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甲烷減排恐推升電價 經濟部:不會立即反映
COP26會議「全球甲烷減排承諾」,有超過百國參與連署,外界關心最終恐推升電價調漲。對此經濟部認為,不會立即反映在電價上。圖為乳牛聚集在德國發電站附近。(圖/美聯社)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全球甲烷減排承諾」,有超過百國參與連署,但投資減排設備會提升成本,可能導致國內天然氣成本上揚,最終恐造成電價調漲。對此,經濟部認為,減排雖然會增加成本,但氣價提升有供需、原油等諸多因素重疊,且中油進口天然氣賣給台電也有氣價機制作調控,不認為會立即反映在電價上。
經濟部官員說,天然氣的甲烷主要是在開採、輸送中逸散,因此各國減排無可避免就要增加投資相關設備與技術,例如從地底下開採,相關鑽井抽取的密合度,以及管線維護管理、材料包覆提升等,都會提升投資成本。
因此經濟部不否認減排會提升天然氣開採成本,只是對於這些成本是否全反映在天然氣售價,甚至電價調升,該部持保留態度。官員強調,天然氣價受到市場供需、原油價格、其他能源替代選擇等多重因素左右,生產國就全部反映。因此減排雖會增加一些成本,但只是成本的一部分,不會立即反映在售價上。
雖然美國已加強對新油氣井的監管等規定,可是經濟部認為,國內中油已採取分散氣源採購政策,美國只是一部分來源,現階段只有12%的天然氣採購長約來自美國。平均下來,對整體價格影響不大,後續賣給台電也有氣價機制作調控。
除售價外,由於我國天然氣發電占比2025年要提升到5成,全球減排承諾是否影響開採量,最終導致國內進口不足?經濟部指出,天然氣發電碳排放較低,是燃煤的替代品,不至於因此國際就減少生產,且報告也並未建議因甲烷排放問題,要減少天然氣使用。
我國自產化石能源僅約0.1%,經濟部表示,國內幾乎沒有開採天然氣而造成甲烷逸散排放的問題,依據國內環保署資料,2019年我國甲烷排放為480萬公噸,僅占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67%,國內甲烷排放則主要來自於廢棄物部門,來自天然氣逸散排放占5.4%,來自燃氣發電直接排放更僅占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