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崩盤
」 價格 高麗菜 屏東 石斑魚傳黑鮪魚價格大崩盤?蘇澳區漁會表態「沒有的事」:漁獲跟價格都很穩定
黑鮪魚季從4月下旬開始,今年南方澳與東港的第一鮪拍賣價格皆破新高,總價分別為352、310萬元,但近期在各地漁會傳出黑鮪魚漁獲量大增,價格崩盤,平均每公斤價格跌至200元下,讓漁民苦不堪言。蘇澳區漁會總幹事陳春生說,「沒有的事」,南方澳漁獲量跟價格都很穩定,也持續協助漁民做銷售通路。據了解,今年是黑鮪魚豐收年,各地漁會卻傳出黑鮪魚崩盤訊息,漁市拍賣價格屢創新低,活魚每公斤不到200元,死魚甚至每公斤只要70元。蘇澳區漁會總幹事陳春生指出,東港黑鮪魚今年捕獲量聽聞不斷創新高,迄今一天高達2400、2500隻,已有聯繫東港區漁會,關心一天銷售量。陳春生指出,今年南方澳港的黑鮪魚漁獲量還算穩定,每天捕獲逾1000隻,平常黑鮪魚會依照鮮度販售,價差本來就很大,每公斤平均價格100至300元都有,平均一尾近200公斤左右,有的甚至整尾要價高達5、6萬元;平時就會注意漁獲量狀況,協助漁民做銷售通路。
配客嘉出新招1/網購包材一年丟4千棟101 他創新循環包裝「不讓消費變浪費」3年募7千萬
「請問取貨手機後三碼?」網購超商取貨已是台灣民眾的日常,去年網購金額逾4千億元,用掉2.2億個一次性網購包裝,疊起來約4千座101大樓,巨量垃圾成了企業拚ESG最大扣分。「就是不希望消費變成浪費!」配客嘉創辦人葉德偉以可重複使用50次的包材,串起電商、消費者及通路三角新模式,連台積電也成客戶。配客嘉今年剛搬到台北市博愛路上,在辦公室裡,葉德偉拿出黑底印有青綠「Package+」Logo的循環紙箱、循環袋告訴CTWANT記者,「我們採用廢塑料製成,可重複使用,目前有65萬件循環包裝,超過4,500個歸還點,及80間電商加入。」這間主打循環包裝的新創公司,起步才四年,營運模式已引來創投界關注,三年內兩度募資共募得6,700萬元。「其實這是我第三次創業。」31歲的葉德偉笑著說,2011年就讀中國醫藥大學物理治療系時,學長邀約做餐廳訂位、點餐系統,「我喜歡解決問題、做創新的事,剛好有這個機會,也沒有太大損失,就試試看。」只是當時技術還不純熟,加上智慧型手機尚未普及,首次創業2年就宣告失敗。人在校園的葉德偉,轉而開電商賣起3C產品。「與醫療業比起來,創業可改變生活中更多事。」他一畢業就放棄醫藥道路,轉考政大國貿研究所,邊學邊做。不過又是如何從電商跳入循環包裝?「有位消費者購買用回收塑料製成的藍牙耳機,到貨後他反應,我們使用紙箱和塑膠泡泡袋包裝,違背他購買環保產品的初衷。」葉德偉這才意識到,「網購出貨一次性包裝容易製造垃圾」的問題。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加上超商取貨的便利性,使台灣消費者1年用掉2.2億個一次性網購包裝。(圖/翻攝自爆怨2公社臉書)當時,葉德偉正好參加「社會創新實驗中心」一場環境論壇,會中播放《正負2度C》影片,「主持人提到,如果人類在10年內將氣候溫度控制在1.5度C的話,可避免氣候浩劫,如果什麼都不做,那溫度失控必然會發生。」這場論壇激起了葉德偉創業魂,「做環保是從生活中最在意的事情開始。」他決定從網購包材下手。2018年恰好中國拒收的歐洲回收物貨船漂來台灣,導致回收紙漿、寶特瓶價格崩盤,葉德偉抓住機會向拾荒者收購紙箱,找小型賣家談合作提供出貨服務。結果出師不利,「美妝品的賣家反映,二手紙箱看起來不美觀也不乾淨,怕有衛生疑慮,加上尺寸大小不一,很難規模化。」嘗試8個月後葉德偉放棄收購紙箱,轉而尋找更好看、耐用、乾淨的網購包材。讀碩士班畢業前,葉德偉以學生身份參加ATCC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由參與企業發出題目,參賽學生提出解決方案。「當時,台積電問如何讓資源有效運用並減少浪費?我以循環包裝的想法參賽,得到台積電組冠軍。」比賽得獎讓葉德偉更篤定循環包材的可能性及發展性。葉德偉以學生身份參加ATCC全國大專院校商業個案大賽,得到台積電組冠軍。(圖/配客嘉提供)2019年4月,葉德偉帶著經營電商5年賺來的錢,與4位朋友在桃園南崁成立「Package+配客嘉」,正式踏上循環包裝這條全新又陌生的道路。
智慧農二代1/32歲少年總領軍轉型 5大速食店都用「它」家牛番茄
打開麥當勞、肯德基等5大速食業漢堡,裡面夾著的一片片牛番茄,海底撈、十二鍋等多家火鍋連鎖店的切塊番茄,多出自雲林一家農企「展鮮農產公司」,為要在異常氣候下維持穩定供貨,打造全台首間番茄冷鏈加工廠,農四代操盤人鍾宇軒說,「下一步是建立『戰情室』遠端監控」,契作番茄園預計從60甲擴充到100甲以上,年產量上看1.5萬公噸。全台農畜業產銷失調大考驗下,仍出現新一代農企佼佼者。據CTWANT調查,供應5大速食業、全台通路達7成市占率的牛番茄供應商展鮮,2年前導入智慧農業系統,串連場域與生產管理雙系統,打造自動化完整數據,去年再引進IQF急速冷凍技術,在今年暖冬、氣候異常下,牛番茄以穩定價量供貨各大連鎖餐飲店。3月底一個平日下午,展鮮總經理鍾宇軒帶著CTWANT記者走訪位在雲林縣西螺鄉總部旁的1200坪蕃茄田,今年32歲的他,高壯身材、黝黑皮膚,不僅侃侃而談種田經,還是個科技通,手機裡的監控數據,是新導入AIoT智慧農業系統,「這是大氣感測、土壤裡埋有濕度檢測器,我們在田中裝設即時影像及環控裝置,隨時都能一手掌控田中發生什麼狀況。」展鮮導入AIoT智慧農業系統,番茄田旁都可見監控與環控設備,透過手機APP就能隨時掌握田間資訊。(圖/趙世勳攝、展鮮提供)展鮮目前在雲林、嘉義、南投共有50多個契作番茄田,總面積約60甲,全溫室栽培與戶外種植約各半。面對一年比一年更劇烈的天候異常、產能不穩以及缺工問題,鍾宇軒用智慧生產、大數據管理迎戰,種植過程全紀錄、全監控,一有狀況遠端可馬上應變管理,也可透過分析判斷當季採收時間和數量,並預估下一產季該契作多少農地。展鮮預期今年底的產季將契作超過100甲以上番茄田,規模越做越大,他還計畫在總部打造「戰情室」,在辦公室透過大螢幕就能觀察各場域的即時影像。鍾宇軒帶著記者進入產線,印入眼簾的是機械式選果機,番茄經過約5尺長的輸送帶滾動,自動分類成7個尺寸,再由人工依熟度優劣進行分級。「藍色箱子是供給給subway的,綠色是給麥當勞的,黑色箱子的番茄,最後會進入一般生鮮超市,我們全部分類共21個等級,滿足不同客戶、通路對於尺寸、熟度的不同需求。」他進一步解釋,200克以上的大果,適合餐飲業者切塊擺盤或熬湯頭;漢堡裡的切片,依各速食品牌漢堡大小,決定供貨的牛番茄直徑尺寸,大多是100~160克的中果;賣給消費者的量販店和超市則是看重賣相;最後小果或畸形果多進入加工,做成番茄泥、醬、果乾等等。緊接著穿過一個通道,就進入去年11月才剛落成的冷鏈加工廠,投資金額1.25億元,鍾宇軒邊走邊解釋,「鮮果分類後,客戶若是需要粉狀、泥狀、丁狀、塊狀,以及需要多少公分、公克,我們初級加工機器很齊全,都能滿足需求。」展鮮新落成的冷鏈加工廠,將農產品保存時效延長,有助於調節市場供需,維持農產品價格穩定,農民不用承受市場風險。(圖/趙世勳攝)然而讓他對未來牛番茄事業布局,從國內拓展到海外信心大增的是冷鏈管理技術。牛番茄一年一收,過往盛產時價格崩跌,非產季時又常價格飆漲、斷貨,現在都能透過急速冷凍倉儲,調節市場供需平衡,解決台灣生鮮農產品最大痛點。鍾宇軒解釋,IQF農業冷鏈技術是在很短時間內使蔬果達到-80度的低溫保鮮效果,過程中不會添加任何防腐劑,根據政府建議有長達至少1年的食用保質期,「也就是說,豐收時能將多餘產量冰封庫存,不會流入市場使價格崩盤或棄採,若是產量不足以供給市場時,也能馬上有庫存支援。」對於冷凍後的口感差異,他說,一般的冷凍處理,蔬果解凍後常會有失去原有口感和味道的狀況,甚至外觀扁塌、發黑;但是急速冷凍的蔬果,卻沒有這些問題,外觀、口感甚至營養成分,都能維持和鮮果一樣。在少子化趨勢下,不僅農業、科技業人力短缺,餐飲業也一樣,這讓鍾宇軒看到了新商機,「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業者將蔬果處理委外機械代工,一樣新鮮、口感不變,還能省下一筆果皮廚餘回收費用。而冷鏈加工後的番茄因供貨穩定,還可開發成常態商品,例如已有業者研發番茄火鍋可以吃的到番茄丁。」展鮮去年營業額約2億元,主要是鮮果業務的銷售,「目標3年後,新加入的冷鏈加工事業,營收要超過3億元。」他也嘗試跨入生技業成立「小紅牛」品牌,開發出牛番茄面膜、益生菌等,機能性飲品及酵素則正在研發中,目標把台灣優質牛番茄推廣到海外。各地契作採摘後的番茄將由貨車直送工廠,透過機械式選果機分類尺寸大小,再由人工依熟度優劣進行分級。(圖/趙世勳攝)
中盤棄單6萬顆高麗菜 農家阿嬤「1顆10元自採」結局暖心
白河馬家的高麗菜園少噴灑農藥,高麗菜表面有蟲咬痕,賣相不好卻較天然。(圖/馬迎源提供)南區大忠里長許智雄網路得知,自掏腰包購買整車的高麗菜,分送里民。(圖/許智雄提供) 南區大忠里長許智雄向白河阿嬤購買高麗菜,一晚就被里民取光。(圖/許智雄提供)白河區紹安里馬家有片2甲多的高麗菜園,由馬家阿嬤與兒子馬迎源一起耕種養家,數月前與中盤商口頭約定契作6萬多顆高麗菜,因市場價格崩盤,竟遭惡意棄單,阿嬤打算將6萬顆高麗菜絞碎當肥料,外孫女代阿嬤在臉書發文自救「每顆10元自採」,引爆網友響應,3天賣掉7成。白河馬家有2甲多土地種植各類蔬菜,去年高麗菜的市場價格好,馬家阿嬤日前與菜販口頭約定,以每分地3萬8000元的契作代價,種植高麗菜,並先支付些微訂金。不料高麗菜最近市場價格慘跌,菜販認為光運費都不敷成本,直接落跑惡意棄單,馬家阿嬤與兒子馬迎源看著田裡的6萬多顆高麗菜求助無門,心中有被中盤商宰割的感覺。一氣之下打算直接將整片高麗菜絞碎當肥料,評估損失至少十多萬元。馬家外甥女李羿慧擔心阿嬤血本無歸,勸舅舅先在網路賣賣看,3天前在自己臉書發文,提及外婆務農之餘,還要照顧2個外孫女,十分辛苦,以「自採每顆10元」賠錢賣,並稱「沒灑農藥,抱歉賣相不好」,盼網友踴躍到馬家採菜,順便推薦從小遊玩的白河私房景點,包括林初埤木棉花道、小南海風景區吊橋、傍晚看夕陽在田間漫步,提供網友當一日出遊行程。李女發文引爆網友響應,有民眾透過電話下單大量購買,捐給弱勢單位或寺廟,馬家的高麗菜3天來已買掉7成。南區大忠里長許智雄透過臉書看見後,1次購買500顆,整車運到社區免費分送里民,一晚就被取光。他認為做善事不必計較,並將臉書《白河馬家》提供給朋友訂購。
投資客愛花部1/執政黨買票成功?年前送大禮「不溯及既往」 這些人樂翻+專家批「打假球」
醞釀一年的打炒房劇情,在農曆春節前「神反轉」。去年全台掀起預售屋換約逃命潮的《平均地權條例》草案,10日三讀通過後2天,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突然拋出一句,新法預售屋轉售限制「不溯及既往」,讓投資客們傻眼,「笑死」「投資客不用跑了」,專家們則砲轟,「修法前粗粗糙糙,修法後就得設法解套」「這用打假球都難以形容了!」花敬群12日出席社宅動土典禮被記者團團包圍,對《平均地權條例》的外界疑慮與模糊地帶耐心說明,被問及預售屋禁止換約是否有「日出條款」?向來支持溯及既往的花敬群竟語出驚人,「過去人民在買預售屋時,政府就沒有禁止不能換約,當然這是他的權利!」這句話嚇傻所有人,因為花敬群擔任內政部次長時,在2021年底推動「禁止預售屋轉約」在內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在立法院備詢時曾表示,「無論何時取得的預售屋合約,一旦修法通過後,一律禁止換約轉售」,一語讓大批預售屋投資客於2022年間趕在法案上路前下車。豈料,此修正案三讀過後,花敬群態度竟180度大轉彎,「上路前簽約皆不溯及既往」,等於宣布條例上路前買預售屋的人,條例實施後仍可繼續待價而沽,讓尚未下車的投資客拍手叫好。立法院於去年12月10日院會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花敬群表示,相關子法會盡快在3、4個月內完成,今年上半年就可以順利施行。(圖/報系資料庫)台南房仲RY就告訴CTWANT記者,身邊幾位投資客客戶本打算趕條例上路前平轉換約,消息一出紛紛通知他,「開價加回50萬元」,立馬回到每案淨賺50萬元才肯賣的投資心態。和朋友共同持有6戶預售物件的南部投資客S先生,本來就計畫放到成屋在賣,因此突如其來的大利多影響不大,但他忍不住揶揄,「本來大家罵翻,想改投國民黨,現在民進黨買票成功!」會不會加碼買進預售屋?他保守回應,「現在市場信心缺乏,要看建商怎麼操作這最後一波,給的付款條件,讓未來轉約是否容易。現在手上持有預售屋的人,若轉約條件好,在未來1、2年有優勢。」業者則看法不一。高雄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表示,此舉對原本看淡的今年房市有正面幫助,降溫的買氣可望回溫,因為現在購入、未來處分的選項比較多,至於買氣會否全面爆發,業者們多審慎看待。也有部分業者認為,「不溯及既往」反而是一項打擊。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解釋,這幾年房價上漲將近1倍,不溯及既往反而讓投資客能以較低的買進價格在市場上兜售,但建商已經反映造價成本的價格跌不下來,可能使建商未來更窒礙難行。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16日舉辦十五大不動產業聯合記者會,理事長林正雄(中)與多名建商討論著預售轉售不溯及既往究竟是好還壞,但業界也有不同聲音,尚無共識。(圖/趙世勳攝)「根本就是挖一個坑,要大家(投資客)都拿出來賣,讓價格崩盤,這才是他的盤算。」一群建商在農曆節前一場聚會中七嘴八舌討論如何應變,盼內閣改組後對政策有轉圜餘地。「條例倉促上路,將使產業從奄奄一息變休克,各項細節業界自己都有不同聲音,更何況對市場影響更應該要深思探討,呼籲條例應暫緩實施,等所有細節討論成熟再發布。」林正雄說。房市專家李同榮表示,這次修法很政治,一為敗選找高房價當戰犯,安選民的心,二以維護居住正義為名,朝野為選票,快速修法三讀通過,三修法前「粗粗糙糙」,面對壓力又不得不「修修補補」,以除外條款補救不足,最終只是政策宣示打炒房,「名為居住正義,實為政治目的。」就內政部新聞稿「(不溯及既往)實則保護買受人權益,並非打假球」,房市專家張欣民痛批,就是「打假球」,「花部長一路以來給大家印象是要把投資客趕盡殺絕,錯誤資訊充斥整個房市,過去一年多來也都沒有解釋,直到三讀通過才對外說明不溯及既往,所有人民一頭霧水,真的誤會大了!」「已上車的投資客反變成受惠者。」房市專家張欣民支持通過《平均地權條例》打炒房,但去年內政部一直給出錯誤訊息,如果提早解釋預售轉售將不溯及既往,大家就不會像現在這麼錯愕。(圖/翻攝自張欣民臉書)連最支持條例通過的巢運也發聲明,痛斥「內政部曲解法律,私放投資客逃生」,甚至搬出大法官釋憲,法律不溯及既往應是指「法條施行後,即禁止預售屋契約轉售,但不可追溯施行之前的轉售行為」,批內政部以艱澀法律用語為放水炒作護航。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則一反批判角度,「花部一定是看到修法通過後大中小建商全部打死,不僅可能造成股房雙殺,還可能會掉GDP,因此最後送上一顆糖,安撫怒氣衝天的建商,自住客雖不滿意,但還可以接受。」建商、投資客及自住客都顧到了。花敬群冒著得罪業者投資客大不諱,拎著《平均地權條例》花1年多時間闖關,最後竟剩投資客愛戴。只能說政治就是一門藝術,教人看不懂!
驚傳陸禁台灣水產品 屏東午仔魚養殖戶擔憂
驚傳陸禁台灣水產品,屏東養殖戶聞訊心驚驚,尤以午仔魚養殖戶為最,養殖戶稱,目前快接近午仔魚盛產期,若屆時漁獲出不去,勢必會導致內銷市場大亂,就怕午仔魚價格崩盤、並排擠到其他魚的價格,引起可怕的蝴蝶效應。枋寮鄉王姓養殖戶指出,雖然陸禁台灣水產品並沒有針對午仔魚,但對午仔魚的衝擊應該是比較大的,因為午仔魚跟石斑魚一樣都是仰賴銷陸,而自從石斑魚被大陸禁止進口後,已影響了台灣的國內市場,現在午仔魚跟著被禁,可想而知內銷市場將大亂。他說,午仔魚快要接近頭批盛產,而內銷市場就是沒有那麽大可以去消耗,如果漁獲出不去,就會造成魚價崩盤、進而排擠到其他魚種的價格,因為會變成其他魚種的價格較貴,可能會引起可怕的蝴蝶效應。他說,其實近來大盤收午仔魚的量有一直在減的趨勢,前陣子外銷也是走走停停,但沒聽說會被禁,大家以為是疫情關係導致,沒想到竟是加工廠端出問題,搞得漁民人心慌慌,3個月前的魚價是8兩135元,近日已經跌到8兩120元,很擔心之後會不會更慘。林姓養殖戶也非常擔心,他說,當初大家就是覺得大陸無法養午仔魚、且午仔魚銷陸價格高,所以才紛紛從石斑魚轉養午仔魚,沒想到現在要被禁,這影響可不是一般大,而是非常大。吳姓養殖戶則較樂觀,他說,午仔魚與石斑魚有一點不同,就是比較常出現在國人的日常餐桌上,換言之,它的內銷市場是可期待的,不過如果全禁的話就非常麻煩,因為內銷的量一多勢必價跌,現在飼料已經漲到20公斤破千元,對養殖戶負擔非常大,如果價跌損失會更多。屏縣府指出,屏東午仔魚的內銷約占3成多、外銷約占6成多,當中外銷又有7成是銷大陸、2成銷香港。
高麗菜價格崩盤「每顆10元」!老農忍痛開放任採
受到今年暖冬影響,南部高麗菜價格低迷,屏東市歸來地區一處菜園考量採收後已無利潤,乾脆以每顆10元銅板價,開放民眾自行割採,園主無奈地說,看著辛苦種植的葉菜在園區爛去,加上耕除又是一筆開銷,還不如減少損失、任人選取,只能盼下季收成能多少補貼。75歲老農陳忠文說,以他種植1分半的高麗菜為例,種植3個月,成本約1、2萬元,還沒加上平日除草、施肥的人力費用;未料今年碰上菜價崩盤,頻頻詢問盤商都無人願意收購,眼看菜葉逐漸爛去,再過1周恐全區都沒得收,乾脆心一橫,開放民眾採取。2年前就曾發生過類似菜賤傷農情形,陳忠文無奈地說,曾經想改種紅豆及稻米,但因靠近畜牧場、引來鼠患,收成幾乎成了飼料,只有高麗菜較為適合。全區超過2000顆高麗菜,上午7時開放自採,訊息一出隨即吸引婆媽前來選購,有人自備麻布袋、一扛就是數十顆,大夥笑著說,趁著菜價便宜,買回去剛好做成高麗菜乾;也有民眾要付錢時疑惑問說,這樣成本能回收嗎?何不乾脆賣20元,陳忠文揮揮手說,大家歡喜就好。短短1小時就被採光,遠從高雄、台南來的民眾見狀直呼傻眼,眾人說,想說假日就當郊遊,沒想到晚了一步,但也順勢幫老農加油打氣。陳忠文細數著收到的零錢,算算僅回收約5、6000元,不到本錢一半,幾乎血本無歸,但預計下月就要種下的菜苗,從耕鋤、翻土、農藥、肥料,大概也超過萬元,個性樂天的他說,反正是靠天吃飯,只求來年豐收能多少彌補這季虧損。
翻轉農「嘉」2/智慧科技提升收入能安穩養家 嘉義青壯農數量成長
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嘉義是農業大縣,自己成長期間正值台灣經濟型態轉變,目睹鄰居們國中畢業後,就離開家鄉到工廠工作,農業漸漸沒落,人口日漸老化、凋零,但現在已有許多青壯農回流,他希望透過智慧科技農業,結合多元的行銷方式,讓嘉義縣的農業成為一個能夠安身立命、做一輩子的事業。「1965年是台灣產業轉換、經濟起飛的關鍵時代,當時農業發展最高峰,1966年高雄成立加工出口工業區,產業正要開始轉向工業。」翁章梁印象深刻,國中三年級的時候,工廠派遊覽車到學校,把非升學班的同學生載到工廠介紹環境,畢業後就直接去上班。翁章梁在野百合學運擔任總指揮時頂著一頭捲髮,就是姊姊返家的時候,拿他當作燙髮實驗對象的成果。(圖/翻攝自陳盈璋臉書)翁章梁的姊姊們離家後,也加入城市生產工作的行列中,他說,自己跟最大的姊姊相差15歲,國小三年級開始會寫信,就寫給姊姊,提醒從都市回家的時候記得要帶玩具給他;印象中,在化妝品公司上班的三姊,每次休假回到家,都穿著當時流行的迷你裙跟厚底高跟鞋,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我在野百合學運做總指揮的時候,頭上頂著捲毛,就是姊姊拿我做練習的結果。」翁章梁說,他的五姊到高雄的美容院當學徒,回家的時候打扮也很時髦,還會拿唯一的弟弟「實習」,因此他在參與學運的時候頭髮是捲的,但多年後打掃家裡時無意間看到姊姊的日記,才知道當時她在大都市裡的生活其實很辛苦,冬天洗頭洗到手裂開,晚上睡在樓梯底下像膠囊旅館一般的小床位,還要幫老闆娘洗衣服、做家事。 「過去社會觀感認為,在大都市裡無法跟別人競爭,才會留在鄉下做農人;現在觀念要改了,愈尊重農民,你的餐桌愈安全。」翁章梁在縣政府的會客室接受訪問的過程中,談到嘉義縣的農業轉型時,顯得激動而熱情,不自主地向前傾,坐在椅墊的前半端,好像下一刻就要從沙發中站起來一樣。他說,不只他的父親從小叫他不要務農,他認識的所有農夫爸爸都這樣跟小孩講,或許因為如此,從他父親那代起,台灣的農業開始淍零。除了大眾崇尚都市生活之外,翁章梁分析,台灣農業走下坡另外一個原因是土地繼承制度,早期一位農人平均種五分、六分地,產量足以養三個小孩,但因為台灣的繼承制度,農人分給三個小孩後,每人只剩二分地,根本養不起家庭,只能被迫離鄉到都市討生活。反觀德國的繼承制度下,農地不能細分,只能由長子繼承,所以可以留下比較完整的農地。但翁章梁認為,現在是青壯農投入農業的好時機,未來30年最好的工作就是當農民,因為吃的人沒有明顯減少、但種的人少了很多,而且產銷管道比過去更多元,取得土地也比過去容易,「作穡」能到達一定的經濟規模,足以安身立命。「但現在農民遇到最大的挑戰是氣侯,舉例來說,過去農業有生產時序,分區出產,但碰到極端氣侯,台南未生產完,嘉義就出產了,導致價格崩盤。」翁章梁分析,面對氣侯問題,因應之道就是「精準種植」,運用台灣最進步、擅長的高科技,打造智慧科技農業。造流機(圖左)可以維持養殖池的正常含氧量,每台的耗電只有傳統水車(圖右)的六分之一。(圖/嘉義縣政府提供)他進一步指出,但因為台灣的農業多是由小農經營,很難負擔高科技基礎建設的成本,這時政府就要介入,協助小農跨過門檻,除了資金的輔助之外,更要訓練農民運用,因此他成立了「國本學堂」,教導青壯農智慧科技農業所需的知識與觀念,幫助小農順利轉型,運用自動化與科技監測系統提高收成率,壓低「外格率」,讓產量變大,更省人工。他舉例說,現在嘉義的養殖漁業已開始引進「造流機」代替維持含氧量的水車,一台造流機的成效可抵6台水車,但用電量只要1/6,而魚苗的育成率也從過去的5成提升到9成。翁章梁笑著說,2015年嘉義縣成立了「青農協會」,當初只有84個會員,經過7年努力,現已有1600多人加入,可見愈來愈多青壯年人投入農業。他說,嘉義山區除了茶葉全國知名,咖啡更享譽全球,今年農委會在全國選出15家業者參加國際競標,嘉義縣就占了11家;在平地有小蕃茄與極光哈蜜瓜是全台之冠,在海線則有蚵仔、烏魚子跟虱目魚,雖然嘉義只占全國虱目魚產量的二成,但負責處理加工全國六成的虱目魚,嘉義縣政府也設立了「水產加值工業園區」,未來可望再擴大規模。翁章梁說,台灣的永續發展一定需要年輕人加入,他希望透過全面設計,讓年輕人可以穩定從農,從25歲做到70歲,「我出生在台灣變動的社會,看到地方的沒落,農村的人產生自卑感,但現在至少自信心在恢復。」
只怕價格崩盤1/屏東石斑魚養殖老漁民:「這次禁令特別嚴重,很恐慌」 文山伯憂明年全輸了了
時序邁入八月,台灣石斑魚進入盛產季節,去年此時南部漁民正為外銷大陸忙著做準備,今年卻陷入一籌莫展,6月13日大陸以驗出違禁藥物為理由,全面封殺台灣石斑魚。CTWANT記者到全台石斑魚最大養殖區屏東縣,「其實大陸突然禁止進口已經很多次了,我們也都習慣了,但這次特別嚴重,會很恐慌。」在地一名從業超過20年的漁民欲哭無淚。尤其美國眾議長裴洛西旋風式訪台後,大陸展開軍演,又是飛彈試射又是包圍台灣,「想見短期內石斑魚重新開放進口,仍不樂觀!」這位基層漁民無奈地說。CTWANT記者在屏東縣佳冬一處前超過10 公頃的大規模養殖場,望著漁民撈起的石斑魚已超過一個手掌大,感受到養魚養了半輩子他,陷入看不到未來的低潮。「生活就這樣過了,也不能怎麼辦。」儘管受訪漁民多認命,但擺在眼前的,還有一籮筐的難題,實情是,「這2個多月來都沒有大量訂單,尤其往年十月為產季最大量,該怎麼辦?內銷價格勢必崩盤,還要應對天氣變化,例如颱風等因素造成魚隻死亡。」現在只能等政府救命,最壞的打算就是「忍痛犧牲高成本的石斑魚養殖。」業者推出處理好的小包裝及相關產品方便民眾選購。(圖/報系資料照)「沒錢賺,有誰要養?」屏東一名不願具名的養殖業者表示,過去台灣石斑魚等高經濟魚種,近年最高可外銷28177公噸,今年上半年只剩6284公噸,經濟來源全都壓在大陸那邊,主要因大陸市場大,且大陸魚不是太優,台灣石斑魚比較好吃,養殖管理上台灣還是勝過於大陸。台灣石斑魚養殖技術較優,早在2010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被列入早期收穫清單,開始外銷大陸,由於大陸市場胃納量大,每年輸出大陸的石斑魚逐年增加,最高可達300萬公噸,幾乎占外銷總量的九成多,但近年大陸在地石斑魚養殖規模漸大,台灣輸出量下滑,今年上半年掉剩不到1萬公噸,下半年更預估直接歸零。漁民表示,過去價錢好時,利潤確實不錯,但今年養殖成本墊高,池邊價和市場價又壓低,只怕賣不掉,恐怕會慘虧。屏東一名石斑魚養殖業者說,「6月被禁後,現在外銷只剩香港,百分比只剩個位數,內銷市場規模又不大,價格更是腰斬,往年農曆年間石斑魚1斤賣價最高200元,現在只剩100元。現在漁民只能放慢養成速度,但『長越大越難賣』,且光是飼料,今年就已漲兩波。」漁民說,現在只能靠內銷,加上政府協助擴大外銷市場,與加工廠契作打進其他市場,透過加工處理成魚片或冷凍魚隻,但因疫情,國內餐廳、婚宴市場持續低迷;歐美市場也很難打進。屏東縣是全台最大規模的石斑魚養殖區,面臨大陸全面封殺,漁民們只能繼續放養,等待政府解決問題。(圖/記者方萬民攝)CTWANT記者南下屏東田野調查同時,還巧遇知名購物台也來採訪,主持人就透露,政府請託業者加強促銷石斑魚,還安排加工廠找購物台販售,連高雄市長陳其邁也登上購物台主持促銷,希望民眾共同支持購賣,力挺漁民。號稱南台灣最大經銷商的直播主「文山伯」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直言,國內物價上漲、電費也漲,再加上年底選舉因素,短期內石斑魚重新開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政府幫忙如今「只聞樓梯響」,到了明年農曆年,就「全了了去」。業者告訴CTWANT記者,目前南部至少已有2000養殖戶改養其他魚種,例如吳郭魚、虱目魚等,甚至技術門檻更高的白蝦、螃蟹,卻也導致整體市場價格狂掉。其他漁民則只能自己改變,例如轉型作為太陽能發電等,「心裡很無奈,但人家是大國,能怎麼辦?外銷大陸市場價格至少是國內2倍以上,但『看得到卻吃不到』。」
只怕價格崩盤2/銷陸停擺石斑魚業慘虧8億 靠政府救命+轉進穆斯林新市場
石斑魚外銷大陸全面停擺,災損上看8億,基層漁民只得靠政府「救命」。政府已提出多項措施,包括輔導漁民轉型、加碼補助等,以及開拓更多海外市場,目前寄望「穆斯林」這塊新市場大餅。CTWANT記者訪查,官員及漁民的底線就是,避免漁民賤售石斑魚到坊間釣魚場等,打壞市場行情。屏東枋寮漁會總幹事陳啟宏表示,現在石斑外銷已寥寥無幾,希望透過政府力量讓市場儘快重啟,目前政府提出的補助方案,其實漁民心中都有底,轉作其他魚種轉型、或從事其他市場,但他建議,首要之舉還是要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陳啟宏說,政府已提出多項補助,擴及畜養、用電等項目,讓漁民不急於拋售石斑魚,現在是活魚量產期,國內的部分,餐廳、婚宴市場隨疫情趨緩慢慢重啟,還是有利可圖,希望讓漁民有合理收穫,石斑魚還是有發展機會而不停擺。他也指出,其實石斑魚外銷大陸早已逐年降低,過去光是屏東縣枋寮鄉,每年外銷量可達6600公噸,近年幾乎掉剩不到一半,加上成本物價上漲,壓縮獲利,幾乎打平成本,例如龍虎石斑每斤240、250元之間,今年掉到140元,台灣產地價150至180元之間,也不像過往200元水平。台南一名漁民向CTWANT記者私下吐露,台灣石斑魚其實分為4款,最頂級的1、2款是海邊沿岸引海水養殖池,再者是放海上箱網捕撈,這些魚都是外銷大陸的主力魚種;但也有一般魚池、釣魚場,則是3、4級,較多有藥物殘留,有時業者出口供應不及,就會選擇低級魚種湊數,才會被大陸檢驗時發現問題。另外,業界盛傳的「借單」陋習行之有年,也就是合法業者魚貨數量不足時,向未合法業者收購「來路不明」的魚隻,恐因此導致檢驗無法過關。高雄市海洋局長張漢雄表示,將補助漁民與加工廠契作,製成魚片或冷凍貨櫃外銷到東南亞、日本市場。(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漁業廣播電台臉書)面對漁民困境,高雄市海洋局長張漢雄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表示,除了中央將補助漁民與加工廠契作,製成魚片或冷凍貨櫃外銷到東南亞、日本市場,冷凍魚片每公斤補助40元、分切每公斤50元,並提供漁民申請12個月優惠利率貸款方案。張漢雄也說,將搶進「穆斯林市場」,「由於穆斯林不吃豬肉,其他食材就有很大機會可以替代,但他坦言,穆斯林是一塊新市場,加上飲食習慣不同,需要時間開發,至於歐美市場則因距離太遠,容易錯過25天的保鮮期間,也是挑戰。」高雄市海洋局表示,將透過補助建構冷鏈設備、開拓穆斯林市場,以及輔導水產加工開發小包裝冷凍生鮮產品等3項策略,面對外銷受阻後續因應策略。海洋局也說,強化海外市場拓銷,將持續輔導國內外國際食品及漁業相關展覽參展商機及開拓全球穆斯林市場,輔導水產加工及養殖業者申請「清真認證」。於2018年至2020年已輔導12家廠商、115品項,包含石斑養殖戶和石斑相關加工產品,以阿拉伯、杜拜和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清真市場為主,增加外銷商機。主管機關農委會則表示,若沒有因應措施,可能影響的總金額將近8億元,農委會全面啟動新興市場外銷、既有市場擴充、內銷加工網路平台購買,出口獎勵經費約有9000萬元,至於是否進一步動用農損基金來補助,將呈報行政院決定。近5年台灣石斑魚出口至大陸價量均明顯下滑。
只怕價格崩盤3/送檸檬配鳳梨釋迦「酸甜滋味」拚內銷 美好外銷價「已經回不去」
萬物齊漲下,鳳梨釋迦的價格卻腰斬。去年九月大陸突然公告說,台灣釋迦檢出太平洋臀紋粉介殼蟲,全台一年可銷往大陸的一萬五千多噸鳳梨釋迦,暫停輸入。CTWANT記者訪查,釋迦大本營台東果農一年來拚內銷並出口到日本、東南亞、杜拜,但「以前美好外銷價,已經回不去!」昔日一台斤50~90元,現在能35元就很不錯了。台東鳳梨釋迦在農改場改良後,20多年前開始外銷,2005年大陸開始採購,2009年更是開放進口,此後鳳梨釋迦外銷及售價一路暢旺,價格最高時一斤曾達200多元。據農委會統計,2020年外銷大陸釋迦1萬3,588公噸,占外銷比例95%,去年前8月達1萬4,673公噸,比前一年還多。豈知,去年9月19日,「突然來一紙禁令,讓大家措手不及。」台東地區農會負責鳳梨釋迦品管、包裝場的果農蔡鴻義向CTWANT記者表示。62歲的蔡鴻義,二十多年從西部移民,到太太娘家卑南鄉從農,「一開始就選擇種鳳梨釋迦,就是看中外銷市場的價格透明化。」因著外銷價格透明加上栽種環境適宜,台東縣栽種鳳梨釋迦面積約2,800甲,卑南鄉最多,產量占七成,其他則分散在東河、鹿野與太麻里。台東鳳梨釋迦過去外銷大陸超過九成,現在部分轉往日本、馬來西亞、東南亞等第。圖為2021年台東10噸鳳梨釋迦裝櫃,外銷中東杜拜地區情景。(圖/報系資料照)蔡鴻義的農田約六、七甲面積,一年收成約十三萬台斤,以二十呎貨櫃估算的話約可裝滿十三個貨櫃。蔡鴻義說,「(大陸禁令頒布後)這一年來,努力打開外銷杜拜等國家市場,只是空運費較貴,時間不一定準,超過25天會過了保鮮期,這些運輸成本都讓果農很擔心。」同樣在卑南鄉,自稱「從小是喝鳳梨釋迦奶水」長大、30歲出頭的二代果農王先生說,「鮮果出口才是王道」,「政府努力幫忙拓展日本、東南亞等外銷市場的同時,我們也積極串連起國內大型連鎖通路,建立內銷市場,非常感謝國人同心齊力幫忙吃鳳梨釋迦。」根據CTWANT調查,這些年鳳梨釋迦外銷大陸,貿易商開的收果價約每台斤50~90元,如今在台灣內銷通路收購價每台斤約18~35元,扣掉每斤包裝、運輸等成本30 元來看,整體利潤大幅減少約六、七成。「果農現在每台斤還能有獲利空間,就謝天謝地了!有些包裝場老闆還倒貼,尤其外銷多是靠貿易商開發日本、新加坡、杜拜等,他們也知道農民急著出口,不是每一家都開出很好收購價」「今非昔比呀!本來鳳梨釋迦待價而沽……。」多名鳳梨釋迦果農說。釋迦農洪穩爵表示,釋迦園內有小面積轉作榴槤、酪梨,做鳳梨釋迦減量準備。(圖/翻攝自台東好釋臉書)60多歲洪偉鐘在太麻里的釋迦田達十公頃,年收量約八十、九十公噸,「我們是先種大目釋迦,十多年前看到銷往大陸的鳳梨釋迦價格比較漂亮,不用包裝,一斤出口價100多元,就改種鳳梨釋迦。」洪家的產量與面積大,長子洪穩爵也返鄉幫忙,「不能外銷大陸後,去年靠著架設『台東好釋』網站,開始經營國內宅配市場,還在箱子裡放檸檬,教顧客說可以榨汁滴在鳳梨釋迦上,嘗起來酸酸甜甜很消暑。」洪家觀察到國人怕甜不敢多吃,因此送檸檬拉近與第一線顧客距離,努力內銷消化了約五成產量之外,同時也和大部分很認份的釋迦農,絞盡腦汁開拓國外多元化市場,像是日本、馬來西亞等地。「日本僅收取冷凍水果,不收鮮果,而且檢疫要求嚴格,我們一年來運往日本380幾箱(約2.3公噸,占洪家總產量不到3%),都通過檢測,我們的鳳梨釋迦品質真的很好。」洪穩爵說現在拚內外銷各占一半,「大家也有小面積轉作榴槤、酪梨,做鳳梨釋迦減量準備,希望政府還能繼續像去年一樣,給予釋迦農補助幫忙。」
強調堅持逐批檢驗 台灣鯛穩住內外銷
石斑魚因藥檢問題外銷大陸受阻,雲林縣口湖鄉「漁類生產合作社」總經理王益豐15日表示,逐批檢驗是永續外銷的重中之重,台灣鯛曾於2017年因國外競爭出口受挫,後來堅持逐批檢驗強化國際競爭力,並與漁民契作養殖避免供過於求,加上內銷市場擴大,現在內外銷情況相當穩定。大陸13日起禁止台灣石斑魚銷陸,15日更傳出輸陸白帶魚包裝樣本驗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讓全台水產養殖業者人人自危,王益豐認為,國際市場對於進口水產藥檢相當嚴格,漁民與加工業者必須自我要求,才能在國際市場與他國競爭。王益豐表示,「漁類生產合作社」以飼養台灣鯛為主,早年漁民沒有計畫經濟觀念,一見價格好便一窩蜂搶養,往往造成供過於求、價格崩盤,因此他決定與漁民契養,先接訂單再飼養,如此既能維持市場價格,漁民也不會血本無歸,加上不用削價競爭,品質自然相對提升。王益豐說,為讓消費者對台灣鯛品質有信心,取得SGS、ASC、BAP等相關國際認證是基本的,最重要的是打撈魚隻時,一定要逐批檢驗,不僅可確保品質,且可從中掌握何處有疏失,如此才能持續進步,只要把最好的東西呈現在消費者面前,不管是外銷或內銷都不用怕。王益豐指出,台灣鰻魚銷日、韓,也曾因藥檢問題受挫,台灣鯛2017年因大陸、東南亞的競爭,出口大受影響,後來藉由加強藥檢與計畫養殖,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才能絕處逢生。此次石斑魚等魚類銷陸受阻,應設法把危機化為轉機,如此才能精益求精、永續經營。
快篩試劑荒有望緩解 週末前123.5萬劑將進入市場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延燒,不少民眾都抱怨買不到快篩試劑,今(22)日行政院官員表示,這兩日將會把約35萬快篩試劑,派往全國通路,週末則會再增加30萬試劑,加上由政府進口的快篩試劑,約24日前增加到貨58.5萬劑,可以有123.5萬的快篩試劑流入市場。快篩試劑荒有望緩解。(示意圖/記者周志龍攝)從政府宣布將徵收快篩試劑,就有不少藥局與通路不敢叫貨,怕之後徵收實名制後價格崩盤,事先叫貨可能會虧本,而超商業者則表示都叫不到貨,讓客人到超商總是買不到的情況發生。行政院官員今(22)日就對《中央社》表示,快篩實名制將盡快實施,未來民眾可以一張健保每個月購買一盒五入的快篩試劑,價錢可壓在約一劑100元左右。另外,行政院長蘇貞昌也要求確保快篩試劑量足價穩,指示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督導快篩劑鋪貨的情況,盡量讓有需求民眾能夠買得到,同時也要盡快讓「快篩實名制」在5月初上路。而目前市場急需的快篩試劑需求,國內業者也將陸續鋪貨到市場,約有123.5萬劑可在近日進入市場中,進口快篩試劑當中,還有企業提供的50萬劑,以及共同契約的10萬劑,月底前喊出將有千萬多會到貨,也呼籲民眾不需要囤貨。而快篩實名制主要供應一般民眾需求,居家隔離者、居家照護者等使用快篩試劑需求,依然會由地方政府提供。
徵用後遺症 業者憂快篩試劑價格崩盤不敢叫貨
中央將徵用快篩試劑,已使市場出現徵用症候群亂象,許多藥師反映因擔心價格崩盤,不僅影響進口廠商進口意願,通路業者現有庫存賣完後,也不敢叫貨,此已導致民眾一劑難求。藥師沈采穎建議,政府不一定要徵用快篩試劑,或是採實名制購買,只要訂定價格天花板就可解決問題。沈采穎指出,政府並未徵收所有廠牌,僅對特定幾家快篩廠牌進行議價,因此當政府開始徵用快篩試劑,價格崩盤後,就會影響到其他進口商的銷售意願,「依照現在價格絕對賣不出去」。她並進一步分析,政府若比照當初的口罩國家隊模式,可能還會給予國產業者人力、原物料資源等補貼,以擴大國產試劑產能,這樣的話進口快篩試劑在成本上根本無法與台廠競爭,因此現貨一賣完,很可能就不再進口,此時國人要到藥局購買,就會買不到。沈采穎建議,政府不一定要徵用快篩試劑,或是比照口罩模式採實名制購買,只要訂定價格天花板,就可解決問題,將進口、國產試劑分開訂定天花板,回歸一定程度的市場機制,畢竟要讓業者有利可圖,民眾才買得到快篩試劑。她也指出,國外的快篩試劑都會揭露能測定的Ct值範圍,甚至還對針對變異株進行敏感度測試,例如亞培、羅氏的快篩試劑就能針對Ba.2病毒株進行檢測,但國產快篩試劑的性能外界卻完全不得而知,食藥署應負起把關責任對外說明。還有藥局業者更擔心,近日不少熱區民眾搶買快篩,擔心發生群聚感染,導致停業,乾脆關門不賣。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包含藥師、醫療院所在內,不會因有確診者足跡就要隔離或是停業,而是有接觸一定時間,且沒有適當保護的前提下,才會停業,他提醒,藥師應把口罩戴好,尤其是專業場合要更嚴格。
台南豪宅王3/最強董ㄟ49歲手握5家上市櫃 樹脂供料從鞋材跨摺疊手機
「台南豪宅王」張祐銘,不僅是上曜(1316)建設董事長,他還是PU樹脂廠永捷(4714)、信立(4303)的掌舵人,去年再入主大宗原物料買賣的斐成(3313)與IC設計的世紀民生(5314),目前已是5家上市櫃公司董座。這位從網咖起家的49歲張祐銘,正另類崛起。在台南豪宅市場稱王前,張祐銘先是在全台網咖稱王。2000年網路科技泡沫的年代,27歲的張祐銘靠著「大都會網咖」白手起家,30出頭就賺進數億元,十年後,他帶著上億資金首次進入資本市場,入主PU塑膠皮廠上曜,同年上曜又買下永輝光電,隔年順利擔任上曜子公司樹脂廠永捷董事長。由於台灣鞋廠外移大陸後,國內合成皮需求就剩基本盤,客戶有限下,上曜只能和同業削價競爭。2012年上曜從虧損的PU事業轉型建設,2015年卻入主PU同業廠信立擔任董事,此舉令外界困惑不解。「當時開業務會議很好笑,都在討論這次要賠多少錢跟信立搶客戶,上曜一年虧5000萬,3年就虧1.5億,我想想不如拿來投資信立。」張祐銘解開謎底。上曜先是投資信立股份,多次拜訪,朝向股權和業務整合發展,2013年上曜正式收掉PU事業後,信立開始轉虧為盈,2015年張祐銘拿下一席法人董事,歷經多次股權調整,張祐銘於2021年接任信立董事長。永捷為PU樹脂廠,原為製鞋業上游合成皮的原物料供應商,近幾年將樹脂研發應用在可撓式OLED上的防刮硬化膜層 。圖為永捷安定廠。(圖/上曜集團提供)目前,信立以PU防水透濕膜為主,因應節能減碳趨勢,逐步轉型研發環保、無溶劑產品,並規劃部署太陽能光電;上曜則轉型為地標型豪宅開發商,不過張祐銘也透露,「上曜除了建設本業外,未來也計畫作為控股,收購現成公司做體質改良。」而在2010年買下的永輝光電,前幾年從事保護玻璃與光學膜製造,初期擁有很高的市場價值,後來價格崩盤,虧損2、3億元,張祐銘便將工廠收起止血轉型室內裝修公司。張祐銘也沒有一絲浪費原有資源,挾著光學膜片的技術,便將樹脂廠永捷的重心從提供合成皮的樹脂原料轉往可撓式OLED面板市場,也就是曲線螢幕或折疊手機。從樹脂切入OLED,會不會太跳tone?張祐銘手裡拿著三星的折疊式手機解釋,「手機面板表面需要很硬的防刮硬化膜層 (Hard Coat Film,HC) ,不讓指甲敲點螢幕時受損,但當需要做到面板彎折時,必須同時滿足極硬又極軟的條件,後來發現樹脂經由物理化學效應固化的原理,可應用於可撓式面板。」張祐銘指出,目前只有韓國三星開發出可撓式OLED,但是上游原料卻向日本進口,層層剝削下,成本非常高,因此眾家手機品牌都說要做摺疊手機,但都停留在概念機,幾乎沒有量產上市。永捷是少數能提供技術並送樣的廠商,目前正積極和多家手機品牌大廠做量產前測試。張祐銘去年自裕隆集團手中買下世紀民生,在車載晶片及車用模組已有相當基礎,未來張祐銘有計畫尋找半導體科技廠往AI和監控延伸合作。(圖/翻攝自世紀民生官網)「我們的競爭力是連上游材料都能取代,可依客戶設計規格在塗佈技術上搭配PI膜、PET膜及UTG玻璃等基材製成HC膜產品,技術突破外也有成本優勢,未來大有可為。」張祐銘告訴記者,「我們就要替代它(三星手機上用的HC膜),作為second source。」2021年上曜從裕隆集團手中買下的世紀民生,張祐銘也有一番打算。世紀民生原主要業務為監視器模組、高階鏡頭,「未來希望能朝半導體電子業尋找合作,尤其在車載晶片及車用模組已有基礎下,若有AI和監控相關題材可以進一步延伸,不排除會用併購來擴展業務。」至於斐成,「計畫從大宗原物料買賣轉型為開發商,將以危老都更整合為主,推出精緻小豪宅,有別上曜地標豪宅定位,一樣不排除有整併其他產業公司的可能。」他說。「每個企業經營都會經歷高低潮和瓶頸,適度多角化發展公司營收第二、三曲線,可為公司降低經營風險,未來每間公司都會朝購併與競合方向拓展新業務。」儘管世紀民生與斐成去年才入主,礙於「借殼條款」2年內不能有營收變化,這位新崛起的闖將,仍滿腦子斜槓到下個新業務。
批中央顧選舉不顧物價 民眾黨籲供應鏈長遠調節
全台缺蛋問題未解,多項民生物資也在年後接連喊漲。民眾黨今(11)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去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破13年新高達1.96%,通膨早就有跡可循,但政府忙於公投補選等政治活動,輕忽物價上漲的嚴重程度,若以三餐都吃50元泡麵計算,民眾每年會在泡麵上多花5475元;且根據調查,今年企業預期平均調薪僅3.1%,創下8年來次低,根本跟不上物價漲幅。立委邱臣遠首先提到,年後萬物宣佈起漲,導致民眾又開始瘋搶衛生紙等民生物資。他批評,去年中因疫情影響餐飲業,雞蛋價格崩盤,農委會曾補貼農民淘汰蛋雞,直到價格回穩後又因氣溫變化、禽流感和原物料大漲等因素,導致雞蛋缺口補不上。然而農委會未能事前防範雞瘟,也不去干涉飼料價格,反而一邊補貼、一邊要求業者「凍漲」,降低業者養雞誘因,造成一蛋難求的局面。邱臣遠指出,去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突破13年新高達1.96%,且有7個月份突破2%警戒線,其中5個月都集中在下半年,可見通膨早就有跡可循,但政府忙於公投補選等政治活動,輕忽物價上漲的嚴重程度。若以三餐都吃50元泡麵計算,民眾每年會在泡麵上多花5475元,等於可以再多買100盒泡麵。邱臣遠表示,「萬物皆漲、薪水不漲」已是全民感受,且根據104調查結果,2022年企業預期平均調薪僅3.1%,創下8年來次低,若以台灣年薪中位數50.1萬計算,一年僅能加薪1萬5000元,根本跟不上物價漲幅。立委張其祿指出,雖然行政院已宣布至4月底止免徵進口「黃小玉」營業稅,奶油、烘焙用奶粉等進口關稅減半,天然氣及瓦斯、雞蛋也凍漲,但缺蛋是因國際原物料、運費導致飼料上漲,加上氣候異常及禽流感影響導致產量不足,蛋價又凍漲,只會使蛋農更不願意投入生產;且減稅恐導致整體稅損突破百億元,非有效且公平公正的經濟政策,政府不該老是「挖東牆、補西牆」來處理民生供需問題。張其祿痛批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019年初爆發雞蛋短缺及價格大漲問題,監察院認為農委會未善盡主管機關對蛋品產銷調控職責進而提案糾正,然而今年卻再度發生缺蛋危機,他也呼籲行政機關應查明,缺蛋危機是否有人謀不臧或大發國難財的情況發生。張其祿更呼籲政府注意後續可能發生的「氣候通膨(greenflation,或稱綠通膨)」綠犀牛困境,莫讓「減碳就要面對更貴的生質燃料,吃飯則要面對更高的糧食價格」隨著供應鏈轉嫁給台灣業者及民眾。台北市黨部副主委、港湖區議員參選人陳宥丞則指出,他曾在地方服務時親眼目睹小吃店每週從金門「進口」坐飛機的蛋,才能做到穩定供貨,老闆娘大呼一輩子作夢也想不到有這一天。此外,計程車司機因追不上物價,也必須拉高工時才能勉強餬口,不少司機身體也都出現狀況,社會隱形成本也變相增加。他進一步指出,台北市社會局去年急難救助申請數大增,109年總申請案件數共計2663案、核准通過2622案;去年總申請案件數共計43742案、核准通過34017案,顯示這波疫情對於社會弱勢族群造成的衝擊,執政黨顧萊豬和日本福食,也應兼顧民生。
農電共生拚「綠金」!台南經發局舉辦「2021台灣營農型光電產官學工作坊」
國內太陽光電發展迅速,但是營農型光電卻仍受限於大環境不利因素而多所限制,台南市政府經發局為了台灣營農型光電的長遠發展,30號舉辦「2021台灣營農型光電產官學工作坊」,邀請專家針對相關課題發表看法。林桐榮執行長指出,利用香草田「農電共生」,既不會擠壓國內農作物空間,種植也更顯容易。黃偉哲市長表示,為加速台灣產業轉型升級,追求永續發展的經濟新模式,政府已將綠能科技納入5+2產業創新計畫,並以台南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為發展基地,作為綠能技術研發及產業測試、驗證及媒合的重要聚落,也期許未來綠能產業和農業設施結合,同時兼顧生態、環境和產業間的多方平衡。在台南市政府全力支持綠能產業的力道下,農電共生也成了備受關注的議題,於是台南市政府經發局便找來專家,舉辦「2021台灣營農型光電產官學工作坊」,希望藉著經驗分享,為台南在農業與綠能上找到最適合的合作模式。「2021台灣營農型光電產官學工作坊」討論十分熱烈。不過,營農型光電尚在農委會討論修法中,而營農型光電目前仍受限於大環境不利因素而多所限制,因此與許多志同道合廠商共同成立台灣營農型光電協會,希望提供更多資源與協助為營農型光電走向更寬廣的格局。台南經發局30日便特別邀請格園社會企業有限公司林桐榮執行長,分享他位於屏東內埔鄉的「綠電香莢蘭(香草)」的相關經驗,期待為台灣「農電共生」找到完美解方。「電轉轉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怡錫也在會中分享台灣光電的運用。屏東內埔鄉的「綠電香莢蘭(香草)」案例,可說為台灣農電共生的方式,找到了一個新出口,尤其近年在全球減碳壓力下,帶動綠電需求,也讓太陽能電廠成了能源新顯學。但農電共生如何能不破壞農地,讓農地保有農用功能,卻成為了業界一大門檻。林桐榮於會中指出,原產地於墨西哥熱帶雨林、天性喜愛「遮蔭」的香草田,符合業界對於「農地農用」的期待,也為台灣「農電共生」找到一條解決的途徑。台南市府近年推廣太陽光電成效卓著,成果斐然。他表示,過去農電共生常因「種電為主,農業為輔」,沒有全盤考量作物後續產銷,平價好種的農電作物大量釋出,導致價格崩盤,反而打壞農業產銷生態。林桐榮分析,選擇可外銷的高經濟作物,才不會步上「假種地、真種電」的後塵,因此他研究了上百種作物與國際農作市場,耗時一年,終於找到農電共生的完美解決之道--「香草」。台灣營農型光電協會理事長陳長仁十分看好台南發展光電的潛力。放眼全球市場的香草,為高經濟作物,不僅賣價好,更不會造成國內種植作物的排擠,且考量使用太陽能板的日照率,未來農地發展香草田的潛力無窮。而台南經發局在本次座談會除找來林桐榮執行長論及農電共生的優勢與前景外,同時也找來「電轉轉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怡錫分享台灣光電的運用,現場討論熱烈。台南經發局主辦這場分享會,不僅點出了農電共生的未來趨勢,也讓更多人明瞭台南對綠能產業的重視。經發局陳凱凌局長也指出,台南已經從農業轉型工商,近年來大力推動太陽光 電,包括屋頂型、地面型及水面型案場,且結合農業設施使用,在減碳、非核、潔淨家園上,全國民眾都是受益人,也期許未來綠能產業和農業設施結合,同時兼顧生態、環境和產業間的多方平衡。
盤商操控價格?產期還沒到「檸檬批價驚跌1/3」 農民憂價格崩盤
檸檬盛產期還沒到,但2周來屏東產地批發價已從每台斤30多元跌到約20元,一下子大跌1/3,農民十分納悶,質疑盤商從中操控價格,擔心盛產期價格恐崩盤;此外,高麗菜價一蹶不振,台東有農民感嘆不敷成本,11日開放全民免費開拔,藉此抗議北農設進貨品質門檻,不給小農活路。屏東縣檸檬產量全台第1,占7成多,主要種植在九如、高樹、里港、鹽埔及竹田,盛產期為6到8月,但近2周來批發價即已大跌,農民擔心盛產期價格恐崩盤。農民說,去年及前年檸檬價格均崩盤,每台斤跌到10元以下,今年盛產期未到,價格就跌這麼多,懷疑有人操控。九如鄉農會擔心「果賤傷農」,計畫將9棟閒置倉庫委託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及屏東科技大學打造智慧倉儲冷鏈系統,並研發檸檬乾、檸檬潤喉枇杷膏、純檸檬磚等多種加工品,去化多餘檸檬並提高附加價值。屏縣府農業處長鄭永裕說,最近產量稍多,主要來自去年秋末花朵結實,價格因此下降,但仍維持水準未崩盤,縣府會持續注意各類農產品價格。另外,高麗菜價格農曆年後就一蹶不振,台東果菜市場公司日前收購價上等品每公斤僅10元,1顆大又美的高麗菜等於只有20幾元,雇工、運輸、紙箱都要錢,根本不敷成本,許多農民乾脆棄收。台東縣關山鎮黃姓農民昨把4公頃、約13萬顆高麗菜開放民眾免費採,除因價格低迷,也藉此抗議北農設限品質差不給進貨的規定;黃不滿說,價格已經這麼低,還訂嚴苛標準,要辛苦小農如何維生?寧願不出貨給北農,讓台東鄉親免費吃到開心。不過,北農總經理翁震炘表示,因運輸成本較高,台東關山的高麗菜較少往台北運送,且蔬菜市場很競爭,農民應自己把關,若品質不好或蟲害多,進入市場後也沒人買,與北農設定的進貨規定無關。
外銷澳洲只有鳳梨乾 羅智強酸:「蔡英文臉不痛嗎?」
大陸國台辦宣布從本月起暫停台灣鳳梨進口,引起基層鳳梨農擔憂價格崩盤,台北市議員羅智強則發現,總統蔡英文去年3月宣稱突破檢疫障礙,將鳳梨賣到澳洲,結果被網紅抓包,去年鳳梨僅賣56公斤,還只是鳳梨乾。網紅「Lin bay好油」1日在臉書上表示,查詢關務署出口資料後發現,去年出口到澳洲的鳳梨只有56公斤,還只是鳳梨乾。羅智強今(3)日就在臉書上痛批,網紅抓包直接賞了蔡英文一巴掌,「蔡英文臉不痛嗎?」雖然農委會解釋,鳳梨本身比較重,換算成運費將會非常貴,代表賣到當地市場的價格會很高,市場競爭力會比較差,導致生鮮鳳梨還無法在澳洲順利拓展開來。羅智強認為,農委會講的不是沒有道理,但蔡政府事情沒做好就在大內宣,這也不讓人意外。不過羅智強指出,農委會不經意的講出一句實話,就是「運費」很大程度的影響鮮果的競爭力,在台灣旁邊的大陸,當然會是最適合水果出口的市場。鳳梨出口大陸地區的比重,2016年是95.51%,2017年飆高到97.31%,之後也都超過九成。「農委會年年在說要分散市場,年年都在努力中。」羅智強質疑,農委會做了什麼措施來改善集中現象?現在鳳梨不能出口大陸了,才來抱佛腳,來得及嗎?
產量占全台7%!陸禁止台鳳梨進口 雲林縣長張麗善找解決之道
大陸自三月一日起暫停進口台灣鳳梨,雲林縣鳳梨產量占全台7%,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鳳梨大約是四月份收成,還有2個月時間,縣府會採取一些因應措施,嘗試能否循最近外銷蔬菜與茂谷柑至新加坡、馬來西亞模式,協助縣內鳳梨農解燃眉之急。張麗善說,雲林縣種植面積超過500公頃,未來鳳梨將無法出口到大陸,她也憂心忡忡,縣府還有兩個月時間因應,包括使國內通路更加順暢,嘗試外銷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她認為,這次事件還是要正本清源,做好檢疫工作,不論農藥殘留或介殼蟲,都要做好品管,這是非常重要的事,一定要徹底了解有沒有這個問題,如果問題可以解決的話,她希望兩岸之間,中央政府一定要站在農民的立場,不能因為政治口水戰而犧牲農民的權益,農民是國家的根,守護農民是有為政府應該做的事情。至於如何推廣鳳梨,張麗善表示,產銷失衡的時候鼓勵國人多吃,是一個最基本最基本的事,但如果量太多了,天天吃、餐餐吃也吃不完,最好是有行銷的通路和管道,才能夠讓農民賺到錢。張麗善說,蔬果價格崩盤、產銷過剩、無法出口的時候,價格不會好,農民也賺不到錢,也會血本無歸,最重要的還是要賣得出去、賣到好價錢,讓農民有收入,才是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