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卡註記
」 陳時中 新冠肺炎 確診 健保卡註記領藥變貴!健保部分負擔新制上路 民眾仍「霧煞煞」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昨天上路,到大醫院就醫,除了急診部分負擔調高外,門診藥品部分負擔上限較過去調高了100元,持慢箋領藥第一次也要收藥品部分負擔,儘管各醫院作業流程大致順暢,但現場不少民眾反映「不清楚新制」,第一直覺就是藥費變貴了。新制上路首日,健保署長石崇良赴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和馬偕紀念醫院視察醫院資訊系統調整狀況,並實地瞭解民眾就醫流程。兩家醫院皆在櫃檯、電子看板等處刊登宣導單或海報,但有民眾對於新制收費標準不太了解,發現藥品費變貴了,紛紛上前詢問。石崇良表示,已輔導醫院做好對民眾宣導工作,「今天是第一天又遇到假日,應該下禮拜會更好」。石崇良強調,本次調整是希望落實分級醫療,讓急重症患者能夠得到更多醫療資源,而基層院所的部分負擔沒有調整,希望慢性病、穩定患者可就近到地區醫院、診所就醫。另這次部分負擔調整,對於中低收入戶和身心障礙者均予以保障、不做調整,和過去同步調整的做法不同,所以系統方面比較複雜,要在第一線以健保卡註記並直接優免,免除後續退費的複雜行政程序。對於健保部分負擔新制上路,現場民眾表示,自己長期在區域醫院追蹤慢性病,給熟悉的醫師看診比較放心,雖然藥費增加了,仍會選擇在區域醫院看診,如果是其他小病,則會選擇在家附近的診所就醫,比較快速方便。另有民眾說,自己就住在醫院附近,如果為了落實分級醫療而特別去診所,反而捨近求遠,考量以往就醫習慣與便利性,仍會選擇到醫院看診領藥,不過,也有民眾表示,到醫院領藥變貴了,以後會考慮改去一般診所。
醫院微解封 進入院區可免插健保卡
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迄今已有1212人重複感染新冠肺炎,顯示仍有再次感染風險,但對疫情以來,各大醫療院所祭出門禁管制,民眾進入醫院須插健保卡,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已發文授權各醫院斟酌辦理,可改以詢問TOCC取代「入院插健保卡」。台大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明(8)日起將調整現行門禁措施。近期有部分民眾經歷二次感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從2020年至今,系統有2次確診紀錄者共1212人;但根據文獻,第二次感染可能症狀較輕微,目前還沒有定論,只知道二次感染較常見症狀是發燒,第一次感染最常見的則是咳嗽,至於嚴重程度差異,還需要後續研究評估。由於指揮中心擬鬆綁確診者解隔3個月內陪探病可免篩檢,另近來陸續也有醫院取消「入院插健保卡」門禁管制,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證實,日前已發文授權各醫院斟酌辦理,可改以詢問TOCC(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方式取代,也有部分醫院維持原有作法,指揮中心並未明令取消或禁止。他表示,雖然社區疫情還在流行,健保卡註記可以直接阻攔確診者等對象進入醫療院所,但同時須權衡民眾就醫權益。台大醫院表示,8日起將調整現行門禁措施,民眾持門診掛號證明可免插卡入院,住院或陪病者則照舊,仍需插健保卡並詢問TOCC。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也將在8日起取消大門健保卡查詢作業,TOCC作業改由門診、檢查單位及病房單位執行。台北榮民總醫院目前尚未確定是否調整相關措施,預計今日開會討論。振興醫院已在上周五率先取消大門插卡管控,且恢復開放各出入口進出。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認為,入院插卡做法已經名存實亡,不可能完全阻擋有感染風險的民眾;隨著國內取消實聯制,醫院也沒有必要限制民眾留下資料或足跡,不僅沒效益也浪費人力。但李明政提醒,門禁鬆綁須建立在2個前提下,首先是陪探病規定維持不變,陪病以1人為限、特殊情況外原則上禁止探病;其次是各醫院需加強公告宣導,避免快篩陽性民眾進入醫院,請依各醫院規定直接前往防疫急門診或篩檢站,以免造成其他院內民眾感染。北市聯合醫院副總院長蕭勝煌表示,這幾天都在研議,會朝中央制定的方向,可能就不插健保卡入院,但他坦言,還是會呼籲快篩陽性的朋友,不可進到醫院就醫,避免感染風險,宣導方式仍在討論中。據了解,目前進入聯醫仍會插健保卡和量體溫,因確診者從發病或陽性日算起第15天才能進入醫院,聯醫會再討論於近日定案。
第一線醫護被罵爆痛哭…排隊民眾嗆「沒冷氣好熱」要投訴 護師節工會提1訴求
本土疫情嚴峻,確診人數眾多,急診幾乎都是確診病患,讓醫護人員的負擔相當沉重。而昨(12日)是護師節,衛福部長陳時中錄製影片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感謝。不過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只有1個訴求,就是盼中央改善目前嚴峻的工作環境。粉專「靠北護理師」指出,護師節快樂,但不管是在第一線還是在基層的夥伴們,都面臨著巨大無比的壓力,甚至不少人想著,乾脆確診好了,至少可以放假,不過現在政策面看來,「要嘛就是以篩代隔,要嘛就是帶病上陣,這個護師節,過得真__呢,在這種負能量爆棚的氛圍中。」接著粉專貼出示意圖,呈現醫院端的現況,無症狀快篩陽們塞爆急診、同事被3+4、10+7一個一個消失了,護病比激增、CDC從2019年思考解法至今,醫護禁出國?以篩代隔?健保卡註記醫事人員?確診護理師照顧確診者?最後一張圖,CDC唯一解,犧牲前線的你我。粉專貼出示意圖,呈現醫院端的現況。(圖/翻攝自臉書/靠北護理師)衛福部長陳時中昨(12日)也在影片中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感謝,北市聯醫工會直言,來自高層或衛生福利部一聲辛苦了,完全無法改善目前嚴峻的工作環境。北市聯醫工會表示,每年的此時總會看到許多大人物表達對護理師的感謝,請問大家今天過的快樂嗎?被感謝了以後,是否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被尊重?在這個即將迎來疫情高峰的時刻,政府一邊說著要與病毒共存,另一方面卻毫無準備,所有代價全由基層醫護人員來承擔。北市聯醫工會說,「我們需要的是針對有需求的患者,能提供安全且合理的醫療照顧政策,而非只依媒體風向滾動式修正的政策。」北市聯醫工會強調,現有的醫療運作方式,完全沒有考量到台灣原本護理人力就不足的問題,卻要吃下比起過去還要更繁重的醫療業務,「一步一步正被推向火坑的大家,所有工作中感受到的無奈、疲憊、絕望,我們都知道,但也只有我們自己替自己發聲,才能強迫社會、促使中央嘗試解決目前的困境。」另外也有護理師在《匿名公社》沉重地說,「我們的敵人從來都不是彼此,而是病毒。」她指出,世上不是只剩新冠肺炎這種病,還有很多病、外傷等著他們去醫治處理,但有些民眾似乎不明白,每個人都放大自己的需求,等待稍微久一點,各種咆哮、暴力、威脅、恐嚇、辱罵都來。每次將有症狀病人引導到戶外,外面的病人就會一湧而上,抱怨著「你們到底是要多久啦!很熱你們知道嗎」、「為什麼沒有冷氣啊」。儘管她解釋完流程,但沒人聽得下去,只會回「如果我確診你們要負責嗎」、「太誇張了吧!我會投訴你們的」、「我會去網路爆料你們」。聽完這些話,她瞬間崩潰,忍不住打給爸媽大哭。護理師說,「覺得好不值得,我們這麼累是為了什麼?為什麼我要被圍住被指著罵?我們並沒有特別加薪,或是因此有獲得特別待遇,卻不斷遭受民眾質疑、怒吼、霸凌。」即使如此,她還是沒有從醫院逃離,「我們一直都在前線守著,因為我們都知道,如果連我們都放棄了,就真的完了。」她希望,民眾不要再對醫護怒吼了,大家的敵人是病毒,而不是彼此。
害民主人權換防疫成果? 監院調查指揮中心有鬆動法治國疑慮
監察院今(24)日公布調查報告,內容指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以電子圍籬及手機基地台進行精準匡列及管理居家隔離、檢疫者,相關作業可能違法並有侵害隱私權的疑慮,而且違反聯合國及歐盟的相關人權及資料保護指引,並有將「例外狀態常態化」等民主國家依法治國的原則,建議指揮中心應趁國內疫情獲穩定控制之際謀求改善,以增進我國人權保護形象。「真正的問題在於法治國原則的鬆動。」監委調查指出,指揮中心雖一再說明,相關防疫措施是立法者有意授權指揮官於疫情防治方法選擇上之彈性;然而經過委員調查,因為台灣防疫模式的法制基礎明顯存在「高度仰賴法律中的概括條款」、「大幅弱化法律明確性原則使既有法律條文得以被擴大解釋」以及「寬鬆的比例原則自我審査」等特性,三位委員認為,「常態法緊急化」、「例外狀態常態化」將模糊緊急與常態之間的界線,恐形成行政擴權之潛在風險。監委調查,疫情指揮中心自2020年2月5日開始,以電子圍籬管理居家隔離者及居家檢疫者,並搭配手機基地台精準疫調匡列、健保卡註記、電子圍籬2.0及簡訊實聯制等科技防疫手段。監察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23日審查通過監察委員王幼玲、王美玉及高涌誠的調查報告,指出這些措施在《傳染病防治法》中並無明文授權,而聯合國及歐盟陸續頒布相關人權及資料保護指引,我國相關措施有在程序、行政透明、個資保護及法制面向確有不備之處,有適法性及隱私權侵害疑慮,提醒指揮中心正視相關疑慮並妥善處理,使防疫及人權可以併行。監委調查指出,台灣科技防疫方式確實達成保障全體國人健康之效果,但相關管控措施被迫匆促上路,難免肇生影響被管制對象之自由與權益等相關疑慮。以電子圍籬而論,明顯未依循「先程序,後實體」之原則,指揮中心縱因疫情緊急未依嚴謹程序辦理,仍應趁國內疫情獲穩定控制之際,盤點疏漏不足之處並研謀改善,以增益我國人權保護形象。
莫德納9/28配送「2族群可接種第二劑」!指揮中心曝5點注意事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表示,今(2021)年9月17日到貨的108萬劑莫德納疫苗,亦將於9月28日配送到各地方衛生局,並由地方政府衛生局造冊安排至指定合約醫院或接種點方式,提供70歲以上長者(即1951年12月31日(含)前出生)及60歲以上具原住民身分(即1961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對象接種,並視接種情形逐序往下年齡層接種。指揮中心說明,自9月17日起已陸續開放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且間隔滿10週以上之長者,依地方政府衛生局安排至指定合約醫院或接種點,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近期天氣炎熱,考量長者身體狀況,建議避開高溫時段並就近前往接種。另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亦可能有發燒反應 (≥38℃ ),一般約48小時可緩解;雖然這些症狀會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但接種第二劑發生機率較第一劑高,提醒長者接種後多加留意,多喝水多休息,亦請家人協助注意,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指揮中心呼籲,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後,不良反應發生機率及嚴重度較第一劑高,對於近期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請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安排接種。民眾完成疫苗接種後,建議於接種處或附近至少留觀15分鐘,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民眾,建議留觀至少30分鐘,以利即時處置該類急性過敏反應。此外接種莫德納疫苗後可能出現心肌炎和心包膜炎,主要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較常發生在接種第二劑之後以及年輕男性,接種後請留意身體狀況,亦請家人協助注意。若在接種疫苗後28天內出現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例如:急性和持續性胸痛、呼吸急促或心悸),應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指揮中心提醒,民眾前往接種COVID-19第二劑疫苗前,請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及「健保卡」,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已遺失,民眾可返回第一劑接種之醫療院所補發,再完成第二劑接種。於接種前,接種單位需核對民眾身分資料、主動詢問民眾疫苗接種史,檢視民眾「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紀錄及健保卡註記貼紙資料。
1922民眾常見10大問題 莊人祥逐一說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1922民眾常見的10大諮詢問題,包括疫苗預約接種、居家檢疫等規範,由發言人莊人祥逐一說明。Q1:已完成意願登記,如何增選疫苗種類或修改連絡電話?A1:莊人祥說明,只要疫苗預約平台有開放,即可上去修改電話號碼、希望接種的行政區、希望接種的疫苗。如果意願登記時每個疫苗都打勾,任何疫苗輪到你的年紀或資格,就會被選到。Q2:已成功預約疫苗接種但當天因故無法前往怎麼辦?A2:莊人祥表示,會中斷一輪後,下一次即符合資格時可再度預約;如種日因法前往接種,請先致電原預約之院所回報狀況。Q3:我有出國需求,如何接種COVID-19疫苗?A:(1)若有因公出國/緊急需求欲接種第一劑」者目前仍以預約平台登記為主。(2)若有因公出國/緊急需求欲接種「第二劑」者可攜帶相關證明文件 (已付款紀錄之機票與出國日程及留學入學證明或公司外派出國等)至合約醫療院所,由院所評估是否可列冊接種。Q4:第二劑COVID-19疫苗接種日期將近,我該預約施打?A4:(1)若您於疫苗預約平台登記系統台會按疫苗分配情形、民眾第一劑施打疫苗廠牌,提供符合預約資格者進行預約所有資料皆會完整保存。 (2)若您透過單位造冊接種第一劑疫苗,建議先與原造冊單位或接院所確認第二劑事宜;同時可平台意願登記符合預約資格或收到簡訊提醒者,再進行預約。Q5:我已完成意願登記為什麼至今仍未收到預約接種簡訊?A:平台會依疫苗分配情形、民眾登記意圈選符合約資格民眾符合該期預約資格,即可進行預約。莊人祥說明,只要輪到你符合資格的時候,就會通知你,也可以當天十點一到就上平台預約;另外像是65歲以上過去由地方政府造冊接種,可以和接種單位及地方政府確認接種事宜。Q6:已收到簡訊要進行預約,但平台上各院所都顯示額滿,該怎麼辦?A:因預約接種民眾踴躍,各地方政府將適時調配疫苗配送量,建議可找其他場次或於預約期內隨時留意平台相關接種資訊。Q7:接種COVID-19疫苗後出現不適症狀,該如何處理?A7:接種後可能發生接種部位疼痛、紅、燒、頭痛或肌肉痠痛,通微於數天內消失。可多喝水、休息,由醫師評估服用止痛或退燒藥,若持續發燒或有其他不適,可就醫告知醫師症狀、發生間隔與接種時間。Q8:近期經醫師評估為第九類高風險疾病患者,如改健保卡註記?A8:高風險慢性病主診斷碼係依當時就醫之主述(就醫日109/1/1-110/7/4)經醫師診斷評估上傳的資料;健保署再透過資料庫圈選符合資格之民眾,因此無法更改接對象會視疫苗到貨狀況陸續開放。Q9:從國外入境台灣是否可於自宅進行居家檢疫?A9:不可以。自110/6/27起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人員一律入住集中檢疫所,「非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者應入住防疫旅宿或自費入住集中檢疫所。Q10: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可否就醫、上班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A10:如沒有出現任何症狀,可正常生活,但應量避出入公共場所,延後非急迫之醫療或檢查,外出應嚴格遵守全程佩戴醫用口罩。提醒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禁止聚餐、聚會或參加大型活動。
「第一波疫苗預約系統」今17時截止 誰可以預約、疫苗廠牌一次懂
「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將於今(12日)下午5時許進行第一輪結算,若有符合此階段接種疫苗資格的民眾,請把握時間上網登記。至於開放哪些人登記、最快何時能打疫苗、如何補勾選、疫苗廠牌等問題,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開放哪些人登記?自即日起全國50歲(含)以上及18歲(含)以上第9類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均可於「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進行意願登記。1.第9類對象為18-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1)高風險疾病者定義: https://reurl.cc/R02Qx6(2)罕見疾病定義: https://reurl.cc/Nr2E36(3)重大傷病者請依健保卡註記或重大傷病卡為主2.第10類對象為50-64歲成人。●「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登記完後,何時可預約接種?最快何時可打疫苗?意願登記時間至7月12日下午5時許,並同步進行第一輪結算。簡訊通知時間,7月13日至7月15日將陸續以簡訊通知符合資格的民眾,收到簡訊者,才能進行預約。最快將於7月16日進行接種,未來三周均為AZ疫苗。(圖/指揮中心提供)●登記沒有勾選到AZ疫苗,可補勾選嗎?如何修改?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指出,記錄會一直保留下去,若沒有勾AZ者可以考慮上網修改,修改後從13日起就可能收到簡訊。至於如何修改?請登入「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並點選修改登記,補勾選AZ疫苗選項。●7月16日接種的是哪廠牌的疫苗?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表示,前三輪都是AZ疫苗,沒勾選AZ的民眾則要等到第4輪。也就是說,若想打莫德納疫苗,可能要等到第四輪或第四輪之後。●地方政府也有提供疫苗預約系統,是否有會與中央重複預約的問題?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指出,中央16日後開打,在這之前以地方系統為主,16日之後以中央系統為主。另外指揮中心也提醒,「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須先完成意願登記後,才能在接到通知後進行預約。系統平台會按疫苗分配情形、參照民眾所登記的意願,通知符合預約資格的民眾,收到簡訊通知者即可進行下一步預約接種。尚未收到簡訊的民眾,會於後續符合預約資格後,收到簡訊通知,所有資料皆會完整保存,請民眾放心。
「全國第9類、第10類對象疫苗意願登記」開放了!即日起截至7/12日下午5時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表示,為順利推動我國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指揮中心於昨(7)日下午邀集各地方政府代表共同召開「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討論會議,達成共識及決議如下:一、指揮中心將自即日起,開放全國第9類及第10類對象意願登記,並正式啟用「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請符合資格民眾可先行意願登記:(一)意願登記:即日起至7月12日下午5時止。 (二) 為保障65歲以上長者疫苗接種權益,若希望使用該系統進行意願登記,請依時程辦理。二、為協助不便使用「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之民眾進行意願登記,請地方政府設置因地制宜之服務專線或指定人員,協助不便使用系統民眾進行意願登記。指揮中心提醒,「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須先完成意願登記後,才能在接到通知後進行預約。系統平臺會按疫苗分配情形參照民眾所登記之意願,通知符合預約資格的民眾,收到簡訊通知者即可進行下一步預約接種。尚未收到簡訊之民眾,會於後續符合預約資格後,收到簡訊通知,所有資料皆會完整保存,請民眾放心。指揮中心也強調,「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是為建立一個讓大量疫苗接種能依序穩定有效推行之機制,中央與地方腳步一致,加強疫苗接種推動,提升群體保護力,維護國人健康。備註:第9類對象為18-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高風險疾病者定義: https://reurl.cc/R02Qx6罕見疾病定義: https://reurl.cc/Nr2E36重大傷病者請依健保卡註記或重大傷病卡為主第10類對象為50-64歲成人。
「萬華高風險族群」健保卡被註記!指揮中心:去年就這樣做了
有媒體報導,指揮中心針對「萬華高風險族群」進行健保卡註記,對此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健保卡註記主要是提醒醫療院所,讓民眾在就醫時能夠做出更好的判斷與診療,加速轉診或轉檢的,是防疫很重要的一環,「為了公益性是必要手段」。指揮中心針對「萬華高風險族群」進行健保卡註記,引起萬華人不滿,對此陳宗彥表示,去年疫情爆發後就已經這樣做了,是為了讓醫療人員在面對就診病患時有足夠資訊做應對,也能讓醫療人員做出更好的判斷和診療,可以加速轉診或轉檢,同時保護醫療人員與就診民眾的健康,為了公益性是必要手段,「去年疫情爆發後,那時候是針對去過高風險地區與出國做註記,為了守護醫療人員也保護其他就診患者,只要過了傳染時間,就會自動註銷」。除了萬華區以外,是否有其他地區的高風險族群進行健保卡註記?指揮官陳時中指出,目前除了萬華區,沒有其他地方進行健保卡註記。
「萬華高風險族群」爆健保卡被註記 指揮中心回應了
媒體報導,指揮中心本月13日針對有萬華足跡的民眾,「無差別」發送60萬封細胞簡訊,並要求電信業者從這60萬人中分析找出「萬華高風險族群」進行健保卡註記。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天表示,健保卡註記主要是提醒醫療院所在民眾就醫的時候做出更好的判斷與診療,加速轉診或轉檢的,這是防疫非常重要的一環,希望社會各界不要誤解。根據報導,5月16日的「萬華地區高風險族群註記專案會議」紀錄,會議主席陳宗彥裁示:「有關4月20日至5月15日,曾在萬華地區出現之『60萬人』,請指揮中心資訊組將其『手機號碼』提供中華電信大數據中心分析,並初步分類如下,後續並提供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進行『健保卡註記』;針對曾經出入高風險地區之『外籍人士』,請分析其『手機瀏覽網頁』及『曾經活動地區』,以發簡訊及下廣告兩種方式,雙管齊下提醒,留意自身健康並即時聯絡衛生單位。」陳宗彥今天解釋,防疫上遇到大規模的風險,我們都是透過數據分析去找出潛在風險,如果大家還有印象,去年鑽石公主號事件,我們也發過一次細胞簡訊。陳宗彥說,這次萬華高風險狀況,我們經過兩次的數據分析,一次是六十萬的細胞簡訊通知,提醒民眾注意自己身體健康;第二次是再分析出更具風險的對象,有將近十五萬通知再次提醒。陳宗彥指出,至於健保卡註記一樣是比照過去從國外回來的旅遊史註記,主要是提醒醫療院所在民眾就醫的時候做出更好的判斷與診療,加速轉診或轉檢的,這是防疫非常重要的一環,希望社會各界不要誤解。
諾富特飯店主管確診恐是二度感染?陳時中:不排除可能性
諾富特飯店房務主管昨確診新冠肺炎,疫調發現對方曾在17日開始咳嗽、呼吸喘,多次就醫後才確診,由於Ct值低,抗體陽性,專家質疑可能是二度感染。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二度感染難以單用數字說明,但也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40多歲諾富特飯店男主管,4月17日起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食慾不振及呼吸喘等症狀,19日至26日層3次至診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10天後至醫院就醫,發現有肺炎而收治住院,昨日確診新冠肺炎,Ct值21,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陳時中接受電台專訪。(圖/中國時報趙雙傑攝)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昨分析,正常來說,染疫10多天病毒量就會減少,但主管的Ct值21,顯示病毒量高,詭異的是,對方的IgM、IgG也都是陽性,這表示主管幾個禮拜前就已感染,需特別去思考是否因感染上不同的病毒株,引發第2波感染。對此,陳時中今接受Pop radio專訪後表示,以時序來講,主管發病日17日,可感染期是15號,染疫期就更久,其實感染一周後,就有可能產生抗體。另外,如果主管很久以前還有另1次感染,可能IgM也會消失。他也坦言,無法單純用這些數字來判斷主管是二度感染,但也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陳時中接受電台專訪。(圖/中國時報趙雙傑攝)由於主管曾3度至診所就醫,卻沒及時被採檢,是否該在健保卡註記身分?陳時中表示,標示以外的人沒有風險嗎?過多的標示會增加就醫不便,就醫權益也可能受損,有些人也會擔心標示後醫院會不願意看,健康是大家的基本人權。
全球107國搶接種疫苗!台採購都說不清楚 蘇揆:台灣較無迫切性
全球加緊打疫苗,至少107國家和地區接種逾2億劑,許多國家更由領袖帶頭施打,但台灣何時獲得疫苗沒有確切時間,連採購也說不清楚。行政院長蘇貞昌昨表示,台灣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在疫苗的需求上有比較大的迫切性,關於疫苗採購,政府採「國際多元採購,國內積極研發」,請國人放心。蘇揆周五將到立法院進行疫苗採購專案報告,昨與黨籍立委餐敘,立委鍾佳濱轉述,立委關心疫苗跟其他國家接洽情況,但蘇揆守口如瓶,因疫苗在國際組織分配時,都簽有保密協約,蘇揆強調外國取得疫苗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要降低確診,二是要回復正常生活,而我們較有充裕的準備,選擇我們最適合的疫苗政策。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則說,蘇揆提及過去一年防疫成功主要是人民同舟一命,並指「我們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在疫苗的需求上有比較大的迫切性」,有關疫苗採購,他在專案報告會妥適說明。此外,外媒報導歐洲醫護接種牛津AZ疫苗後,出現嚴重副作用,可能出現拒打潮,衛福部長陳時中稱有剩他一定打,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昨強調,地方首長不能先打,要以中央規定為主,若中央規定首長要先打就先打,但不是她們自己決定。她表示,疫苗施打排序由中央規定,即使是醫護人員,有些不是第一線,會有不同順位,市府正依規定造冊,未來會在健保卡註記順序,再依序去施打疫苗。至於我國目前除由COVAX平台分配的20萬劑AZ疫苗可望本周到貨,陳時中昨指出,相關行政作業都已準備完成,就等疫苗到貨。而已簽約的莫德納疫苗最快第2季到貨;BNT疫苗在對方表態願售我疫苗後,已函文給對方表達購買意願,正等BNT官方回覆。針對專家質疑我國至少需要6000萬劑疫苗,陳時中仍強調,今年上半年都會是賣方市場,要等到下半年才會逐漸轉為買方市場,到時候若有需要可再洽購,目前規畫的4500萬劑應是相當足夠。另近期國外研究指出,曾染新冠肺炎的患者打1劑的保護效果較好,陳時中表示將持續蒐集相關證據,由專家開會討論才會定奪。
今增3例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今起取消部桃員工及病人「自主健康管理」註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926至928),分別自印尼、迦納及美國入境。此外指揮中心也宣布,自2月7日0時起取消對部立桃園醫院員工及門急診病人健保卡之「自主健康管理」註記。指揮中心表示,案926為印尼籍20多歲男性,今(2021)年2月4日來臺就學,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主動通報有症狀,由機場安排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進行集中檢疫,於今日確診。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23人,包含同班機前後二排乘客13人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其餘10人因有適當防護,列自主健康管理。案927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長期於迦納工作,因年度休假之故,今年2月3日經杜拜轉機入境返國,入境時因有咳嗽症狀,由機場安排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進行集中檢疫,於今日確診。相關接觸者尚在匡列中。案928為美國籍40多歲男性,今年1月13日出現咳嗽症狀,曾於美國當地就醫並診斷為支氣管炎。個案於2月5日入境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時主動通報有症狀,由機場安排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進行集中檢疫,於今日確診。已初步掌握同行接觸者2人,目前無疑似症狀,其餘接觸者尚在匡列中。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3,92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61,318例排除),其中927例確診,分別為812例境外移入,7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9人死亡、844人解除隔離、74人住院隔離中。另因應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院內感染群聚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前於1月22日宣布啟動部桃專案,針對該院採取門診降載及清空住院病人之措施,僅基於診療必要性及延續性提供複診病人服務;另將1月6日至1月21日期間曾在該院住院之病人列為居家隔離對象,並針對該院之員工及1月6日以後曾就醫的門急診病人,於健保卡註記「自主健康管理」對象,請醫療機構提高警覺,提供適切之醫療服務。該院在清空計畫啟動及確定病例曾到院的最後足跡日屆滿14天時,安排全院員工2135人於2月3日至2月5日採檢,進行SARS CoV-2核酸檢測,檢驗結果皆為陰性;另針對加護病房、內科病房、急診、門診區和公共區域環境採檢585支檢體,SARS CoV-2核酸檢測結果亦皆為陰性,評估該院內部持續感染之風險解除,因此指揮中心宣布,自2月7日0時起取消針對該院員工及前述門急診病人健保卡之「自主健康管理」註記。指揮中心並再次呼籲,民眾進入醫療機構應全程佩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並於進出醫療機構時落實手部衛生。另請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陪病或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如需提供病人物品,建議可交付予醫院轉交;若仍有實地探視之需要,應配合實聯制登記及院方相關管理措施。
曾到桃醫看診被列居家隔離…她心律不整再就診 竟遭大吼:走開! 長庚:她來急診3次都沒有拒收
桃醫院內群聚感染事件爆發,至今已累積15例確診個案,日前中央擴大匡列約5000人,陳姓婦女淚言「被當怪物」,因心律不整須即時看醫,但到敏盛、長庚都遭拒收,甚至被警衛大吼「走開」,令她深感不被受重視。對此敏盛醫院與長庚醫院都表示,沒有拒收,長庚人員強調,這位陳姓婦人到急診就醫3次,沒有一次拒收的。陳姓婦女23日曾到桃醫看診,因此擴大匡列後被列為居家隔離對象,近日因天氣轉變,心律不整毛病再犯,陳婦深感不適,不得已只好到醫院就診,陳婦表示,先前到敏盛就診時,即便敏盛可以收桃醫的居隔患者,但院方仍不願收,陳婦轉而去長庚就診,長庚要求他採檢,若為陰性才得就醫,27日採檢結果出爐為陰性,但長庚院方的態度令陳婦相當受傷。28日一早陳婦再度到長庚掛號,警衛發現她健保卡註記為桃醫患者時,直接對她大喊「你走開!」不僅陳婦當下備受異樣眼光看待,陳婦說,被當怪物就算了,「講難聽一點像被當鬼一樣」,身旁排隊的眾多民眾也紛紛逃離現場,讓她感到相當無助。事後陳婦打電話到1922請求協助,邊哽咽邊向1922談及,她也不是故意要跑出來,但是真的身體很不舒服,到敏盛、長庚都被拒收,「我們也有人權」,只要有來過桃醫就被歸列為「怪物」,1922事後也協助和長庚溝通,但長庚仍不願收治。陳婦最後返回桃醫掛急診,她坦言,自己難免也會害怕,畢竟桃醫院內群聚事件爆發後風波不斷,但是身體實在不舒服,到任何醫院都被拒收,只好再回桃醫就診,陳婦說,相對其他醫院,桃醫顯得更貼心,不僅沒有帶有色眼光,還會告知如何清洗等防疫須知。長庚醫院回應,陳姓婦人從23日開始就曾到院就診,當時診療檢查都正常進行,還有開藥物請病人回家觀察。27日陳婦再度前往掛急診說藥物不夠,院方也按照病情給予適當藥物。直到28日清晨6點多,陳婦第三度來掛急診,要求進一步檢查,但醫師判定陳復正常,暫時無必要進行其他檢驗,但陳婦無法接受,拒絕領藥後離去,從頭到尾沒有將病人視為怪物,更沒有警衛大吼「走開」的事情。
群聚疫情瀕失控!陳時中宣布「部桃專案」啟動 門急診不再收新病人
因應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院內感染群聚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持續強化感染管制作為,啟動部桃專案,說明如下:1、門診降載,考量診療必要性及延續性,僅提供複診病人服務。另針對住院病人清空部分,出院或轉院之病人列為居家隔離對象,轉院後須住專責病房,14天隔離期滿或移出前須再次採檢;出院者須居家隔離14天,期滿安排採檢。2、將針對1月6日至1月19日由綠區出院病人於健保卡註記為「自主健康管理」專案對象,提醒醫療機構注意詢問接觸史,提供適切之醫療服務,並將提供診治醫療機構防疫獎勵,不得無故拒診;如需轉診採檢,請開立電子轉診單並通知當地衛生局。指揮中心將另針對協助收治或診治部立桃園醫院轉出病人之醫療機構,其相關照護之醫事人員,依獎勵要點發予津貼,醫療機構則發予獎勵金。3、醫院清空後改善措施,繼續收治病人及執行照護之醫事人員,依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照護及防治發給補助津貼及獎勵要點」規定,核發人員津貼;另該醫院內配合指揮中心啟動院內感控改善方案,所需經費由特別預算支應。4、醫院自1月12日起住院病人只出不進,適用「衛生福利部對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醫療(事)機構住宿式機構藥商補償紓困辦法」申請補償。5、醫院應持續落實動線管制,人員不跨區移動,強化環境清消等感染管制措施。指揮中心並再次呼籲,民眾進入醫療機構應全程佩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並於進出醫療機構時落實手部衛生。另請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陪病或探病,建議以視訊或電話方式替代實地探視,如需提供病人物品,建議可交付予醫院轉交;若仍有實地探視之需要,應配合實聯制登記及院方相關管理措施。
口說無憑 在野黨擬提案銷毀防疫個資需監督認證
政府以防疫為由,對民眾實施手機定位監控,在野黨立委認為有侵害隱私權之嫌,民眾黨立委提案修改《個資法》,主張擴大個資保護,重視個資外洩的通知義務,為民眾「個資防溢」。國民黨立委李貴敏強調,在疫期結束後,政府應刪除所有資料,由各黨推派資訊、法律相關專業人士,監督政府刪除防疫期間蒐集的個資。徵用民眾個資 應防外洩在防疫期間,政府透過手機基地台訊號,定位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者,不過,被檢疫、隔離者是否清楚已被監控?牽涉隱私權保護,引發外界高度關切。民眾黨立委高虹安、張其祿及中華科技金融學會祕書長劉湘國昨日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表示,政府在防疫期間徵用了民眾個資,但一旦遭到外洩,將是場資訊災難。高虹安表示,政府依《紓困特別條例》第7條「必要之應變處置或措施」,蒐集、分析、運用許多民眾個人資料之大數據。例如,鑽石公主號62萬民眾足跡大數據;因磐石艦事件,急發24萬則簡訊;清明11熱點疫情警示細胞簡訊通知;1968 APP人潮熱點報你知、健保卡註記職業等等。要求疫情過後 刪除資料民眾黨提出《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法,包括1.個資定義應擴充,減少蒐集、處理、利用之爭議;2.保障個資安全,重視個資外洩通知義務;3.考量「利益權衡原則」,避免空白授權或實務限縮;4.未來公務機關利用個資前,應先出具評估報告;5.刪除限期改善,擴大資安保障範圍。藍委李貴敏表示,國際上對定位紀錄、網路識別碼(IP)、數位足跡等,都認定是個資,行政院長蘇貞昌曾答應她,在疫情過後,要刪光資料,不能只刪除前台,要全部刪掉,並找專業人士監督。應有常設機構 完整處理吳怡玎認為,台灣雖已有《個資法》,但沒有專責機關,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各自辦理。政府應設立常設機構,完整的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國發會雖有專案辦公室,但還不夠。吳怡玎表示,近期政府推紓困申請,申請人填寫了一大堆資料,甚至要寫家人的身分證字號、收入、職業、家庭經濟狀況,但完全不提這部分的資料未來如何應用、保存、銷毀,其實都應該比照銀行,在個資保護範圍內進行有限度的使用,才能避免被濫用。政府也應該明確說明,在疫情結束後,是否要統一銷毀因疫情所蒐集的全國人民「足跡地圖」等各類使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