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B變異株
」 新冠肺炎 新冠 疫苗 羅一鈞 流感被低估的新冠1/「不是小感冒」死亡人數比流感多9倍 再感染病逝風險增2倍
中秋節過後,許多診所擠滿看病人潮,宣告進入病毒活躍的「多事之秋」,而蟄伏其中的大魔王便是新冠病毒,當多數人認為新冠疫情穩定的同時,事實上,光是今年至少在年初與6月時就出現2波確診高峰,甚至首度出現孩童死亡案例,吳至行醫師告訴CTWANT記者,新冠肺炎絕不是小感冒,疾管署資料顯示,新冠死亡人數是流感的9倍,而且再感染者死亡風險更增2倍!疫情爆發已4年,根據疾管署去年9月至今的統計,XBB新冠疫苗全台接種率僅11.82%,6個月至4歲孩童甚至不到1%。「打氣」如此低迷,最大的原因就是「小看新冠」。「許多人都誤以為新冠病毒已經不具威脅,但其實並非如此!」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醫師說,新冠病毒持續變異,導致疫情詭譎多變,今年夏天已經造成一波疫情,緊接著馬上要進入呼吸道疾病盛行的秋冬季節,恐又會造成一波新的高峰。黃振國說,過去是「一個人(病毒)的武林」,在一支病毒霸主之下,其他病毒沒有機會侵犯人類,但隨著新冠病毒愈來愈可以在人群間傳染 ,代表病毒愈來愈適應人類。「新冠真的不是感冒!」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吳至行說,別以為感染新冠病毒只有輕微呼吸道症狀,事實上,新冠病毒會結合人體「ACE2受體」進入全身器官,對心肺、消化系統、大腦、腎臟等帶來損害,相較於流感更加可怕。疫情持續至今4年,民眾對接種疫苗逐漸感到疲乏,根據疾管署資料,去年9月至今的全台新冠疫苗接種率僅11.82%。(圖/報系資料照)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去年新冠死亡人數比流感高出9倍,今年2月就分別有1歲、6歲孩童染疫身亡,這是睽違10個月後首次有兒童病逝,也敲響警鐘。不只如此,每一次感染新冠病毒都會重創健康。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與密蘇里州退伍軍人醫療服務臨床流行病學中心合作,針對2020年至2022年44萬3,588名確診者,4萬947名感染兩次或以上的患者,以及530萬名未感染者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和首次感染者相比,重複感染者的死亡風險不僅高出2倍,住院風險更超過3倍。此外,感染兩次或以上的患者的心臟疾病風險也是首次感染者的3倍,甚至肺部、腎臟、骨骼、肌肉、神經失調等健康問題都恐受到負面影響。吳至行說,另一項追蹤研究也發現,即便是低風險族群,確診後仍有多達7成個案「至少一個器官受損」。「接種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方法!」黃振國強調,當新冠病毒變異大就需要更新疫苗,目前流行的JN.1變異株跟先前的XBB變異株已有40個變異點,差異很大。而10月開打的JN.1新冠疫苗可以預防現在流行的變異株,因此無論過去有無接種新冠疫苗,都要記得接種最新的JN.1疫苗,以更新抗體,確保體內有保護力。
被低估的新冠2/疫苗不打嗎?確診後失智風險增8成 「腦霧」讓智商降6分
你打了幾劑新冠疫苗呢?隨著疫情爆發進入第4年,部分民眾對接種疫苗感到疲乏,黃振國醫師向CTWANT記者透露,新冠病毒變異的速度非常快,一定要隨時更新疫苗才能因應,也有民眾擔心疫苗副作用,最新研究顯示確診新冠會增加8成失智風險,且會傷害認知功能,最多會讓智商下降6分,權衡利害之後建議還是接種疫苗較有保障。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罹患糖尿病多年,屬於新冠重症的高風險族群,他曾透露自己為了預防感染,因應病毒變異,至今已接種9劑新冠疫苗,他建議民眾不必計算打了幾劑疫苗,該打就打,才能保護自己的健康。「病毒是難以預測的!」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表示,新冠病毒至今仍持續變異,目前流行的變異株為JN.1以及其子代變異株,如KP.2、KP.3等,跟先前的XBB變異株已有40個變異點,差異相當大,所以就需要更新疫苗。黃振國說,10月即將開打的JN.1新冠疫苗,不僅可以預防JN.1病毒株,對於KP.2、KP.3也具有交叉保護的效果,因此無論過去有無接種新冠疫苗,都要記得接種最新的JN.1疫苗,以更新抗體,確保體內有保護力。黃振國醫師表示,新冠病毒持續不斷變異,建議民眾應適時更新疫苗,才能增強保護力。(圖/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提供)但仍有許多民眾擔憂疫苗副作用如心肌炎,根據疾管署數據,心肌炎主要出現在12至17歲的男性接種BNT第二劑後,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126.79,與國際間報告的數據相近,屬於罕見的不良反應,而確診後的心肌炎機率反而較高。不只如此,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一項針對600多萬名65歲及以上新冠肺炎患者的研究顯示,這些患者確診後一年內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對照組高50%至80%。亞東醫院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新冠病毒嚴重時會導致血氧過低,腦部跟著缺氧就可能造成所謂的血管型失智症。倫敦帝國學院一項針對14萬人的研究也指出,新冠病毒可能對認知和記憶能力產生影響,尤其是感染後出現「腦霧」後遺症的民眾,記憶、推理、執行的都出現明顯退步,分析發現,曾確診但已康復的人,IQ測驗分數與比未感染者相差約3分;而新冠症狀持續超過12周的人,智商則下降6分,因此預防感染仍然相當重要。
羅一鈞曝台灣10月檢出「新冠變異株JN.1」 不排除成為大陸優勢流行株
新冠肺炎疫情恐怕再度延燒,要多注意!近期多國發現新冠肺炎變異株JN.1,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監測到,對此,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台灣在10月20日就有檢出JN.1,是日本境外移入,目前台灣主流病毒株仍是EG.5。羅一鈞表示,台灣最早在10月20日就檢出一例日本境外移入的JN.1,本土是在10月30日檢出,與BA.2.86合併計算,本土占比低於5%、境外移入占比低於20%,目前都還沒成為主流病毒株,現在台灣的主流病毒株仍是XBB的EG.5。另外,從各國流行情況看,近期JN.1變異株在多國增長迅速,但研究顯示,在傳播方面JN.1與XBB變異株差異不明顯,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含有XBB.1.5成份的新冠病毒疫苗仍對JN.1變異株有效。因此在人群對Omicron變異株廣泛免疫(包括疫苗接種和自然感染)的前提下,JN.1變異株的傳播能力可能相對有限。不過中國大陸自11月首次發現本土JN.1變異株後,截至12月10日,大陸本土病例共監測到7例JN.1變異株。雖然當前JN.1變異株在大陸流行水準極低,但後續受國際流行株和輸入病例影響,不排除JN.1變異株成為大陸優勢流行株的可能。據了解,JN.1是新冠病毒OmicronBA.2.86變異株的第二代亞分支,也是BA.2.86變異株中具有較強傳播優勢的一個亞分支,該變異株於在8月25日於盧森堡採集的樣本中首次監測到,自11月以來,JN.1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增長較快,世衛組織11月21日已將BA.2.86變異株從「需要監測的變異株」(VUM)升級為「需要關注的變異株」(VOI)。
就怕新冠疫情狂燒!新冠XBB疫苗有新選擇 Novavax首批預計1月開打
新冠疫情還沒結束!為因應目前流行的變異株,國內提供莫德納XBB疫苗接種,而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宣布核准Novavax XBB疫苗專案輸入,未來民眾將多一項新冠疫苗選擇。疾病管制署表示,Novavax XBB疫苗預計12月底抵台,最快1月中旬開打。食藥署今天(13)召開專家會議,經審查Novavax XBB疫苗所附資料證據,與先前已核准的Novavax疫苗採用相同的技術平台製造,具有相似的特性。動物試驗結果顯示,施打Novavax XBB疫苗,可針對XBB.1.5變異株病毒產生相當的中和抗體免疫反應;安全性方面,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壓痛、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肌痛和全身無力,發生的局部/全身性不良反應以輕中度為主,與先前已核准的Novavax疫苗相似。食藥署表示,考量國內目前流行的變異株以XBB變異株病毒為主,世界衛生組織亦建議使用單價XBB.1衍生譜系(如XBB.1.5)作為新疫苗抗原成分,經專家會議整體評估其臨床風險效益,同意核准Novavax XBB疫苗專案輸入,適用於12歲以上青少年及成人主動免疫接種。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明,根據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11月22日決議,建議未曾接種新冠疫苗者,應接種2劑Novavax XBB疫苗,兩劑間隔4周以上;曾接種新冠疫苗者,需與前一劑間隔至少3個月,接種1劑Novavax XBB疫苗。羅一鈞表示,已接洽自COVAX機制進口Novavax XBB疫苗,共46萬劑,預計12月底抵台、最快1月中旬開打。國內目前提供2種廠牌的XBB疫苗,ACIP建議,選擇其中一種疫苗接種即可。
新冠週增31死「壯年男發病6天過世」死因出爐 疾管署籲做1件事
疾管署今(5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260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新增248例上升,新增病例中98%未曾接種新冠XBB疫苗。另上週新增31例死亡病例,其中1名40多歲男子沒有接種XBB疫苗,有慢性病史,從發病到死亡僅短短6天,死因為新冠病毒感染造成多重器官衰竭致死。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個案為南部40多歲男性,有心律不整、高血壓病史,未曾接種XBB疫苗,11月中旬出現發燒、呼吸喘等,症狀持續2天後就醫,當時有發燒、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心律不整及血壓降低狀況,經檢查發現心臟、肝腎功能異常,新冠篩檢確認為陽性。林詠青指出,當時醫師研判,該個案為心因性休克合併多重器官衰竭,立即轉入加護病房並給予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治療,然而患者在住院過程中,呼吸、器官衰竭情形持續惡化,住院後4天病逝,死因為新冠病毒感染引發多重器官衰竭致死。疾管署進一步說明,國內近期COVID-19疫情處低點上下波動,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8%;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新增併發症及死亡病例分別有98%及97%未曾接種新冠XBB疫苗。新冠XBB疫苗可有效對抗各類XBB變異株病毒,推估可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風險分別達50%及61%。疾管署強調,考量新冠可能在冬季再度升溫,且臨近歲末年初民眾探親旅遊活動頻繁,而接種疫苗後約需2週後才會產生保護力,因此提醒6個月以上民眾,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族群,趕快接種及早獲得保護力,降低感染COVID-19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疾管署再次呼籲,民眾應持續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衛生好習慣,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或於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所、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密切接觸時,建議要戴口罩維護自身健康。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避免接觸脆弱族群,保護自己與他人。
新冠重症、死亡單周新高 羅一鈞估這時間點達高峰
疾管署今(5日)公布國內上周(11月28日至12月4日)新增260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周(11月21日至11月27日)新增248例上升,新增病例中98%未曾接種新冠XBB疫苗。另上周新增31例死亡病例,較前一周新增18例上升,新增死亡個案中97%未曾接種新冠XBB疫苗。近期國內疫情處低點上下波動,併發症及死亡發生風險持續,且國際部分國家疫情處高點或上升,須密切監測。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新冠併發、死亡都比上周增加,死亡是四周以來的單周新高,重症也是五周以來新高,預估明年1月中至1月底,將進入高峰。疾管署進一步說明,國內近期COVID-19疫情處低點上下波動,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8%;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新增併發症及死亡病例分別有98%及97%未曾接種新冠XBB疫苗。新冠XBB疫苗可有效對抗各類XBB變異株病毒,推估可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風險分別達50%及61%,考量新冠可能在冬季再度升溫,且臨近歲末年初民眾探親旅遊活動頻繁,而接種疫苗後約需2周後才會產生保護力,因此提醒6個月以上民眾,尤其是65歲以上長者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族群,趕快接種及早獲得保護力,降低感染COVID-19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另至今年年底前,65歲以上民眾接種新冠疫苗可獲得各縣市提供之500元(含)以下衛教品,接種3種公費疫苗(流感、新冠、肺炎鏈球菌)皆可領取COVID-19快篩試劑。目前全台約有3000家院所可接種新冠XBB疫苗,其中約1500家提供隨到隨打服務,接種院所可至疾管署官網「秋冬疫苗專區」( https://gov.tw/eU4 )疫苗接種院所查詢。疾管署再次呼籲,民眾應持續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衛生好習慣,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外出時,或於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所、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密切接觸時,建議要戴口罩維護自身健康。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避免接觸脆弱族群,保護自己與他人。
132萬劑莫德納XBB疫苗今明2天到貨!分三階段開打 9月26日起長者優先接種
秋冬是呼吸道疾病高峰,近期歐美新冠疫情有升溫趨勢。為防範國內外主要流行的XBB變異株,政府採購600萬劑莫德納XBB.1.5疫苗,將在今明2天到貨132萬劑。疾病管制署宣布,9月26日起優先提供65歲以上長者接種,最快10月9日開放全民接種。根據疾管署近4周監測,本土檢出病毒株以XBB為主流株,占比高達96%。世衛組織(WHO)於今年5月建議,使用單價XBB.1衍生譜系作為新疫苗抗原成分。疾管署昨宣布三階段開打莫德納XBB.1.5疫苗,下周二起優先開放65歲以上民眾接種,10月2日起開放醫護人員接種,並暫定最快10月9日開放全民接種。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我國與莫德納公司尚有1400萬劑合約,本次準備600萬劑XBB.1.5疫苗,下周二開打前可取得132萬劑。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長楊靖慧說明,莫德納XBB.1.5疫苗可提供6個月以上幼兒、青少年及成人接種,民眾抵達即可以隨時開瓶施打,預約接種方式依各縣市訂定。莊人祥提醒,無論先前是否接種3劑疫苗或次世代疫苗,都建議今年9月至明年9月接種一劑XBB.1.5疫苗。為鼓勵民眾踴躍接種,下周二起,65歲以上民眾接種後可獲500元衛教品及10劑家用快篩試劑。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邱政洵指出,依據人體免疫生成性研究顯示,莫德納XBB.1.5疫苗對於XBB系列變異株,包括最近流行的EG.5變異株,可提升中和抗體效價,對於新冠感染具有保護力。如果民眾不想接種mRNA製程的莫德納XBB.1.5疫苗,是否有其他疫苗選擇?楊靖慧說,國內尚有近40萬劑Novavax原始株疫苗,另我國已和Novavax談定,未來有望取得XBB變異株新劑型,目前規畫10月在台送審。疾管署並宣布,公費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在10月2日起開打。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表示,符合資格的長者可同時接種3疫苗,若打在同手臂,建議距離至少2.5公分,亦可間隔任何時間接種。
暑假來臨新冠面臨高峰期 醫師曝3種人應注意重症可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新冠降級、口罩解禁之後,五月起確診人數又逐漸攀升,正式進入第四波疫情高峰。根據疾管署六月最新統計指出,光是有通報的中重症個案,每天平均至少超過200例,是五月初的2倍,每天更有逾20例死亡個案。而七月將迎來解封後的第一個暑假,不只出遊人潮增加,接觸和感染病毒的機率也將大幅上升。為保護中重症高風險民眾,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打造新冠肺炎衛教巡迴展,首站於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展出,盼高風險族群積極維持防疫習慣,掌握防疫正確要領,遠離重症與死亡威脅。76歲男及時就醫躲過重症,30歲男靠葉克膜及呼吸器撿回一條命!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成人感染科莊涵琄主任表示,光六月份,每天最多高達半數門診患者都是新冠快篩陽性的民眾,相較上個月至少成長2至3倍,中重症的住院病患也增加至少6成,其中約9成6都是高齡長者或慢性病患。莊主任提醒,雖然新冠肺炎已降級,但對於年長及有慢性病病史者,仍存有相當大的健康風險,一旦感染導致中重症症狀發生,插管、造成永久性肺部損傷等後遺症甚至死亡都在所難免,推估七、八月暑假疫情仍會維持在高峰期,高風險民眾千萬不可鬆懈。莊主任分享,自己兩個月前於診間遇過一位76歲先生,因為年紀大又有患有心血管疾病,同時也有第二型糖尿病、呼吸中止症、高血脂等共病,屬於新冠重症的高風險族群,確診時積極就醫取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把握五日的治療關鍵期後,幸運的沒有發生嚴重併發症,至今也沒有甚麼後遺症。然而,另一個案例就沒有如此幸運了!一位30多歲男性BMI過高,屬於高風險族群,雖然接種過3劑疫苗,但因為沒有馬上就醫治療,因昏迷而送醫急救,到院後一度出現休克、多重器官衰竭,必須裝上葉克膜和呼吸器,歷經醫療團隊奮力搶救才得以脫離險境。莊主任提醒,若具有重症高風險因子,一旦確診新冠,不論症狀輕重,都應立即就醫治療,才能避免後續併發嚴重症狀危及生命。新冠病毒變異、感染社區化,北醫附醫為民眾堅強後盾!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施俊明院長分享,近期病毒發展以XBB變異株為主流,具「免疫逃脫」特性,傳染力更高,且容易重複感染,為能提升院內感染控制成效,已將防疫措施制度化,藉由機動性採檢,隨時掌握住院病患健康狀況。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王復德理事長則說,新冠疫情已三年多,病毒仍持續威脅民眾健康,就目前看來防疫這條路沒有盡頭。然而七月暑假開跑,期間出遊民眾增加,民眾接觸、感染病毒機會將大幅提高,預估接下來更可能有機會出現新一波確診高峰,因此趕在這波疫情前,學會將防疫與衛教重點放在保護高風險族群的民眾,特別規劃醫院衛教巡迴展,針對高風險族群群聚的場域,直接做面對面的衛教工作,積極提升民眾防疫知能,正面迎擊新冠病毒。王復德理事長指出,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免疫力低下族群一旦感染新冠肺炎,都更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若民眾符合上述條件或家中有這類族群,接下來更應特別小心防疫。除了應接種至少三劑疫苗,若不幸確診,應立即至診所就醫領取口服抗病毒藥物,預防重症及死亡。北醫展覽至7月8日 邀請就醫民眾積極參與北醫附醫7月3日敲響「新冠衛教巡迴展」,預定展至7月8日;王宇婕擔任大使,特別邀請民眾停留北醫大廳,駐足了解認識這新一波新冠防疫,更歡迎您的家人共襄盛舉,防疫一起來。學會也將在8月和10月,分別前往至台中榮民總醫院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歡迎中南部的朋友一起來看展,屆時王宇婕也會出席與民眾互動,一起守護家人遠離新冠!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也邀請民眾透過學會打造的新冠肺炎衛教網站,掌握最新防疫資訊 Fight Covid-19衛教網站:https://reurl.cc/2LW5oa,或查詢口服抗病毒藥物領取地圖:https://reurl.cc/3xK1oV
新冠快篩恐有失準度? 食藥署限業者1個月內補交對「XBB病毒」性能報告
國內第四波疫情正遭遇XBB病毒侵襲,但過去所使用的快篩卻可能無法準確驗出病毒。食藥署今天表示,即日起要求國內核發緊急使用授權(EUA)的205款快篩試劑需在一個月內繳交對XBB病毒的檢測性能,如未能通過審查將不得再進行製造或輸入。台大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表示,快篩是新冠最重要的檢測工具,但受到病毒量和檢體品質影響,XBB輕症化、流行廣,使得偽陰性機會增加,如有接觸史和符合的症狀,但快篩卻陰性,請使用另一個廠牌的快篩重複篩檢,才不會錯過黃金時間,避免重症和死亡的發生。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指出,XBB病毒相較過去流行的BA.2、BA.5變異株,雖然主要發生變異在S蛋白,而我國核准之快篩試劑皆是以偵測病毒N蛋白為主,應不影響檢測XBB變異株之性能,不過為確保國內快篩試劑效能,仍要求廠商於7月31日前繳交性能報告。陳惠芳說,目前國內共有205張專案核准(EUA)之新冠病毒檢測試劑核准期限至明年6月30日為止,核准期間過後的產品皆不得再製造或輸入,目前已有15案向食藥署申請新冠病毒檢測試劑查驗登記,其中已有2案獲核准取得許可證。
快篩變不準了「3成偽陰性」 台大醫:年長者出現2大狀況應PCR
新冠第4波疫情仍在高原期,國內有將近8成的患者感染XBB變異株。對此,台大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也發現,國內的COVID-19快篩試劑近期出現「偽陰性」現象,準確率竟掉到僅剩7成左右,因此他也呼籲,當長者出現2大狀況,就要馬上安排PCR篩檢,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引發重症甚至死亡。據《三立新聞網》的報導,疾管署統計,國內近4週監測總計,本土檢出病毒株XBB佔79%,已成為主流株。XBB在全球則已佔86.7%。當中以以XBB.1.5為多,佔了其分支將近30.0%。而併發症患者當中,又有77%是65歲以上的高危險族群。更糟的是,李建璋醫師又在近期發現國內的COVID-19快篩試劑出現「測不準」的「偽陰性」現象,有遇到很多長者,明明周遭家人都確診了,快篩卻怎樣也篩不出,更因此延誤治療引發重症。李建璋進一步指出,快篩產品在設計上,主要都是偵測新冠病毒上的N蛋白為主,因為過去認為比起不斷變異的是S蛋白,N蛋白較不會發生變異。然而,XBB變異株如今也累積了足夠的變異量。至於快篩準確度下降了多少?美國FDA曾針對家用快篩測試XBB.1.5的準確度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市售的新冠快篩試劑中仍有8成的準確度。但李建璋表示,由於台灣專案輸入或專案製造的新冠快篩產品,很多都沒有做定期的確效測試。以前流感快篩來說,若準確度低於8成就不能夠賣,而新冠快篩並沒有,因此推估目前的準確度是遠低於8成,近期也有文獻指出,目前的快篩試劑可能只有7成左右的準確度。李建璋強調,很多民眾都以為快篩可以替代PCR,但事實上已經不準了,臨床上看到很多年長患者,由於始終快篩不出陽性,因此僅能給予抗生素等藥物治療,但沒有辦法處理最根本的病毒感染問題,抗病毒藥在確診者的治療上是關鍵,但快篩不準恐讓長者延誤就醫。因此,李建璋也建議大家若出現2種情況,就得馬上做PCR檢查,第1種是近期快篩陰,但是有症狀,或是有明確接觸史、周邊家人都已經確診的長者。第2種則是已經沒有辦法檢視的老人,突然昏倒、休克、呼吸衰竭者,也應直接做PCR檢查。李建璋也認為,PCR篩檢是將來的必要武器,因為未來病毒只會持續不斷變異,快篩試劑的研發速度有可能跟不上。不過目前由於為避免浪費醫療資源,醫院對PCR檢驗的使用也較為保守,因此他也呼籲中央,應持續提供公費補助,守護染疫脆弱族群。
染疫病逝暴增4成!醫曝「急診第一線慘況」痛批:再繼續砍健保啊
台灣新冠疫情近日出現反撲情況,上周確診病例平均日增244人、28人病逝,相較前周暴增40%。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曝光急診現況,忍不住痛批「再繼續砍健保啊!」蘇一峰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國內解封後迎來第4波疫情,許多醫院的急診室擠滿病患,「床位一床難求...許多病人在急診躺床無法住院...」,而背後原因也與醫護人力缺乏有關,礙於人手不足,多家醫院只好紛紛自主限制病床,此一現象讓他不禁痛批「再繼續砍健保啊!」貼文曝光後,引起網友留言熱議,「病房確實缺人手,需要入院的長輩只好躺急診慢慢等,然後感染就愈來愈複雜」、「敝院目前就是缺護理師,床位無法全開,一天到晚都在擠床位」、「我這層也有空病房,但沒有照顧人力,護理師疫情開始來去不知道幾批了…」、「我上周去XX醫院的急診,聽到護士抱怨說他們有50幾個護士離職,而且還有正在辦離職的。」至於第4波疫情何時降溫?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日前透露,XBB變異株目前正在社區大流行,中重症及死亡病例有上升趨勢,預估端午節前後達到疫情高峰,7月中旬才會緩降。
今日新增114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 未滿5歲女童染BQ.1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114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97例本土個案(1例BQ.1、94例BA.5、2例BA.2)及17例境外移入(1例XBB、15例BA.5、1例BA.2.75)。截至目前國內今(2022)年累計檢出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XBB為7例、BF.7為4例、BQ.1為6例、BA.5為1,215例、BA.4為104例、BA.2.75為63例、BA.2為1,028例;另累計本土確定病例XBB為1例、BF.7為1例、BQ.1為1例、BA.5為1,107例、BA.4為5例、BA.2為2,527例,尚無BA.2.75本土確定病例。(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例BQ.1本土個案,為未滿5歲女童,於今年10月25日確診。另新增94例BA.5本土個案,占上週所有已定序之97例約96.9%,為42名男性、52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分布為北部48例、中部11例、南部32例、東部3例,確診日介於今年9月15日至10月28日。指揮中心表示,針對國內境外移入之17例BA.5、XBB、BA.2.75個案,為13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8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10月13日至10月30日。其中檢出15例BA.5分別自日本(3例),香港、泰國(各2例),土耳其、印尼、美國、新加坡、義大利、韓國(各1例)移入,另2例調查中;1例XBB個案自印尼移入;1例BA.2.75個案自泰國移入。(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11月2日資料指出,全球已發現超過390種Omicron次分支變異株,目前BA.5變異株佔比約為74.9%,仍為全球主流株且持續變異,由其演化之新型變異株BQ.1及其子代變異株傳播快速,受影響國家數及病例數持續增加,已於至少65個國家檢出,佔比約9.0%;BA.4.6變異株及其子代已於至少87個國家檢出,佔比約4.1%;BA.2.75變異株及其子代已於至少63個國家檢出,佔比約3.7%;另XBB變異株及其子代已於至少35個國家檢出,佔比約1.5%,需持續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此外, WHO於今年10月27日表示,相較於其他Omicron主要流行株,BQ.1的疾病嚴重度未增加,但BQ.1的新突變可能具有免疫逃脫優勢,因此可能有較高的重複感染機率。現有疫苗(包含原始株與次世代疫苗)對BQ.1感染的保護效果可能減少,但對於重症的保護效果應無重大影響。指揮中心強調,依現有研究顯示,接種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對BA.5等變異株仍具保護力,並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民眾仍須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防疫措施,並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以獲得保護力。指揮中心將持續境外及本土個案變異株型別檢驗及定序比例,並著重於COVID-19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呼吸道樣本基因定序作業。
今日新增165例變異株確定病例 又見BF.7、XBB本土病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公布國內新增165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139例本土個案(134例BA.5、1例BF.7、1例XBB、3例BA.2)及26例境外移入(14例BA.5、5例XBB、1例BQ.1/BQ.1.1、5例BA.2.75、1例BA.2)。截至目前國內今(2022)年累計檢出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BA.5為1,200例、XBB為6例、BF.7為4例、BQ.1/BQ.1.1為6例、BA.4為104例、BA.2.75為62例、BA.2為1028例;另累計本土確定病例BA.5為1,013例、XBB為1例、BF.7為1例、BA.4為5例、BA.2為2,525例,尚無BA.2.75、BQ.1.1/BQ.1.1本土確定病例。(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例BF.7及1例XBB本土個案,分別為60多歲女性及40多歲男性。另新增134例BA.5本土個案,占上週所有已定序之139例約96.4%,為53名男性、81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分布為北部80例、中部18例、南部30例、東部6例,確診日介於今年9月9日至10月21日。指揮中心表示,針對國內境外移入之25例BA.5、BQ.1/BQ.1.1、XBB、BA.2.75個案,為11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介於10歲至8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10月6日至10月22日。其中檢出14例BA.5分別自德國(3例),新加坡(2例),土耳其、中國、日本、加拿大、英國、泰國、義大利、葡萄牙及澳大利亞(各1例)移入;5例XBB個案分別自新加坡(2例),印尼、印度及泰國(各1例)移入;1例BQ.1/BQ.1.1個案自加拿大移入;5例BA.2.75個案分別自泰國及越南(各2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例)移入。(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10月26日資料指出,全球已發現超過390種Omicron次分支變異株,目前BA.5變異株占比約為77.1%,仍為全球主流株且持續變異,由其演化之新型變異株BQ.1及其子代變異株傳播快速,受影響國家數及病例數持續增加,已於至少65個國家檢出,占比約6.0%;BA.4.6變異株及其子代已於至少87個國家檢出,占比約4.4%;BA.2.75變異株及其子代已於至少63個國家檢出,占比約為3.2%;另XBB變異株及其子代已於至少35個國家檢出,占比約1.3%,需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另 WHO於今年10月27日表示,根據新加坡、印度等國資料,相較於其他Omicron主要流行株,XBB變異株未增加疾病嚴重度。XBB有較高重複感染機率,但主要發生於流行Omicron前(如Alpha或Delta)之感染者,尚無證據顯示XBB對於近期感染Omicron有免疫逃脫。指揮中心強調,依現有研究顯示,接種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對BA.5等變異株仍具保護力,並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民眾仍須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防疫措施,並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以獲得保護力。指揮中心將持續境外及本土個案變異株型別檢驗及定序比例,並著重於COVID-19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呼吸道樣本基因定序作業。
本土疫情有下坡跡象 新型變異株蠢蠢欲動不容輕忽
本土疫情有下坡跡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新增2萬6357個本土病例,與上周一相比減少2千多例,減幅約8.6%,正式脫離高原期,指揮中心昨天更睽違896天,拆下記者會場上的防疫隔板,象徵疫情趨緩,不過國際新型變異株蠢蠢欲動,上周邊境仍檢出3例BQ.1、BQ.1.1新型變種病毒。昨2萬6336例本土病例、2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病例中新增62例死亡。邊境部分,上周攔截到3例BQ.1、BQ.1.1的新型變異株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其中有1例來自美國、2例分別來自德國與英國。上周國內本土變異株仍以BA.5為最大宗占92%,BA.2僅8%。歐盟評估,目前BQ家族雖然定序占比僅1至2成,但11月中旬到明年中,可能成為歐洲主要流行株,且明年初可能占80%以上。除了BQ家族外,亞洲地區相當關注XBB變異株的發展,該變異株已在新加坡成為主流變異株,且印度、孟加拉、尼泊爾等國都有檢出。哪一株會變成台灣主流株?羅一鈞表示,目前剛脫離高原期,民眾免疫力還在,須等此波疫情降溫,最快2至3個月才能看出趨勢。指揮中心也公布國內新增3例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通報,其中2例接種莫德納BA.1雙價次世代疫苗,皆為60多歲男性、長期臥床,10月18日接種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作為第5劑,一人於19日出現呼吸喘、發燒、脈搏加速、血壓高,送急診後當日死亡,另一人於20日出現呼吸費力、脈搏加速、低血壓,送醫後當日死亡。莫德納BA.1次世代疫苗累計接種113.1萬劑,累計6例接種後死亡通報。另一例Novavax疫苗接種後死亡通報為93歲女性,有高血壓、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等慢性病史。國內Novavax疫苗累計接種44.7萬劑,累計3例接種Novavax疫苗後死亡通報。
Omicron亞型變異株感染擴大!新增154例確診 分別104例本土及50例境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154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104例本土個案(96例BA.5、8例BA.2)及50例境外移入(3例BQ.1/BQ.1.1、35例BA.5、7例BA.2.75、4例BA.2、1例BA.4)。截至目前國內今(2022)年累計檢出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BA.5為1,186例、BF.7為4例、BQ.1/BQ.1.1為5例、BA.4為104例、BA.2.75為57例、XBB為1例、BA.2為1,027例;另累計879例BA.5、5例BA.4、2,522例BA.2本土確定病例,尚無BA.2.75、BF.7、BQ.1/BQ.1.1、XBB本土確定病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之96例BA.5本土個案,占上週所有已定序之104例約92%,為31名男性、65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分布為北部46例、中部21例、南部26例、東部3例,確診日介於今年9月15日至10月13日。指揮中心表示,針對國內境外移入之46例BQ.1/BQ.1.1、BA.5、BA.2.75及BA.4個案,為27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9月24日至10月11日。其中檢出3例 BQ.1/BQ.1.1個案分別自德國、美國及英國(各1例);35例BA.5個案分別自印尼(8例),德國(4例),瑞士及美國(各3例),馬爾地夫、法國、越南、新加坡及泰國(各2例),奧地利、英國、香港、荷蘭、韓國、加拿大及日本(各1例);7例BA.2.75個案分別自越南及美國(各2例),印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荷蘭(各1例);1例BA.4個案自紐西蘭移入。指揮中心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10月19日資料指出,BA.5變異株占比約為78.9%,BA.4變異株(含BA.4.6)占比約為6.7%,另BA.2變異株(含BA.2.75)占比3.9%;BA.5變異株仍為全球主流株且持續變異,由其演化之新型變異株BQ.1.1、BF.7等於美、加、英、法等部分國家占比增加;另BA.4.6、BA.2.75及XBB.1(BA.2子代)變異株目前在新加坡等部分國家流行。WHO進一步指出,XBB變異株已於至少26個國家檢出,具顯著免疫逃脫特性,且較現有其他Omicron亞型病毒株具增長優勢,惟尚無證據顯示致病力增加;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亦表示,BQ.1及BQ.1.1變異株傳播可能於未來數週至數月內導致該地區新增病例數增加,需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指揮中心強調,依現有研究顯示,接種加強劑疫苗對BA.5變異株仍具保護力,且為預防住院、重症及死亡之有效方式,呼籲符合條件對象加速完成接種疫苗。指揮中心將持續境外及本土個案變異株型別檢驗及定序比例,並著重於COVID-19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呼吸道樣本基因定序作業。指揮中心呼籲,接種COVID-19疫苗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民眾仍須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防疫措施,並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以獲得保護力。(圖/指揮中心提供)
3大新變異株侵台「亞洲流行XBB」 恐取代BA.5?羅一鈞給答案
新冠肺炎進入後疫情時代,許多國家逐漸開放邊境政策,不過病毒仍不斷變異,除了新變異株BF.7外,還有BQ.1.1及XBB,正在入侵台灣。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新加坡的XBB已經超過50%,而香港的XBB境外移入也超過其他變異株,因此推測XBB在亞洲可能成為下一個取代BA.5的變異株。羅一鈞提到,從美國的資料來看,BQ.1.1比其他變異株較強勢,雖然目前BA.5占多數,但當地許多專家預測,該變異株更有增加的趨勢,可能會取代BA.5成為主流病毒株。不過,在亞洲地區,新加坡的XBB變異株已經超過50%,香港統計至昨(17日),境外移入中的XBB也超過其他新興變異株,占10%以上,XBB有機會取代BA.5,成為亞洲的強勢變異株。羅一鈞強調,過去在Omicron流行期間,也有傳出一些類似的強勢病毒株,比如當時印度出現BA.2.75,但也只在印度造成流行,並沒有在其他國家爆發,所以這些多點、多不同、多株、多病毒株的流行態勢,是一個正在發展的局面,還需要後續的觀察,才能預測究竟哪個病毒株,會在哪個區域造成流行。羅一鈞透露,國內會密切監測境外移入檢出的情形,現在就預測11、12月哪個病毒株會成為疫情主流,都言之過早。
今日新增41例本土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 北部病例最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00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41例本土個案(40例BA.5、1例BA.2)及59例境外移入(45例BA.5、1例BF.7、6例BA.2.75、4例BA.2、3例BA.4.6)。截至目前國內今(2022)年累計檢出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BA.5為1,151例、BF.7為4例、BQ.1.1為2例、BA.4為103例、BA.2為1,023例、BA.2.75為50例、XBB為1例;另累計783例BA.5、5例BA.4、2,514例BA.2本土確定病例,尚無BA.2.75、BF.7、BQ.1.1、XBB本土確定病例。(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之40例BA.5本土個案,占上週所有已定序之41例約98%,為25名男性、15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分布為北部21例、中部6例、南部12例、東部1例,確診日介於今年9月17日至10月6日。指揮中心表示,針對國內境外移入之55例BA.4、BA.5、BF.7及BA.2.75個案,為32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9月25日至10月4日。其中檢出3例BA.4個案自美國(2例),英國(1例);45例BA.5個案分別自越南(7例),德國(6例),瑞士及新加坡(各5例),荷蘭、美國及泰國(各4例),土耳其(3例),馬來西亞(2例),英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波蘭、韓國及義大利(各1例);1例BF.7個案自美國;6例BA.2.75個案分別自模里西斯及越南(各2例),巴布亞紐幾內亞及泰國(各1例)移入。指揮中心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10月12日資料指出,BA.5變異株佔比約為76.2%,BA.4變異株(含BA.4.6)佔比約為7.0%,另BA.2變異株(含BA.2.75)佔比3.9%;BA.5變異株仍為全球主流株且持續變異,由其演化之新型變異株BQ.1.1、BF.7等於美、加及英國等部分國家佔比增加;另BA.4.6、與BA.2.75及XBB變異株目前在新加坡等部分國家流行,其中英國當局表示BA.2.75.2、BF.7、BQ.X變異株較原始BA.5變異株具增長優勢,另新加坡當局指出該國XBB變異株感染病例仍多屬輕症,需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指揮中心強調,依現有研究顯示,接種加強劑疫苗對BA.5變異株仍具保護力,且為預防住院、重症及死亡之有效方式,呼籲符合條件對象加速完成接種疫苗。指揮中心將持續境外及本土個案變異株型別檢驗及定序比例,並著重於COVID-19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呼吸道樣本基因定序作業。指揮中心呼籲,接種COVID-19疫苗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民眾仍須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防疫措施,並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以獲得保護力。
醫警告秋冬3病1菌恐爆多重感染 羅一鈞:國外新冠5變異株恐陸續入台
今年秋冬恐怕面臨「多種病毒夾殺」!台大小兒科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昨(13日)警告,今年秋冬除了新冠肺炎威脅,重症率較高的A型流感也提早報到;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疫情正在升溫,肺炎鏈球菌也正伺機而動。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坦言,上述幾種疾病本來就是秋冬常見,未來3個月出現多重感染案例確實可能。此外指揮中心還表示,隨著邊境開放之後,目前在國外流竄的5種新冠變異株恐怕會被陸續帶回台灣。黃立民13日警告,今年秋冬恐怕會有許多病毒大流行,除了新冠肺炎仍肆虐,重病率、傳播力較高的「A流H3N2」流感病毒也提早報到,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肺炎鏈球菌也準備伺機而動。黃立民指出,今年台灣由於「病毒提早報到」、「流感病毒株為H3N2」、「國門開放」、「防疫疲乏」4大不利因素,至少未來3個月將面臨重大威脅。對此,指揮官王必勝今日坦言秋冬本來就是上述幾種疾病流行時節,加上新冠肺炎威脅,確實可能出現多重感染情況,他也提醒民眾戴好口罩、防疫不鬆懈,才是對抗疾病的最佳方法。此外,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全球範圍共有5種新種新冠變異病毒株流竄,分別為BF.7、BA.2.75、BQ、XBB、BA.3.20,預計隨著台灣開放邊境,這些變異株都可能陸續進入台灣。他補充說明,從目前入境台灣個案來看,還是以BA.5為最大宗,不過也有BA.2.75、BA.4.6,還有零星BF.7個案,這些病異株主要症狀仍是咳嗽、喉嚨痛、流鼻水和鼻塞、發燒,少數個案會有嗅、味覺異常,重症死亡比率也沒有增加。羅一鈞也指出,英國目前流行BA.5變異株,但國內也有3種新型變異株,包括BQ占比18%、BA.2.75占比5%以及BF.7占比7%;新加坡資料則顯示,XBB變異株較具優勢,由此可見不同地區的主流變異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