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變搶功2/心因性猝死秒奪命 健檢、運動好習慣防意外
北士商高3某男學生以前沒有心臟病史,卻在體育課跑步突然倒地失去呼吸心跳,校護搶救得宜撿回一命,醫師診斷為「心律不整瀕臨心因性猝死」。(圖/周志龍攝)
藝人高以翔2019年錄製電視節目時,在追跑過程中突然昏倒送醫不治,死因為「心因性猝死」,讓許多人扼腕。去年1名士林高商學生在上體育課時,同樣昏倒、失去生命徵象,幸好2名校護迅速趕抵,及時搶救而撿回一命,不料事後卻爆發「改單搶功疑雲」。醫師提醒「心因性猝死」症狀一旦發生,如未及時治療可能馬上死亡,因此平時除應做心臟方面相關檢查,還應保持運動等良好生活習慣,才能避免心因性猝死奪命。。
依照1970年世界衛生組織及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對「猝死」定義為:不論原因,在症狀發生後24小時內死亡,稱之為猝死;後來世界衛生組織將定義修正為,發病後6小時內死亡統稱為猝死。
根據統計,在症狀發生後2小時內死亡者,約7至9成由心血管疾病所致;在沒有其它潛在致死病因下,因心血管問題所導致的「突然非預期性死亡」,稱為「心因性猝死」,全球心因性猝死盛行率約0.1至0.2%,推估全台每年有約2萬3千人至4萬6千人因此喪命,而超過半數個案中,發生前往往沒有任何預兆。
「心因性猝死」直接致死原因主要來自於心室異常放電,不正常的心跳過速使心臟空轉,輸出血液不足造成腦部及身體各器官缺氧,人體陷入昏迷,最終心跳停止,若沒有及時治療,數分鐘後可能死亡。常見導致心因性猝死的原因包含冠狀動脈疾病,譬如心肌梗塞、先天的冠狀動脈異常,心肌病變等等。
醫師提醒要預防心因性猝死,得先檢視自己是否有心臟方面問題以及心血管疾病相關家族病史,如有太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以及抽菸、飲酒過量、缺乏運動或使用毒品等藥物濫用問題,也應小心。醫師建議平時個人除了做心臟方面相關檢查了解自己健康狀況及潛在疾病外,也應保持適當運動、戒菸、作息規律不熬夜等良好生活習慣,都能降低心因性猝死機率。
罹患心因性猝死而往生者,以藝人高以翔最為知名,高以翔2019年在錄製大陸綜藝節目「追我吧」近17個小時後,在奔跑過程中突然倒地,當時工作人員以為是節目效果,一開始並未上前查看,雖然後來CPR15分鐘後一度恢復心跳,送醫搶救仍回天乏術,高以翔年僅35歲就離世。
高以翔的猝死,網路上滿滿哀悼文,由於他在意外發生前連續錄製節目17個小時,引發兩岸三地民眾對於「過勞死」議題的口誅筆伐,大批網友和藝人批評、質疑大陸真人實境秀節目,包括導演兼演員徐崢也在微博發文直指「節目的安全防範意識也太差了,絕對要負責任啊!」製作該檔節目的浙江衛視發布聲明「對此意外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深感遺憾和惋惜,並願意承擔相應責任。」
同樣在2019年,彰化某高職也發生學生跑步猝死意外,據了解,該生患有心血管狹窄病史,當天他正在進行體育課1600公尺測驗,跑到第2圈時突然倒下,嚇壞旁邊的同學,雖然校護和救護員緊急施予CPR急救以及AED電擊,但最終仍不治。
對於遭指控更改護理紀錄一事,B護士表示自己不便回答,但表示「系統有bug問題」,也希望此事有公正的處理,其他就交由校方回應。北士商校長余耀銘表示,該護理紀錄系統最後登入的人,即顯示為處置人員,也因為本案涉及瀕臨心因性猝死學生入院後的狀況,校護後續都有做紀錄,所以護理紀錄才2次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