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
」 助聽器 聽力 耳機 失智 電子耳達發「AI音訊技術」加持 力拚2025全球非蘋TWS晶片龍頭
聯發科 (2454) 旗下無晶圓廠IC設計公司達發科技(6526)在18日舉辦技術分享會,達發資深副總暨無線通訊事業群總經理楊裕全表示,預計未來3到5年內,耳機將朝跨場景使用的發展趨勢,特別是在AI加持下,效能更好、能耗更省。楊裕全表示,今年受益於全球頭戴式耳機市場成長18%,以及2024年歐盟推動標準化USB Type-C充電規範,帶動終端市場更新需求,讓達發的真無線藍牙耳機TWS晶片營收表現出色。截至第三季,高階AI物聯網事業營收佔比已超過50%,是今年主要成長動力來源。達發今年前三季營收143億元,年增37.5%,已超越去年全年表現,累計淨利20.6億元,年增152%,每股獲利12.34元,較2023年的6.47元大幅成長,平均毛利率為51.8%。18日股價收在726元、跌1.36%。楊裕全表示,達發科技在藍牙音訊擁有三大關鍵技術,包括「AI音訊技術」能有效判斷動機、聲音和環境,並進行有效降噪,聽感也更自然,未來使用者不再需要因使用情境不同而拿下耳機。「無線通訊技術」則是把藍牙與主動式降噪功能整併於系統單晶片中 (SOC),等於是將原本需兩顆晶片執行的功能整併於一顆晶片上,為業界首創,目前也推出電競雙模晶片,讓電競型耳機也可與手機等設備連線,都是全球第一。目前達發在電競耳機市場的市佔率為第一。值得注意的就是第三項「助輔聽音訊技術」,達發從2018年開始與客戶合作開發助輔聽應用,相關功能之無線音訊晶片已出貨超過百萬顆,通過美國FDA OTC且已上市的助聽器產品超過25款。沒想到蘋果在今年推出AirPods Pro 2,長相是普通耳機、卻有助聽功能,為首款非處方籤 (OTC) 助輔聽器裝置,相關政策也鬆綁,不須醫療認證即可在一般通路購買,讓很多輕、中度聽損的民眾更容易取得。楊裕全指出,在蘋果這樣的領導者登高一呼,從原本的醫療設備變成消費型電子產品,外型好看後,也能讓過去抗拒使用助聽器的人接受,是未來很不錯的一個市場。經濟部技術司日前表示,達發鎖定高階藍牙耳機市場,開發高效音訊晶片,可於毫秒間辨別並處理多場景音源,在吵雜環境中自動降低背景噪音、增強人聲語音,並支援AI應用,預計各項新專利技術上市後,達發科技在全球市占率可望提升至20%,有望超越高通,成為非蘋果陣營的全球高階藍牙耳機市場龍頭。
與夫吵架越罵越大聲 ! 就醫檢查竟罹「耳硬化症」
46歲婦人近年來因講話越來越大聲,跟丈夫吵架時,更是屢屢罵到「燒聲」,家人帶她就醫,檢查發現耳膜完整、無化膿流湯,但左耳聽力竟衰退到中度聽損,醫師安排斷層掃描後,確認中耳沒有感染或腫瘤,診斷是「耳硬化症」惹禍。鐙骨底板破壞聽骨鏈 造成傳導性聽力損失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陳厚匡表示,耳硬化症典型特徵是鐙骨周圍緻密骨頭結構改變,病變骨頭被吸收後,由海綿狀血管性骨骼取代,最後形成硬化骨質取代海綿狀骨骼,此異常骨骼生長可能會導致鐙骨底板發生機械性固定,並破壞聽骨鏈傳遞聲音,使得聲音無法有效傳遞至內耳,從而造成傳導性聽力損失。「耳硬化症」聽力衰退、伴隨耳鳴 常見女性 經統計,耳硬化症常見於白種人,並以女性患者較多(臨床上女性比男性約為二比一),常見症狀是聽力變差及耳鳴,聽力變化是漸進性聽力受損且通常兩耳為不對稱的聽力表現,發生年紀多為三十至四十多歲,初期多以40-60分貝的傳導性聽力受損,但仍有10%病人會進展至混和性或感音性聽損;第二個常見症狀為耳鳴,約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會發生耳鳴,可能為嗡嗡聲、嘶嘶聲、蟬叫聲等,另其它較少見的症狀包括頭暈、平衡感變差。聽小骨重建手術協助改善 聽損輕微可選擇助聽器陳厚匡提醒,若患者聽損屬於輕微程度或不適合接受手術,可根據需求選擇助聽器協助,以調整其音量和音質達到最佳效果,並定期追蹤聽力檢查監測病程進展;至於「鐙骨手術」(又稱耳硬化症手術)需將病變的鐙骨部分截除,並替換為人工聽小骨來改善聲音的傳導,經驗豐富的外科醫師進行手術時,成功率可以高達80%以上,此患者術後左耳聽力大幅改善,也避免依賴助聽器。這些情況恐是聽損前兆 應盡快就醫檢查陳厚匡呼籲,耳硬化症有可能會進展至耳蝸內耳,造成更嚴重的聽力受損,加上另一耳也有發病風險,建議術後務必長期追蹤和監測,才能及時掌握病情變化,否則聽力可能會持續加劇,影響到日常生活。若發現常聽不清楚對方講話或自己越來越大聲,都可能是聽損前兆,可就醫檢查,預防病情惡化。
英科學家發明「輻射鑽石電池」 可持續發電5700年「適用極端環境」
英國科學家近期研發出一款以輻射為動力的鑽石電池,其壽命長達5700年,如果該項技術在生產製程方面完善成功的話,或許有機會徹底改變能源使用模式。根據《太陽報》報導指出,該款電池的核心為碳-14(carbon-14),這是一種放射性同位素,能透過衰變釋放能量。後續再由鑽石來捕捉能量,將能量轉化為電力。工作原有點類似太陽能板,但並非依賴陽光,而是利用快速運動的電子進行能量轉換。這款電池是由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和英國原子能管理局(UK Atomic Energy Authority, UKAEA)的合作研究。研究團隊表示,鑽石電池在微瓦級別的持續供電上具有安全且可持續的特性,其應用範圍不僅局限於日常電子產品,更適用於特殊環境中的科技設備。布里斯托大學材料學教授斯科特(Tom Scott)表示,這款電池特別適合用於太空探索等極端環境,因為在這些情境下更換傳統電池極為不便。此外,鑽石電池在醫療領域也十分由潛力,鑽石電池具備生物相容性,可用於製作眼部植入物、助聽器與心臟起搏器等裝置,這不僅提升了使用者的生活品質,也減少了更換設備的需求。斯科特教授進一步指出,鑽石電池還可以為射頻(RF)標籤提供長期電力,用於追蹤航天器與衛星,有效提升科技設備的壽命。科學家克拉克(Sarah Clark)則表示,這種電池的安全性十分穩定,因為其是由鑽石材料被用來包覆碳-14,同時保證輻射完全受到控制,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設計結構十分的完善。
用聲音點燃希望「聽力之星公益計畫」溫暖啟航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虹韻推動「聽力之星公益計畫」 讓聽損青年不再孤單有鑑於聽力健康常被忽視,而聽力對於人際溝通及社會參與的重要性不言可喻。為幫助更多的孩子能夠享受良好的聽能品質,虹韻為此提倡「聽力之星公益計畫」。該計畫旨在幫助16至28歲具潛力的聽損青年提供醫療級聽力照護服務及助聽輔具,讓他們能無後顧之憂的為未來拼搏,縮小因聽損造成的社會隔閡,為夢想的實現提供助力。改善聽力重燃希望 助青年重新連結世界該計畫鎖定無法取得社會福利補助、但急需聽力協助的對象。過去已有數十位受助者受益於此項計畫,不僅改變了學習和生活,更重拾對夢想的信心。例如,來自花蓮的戴于詠,過去因家庭經濟因素僅能使用二手老舊助聽器,常遭受旁人異樣眼光。他憑藉細膩的觀察力,屢次在學術競賽中脫穎而出,更是在「2022 IEYI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暨臺灣選拔賽」以「瓶蓋不落地開瓶器」獲得生活便利類銀獎。他開心的表示:「新的助聽器讓聲音更清晰柔和,使我聽課時能更加專注,也讓我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 另一例則是現役籃球員張凱崴,他憑著對籃球的熱愛克服聽力障礙的不便,並與聽人球隊一同奪下多項比賽榮耀,近期更是在「第三屆興達盃全國聽障籃球錦標賽」率隊奪下第二名的佳績。他感慨地說:「助聽器不僅改善了我的聽覺能力,還幫助我和隊友的溝通更加順暢,能夠在球場上發揮更好的實力,並在人際交流中建立信心,徹底的改變了我的生活。」成果斐然 計畫持續擴展虹韻助聽器執行長許立民強調,「聽力之星公益計畫的初衷是幫助聽損青少年擺脫因聽力問題造成的限制,並積極響應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優質教育」和「減少不平等」指標,我們相信,透過持續整合資源與努力,能夠為更多的聽損青少年創造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未來,並促進社會的包容性發展。」如需申請或了解更多資訊,請聯繫虹韻助聽器。「虹韻聽力之星公益計畫」目前採線上受理,詳細申請方式與資格等資訊,請參閱計畫申請頁面。
好市多「1免費福利」沒了!一票會員反讚「很合理」:真的該好好整頓
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因其份量多、售價實惠,在台擁有大批忠實顧客。近日,一名網友就指出,好市多目前已將「免費停車福利」取消,引起廣大鄉民熱議,一派人紛紛表示「我覺得這樣很好!以前都沒車位,現在很好停」、「真的該好好整頓一下,才不會有一堆人占用停車位卻不消費」。這名網友12日凌晨在臉書「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發文表示,以前憑會員,可以在好市多索取「1小時停車券」,現在已經取消了。而這也意味著,無論有沒有消費,只要是會員,都可以免費停車1小時。消息一經曝光後,不少人留言道,「不消費就不要佔位」、「去百貨公司也是消費抵停車費,不然也是照付,為什麼好市多不行?」、「進去逛一圈出來,消費從來沒低於500過」、「都不知道原來還可以取停車券,每次去買都是破千在跳」、「辦了這麼久,現在才知道還有這功能」。也有人指出,「有時候去售後服務如維修老人助聽器,然後又剛好沒什麼東西想買呀」、「有時候想買的東西沒貨、或剛好買些小東西沒有滿額,沒有辦法停車是蠻麻煩的,至於有些推文說什麼試吃、難民,人家有付會員費啊……這政策應該是擋了有時想去逛逛看看有什麼新品好買的會員吧?真是越來越奇怪的好市多」。還有網友認為,、「會員費這麼貴,如果不消費就不能進去逛,這樣子其實也不太好,建議限制會員才能進去停車」、「我認同去好市多沒消費真的很奇怪,但…好市多會費1350元,商業副卡至少也要900元好市多連1小時免費停車都給不起,說得過去嗎?」、「要抑制亂停車的人,可以入場先驗會員,保留1、2小時免費,超過則要消費,這樣對會員、有消費的會員都有一定的權益,對非會員想跑進去停車也有管制」。根據好市多停車收費規定,機車每小時50元、汽車每小時100元,車前30分鐘免費,超過30分鐘未滿1小時,則以1小時計算,若當日消費滿500元,可憑發票折抵停車時數,最高可折抵3小時。
名醫是渣男1/氧氣女神當小三頻挑釁正宮 網紅醫師妻遭折磨10年腦溢血亡
員榮醫院國際醫療部主任黎雨青(47歲),憑藉帥氣外表和醫生形象而多次上《全民星功略》、《命運好好玩》等知名節目,更營造照看蕭姓病妻和體貼顧家的好丈夫人設,但他早已外遇網紅營養師陳嫚羚(37歲)超過10年,陳嫚羚多次發送2人鹹濕合照挑釁元配,蕭女在長期精神壓力下,原本的免疫性疾病幾度惡化,最終於9月病逝,其親友忍無可忍,希望能說出真相。本刊調查,黎雨青是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又考上中國醫藥大學醫管所並取得碩士學位,他在大學期間透過聯誼認識當時年僅19歲的蕭女,蕭女出身音樂世家,自己也透過優異琴技進入音樂系,高雅氣質和優異家世讓黎雨青對蕭女展開熱烈追求,2人順利地從校園到婚紗,這卻是蕭女夢魘的開始。「大家聽到醫生都對他印象滿好的,元配家裡也很照顧黎雨青,還買房子給他們住。」蕭女親友恩恩(化名)回憶,蕭女研究所畢業後,黎雨青便迫不及待地求婚,2人2005年在親友的祝福下步入禮堂,女方家裡為了讓小倆口能安身立命,還配合黎的工作地點,在台中幫付頭期款購置婚房,甜蜜的婚姻卻僅維持短短數年就變調。黎雨青與蕭姓妻子從大學時就認識,蕭女陪著他從窮學生到如今的大網紅,黎卻結婚沒幾年就外遇。(圖/讀者提供)恩恩說,蕭女在婚前就罹患免疫性疾病,身上的軟骨會漸受侵蝕,只能服藥控制病情,也因長期服用類固醇而無法生育,蕭女一度因此打退堂鼓不願結婚,黎雨青則信誓旦旦,承諾自己會對她不離不棄、百般呵護,蕭這才點頭走上紅毯,昔日的保證言猶在耳,蕭女的付出卻換來無情背叛。2014年,蕭女發現已在家醫科任職的丈夫,送花給當時還是藥廠業務的陳嫚羚,蕭女起初沒有太放在心上,直到陳嫚羚「侵門踏戶」,多次發送訊息和鹹濕照片挑釁,這段婚外情才曝光,黎雨青的態度則讓蕭女徹底寒心。「黎說他兩邊都放不下,又不願意離婚,蕭的狀況也因此越來越差。」恩恩說,蕭女數度要求黎與陳嫚羚斷絕關係,黎則始終優柔寡斷,稱陳會以死相逼、無法分手,蕭曾投入數百萬元支持其事業,因而要求黎支付600萬元贍養費後結束婚姻,黎則不願付錢,也不願意離婚,3人的感情僵持不下,黎雨青和陳嫚羚的畸戀也因而維持超過10年。黎雨青與陳嫚羚婚外情超過10年,陳更曾傳泡湯照片挑釁蕭姓正宮,導致蕭女身心俱疲。(圖/讀者提供)在10年時間中,陳嫚羚考上營養師,化身為「氧氣女神」嫚嫚營養師,除多次上節目外,保養品和營養食品等各種代言更是接到手軟,陳嫚羚的氣焰也因而越發囂張,在黎雨青與妻子出國遊玩時傳訊息辱罵渣男,不時還會用言語激怒元配,長期的精神壓力也使蕭的病情每況愈下。「蕭的某一次嚴重發病,就是在她知道這段外遇的時候。」恩恩提到,蕭要面對枕邊人的不忠與第三者小人得志的嘴臉,又因害怕父母擔心而不願將自己的委屈告知雙親,心力交瘁則讓她的免疫疾病越發失控,身為音樂老師的她因病失聰,得裝上助聽器才能授課,而她在2024年早早退休,原想著離開校園能享受生命的美好時光,卻在9月因突發性腦溢血而身亡。黎雨青在妻子的告別式上悲傷痛哭,看在蕭女親友眼中卻只覺諷刺。(圖/讀者提供)「黎雨青在告別式的時候哭得很慘,我真的不知道他有什麼臉哭。」恩恩說,蕭的父母至今都還不知道女婿外遇,黎雨青在妻子的葬禮上悲傷落淚,將失去摯愛的痛苦表現得活靈活現,在知情人看來卻是無比諷刺,因而希望說出真相,讓世人知道黎雨青與陳嫚羚的真面目。針對本刊的查詢,黎雨青表示,此事已是將近10年前發生,而如今妻子病逝,不知有心人士為何要就此事做文章,也再次對家屬造成傷害。此外,記者致電陳嫚羚經紀人遭拒接,另再發送簡訊致經紀人和陳嫚羚粉絲團,但至截稿前均未得到回應。
50歲後聽力逐漸退化 「及時配戴助聽器」預防退化失智
「聽力」 是我們體驗生活的重要五感之一,良好的聽力不僅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也是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亞東醫院耳鼻喉部張智銘醫師指出,人類的聽覺平均在50歲之後會逐漸退化,而65歲以上的老人中有高達4成比例出現聽損。聽力受損問題十分常見,除了某些耳部疾病會造成永久聽損,排名第一的原因其實是耳朵老化。有時聽覺細胞和神經受損嚴重,最終導致不可逆的聽力損壞,常有病人會在這個階段放棄。張智銘醫師說明,聽損治療其實還有最後一塊拼圖,那便是「及早配戴助聽器」。大腦是用進廢退的器官,若長時間失去聲音的刺激,容易造成腦部聽覺區域的退化及失智現象。因此,聽損患者應儘早配戴助聽器,不僅可以在聽覺復健期加速建立耳朵與腦部的訊息連結,縮短適應助聽器的時間,也能避免腦部過早老化衰退,早日重拾生活的光彩。張智銘醫師也分享,李大叔是一位67歲的退休工人,性格溫和,愛好釣魚。隨著年齡增長,他的聽力逐漸退化,這使他的生活變得困難重重。在家裡,李大叔經常聽不清楚家人說的話,也總是聽不到妻子在廚房喊他吃飯。兒女回家探望時,李大叔也常常無法參與家庭的談話,總是笑著點頭,其實什麼也聽不見。這讓他感到非常孤獨,家人也因此非常擔心。有天,李大叔的孫女拿著畫本,興奮地向他分享學校的趣事,李大叔也只能微笑應付,看到孫女失望的表情,李大叔心裡十分難過,終於決定去醫院檢查。經診斷後,醫師建議因其聽力已經退化,建議佩戴助聽器,李大叔認為助聽器會讓他看起來更老而有些排斥,在家人鼓勵下,李大叔終於同意試戴助聽器。剛戴上助聽器的那一刻,他再次聽見了妻子、兒女及孫女的聲音,也可以參與久違的家人談話,李大叔感覺彷彿重獲新生。從那天起,李大叔的生活大大改善,不再因聽力問題而與家人隔絕,家庭氣氛也變得更加融洽溫馨。根據亞東醫院耳鼻喉部助聽器選配室的2023年度服務調查顯示,與2022年相比,醫師轉介聽損患者至助聽器選配室的數量增加了27%,選購助聽器完成率也從36.4%上升至45.6%。張智銘醫師分析,助聽器選配率提高的原因在於聽力保健知識和聽力復健觀念的逐漸普及,讓民眾對助聽器的接受度逐年提高。隨著科技發展,助聽器的晶片技術持續進步,硬體和軟體品質也大幅提升。不僅如此,助聽器的造型也更加美觀,提供更多等級和尺寸的機種選擇,搭配強大細膩的聲音處理,更舒適的降噪功能與聆聽感受。這些產品的優化都是促使聽損患者願意配戴助聽器的主要原因。雖然助聽器選配率相較往年有明顯提升,但仍有近4成的患者抗拒配戴。張智銘醫師表示,根據對2023年度選配助聽器個案的追蹤調查,高達39%的用戶認為配戴助聽器「顯著改善生活品質」,包括提升溝通效率和增加社交互動。此外,有12%的用戶是出於預防失智的考量。多項動物實驗研究推測,聽力受損確實可能連帶影響腦部的其他結構。因此,及時配戴助聽器應能對延緩認知能力下降、預防失智症狀有所助益。張智銘醫師也補充,當藥物和手術無法改善聽力時,建議患者及早配戴助聽器。期望每位聽力受損的病患都能通過助聽器的幫助,提升生活品質。
及時配戴助聽器 預防老年失智,拾回生活色彩
李大叔是一名67歲退休工人,因年齡增長聽力逐漸退化,導致生活品質下降,無法與家人對話,和家庭隔絕。亞東醫院耳鼻喉部張智銘醫師表示,人類聽覺會在50歲之後逐漸退化,而65歲以上老年人中,出現聽損比例約4成。李大叔經醫師建議配戴助聽器後,重新拾起與家人家的談話,家庭也變得更加溫馨融洽。老年症候群 聽力退化張醫師說明,人類的聽覺,平均在50歲之後會逐漸退化,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高達四成比例出現聽損,除了某些耳部疾病會造成永久聽損外,排名第一的原因其實是耳朵老化導致出現聽損。助聽器造型美觀 聆聽感受更舒適根據亞東醫院耳鼻喉部助聽器選配室的2023年度服務調查顯示,相較去年由醫師轉介至助聽器選配式的數量增加27%,選購完成率也有上升。張智銘醫師認為,選配率提高的原因在於民眾衛教觀念逐漸普及,讓民眾對助聽器的接受度逐年提高。另外,隨著科技發展,助聽器的造型也更加美觀,更舒適的降噪功能與聆聽感受,這些都是促使聽損患者願意配戴助聽器的主要原因。配戴助聽器,與生活、家庭重新連結雖然助聽器選配率有明顯提升,但仍有4成患者拒絕配戴。張醫師表示,願意配戴助聽器的民眾,目的在於「改善生活品質」,包括提升溝通效率和增加社交互動。此外,多項實驗研究推測,聽力受損可能連帶影響腦部的其他結構,有部分用戶出於預防考量,因此及時配戴助聽器應能對延緩認知能力下降、預防失智症狀。預防聽覺退化及失智現象張醫師表示,治療聽損其實還有最後一塊拼圖,就是「及早配戴助聽器」。因為大腦是「用進廢退」的器官,若長期失去聲音的刺激,容易造成腦部聽覺區域的退化以及失智現象。因此,建議聽損患者應盡早配戴助聽器,重建耳朵與腦部的連結訊息,也能避免腦部過早老化衰退的現象,重拾生活的光彩。
蘋果WWDC大會6/11登場 外媒曝:將公布「Apple Intelligence」技術
蘋果將於6月11至15日召開WWDC 2024全球開發者大會。對此,彭博社知名記者、蘋果爆料人格爾曼(Mark Gurman)預計,這次大會將會以人工智慧為重點展示所有內容,蘋果將宣佈將人工智能深度整合到其主要應用程序和功能中的計劃,同時重申對隱私和安全的承諾。據報導,該公司的新人工智慧系統將被命名為Apple Intelligence,並將推出iPhone、iPad和Mac操作系統的新版本。該公司還將與OpenAI建立合作關係,為類似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提供動力。這家科技巨頭還準備展示Vision Pro頭帶顯示裝置、Apple Watch和電視平台的新軟體。其中,「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將以蘋果自有技術與OpenAI技術整合,並且可讓使用者手動選擇使用,同時也預期將強調其使用安全性,另外也可能與雲端運算進行協同運作,並非僅限於裝置端使用。新的操作系統將包括一種算法,用於確定任何特定任務應採用哪種方法,他們還可以總結會議筆記、短信和電子郵件。蘋果還計劃為錯過的通知提供一項補充功能,讓用戶在不看手機的時候快速吸收錯過的通知。新版Siri數位助理服務將能透過「Apple Intelligence」功能直接控制特定App功能,例如可透過Siri總結App內文字內容重點,或是使用相片編輯軟體特定功能。蘋果預期會向開發者提供相關資源,讓開發者能使其打造應用服務可藉由Siri呼叫,並且使用特定功能,但實際應用可能要等到2025年才會正式提供。其他軟體升級方面,在最新的iPhone操作系統iOS 18中,用戶可以在主螢幕上任意放置圖標。此外,圖標顏色將首次可定製。另外,控制中心是iPhone操作系統的另一個核心部分,該部分也將獲得一個更新的界面,允許在控制中心視圖中重新排列快捷按鈕,並放置在多個頁面上。健康應用程式也將進行部分升級,包括改進血壓數據管理,為未來的Apple Watch進行高血壓檢測做準備。蘋果的AirPods還將支持一項新的聽力測試功能。耳機也有了新的助聽器功能,但這可能要到今年晚些時候才能宣佈。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去年首次展示了Vision Pro。但這一次正處於間歇期,下一波設備預計要到秋季才會發佈,所以下週應該不會有任何新的硬體發佈。儘管如此,這次會議仍將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新的健康功能將成爲秋季升級Apple Watch的基礎。新的AirPods增強功能也將成爲今年晚些時候推出的多款新機型的核心。
拉麵店雇聽障妹妹!老闆發文呼籲「3注意事項」 網友大讚:暖胃更暖心
台北市信義區的1間拉麵店最近聘請了1位聽障小妹妹,對此老闆也特別發文提醒客人注意事項,並解釋小妹妹上餐時的1行為其用意是怕發音不準客人聽不懂,並不是不禮貌,也強調「在下誠心的拜託各位給新員工多一點包容與鼓勵,謝謝大家了」對此,網友們則大讚「這裡的拉麵暖胃更暖心」。該家拉麵店的老闆近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店裡最近聘請了1位聽障小妹妹,所以有幾點注意事項要跟顧客報告,希望能多多體諒及包容。第一,店裡員工是全程配戴口罩工作的,但是小妹妹反應她必須要助聽器搭配唇語才能清楚了解,所以員工跟她對話時必須短暫的拿下口罩,但員工一定會遠離食材區域。第二,小妹妹在處理碗盤時因為自己聽不見,所以碗盤碰撞的聲響會比較大,這點有特別提醒她,她日後也會多多注意。第三,小妹妹上餐時會對顧客指向桌上「叉燒飯碗炙燒後極燙移動請碰碗底端」、「麵碗加熱過會燙移動請小心」的告示,小妹妹用指的不對話,並不是不禮貌,而是怕自己的發音不準顧客聽不懂。老闆也強調,小妹妹工作很努力又勤快,他們對願意努力的員工總是大力歡迎,「大家聽聽我們店員工聊天時台中日越口音交雜跟聯合國一樣就知道了」,最後誠心的拜託客人們給新員工多一點包容與鼓勵。此文一出,大批網友紛紛表達支持,留言表示「這裡的拉麵暖胃更暖心」、「大力轉分享了,支持友善店家」、「好棒的老闆!下次去吃」、「很暖很正能量的貼文,支持店家」。此外,有聽力受損家人的網友也大讚「改天帶小孩去捧場,我的小孩也是戴助聽器&人工電子耳,要帶他去看看努力工作的大姐姐 」、「我也是聽障家長,感謝您!」
嫩妹高鐵上講電話超大聲 醫見「這幕」耳朵脹紅了
ICU醫師陳志金表示,他搭高鐵商務車,一名年輕女子講電話超大聲引來注目,「她放下手機之後,我看見她脹紅的耳朵,上面掛著助聽器!這時候,換我的耳朵脹紅了。」還好他克制制止衝動,也為厭惡感到羞愧。陳志金在臉書發文,「原本安靜的高鐵商務車廂內,一位年輕、穿著時髦的女性用一種全車廂都聽得見的音量在講電話,似乎沒有察覺到身旁的人都用異樣的眼光在看她,我身邊原本睡著的阿伯醒來了,我跟她隔了一個位子,我克制了去制止她的衝動。」陳志金說,高鐵服務員發現後請女子小聲點,而她改用打字,「她放下手機之後,我看見她脹紅的耳朵上面掛著助聽器!這時候,換我的耳朵脹紅了,我竟然沒有想到是這樣,還好我克制了自己的衝動,但是也為自己剛剛產生的厭惡感到羞愧。」陳志金指出,「我們經常很快的被眼前的事物帶起我們的情緒,或許忽略了別人行為背後的無可奈何。」或許社會需要多一點包容、體諒,「下一次在我們生氣、指責別人之前,可以先想想、先觀察看看,別人是不是有難隱之處?」文章一出,有網友回「這說明了,情緒上來前,覺醒的觀察是必須的,不過,還是感謝醫生的提醒,任何事前勿過於衝動行事」、「這社會需要更多同理心,謝謝,不好意思,口罩讓這個世界,人與人更陌生了」。
女子整晚戴耳機聽歌達2年 竟害聽力永久受損
中國一名女子因時常聽不清楚別人說話,便前往醫院檢查,後來發現女子長期習慣在睡前邊聽音樂入睡,不知不覺就聽了一個晚上,沒想到此舉卻造成左耳的聽力永久受損,未來更需要配戴助聽器過生活。根據《澎湃新聞》報導,近日山東一名王女士因聽不清楚影響到日常生活,便到醫院檢查聽力,她提到:「我上大學的時候晚上喜歡聽歌睡覺,一聽就是整個晚上都戴著耳機,大約有1、2年一直這樣。」現在的工作是秘書,跟著主管去開會的時候,記主管說話時都有點朦朦朧朧,也讓我的生活帶來許多不便。」經過醫院檢查,由於王女士曾過度使用耳機,讓左耳造成神經性的聽力損傷。耳鼻喉科主任李濤表示,這種損傷是長期經過不合理的噪音,因為長期不合理的戴耳機,就是讓我們的耳朵,長期處在一個噪音損傷的環境裡,時間一久,對我們的耳朵產生一個不可逆的損傷。接著他提到,王女士聽力損傷不是特別嚴重,只有單邊造成傷害,因此可藉由助聽器來彌補。大多年輕人都有戴耳機聽音樂、講電話的習慣,醫生也提醒使用耳機時需要注意。因此建議遵守三個「60」原則,首先不要讓身體長期處在超過60分貝的環境;接著無論是戴耳機也好,或是某個高分貝的環境,都盡量不要待超過60分鐘;最後是使用電子產品時,音量不要調超過60%。」此事件一出,網友也紛紛表示,「聽力神經也需要休息 不然也會過勞啊」、「往往是人教人不聽,事教人才會」、「嚇得我趕緊摘了耳機」、「還好以前晚上聽有定時,聲音不大」。
救護車一路鳴笛「前車就是不讓路」 患者身亡駕駛神隱靠兒道歉想脫身
在台灣,當救護車開啟警示燈及警鳴器執行緊急任務時,得不受標誌、標線及號誌指示限制,即有道路優先通行權,因此汽車駕駛和行人就要避讓,先讓緊急車輛通過。不過在馬來西亞卻發生一起駕駛不理會救護車鳴笛、就連救護車閃燈前方駕駛還是不讓路,最後救護車內的病患身亡,這起事在網路上引發爭議,而轎車駕駛的兒子則澄清,稱父親患有聽力問題,並非故意擋住救護車。從影片畫面可見,後方救護車不斷鳴笛、閃燈,示意要前方車子讓路,可是前方的車子左開右開,就是不讓路!根據大馬多家媒體報導,這輛救護車5日載著病患趕赴醫院,雖然救護車不斷鳴笛閃燈,但前方的車子就是不讓路,病患的妻子安德魯(Annie Andrew)6日透過網路發文,附上前方車子不讓路的影片,並證實救護車內的老公阿爾班(Morgan Ak Alban)已經不幸過世了。影片引起網友憤怒,立刻在網路瘋狂人肉搜索前方車輛的駕駛,6日晚間,死者妻子再度發文表示,前方駕駛的小孩跟她連絡上了,對方代替父親道歉,附上醫師診斷證書,證明他的父親有聽力問題根據表示,對方稱當時父親沒有聽到警笛聲,不是故意不讓路。對此,病患的妻子安德魯非常大度,接受對方道歉。不過安德魯也表示,雖然接受對方的道歉,但明知駕駛在2017年就診斷出聽力問題,早該阻止父親開車上路,至少戴上助聽器,而不是忽視他人安全,造成憾事。對於這名駕駛的兒子代替父親道歉,網友也無法接受,質疑重聽還開車上路,而且警笛聲超大的,怎麼可能沒聽到;更何況除了鳴笛之外,救護車還有閃燈,難道前車駕駛的眼睛也有問題嗎?質疑對方道歉的誠意。死者妻子公開救護車被轎車擋道的影片。(圖/翻攝自IG)
長期帶藍芽耳機聽音樂、講電話聽力恐受損? 耳鼻喉科曝關鍵在時間
現代人喜歡隨時帶著藍芽耳機,不論是接電話、聽音樂,加上無線功能更加方便,但就怕會造成聽力的受損,耳鼻喉科醫師就表示,耳機聲音大可能不會傷害到聽力,關鍵在聽多久。突然的大聲響也是造成聽力受損的因素之一。(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中醫大附醫全方位聽覺健康中心副院長陳光超指出,戴耳機開大音量恐怖會造成聽力受損,因為造成聽力受損的關鍵不只是音量,時間也是一大關鍵。他舉出國家標準,超過85分貝加上連續8小時以上,才會造成聽力的受損,而音量每增加5分貝,受損需要的時間就可能減半,因此美國規定每增加3分貝,時間就要減半,即使是100分貝的音量,不要超過半小時也不會有事情。他也表示,100分貝是飛機起降的音量,一般人聽音樂不會在這個水平上,若真的開到超過85分貝,甚至100分貝以上的音樂,那就是噪音不是音樂。他也提醒,耳朵最怕的是突發性的大聲音,比如突然發出巨大聲響的鞭炮、打靶等,如果是火車這類逐漸變大的情境音,反而不會造成傷害。另外喝酒、熬夜也會造成聽力損傷,很多突發性耳聾個案都是因喝酒、熬夜後引起,患者會出現「聽得到聲音,但聽不懂內容」的狀況,因此需要就醫透過助聽器輔助收音。
知名導演侯孝賢也難逃阿茲海默症 醫師曝聽損未矯正失智找上門
76歲的國際名導侯孝賢25日傳出正在跟失智症抗爭,其子發聲明證實侯孝賢罹患阿茲海默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全方位聽覺健康中心副院長陳光超表示,認知功能急速下降的患者,有近4成都與聽損有關係。一旦聽力受損,失智的風險也隨之提升,呼籲年長者增進社交活動增加腦部刺激,並配戴助聽輔具已減少腦部疲勞,獲得更好的聲音訊號。外媒「IndieWire」報導,侯孝賢的友人兼影評人湯尼雷恩斯(Tony Rayns)日前指出侯孝賢將退休,且侯孝賢在台北的辦公室已經關閉,員工也都已經離開。侯孝賢的兒子發布聲明表示,侯孝賢診斷出阿茲海默症,雖然籌備中的電影無法繼續執行,但過往作品已在國內外獲得許多肯定,公司持續運行中,也希望各界能給予空間。耳蝸毛細胞 到50歲僅剩一半陳光超指出,人出生時共有35,000個聽覺毛細胞,每10年會死掉3,500個,等到50歲只剩下一半,聽力越來越差。根據統計,每多10歲,聽損盛行率就增加1倍;70歲以上的長者,2/3有聽損問題。聽力損失無聲無息,聽損者常常不自覺地將電視音量調高、或是「雞同鴨講、答非所問」,除了影響聆聽清晰度與溝通效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更會影響到大腦對環境聲音的感知與耐受性。聽損未矯正 失智找上門然而,長時間的聽損讓大腦忘記曾經熟悉的環境聲音如冷氣運作聲、鍵盤敲擊聲、切菜聲、高跟鞋走路聲等。約翰霍普金斯大學Frank Lin博士研究指出,聽損者的失智風險會隨程度而增加,使用助聽器的年長族群,認知能力的下降速度可以減緩一半。輕度聽力損失者(26至40分貝),失智症風險增加1倍。中度聽損者(41至55分貝),失智風險增加3倍。聽力嚴重受損者患(56分貝以上),失智症風險高出一般人5倍。據臨床觀察,認知功能急速下降的患者,有近4成都與聽損有關係。陳光超進一步說明,主要因為腦部功能及結構改變,聽損使得腦部負荷過重與腦部代謝廢物堆積,加速腦部萎縮。聽力一旦受損,大腦得花更多力氣釐清聽到的聲音,造成大腦灰質變薄,負責記憶的前額葉也需要分擔聽覺的任務,腦部負荷不斷加重,就增加了失智的風險,腦部病變就可能導致人與社會脫節。「腦神經聽力學」聽力問題恐演變大腦問題聆聽費力度增加認知負荷增加社交孤立認知退化加速資深聽力師蔡鋕鑫指出,人每天會接收多達50萬個不同的聲音。然而,初次配戴助聽器的民眾中有7成難以適應既有的環境音,進而縮短配戴時間甚至排斥配戴,使得聽損者的失智潛在風險日益增加。4大困擾包括:瞬發大聲聲音、風躁聲、摩擦噪音、短促輕柔聲音。台積電AI晶片翻轉聽損失智風險隨著醫療進入智慧時代,台積電與外國合作,以AI晶片結合腦神經聽力學,運用深度神經元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 DNN)晶片處理/分析聲音技術,偵測過濾風聲或摩擦聲等細微聲響,幫助聽障與聽損人士體現無礙人生。陳光超最後呼籲民眾每年進行聽力檢查,也可以從日常生活開始觀察,像是講話需不需要更大聲、電視機聲量有沒有調高、增加社交活動與腦部刺激。與聽損長輩溝通時,語速放慢一點、靠近一點說話,必要時可帶長輩進行聽力檢查,配戴助聽器減少腦部疲勞與失智風險。
虹韻攜手PHONAK捐40台進階型助聽器 助基隆低收聽障市民重獲聽力
為響應基隆「亞洲最有愛城市」理念,明基佳世達集團虹韻助聽器23日攜手協力廠商PHONAK峰力助聽器捐贈總價值超過300萬元的40台進階型助聽器,提供給基隆市經濟弱勢的聽覺障礙市民,改善溝通困擾,並由虹韻聽力照護專家提供一對一的聽能照護服務,把關民眾的聽力,社會處盛慧中副處長於市府代表謝國樑市長致贈感謝狀。聽損占失智症風險因子第一 矯正聽力可降低一半失智風險虹韻助聽器執行長許立民表示,失智症12大風險因子中,名列第一的就是聽力損失。若聽力嚴重受損,罹患失智的風險將高出常人5倍之多。藉由矯正聽力損失減少處理聲音的負擔、提供大腦更多的刺激並提高社交參與度,可降低失智風險,而與不使用助聽器的聽損者相比,戴上助聽器可將罹患失智的風險降低一半。虹韻捐助聽器 協助弱勢聽損市民截至9月,基隆市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身障者共有1,414人,副處長致詞時表示,特別感謝虹韻助聽器促成本次「聽見愛希望工程」助聽器捐贈公益活動,讓本市有助聽器需求的身障朋友能免費取得進階款的助聽器,減輕購置輔具的經濟負擔,協助弱勢聽損市民有更多機會重新聽見聲音的美好。本次活動捐贈對象為基隆市領有身心障礙證明之中低收或低收入戶身障者,經基隆市輔具資源中心轉介後,由虹韻助聽器通知民眾至虹韻聽力中心進行聽力檢查,經檢測符合者(55至90分貝)將協助民眾選配聽力輔具。(詳細捐贈內容請參考 https://best-sound.pse.is/5bvwaz )基隆市府將持續為弱勢族群努力,打造有愛城市,讓生活無礙,若有其他輔具服務(輔具評估、借用及維修等服務)需求可致電(服務專線02-2469-6966)本市輔具資源中心或至中心官網(網址:https://www.klatrc.tw/index.asp)預約。
聽不清又不用助聽器 醫示警:恐加速聽覺與神經退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家人說我電視聲音轉很大聲⋯」汐止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方德詠表示,這是常見家中長輩剛開始被發現聽力退化的表現,雖然隨著年紀自然退化無可避免,但如果程度嚴重,等同少了一個感官刺激,對生理與心理影響將漸漸浮現,更會提高失智風險,建議做好日常保養或使用助聽器。聽力隨年紀退化 影響生理與心理在心理上,聽不清楚、溝通困難,會導致與人互動、社交活動減少,久而久之容易封閉在家,嚴重者甚至出現猜忌、情緒差、憂鬱等現象。在生理上,研究已經證實,重聽使得大腦工作負荷增加、接收外界刺激減少而導致認知功能下降、聽覺皮質萎縮,當重聽程度為中度時(40-70分貝),失智風險為聽力正常者的3倍,重聽達重度時(>70分貝),失智風險則高達5倍。著名的美國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在2020年針對失智症的預防與照護的報告中指出,失智原因與風險排名中,聽力障礙為第1位。控制聽損 是失智症首要保護因子年長者重聽,多數屬於感音神經性聽力受損(退化),退化速度因人而異,與體質遺傳有關係,沒有藥物與手術方式可讓受損的聽覺細胞與神經恢復。然而,減少外來的傷害、降低退化速度是可以控制的部分。研究證實,控制聽力受損是失智症最重要的保護因子。1.噪音:長期在噪音環境下工作者,聽力會受損,必須使用耳罩保護聽力,如果聽力已經受損,盡量避免長時間待在吵雜環境。2.慢性病:由於內耳耳蝸構造非常精密,需要高度的血液、氧氣供給,因此任何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血管硬化的事都該避免,其中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腎臟病⋯等慢性病,皆會影響血液供應,必須謹慎控制。3.生活型態:不菸不酒,食用少油少鹽的食物,也可補充一些抗氧化劑(維生素C、E,鋅,β胡蘿蔔素)。 選配助聽器 延緩聽覺與神經退化當聽力受損已經造成生活上的困擾,則建議使用助聽器,如同視力不好需要眼鏡,聽力不好則需要助聽器幫忙聽見聲音。有如四肢久不運動會肌肉萎縮,聽覺也是如此,時常聽不清楚又放棄使用助聽器幫忙,聽覺細胞與神經退化會更加速。 1.建議從每天短時間2小時開始、再慢慢增加,室內適應後再到戶外,幾個月後,大腦自然會把一些不重要的雜音忽略,吵雜感便減少。2.配助聽器需要專業聽力師,根據自己的聽力圖調整,不適合借別人的來戴看看。3.如有雙側聽力受損就配戴雙側,因為效果加成,聲音較有立體感,在吵雜環境中的辨識會較好。 而雙側皆重度(>70分貝)聽損者,如果使用過傳統助聽器後,仍覺得只聽見模糊的聲音,對於語音的分辨差,則可考慮人工電子耳,取代內耳耳蝸功能,利用電極直接刺激聽神經。然而,電子耳需要經由手術植入,因此建議還是必須配戴過傳統助聽器,不適應者才考慮。 原文出處:老年性聽障與助聽器
三歲定一生 把握孩子聽覺發展關鍵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嬰幼兒聽覺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是在3歲以前,若此階段沒有足夠的聽覺刺激,可能會造成語言發展不全或緩慢,間接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社交溝通技巧及耐挫力等各項能力的發展。依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的比例為千分之三左右。但有些孩子可能在出生時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檢,過幾年才出現聽力異常。因此,比例很可能隨著年紀而升高。資深聽力師蔡明憲表示,守護孩子的聽覺健康要從聽力篩檢做起,及時改善嬰幼兒時期的聽力問題,是語言發展的關鍵。目前台灣採取的是一三六早期療育的原則,出生後1個月內完成聽力篩檢,篩檢陽性個案3個月內確診,確診的聽損個案建議在6個月內開始進行聽能復健。所以,最好是愈早確診並盡快安排相關治療為上策。3歲定一生,把握孩子的聽覺發展關鍵期由於聽覺是學習說話的必備條件之一,唯有學會如何去「聽」,才有辦法進一步開口「說」。而嬰幼兒聽覺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是在3歲以前,若此階段沒有足夠的聽覺刺激,可能會造成語言發展不全或緩慢,間接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社交溝通技巧及耐挫力等各項能力的發展。據統計,超過半數以上有聽損的孩子們都曾有過不好的人際相處經驗,由於自身的生理障礙和過往累積的人生經驗,容易讓他們將一切問題都歸咎在自己身上。而這樣的錯誤歸因會不斷瓦解他們的自信,一旦完全喪失了信心,便可能對一切都抱持著負面的態度。在多篇探討聽障生遭遇霸淩行為的相關文獻指出,外觀配戴聽覺輔具和聽障生遭遇霸凌其實並不存在顯著的關聯性,其問題的癥結點反而是在缺乏有效的社交溝通能力,使得孩子無法順利融入群體之中,被誤解成是自私或沒禮貌的人,甚至導致衝突的產生。「戴好戴滿」 是培養溝通力的第一步一但確診為聽障,家長切莫驚慌,如果能儘快確定孩子的聽損類型,也能早日給予必要的訓練和協助。▲提早習慣穩定配戴聽覺輔具,對孩子社交溝通能力的養成至關重要。在確定聽損程度及類型之後,會透過聽覺輔具給予適當的聲音刺激。不過,除了輔具之外,聽與溝通的訓練更是關鍵的一環,透過訓練引導孩子發揮聽覺潛能,同時適應輔具所提供的聲音並建立聆聽習慣至關重要。現今常見的聽力輔具大致可分為助聽器及電子耳,其原理並不相同。助聽器的作用在於將音量放大,而電子耳則是透過在耳蝸內植入電極,將聲波轉換為電波,直接刺激聽覺神經。家長們除了幫孩子選配適合的助聽器並且建立全天配戴的習慣之外,讓孩子儘早學習傾聽的技巧及發音的方法,才能慢慢理解聲音並說出有意義的語言,並建構出自信心及穩定的溝通能力。因此,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才能有好的聽語能力及社會技能發展。為了將預防醫學的觀念貫徹到更多領域,宣導聆聽和聽力保健對維持良好聽覺的重要性,知名聽力集團集結業界聽能照護菁英,致力於推廣全民例行性聽力健康檢查的服務,使民眾能了解自身的聽覺機能狀況,若發現聽力出現狀況,就能及早採取行動,守護自身的聽力。此外,為滿足台南市民的聽力照護需求,虹韻助聽器近期在台南東區新設立了虹韻崇德聽力所,提供專業的聽力諮詢及檢查服務,採用醫學中心等級聽力檢測設備,並由通過國家考試的聽力師依據個案的聽力狀況,給予合適的助聽輔具配戴建議。未來,仍將持續投入資源開辦聽力所,提供優質、全方位的聽能照護服務,滿足全台民眾的聽力照護需求。
粿粿1歲愛女聽損! 夫妻擔心到大哭…轉頭「見一幕」頓悟:要比女兒更堅強
女星粿粿2022年驚喜宣布和范姜彥豐的婚訊,兩人同年8月,開心迎來女兒「小粿醬」的誕生,但孩子出生後沒多久發現有聽力異狀,經過3次檢查後確診,女兒其實是僅有千分之三機率的聽損寶寶,需要戴助聽器。身為爸爸的范姜彥豐,日前上節目談到女兒狀況,還原了當時確定女兒是聽損兒的經過,坦言在確診當下,他和粿粿崩潰抱在一起大哭,女兒則在一旁邊滿臉無辜,彷彿在問爸媽:「我是不是怎麼了?」讓他頓悟擦乾眼淚,下定決心要比女兒更堅強樂觀,才能給愛女最大的依靠。范姜彥豐日前上《辣個女生》節目暢談爸爸經,他分享了自己在帶女兒過程中,曾經有過的偷哭經驗。范姜彥豐透露,女兒剛出生時,就發現了疑似有聽力受損狀況,但一開始醫師表示,可能是新生兒常有的情形,但到了第2次複檢還是一樣,夫妻倆開始覺得不對勁,抱著忐忑心情又安排了第3次檢查。沒想到最後還是確診,女兒是有千分之三機率的聽損寶寶,讓他跟粿粿當場崩潰,夫妻倆難過的抱頭痛哭。後來范姜彥豐與粿粿大哭過後,回頭看著坐在嬰兒車上的女兒,用無辜的眼神看著大哭的爸媽,表情似乎是寫著:「我是不是怎麼了?為什麼爸爸媽媽這麼難過?」滿臉淚痕的范姜彥豐,看到女兒這番無辜的眼神更加心碎,但也認知到自己的喜怒哀樂,孩子都感受的到,因此下定決心,自己的心態一定要比女兒更堅強、樂觀,才能幫助女兒開心地長大,不受身體缺陷影響。
粿粿不敢相信升格當媽 洩愛女聽損心境
范姜彥豐和粿粿在父親節前夕拍攝《嬰兒與母親》封面人物,他們想對家中一樣有聽損寶寶的家長說:「勇敢面對,早點治療。」並且最想對小粿醬說:「謝謝粿醬選擇他們成為她的父母,他們會珍惜這段緣份,陪她一起探索這個世界。」粿粿分享得知小粿醬是聽損寶寶的心路歷程。(圖/嬰兒與母親雜誌提供)2人坦言,小粿醬的到來,真的是意料之外。范姜直率的說:「我是個習慣提早規劃的人,讓腦子裡至少有想法、有概念,才不會等到事情發生了不知道怎麼反應。雖然喜歡事情在計畫內進行,但總是會遇到不在計畫內的事情,我也會順其自然接受它。像小粿醬的出現,就是計劃外的,原本是計畫晚一點點再生小孩。」范姜坦言,直到孩子生下來、離開月子中心,開始自己帶小孩後,才有「自己當爸爸了」的真實感,粿粿則是至今不敢相信自己當媽媽了。對初為人父的范姜而言,最大的挑戰、最不適應的改變,就是少了很多自己的時間,「以前可以花很多時間打電動、看劇、看動漫之類的,現在的自由時間剩不到以前的1/3,但就是必經的路,自己要適應。還好目前跟爸媽住,家人會幫忙照顧小孩,就會格外珍惜2個人獨處的時間。」除了自由時間少了,范姜彥豐現在連考慮事情的角度跟條件也不一樣了!「以前做事只要考慮到一個人,現在什麼事情要多考慮到的是老婆跟小孩,做決定之前都會考慮到會不會影響到粿粿跟小粿醬。」「聽損」顧名思義就是「聽力損傷」,每年新生兒有千分之三到四,唐氏症才千分之一,相對機率而言,聽損寶寶反而滿高的。粿粿分享,「所有的檢查都OK,只有聽力檢查被醫生提醒有待追蹤。雖然擔心,但也不以為意,因為周遭很多朋友都說有可能是羊水胎脂塞住什麼的,要等它慢慢退。接著就是反覆的追蹤檢查,每次等結果出來就是1、2個月,心情就跟著起起伏伏的,期間也不斷幫自己做心理準備,到6、7個月時最終確定小粿醬是聽損寶寶,雖然聽得到但聽不清楚,就開始戴助聽器了。」現在粿粿跟范姜在上聽力治療課程,回家後將上課所學到的教學技巧,運用於生活中與小粿醬互動,讓寶寶對聲音感到興趣,提早知道要對什麼聲音做反應。唯一的苦惱就是小粿醬會想要把助聽器摘來吃,加上耳膜那邊是矽膠做的,口感QQ的,她不時就會想拿來啃。粿粿也以過來人身分提醒,「懷孕時就可以做基因檢測,越早檢查出寶寶的問題,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因為聽力受損的寶寶有百分之90,是父母跟家族史裡面都沒有,很容易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