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
」 心臟病 演唱會 TANK 呂建忠 病毒上萬顆肺結節滿天星!蘇一峰:「手指1狀況」記得就醫
出現「杵狀指」症狀要小心!胸腔科名醫蘇一峰分享,有位不抽菸的40歲男性患者,喘了好幾個月才來胸腔科治療,結果就醫時男子有明顯的「杵狀指」症狀,「幾乎十指手指都是杵狀指」,X光一看更不得,「成千上萬顆肺結節,讓密集恐懼症的人頭皮發麻」,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蘇一峰醫師25日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這位男子喘了好幾個月後才來就醫,結果一看發現對方十隻手指幾乎都是杵狀指,於是馬上幫對方照X光,「X光就看到滿天星的肺結節,成千上萬顆肺結節,讓密集恐懼症的人頭皮發麻」。因此蘇一峰也提醒,「看到手指變成杵狀指,記得找醫師檢查一下。」貼文曝光也引發網友熱議,「人才40歲,手指卻像老人,沒什麼肉」、「倒是沒啥密集恐懼,但是可以請他剪指甲嗎?祝福他早日康復!」「難道多數有這些手指的老人都是肺結節嗎?」「怎麼感覺很多老人家的手指也差不多是這個形狀」、「看到肺白白一片就知道…」「還好找到蘇醫生,祝福早日康復。」據悉,杵狀指(nail clubbing,digital clubbing,clubbing)是手指或腳趾末節呈杵狀膨大的畸形現象,甲根部到末端呈弧形隆起,外形像鼓槌;多見於缺氧性慢性肺部疾患、先天性心臟病、某些癌腫患者,常與肺癌、肺部感染、間質性肺病、囊腫性纖維化或心血管疾病有關聯。
全台首例兒童「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 14歲少女術後3天出院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心臟科於今年九月,成功完成全國首例兒童「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這次手術為14歲患有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的女童小琪(化名)帶來健康的新希望。小琪出生時即被診斷為肺動脈閉鎖無心室中隔缺損,此病特徵為三尖瓣發育不良造成三尖瓣膜狹窄,雖然自出生後已接受一系列矯正手術與心導管氣球擴張術,但狹窄依然嚴重。多年前曾接受傳統的外科手術置換生物性三尖瓣膜,但由於瓣膜逐年衰退,功能喪失,病情逐漸惡化、身體越加虛弱。中醫大兒醫心臟科團隊經過多次討論與審慎評估,決定採用此一新式心導管介入術式「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成功為小琪完成手術。術後各項評估結果顯示,新置換的瓣膜運作良好,小琪在術後第三天順利出院,狀況穩定。「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可讓病人免受再次「開心手術」之苦,近年來在國外醫學中心針對術後再次退化之瓣膜有不少成功經驗,國內也有少數成功案例,但僅侷限在成人,尚未有兒童手術的成功案例。該瓣膜最初是使用在成人「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今年九月,中醫大兒醫團隊考量小琪右心房與右心室的壓力差可能惡化原本受損的右心室功能,且術前評估顯示其STS分數(美國胸腔外科學會手術風險指標)超過8%,表示再次手術的風險極高;因此心臟科團隊竭盡全力尋找解決方案,決定讓她接受新式心導管介入術式-「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術後有效緩解了長期右心房的高壓差,順利置換小琪衰退的舊瓣膜,創下國內兒童首例成功案例。中醫大兒醫兒童心臟科戴以信醫師表示:根據國外經驗,歷經多次心臟手術後,心臟產生的疤痕組織其收縮力道較正常組織弱,甚至可能導致心肌病變,進而產生心房或心室心律不整,惡化原先受損的心臟功能。同時因為心臟所在之縱膈腔,經多次手術會產生血管沾黏組織,不容易止血且術後出血風險高,使併發症與死亡率上升。中醫大兒醫兒童心臟科徐宗正主任說明,「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對已置換過三尖瓣膜的病人來說,是相對安全且有效的。其原理是用帶有新瓣膜的金屬支架,將舊的瓣膜壓扁,在相同位置進行置換,不用取出舊瓣膜。此技術僅適用於生物性瓣膜,金屬瓣膜雖然使用年限長,但無法重複放置。生物瓣膜平均壽命約10至15年,視病人的個體差異與生活習慣而定,部分情況可能提早衰退。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外經驗,「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置換方式可多次重複進行,以延長瓣膜的使用期限。
用生命開唱遭批賣慘 TANK經紀公司沈默1天回應了
TANK(呂建忠)長年飽受先天性心臟病威脅,接受手術植入去顫器後,仍被醫生警告「大聲唱歌很危險」,為此淡出舞台與螢光幕將近10年,他這幾年身體狀況漸佳,因而宣布復出,8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演唱會,由於久未見台灣歌迷,一出場就因緊張導致身體不適出狀況,手摀心臟且一半以上的副歌交由台下歌迷接唱,事後一名觀眾PO文怒嗆「沒有人一開場就賣慘」 ;對此,TANK的經紀人今(9日)獨家回覆本報「觀眾的批評我們都接受」 TANK台北演唱會是此套巡演最後一場。(圖/iMe TW提供)經紀人表示,觀眾的批評都是個人主觀感受的反饋,任何意見TANK都願意虛心接受、認真檢討;此外,經紀人也分享TANK演出後健康狀況,「他身體一切良好,台北場是本輪巡演裡曲目最多、頻次最集中的一場,也是特定的設計」;TANK這次為了暌違5年回來家鄉開唱用心良苦,不但請來好友李玖哲站台,還增加多首曲目,不顧身體能否調適,為的就是與許久不見的台灣歌迷相聚。此外,他這次台北場3000張門票全數賣光、一票難求,不少歌迷敲碗加場,對此經紀人表示:「本輪巡演在台北就結束了,沒有加場的計劃,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推出新專輯。」據了解,經紀公司團隊今已飛返大陸,TANK則留在台灣休息一陣子,之後再投入新專輯宣傳等工作。
TANK開唱第一首就「身體不適」 吞心臟病藥為3000歌迷挺下去
創作歌手TANK(呂建忠)暌違5年返台開唱,8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關於愛和勇氣,再出發」巡演台北站,滿場3000張門票老早就搶購一空,開場唱完第一首歌〈專屬天使〉後,他感動說:「很緊張,台北場讓我太驚訝、太特別,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曾經在這個地方跌倒很多次,所以要想辦法站起來,雖然有點困難,但希望能夠藉由上帝的榮耀,讓我順利唱完演唱會。」TANK開唱吸引3000位歌迷進場欣賞。(圖/iMe TW提供)TANK患有心律不整,長年飽受先天性心臟病威脅,他曾因此送醫急救,接受手術植入去顫器後,被醫師告知「大聲唱歌很危險」,因而淡出舞台與螢光幕將近10年,沒想到他近年宣布復出,雖每天都固定服藥控制病情,但舉辦演唱會仍令人擔心,而今晚演唱會的主辦單位也在現場安排醫護人員,以防發生緊急狀況。久違台灣歌迷,他今一上場狀況明顯不穩,直言:「其實身體有點不適,本來一開始還可以,一上來看到很多人,開始很緊張,我需要適應一下,所以把這首歌〈專屬天使〉讓你們唱完,用這段talking讓我適應休息一下。」全場歌迷報以熱烈掌聲,歡呼表達支持,氣氛溫馨。TANK也提到年輕時熱愛打籃球,可惜後來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再也無法打籃球,令他非常失望,令人婉惜。全場歌迷不斷以掌聲為他加油打氣,TANK隨後送上7月將推出新專輯的好消息,台上台下互動熱絡。
Tank消失多年現身剩57公斤 不找另一半「沒那個必要」
「Tank」呂建忠消失歌壇多年,終於將在6月8日於TICC舉辦「關於愛和勇氣,再出發」演唱會,今(5日)舉辦記者會,他在2014年與老婆離婚,問及目前身旁是否有人照顧自己?他表示:「對我來說家人比較需要陪伴關懷,對象就沒有積極去找。」即使有心儀的對象也不會去表白,「沒有那個必要了啦,重心不在感情上面,重心都在家裡。」Tank目前沒有想找另一半。(圖/焦正德攝)雖然沒有另一半,但Tank有寶貝女兒的陪伴,目前女兒已經12歲,苦笑說女兒雖然沒有很叛逆,但會比較在乎朋友,「小時候會讓我牽手,現在有朋友在的時候,就會刻意避開我。」他也說小時候女兒會聽他的歌,問及有沒有打算跟女兒合唱?他表示:「我在想能不能有這個機會,她唱的東西和我的類型完全不一樣,如果要挑戰需要時間磨合。」Tank因心臟問題,目前只剩57公斤。(圖/焦正德攝)被問到若是有人唱〈給我你的愛〉向女兒告白怎麼辦?Tank笑說:「我可能會飛踢吧,先看看這個人品格怎麼樣。」更希望女兒18歲才能談戀愛,他也說女兒比較不會說窩心話,「她表現出最真實的樣子給我看,有時候講這些我可能還會覺得有點肉麻,不是不想要她的關心,但我會覺得她只要過得很開心快樂,這樣就夠了。」Tank多年來飽受先天性心臟病之苦,目前還是會定期看醫生,「心臟就是這樣,如果要治療很難到痊癒,現在只能維持,用吃藥來維持狀況,因為心臟這個器官無法逆轉,只能用藥物控制。」此次現身他看起來瘦了不少,他解釋因為心臟的關係,需要吃利尿劑把體內水分排出,因此容易瘦,169公分的他目前約57公斤。
連續12年!愛心粽高度達5座玉山 弱勢媽感動:可以撐下去了!
端午佳節與家人品嘗粽子,感受溫馨過節氣息,也凝聚起全家人的心。道家人文協會於今(22)日舉辦新北市端午愛心粽捐贈活動,捐贈2萬7250顆愛心粽予新北市弱勢家庭、獨居老人及寄養家庭兒童,由社會局局長李美珍代表受贈。協會12年來累計捐出20萬150顆愛心粽,堆疊高度已超過5座玉山,歷年共計2萬2825戶家庭、5萬9885人次受惠。協會今年捐贈2萬7250顆愛心粽,12年來累計捐出20萬150顆愛心粽,堆疊高度超過5座玉山。(圖/道家人文協會提供)本次與會的受贈家戶代表小敏(化名),育有現年1歲、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及斜視的兒子,孩子自出生後便手術住院約半年才返家,現在每季都要回診追蹤病況,後續還需大筆醫療費用進行心臟手術,小敏目前只能專心陪伴孩子接受治療,家裡經濟僅仰賴丈夫的微薄收入支撐,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夫妻倆身心備受煎熬,根本沒有多餘力氣想著端午節該如何度過。收到協會致贈的粽子,小敏感激地說:「謝謝協會讓我們全家能過端午節,在困難的時候得知有一群善心人士在背後默默關懷,給了很大的支持力量,讓我們可以繼續走下去。」捐贈儀式現場,由協會理事長張旖與社會局李美珍局長一同將象徵本次捐贈項目的大型粽子蒸籠打開,代表著協會把剛出爐的端午愛心粽,即時溫暖地傳遞到弱勢家庭手中,而協會公益大使發心娃娃也特別現身獻上祝福。協會理事長張旖表示:「當我們無私地分享愛,每個人都可能因此變得更美好。協會連續舉辦端午愛心粽及母親節蛋糕捐贈活動,年年擴大公益規模,期盼讓更多弱勢族群感受到大眾溫暖的陪伴力量。今年協會同樣與廠商共同簽署食安保障合約,讓民眾能安心享用。本次活動捐贈的粽子,當天已由協會志工依人數比例需求,親送至新北市轄區14個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後續將由社工人員交送至弱勢家戶手中。新北市社會局李美珍局長,也對協會活動表達感謝:「謝謝道家人文協會愛心不間斷,12年來陪伴弱勢家庭,讓民眾在溫馨佳節能感受暖心的幸福滋味。」
醫嘆「好多人生病」 示警發燒「3大病毒」:有症狀就快去快篩
近期不僅腸病毒正流行,流感病毒也不遑多讓,小兒科醫師陳信宏發文表示,最近接連遇到好幾個患者高燒不退、劇烈咳嗽,提醒大家發燒一定要去快篩,才能對症下藥。小兒科醫師陳信宏在臉書發文表示,最近接連好幾個患者高燒不退、劇烈咳嗽,經過快篩檢查確認是hMPV病毒感染。根據診所統計,最近發燒第一名為流感,第二名為腺病毒,第三名為新冠病毒。陳信宏也提醒民眾,發燒一定要來快篩才能對症治療,「藉由快篩可以正確診斷、快速治療」。衛福部也曾說明,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是一種RNA病毒,hMPV感染可出現一系列呼吸道症狀,從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到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甚至可以導致住院和死亡,目前對hMPV感染尚無特定的治療方法,輕度感染建議症狀治療,至於嚴重病例,則需要提供積極的重症支持治療,可能需要氧氣治療、呼吸支持和機械通氣等。此外,衛福部也提醒大家,hMPV的傳染方式包含飛沫、直接、間接傳染,症狀有咳嗽、聲音沙啞、肌肉痠痛、嘔吐、發燒(2至3天或6至7天都有可能),且過敏體質可能被誘發哮喘、氣喘發作。因此早產兒、5歲以下嬰幼兒,尤其1歲以下嬰兒、擁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慢性呼吸道疾病(包含氣喘、慢性阻塞肺疾病)、免疫疾病或癌症的孩子等五個族群,都需要特別小心。
小兒科醫示警多名小孩「高燒、猛咳」 5族群要特別小心
小孩子的免疫系統在出生時並不成熟,需要時間來發展和強化,因此他們更容易受到病毒、細菌和其他病原體的感染。日前小兒科醫師林智葳就提醒,在門診遇到幾個高燒好幾天、劇烈咳嗽的孩子,在診間進行病毒快篩後都呈現了「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陽性,醫師也提醒家長們,有5種族群的孩童要特別注意。小兒科醫師林智葳近日在臉書粉專「醫心葳你Wei醫師~林智葳醫師」表示,自己最近門診遇到幾個高燒好幾天、劇烈咳嗽的孩子,在診間進行病毒快篩後都呈現了「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陽性。他也提醒家長,「雖然hMPV沒有特定的抗病毒藥物可以治療也不容易引發重症,可是它容易讓孩子高燒數日,有些甚至到第7天才退燒、可能引發嚴重下呼吸道感染(肺炎)的特性還是不容忽視,對於父母而言,知道孩子發燒的原因也會相對安心許多」。衛福部也曾說明,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自2001年被發現以來,已對全球造成相當的疾病負擔,尤其是在兒童、老年人和免疫不全族群的感染率和嚴重度相對其他族群高。衛福部的說明中也指出,hMPV是一種RNA病毒,hMPV感染可出現一系列呼吸道症狀,從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到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甚至可以導致住院和死亡。目前對hMPV感染尚無特定的治療方法,輕度感染建議症狀治療,至於嚴重病例,則需要提供積極的重症支持治療,可能需要氧氣治療、呼吸支持和機械通氣等。此外,衛福部也提醒大家,hMPV的傳染方式包含飛沫、直接、間接傳染,症狀有咳嗽、聲音沙啞、肌肉痠痛、嘔吐、發燒(2至3天或6至7天都有可能),且過敏體質可能被誘發哮喘、氣喘發作。因此早產兒、5歲以下嬰幼兒,尤其1歲以下嬰兒、擁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慢性呼吸道疾病(包含氣喘、慢性阻塞肺疾病)、免疫疾病或癌症的孩子等五個族群,都需要特別小心。
牙結石多久清一次? 醫師曝「兩大關鍵」決定洗牙週期
依中華民國健保署規定,健保給付每半年一次的洗牙,不僅可以維持口腔健康,還能有效及早防範牙齦病症。不過有日本牙醫師表示,清除牙結石的頻率,還是要依據個人「刷牙習慣」與「進食頻率」來判斷。並非只要每半年洗一次牙,就可以高枕無憂。據《壹蘋新聞網》報導,由日本800多名主治醫師創建的醫療資訊網站《Medical DOC》近日採訪執業牙醫師中牟田晃博,中牟田表示原則上至少半年需要清除牙結石(俗稱洗牙)一次,但這是在平常擁有「良好刷牙習慣」的前提之下,如果自認沒有,就該自覺增加頻率。中牟田先解釋,牙結石是牙垢與唾液中某些成分產生化學反應之後的產物,因此並不是靠刷牙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不過刷牙至少有減少牙垢的作用,因此不好好刷牙的話,牙結石就會持續累積。而高齡者也比起年輕人更容易累積,所以越年長的人就需要越經常洗牙。至於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該增加洗牙頻率,中牟田表示,主要是看一天進食的次數,特別是經常多餐或經常吃零食的族群,口中會更容易滋生細菌,也提升形成牙結石的機率。若有治療蛀牙,或牙齒有蛀洞的族群也是一樣。中牟田強調,最重要還是取決於「進食的頻率」和「刷牙的習慣」。不過他也說,若有正在進行牙冠或牙橋治療的族群,也容易增加牙垢累積的風險,必須向主治醫師諮詢,請他建議執行洗牙的頻率。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洗牙治療。牙醫師柯佩伶在個人粉專「牙柯醫生」指出,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指引,若心臟瓣膜有特定情況,在進行「侵入性牙科處置」前,需服用預防性抗生素,否則可能引發「細菌性心內膜炎」,有生命危險。柯佩伶透露,有5類人要注意不能直接洗牙,分別為:(1)裝有人工心臟瓣膜。(2)曾有過感染性心內膜炎病史,身為高風險群。(3)心臟移植後,有瓣膜方面問題。(4)先天性心臟病,沒有修補過或是修補不完全。(5)先天性心臟病已修補完成,不過在術後6個月內。最後柯佩伶提醒,許多人不知道洗牙在這種情況下,算侵入性處置,主要是因爲洗牙會接觸到牙齒周圍牙齦組織,因此可能造成細菌進入血液循環,除了洗牙之外,其他比較侵入性的牙科治療,包括牙周治療、根管治療、拔牙、植牙、補骨等牙科手術,都要特別小心注意。
不滿意禮物是「死魚」 中國輔導員活活操死心臟病學生
中國吉林日前發生一起死亡事件,一名罹患有心臟病的女學生,被宋姓輔導員(中國境內學校內負責針對學生行為、思想進行教育、協助的工作人員)活活操死。而其背後的原因,只是因為宋姓輔導員不滿該名女學生在清明節後贈送的禮物是條死魚,因此強迫其帶病出操,沒想到就此發生憾事。根據中國媒體報導指出,15日當天有多名網友在網路上爆料,指稱吉林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一名一年級的趙姓女學生,因為被宋姓輔導員強迫出操,結果在出操過程中先天性心臟病發作,當場猝逝。報導中也提到,趙女的母親王女也表示,女兒罹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大一入學的時候,就曾向學校遞交相關證明,批准免參加學校組織的體育活動。王女表示,今年清明節期間,女兒在宋姓輔導員的暗示下,花費人民幣一百多元幫其購買活魚。但後續因運輸問題,魚送到輔導員手中時已死亡,如此情況引起宋姓輔導員的不滿,之後宋姓輔導員就撤銷了趙女的的班長職務。後續宋姓輔導員又強稱「先天性心臟病的證明是假的」,強制要求趙女出早操,結果在12日上午6點多,趙女在出操過程中突發心臟病,最後雖然被緊急送往醫院急救,但最後仍不治身亡。王女直覺反應,認為女兒之所以病發,與先前送成死魚一事有直接的關係。而也有同學爆料指稱,在趙女病發倒臥在地之際,一旁的宋姓輔導員竟然還阻止現場學生靠近,讓趙女無法及時獲得施救,同學認為,宋姓輔導員的行為是導致趙女而網友的爆料與王女的指控,後續遭到學校駁斥,校方強調趙女的確因心臟病突發死亡,但送禮等環節與事實不符。校方表示「目前正在配合市裡(相關部門)積極調查,公安機關已經介入,等公安機關調查清楚之後,再進行答覆」。王女也表示,事後校方曾向家屬表示,可以提供人民幣10萬元的賠償,但雙方一直在後續的善後問題上沒有達成共識,因此也沒有完成和解的協議。而報導中也提到,當地媒體多次致電給宋姓輔導員,但電話一直呈現關機狀態,向校方詢問送魚的事情,校方也拒絕回答,目前整起事件已經由當地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男童心律不整「心跳飆破220」 零輻射手術避40倍癌症死亡風險
兒童與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心律不整,除了症狀惱人造成需要常常跑急診之外,嚴重情形可能導致昏厥甚至生命危險,心導管電燒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傳統心導管電燒以X光做導引,雖能根治,但病人有X光輻射線暴露。若能在低輻射或無輻射的定位環境下進行心律不整電燒,可以大幅降低傳統X光暴露所伴隨的風險。今年11歲的呂小弟因心律不整在去年接受無輻射3D電燒手術,呂媽媽說,呂小弟9歲在學校時突然胸悶,在沒有特別原因的情況下心跳飆高到220,被緊急帶往急診,即使坐著不動心跳也飆破200,而經常送急診且根本無法運動,後來接受電燒手術,現在已經可以恢復正常運動。呂小弟開心的說,現在自己已經可以跑兩圈操場。台大醫院小兒部醫師邱舜南指出,傳統使用X光定位心導管手術,患者一次會接受到6-25毫西弗放射劑量,相當照了200-800張胸部X光片,國際間對於輻射是沒有安全劑量的,且小朋友還在發育,影響可能比成人更大,就有文獻顯示,若十幾歲小朋友接受傳統電燒,終其一生癌症死亡率會增加30~40倍。無輻射3D立體定位系統利用電磁場定位,透過心電圖分析與電腦運算獲得3D立體影像,醫師不需用X光便能精準定位病灶。以兒童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陣發性心室上頻脈」(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SVT)為例,近幾年臺大醫院都是100%零輻射心導管手術,成績遠超過歐美各大兒童醫院;連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近兩年也是100%完全零輻射。在零輻射的安全環境下,臺大醫院仍維持著高成功率、低復發率的好成績。2016年臺大醫院兒童醫院心臟電生理團隊引進無輻射3D定位電燒技術,至今已為超過500名患者施行無輻射心導管手術。國外團隊從傳統X光轉換到3D定位系統進行電燒,大約需要半年摸索期。臺大兒童醫療團隊不到3個月就上手,甚至連年僅1歲、體重7公斤的嚴重心律不整嬰兒也順利地治療成功。臺大團隊快速將成果發表至國際期刊,因此於2020年3月成功爭取讓兒童心律不整無輻射治療納入健保給付。
父拒養家又賭博家暴…母急帶2子逃離 法院裁定免除扶養義務
北市2名兒子控訴父親不僅好吃懶做、不願意賺錢養家,更染上賭博惡習,時常對母親拳打腳踢、惡言相向,讓母子3人生活苦不堪言。而在1997年,媽媽帶著兒子逃離住處,並於2013年請求法院免除他們扶養父親的義務,最終經士林地院裁定,得免除孩子對父親的扶養義務。判決書指出,父母在1980年結婚,父親雖以打水泥零工為業,卻不認真工作、收入不穩定,即使有少許收入亦於短時間內賭博花費殆盡,更會家暴、侮辱母親,而由於其中1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父親還會咒罵「半死不活、乾脆丟掉」。後來,為了生命安全著想,母親決定在1997年帶著孩子離開原住所。多年來,母親自立自強,將2名孩子扶養至成年,當初提議離婚,父親卻獅子大開口要求高額金錢,否則不會同意,母親只好在2013年向法院訴請離婚獲准。2兄弟認為,自他們年幼時起,父親即未善加照顧、保護,而在離開原住處以後,更與父親形同陌路,且父親之所作所為都已重創他們的身心,還威脅傷害他們的生命,因此聲請免除對於父親的扶養義務。對此,父親辯稱,雖然雙方分開後確實沒再見面,同住時也有將他做水泥工的錢也有拿回家養小孩,主張女方講的都不是事實。而母親則直言,「他賺的錢也沒有拿回家裡,都是拿去賭博,輸錢就回來罵伊,贏錢就花天酒地」。士院審結,採信母親的說法,認定這名父親未盡對孩子的扶養義務,已違反身為人父應盡之責任,另依離婚判決可知,父親對於母親有家庭暴力行為,最終裁定得免除2名兒子對父親的扶養義務。可抗告。
心臟病權威醫師勸「拿掉小孩」 台大醫仔細檢查翻轉結果…孕婦順利產子
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施景中在FB分析一起案例,表示過去曾接到一名孕婦,被一位心臟病權威醫師建議拿掉小孩,否則會有性命問題。但是在施景中與同院心臟科專家的分析下,認為其實沒有那麼嚴重。最後,該名孕婦順利地生下小孩,而施景中也表示「權威不一定對,我也要時時警惕,別變成另一個權威」。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施景中發文表示,去年有一名孕婦在懷孕初期的時候求診,該名孕婦表示,自己先前在國內另一家享有盛名的大型醫院,由另外一位成人心臟病的權威,斷言孕婦有肺動脈高壓,建議孕婦要把小孩拿掉,甚至直言「如果繼續懷孕下去會死掉」。十分崩潰的孕婦後來找到施景中,表示結婚2年,好不容易有個小孩,自己真的不想要放棄。而在看完孕婦帶來的超音波報告後,施景中就直接對孕婦表示「妳很好,不用擔心,沒有糟到必須要把小孩拿掉」。而為了避免自己誤判,施景中醫師也找到專門看「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的專家盧俊維教授,並且幫該名孕婦安排了檢查,檢查結果則是再次證實施景中的看法。最後,這位孕婦在一個半月前順利產子,日前更在母親的陪同下,來台大掛門診找施景中,目的就是希望找施景中一起與他們全家人拍張照片。為此,施景中也感嘆的表示「權威不一定會對,我也要這樣來時時警惕自己,不要變成另外一個權威」,而他也坦言非常慶幸,在自己的建議下,順利地讓這個小孩健康的誕生在這個世界。
全台急凍釀年輕族群猝死增加 專業醫點名5類非典型高危族群
近期台灣因為寒流來襲的關係,導致全台溫度急速下降,而在這期間也發生多起民眾猝死的意外,但其中也不乏許多相對年輕的族群發生猝死。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就表示,有5種年輕族群雖然不屬於慢性病纏身的危險族群,但因為日常不良生活習慣的因素,導致他們也屬於「非典型高危族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日前在FB發文指出,美國在回顧調查平均年齡在36歲猝死的驗屍報告時,發現其中80%死者都有「冠狀動脈狹窄」的情況,而猝死容易發生在18至59歲的人群,其中18至39歲的佔總數的43%,40至59歲的佔39%。而在葡萄牙方面的研究指出,在回顧調查平均年齡在37.36歲猝死的驗屍報告,發現55.6%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阻塞 」(男性佔 92.5%、女性佔7.5%)。而年輕女性的猝死,要優先懷疑其是否有「先天性心臟病 」,例如長QT症候群(Long QT syndrome)。黃軒進而分析,過往會認為年長者之所以會面臨猝死的高風險,主要是因為心血管疾病,但其實還有「三高者、愛抽烟、愛喝酒、肥胖者」等族群,有這些情況的也是屬於高猝死風險的族群。但黃軒也解釋,如果有以下情況的人,即便屬於年輕族群,但猝死風險上也是相當的高:1.暴飲暴食者對於本來就有心血管慢性疾病的患者來說,都應該避免暴飲暴食,大魚大肉。在冬季,一般好好的人「吃太多,吃太撐,又吃更多油」的食物,血流會大量增加到消化系統,心臟負荷量忽劇增、忽大忽小的用力幫蒲收縮,容易使心臟感到不舒服,一旦這些心血管液循環不流暢,容易誘發急性心肌梗塞的發作。2.缺乏運動者一般而言,成人只要每週運動累積達150分鐘、兒童每日運動累積60分鐘,就能有足夠的運動量。上班族若低於這些每週運動時間,其實你已經是「隱藏式」的高危險族群了。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指出身體運動不足,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缺乏運動有關,這只是僅次於高血壓(13%)、抽煙使用(9%)和高血糖(6%)之後而已!別忘了,這些缺乏運動者族群佔了我們的上班族,很大的部分呢!3.飯後泡澡者、酒醉者當人們剛吃完飯時,大量血液聚集在腸胃部位,身體的其他器官處於相對的缺少循環狀態。如果在這時候又去泡澡,又是冬季,洗澡水溫度相對較高,因此會導致除了腸胃部位血流量增加,更全身血管擴張,皮膚和肌肉血流增加,心血管液循環負苛量更有巨大的壓力,也容易負苛過量猝死。4.情緒起伏大者情緒起伏大者,主要會嚴重影響睡眠。當你的生活一直感到有壓力,不睡覺,你的交感神經一直處於高度的反應中,你的免疫系統受到抑制,然後也惡性循環,這些壓力會更大,而研究結果顯示,這些睡眠不足者,易引發心血管猝死相關疾病。5.感冒未癒者千萬不要把感冒當成一件小事,普通的感冒也會同樣在冬天引起猝死,什至病毒會侵犯心肌,引起了心肌炎,或誘發嚴重的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如果感冒當下或在1-3周後,有心悸,胸悶胸痛、手脚浮腫或暈厥的狀況,一定要馬上去看醫師。黃軒最後也提到,不良的日常生活習慣,決定了這些年輕族群的猝死風險,好的生活習慣就是保障健康的最好行為。
馬拉松猝死機率高 醫警告:忽略「3徵兆」恐出事
不少人會參加馬拉松,藉由慢跑來強身挑戰自我。但醫師表示,由研究稱,馬拉松運動最易猝死,因為和脫水和電解質失衡有關,如果有先天心臟病也要注意,跑步時如果出現3徵兆,要馬上補水,不然會有猝死危險。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2000-2007年曾有一項研究說,跑步是最容易猝死的運動,比足球和籃球高;2012年一項研究也調查過2000到2010年的全馬或半馬賽事死亡者,在約1000萬名跑者中,有59位有突發性心跳停止,其中42人死亡,「這些事件平均年齡42歲,有86%(51位)是男性,發生率是女性5.6倍。」至於為何會有此狀況,黃軒解釋,「人在高負荷的跑步下,會大量的脫水、大量電解質流失,就可能出現脫水和電解質不平衡狀態,如果此時來不及時給予補充水分、沒有充分補充電解質,就容易造成血液裡鈣、鎂、鉀這些維持心電活動的重要電解質缺乏,還有脫水持續嚴重影響。」黃軒說,如果患者有先天性心臟病,出現脫水現象,可能會讓心臟電傳導系統異常威脅生命,而如果從馬拉松運動,出現「極度口渴」,「頭重腳輕」,或是有「心悸狀況」,「可以暫緩運動和補充水分,喝了再上去跑步,如果你忽略這些警訊,從而容易引起心律不整現象,甚至進一步的心臟猝死」。黃軒強調,想避免馬拉松猝死,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適當的訓練及飲食,以及補充水分,「以避免脫水和電解質不平衡現象,進而引發威脅生命的心律不整而猝死!」也要適當休息避免過度疲勞,「你得自己『賽前準備、賽中注意、賽後休息』,作了完整的計劃,才是真正享受到安全的運動。」
1歲妹連燒4天咳到「吐黏液」 醫示警RSV成人也會感染:4症狀注意
小融(化名)是一位1歲半的小女孩,最近剛被送去托嬰中心,才送去1個多禮拜,就開始高燒,伴隨嚴重鼻塞,甚至常常咳到吐,嘔吐物中還帶有像似痰的黏液,即使服用症狀藥物,還是燒燒退退。連燒4天後,家人發現小融食慾跟活動力明顯下降,而且呼吸明顯費力且偏快,於是連忙驅車前往就近的醫院。小兒科醫師聽診發現,雙側肺部有痰音及喘鳴的咻咻聲,胸部X光也顯示雙側下肺有發炎現象,抽血報告發炎指數及白血球數量都上升,判斷很有可能是最近流行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cal Virus, RSV)」感染,做了抗原快篩,也確定是陽性反應,於是診斷小融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合併續發性細菌性肺炎」,收治入院讓小融睡在氧氣帳中,並以抗生素治療,在經歷幾天治療後,小融終於燒退帶藥出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顏培如表示,近日因為疫情解封加上開學,許多學童連番生病,小兒科門診常聽到家長抱怨,幾乎每隔1、2個禮拜就需要看醫生,即將進入秋冬之際,更多呼吸道病毒開始蠢蠢欲動。根據疾管署資料統計,從9月開始,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分離陽性率開始急起直追,目前僅次於流感病毒。5歲以下的嬰幼兒是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高危險群,會引發細支氣管炎、哮吼及肺炎。顏培如表示,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會破壞小支氣管的上皮細胞,產生大量的壞死細胞以及分泌物,因此臨床上會觀察到病童的痰液很多,痰液阻塞幼兒小小的氣管後,就會使病童劇烈咳嗽、咳到吐,甚至呼吸急促,聽診時也會聽到氣管的咻咻聲,而且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病程常常比一般感冒來的長,通常發燒會持續3到5天,而整體的呼吸道症狀平均需要將近2周才會明顯改善。另外,具有氣喘體質的小孩感染後也容易導致氣喘急性發作。顏培如說明,呼吸道融合病毒治療方式目前以症狀治療為主,需要多補充水分,藥物只能幫助緩解症狀,針對咳痰力道不足的嬰幼兒,家長可以在餵奶前拍痰或用居家噴霧器化痰,吸鼻器也可輔助抽吸鼻涕,幫助幼兒改善不適。但須注意,若是發現病童活動力下降、食慾不振、呼吸急促或是出現明顯喘鳴聲時,請就醫讓醫師評估。若是持續高燒不退,或是燒退幾天後又再度發燒,也須小心是否併發中耳炎、鼻竇炎或是細菌性肺炎,若是以上情形,就會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呼吸道融合病毒的高危險族群包括:早產兒、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染色體異常疾病、免疫不全疾病以及神經肌肉疾病等孩童,目前健保給付部分病童施打單株抗體(Palivizumab)來預防嚴重的感染,包括:一歲以下患有血液動力學上顯著異常之先天性心臟病童、出生時妊娠週數未滿33週以及小於35週且合併有慢性肺疾病的早產兒。顏培如也特別提醒,由於感染了呼吸道融合病毒後,身體並不能產生有效的終生免疫力,因此是可以重複感染的,即便是成人,也是會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雖然大部分是輕症,但年長者及免疫力低落的患者仍可能引發嚴重的肺炎及併發症。因此,呼吸道融合病毒並不是專屬於幼兒的疾病,事實上,今年美國FDA首次核可的二款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目前將率先施打於60歲以上的成人,而其中一款還可用於懷孕週數32到36周的孕婦,在病毒流行期將屆時施打,可以保護即將出生的嬰兒直到月齡6個月以及提供孕婦本身免疫力。醫師呼籲,台灣目前尚未引進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因此仍需靠著避免飛沫及接觸傳染來預防感染,可以做的像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在流行期出入人潮壅擠的場所,回家後接觸幼兒及長者前要換衣服。流行期將至,請大家有正確的觀念,才能一起守護家人的健康。
狂咳一週沒看醫生! 26歲女檢查出「心臟大問題」險喪命
別小看身體上細微的症狀,因為這很有可能是某種重大疾病的前期徵兆。大陸一名26歲的秦姓女子,日前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她起初以為是普通感冒未在意,沒想到醫院檢查後,發現是相當危險的主動脈剝離,緊急替女子進行心臟手術。根據《都市快報》報導,秦女本月初出現咳嗽、咳痰症狀,由於這段時間剛好天氣變化大,她起初以為只是普通感冒,所以只是自己去藥局買感冒藥吃,沒有特別在意,但後來一直未見好轉,甚至還愈來愈嚴重,她才趕緊去當地醫院就診。豈料醫師檢查完後,發現秦女是Stanford B型主動脈剝離,撕裂範圍從降主動脈近段至腎動脈水平,撕裂範圍廣且延伸至腹腔動脈,需要立即轉診到大醫院進行手術,對此,秦女事後感嘆「本來以為感冒咳嗽配點藥就行了,沒想到命都差點沒了!」替秦女醫治的主任醫師崔勇表示,秦女雖然年紀輕輕,但主動脈已經佈滿硬化斑塊,且她有動脈導管未閉先天性心臟病病史,降主動脈起始段狹窄壓迫左肺導致肺不張,因此才會有咳嗽咳痰等症狀。崔勇進一步指出,秦女雖然沒有高血壓,但主動脈卻有較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動脈粥樣硬化的病人血管質量會變差,粥樣硬化的斑塊位置內膜可能發生撕裂,進而形成夾層,只要一破裂,患者會在幾分鐘內死亡,「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多見於中老年人,但近幾年有年輕化的趨勢」。據了解,秦女最後經過約6小時的「心臟巨型手術」,已於術後第2天拔除氣管插管,第3天轉回普通病房,目前恢復狀況良好,已經順利出院返家。
游泳突昏倒…國中女學生診斷「出血性中風」 竟是1常見壞習慣引起
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北部一名14歲國中女學生,游泳時突然昏倒,緊急送醫檢查和診斷,發現是自發性腦出血(出血性中風),但少女沒有任何先天性疾病,而是因為1項常見的壞習慣引起。中醫針灸科胡奕晟醫師接受《ETtoday健康雲》採訪,透露該名女學生沒有任何先天性疾病,像是血管畸形或心臟異常等,也沒有血壓問題,但在昏迷當下,收縮壓高達180mmHg(正常低於140mmHg),而高血壓通常是自發性腦出血的一大因素。另外,女學生體重過胖,昏倒的前幾天都在熬夜。胡奕晟醫師解釋,熬夜時身體處於交感神經活化,血壓會被迫上升,長時間下來會對心血管造成巨大壓力,也是腦中風常見的誘發因素。因為女學生腦出血範圍較大,開刀取出血塊後,等清醒後病況穩定,才做復健和針灸治療。女學生沒有先天性疾病,但昏倒的前幾天都在熬夜。(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胡奕晟指出,腦中風患者在血壓穩定後,密集復健和針灸,可逐步改善單側手腳無力的狀況,但中風受損面積越大,就需要越久時間才能復原。更要注意,中風不是老年人的專利,曾有一名7歲男童腦中風,檢查發現有腦部的動靜脈畸形,還有一名11歲女童心臟異常。胡奕晟提到,中風的危險因子除了高血壓、心律不整、動脈剝離或自體免疫疾病、血管炎、癌症及先天性心臟病等,過度熬夜、生活飲食習慣不良也有關,因此他呼籲即使年輕,也不要熬夜,最晚午夜前睡覺,而且睡覺前也要避免使用手機。史外,減少飲酒、精緻飲食,適當運動、飲用純水,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降低年輕型中風的風險。
夢到「女孩蹲在隧道哭泣」帶回照顧 她遇1情況!醫指:令人吃驚
一名媽媽曾經夢到「一個女孩蹲在類似隧道的地方哭泣」,好心將她帶回家中,但因原有的2個女兒也需照顧,因此變得手忙腳亂。後來這名媽媽懷孕,果然生下一女,也讓台大產科名醫施景中直呼「令人吃驚」。施景中在臉書表示,因對胎夢向來興趣十足,也曾聽過有的孩子會跟父母分享,入胎前在天上排隊、觀察未來父母生活的故事,「有的靈驗準確到到令人吃驚。」而他此次則說,多年前接生一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氧氣寶寶」,父母原本還很擔心寶寶的情況,結果孩子才剛出生,就把前來照護的兒科醫師手上的氧氣罩搶走,似乎在對手術台上的媽媽表示,「我很堅強!不用擔心我。」這名媽媽還對施景中提到,孕前夢過一個似乎沒有父母的女孩,蹲在類似隧道的地方,後面一片漆黑、迷濛看不清楚,於是動了惻隱之心,將她帶回家中。不過,由於媽媽夢中需要照顧原有的2個女兒,加上女孩一直哭泣,因此變得手忙腳亂,一度很想把她丟回隧道,結果頓時驚醒,「醒了還有點嚇到,因為感覺夢境非常真實。」施景中表示,後來這名媽媽做完胎夢沒多久就懷孕生下女兒,「發生的事情一如夢中的縮影。」如今當年的「氧氣寶寶」長成人見人愛的女孩,還在就讀幼兒園的她,雖然還沒學會怎麼寫字,但仍試著寫下一張卡片送給施景中,也讓收到這份心意的他,引用電影《一代宗師》的台詞,「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最近女孩再度來到醫院進行導管檢查,施景中表示,「相信未來在爸媽的呵護下,一定有一個美好的人生等著她。」
抓錯人!被當逃逸移工遭警誤抓撞破頭 少年從警志願仍不變
彰化縣溪湖警分局埔鹽分駐所探尋轄內非法移工時,誤把皮膚黝黑的17歲陳姓少年當逃逸移工,逮捕過程中害少年臉部縫了17針,引發網友怒轟不能就這樣算了,但從小心地善良且有正義感的陳姓少年,一心想從警,雖被警方暴力對待,但想當警察的初心不變,家屬直言他最想考警大。陳姓少年的父親,2014年因腦溢血過世,留下越南籍母親、姊姊及有心臟病的弟弟。少年從2014年開始接受彰化家扶扶助,平時與媽媽、姊姊、弟弟、祖母及大伯同住,少年母親在住家附近的越南小吃店工作;大伯因患有小兒麻痺原本自營公益彩券,後因未抽到經銷商牌,目前從事批發零散的刮刮樂販售,收入銳減,家庭陷入困境。陳姓少年的姑丈心疼地說,侄兒很乖、很貼心且正義感十足,會幫高齡八旬、患糖尿病的奶奶打胰島素,回家後也會幫忙做家事、陪伴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弟弟玩耍、讀書,在忙碌且有限的時間下,課業成績依舊優良。由於祖母與弟弟常出入醫院,醫藥費龐大,因此影響家中開銷,少年認真讀書,期盼有朝一日能當警察,為社會盡一份心力,儘管日前遭警察如此對待,但他還是想高中畢業後考警大,當一個真正有正義、為社會服務的警察,同時又能分擔家中經濟。彰化警方積極抓捕逃逸外勞,因埔鹽鄉最近農忙期,田野間可看見許多在撿菜、摘菜的移工,彰化警方鎖定路上騎電動機車、腳踏車的移工,認「形跡可疑」就上前抓捕,沒想到抓到無辜的陳姓少年。烏龍抓人事件爆發後,彰化警方調查後,對當天帶隊的所長記申誡1次處分,督察室將就後續調查做出最終懲處;不過網友不領情,痛批便衣警察亂槍打鳥,看到皮膚黑的就抓,根本歧視,期盼監察院介入糾正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