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染疫
」 兒童 確診 新冠肺炎 國民黨 疫情明起新冠「輕症免隔離」!8症狀快就醫 「防疫鬆綁」懶人包一次看
防疫政策持續鬆綁,明天(20日)開始新冠肺炎輕症免隔離通報,改採「0+n自主健康管理」,僅中重症民眾須通報並隔離治療。指揮中心也示警,染疫者雖多數為輕症,但仍有機會發展成中重症,如果快篩陽後出現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明顯漸少、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等8大重症警示症狀,就要迅速就醫。另外,65歲以上、孕婦、產婦(產後6周內)、具慢性病或免疫功能疾病的民眾,是染疫後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切記快篩陽後要迅速就醫並使用口服抗病毒藥。對此,《CTWANT》也整理6大QA懶人包供民眾參考。什麼情況要快篩?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時候。快篩陽後出現什麼症狀要就醫?喘或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90mmHg無發燒之情形下心跳>100次/分鐘指揮中心表示,新冠肺炎感染者雖然多數為輕症,但病程仍有機會發展成中重症,若出現以上8大重症警示症狀請立即就醫。哪些高風險族群染疫後要就醫,吃口服抗病毒藥物?65歲以上孕婦及產婦(產後六周內)慢性病,包括: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炎、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吸菸、BMI≧30等有影響免疫功能疾病的民眾指揮中心表示,以上4族群為感染新冠肺炎後可能導致併發症的高風險對象,快篩陽性請儘速就醫,以利及早診治並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公費口服抗病毒藥物及清冠一號開立方式。(指揮中心提供)口服藥怎麼拿?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即使新制上路,醫生只要針對檢驗陽性結果,包括家用快篩、醫用快篩或是PCR陽性,且是65歲以上或是具有重症風險因子,就可以開立公費的口服抗病毒藥物。若想要服用中醫的清冠一號,則由中醫師針對檢驗陽性結果,包括家用快篩、醫用快篩或是PCR陽性,且符合重症風險因子或中醫急迫病勢的民眾,都會持續提供公費清冠一號。兒童染疫後,出現哪些症狀要就醫?指揮中心表示,兒童染疫後重症機會低於成年人,如家中兒童快篩陽性後,出現以下症狀,請家長儘速帶往就醫。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退燒後持續或活動力不佳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胸悶胸痛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解尿若出現以下症狀,立即送醫:抽蓄、肌躍型抽蓄步態不穩意識不佳或持續昏睡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94%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體溫大於41度新冠輕症患者就醫建議流程圖。(指揮中心提供)快篩陽性輕症或無症狀,要做些什麼?指揮中心表示,有症狀時在家中休息,避免不必要外出,注意自身健康狀況,依照前述建議適時就醫。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請勿從事群聚型的活動,外出時全程戴口罩。
恩恩案監院調查報告出爐 糾正衛福部與新北市府
監察院調查新北市「恩恩案」,今(27)日公布監委趙永清、葉大華與蘇麗瓊的調查報告,提出10點意見,糾正衛福部與新北市政府,並強調「對事糾正、不對人究責」,促請確實檢討相關缺失,強化兒童緊急醫療應變措施。趙永清說,根據錄音檔顯示,政府的相關規範,家屬都確實做到了,但政府單位卻未適當指引家屬,造成不幸;而疫情尚未結束,希望各單位引以為鑑,從制度面根本改善。新北市幼童恩恩4月19日染疫後引發腦炎重症致死,成為國內首例兒童重症死亡案例,家屬質疑,新北市衛生單位無專人處理,致消防人員無法及時聯繫而延誤送醫,且新北市政府於事發後以各種理由推託拒絕提供機關間橫向聯繫錄音檔,企圖掩蓋真相,趙永清、葉大華、蘇麗瓊申請自動調查,經半年調查,監察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內政及族群委員會聯席會議於21日通過調查報告,指出中央與地方主管機關均未善盡職責,故糾正衛福部與新北市政府,並促請該等機關就兒童緊急醫療救護相關問題落實檢討改善。葉大華說,新北市的消防與衛生機關缺乏對兒童染疫的應對意識,違反了兒童權益保障相關法令,中央和地方政府有責任維護兒童救護優先權益,但相關程序卻仍以成人為對象考量,致恩恩成為全球首例兒童重症引發腦炎死亡的不幸憾事,調查報告雖然不能寬慰恩恩父母,但盼望調查結果能促使權責單位未來改善,對家屬的心理創傷也要持續關注。蘇麗瓊說,監委對消防中心製造一場「現場非常忙碌」的演練,非常不能諒解,呼籲應該給予家屬、當事人完整、正確的資訊。對於消防與衛生單位等政府機關的橫向聯繫效能低落,非常不解,未來在緊急狀況下,主管應授權基層人員能在緊急時直接向上級報告,以免浪費時間在頻繁的橫向對話。監委調查報告指出,本案秉持「還原真相」、「釐清責任」、「促進改善」等原則,就恩恩案送醫流程重要環節深入調查。雖然當時國內、外缺乏兒童確診重症病例,且疫情發展迅速,然此僅為尚無須對個人究責之理由,就「國家或政府機關之職責義務」而言,人民遵循政府防疫政策規定,卻未能獲得有效之緊急醫療救護,發生「政府失靈」效應,中央與地方主管機關均難卸其責。監察院職司糾正權,為促使防疫政策規劃優先重視兒童最佳利益,並促使執行部門強化危機應變及協調整合能力,爰「對事糾正」、「不對人究責」。趙永清說,此案有糾正而沒有彈劾,相關人員確實努力做事,雖然有疏失,但沒有到達須彈劾的程度,相關單位也已做出一些改善,未來監委也會持續追蹤糾正的內容。另外,趙永清指出,調查過程中,還發現國內目前兒科的醫生人力不足,願意擔任兒科醫生與開設兒科診所的數量下降,呼籲衛福部要正視此一問題,提出因應的措施。
台中確診嬰併發心肌炎靠葉克膜搶回一命 才剛出院20天竟二度確診
台中一名9個月男嬰今年7月染疫併發心肌炎一度以葉克膜搶救十多天,經中西醫團隊救治近3個月,9月1日才出院,未料9月20日疑似二度確診,出現咳嗽症狀就醫,PCR呈陽性、CT值1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月22日公布全國新增4萬2212例本土個案,其中台中市新增5464例;而根據台中市衛生局統計資料截至9月21日,台中市111年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達71萬7466,其中重複感染達1752人,該名男嬰高度懷疑也是重複感染。衛生局指出,這名男嬰7月10日出現躁動曾到診所就醫,7月11日突然嘔吐及嘴唇發黑,合併呼吸喘、活動力差到醫學中心掛急診,採檢確診且在急診室即出現休克,經心肺復甦術救回,診斷為新冠確診併發心肌炎,之後立即收治到新生兒加護病房並從7月12日到7月23日共11天以葉克膜搶救,之後透過中西醫雙管治療,直至9月1日才出院。沒想到近日男嬰因家人確診,9月20日又出現咳嗽症狀,經採驗PCR呈陽性CT值15,雖然院方未判定為二度確診,台中市衛生局高度懷疑就是重覆感染,已要求院方重新研判。兒科醫學會建議,要預防兒童染疫後併發重症,完整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方式。(圖/馮惠宜攝)小兒心臟科權威、台中榮總副院長傅雲慶指出,兒童感染新冠肺炎併發心肌炎的機率不到萬分之一,但臨床的確收治少數確診兒童併發心肌炎需動用葉克膜搶救案例,呼籲家長,只要小朋友出現呼吸喘、心跳快或活動力變差,甚至意識不清,一定要有警覺趕快帶到醫院急診搶救;而要預防兒童染疫後併發重症,兒科醫學會建議,完整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方式。台中市衛生局統計,截至9月22日,中市6個月至4歲兒童共有4萬7757人接種新冠疫苗第一劑,疫苗涵蓋率43.2%;而第二劑共施打1萬2265人,第二劑疫苗涵蓋率11.1%。另,5至11歲兒童共有16萬5739人完成第一劑疫苗接種,苗涵蓋率84.6%,11萬3240人完成第二劑接種,第二劑疫苗涵蓋率57.8%。台中市政府也將在10月8、9日針對6個月大到4歲幼兒加開46歲幼兒快打站,提供莫德納第二劑及BNT第二劑接種,衛生局呼籲,家長請依通知單日期、時間、地點帶自家寶貝前往接種,可降低確診併發重症的機會。兒科醫學會建議,要預防兒童染疫後併發重症,完整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方式。(圖/馮惠宜攝)
病毒再起2/確診後「4天到2個月」都可能喪命 家長膽戰心驚!但解方只有這一帖
兒童染疫格外令人揪心,有1歲女童發病短短4天就猝逝,卻也有3歲男童確診2個多月後才發生MIS-C,同樣有性命危險。專家表示,面對難以預料的病毒攻擊與免疫反應,研究顯示接種疫苗的確能降低9成以上重症風險,建議開學前趕緊接種疫苗,較能確保孩子健康。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8/22,12歲以下兒童重症已累計184例,包含112例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27例腦炎、22例肺炎、10例哮吼、敗血症與共病各3例、1例心肌炎,其中28例死亡。8/22更有一位1歲女童從出現感冒症狀到昏迷猝死,僅短短4天,檢驗後才發現陽性確診,而更多的重症案例是MIS-C,曾有一名3歲男童5月中確診,8月初才發生MIS-C,間隔時間長達80天!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醫師顏培如表示,目前推測MIS-C是一種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會造成身體多個器官的損傷,嚴重時可能造成心肌功能受損,包括心包膜炎、瓣膜炎或冠狀動脈異常,甚至會導致低血壓或休克,最常發生在感染後2~6周,但也有時間拉得相當長的例子,就如同上述男童。顏培如提醒,如果孩子曾經確診,又再度發燒3天以上,且有出疹、眼睛紅、腹瀉、嘔吐、腹痛、頭暈症狀,一定要盡速就醫評估,以釐清是否發生MIS-C。MIS-C幾乎無法預防,但研究顯示打過疫苗的孩童發生率明顯較低,因此不少專家都呼籲家長盡快帶孩子接種疫苗。(示意圖/非當事人,黃耀徵攝)根據指揮中心資料,112名發生MIS-C的孩童,不到半數有接種疫苗,因此呼籲家長盡快帶孩子接種疫苗。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感染科醫師邱政洵表示,根據丹麥研究顯示,接種疫苗可降低9成以上MIS-C的發生率。邱政洵說,丹麥的一份報告顯示,在Delta變異株疫情期間,有接種疫苗的孩童染疫後,每1萬人僅1人併發MIS-C,沒接種疫苗者則是每3400人就有1人。Omicron變異株期間,丹麥再次調查,每100萬名確診兒童中,有打疫苗者僅3.7人併發MIS-C、沒打疫苗者多達35人,證實疫苗保護力高達90%。截至8/20,我國滿6個月至4歲幼兒第1劑莫德納疫苗接種率為18.9%,第2劑莫德納疫苗接種率為0.2%。5-11歲兒童第1劑疫苗接種率為77.7%,第2劑疫苗為76.6%。
下一個魔王3/超致命!馬堡病毒爆發「已死3人」 全球皆無疫苗與藥物
擁有「最危險病毒」封號的馬堡病毒,上個月在西非國家迦納出現確診案例,並且短短一個月就已經造成3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於8/3表示,第3名死者是一名兒童,但未透露年齡與身分。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尚無疫苗或治療方式可預防或醫治馬堡病毒,醫生僅能透過輸入電解質、葡萄糖等方式,協助病患維持身體機能。根據《美聯社》報導,迦納的阿善提(Ashanti)地區6月底通報2起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死亡病例,病患均為男性,年齡分別為27歲和51歲,前者於6/26就醫、6/27死亡,後者則於6/28就醫並在同日辭世,疫調顯示兩者並無關聯,也是迦納首次爆發「馬堡病毒」疫情,目前共計有98位接觸者已被匡列隔離,隨後在8/3再爆一名兒童染疫死亡,總計3名死亡案例。馬堡病毒最早在1967年於德國馬爾堡出現,主要病毒帶原者為「埃及果蝠」,病毒傳染給人類後,再透過人類的體液傳染給其他人,就算患者康復,精液與血液仍有傳染力,男性患者康復後,1年內都必須使用保險套,或直到精液檢測兩次呈陰性為止。根據疾管署資料,馬堡病毒初期症狀為突發高燒、嚴重頭痛與倦怠、肌肉痛等;發病後3~5天後全身開始出現紅疹,伴隨嚴重腹瀉、腹痛、噁心感及嘔吐;腹瀉可能持續一周。在這個時期病人眼窩深陷、面無表情且嗜睡,曾被描述像鬼魅般憔悴。發病後5~7天起許多病人會有嚴重出血現象,除嘔吐物及糞便帶血外,牙齦、鼻、陰道及靜脈採血處亦可能有自發性出血。此時期亦伴隨持續高燒,如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則可能出現意識不清、易怒或攻擊性行為。疾病晚期有時會有睪丸炎(發病後15日)。死亡個案多於發病後8~9天,因嚴重失血及休克而死亡,致死率最高可達88%,和伊波拉病毒差不多。馬堡病毒帶原者為埃及果蝠,迦納政府已呼籲民眾盡量遠離蝙蝠棲息洞穴,同時要吃煮熟的肉類食物。(圖/翻攝自維基百科)目前迦納衛生署已呼籲民眾盡量遠離蝙蝠棲息的洞穴,由於豬也是宿主之一,也不要接觸當地的豬隻,並在食用各種肉製品前確保已徹底煮熟。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尚無疫苗或治療方式可預防或醫治馬堡病毒,醫生僅能透過輸入電解質、葡萄糖等方式,協助病患維持身體機能。WHO表示,目前正在研發一些血清製品、藥物和免疫療法來治療此一感染疾病,針對患者嚴重失血,則透過輸血減緩病情惡化。
美猴痘爆兒童染疫!2病例疑為家人傳染 CDC:99%病例涉及男男性行為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於當地時間22日發布聲明表示,國內首度出現有孩童感染猴痘病毒的2起病例,分別為一名非美國籍的嬰兒及一位加州的幼童。據悉,2者沒有直接關連,應該是遭到家人傳染。目前2名孩童還在接受治療,不過健康狀況良好。猴痘病毒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它於1958年在圈養的猴子身上被首次發現,染病初期通常會有流感症狀,例如發燒和淋巴結腫大,最後會發展為面部和身體充滿膿液的疼痛性皮疹。雖然它的致命程度遠低於與它有類似症狀,而且同屬正痘病毒屬的天花,但它還是有一定的致命性,在猴痘流行的非洲地區,死亡率介於3%到6%之間。猴痘主要透過皮膚接觸和性行為傳播,但也可以經由毛巾等共用物品的接觸而傳染給別人。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疾管中心高風險病原病理部(The Division of High Consequence Pathogens and Pathology)副主任麥基斯頓(Jennifer McQuiston)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她並不意外有兒童會得到猴痘病毒,但目前的數據顯示,病例幾乎都集中在同性戀、雙性戀等LGBT+社群。美國2891起猴痘確診病例中,有99%都涉及男男性行為,不過也有少數女同志和跨性別男性被感染。白宮新冠疫情防疫協調官吉哈(Ashish Jha)在同一場電話會議中指出,政府已發放30萬劑猴痘疫苗,且目前還有78萬6000劑疫苗正從丹麥的藥廠運來美國。吉哈還補充,美國政府仍在評估是否要將這波猴痘疫情宣布為公共衛生緊急狀況,「我們正在著手研究這個問題,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藉由宣布公衛緊急狀況來加強防疫措施。」
3+11真相未明 國民黨問陳時中 邀范雲、林昶佐入團隊是酬庸嗎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昨日卸下衛福部長及防疫指揮官,正式投入市長選戰,國民黨今天也開記者會,痛批民進黨自吹自擂防疫成果,其實牛皮早就吹破,不僅兒童疫苗未能超前部署,兒童染疫死亡率還比鄰近國家日韓星更高。此刻陳時中還延攬反對公開「3+11」會議記錄的范雲跟林昶佐進競選團隊,難道是要組成「3+11台北隊」,又將成為台北市政破口?國民黨今天召開「民進黨顧慘全台灣:陳時中組3+11台北隊 還想顧台北?」記者會,國民黨副秘書長兼文傳會主委王育敏指出,昨日指揮中心防疫記者會竟上演陳時中與王必勝「背心交接」戲碼,王必勝還上前獻花支持陳時中,女主持人更說「祝福陳前指揮官卸下防疫指揮官後,心想事成,一帆風順」。她表示,過去防疫記者會一定是通報病例數字與公布最新防疫政策,現在竟變成陳時中的競選造勢做秀場合,究竟防疫記者會是防疫重要,還是陳時中的選舉重要?國民黨指出,民進黨宣稱兒童疫苗接種率世界第二,但民進黨政府未能「超前部署」兒童疫苗,在蔡英文政府4月6日宣布「與病毒共存」後,到5月16日才有首批77.76萬劑兒童疫苗到貨,這期間「許多孩子都走了」,究竟誰要負責?後來家長才在臺灣疫情緊繃的背景下,積極讓兒童來施打疫苗,更有家長是冒著大雨排隊搶著打兒童疫苗,現在民進黨怎能將此當作防疫政績?針對民進黨宣稱「抗病毒藥物投藥率世界第一」,國民黨質疑,早在五月份,台大藥學院院長沈麗娟就曾表示有居家照護病人為了拿口服抗病毒藥品,向5家醫院領藥都失敗,包括有的醫院沒有備藥,或只願意提供慢性用藥不給口服藥等。抗病毒藥物難以取得就算了,陳時中任內竟然還在考慮將中醫的清冠一號由公費改為自費。作為政府,民進黨防疫政策屢屢慢半拍,如果說台灣這幾年來防疫有什麼成就,也是人民齊心協力、主動積極配合防疫才有的。從「口罩之亂」、「疫苗之亂」、「快篩之亂」到「火化之亂」等等,都是民進黨政府造成,陳時中其實根本是在拖人民後腿。國民黨指出,台灣過去嚴守邊境有成,有段時間長期少有病例,之所以最終仍然破功,就是「3+11」政策。但針對「3+11」政策的形成過程,陳時中一直說不清楚,結果現在竟然延攬范雲跟林昶佐進台北市長競選團隊。國民黨表示,范雲就是為了「3+11」政策在立法院開協調會的人,而林昶佐明明是中正萬華的立委,竟高呼「萬華是破口」,更與范雲一起投票反對公開「3+11」會議紀錄。林昶佐還曾彎腰恭迎陳時中,現在被延攬為陳時中競選團隊一員,這算酬庸嗎?陳時中率領范雲和林昶佐組成的「3+11台北隊」,會為台北市政帶來「破口」嗎?
成人確診後發生MIS-A「死亡率高達10%」 醫提醒:確診後突發高燒就檢查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不少民眾都擔心兒童染疫問題,有可能會產生MIS-C (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但如今MIS-A(成人多重系統發炎症)患者也恐逐漸增加,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就透露,成人確診後2到12週有可能出現MIS-A的狀況,而成人若罹患有一半人需要進加護病房,死亡率更高達10%。李建璋醫師在臉書發文表示,確診人數逐日下降是好消息,但確診後2到12週成人可能產生MIS-A的症狀,他預期會陸續傳出相關的案例,提醒大家要小心應對。李建璋指出,成人族群通常好發在肥胖、過往健康,年齡落在青壯年、臨床表現為高燒,三分之一有口腔或是眼睛黏膜發炎,實驗室數據發炎指數上升。與兒童不同的是,成年人病患全都有心臟症狀,包含胸痛、心律不整、或是心臟衰竭,另外成人更嚴重的是,約有一半的患者需要進加護病房,整體死亡率高達10%,較兒童的1到3%死亡率高出很多。疫情指揮中心公布CDC對MIS-A的定義,確診後若發生主要臨床標準病況,就要檢查是否罹患MIS-A。(圖/指揮中心提供)而MIS-A病況五花八門,也讓美國疾病管制局制定了一個診斷標準,分別為必須是COVID感染過後,PCR、快篩或是抗體任一陽性都可,發燒加上發炎(血液指標CRP、Ferritin、IL-6、PCT上升),加上必須包含心臟或皮膚黏膜的三個器官受損,最常見是心臟、腸胃、與神經學。民眾可以更簡化,確診過後突然發高燒,就要就醫檢查。只有不到一半的民眾會眼睛發紅或是皮膚紅疹,但如果發生,就是非常特異的症狀,家人同事可以幫忙注意。早期使用類固醇或免疫球蛋白合併抗血栓是目前唯一的治療,所以民眾有懷疑的症狀,趕快就醫,才不會耽誤到病情。
幼童染疫竟有「狗吠聲」 恐罹哮吼症!嚴重需插管救命
臺北榮總兒童重症團隊4月起進駐兒童專責病房,由兒童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負責重症醫療,總醫師與資深住院醫師24小時輪值,具兒科加護病房資歷的護理師專責照護重症孩童;並優化從急診到加護病房及轉診流程,期望掌握黃金救援期,挽救每一個寶貴生命。新生兒醫療中心鄭玫枝主任指出,今年4月中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攀升,國內確診案例至今已超過300萬人,未成年患者約占1/5,雖大多數為輕症,但少數兒童會發展成重症,甚至有致命的風險,特別是抵抗力不足又尚未符合注射疫苗的5歲以下幼兒,需更小心因應。鄭玫枝表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後,重症患者會因為身體的發炎反應與免疫風暴引起多重器官程度不一的發炎。近日國內發現多起孩童因新冠肺炎病毒導致急性腦炎的案例,有些病童病情惡化進展非常快速造成多重器官衰竭。侯明志副院長(左二)至專責病房贈送童書,讓家長跟染疫的孩子可以一起共讀舒緩心情。(圖/臺北榮總提供)另針對幼兒呼吸道常見的中重症哮吼症(Croup),會因為氣管內腫脹,導致無法順暢呼吸,咳嗽時會出現類似狗吠聲,嚴重時會有呼吸窘迫甚至需要插管的可能。從兒科急診的早期診斷、用藥,至住院後的抗病毒與抗發炎藥物治療,以及必要時的高流量氧氣鼻導管(HFNC)的呼吸道支持,盡快減緩症狀,讓病童呼吸順暢、家長安心。臺北榮總侯明志副院長日前則至兒童專責病房贈送童書,慰勉陪病家長的辛勞,並對於醫護同仁每天在厚重的防護裝備下,排除萬難執行各種治療表達感謝。侯副院長表示,兒童染疫住院初期,家長無法陪伴,心中焦慮可想而知,在臨床症狀改善後,醫師會評估讓家長進入陪病,親子共讀童書可疏緩心情,增加親子關係,父母關懷陪伴,更有助於病童早日康復。
確診數比昨下降12.6% BA.4、BA.5累計48例…首見兒童染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5526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5187例本土個案及7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4例死亡。此外,今(17日)新增17例邊境攔截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境外移入確定病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全國病例數比昨(16日)下降了12.6%,而且在六都部分都有下降10%以上,所以目前逐漸下降的趨勢看起來是很明顯,希望下一周可以穩定讓本土病例數都能控制在50000例以下。針對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羅一鈞指出,與國際上的趨勢看起來一致,雖然BA.4、BA.5同時在歐美流行,不過看起來BA.5確實有比BA.4更易傳播,目前邊境已累計攔截48例,其中BA.5有40例,BA.4為8例。羅一鈞提及,比較特別的部分是,首次有兒童的部分檢測出,為小於10歲的美國籍小朋友,6月9日入境,經過基因定序確定為BA.5個案,入境時沒有症狀,也沒有接種過疫苗,Ct值為27。指揮中心說明,國際上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分別於今年1月及2月首次於南非發現,研究顯示該二株病毒株均有傳染力較高及免疫逃脫特性,具社區傳播能力,今年4月至5月期間已於南非快速引發第五波疫情;WHO於今年6月8日資料指出,目前已超過40個國家分別檢出BA.4及BA.5,且全球發現該二株變異株感染國家及病例數均持續增加。指揮中心指出,近期BA.5病毒株已造成歐洲地區葡萄牙疫情快速回升,且英國、法國近期疫情回溫亦評估與BA.4 及BA.5傳播有關;鄰近國家中紐西蘭、澳洲、新加坡、韓國及日本均有社區感染病例,香港近日發現有BA.4或BA.5境外移入個案,部分曾具社區活動史,可能造成社區傳播風險,依現有研究顯示BA.4及BA.5致重症機率尚無明顯較高,但傳染力已提高,仍需嚴密監測,並提高疫苗接種率。
染疫兒童送醫亂象多 藍替家長請命籲指揮中心速訂SOP及替代方案
針對近日媒體報導,各縣市多達10起以上,因家長擔心染疫兒童就醫、無法立即申請到救護車,向警方「攔轎」求助,請警車緊急協助開道,將染疫幼童及時送醫的情況發生,國民黨今天召開記者會,呼籲指揮中心儘速訂定完整的染疫兒童送醫救治標準作業程序,並研擬兒童緊急情況送醫之替代方案,如果轄區119無法即時出車,應立即聯繫以警車開道方式協助孩童家人開車送醫,以掌握就醫時效。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指出,傳出家長急著請警車替染疫幼童就醫協助開道,部分是因為119救護車派遣不夠及時,家長才需要求助派出所,有些則是因為路上塞車而無法儘速將染疫兒童送醫救治,而必須求助警方。更有些狀況是民眾直接在路上隨機尋找警員求助,透過警車開道才能將染疫幼童及時送醫。這些案例不僅凸顯家長對於兒童染疫的焦慮,更凸顯出救護車派遣無法及時因應孩童緊急就醫需求的窘境。國民黨呼籲,中央政府應提供兒童緊急送醫之專責窗口並廣為宣傳,讓家長有所依循,不應讓家長情急在路上求警協助的狀況一再發生。除此之外, 針對昨日「3+4」的新入境檢疫措施剛上路,卻因為疫情指揮中心的規範不明確,造成旅宿業者、民眾以及地方政府的「三輸」局面,有業者願,過去業者為便於管理,旅宿業者會要求入住檢疫旅館的旅客住滿8晚,可是現在指揮中心規定「以同一檢疫地點完成3加4為原則」,又說「後4天如要在自宅或親友住所進行自主防疫,須經自主防疫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同意」,但整個作業流程究竟為何?地方政府與民眾又該如何與旅宿業者協調?中央絲毫沒有規劃,只提出模糊不清的說法,形同玩文字遊戲,造成地方政府、業者及民眾的極大困擾。 國民黨還說,「3+4」自主防疫期間規定「必要時可以外出」,但如何認定「必要」?有沒有限定外出時間?民眾如果第四天後回家住,最後回原防疫旅館退房是否可行?業者對此各有作法,有的說要沿用舊制不讓住客外出,但也有業者傾向不予管理,已經形成一國多制,防疫副指揮官陳宗彥昨日針對入境者何時回到檢疫場所更是沒有正面回應,如果指揮中心連一套標準的入境者防疫規範都付之闕如,形同再次躺平式防疫,如果疫情再度升溫,將難辭其咎。另外,針對入境旅客填寫入境檢疫系統時,檢疫地點只需要填前三天的檢疫地址,後四天若回家自主防疫,也沒有單位能先稽查環境,指揮中心對此僅表示,「相信民眾的自治能力,鄰居也可檢舉」,只是,如此一來,自主防疫期間規定的「一人一戶」豈不是形同虛設,難道是鼓勵大家鑽漏洞?國民黨因此呼籲,中央政府應針對入境檢疫「3+4」規範給予旅宿業者、地方政府明確指引,不要讓民眾、業者以及地方政府難以適從。
恩恩爸問新北市為何不直接派車 消防局:按照中央指引
新北市中和2歲童恩恩的父親發現上次聽錄音檔時,一句「沒有辦法派車,要通知1922」可能是影響送醫判斷的關鍵,他今天再到消防局要求說明,並表示其他縣市都可直接派車,不理解為何新北市無法,對此消防局也做出回應。新北市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中心主任李宇松表示,在當時收治危及個案的部分,都會通知衛生單位聯繫收治醫院,至於其他縣市做法不甚了解,但新北市確實是有按照中央指引行事。另外恩恩爸今天也帶著委任的律師抵達現場,他表示,這陣子很多人詢問是否有需要協助,因此才帶律師來進行法律層面上的討論,目的是為了確認錄音檔的真偽,並讓律師用法條和消防局內部法制人員來澄清、溝通。至於後續是否有法律行動則還在討論,目前還沒有方向。
出生僅6天! 高雄男嬰快篩陽
最小確診者案例出現在高雄!高雄市1名孕婦4日住進聖功醫院待產,當時快篩是陰性,並在6日剖腹產下一名男嬰;沒想到直到6月11日要轉往月子中心時,男嬰竟檢驗出陽性。由於男嬰父母都是篩檢陰性,男嬰出生後都未離開嬰兒室,感染源目前仍不明,不排除是院內感染。高雄市1名孕婦本月4日住進聖功醫院待產,6日剖腹產下一名男嬰,沒想到11日要轉往月子中心時,男嬰竟檢驗出陽性,感染源目前仍不明,不排除是院內感染。(圖/讀者提供)聖功醫院感染科主任賴炳彰表示,醫院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住院前2日即進行篩檢,該名產婦於6月4日篩檢陰性,6日剖腹產後嬰兒送至嬰兒室,至6月11日出院前皆未離開。賴炳彰表示,11日男嬰家屬辦理出院,準備轉至其他產後護理機構,卻接到回報新生兒快篩陽性,院方立即召回相關人員進行快篩皆為陰性,並回報衛生局。12日召回相關人員加做PCR採檢,12日晚間10點多報告結果出爐全為陰性,目前男嬰感染源仍不明。高雄市衛生局長黃志中,12日在市府防疫記者會中表示,該名男嬰出生後轉到產後護理之家,進入前做檢查發現感染,男嬰目前已轉到醫學中心加護病房做做後續診治。
兒童染疫憂引發 MIS-C 尿尿從茶色變「可樂色」…醫:快就醫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停留在高原期,不只中高齡患者是高危險族群,最近也有不少嬰幼童確診;甚至有多起孩童確診後,引發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王志堯,昨天(10日)在台中市政府疫情線上記者會提醒,父母可以觀察兒童,若尿液顏色從項是綠茶、紅茶的「茶色」,變成深到像是可樂一樣的黑色,可能就是出現橫紋肌溶解症併發症,必須立即就醫。王志堯醫師在記者會上說明兒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圖/翻攝YouTube)王志堯在記者會上指出,如果兒童染疫超過6周後,還持續發燒,甚至有像是腹痛、腹瀉、嘔吐、紅眼睛、頭昏或皮膚出疹等5症狀中的任何一症狀,就醫檢查後,若發現發炎指數偏高,就要懷疑可能是併發了MIS-C。王志堯另外提醒,除了MIS-C以外,還要注意併發「橫紋肌溶解症」。他提醒,孩子若在確診後一周內出現手腳肌肉痛,這通常是病毒感染後反應式肌肉發炎,一般只要多喝水、熱敷就能緩解。但如果肌肉疼痛遲遲無法緩解,甚至小便顏色從茶色變成猶如可樂一樣的黑色,這代表肌肉發炎,肌蛋白釋放跑到腎臟,導致腎臟出血性發炎,必須趕快就醫治療,不可拖延。
小孩確診後有免疫力不用打疫苗? 他拿哈佛醫學院數據給建議
本土疫情嚴峻,兒童確診數持續攀升。有記者問重症醫師黃軒說,「小朋友去年得了COVID19感染,就有免疫力,不用再疫苗接種?」,對此,黃軒引用國外研究報告做出解答。黃軒9日在臉書發文表示,美國哈佛醫學院上月底刊登在《自然通訊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的研究報告指出,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在2020年至2021年於波士頓兒童醫院,收集染疫兒童的血清抗體,想看他們是否能抵抗Omicron,而研究人員發現,「只有不到10%的兒童血清抗體,可以有效對抗Omicron病毒,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因為之前自然染疫的兒童,並沒有中和抗體,可以抵擋Omicron病毒感染。」醫師黃軒。(圖/翻攝黃軒臉書)黃軒表示,「研究人員發現發現:無接種疫苗的兒童,即使之前有自然感染過,也容易感染到Omicron病毒」,他們發現小孩如果打滿2劑,體內的中和抗體較高,能抵抗Alpha、Beta、Delta、Omicron等病毒變異株。黃軒呼籲家長,「兒童,即使自然感染COVID19病毒,仍然易受Omicron病毒感染,除非,兒童有去接種疫苗注射,才能有足夠抗體,抵抗Omicron病毒的侵襲。」黃軒在貼文末尾也特別強調,指揮中心有提醒民眾,如果兒童染疫後要接種疫苗,需等「3個月後」。
多位染疫重症兒童併發腦炎!16家醫學中心合作 啟動基因定序找原因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疫情除嚴重威脅年長者與多重疾病者,國內還因為兒童染疫後併發腦炎重症比率高於其他國家,引起各界重視。指揮中心今(8日)證實,為了解背後原因,衛福部昨(7日)晚間通過「台灣兒童新型冠狀病毒合併神經系統併發症之基因易感性研究」,長庚、台大等全台多座醫學中心皆參與其中,將針對染疫病童與家長進行抽血檢查,試圖透過基因定序比對出腦炎易感原因。據悉,此研究由小兒科權威醫師、前衛福部長林奏延負責,並與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等專家共同主持,研究主要是透過基因定序比對,檢測罹患腦炎的新冠染疫病童是否在基因上有共同點,同時也將針對染疫兒童父母進行比對;收案的人數視染疫人數而定,已經康復出院的人,如果有意願也可以追求進行研究。指揮中心8日對外證實此消息,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於防疫記者會上表示,全台16家醫學中心級醫院都有參與此研究,因為全台灣都有疫情流行,因此必須結合各地醫院跨區進行合作;他也補充,研究收案標準會由研究團隊決定,指揮中心研發組則會做為協助角色,如果有成果時,則會請研究團隊進行報告。
毒物專家兒打疫苗連燒4天半 曝副作用僅5%仍須備好這藥物
台灣本土疫情爆發,受到omicron病毒株的肆虐,不少人都擔心家中沒有打疫苗的兒童染疫後的症狀,近期開始不少兒童可以打到BNT兒童疫苗,知名毒物專家招名威也分享自己兒子打疫苗後的狀況,他表示兒子打完連續燒了4天半,他將整個打完疫苗的病程狀況,分享給其他家長,希望可以為施打疫苗的孩童與其家長多一點幫助。毒物專家招名威分享自己小孩打完疫苗的副作用反應。(圖/翻攝自招名威臉書)招名威在社群平台表示,他的兒子一週前去打了兒童疫苗,根據數據顯示兒童打完BNT疫苗會出現副作用的比例約5%,而幼兒園老師也表示大部分的同學打完都沒什麼感覺,但他的兒子卻發燒了4天半,剛開始吃了粉紅色退燒藥「安佳樂」還完全沒效,只能吃紫色的「炎熱消」,再加上冰枕和溫水輪番擦拭。他表示,4天半中小孩不斷退燒又發燒,所幸在第五天上午成功退燒降到38度以下,他也警告如果有體質較易過敏,而且是有在吃抗過敏藥的小朋友,施打疫苗之後更是要密切注意身體狀況,劇烈反應、發高燒還是有可能出現,千萬不能輕忽了。招名威也表示在施打疫苗時,可以和醫師要退燒藥,以備不時之需。(示意圖/趙文彬攝)另外,他也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在打疫苗時,跟醫師要一下退燒藥,以備不時之需,如果施打後意識不清就要盡快就醫。
待消防局2小時聽完26分鐘錄音 恩恩爸:願簽切結保證檔案不外流
新北市中和區2歲男童恩恩4月底確診新冠肺炎病逝,恩恩父為追求送醫過程的81分鐘,今上午到消防局待超過2小時,聆聽總長26分鐘的錄音檔,恩恩父表示,背景音並沒有聽見其他患者的個資,他也願意簽切結書保證檔案不外流,消防局則答應他會再跟法制人員討論。恩恩父今上午約9時許獨自驅車到消防局,並由消防局長黃德清、衛生局陳潤秋親自接待,陪同他釐清受理恩恩報案的過程,恩恩父詢問1個多小時後,最後在救災救護指揮中心主任李宇松的陪伴下聆聽26分鐘錄音檔。而消防局不提供錄音檔的理由之一,是因報案過程的背景會聽到其他患者的個資,但恩恩父表示,消防局錄音品質優良,他並沒有聽到其他患者的資訊,如消防局有此疑慮,可將關鍵背景音消音後再提供。「我可以簽切結書,保證不外流。」恩恩父也表示,他向2局局長清楚承諾自己不會流出音檔,也願意簽切結書保證,黃德清則表示將會與法制人員討論後再給他回應。恩恩父表示,譯文無法明確表達妻子的急促語氣和慌張情緒,而譯文中也沒有出現口語化的文字,他認為不能還原現場,並有立刻向消防局反映,消防局則稱「這只是譯文,才會希望來現場聽」。「我只是想知道真相,拼湊出81分鐘的完整拼圖。」面對網友對他的質疑,恩恩父提到,他只是想知道孩子逝世的真相,他同時向中央和地方要資料,昨日1922致電給他,稱已提供橫向聯繫的文字檔,但新北市稱消防局與衛生所、醫院的橫向聯繫,是「公務人員公文隱私有的沒的」,他與妻子並非當事人而無法取得,他對此十分無奈,也抗議過,所以今日才會來把能做的事情先做完。恩恩爸也回應確診患者24小時火化事件,他提到,孩子一到「就被送進去」,姊姊姊夫都來不及趕上,這對他而言十分難過,希望相關的流程可以做得更好。
睡一半尖叫「我們都要死掉」 醫師懷疑7歲確診童併發腦炎
國內新冠肺炎染疫兒童昨天(4日)為止,重症已經累積34例,其中死亡14例,兒童染疫問題備受家長憂心。林口長庚兒童重症加護科醫師表示,兩周前收治一名7歲3個月大男童,沒有生長遲緩或過胖,發燒當天送急診,PCR陽性,出現噁心嘔吐經急診醫師評估後拿藥返家休息,沒想到返家休息,睡到一半突然睜眼大聲尖叫,「我們都要死掉了,媽媽你傻了」又被送回急診,且眼睛往左上角吊,觀察3~5分鐘後停止,懷疑是腦炎。疾管署今天線上舉辦「兒童新冠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臨床處置與案例研討會」,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重症加護科主治醫師李恩沛分享兩周前收治的兒童重症個案並指出,兒童染疫,雖然重症機會不高,但一旦影響到腦、心、肺,以及肝、腎、就會有惡化的可能。李恩沛表示,5月23日收治一名7歲3個月大男童,沒有生長遲緩或過胖,發燒38度當天送急診,PCR陽性、Ct值13,出現噁心嘔吐、活動力下降,經急診醫師評估後拿藥返家休息,豈料睡覺到一半,突然瞪大雙眼,左手彎曲固定著,並尖叫「我們都要死掉了,媽媽你傻了」,又被送回急診,量到體溫40.2度,且眼睛往左上角吊,觀察3~5分鐘後停止。林口長庚醫院收治七歲三個月確診男童,睡覺到一半突然瞪眼尖叫,送醫發現腦部腫脹。圖取自兒童新冠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臨床處置與案例研討會。林口長庚醫院收治七歲三個月確診男童,睡覺到一半突然瞪眼尖叫,送醫發現腦部腫脹。圖取自兒童新冠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臨床處置與案例研討會。李恩沛表示,男童隨後意識改變、輕度四肢抽搐、心跳過速,腦部腫脹,血壓掉到40,「沒辦法回答這是哪裡,也不連認得媽媽」,出現休克,懷疑有腦炎並進行用藥。經過X光檢查肺部無異狀、心臟沒有變大,為正常。唯腦部電腦斷層的血管顯影,明顯左邊比右邊來得多,有局部腫脹壓迫情況。使用瑞德西韋、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李恩沛指出,男童於加護病房第一天休克狀況嚴重,第二天意識狀況完全恢復,休克仍持續,不過強心藥用藥穩定調降,目前精神、意識狀況已經恢復,住院滿兩周,下周有望轉出加護病房。
兒童疫苗常見副作用曝 醫提醒:出現這些症狀快就醫
桃園市5至11歲兒童疫苗施打作業持續進行中,許多家長擔心接種副作用,中壢天晟醫院小兒科醫師温秀惠說明常見4大QA,提醒家長若孩童出現呼吸困難、嚴重過敏、全身紅疹等症狀,應立即就醫。至於曾確診的兒童,則建議3個月後再打疫苗,增加保護力。温秀惠指出,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常見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腫脹疼痛、紅斑、疲勞、頭痛、肌痛、畏寒、噁心嘔吐、腋窩腫脹壓痛、發燒與關節痛等,而莫德納疫苗的劑量較高(50微克)因此副作用比BNT(10微克)明顯,但產生的抗體也較高。兒童接種疫苗後該注意什麼?温秀惠說,若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或活力變差、常見副作用幾天後仍未消失、出現嚴重過敏反應例如呼吸困難、氣喘、心跳加速、虛脫與全身起紅疹,或是出現疑似心肌炎症狀例如胸痛、心悸或運動耐受性不良,以上症狀都得立即就醫檢查。温秀惠舉美國數據指出,兒童染疫致死率為萬分之一,兒童施打疫苗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機率為萬分之0.1,即使出現過敏性休克、心肌炎等嚴重不良反應,死亡率也趨近於0,孩童施打疫苗仍屬利大於弊,面對變異株威脅有助提供保護力,也可間接保護家中未打疫苗的長者。此外,針對曾染疫過的孩童,温秀惠則建議,可於確診後3個月再接種疫苗,以增加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