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娛樂
即時

黃冠智演《聽海湧》有家歸不得 重現二戰煉獄感觸深

聽海湧 黃冠智 第二次世界大戰 WW2 吳翰林 朱宥丞 日軍 南洋
《聽海湧》吳翰林(右起)、朱宥丞和黃冠智飾演三兄弟,戰爭改變了他們原本的生活。(圖/公視)

《聽海湧》吳翰林(右起)、朱宥丞和黃冠智飾演三兄弟,戰爭改變了他們原本的生活。(圖/公視)

《聽海湧》將於8月17日在公視首播,近日終於揭開神秘面紗,本月27日台北電影節亞洲首映場搶先看2集,演員吳翰林、黃冠智、朱宥丞、施名帥、連俞涵、周厚安、馬場克樹和導演孫介珩都將出席映後座談,購票請洽台北電影節官網。

《聽海湧》少見的以臺灣人的角度探討第二次世界大戰,吳翰林、黃冠智、朱宥丞三人飾演臺籍戰俘監視員三兄弟,跟隨日軍搭乘軍艦前往南洋,原以為就要能平安返鄉,卻在終戰之前捲入一場冷血屠殺。飾演小弟的朱宥丞談到這次飾演年紀小小就命運多舛的新海木德,他坦言演出期間心情相當沈重,「有時候入戲太深會有點回不來,我只能深呼吸讓心情慢慢平復。」

《聽海湧》朱宥丞飾演新海木德,年紀雖小卻鼓起勇氣跟著哥哥們赴南洋擔任戰俘監視員。(圖/公視)
《聽海湧》朱宥丞飾演新海木德,年紀雖小卻鼓起勇氣跟著哥哥們赴南洋擔任戰俘監視員。(圖/公視)

黃冠智在《聽海湧》飾演新海輝,同樣面臨有家歸不得的慘境,他表示拍攝期間心情就和角色一模一樣,「孤獨、不被諒解、迷惘、被拋棄、心痛等,真的就像過了新海輝的一生。」必須找導演和其他演員聊天,才能調適好心情。

《聽海湧》黃冠智飾演新海輝,在日軍所設置的戰俘營擔任臺籍戰俘監視員。(圖/公視)
《聽海湧》黃冠智飾演新海輝,在日軍所設置的戰俘營擔任臺籍戰俘監視員。(圖/公視)

吳翰林飾演的新海志遠,隔著一片海思念當初訂情的日本女孩,劇中有許多情緒很重的戲碼,他在演出前心情都頗為緊張,「很需要自己的時間靜下來或放空。」收工之後為恢復狀態,「就吃最喜歡的零食犒賞一下自己,隔天又有力氣繼續迎接困難的情緒戲。」

《聽海湧》吳翰林只能苦等回家機會和心愛之人的消息。(圖/公視)
《聽海湧》吳翰林只能苦等回家機會和心愛之人的消息。(圖/公視)

《聽海湧》日前釋出「海的概念」影像,同時也揭秘劇名《聽海湧》的由來,對於劇中渡海遠離家鄉的臺灣青年來說,海浪聲象徵著家的存在,導演孫介珩解釋:「所以當他們聽到海浪聲『海湧聲』,就覺得家離自己不遠了。」

《聽海湧》描繪昭和17年(1942), 日本從殖民地臺灣大量徵召臺籍青年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這些臺籍戰俘監視員們,捲入了一場冷血屠殺,被盟軍檢察官指控犯下「虐待戰俘」的罪行。有些人因此再也沒有機會回到臺灣,有些人回來了,卻不再開口提起島上發生的事。

聽海湧 黃冠智 第二次世界大戰 WW2 吳翰林 朱宥丞 日軍 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