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情報】公民參與的文化路徑
杉原灣舊貌,圖源:不要告別東海岸 臉書粉絲專頁。
美麗灣渡假村爭議事件自2003年始,至今已17年。而美麗灣渡假村龐大的體積,對當地環境與文化帶來的傷害,顯然仍亟需解套的思維與方法。當然,我們尚且無法預測臺東縣府與縣民未來如何運用買回的美麗灣建物,但我們可以做的,是從公民參與的角度,重新理解從美麗灣到杉原灣的這一條抗爭之路,並借用文化路徑(Cultural Route)的概念,將不同立場與關注議題的民眾重新聚集起來,推動多元文化的價值討論,與在地社群一同更新杉原灣的歷史詮釋動態。
文化路徑(Cultural Route),近年來逐漸成為眾多民間團體推動之旅遊新型態,以臺灣文化路徑(Cultural Routes of Taiwan)張貼的定義 來說,文化路徑的重要性在於「突破單一治理框架」的啟示,結合在地達人、文史工作者、政府與社區營造…等單位與團體,在具備敘事主題的前提下,提供參與者深入且專業的導覽,而在各方面有適切的滿足感。若我們以此角度重新審視美麗灣渡假村周邊的文史資產(不論有形/無形),我們可以說,其環境至少有以下兩種發展的可能:
一、杉原灣具備明確的歷史敘事主題。杉原灣向來屬於阿美族的傳統領域,原名為Fudafudak,意為閃閃發光;民國後作為杉原海水浴場,很長一段時間服務在地民眾,也是至今唯一合法(但尚未與美麗灣爭議解套)的海水浴場空間;而杉原灣在傳統領域/海水浴場/渡假飯店的三種文化意識交織下,也對臺灣環境開發史的紀錄有著指標性作用。
二、杉原灣因美麗灣開發爭議吸引許多公民團體的關注,也有不同形態的產業可配合。文化路徑強調跨部門的參與與配合,而不同公民團體若結合在地文史達人,設計一條能引發社會反思的路徑,配合至今仍遺留的飯店遺跡與沙灘地貌,適足以呈現此一既有開發思維與自然保存思維的交錯。
回顧文化路徑的發想,同樣可以從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20週年的脈絡,重探地方記憶。杉原灣在開發過程中引起的環境爭議,比如2012年借助中研院團隊調查珊瑚礁生態,便指出杉原灣珊瑚覆蓋率持續下降的困境;團隊更指出美麗灣開發案各種水泥廢棄物混和外來泥沙,因此對當地生態造成不可逆轉的改變,應當更加注意後續影響。 而早在2010年,環保署就曾命令開發方應清除沙灘上的大型廢棄物,也引起風波。在生態標準與環境監測技術提升的今日,美麗灣開發案也是少數在民間/政府/財團三方環境保護話語權爭奪的明確例子。
文末,我想以在杉原沙灘上就曾舉辦過一場公民團體協力舉辦的「沙灘、海洋、fudafudak - 永遠的天堂」音樂會暨文件展,作為結語。展覽裡有各式「淨灘,沙灘露營,搭簏岸裝置,聽濤夜壇,傳統阿美族生活體驗包括竹筏教學,Fasiyaw風箏與pakpak趕鳥器製作…等」 活動,今日看待臺灣環境生態,應該看見環境與人的關聯,從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的核心精神「人與土地」,再審視文化路徑的可能,走出一條更長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