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疾病
」 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 高血壓 心臟衰竭 糖尿病86歲乳癌阿嬤心臟衰竭病危 鬼門關前走一回
86歲乳癌阿嬤,因為呼吸喘,陷入昏迷狀態,家人緊急送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檢測診斷為心臟衰竭導致肺積水,多重器官衰竭,肺炎等,經過血液腫瘤科蔡明宏醫師,內科副院長劉俊廷和加護病房吳宣鋒醫師緊急搶救,透過藥物治療和照護,已經出院和家人過著健康生活。阿嬤出院前感謝醫護團隊將她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阿嬤的兒子林玉龍更說醫師是母親的救命恩人。林玉龍分享媽媽可以成功度過挑戰有三個原因,首先是聽從醫生的建議,幫病患做插管,病患兒子在焦慮緊張緊急的心態下選擇相信醫師,加上母親的求生意願強,以及病患家人的陪伴。血液腫瘤科蔡明宏醫師表示,阿嬤送醫時,多重器官衰竭,包含心肺腎肝都受到影響,甚至因為無咳痰能力導致肺炎,透過抗生素治療,經過插管抽痰改善肺部,也因為心臟衰竭,會診內科副院長劉俊廷。內科副院長劉俊廷表示,病患心衰竭初期,合併急性腎衰竭,肝損傷,呼吸衰竭,心衰竭指數極高,心肌梗塞指數也升高,意識模糊不清,瀕臨昏迷及病危。醫療團隊與家屬進行醫病共享決策,討論決定先以新型藥物積極治療,氣管內插管,呼吸器支持,抗生素治療肺炎,肺部肋膜積水引流放液,心臟收縮功能慢慢恢復,也一併改善肝和腎。在狀況穩定,也為病患進行心導管檢查,排除冠狀動脈疾病或缺血性心肌病變的診斷。血液腫瘤科蔡明宏醫師表示,阿嬤在病房積極使用電動拍痰機,進行復健活動,求生意志堅強配合良好,脫離氧氣依賴,也慢慢練習站立,經過團隊血液腫瘤科,心臟血管科,加護病房,復健科團隊治療,阿嬤已經出院,肺部轉移性腫瘤持續接受治療,從3.7公分縮小到2.5公分。內科副院長劉俊廷提醒,腫瘤病人可能因為化療和標靶治療藥物,也許體質關係,對心臟產生影響,腫瘤縮小,但對心臟造成傷害或是引發免疫力降低的副作用,所以,遇到癌病患必須透過團隊照護介入,延長病患生命期和改善生活品質。
5大危險因子易引發糖尿病併發症 「全面照護」控糖關鍵
糖尿病長年居國人的十大死因之一,111年共有超過1萬2千人死於糖尿十大死因中,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腎病變與高血壓等也與糖尿病息息相關,威脅不容小覷。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提醒,糖尿病有5大危險因子,包括血糖、血壓、膽固醇、尿蛋白、抽菸,呼籲民眾做好日常照顧,遠離共病威脅。糖尿病5大危險因子瑞典一則研究(追蹤時間中位數5至7年)將27萬名第二型糖尿病患(平均年齡60歲)依年齡、性別、居住地跟控制組配對,觀察5個危險因子與死亡率、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心衰竭、住院的關係。研究發現,若5項危險因子都達標,全因死亡風險與對照組沒有差異(風險比1.06)[i]。糖化血色素A1c≧7%收縮壓≧140 mmHg或收縮壓≧80 mmHg 低密度膽固醇LDL-2≧97mg/dL出現尿蛋白(Albuminuri)抽菸心血管共病最致命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數據顯示,5成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於心血管疾病。血糖、血脂、血壓管理不當,當心共病提升死亡風險。第二型糖尿病合併心血管疾病,平均折壽12年。比起一般人,第二型糖尿病友10年內併發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增2至4 倍,引發心臟疾病死亡風險增3.4倍,中風機率增3倍;而且第二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平均折壽16年。如何穩定控糖?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表示,不只靠醫師與藥品,適當自我管理是減少長期併發症的關鍵。糖尿病不可怕,可以治療、可以維護,不需要躲起來打針。糖尿病照護需要專業團隊,包括醫師、衛教師、營養師、護理師。基層診所擁有4大特點:可近性、周全性、連續性、協調性,並擔負4大任務:早期篩檢、健康維持、醫療診治、延緩失能,堪稱糖尿病友的健康管家。呼籲糖友積極控糖,有需要皆可尋求基層診所就近照護。控制血糖5撇步糖尿病友不減壽,要從健康生活全面照護,定期追蹤,控制好危險因子飲食 運動 血糖 血壓 血脂家人支持也很重要13歲的第一型糖尿病女孩「予安」11年前過年初二發病送急診,血糖超過300 mg/dL,出現酮酸中毒,有大腦休克風險,整整在加護病房與普通病房待了7天才脫離危險!媽媽徐鳳吟心疼愛女身上插滿醫療管子,想喝母奶卻餵不到,痛哭了3天,警覺「還有很多事要學」,因此毅然決然拾起傷心的情緒,投入一連串糖尿病衛教知識的學習中,並且掌握了美食來者不拒,但需懂得計算醣類與營養的「健康飲食秘訣」,陪伴孩子快樂成長。她想對糖尿病說:「雖然我不歡迎你,但我謝謝你,教會我這些年的這些事。」[i] RawshaniA N Engl J Med. 2018 Aug 16;379(7):633-644
中年男心臟支架裝20年 突胸痛竟是「二次心肌梗塞」惹禍險喪命!
一名65歲林先生有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20年前因為急性心肌梗塞,經心臟血管科緊急在心臟冠狀動脈放置了一支支架,病情控制穩定,但日前的凌晨突然感到一陣胸痛,大冒冷汗,趕緊至急診就醫,經安排檢查後,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情況危急,當下啟動緊急心導管治療,透過血栓抽吸及支架放置術,順利打通阻塞的血管,成功搶救生命,病人也在兩天後順利出院。典型急性心肌梗塞 突發胸悶痛、 疼痛感延伸至左肩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指出,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便是心臟疾病,僅次於惡性腫瘤。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長逸(目前支援部立南投醫院)說明,急性心肌梗塞典型的症狀為突發的胸悶、胸痛,有重物壓在胸口的感覺,疼痛感延伸至左肩、脖子和上臂。治療分秒必爭 降低缺氧對心臟損傷率部分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可能出現心絞痛,但也有沒有任何症狀表現的患者,當供應心臟的血管發生阻塞,使心臟肌肉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進而壞死,因此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療可說是分秒必爭。林長逸表示,上述患者半夜感覺不適選擇直接就醫,而心導管團隊緊急啟動介入,把握黃金時間打通血管,降低因缺氧對心臟造成的損傷。有復發可能 需穩定控制三高、戒菸、減重及運動林長逸提醒,心肌梗塞的患者千萬別誤以為裝置心臟支架後就一勞永逸,患者還是有復發的可能,尤其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的病患在治療後,生活上需比一般民眾更加的謹慎。如果三高沒有穩定控制、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不佳、沒有戒菸、未做好保暖措施等狀況,仍有可能使冠狀動脈再次堵塞而危害到寶貴性命。曾罹患心肌梗塞的患者,就算在裝置支架後,仍不可大意,穩定控制三高、戒菸、減重、適當的運動、規律返診追蹤等都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方法。
走路喘不停恐是心臟瓣膜出問題! 醫警告:未積極治療當心心臟衰竭惡化
許多人上了年紀之後,走沒幾步路就感到上氣不接下氣,喘個不停,有時候甚至連躺平休息都氣喘吁吁,當心!這可不是體力衰退,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胤嘉警告,若本身心臟有瓣膜問題,卻未積極治療,出現躺平也很喘的症狀,很可能已心臟衰竭。主動脈、二尖瓣膜出問題 心臟需超負荷工作恐導致衰竭心臟就如同馬達,心房、心室之間的閥門稱為瓣膜,若瓣膜出現問題,就會導致血流不完全,進而引發其他問題。除了先天性的缺損(如少一瓣),瓣膜可能會因為老化退化、風濕性心臟病、急性感染、其他疾病等導致異常。陳胤嘉醫師說明,其中退化最為常見,因年紀大會出現瓣膜鈣化、周邊組織疏鬆或萎縮,或連接瓣膜的腱索脫垂;少數患者會因為冠狀動脈疾病或其他疾病導致心肌擴大,也會影響瓣膜結構。心臟有四個瓣膜,但較容易出現問題的為主動脈瓣膜及二尖瓣膜。陳胤嘉醫師表示,通常瓣膜異常,會使心臟輸出的血液量不足,心臟必須變得肥大且更賣力運轉以提供足夠血量。而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就容易出現心律不整、喘、體能下滑等狀況,若出現晚上躺平會喘、或睡到一半喘到醒過來,就表示瓣膜造成的心臟衰竭已經需要處理,不過,很多人會認為是正常老化而忽略。▲嘉義基督教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胤嘉根治瓣膜靠手術 高風險患者適合經導管置換手術瓣膜該如何治療?陳胤嘉醫師表示,目前唯一能根治的方式就是手術,但並非人人都需要手術,需要根據病人的身體條件、體力、年紀等綜合評估風險;若已出現症狀,再考慮介入。舉例來說,年輕患者、體力好又有運動習慣,便可藉由藥物控制,不必立刻進行手術。手術方式分為傳統開胸手術、小傷口手術、微創手術。陳胤嘉醫師指出,二尖瓣膜會以修補為主,不適合修補才考慮置換;而主動脈瓣膜無論是狹窄或是逆流,通常會進行置換手術。傳統開胸手術:傷口大,胸骨癒合恢復期較長,但手術風險較小傷口手術低,較適合進行複雜性手術。小傷口手術:不用打開或只需打開部分胸骨,傷口約4-6公分,術後恢復快,適合年輕、低手術風險的患者。但限制較多,若心臟位置太深、肺部有沾黏者較不適合。經導管瓣膜置換:從鼠蹊部或頸部的血管放導管進入,利用支架撐開狹窄瓣膜,固定在原本的瓣膜上。通常適用於不適合傳統手術、年紀大、肺功能差、體能虛弱等高風險者。新型牛心生物瓣膜 加入二次置換手術設計而用來置換的心臟瓣膜,主要分為金屬瓣膜及生物瓣膜兩類,生物瓣膜指的是以牛心、豬心組織做出的人工瓣膜,與人體組織較為接近。陳胤嘉醫師提到,人工瓣膜有其壽命,目前金屬瓣膜年限約40-50年,但必須終身服用抗凝血劑,避免形成血栓,若有組織向內生長影響瓣膜功能,也仍有二次手術的風險;而生物瓣膜雖只需服用3-6個月的抗凝血劑,但年限最多到15-20年左右,若病人還很年輕,也會面臨二次手術問題。隨著科技進步,人工瓣膜也不斷進步,生物瓣膜使用年限越來越長,新型的牛心瓣膜設計則加入考慮二次手術的可能性,發展出利用球囊將原本框架撐開,再放入適當大小的經導管型瓣膜。陳胤嘉醫師補充,瓣膜的大小與病人體重相關,若體重較重者,小型的瓣膜恐無法支撐其血流量。已知有瓣膜問題應追蹤 心臟衰竭建議手術治療然而術式及瓣膜選擇多元,有些民眾難以立刻決斷。「通常沒有急性危機,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討論跟思考,是否可以用藥物多控制幾年再換。」陳胤嘉醫師提醒,微創或經導管手術的確是趨勢,也有潛力發展到不止高風險,連中低風險病人也可以適用,然因每位病人狀況不同,手術方式必須與醫師討論,包含體力、經濟狀況等,選擇最符合自身條件的方式。陳胤嘉醫師提醒,若知道自己有瓣膜問題,建議追蹤治療,以掌握瓣膜狀況。陳醫師分享一位60歲左右的男性,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一直以藥物控制,雖已出現症狀,卻抗拒開刀。後來在家中暈倒、心因性休克,緊急送往急診搶救。所幸及時裝置葉克膜穩定病情,隔日進行主動脈置換手術,當天晚上就脫離呼吸器與葉克膜,10天後便出院,恢復狀況良好。「在大家想像中,心臟手術非常恐怖,但更恐怖的是如果沒適當處理,反而可能需要承擔心臟衰竭惡化或猝死的風險。」陳胤嘉醫師呼籲有瓣膜問題的患者,一定要定時回門診追蹤檢查,若出現暈厥或心臟衰竭等症狀,就建議可開始與醫師及家人討論手術時機及方式。
氣溫驟降心肌梗塞病例增? 醫:與「這病」有關不治療恐致命!
近來天氣冷氣團、寒流接力來襲,全台氣溫陡坡式下滑,不少民眾都很有感,但當氣溫劇烈變化時,最怕產生心肌梗塞、中風等前兆。據門診統計,因氣溫驟降,心血管疾病患者也跟著增多,其中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因反覆暫時停止呼吸而發生缺氧,進一步造成高血壓,也讓心肌梗塞的發生率大增。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醫師說明,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的原因為睡眠時因呼吸道睡眠時因呼吸道肌肉放鬆、垂落或因頸部重量或結構問題,導致呼吸道狹窄,使患者呼吸變淺且費力,患者會出現明顯的打鼾聲,嚴重時便會造成呼吸道阻塞而窒息。吳彥雯主任解釋,隨著睡眠間歇性缺氧的發生,造成睡眠片斷與胸腔內壓力波動,導致體內產生氧化壓力反應,包括交感神經活化、內皮功能障礙、代謝失調、全身性發炎等,最後影響心血管健康。病患將面臨心房顫動與其它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冠狀動脈疾病、腦血管疾病、肺動脈高壓、甚至死亡等健康威脅,不可小覷。吳彥雯主任進一步指出,近幾年許多研究報告指出,睡眠品質在心血管健康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睡眠障礙情況常被忽略,因此台灣睡眠醫學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三大國內醫學會共同合作,發表台灣第一部有關睡眠呼吸障礙在心血管疾病(心房顫動、高血壓、心衰竭)評估與處置的臨床指引,建議醫師在門診時,應針對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說明施做心血管疾病篩檢的重要性,安排相關檢查或是轉介到心臟科門診,而對於高血壓、心房顫動以及心臟衰竭病患應加入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檢測評估,以便及時給予患者最適當的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依每小時的呼吸中止或減弱指數,嚴重程度可分為輕、中、重度:每小時五次以下:為正常。每小時5-15次:為輕度,只要每小時超過5次就應接受治療每小15-30次:為中度,糖尿病發生率較一般人高2倍每小時30次以上屬於重度,若再加上有慢性疾病且白天會昏睡,建議可考慮配戴正壓(陽壓)呼吸器,許多患者在使用後不僅睡眠品質優化,同時也能改善各項生理心理功能,甚至改善性功能障礙。吳彥雯主任呼籲,民眾應多加關心自己與家人的健康,若有打呼、肥胖、睡不飽睡不好、以及心臟問題等相關問題,應及早就醫,必要時要進行睡眠檢測,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擁有好的睡眠跟生活品質,以及心血管的健康。
58歲男力不從心「夫妻關係緊張」 震波治療勃起障礙奏效
勃起功能障礙並不少見,根據統計40-70歲者盛行率約30-50%,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柯明中說明,陰莖勃起是男性接受性刺激後,神經興奮使陰莖海綿竇動脈及海綿竇組織的平滑肌鬆弛,於是血液灌入海綿竇使陰莖膨大堅挺;過程需賀爾蒙、神經、血管及陰莖海綿竇協同作用,任一環節有問題都可能影響勃起功能。柯明中進ㄧ步說明,勃起功能治療包括:調整生活型態,例如戒菸、改變飲食習慣;有效控制影響勃起的疾病或調整用藥,例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口服藥物治療,例如磷酸去酯酶抑制劑等;陰莖海綿體內注射藥物或尿道內塞劑;陰莖真空抽吸器;手術治療等。隨著再生醫學進步,勃起功能治療有更多進展,其中以陰莖海綿體震波治療的報告最多。震波治療勃起功能的作用是藉由適當的震波能量促進海綿竇的血管、神經新生,進而達到改善陰莖血液灌流與勃起功能。一項Vardi等人的研究報告:20位本來服用磷酸去酯酶抑制劑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個案於停止藥物後接受陰莖海綿體震波治療,在治療完成一個月後進行評估顯示勃起功能顯著改善,這樣的改善於治療後三個月與九個月再次評估時依然持續,此外本研究也顯示震波治療改善陰莖海棉竇的血液灌流。除了Vardi等人的研究,其他一些相關研究也顯示震波治療可以改善陰莖勃起硬度進而達到治療效果。柯明中說,自從引進震波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後,原本有些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不適合藥物治療的個案多了一個治療選項,不少個案也因此重獲滿意性生活。他提出兩個案例,72歲陳先生多年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就診時主訴勃起功能越來越差,性行為頻率大幅降低,最近一年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雖然接受多種藥物治療,但效果不佳;經安排陰莖海綿體震波治療後勃起功能顯著改善。另一位58歲張先生就診時抱怨近幾年常感力不從心,不是不夠硬進不去陰道,就是做到一半就軟掉,近幾個月更是完全停擺沒有性行為,造成夫妻關係緊張,經詢問病史,張先生有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因擔心治療勃起功能藥物的副作用,所以未接受藥物治療,對於陰莖海綿體內注射藥物治療,張先生也怕痛而感到擔憂,因此也沒接受治療;經討論後他選擇陰莖海綿體震波治療,治療後重振雄風,夫妻關係更和諧。柯明中提醒,近年來勃起功能障礙治療有很大進步,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可以達到最大治療效果,提升性生活滿意度,對於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不適合藥物治療者,陰莖海綿體震波治療可以提供另一個治療選項。
7旬婦長期頭暈!吃止暈藥2年仍未改善 一查竟是「狹心症」惹禍
70歲A女士,因為頭暈症狀前往耳鼻喉科就診,但並未查出眩暈症等相關病因,持續服用止暈藥長達2年,症狀仍未改善,改往神經內科就診也查不出有腦神經方面的問題,最後前往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就診,經醫師檢查發現其右冠狀動脈狹窄、心肌下壁缺氧,頭暈症狀竟是「狹心症」所引起的。狹心症不一定只會胸悶痛 少數患者會以頭暈表現狹心症為冠狀動脈疾病,當冠狀動脈硬化、變窄、阻塞時,會導致心臟血流不順引發各種症狀。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表示,常見症狀包括胸悶痛(約占80%)、腹痛(約佔10%)等,不過約有5%的少數患者會出現頭暈症狀,甚至沒有症狀表現。張釗監主任推測,這名A女士應該是因為停經後心血管缺少了荷爾蒙這層保護,再加上病人本身就有體重過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問題,平時又未良好控制,飲食油膩、缺少運動,因此導致冠狀動脈硬化、狹窄,出現頭暈等少見的非典型症狀。所幸有及時發現A女士冠狀動脈狹窄的問題,在經由氣球擴張術,撐起狹窄的血管內壁重建血流後,也改善了頭暈症狀,並避免頭暈跌倒腦出血、組織壞死、心肌梗塞猝死等憾事發生。「這些」都是狹心症高危險群 如何減少疾病風險?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疾病(不含高血壓性疾病)仍高居111年國人十大死因第2名,每年奪走2萬多人性命。因此,民眾應特別留意,尤其是4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停經後女性、三高患者、缺乏運動、體重過重、壓力大、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長期抽菸者等,都是容易引發狹心症的高危險群。高危險群應避免突然激烈運動、爬坡或上樓梯時提重物、天冷或季節變化外出、情緒起伏大,以免引發狹心症。張釗監主任也提到,民眾平日應規律運動、健康飲食、作息正常、控制三高、維持理想體重、勿抽菸,以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發生。尤其最近季節交替,天氣變冷血管容易收縮,張釗監主任提醒,民眾應提高警覺若有胸悶痛等症狀,建議就醫檢查,另外如果出現頭暈症狀,經檢查排除耳鼻喉、神經內科問題後,應考慮至心臟科檢查是否為狹心症、心肌梗塞等冠狀動脈疾病所引起的,及早就醫以免延誤就醫,導致猝死等憾事發生。
體寬但四肢纖細要注意了! 醫警告:「肌少又胖」死更快
白白胖胖其實會短命?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提到,「你肌肉少,又胖胖的,死更快」,肌少性肥胖與正常、肌少症群體相比,其冠狀動脈疾病事件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總死亡都更高;而如果有些長者或病弱朋友臉胖、身寬體胖、大腹便便,四肢卻纖細無肉,就應該要及早注意,建議多加鍛鍊並改以低熱量飲食,增加蛋白質攝入。姜冠宇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大家都知道防衰弱、維持肌力很重要,「不然人家風吹草動見牛羊,你是見閻王」,但有時想像中衰弱患者的圖像都是枯乾的,這樣的迷思其實只對了一半,便是因為外型瘦弱者容易警覺,也比較容易預防,而所謂「肌少性肥胖」群體,則更加不易察覺,且較有可能出現意外。姜冠宇進一步說明,「肌少性肥胖」是一種同時存在肌少症(肌肉量和力量的損失)和肥胖(過度脂肪積累)的狀態,可能增加併發症和死亡風險。若將正常狀態下因冠狀動脈疾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比設定為1,肌少症則略高於1,肥胖者也為1.2至1.4倍,而「肌少性肥胖」還可能接近1.5至1.8倍。對此,姜冠宇表示,想要治療「肌少性肥胖」,可以透過鍛鍊(特別是抗阻訓練),低熱量飲食、正常至高蛋白質攝入(每天0.8至1.2克/公斤),以及可能的藥物,如維生素D(如果驗血有缺乏現象),還有荷爾蒙替代療法等,也有針對抑制肌肉素降解作用的研究在進行。另外,姜冠宇提醒,肌少症本身容易存在衰弱、骨頭不好,骨質酥鬆症也容易發生,而外型肥胖者因為承載重量較大,一般人不容易警覺,更最容易出現意外;若想要早期發現問題,主要能觀察四肢力量及步行能力,像是臉胖身寬、大腹便便卻四肢纖細的人,就該加強注意,因此未來監測體脂比例,可能會比BMI還更重要。
頭重胸悶肩頸緊繃愛注意! 天氣轉冷6族群小心「心肌梗塞」
天氣轉冷,對於某些族群來說,天氣變化大時反而不是好事,根據腎臟科醫師林軒任表示,如果出現頭重重的、胸口有點悶、肩頸緊繃不太舒服等症狀,一定要特別小心!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子。(圖/翻攝自林軒任醫師粉專)林軒任特別在粉專提醒,111年台灣十大死因,心血管疾病高居第二名;然而,很多人會把「冠狀動脈疾病」和「心肌梗塞」這兩個名詞搞混,其實兩者的因果關係,心肌梗塞是源自於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導致血管產生斑塊,當血栓把血管塞住,使得心肌無法獲得養份,就會導致心肌壞死。另外,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疾病最危急的狀況,若未及時就醫,恐延誤治療時間,林軒任也分享在臨床上遇到的案例,大約有兩到三成到院前就心肺停止,死亡率高達10%;即使送到醫院時心肺功能正常,也可能因為長時間心肌未得到足夠供氧量壞死。林軒任醫師也邀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導管室副主任盧炯睿醫師,在粉專談「冷酷的殺手:冠狀動脈疾病」的三大重點。一、哪些人是高危險群1.年紀大2.有家族遺傳史3.抽菸者4.肥胖5.A型人格6.藥物濫用二、發病前會出現徵兆1.活動性胸悶、胸痛2.呼吸困難3.不規則的心絞痛三、什麼時候要緊急就醫1.突然胸悶、胸痛和呼吸困難等心臟病症狀2.臉部表情突然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和口齒不清等中風徵兆林軒任還提醒,由於心肌梗塞的病程相當快速且致命,假如你是高危險群,生活中只要跑步、爬樓梯一下子就開始喘,需要停下休息才能緩解;或是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一定要到醫院檢查,避免遺憾發生。若突然胸悶、胸痛和呼吸困難等心臟病症狀,請儘速就醫。(圖/翻攝自林軒任醫師粉專)
防中風、心臟病…研究曝爬樓梯好處多 每天至少「這層數」
現代人因為如果能搭電梯,大多不會選擇走樓梯,因為懶或是想省時間。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說,研究指出每天至少爬5層階梯,能降低「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風險,如中風和心臟病等。黃軒在臉書發文,「每天至少爬5層樓梯(約50步左右),可以降低得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的風險。但但必需要持之以恆。」黃軒表示,研究人員說,沒有持續爬樓梯的,半途而廢的人,得到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高了32%,而在短時間劇烈爬樓梯,也能改善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黃軒解釋,另篇研究說招募100名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分為2組,一組進行短時間爬樓梯,一組進行耐力訓練,12週後,前者心肺改善比後者多,「短時間的劇烈爬樓運動,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改善冠狀動脈疾病病患者,心肺功能的運動方式。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可依醫師的指示,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短時間的劇烈爬樓運動,這樣可以以提高心肺功能,且增強體力。」不過,如果想嘗試爬樓梯運動,專家建議,要先做一些暖身運動,選一個安全有良好通風的樓梯,也要穿合適鞋子,爬樓梯時要挺直背部,腹部收緊,推腳跟發力,不要跳過階梯,爬完樓梯候也能做一些放鬆運動,爬樓梯的成效會隨時間增加,所以要持之以恆,運動候也要配合均衡銀食和睡眠,才能身體健康。最後,黃軒說,「這些研究為人們提供了一種簡單、省時、有效的爬樓梯,每天至少爬5層樓,或短時間,高強度運動,依醫師的指示這些都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運動。」
睡不好真傷「心」 心房顫動患者高達53.4%罹患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
不少打鼾者也被診斷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此症在臨床上是相當棘手的疾病,因為看似不影響正常生活,讓許多民眾對之掉以輕心。但如今台大醫院、亞東醫院兩大醫學中心團隊研究證實,在心房顫動患者中,竟有有超過53.4%的人同時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因此,無論一般民眾、臨床醫師都必須更加重視睡眠品質與健康。一直以來,關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研究發現,隨著睡眠間歇性缺氧的發生,造成睡眠片斷與胸腔內壓力波動,導致體內產生氧化壓力反應,包括交感神經活化、內皮功能障礙、代謝失調、全身性發炎等,最後影響心血管健康。病患必須面臨心房顫動與其它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冠狀動脈疾病、腦血管疾病、肺動脈高壓、甚至死亡等健康威脅。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過程。(圖/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台大醫院與亞東醫院兩大醫學中心團隊,針對這個議題自2020年起共同攜手進行相關研究,赫然發現在320名心房顫動病人中,確診有中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者竟高達53.4%,遠遠高於一般人。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表示,過去醫學界對心血管健康的評估,多偏重清醒時的功能表現。近幾年的研究發現,睡眠品質在心血管健康中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2022年美國心臟協會首度將睡眠狀態納入,與大家熟知的飲食、活動、肥胖、血壓、血脂、血糖跟抽菸等重要因子並列,成為評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標。而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指的是每小時呼吸阻塞的次數超過15次以上。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的資料,在流行病學調查是一到兩成,比例雖然已經不低,但上述研究卻發現超過半數的心房顫動病患併有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為一般民眾的三到五倍,對健康的衝擊可想而知。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強調,由上述研究可以說明,如果未積極治療睡眠呼吸中止,一旦造成交感神經過度活化,將更容易誘發心房顫動,危害心血管健康。若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一旦有心臟問題,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比例將明顯提升,兩者互為因果、互相影響,結果就是造成無盡的惡性循環。由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睡眠障礙常被忽略,且為使睡眠與心臟專業領域有更密切的連結,包括台灣睡眠醫學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三大國內醫學會共同合作,發表台灣第一部有關睡眠呼吸障礙在心血管疾病(心房顫動、高血壓、心衰竭)評估與處置的臨床指引,一方面強調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篩檢特定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則針對高血壓、心房顫動以及心臟衰竭病患,強力建議臨床醫師必須評估是否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給予確診後的治療建議。並期望透過這次合作編寫的指引公開發布,有效提升民眾對睡眠健康的重視,降低因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的心血管問題。
翁遭肉圓店水管絆倒喪命 老闆依過失致死罪判1年
高雄郭姓男子在林園大樓騎樓經營肉圓店,打烊時疑似沒把排水軟管收好,害81歲林姓老翁經過時被絆倒、撞擊頭部,送醫治療1個月後宣告不治。一、二審法官都認定郭男有過失,依過失致死罪判1年,可上訴。郭男在林園某社區大樓租下1樓店面賣肉圓,為了廚房洗手台、冰箱廢水的排水問題,特地拉1條軟管延伸至店門口前的排水孔。2020年12月3日晚間,郭男打烊後未將水管收好,害林男經過時被絆倒,整個人飛撲、撞擊肉圓店鐵捲門後倒地不起。當時林男被目擊民眾協助扶起身,臉部初步止血後就自行回家休息,豈料隔天一早頭部突然劇痛且陷入昏迷,送醫搶救一度恢復生命跡象,但隔年1月便因多重器官衰竭、肺炎併呼吸衰竭、急性腎衰竭、冠狀動脈疾病身亡。法醫研判,林男摔倒後撞擊大腦,發生對撞性腦挫傷、腦髓腫脹,大範圍傷及腦幹的軸突,導致隔天呼吸衰竭、心跳停止,最終因瀰漫性軸突損傷致死。一審法官審酌監視器及證人證詞,發現林男事發前步行狀況良好,確實被軟管絆倒,且傷到腦幹,郭男沒收好設備顯有疏失,依過失致死罪判郭男1年。郭男不服上訴,強調林男當時可能受安眠藥副作用影響才導致跌倒。他曾和家屬試圖和解,但雙方對和解金的認知落差太大才導致破局,希望法官給予緩刑。高雄高分院法官認為,林翁倒地被救起後還能跟民眾正常對話,顯示沒有服藥後的精神恍惚、步伐不穩等情形。審酌郭男自始至終都否認自己沒將餐飲設備收好,危害騎樓公眾安全,至今也未與家屬和解,不宜宣告緩刑,維持原判,可上訴。
新加坡男暴斃遭查出「冒用精神病患身分」 妻兒全被蒙在鼓裡多年
新加坡一名男子因患冠狀動脈疾病暴斃,警消獲報趕到家中,找嘸任何證明身份文件,就連政府資料系統也未登記相關資訊,後還查出他生前冒用療養院病患姓名,妻兒對此渾然不知。相關單位目前仍在進一步釐清男子身分,調查結果擇日公布。根據《海峽時報》報導,男子2022年8月在芽籠峇魯租下的公寓暴斃,警消到場發現,家中沒有藥物、打鬥痕跡,死者也無外傷,死因研判是冠狀動脈疾病。不過,相關單位查出,對外自稱阿都拉曼馬吉(Abdul Rahman Majid)的男子,雖與兒子出生證明登記的父親姓名相同,卻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或印尼的身份資料系統找嘸和他相符指紋的資料。相關單位進一步調查,阿都拉曼其實是一名患有精神分裂症的69歲男子,1994年開始因病長年住在療養院,也對姓名遭冒用一事並不知情,更不認識死者,親人也說,從沒見過或聽過死者及其家人。此外,死者的家人在驗屍法庭也對真實的阿都拉曼渾然不知。除了兒子的出生證明,相關單位也在建築工作證上,發現死者的姓名被登記為阿都拉曼馬吉,而他的家中卻找嘸其他證明身份文件,包括各家醫院病歷、就醫紀錄均為真實的阿都拉曼所有。相關單位透露,死者與妻子育有5名兒子,長子生下就被送養,妻子和小兒子都患有精神分裂,親子鑑定結果確認4名兒子都是死者的親生骨肉,他們得知父親冒用他人身分一事,感到相當震驚。調查人員後對死者的妻子問話,但她只能藉由點頭、搖頭回應,因此不利追查死者背景。另外,曾與死者交談的清潔員表示,死者過往自稱卡辛(Kassim)。死者兒子透露,多年前曾有一名男子到訪家中,也用「卡辛」稱呼父親,此外,兒子們從未見過父親的親人。任職當地驗屍法庭的驗屍官納科達(Nakhoda),目前指揮調查人員追查死者的婚姻紀錄、租屋資料,結果日後公布。
妙齡女美白拒曬太陽,維生素D不足全身發炎 調查:九成民眾缺D
26歲的林小姐追求美白,出門必擦防曬乳、以計程車代步,加上工作因素幾乎晝伏夜出,根本曬不到太陽,長期下來體內維生素D濃度甚至低至1.9 ng/ml(建議值為≥30 ng/ml),導致身體慢性發炎嚴重,也患有如過敏性鼻炎、帶狀皰疹等自體免疫疾病。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醫師表示,維生素D不足不會有急性症狀或危險,但長期缺乏會影響骨骼、肌肉、自體免疫、皮膚,並增加各種疾病風險。維生素D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素之一,近年研究指出維生素D控制體內多數組織中細胞訊息的傳遞,因此不足或缺乏會影響細胞功能,如增殖、分化、凋亡等,而氣喘、癌症、冠狀動脈疾病、憂鬱症、骨質疏鬆、異位性皮膚炎、代謝症候群等疾病也都與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有關。將近九成民眾維生素D不足 不曬太陽是關鍵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分析2015-2022年間的健檢資料,針對125,292筆維生素D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高達8成7的民眾皆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等於每10人中,幾乎就有近9人異常。鄭乃源醫師進一步以性別分析,發現男性有將近8成5維生素D異常,女性更有將近9成未達建議值,推測是因為女性較男性更追求美白、防曬,又沒有額外補充的習慣,導致維生素 D異常狀況居高不下。各年齡層中,又以21-30歲的年輕人為異常之冠,高達9成3不足或缺乏。但國人並未輕忽其重要性,不僅報章雜誌呼籲,市面上也充斥許多營養補充品,但為何國人維生素D數值仍普遍未達建議值?鄭乃源醫師表示,最主要是因為身體每日消耗維生素D,但日常飲食只能補充身體所需的5%~10%。因此若沒有透過每日充足的陽光或保健食品補充,較難以讓體內維持建議濃度。額外補充維生素D日曬就夠? 建議額外補充維生素 D 不足或缺乏的情況可以說各國皆然,以美國為例,美國訂定維生素D標準較台灣寬鬆,低於20 ng/ml才算異常,卻仍有高達42%者未達建議值,尤其皮膚黝黑者,統計數據更高,非裔美國人有將近82%缺乏。即使是陽光照射充足的熱帶地區也有缺乏的現象,一項夏威夷的研究顯示,喜愛戶外運動的衝浪者,也仍有過半的民眾有缺乏情形。若每天大量補充相關營養品,有無可能造成過量問題?營養師徐景宜則回應,在這12萬筆資料當中,沒有任何人超標,目前也尚未接觸到過多案例。建議可抽血檢查數值,並額外補充,半年後再檢測一次確認數值有無提升。63歲的賀女士在2018年時發現維生素D數值僅15.3 ng/ml,骨質密度T值低至-2,推測是停經加上長期維生素D不足及缺乏適當運動導致。此後經醫師建議開始補充維生素D,短短四年維生素D回到建議值以上33.2 ng/ml,而骨質密度T值更改善至-1.4。有效補充維生素D 掌握4原則想有效補充維生素D其實並不難,把握以下四原則,便能輕鬆打造健康好身體。適當日照:陽光是轉換維生素D的重要來源,要留意曝曬時間,建議於每日10:00~14:00,曬至少10 到15分鐘,且最好避開正中午的陽光,避免曬傷,並注意玻璃、衣物、防曬乳等物質阻擋,全身至少要有40%的肌膚沐浴在陽光下才能有效補充。多攝取富含維生素 D 的食物:推薦的「陽光」食物分別是黑木耳、鮭魚、秋刀魚、乾香菇、鯖魚、鴨肉、新鮮香菇、豬肝。適量補充保健食品:推薦選擇D3形式的維生素 D 保健食品,也可選擇添加維生素 K 的複方劑型,有助鈣質吸收、強化骨骼。定期檢測:除了每年健檢時建議將維生素 D 檢測納入自身健檢項目中外,也建議有定期補充維生素 D 保健食品者,每3~6個月進行回測,才能第一線掌握身體健康狀況,了解補充成效。鄭乃源醫師提醒,儘管日照為維生素 D 的重要來源,然而多數民眾的工作場域都在室內,難以曬到太陽,加之從飲食獲得的補充有限,因此想要避免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還是應視情況補充足夠劑量的保健食品。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意識,正視自身狀況並積極調整,才是實踐預防醫學的真諦,避免疾病,進而早健康。
明年元月恢復1年義務役 國防部公告新體位區分標準…要免役更困難
實施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期間,內政部與國防部將役男體位大幅調整,至去年的役男免役比例竟高達23.49%,唯明年元月將恢復義務役1年役期,國防部公告新版役男體位區分標準,今年5月30日後適用,除恢復民國96年各體位BMI值,各種可免役病症也須出示病歷及治療過程,並增列多項認定門檻。換言之,1年役期役男免役,較軍事訓練役男困難多了。民進黨立委莊瑞雄曾質詢指出,根據111年度辦理徵兵及齡男子兵籍調查,92年次出生的徵兵及齡男子有11萬8755人;截至去年6月底,已體檢役男有7萬5950人;常備役體位為5萬436人、替代役體位有4422人,免役體位竟高達1萬7844人,免役比例為23.49%,這表示平均每4人就有1個人不用當兵。內政部次長花敬群解釋,因募兵制所以把徵兵體位標準大幅放寬,才會出現近4成免役體位狀態。根據新版役男體位標準在視力、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甲狀腺機能過低、貧血、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椎間盤突出乃至妥瑞氏症等免役病症,都有更嚴格認定標準及檢查項目,才符合免役條件。另視力項目,也新增一眼散瞳後驗光度數逾十一屈光度,最佳矯正視力未達0.6者;兩眼散瞳後,驗光度數相差逾五屈光度,一眼最佳矯正視力未達0.6,方符合免役標準。此外,據國防部統計,迄111年底滯徵軍事訓練役男3萬2千餘人,今年計畫徵集7萬4800人,合計10萬6800人,經調整流路後,國軍年度軍訓練役男新兵接訓容量達11萬7千餘。
想免役更難了!國防部公開「新版役男體位」 這些項目要基因檢查
義務役1年役期將在明(2024)年1月1日正式恢復,準役男最關注的「服役標準」也出現大變動!國防部在新版役男體位區分標準中,除恢復民國96年各體位BMI值,各種可免役病症也須出示病歷及治療過程,並增列多項認定門檻,部分疾病甚至須經「血液電泳檢查」或「基因檢查」檢查認定。新版役男體位標準在視力、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甲狀腺機能過低、貧血、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椎間盤突出乃至妥瑞氏症等免役病症,都有更嚴格認定標準及檢查項目,例如貧血、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等遺傳性貧血,有別於過去僅須病史、診斷證明即可,還須經血液電泳檢查或基因檢查並通過,才符合免役條件。另視力項目,也在一眼矯正視力0.1以下,含僅可辨指數、手動、光感,或無光感者;一眼散瞳後驗光度數逾十一屈光度者;兩眼散瞳後,驗光度數相差逾五屈光度者外,新增一眼散瞳後驗光度數逾十一屈光度,最佳矯正視力未達0.6者;兩眼散瞳後,驗光度數相差逾五屈光度,一眼最佳矯正視力未達0.6。方符合免役標準。而在替代役部分,增列不劃入常備役體位的155公分至157公分體位。身高196公分以上或身高154公分以下者,為免役體位;BMI值小於15或BMI值大於35,則屬免役體位。另依國防部提交立院的報告,2024年義務役人數約9100多人、2027年約3萬5000人,2029年增至5萬3600多人,4個月軍事訓練人數則逐年減少。
AI好給力2/防猝死又不遺漏癌細胞 智慧判讀將「打破名醫迷思」
許多人生病後總會到處尋求知名醫師治療,因此這些名醫的門診往往大排長龍,甚至出現「掛號黃牛」,但隨著人工智慧科技的介入,無論是經驗豐富的老醫師或菜鳥,只要搭配AI判讀,就能更精確判斷病況,可預防心肌梗塞導致猝死、也不會漏掉影像檢查中癌細胞的蛛絲馬跡。75歲陳伯伯有一天起床突然感到胸悶、上腹不適,就醫後診斷為輕度胃食道逆流,但治療一個月後卻始終沒有改善,於是醫師將陳伯伯轉介到心臟內科,在進行運動心電圖檢查後,發現陳伯伯最大心跳為每分鐘139下,呈現輕度缺氧狀態,依照傳統判讀為冠狀動脈血管阻塞50%,屬於中度風險,只要後續追蹤觀察即可。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血液系吳宏彬醫師表示,為精準評估陳伯伯的心血管狀態,於是進一步採用「運動心電圖AI輔助判讀系統」同步判讀,透過大數據交叉比對心電圖的資訊,結果AI報告顯示陳伯伯的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機率已高達72%。這讓吳宏彬提高警覺,立即為陳伯伯進行心導管冠狀動脈攝影,赫然發現陳伯伯血管狹窄程度已高達99%,緊急置入心臟支架於冠狀動脈治療。若是依照傳統判讀結果讓陳伯伯返家觀察,陳伯伯很可能會突然爆發心肌梗塞猝死,但由於AI輔助判讀的介入,才讓陳伯伯逃過死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影像科梁馨月主任表示,運動心電圖是診斷冠狀動脈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傳統以人工判讀的方式不僅耗時,而且往往難以區別細微的差異性,人工分析的準確率臨床上只有40%~50%。有鑑於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人工智慧中心蒐集4年來近千筆冠狀動脈阻塞達70%以上的運動心電圖像,並與心導管資料結合,設計出「運動心電圖AI輔助判讀系統」。人工智慧中心主任許凱程表示,目前AI模型準確度約80%,敏感性為88%,分析後的數據可突破傳統人工判讀的限制。透過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瘜肉可及早偵測大腸癌,但傳統判讀的結果會因醫師經驗而有所不同。(圖/報系資料庫)除了更積極預防猝死之外,AI輔助判讀也能防範連續15年患者人數最多的大腸癌。根據國健署2022年資料顯示,台灣每年有近1萬7000例大腸癌新發生個案,雖然大腸鏡檢查已被證實能有效降低死亡率與發生率,但隨著醫師判斷大腸鏡偵測腺瘤的能力不同,也可能會遺漏危險病徵。台大醫院、國泰醫院、雲象科技因此共同研發「大腸鏡即時AI瘜肉偵測」,跨兩院共收集超過3000位病患、逾40萬張影像資料提供人工智慧訓練,包括一般肉眼不易觀察到的瘜肉,皆能被AI捕獲,準確度高達95%。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暨綜合診療部主任邱瀚模表示,就算是經驗豐富的醫師,對於小於5毫米的瘜肉遺漏率仍可達23%,但若有AI工具的輔助,精準度就可達9成以上,甚至是難以察覺的扁平型、凹陷型的大腸瘜肉也難逃過AI偵測。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洪志聖認為,未來醫師執行大腸鏡檢查時若搭配此AI系統,即可以每秒30張的影像辨識能力偵測腸道並標示出瘜肉,即時、有效判讀大腸鏡檢查影像,不僅更有效率,也能解決醫師間偵測診斷能力的落差問題,讓患者獲得更好的醫療品質。
死因第二名!心臟血管疾病出現年輕化趨勢 1方式進行檢測
衛生福利部公布2021年統計國人十大死因,除癌症外,心臟血管疾病高居第二位,在國人生活習慣及不良環境下,心臟疾病發生年紀也更年輕化。特定疾病難診斷 須接受「心導管攝影檢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周伯翰說,醫師為了解心臟完整情況,當非侵入性心臟檢查無法確定詳細原因,或發現病人明顯心臟病典型症狀、高發作頻率、高危險群,或強烈懷疑不穩定心絞痛,通常建議病人接受心導管攝影檢查,藉此檢查獲得病患精確診斷及給予治療。心導管做為心臟血管侵入性檢查,需由心臟專科醫師執行。臨床應用廣泛,可用作心臟功能評估、確立心臟疾病診斷、藉由心導管技術進行治療、追蹤成效及做為心臟手術評估之依據。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 準確診斷冠狀動脈疾病周伯翰表示,心導管有好幾種,不管是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心臟血管支架置放術、周邊血管手術,在醫學進步下,都已成為很普及的手術,其中最常指的是「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而這是目前診斷冠狀動脈疾病最準確方法。醫師依據病患血管彈性及血液回流情形,選定穿刺部位如:手腕、鼠蹊部,進行局部麻醉,並將等同原子筆芯粗細大小導管放入血管中。測定各腔室構造壓力變化,注射顯影劑進行心臟血管攝影,並在X光機看到心臟收縮、瓣膜開合情形或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心絞痛應控制三高、戒菸酒 預防心肌梗塞周伯翰強調,對於穩定性心絞痛病人而言,大部分氣球擴張術或支架治療僅能暫時性紓解胸痛,無法預防心肌梗塞、減少死亡率。治本之道還是要控制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戒菸、戒酒、規律運動,以及定期健康檢查。
不只天氣變化誘發急性心肌梗塞 醫籲:「1行為」別再做
國中就開始抽菸的何先生,沒有任何慢性病史,某天中午突然心悸、頭暈、冒冷汗、全身無力、呼吸急促,緊急送醫後發現是急性心肌梗塞,所幸以心導管打通血管、放置支架後撿回一命。沒檢查不知道 當心突心肌梗塞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李禎元醫師分享他最近治療的幾位心肌梗塞個案,共通點是相對年輕,約40幾歲男性,發病前不知道自己有任何慢性疾病因此沒有服用任何藥物,已知的危險因子只有抽菸,但一發作就是劇烈胸痛、冒冷汗被送往急診救治,診斷就是危及生命的急性心肌梗塞。心肌梗塞非老人專利 這些族群危險性高李禎元醫師指出,心肌梗塞發生的年齡光譜很廣,不是老年族群的專利,以他個人的經驗,從30幾歲到90、100歲都有,只要病患本身有足夠多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抽菸、冠狀動脈疾病、過去曾發生心肌梗塞或家族史有心肌梗塞等,當感受到與平常不一樣的胸悶、胸痛,就應該警覺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尤其天氣變化,也會讓心肌梗塞發生率更上升,因此若是有非常明顯的劇烈胸痛,或是發生的一瞬間,感覺到喘不過氣,持續超過10幾20分鐘,要及時就醫評估。定期健檢多追蹤 積極治療免惡化抽菸對心臟科來說是很重要的危險因子,李禎元醫師強調,不管性別、體型,只要有抽菸,就有可能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不要覺得自己很健康,只要有以前從未發生過的胸悶、胸痛,就要有警覺性,儘快到急診就醫。此外,也建議40歲以上的民眾定期做健康檢查,篩檢是否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問題,可以提早治療,避免冠狀動脈疾病的惡化。
不一定有典型症狀! 高危險族群應盡快就醫
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心肌梗塞病人明顯增多,日前一名49歲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因胸悶、胸痛、冒冷汗,經嘉義民雄消防隊救護車緊急送至大林慈濟醫院急診室,檢查發現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並快速送入24小時待命的導管室,由心臟內科醫師為其打通血管,消防隊與院方合力建構完整的搶救系統,把握秒關搶救生命救護車配備到院前心電圖機 爭取存活率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主任李宜恭指出,今年4月1日起,全嘉義縣24輛消防局救護車均配備有到院前的心電圖機,如果有類似心肌梗塞症狀如胸悶、胸痛、喘的病人,就能在到院前先做十二導程心電圖,上傳到群組中,24小時均有急診專科醫師判讀,若是懷疑有心肌梗塞,就會就近送至有24小時心導管治療的醫院進行搶救。李宜恭說明,在接到病人即將來院的訊息後,院方立即啟動團隊,包括急診室、心臟內科、心導管室、放射科、心臟外科及加護病房等,在病人抵達後便可立即展開治療。因為從病人發作到打通血管的時間越短,病人的存活率越高,心臟功能保存也越多;雖然只能爭取到短短10至20分鐘的時間,但對病人的預後有很大的幫助。急性心肌梗塞 發作常見這些症狀急性心肌梗塞發生時的症狀,可能如衛教單張上所描述,如胸悶、胸痛、胸骨下重壓感、合併冒冷汗、疼痛輻射到下巴、脖子、肩膀、左上臂內側,或因為運動、搬重物、爬樓梯等負荷增加,或情緒起伏而誘發症狀,並持續2-10分鐘,在休息或舌下含俗稱「救心」的硝化甘油錠後獲得緩解,是典型穩定性心絞痛的表現。非典型表現一次看 高危險族群應盡快就醫不過,也要特別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塞不見得會出現所有的典型症狀,可能以不典型的症狀表現如喘,吃飯後合併胸悶上腹痛等,只要是出現從來沒有發生過的胸痛,特別是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抽菸、冠狀動脈疾病、過去曾發生心肌梗塞或家族史有心肌梗塞等危險因子,就應該警覺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並立刻至急診就醫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