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陰
」 快篩 新冠肺炎 陳時中 確診 疫情春節迎疫情高峰!醫曝2狀況「快篩揪不出」:肺部全是新冠病毒
新冠、流感及諾羅病毒齊發,求診病患塞爆各大醫療院所,加上即將迎來農曆春節假期,出遊或家族團聚恐讓感染人數激增。對此,國內醫師示警,面對越來越狡猾的新冠病毒,民眾可能會有「2種情形」篩檢不出來。疾管署推估,新冠疫情將在春節前後達到高峰,每日感染人數恐破上萬人,不過就有醫師提醒,隨著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民眾在快篩時可能會有2種情況呈現「偽陰性」。醫師表示,第一種情況為「傳染初期」,開始發病時由於病毒量不夠多,前兩天快篩仍驗不出,可能要到第3天或是更遲才會篩出2條線,建議有呼吸道感染症狀時,可連續幾天進行篩檢。第二種情況為「新冠病毒移轉至下呼吸道」,若病毒已轉移到下呼吸道,恐演變成肺炎,此時肺部早已遍布新冠病毒,因此鼻腔採撿也無法篩出病毒,導致快篩結果為偽陰性,這種情況反而更加危險,如果民眾出現喘或缺氧的情況,需立刻到醫院就診。根據疾管署預估,1月28日至2月3日為新冠疫情高峰,每日預估有1.2萬人至1.5萬人感染新冠病毒;而近4週本土病毒株監測,新變異株JN.1占比上升至52%,已超過EG.5成為國內主流病毒株。對此,疾管署表示,新冠、類流感等2大疫情將在農曆年前大爆發,估1月28日至2月3日達到新冠高峰,屆時每日恐有約1.2萬至1.5萬人確診,且春節過後也會再掀一波疫情。
防詐仙拚仙2/全球一天40萬新網站 蔡祈岩:「抓偽冒網站不難,難在確認」訓練AI判讀圖片及關鍵字
「在一開始評估要切入的時候,就有看到國際上有相類似的產品,但多數不是專業的產品,僅是資安軟體中的其中一部份功能,應用在台灣市場多少會水土不服,雖然大家的方式都是利用系統爬蟲到處去偵測,但是國外產品因為設計理念等問題,會有漏洞,或是偵測速度過慢、時效不及的問題,因此公司還是決定自己來開發。」台灣大防詐專案小組主持人資訊長蔡祈岩。電信業為何最適合進行防詐?「因為這需要大量的算力跟網路頻寬,畢竟這是要即時偵測辨識全世界的網站是不是偽冒的?尤其每天新增的網站約有40萬個,這樣的成本其實很高的。」蔡祈岩說,偽冒網站通常會用圖片還有關鍵字來降低受害者的戒心,這些其實可以用AI來做初步判斷,所以就特別針對圖片及關鍵字來訓練AI。蔡祈岩說,圖像辨識一定要用AI,例如LOGO、照片,就要用AI去看照片、去認人,一般來說,目前的客戶以企業為主,通常的委託內容,除了偵測是否有偽冒的官網外,通常也會將該公司高層的照片是否被偽冒列入業務之一。透過訓練AI去辨識,雖然不能一定判斷就是偽冒,但是就可以讓AI去持續搜尋,至少知道某個網站有這些照片,讓AI判讀偽冒網站的可能性,如果達到一定程度,就會交給人工再去判讀。利用特有的5G、AI專長,台灣大積極開發防偽系統,主動出擊。(圖/報系資料照)AI怎麼判斷是偽冒網站?蔡祈岩說,一般來說,偽冒網站一定會有遭冒用的名人名字、照片、網站內容、關鍵字等不同的蛛絲馬跡,或是偽冒的網域名稱等等,會根據客戶需求,請客戶提供資料,透過不斷將資料餵給AI去學習判斷,只要給它越多的資料,AI就會越來越準。「如果被AI系統判斷是偽冒網站,就會交由人工進行確認,另外也還有漏網之魚的偽陰性網站,不過這種只能靠客戶回報,所以台灣大也建立了回報平台,由客戶回報,工程師除了協助處理該偽冒網站下架外,也會再次去確認,為何系統沒有發現。」蔡祈岩說。在決定成立專案小組後,蔡祈岩說,第一版做出來很快,大概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做出來了,因為詐騙的變化層出不窮,應該要快速反應,所以每1-2周就會有新的版本,持續滾動調整。因應詐騙盛行,為確保用戶權利,台灣大規劃了50人的專案小組。(圖/周志龍攝)「不過抓偽冒網站不難,但是要如何確認是真的偽冒網站。」蔡祈岩說,根據統計,一天全世界會出現40萬個新網站,這樣的數量,如果有千分之一被誤判,那就有400個網站需要人工來確認,因為不可能因為系統判定,就直接發警報,所以也有複審機制,畢竟以現在的AI,還是會需要人工來輔助確認,等到AI學習的越來越準確,需要人工確認的數量也會隨之減少。在偵測並確認是偽冒網站後,更重要的就是下架的速度。蔡祈岩說,因為不同國家有其獨特狀況,所以要根據不同的業者,建立快速的反應SOP。「常常看到新聞報導,民眾向社群軟體檢舉詐騙,最後都沒有成案。這主要是因為不同的單位有不同的審查機制,像是我們偵測到社群,就會通知社群媒體,將資料準備齊全,透過他們的審查機制,請他們來下架,專案小組早就熟知他們的規則,協助社群軟體確認是偽冒網站,再將其下架。」蔡祈岩說。「每個平台有不同的規定,才能進一步消滅這些偽冒網站。」
乳癌篩檢出現偽陰性! 超音波檢查提高正確診斷率
一位35歲年輕女性因聽到同事檢查出乳癌三期,再加上自己都沒有做過乳房檢查,因此到門診安排乳房篩檢。做完乳房超音波後,發現左側乳房外上方有一約1公分大小的可疑病灶,且左側腋下淋巴也有疑似是轉移之可疑病灶,經病理切片檢查及其他易轉移器官影像學檢查後,證實為第二期賀爾蒙陽性標靶陰性型乳癌。年輕化乳癌 轉移更快速在歐美,有些人定義在40歲以下得病就屬年輕乳癌,恩主公醫院乳房外科黃星華主任表示,年輕型乳癌的癌細胞表現較活躍,不只對外在治療抵抗力強,也容易轉移,因此透過定期篩檢,及早發現並治療更顯重要。乳癌患者大多為女性,但也有極少數男性可能罹患乳癌。近年40歲以下女性罹患乳癌的人數越來越多。黃星華醫師提到,乳癌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或疼痛感,通常發現時是因為摸到乳房有腫塊,甚至有較明顯的乳房外觀變化,如傷口難以癒合、皮膚潰爛,此時可能已經發展至中晚期,治療更困難,因此預防性的定期檢查非常重要。定期乳房篩檢 初期治癒率高國健署提供45歲以上或40歲以上且有二等親的家族乳癌病史(如:媽媽、姐妹、祖母等)者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但部分女性為乳腺分佈較密集的緻密型乳房,在X光造影下,腫瘤組織可能被密集的乳腺擋住,影響檢查結果造成「偽陰性」。黃星華醫師建議,定期健檢時除了乳房攝影外,再加上乳房超音波檢查,可以提高正確診斷率;而40歲以下成年女性不適合用乳房攝影作為第一次篩檢的工具,因此可選擇乳房超音波,不只屬於非侵入性檢查,且沒有輻射線,能顯示病灶處並細分出是纖維囊腫,水泡或腫瘤組織,提高早期乳癌的正確診斷率。
7歲女童連續3日高燒不退 醫師檢測後提醒「病毒超級多」
由於新冠肺炎先前肆虐的因素,所以不少人對於高燒、咳嗽等症狀相當敏感。但現在有小兒科醫師提醒,其實不只新冠肺炎,流感病毒也相當棘手,而且在感染初期,流感快篩可能會有驗不出、偽陰性的問題。小兒科醫師林智葳日前在FB粉絲專頁上發文,內容中指稱他遇到一名7歲的女童,連續高燒3日不退,每次體溫都在39度以上,即便給予足夠量的退燒藥水,女童的體溫就是不下降。而女童也因為長時間的高體溫,導致四肢皮膚出現了末端血管收縮的大理石班。林智葳醫師表示,女童其實先前曾在其他診所進行新冠肺炎、流感的快篩檢測,結果均呈現陰性。而在仔細檢查過後,林智葳醫師決定幫女童在進行一次流感與腺病毒的快篩檢驗。林智葳醫師雖然心想可能是腺病毒,結果沒想到檢測結果竟然是A型流感陽姓。林智葳醫師解釋,有時候在感染流感初期,因為黏膜上病毒的量還不足夠,所以可能有偽陰性(孩子為流感卻呈現快篩陰性)的問題,所以門診中,我常會問清楚家屬孩子是大概何時開始發燒,目的就是想抓住病毒量足夠、又來得及投藥前的時間進行快篩。林智葳醫師也分享幾個有關快篩的實用建議:1.孩子第一天發燒時,如果沒有太高燒、沒有太嚴重的其他症狀,可以先在家裡觀察一天;24小時後仍有反覆發燒的跡象,那就一定要帶來就診。2.如果沒有自信可以判斷孩子到底是不是屬於嚴重的狀況、或孩子這次整個人的感覺、發燒的樣子和溫度都跟之前你遇過的不一樣,那也建議帶來就診檢查。3.發燒未滿24小時是不是就一定不能做快篩?其實也不盡然;門診中有些案例是高燒當天執行快篩也中4.看診前不用刻意不吃退燒藥;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在高燒時比較驗得出,所以刻意在看門診驗完快篩前不給孩子服用退燒藥物;這完全是不必要的,發燒的時間比起當下有無發燒來說更為重要5.有些病毒感染的前一兩天,溫度會很難下降,這時一定要抓緊2~3小時後沒退至38度以下就服用另一種退燒藥物的原則:ex:喝依普芬過2小時後,體溫仍在38度以上,就必須再服用安佳熱或使用退燒塞劑,不立刻換藥,孩子就有可能整天都處於高燒不退的狀態,身體會非常難受。
維他命C發泡錠當水喝…害糞便潛血呈「偽陰性」 腹痛就醫已長巨瘤
近年來,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大行養生之道,因此使用各類保養品幾乎成了全民運動,吃的保養品更是以維他命系列最為民眾喜好,不論是電視廣告、健康節目、網路文章,都全天候的不斷宣傳,但民眾常常在不知不覺中重覆攝取過量的維他命而不自知,有時候這些過量的維他命可能會造成大家沒想到的後果。一位75歲長者平時身體硬朗,唯一困擾他的就是退休後這10年間時常會有輕微腹瀉情形,他也有就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此後固定回診追蹤,腹瀉症狀一直持續。長者平時有服用各類維他命的習慣,尤其是每天使用維他命C發泡錠,當成開水喝。在多次的定期健康檢查中,糞便潛血篩檢(大腸癌篩檢)每次都呈現正常結果。期間醫師有建議大腸內視鏡檢查,但長者以害怕疼痛和糞便潛血篩檢正常為由拒絕,直到去年因嚴重便秘與腹部絞痛來門診求醫,經檢查發現直腸內有一巨大腫瘤,大腸內視鏡檢查及病理切片確認為大腸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鄭玠豪表示,照正常來說,定期糞便潛血篩檢應該能提早發現此一情形,但由於長者攝取了大量的維他命C進入體內,而過量維他命C的抗氧化作用,造成糞便潛血檢查呈現「偽陰性」結果,加上長者未採納醫師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因此延誤病情。由此案例,鄭玠豪提醒,維他命C的攝取適量即可,勿重覆過量,而糞便潛血篩檢也並非萬能,若有持續腸胃症狀、大便習慣改變,除了一般檢查外,最好能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以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新冠快篩恐有失準度? 食藥署限業者1個月內補交對「XBB病毒」性能報告
國內第四波疫情正遭遇XBB病毒侵襲,但過去所使用的快篩卻可能無法準確驗出病毒。食藥署今天表示,即日起要求國內核發緊急使用授權(EUA)的205款快篩試劑需在一個月內繳交對XBB病毒的檢測性能,如未能通過審查將不得再進行製造或輸入。台大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表示,快篩是新冠最重要的檢測工具,但受到病毒量和檢體品質影響,XBB輕症化、流行廣,使得偽陰性機會增加,如有接觸史和符合的症狀,但快篩卻陰性,請使用另一個廠牌的快篩重複篩檢,才不會錯過黃金時間,避免重症和死亡的發生。食藥署副署長陳惠芳指出,XBB病毒相較過去流行的BA.2、BA.5變異株,雖然主要發生變異在S蛋白,而我國核准之快篩試劑皆是以偵測病毒N蛋白為主,應不影響檢測XBB變異株之性能,不過為確保國內快篩試劑效能,仍要求廠商於7月31日前繳交性能報告。陳惠芳說,目前國內共有205張專案核准(EUA)之新冠病毒檢測試劑核准期限至明年6月30日為止,核准期間過後的產品皆不得再製造或輸入,目前已有15案向食藥署申請新冠病毒檢測試劑查驗登記,其中已有2案獲核准取得許可證。
快篩變不準了「3成偽陰性」 台大醫:年長者出現2大狀況應PCR
新冠第4波疫情仍在高原期,國內有將近8成的患者感染XBB變異株。對此,台大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也發現,國內的COVID-19快篩試劑近期出現「偽陰性」現象,準確率竟掉到僅剩7成左右,因此他也呼籲,當長者出現2大狀況,就要馬上安排PCR篩檢,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引發重症甚至死亡。據《三立新聞網》的報導,疾管署統計,國內近4週監測總計,本土檢出病毒株XBB佔79%,已成為主流株。XBB在全球則已佔86.7%。當中以以XBB.1.5為多,佔了其分支將近30.0%。而併發症患者當中,又有77%是65歲以上的高危險族群。更糟的是,李建璋醫師又在近期發現國內的COVID-19快篩試劑出現「測不準」的「偽陰性」現象,有遇到很多長者,明明周遭家人都確診了,快篩卻怎樣也篩不出,更因此延誤治療引發重症。李建璋進一步指出,快篩產品在設計上,主要都是偵測新冠病毒上的N蛋白為主,因為過去認為比起不斷變異的是S蛋白,N蛋白較不會發生變異。然而,XBB變異株如今也累積了足夠的變異量。至於快篩準確度下降了多少?美國FDA曾針對家用快篩測試XBB.1.5的準確度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市售的新冠快篩試劑中仍有8成的準確度。但李建璋表示,由於台灣專案輸入或專案製造的新冠快篩產品,很多都沒有做定期的確效測試。以前流感快篩來說,若準確度低於8成就不能夠賣,而新冠快篩並沒有,因此推估目前的準確度是遠低於8成,近期也有文獻指出,目前的快篩試劑可能只有7成左右的準確度。李建璋強調,很多民眾都以為快篩可以替代PCR,但事實上已經不準了,臨床上看到很多年長患者,由於始終快篩不出陽性,因此僅能給予抗生素等藥物治療,但沒有辦法處理最根本的病毒感染問題,抗病毒藥在確診者的治療上是關鍵,但快篩不準恐讓長者延誤就醫。因此,李建璋也建議大家若出現2種情況,就得馬上做PCR檢查,第1種是近期快篩陰,但是有症狀,或是有明確接觸史、周邊家人都已經確診的長者。第2種則是已經沒有辦法檢視的老人,突然昏倒、休克、呼吸衰竭者,也應直接做PCR檢查。李建璋也認為,PCR篩檢是將來的必要武器,因為未來病毒只會持續不斷變異,快篩試劑的研發速度有可能跟不上。不過目前由於為避免浪費醫療資源,醫院對PCR檢驗的使用也較為保守,因此他也呼籲中央,應持續提供公費補助,守護染疫脆弱族群。
大腸癌篩陽追蹤率連續4年吊車尾 年近1.8萬人未追蹤
癌症連續41年登上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及早發現治療是防癌關鍵。國民健康署各項免費癌症篩檢中,大腸癌篩檢陽性追蹤率連續4年吊車尾,一年近1.8萬人未完成追蹤,推估近千名患者被遺漏。醫師呼籲政府可考慮補助無痛大腸鏡檢查,消除中低階層的經濟障礙,有助於提升民眾就醫追蹤意願。癌症篩檢陽性個案追蹤率。(圖/王家瑜製表)國健署107年到110年統計,癌症篩檢陽性個案追蹤率以乳癌最高,皆有9成以上;但子宮頸近4年從94%降到87.4%;口腔癌約都8成上下,但110年降至77.1%;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癌連續4年吊車尾,110年僅70.7%,較107年下降5%。國健署補助50到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如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表示,大腸鏡屬於侵入性檢查,且檢查前需要喝清腸藥,民眾心理負擔較大,可以預想陽性追蹤率較其他癌別低。邱瀚模進一步指出,許多人害怕大腸鏡檢查,台大醫院約8成受檢者都選擇有麻醉的無痛大腸鏡,自費價格至少4000元,對於中低社會階層民眾來說,就醫追蹤需要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成本,無形中變成一道阻礙。國內外實證顯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罹癌風險,較一般人高20到30倍,如未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死於大腸癌風險將增加64%。邱瀚模警告,每20名糞便潛血陽性個案就有1人罹癌,以110年數據推估,6.1萬名陽性個案中,只有4.3萬名完整追蹤,剩下的近1.8萬名未追蹤個案中,就潛藏著近千名大腸癌患者。他呼籲政府更積極應對,例如補助無痛大腸鏡,每人1000元、每20人只需花費2萬元,就能揪出1名早期大腸癌患者,進而降低死亡率。另外,目前國內提供30歲以上女性每2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據統計,子宮頸癌篩檢陽性追蹤率近4年連降7%。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任王鵬惠指出,子宮頸抹片陽性個案須到婦產科接受進一步檢查,如內診、子宮鏡切片等,屬於侵入性檢查,有些人可能猶豫而未立即就醫。婦產科醫師表示,由於子宮頸抹片易受到陰道發炎、月經等因素干擾,近年歐美國家逐漸推行子宮頸抹片搭配人類乳突病毒(HPV)核酸檢測,兩種檢查一起做,減少偽陰性或偽陽性問題,篩檢間隔也可延長為「每3到5年一次」,降低民眾的心理負擔;目前國健署已啟動試辦計畫,希望評估財務成本和國內外臨床實證後,盡快在國內正式推行。
無性行為竟染性病? 醫示警3傳播媒介:上公廁也有機率
正常來說,性病主要是靠性行為傳染,不過有些間接接觸,可能也有風險。泌尿科醫師陳鈺昕便警告,光是上公廁就有感染的可能,只是機率比較不高。「沒有性行為,也會得到性病嗎?」陳鈺昕醫師在臉書《石•攝•性•也 泌尿科 陳鈺昕醫師》發文透露,有民眾就診自述,最近不小心有危險性行為,之後一直感覺怪怪的,懷疑是得了性病。他指出,性病有潛伏期和空窗期,潛伏期是感染性病病毒後到病發的時間,可能會因為沒有明顯的病徵,無法及時得知已罹患性病;空窗期為感染性病病毒後到可以透過性病篩查發現的時間,即使一段時間內檢測結果是陰性,仍要定期檢測,避免有「偽陰性」的情況,因此若有危險性行為,有疑慮的話還是要就診檢查。上公廁被傳染到的機率不高,但有可能。(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這時民眾就會好奇,最近沒有性行為,卻還是感覺怪怪的,「難道上公廁也會感染性病?」陳鈺昕醫師解釋,常見性傳染病有3種傳播媒介,包括細菌(如淋病、梅毒、披衣菌)、病毒(如皰疹、菜花、愛滋)、寄生蟲(如陰蝨、疥蟲),傳染途徑多是經由性行為或皮膚直接接觸,上公廁被傳染到的機率是「possible, but unlikely」,也就是說「有可能,但機率不高」。最後,陳鈺昕醫師補充,性病不一定只針對性器官,在社會風氣逐漸開放的當下,導致淋病性咽喉炎和直腸炎的發生率也攀升,呼籲要從事安全性行為,保護自己和他人,做好安全措施並定期安排檢查,出現性病症狀不要羞於啟齒而延誤了治療時間,正面預防、直面出擊,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朱俐靜乳癌病逝「5徵兆」要當心 治療權威曝台灣好發年齡比歐美少10歲
歌手朱俐靜在去年初坦言自己2020年被診斷出罹患乳癌,並積極接受治療努力抗癌,沒想到3日驚傳乳癌過世,享年40歲。然而,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之首,包括36歲的犀利人妻女星朱芯儀,也證實罹患乳癌第2至3期。對此,乳癌治療權威名醫張金堅表示,台灣年輕乳癌患者占比較歐美高,好發年齡也比歐美高,竟然少了10歲,提醒年輕型乳癌有4項特徵一定要注意,另外,創健健康管理陳建志院長指出,不只硬塊,還有「5徵兆」要小心。朱芯儀罹患乳癌。(圖/翻攝自朱芯儀ig) 女星朱芯儀也在3月8日生日當天公開罹患乳癌,根據《三立新聞網》引述乳癌治療權威張金堅醫師的說法,台灣年輕乳癌患者低於40歲確診者大約占乳癌患者9%,歐美國家卻只有大約4至5%。台灣大約有半數乳癌患者是在停經前發生。張金堅醫師強調,年輕乳癌患者可能和種族或飲食習慣有關,由於台灣外食多,而且女性多愛吃甜食導致肥胖,加上使用塑膠餐具裝熱食、蔬果農藥容易殘留吃下肚,另外像是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都是乳癌的可能危險因子。張金堅醫師警告,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少10歲。(圖/翻攝自政昇藥局)張金堅醫師警告,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少10歲。(圖/翻攝自政昇藥局)張金堅還提到,台灣乳癌第0期的5年存活率近百分之百,第1期也有93%,第2、3期也有89至75%,相較其他癌症預後更佳,建議有家族病史的人更要注意乳房的變化以及預防乳癌上身,他也建議,盡量不要用塑膠袋裝熱食,飲食方面不要太甜或太油膩,並控制體重,維持適當體重不僅可預防乳癌,即便罹癌,避免肥胖也能有較好的預後。除此之外,年輕女性乳癌患者可能面臨結婚、生子、養小孩及職場挑戰,承擔的身心壓力更大,建議在治療上更積極,且要妥善處理副作用,以免影響生活品質,若有生育需求的人會轉介生殖醫學中心,也會注重術後乳房重建。張金堅醫師警告,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少10歲。(圖/翻攝自政昇藥局)張金堅醫師警告,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少10歲。(圖/翻攝自政昇藥局)年輕型乳癌與年長的乳癌不同 4大特徵要注意:1.年輕婦女臨床檢查較不易由於患者年紀輕、乳房較緻密且受生理週期影響,在醫師進行乳房觸診時,不易觸摸出腫塊。2.年輕婦女目前沒有乳癌篩檢工具台灣因為乳癌發生年齡較歐美年輕10歲,所以建議台灣的免費乳房X光攝影篩檢提前至45歲,有乳癌家族史則提前至40歲,由於年輕婦女因乳房緻密,乳房X光攝影檢查成效大打折扣,高達22%無法判定。另外,有23%為偽陰性,所以不建議使用,改用乳房超音波或乳房磁振造影檢查比較好。3.腫瘤通常比較大:根據國內外的研究,年輕型乳癌(特別在35歲以下)發現時,都在二公分或二公分以上,期別相對較高,(朱芯儀在第二期以上)4.年輕型乳癌其細胞惡性度比較高:在台灣,有比率較高的荷爾蒙接受體陽性(佔67%)與50歲以上之乳癌患者(佔57%)還高出10%。根據台大醫院林季宏醫師的研究發現,30歲至35歲間的年輕乳癌的癒後最差,35歲至40歲次差,至於40歲以上的愈後則變好。所以年輕型乳癌一定要積極與醫療團隊配合,接受完整的治療,才不會錯失治療契機。根據國健署107年統計,乳癌發生率為國內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名,死亡率則高居第四名,平均每日有38人罹患乳癌。創健健康管理陳建志院長指出,近年來單身女性及晚婚的高齡產婦愈來愈多,加上飲食日漸西化,女性的乳房發育遠較上一代豐滿,乳癌發生率也有逐年增加趨勢。至於乳癌高危險群,包含家族有乳癌病史,尤其母親或姐妹曾患乳癌者;一側乳房曾患乳癌者;曾得過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者;未曾生育或30歲以後才生第一胎者;初經過早(小於12歲)者、停經過晚(大於55歲)者;肥胖者或動物性脂肪食用較多者。陳建志表示,以上6種族群罹患乳癌機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提醒民眾,大部分的乳癌是沒有症狀的,但出現「5徵兆」要當心!乳癌前兆5徵兆:1、無痛性乳房腫塊。2、漸進性乳頭凹陷。3、乳頭異樣分泌物,尤其是帶血分泌物。4、乳房皮膚凹陷,或呈現橘皮狀皮膚。5、兩側不對稱(可自行對著鏡子觀察)。至於如何預防乳癌?根據統計,早期發現乳癌5年存活率達90%以上,若到晚期的存活率則大幅下降至不到30%,陳建志建議,40至50歲的女性,每2年定期做一次乳房攝影或乳房超音波檢查,50歲以上每年做一次,而大於20歲的女性,最好在每月經期過後一週做乳房自我檢查,停經婦女每月應固定一天檢查。此外,平常要養成均衡飲食習慣,減少高熱量食物攝取,每天至少30分鐘以上的運動提升免疫力。陳建志表示,乳癌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預防方法,因此,唯有及早發現與治療,才能提高存活率。
快篩挖太深怕戳到腦? 蒼藍鴿:鼻子不直通大腦啦
目前任職於台北中山醫院的吳其穎醫師,同時經營「蒼藍鴿的醫學天地」臉書粉絲團及Youtube頻道,臉書有將近15萬人的追蹤,他常解析一些醫學知識分享給網友。近日他分享一則如何正確使用咽喉快篩的視頻內容。他在視頻中提到,有人明明已出現典型的COVID症狀卻在使用咽喉快篩,得出的結果為陰性,原因是挖太淺。他說道,由於有人不會正確使用咽喉快篩,挖太淺就導致快篩結果造成所謂的偽陰性。隨後還說,其實也不能怪使用者,也可能是快篩說明書的問題,視頻中他以某廠商的咽喉快篩作為示範,「我看了一下它的說明書,說明書就寫只要挖2公分就好」。吳其穎醫師目測市面上快篩棒長度。(圖/截自「蒼藍鴿的醫學天地」YouTube)之後視頻中他講解,病毒量最高的地方在鼻咽處,還附上鼻腔至鼻咽處的參考圖,隨後還親身示範如何把正確的把快篩棒捅進鼻孔,「不要跟你的鼻咽硬碰硬,挖的時候盡量貼住的鼻子的底部,慢慢轉進去」,他建議至少挖4至5公分以上,快篩結果才會較準確。他提醒如果照著說明書只挖2公分,很可能得出的結果都是偽陰性,在講解咽喉快篩過程中,他還校正一個錯誤的想法,「很多人都說,快篩不敢挖太深,怕挖進去就挖到腦子」,他說鼻子挖到底就是鼻咽部,並不直通大腦,所以不用擔心快篩挖太深結果挖到大腦。視頻最後部分提到了唾液快篩,「市面上還有另一種快篩,口水快篩它的敏感度 ,如果正確操作的話,跟鼻咽的快篩不會差太多」,他強調使用唾液快篩,「盡量擤深喉嚨的口水會比較準確」, 跟鼻咽的概念一樣,口咽最底部的地方 是病毒量比較高的地方。網友看了視頻後都紛紛留言感謝教學,「感謝醫師為了教學,忍受搓鼻子的痛」,有網友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其實很多人都忽略了一點,家用快篩要挖之前必須先用力擤鼻涕,擤完才挖,這樣比較容易將內部的樣本帶至外部,就可以增加準確度」,也有網友分享使用快篩的經歷,「前幾天一直在找快篩的教學,結果官方影片也只說挖2到2.5公分就夠了,感謝蒼藍鴿這部影片讓我其它4劑不用浪費了」。
「快篩陽性視同確診」上路 相關資訊懶人包一次看
目前「快篩陽性視同確診」的政策已經上路,之後民眾無須再透過PCR方可取得治療藥物。但至於何時做快篩、如何做快篩,還是會讓民眾一頭霧水。目前就有媒體整理了相關資訊給讀者,方便讀者先提前了解。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指出,在於政策上線後,民眾要何時進行快篩。醫師陳宏麟表示,如果民眾日常生活中沒有接觸到高風險族群、曾經密切接觸過確診患者,或是平日沒有出現症狀的話,就沒有快篩的必要。而如果是確診患者,同時隔離已滿七天,就不需要再進行經常性快篩,即便是快篩驗出陽性也不需要特別擔心,因為有可能偵測到的是死亡的病毒片段。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也表示,目前2歲以下兒童沒有適合的快篩試劑可以使用,呼籲平日的照護者應做好自我管理、定期進行快篩篩檢。如出現發燒、流鼻水症狀,照護者應盡速帶孩童進行PCR,以此確認是否感染新冠肺炎。在於如何準確使用快篩的方面,博新小兒家醫科診所醫師許惠春也表示,民眾使用快篩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棉棒採樣位置太淺、頭部過度後仰,這些檢測方式都容易出現偽陰性。先前《CTWANT》就曾報導過「手把手教你做快篩 醫師拍片傳授「無痛又準確」的正確方式」,這邊有詳細的快篩使用教學。藥師沈采穎表示,如果採檢過程城中,快篩的棉棒不慎掉落地面,就必須重新採檢。如棉棒不慎遺失,也不能使用一般棉棒替代,因為快篩用的棉棒都有各自的敏感度設計,用一般棉棒會影響最後的正確性。而在於如何使用唾液快篩方面,藥師沈采穎也表示,唾液快篩的採檢結果容易受到口腔的狀況而影響,尤其是在碰到酸性物質時,容易影響最終的篩檢結果。沈采穎呼籲在民眾使用唾液快篩前,必須要先清除口腔,同時將喉嚨深處的唾液咳出來,這樣的檢測結果才準確。
快篩陽即確診 柯P早主張卻被陳建仁酸翻 慢半拍防疫誰負責
本土疫情爆發,且迅速攀升,從4月28日起每日確診都破萬例,指揮中心5日終於宣布,從5月12日起居檢、居隔、自主防疫對象快篩陽性就視同確診,顯示指揮中心怕若繼續堅持PCR核酸檢驗才確診,因國內PCR能量一直不足,將導致確診者趴趴走、疫情更快速擴大,而且恐拖垮醫療機構的防疫能量。不過,由於台北市長柯文哲其實早在4月就已經主張快篩陽應該視同確診,但當時卻被前副總統、綠營人士口中的「大仁哥」陳建仁發文酸「應該回去多念書」,指揮官陳時中也強烈質疑此舉將佔用醫療量能為由堅拒。但不到一個月,指揮中心就「髮夾彎」的宣布,符合條件者從12日起「快篩陽即確診」,雖然指揮中心沒提是否起碼向柯P致意一下,但卻再度凸顯外界提出的「防疫諍言」又被命中,指揮中心總是「定於一尊」的心態,是否足以面對不斷突變的疫情,民眾心中自有一把尺。「快篩陽即確診」雖可降低染疫者採檢風險,減少出門採檢的交通配套與行政負擔,但前提仍是民眾要能即時取得充足的快篩。對此,國民黨智庫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語帶感嘆的說,指揮中心長期以來對「快篩」很抗拒,即使醫界一直建議,指國外快篩使用的很普遍,民眾取得也容易,隨著快篩準確度不斷提升,其實不需抗拒使用快篩。國際媒體也曾懷疑,台灣之前堅持不普篩,恐導致疫情確診人數「藏黑數」、不排除有「粉飾太平」心理。但指揮中心長期以來,依然堅持快篩有「偽陽」「偽陰」而予以排斥,直到疫情大爆發,才發現原來快篩戰備量根本不足,才緊急因應。結果,疫情快速蔓延,民眾卻仍得在藥局外大排長龍等買實名制快篩,不僅增加染疫風險,連蔡總統都看不下去「震怒」,要求除實名制快篩外,要有更多多元購買快篩管道,但「震怒」無助挽回染疫過世的生命,指揮中心決策是否夠憂心符合民住需求,有無摻雜政治考量、有沒有慢半拍?都應接受外界嚴格檢驗,更應要有人為不當決策負責。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指出,從「口罩」、「疫苗」到「快篩」「家用口水快篩試劑」,指揮中心都堅持管制,實名制才能買得到,但是快篩試劑國際現況明明很普遍,指揮中心還口口聲聲說有超前部署,但民眾就是大排長龍買不到,搞得像「飢餓行銷」,也難怪圖利特定廠商的外界質疑一直甚囂塵上。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則表示,她去年4月質詢中研院長廖俊智,廖就曾說,中研院研發的快篩試劑,早在前年就技轉7家國內廠商,部分廠商還獲得食藥署核准,卻因台灣未開放,反而在歐盟國家、美國上市販售。此外,歐盟已核准200多種快篩試劑,種類、價格多元,為什麼國內還買不到?林奕華質疑,台灣買不到快篩試劑的問題在哪?不就是衛福部權力一把抓?為什麼「綠友友」福又達生技公司最先拿到唾液快篩的許可?韓國廠商去年就提出同樣的申請卻不給過?再加上國民黨團踢爆一個資本額僅200萬元的前小吃店卻可以獲准進口快篩,「以篩代隔」本來是很好的政策,但政府衍生的種種疑雲,應該對外講清楚說明白。
周玉蔻喊PCR檢體受汙染 八點檔女神開嗆:每個人都像你醫療早崩潰
八點檔女演員黃瑄在臉書砲轟周玉蔻,直批她「對事不對人」,但「某位小姐說人家污染她的檢體,在這幫她科普一下:快篩有偽陰性懂嗎?!感染末期病毒量低懂嗎?!康復了驗不到懂嗎?!每個人都像妳吵著驗兩次,醫療體系早崩潰了」,雖然未指明但就是在指名嘴周玉蔻,而周玉蔻也在下午回應此事。名嘴周玉蔻確診康復後卻找醫師到府幫她再次PCR,也讓黃瑄忍不住開嗆。(圖/翻攝自周玉蔻臉書)女星黃瑄是奧運空手道國手文姿云的表姐,在演藝圈演出戲劇多年的她,今(26)日看下下去名嘴周玉蔻的行為,因此在臉書粉專直接嗆她,並表示「醫生去妳家採檢,我才懷疑檢驗公正性咧!如果這不叫特權、什麼才叫特權?請把醫療量能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吧!從今天開始居隔3+4,等鬧完妳也解隔離了。想想每天幾十萬件PCR檢體,就算真的有百萬分之一失誤,有必要這樣砲轟醫護人員嗎?」。她更認為PCR跟快篩,本質上一樣,就是要找出確診者,但是在執行上有很多不同層面的差別:準確度、敏銳度、成本、普及率,快篩能讓民眾容易取得、24小時都能使用、價格較為低廉、快速得到結果,因此作為防疫的第一道防線,但當病毒量低(也就是感染力不強,尤其現在99%以上都是輕症),或者執行步驟不確實,都有可能出現偽陰性,這並不代表受試者身上完全沒有病毒。黃瑄過去就常曬出快篩照片,並表示進攝影棚拍戲都要快篩,對於周玉蔻的行為讓她不能理解。(圖/翻攝自黃瑄臉書)PCR只能由醫事人員穿戴防疫裝備,在特定場所執行,成本高、等待檢驗時間較長,但能準確驗出CT值,也就是感染力、還有病毒種類、基因定序,是疫情擴散之前追查傳播鏈很重要的關鍵。以現在大爆發的狀況,準備走向共存,其實已經沒有PCR絕對的必要性,而每天數十萬的檢體,累積至今近千萬次檢驗,會不會有一次的失誤?當然不能否認這個可能性,只是這兩年多台灣優秀的防疫成就,都是靠著辛苦的醫護人員在守護我們,就算人家真的有那麼一點疏失,是不是能多一點體諒少一點責備?何況到底事實真相是什麼,也還沒有定論。她更直言,應該把攻擊的力道,轉去瞭解走向共存的社會,我們每一個人需要準備什麼?不管是物質上還是心理建設,多去幫助身邊的人適應,也把社會資源跟醫療量能,留給有需要的人吧!而周玉蔻本人也向《自由時報》回應,表示不清楚黃瑄的身分,對此事無話可說。
夢多悲吐「整個身體壞掉」…發燒喉嚨腫忍痛退賽 快篩結果出爐
日籍男星大谷主水(夢多)在台發展演藝事業多年,幽默的說話風格,圈了不少粉絲。不過近日他經歷了人生最痛苦的一個禮拜,雖然最後2次快篩都沒事,但最後還是忍痛推掉健美比賽。夢多難過地說,「我很想哭,我為了比賽準備了很久。」夢多透露,打完3劑疫苗後,開始發燒頭痛,喉嚨整個腫起來,連東西都沒辦法吃,「加上不停的工作,我整個身體都壞掉,我那個時候懷疑自己是不是中獎。」所幸2次快篩都沒事,他忍不住嘆氣,這一個禮拜真的人生最痛苦的一個禮拜,不能吃東西,整個身體很冷,晚上一直流汗睡不著,原本85公斤,23日量體重只剩下81公斤。夢多因此決定忍痛不參加比賽,「我很想哭,我為了比賽準備了很久。」他直言,因為自己也有辦比賽,所以了解辦比賽真的很不容易,這次真的很對不起主辦單位,明年會以更好的狀態參賽,謝謝大家的包容,也希望選手們好好加油。貼文一出,粉絲紛紛留言安慰「先好好休息,未來還有其他比賽,身體最重要」、「要去做PCR,喉嚨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是偽陰性,之後也有陰轉陽的可能性,要密切注意身體狀況」、「以後還有機會參加,身體重要,加油」、「身體的免疫系統好才會副作用嚴重,請保重」。
買不到家用快篩? 7大QA一次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8日公布本土確診個案達1390例,再度刷新單日確診數;許多民眾眼見感染似已脫序,擔心染疫,紛紛前往超商及藥局想買家用快篩試劑卻發現都缺貨相當著急,CTWANT整理出7大QA,提供民眾參考。Q1:什麼人應該要使用家用快篩?A:自認有風險者,或曾密切接觸確診者及收到與確診者足跡重疊簡訊者即可使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民眾符合以下4種情況才需要,包括:分別為確診者足跡熱區、曾與確診者有接觸史、曾前往人潮眾多的場所、曾與確診足跡重疊等;此外,若快篩結果呈陰性也不代表安全,因為有可能是偽陰性,後續仍須遵循防疫規範,持續自我健康管理。Q2:哪裡可買到快篩試劑?A:台北市衛生局表示,目前快篩試劑可透過醫療器材販賣業者、醫療器材行以及4大超商購買;另外,屈臣氏、康是美、家樂福、全聯、寶雅、HOLA、台隆手創館等處也都有販售。Q3:超商、超市的販售規格與價格?A:4大超商、量販超市等所販售的家用快篩試劑規格可分為1入、2入或5入,詳細資訊如下:7-11:羅氏(5入)1499元(至4月28日);福爾威創、台塑等其他品牌為1入,售價約300元至340元。全家(1入):羅氏360元、亞培300元,另有飛確 RV2(2入)599元。萊爾富(5入):羅氏1800元、福爾威創1700元;羅氏(1入)360元、福爾威創(1入)350元等。OKmart(5入):羅氏1749元。屈臣氏、康是美(5入):羅氏1800元、福爾威創1700元。家樂福(5入):羅氏1800元、福爾威創1700元;另有福爾威創(1入)350元。全聯(5入):羅氏1750元、福爾威創1500元;另有快得利(2入)590元、飛確 RV2(2入)570元、速可安(2入)540元。寶雅:福爾威創(5入)1700元。HOLA(1入):福爾威創350元、盧西拉1890元。台隆手創館:羅氏(5入)1750元、盧西拉(1入)1890元。Q4:哪裡有庫存?何時比較容易買到?A:除OKmart採會員預購制,其他販售地點大多以店舖實際庫存為主。建議民眾購買前可先透過門市Line社群群組,或先致電至門市詢問後再前往購買。Q5:若超商、藥局等通路都買不到快篩,要去哪裡買?A:若現有通路都買不到,民眾可等到5月初將實施的快篩實名制上路後購買,預計每人可購入5支、每支售價100元以內。如果已出現症狀,則可以直接到公費診所掛號領取。Q6:什麼情況可以領公費快篩試劑?去何處領?A:公費快篩試劑非免費領用,必須經醫師評估後才可發放。此外,未有當日掛號看診紀錄或無症狀者,亦不符合試劑發放資格;目前全台共有619診所或衛生所可領公費家用快篩,民眾可至衛福部疾管署全球資訊網「COVID-19防疫專區」台灣社交距離App及採檢地圖/發放公費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社區定點診所地圖,或COVID-19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地圖查詢。Q7:可以去醫院公費快篩嗎?什麼情況下醫院可協助篩檢?A:醫院公費快篩採檢對象以TOCC有職業暴露風險,或者有類流感症狀與近期感染事件活動足跡重疊,與他人群聚場所旅遊風險的民眾使用。
基隆推「類普篩」 藍批陳時中自打臉 雙標還慢半拍
針對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將在基隆進行「類普篩」,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林家興今表示,無論在2020年中境外移入個案激增、或2021年5月本土病例大爆發,陳時中都曾說過「普篩沒效、損害醫療量能、拖慢疫調速度」,如今陳時中卻要進行「類普篩」,令人感嘆防疫措施是「自我矛盾、反應慢半拍!」。林家興說,民進黨慣用「時空背景不同」合理化以往的雙標行徑;但其實2021年6月以後,食藥署就已緊急授權家用快篩,精準度也早早超過九成,民眾還能直接在超商購買。陳時中部長舉證的理由「時空背景不同」,簡直是時空錯亂、活在平行世界,難怪防疫指揮永遠只會慢半拍。國民黨指出,民進黨政府從2020年初起,幾乎是洪荒之力反對民間呼籲普篩主張,甚至污名化普篩,抨擊普篩將拖垮醫療量能、拖慢疫調速度。但陳時中2021年終於跟進入境普篩,現在更要在基隆進行「類普篩」,在在證明昔日那些反普篩理由幾乎不成立,也凸顯民進黨防疫工作的矛盾與無能!林家興說,兩年前國民黨智庫就曾針對全面普篩做民調,結果顯示82.1%民眾同意全面篩檢,現在拖了兩年後,陳時中終於聽到人民心聲。期待陳時中部長今後要適時察納外界雅言,別再因為自己的失能、雙標,耽誤台灣防疫工作。基隆出現新冠肺炎群聚感染,疫情尚未收斂,陳時中宣布,基隆將進行「類普篩」找出社區潛在感染源。但「類普篩」的字眼卻讓網友們炸鍋,痛批陳時中是為擔心,用「普篩」二字將打臉自己過去反對普篩的說法「普篩所出現的偽陽性、偽陰性的結果,是台灣難以承受的」,因此才用「類普篩」。僅晚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出面緩頰,指所謂「類」普篩,指的是有別於以往用PCR核酸檢驗,而改用「家用快篩」,好處是可以自行操作、檢驗數量大、民眾易配合、成本可負擔,不過,藍營質疑,過去早有不少專家建議,先用家用快篩多做篩檢,篩出陽性在用PCR核酸檢驗驗證,不過,衛福部當初卻未接受。
基隆累計91例「類普篩」急上場 遭質疑雙標!陳時中解釋「時空背景不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宣布,今增87例本土、152例境外移入,雙雙創下這一波疫情新高。新增本土病例中,基隆銀河小吃店群聚又發現22人染疫,累計至今已91例。陳時中昨日特別前往基隆開會,除了篩檢站之外,為有效圍堵疫情,宣布基隆市將全面實施「類普篩」,由中央提供快篩試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基隆之所以採取「類普篩」,主要希望在不限制民眾移動的情況下,讓當地民眾完成篩檢,去年萬華茶室疫情爆發時沒做普篩,而是多處設立篩檢站,原因是當時有搭配三級警戒管制,限制民眾移動。但「類普篩」被外界指控是雙標,因為去年萬華茶室疫情爆發時,外界希望進行普篩,當時陳時中表示會有偽陰性、偽陽性,因此堅持不普篩。對於這樣的質疑,陳時中解釋,去年的快篩精確度較差,大概只有7成,現在是有家用的快篩,也比較普及,準確度達到9成以上,這兩個時空背景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現在也是選擇在有社區傳播的可能性地區,做一個試辦計畫,如果成功的話,將來在區域的防堵,就可以沿用這樣的模式。至於為何選擇「類普篩」,而不是全面PCR?陳時中表示,整體要看在經濟效益上跟時間上考量,PCR當然還是要做,社區的篩檢站都要做,但針對比較重點區域,全面性的發放快篩試劑,讓民眾主動來做,並及早找出可能的感染源。基隆人口約36萬人,2歲以上才能進行類普篩,對於各界最關心的類普篩上路時間?以及發放快篩試劑的方式?發現確診後該如何通報?陳時中則說,昨天才跟基隆市討論,相關的工作都在準備中。
新國民肥病2/找名醫做大腸鏡檢查嗎? 不如先查「這數據」更有用
國健署1/13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2019年台灣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較2018年增加5123人,相較於前一年,癌症時鐘再度快轉11秒,相當於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而大腸癌連續第14年盤踞十大癌症之首,這也與近年肥胖人口增加有關。「9成的大腸癌都是從腺瘤型瘜肉而來!」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腸胃肝膽內科醫師陳炳憲表示,大腸瘜肉主要分為腺瘤型瘜肉與增生型瘜肉,國際研究顯示,肥胖與腺瘤型瘜肉及早發現性大腸癌(50歲前發生)息息相關,根據永越健康管理中心的2020年健檢數據顯示,相較於體重正常者,BMI(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5kg/m2的人的人多出1.5倍得到腺瘤型瘜肉的機會。陳炳憲進一步透露,2744位50歲以下的民眾中,發現腺瘤性瘜肉的比例竟高達26.6%,相當令人吃驚,由此可印證年輕化的趨勢。目前國健署針對50歲以上民眾免費提供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篩檢,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說,糞便潛血檢查絕對有其必要性,但要依賴作為唯一篩檢方式,偽陰性仍然過高。陳皇光說,根據國泰健康管理健檢資料顯示,75%大腸癌患者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時無異常,但進行大腸鏡檢查卻發現惡性腫瘤,其中72%甚至毫無消化道症狀,相較之下,大腸鏡檢查更加精細。但並非做大腸鏡檢查就能高枕無憂!「如果想要預防大腸癌,關鍵在於良好的大腸鏡品質及能否找出腺瘤性瘜肉。針對大腸鏡檢查的品質,國際上制定“腺瘤性瘜肉偵測率”為主要指標,最低標準為25%左右,意思為大腸鏡執行醫師為每4位受檢者檢查,就必須至少發現一位大腸腺瘤,若低於此標準,表示此醫師的大腸檢查品質不佳,無法有效預防大腸癌。」陳炳憲說,以永越為例,2020年50歲以上受檢者的腺瘤性瘜肉偵測率為46.4%,建議民眾至少要找偵測率高於30%以上的醫療院所檢查,一旦檢查出腺瘤性瘜肉就要立即消除,才能減少大腸癌風險。研究顯示,肥胖與大腸癌非常相關,一旦體重過重,就算是年輕人也有很大的機率會有腺瘤性瘜肉。(示意圖/非當事人,報系資料庫)陳皇光說,腺瘤性瘜肉的癌變風險相當高,若是體積大於1公分、或是超過3顆以上,更需要提高警覺,建議要密集追蹤,就能大幅降低罹癌風險。陳皇光也提醒,雖然大腸癌受到遺傳家族史的影響很大,但卻並非必然,根據國泰健康管理數據顯示,確診大腸癌的患者中,僅有8%的人具有家族史,也就是92%患者沒有相關家族史,卻依舊罹患大腸癌,提醒民眾不要「靠勢」沒有家族史的危險因子,而忽略大腸癌風險。由於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陳炳憲認為若屬於高風險族群,如肥胖、患有糖尿病、有家族史,建議提早到40歲就要進行大腸癌篩檢。陳皇光則建議再早一點,他表示,50歲之後是大腸癌的高風險時期,如有家族史,30歲後可開始考慮進行大腸鏡檢查。若無家族史則可延後到40歲後,但若是有排便習慣異常等症狀,就要立刻趕緊就醫,早期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超過9成,若是拖延到第四期就僅剩1成,相差甚多,建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境外移入一夜暴增92例! 柯文哲直言「怪怪的」...專家急籲設立停損點
今(12日)台灣本土新增4例、境外移入暴增92例,境外移入創下疫情以來新高。毒物專家招名威直指「目前的狀況很詭異」,境外旅客持有2日內PCR陰性證明,為何入境後還確診?認為該替境外移入設立停損點。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日在防疫記者會上也說,1天增加92人確診真的「怪怪的」。招名威指出,現有的境外防疫策略可能出現5大漏洞,包括「2日內的PCR陰性報告」、「當地篩檢是否準確?」、「飛機上染疫的可能?」、「落機後染疫?」與「有人拿假的報告入境?」,其中「2日內的PCR陰性報告」可能無法阻擋Omicron傳播,因為它的傳播速度之快,即使3天仍可能在潛伏期內,而美國、澳洲這類長途航班也讓篩檢出現「灰色地帶」,招名威認為光是1天的差距,就可能變成Omicron可鑽的漏洞之一。而「當地篩檢是否準確?」,招名威表示,如果當地國確診數、待採檢體多,能否確保每批檢驗準確度都是100%會是個問題,若出錯率加偽陰性發生率超過3至5%,就會演變成現階段看到的狀況。而其餘3項則因屬旅客或機場、機務人員的個人行為而難以查證,「但如果有人拿假的報告,只能說是豬八戒,其心可議」。招名威表示,要在不鎖國、封城下要防堵Omicron,需要所有人齊心協力與投入更多醫療量能,希望大家對台灣防疫團隊多點鼓勵、少點謾罵,不過,要防堵疫情也該設停損點,否則再堅固的堡壘都可能被攻破。台北市長柯文哲在防疫記者會上也表示,許多確診者都是打完2劑疫苗,且2天內有做PCR,可是1天增加92人確診,其中52人又是在機場篩檢出來的,直言「實在是有點匪夷所思、怪怪的」,並透露台北市內的醫院累計Omicron病例達到180例,但目前沒有人插管。柯文哲認為,病毒可能已經偏向流感化,傳染力強,但殺傷力低,這會是將來做防疫政策的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