動,刺激消費者購買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