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助「戒菸」? 新興菸品叩關台灣引熱議
新興菸品電子菸究竟會全面禁止還是放行,引起國內高度關注。
電子煙要禁還是放,尚未有定論,不過政府欲禁電子菸,卻開放加熱菸的立場卻引起社會各界議論。新興菸品叩關國內《菸害防制法》除了影響層面大,更涉及「是否能幫成人戒菸?」「是否造成青少年成癮」多個面向討論,在完成修法前,主管單位更應完整說明釋疑。
電子煙在世界各國合法性不一。英國把電子煙視為「戒菸門診」的選擇,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劉宗榮認為,這與英國歷史背景有關,「英國受香菸危害很久,認為焦油是致死主因,所以少了焦油、提供較紙菸危害物質更少的電子煙,就成了戒菸選項。」劉宗榮也強調,這樣的「邏輯」英國可以接受,其他國家不一定認同。
除了電子菸能否成為戒紙菸選擇引發關注外,還有一項爭議性議題便是「是否導致青少年上癮?」董氏基金會提出數據表示,三十多年來高中生紙菸吸菸率從15.2%降到8.4%、國中生則從8%降到3%,但短短數年全國已有7.3萬名青少年接觸加熱菸、電子煙等新興菸品,危害甚大,「尤其電子煙煙油可添加多種口味,什麼可樂、柚子等無數風味,誘惑力太大。」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公共事務主任林清麗警告。
添加於電子煙的煙油主要有兩種系統,一種是密閉式,一種則為開放式,「電子煙販售通路業者自救會」代表Tobe認為,若使用封閉式煙油系統可以降低隨意添加口味的風險。雖然為避免青少年受菸害荼毒,國內反菸團體傾向加熱菸與電子煙的全面禁止,不過英國在2017年報告曾顯示電子煙合法後年輕人的使用量很少增加,而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HE在2020年報告也指出吸菸者及曾經吸菸的人是使用電子煙的主要族群,不到1%的非吸菸者使用電子煙。
電子煙爭議也在立院掀起漣漪,立法委員蔡壁如就曾在10月22日提出質疑,指出衛福部只引用美國報告卻未曾在國內進行風險評估的疑慮;而廖婉汝委員則認為若電子煙跟加熱菸都有害,那為何還要開放加熱菸?在支持開放與反菸各持其理狀況下,政府在修法前,應該以更完整的論述來與民眾溝通,才不致爭端越演越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