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公衛學院
」 疫情 新冠肺炎 死亡 疫苗 確診護理荒恐擴大!陸祭高薪搶台灣護理師 醫團盼保障點值留才
大陸福建上月29日公布最新「惠台利民」政策,漳州5年內將為台灣護理人員每年提供240個工作機會,大舉招手台灣護理師,並指有養老機構經驗者每年最高獎勵4.5萬元台幣。8大醫護團體擔憂此舉恐加劇護理人員出走,促政府保障點值留才。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過去香港、新加坡、歐美國家都曾向台灣護理界招手,但因醫療環境以英語為主,成效不如預期。此次大陸有地方政府出面延攬人才,因語言溝通無障礙,恐會加劇護理人員流失。自去年以來,醫界持續呼籲增加健康投資,提高醫療機構韌性,將健保總額從「支出上限制」轉為「支出目標制」,短期目標1點0.95元,長期目標為1點1元,低於目標的部分,由公務預算補足。醫護團體也承諾優先為醫事人員加薪,解決護理人力短缺問題。在健保點值尚未被保障的情況下,醫院已陸續拿出誠意,加薪留才。私立醫院協會抽樣調查顯示,2024年調薪超過1成的醫院有3家、占14%;調薪7~10%有3家、占14%;調薪4~6%有11家、占50%。為改善今年點值偏低現象,醫護團體呼籲衛福部妥善利用政院撥補的200億預算結餘,在不攤扣、目標性核刪及斷頭等前提下,讓今年點值至少補至去年水準。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說,我國醫學中心22家,近半數集中於雙北,要有充足經費,才能結構性解決資源不均、人員短缺問題,而非挖東牆補西牆。台灣社會對醫療資源的投資不夠,導致我國醫療結構以私營醫院為主,變成市場導向的經營模式,醫院集中在都會區,背離最初建立健保制度時「期望全民享有公平治療機會」的理念。針對醫護人員人力不足問題,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直言,假如工作辛苦又沒有合理報酬,當然會造成人力缺損,公立醫院經營較難,不少醫師轉向私人醫院或診所,尋求更好的工作條件和保障,呼籲國家增加對醫療領域的經費挹注,以留住人才。
不吸菸肺癌2/空汙傷害不輸香菸 2時段勿戶外運動「機車族要戴口罩」
肺癌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已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根據台大公衛學院研究,若持續30年暴露在一定濃度以上的空汙細懸浮微粒(PM2.5)中,罹患肺腺癌風險比每天抽一包菸還高,這或許是近來不吸菸肺癌患者激增的原因之一,醫師建議上下班時間最好別進行戶外運動,以免吸入大量空汙,而機車族也要佩戴附加活性碳的拋棄式防塵口罩,才能過濾廢氣裡的微粒與道路揚塵。「不只是台灣,全世界不吸菸的肺癌患者都增加!」嘉義長庚胸腔腫瘤科主任方昱宏告訴CTWANT記者,肺癌是全球及台灣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9,700人死於肺癌,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近五分之一。雖然台灣近十年來肺癌的標準化死亡率有下降趨勢,但其發生率仍在增加,尤其是女性和未吸菸者的肺腺癌比例顯著上升,顯示除了吸菸以外,還有其他不可忽視的危險因子。空汙正是原因之一,台大公衛學院今年5月發表研究發現,若持續30年暴露於PM2.5(懸浮微粒直徑小於或等於 2.5 微米的粒子)空汙環境中,罹患肺腺癌風險,會比每天吸超過一包菸的人風險高出1.044倍。此研究利用環境部2005至2020年全國PM2.5監測資料,再以空汙能見度、PM10推測1968至2004年各地區空汙PM2.5濃度,比對國內1997至2020年肺癌登記資料,此為全球首篇分析30年空汙與肺腺癌相關性研究,研究刊登於《環境研究》國際期刊。根據環境部統計,2023年各項空氣污染指標,PM2.5年平均濃度以雲林縣19.3微克/立方公尺(μg/m3)最高,主要是少雨、弱風天數多。其次為嘉義縣市及金門的18.8μg/m3,離環境部所訂中南部年平均值15μg/m3仍有一段差距。PM 2.5 已被證實是致癌物,肺部自然是首當其衝、最先受害的器官。長期關注空污的北醫公共衛生學系教授莊凱任曾建議,民眾可先自我審視,平常最容易暴露到髒空氣的來源是什麼?例如鄰近工業區的居民須注意工業排放空氣污染物,都會區居民則受交通廢氣影響較多,因此必須從住家環境開始了解可能的污染物質,再以適當的方法排除或減少空氣污染物的來源,例如簡單的把窗戶關上、減少揮發性化學產品的使用、烹調習慣的改變、室內植物的擺設、空氣清淨設備的裝設等方法。至於交通,為了方便逼不得一定得騎摩托車時,莊凱任強調「口罩絕對是必備!」國健署建議機車族配戴附加活性碳的拋棄式防塵口罩(符合 CNS14756),除了吸附車輛廢氣中的有害氣體,也能過濾掉混合在廢氣裡的微粒和道路揚塵。由於這類口罩的活性碳會吸附污染物,長期使用後可能失效,因此不建議長時間重複使用。戶外運動的地點很重要,研究顯示公園比馬路旁更好,比較不會影響肺功能。(圖/記者方萬民攝)在《空汙世代的肺部養護全書》一書中,台大公衛學院陳保中教授提到自身的運動方法,「我通常早上6點多到醫院,避開高空汙時段;下班時我會走比較少空汙的『路線』,盡量避開大馬路,改走小巷弄」。運動也是同樣道理,盡量避開交通尖峰的上、下班時段,避免吸到廢氣。對於場地,陳保中教授也有一番見解,「河濱公園是蠻好的運動場地,車少、空曠,河道旁風大,有風流動能加速改善空汙;另外,台灣山林豐富,不必特別去挑戰大山岳,鄰近的小山丘也不錯,像台北近郊就有很多條親山步道,也是假日運動的好選擇。」「英國曾有一項研究顯示,長期在馬路附近運動的人肺功能較差,而公園運動的人則較好。」方昱宏認為空汙是長時間的影響,雖能「趨吉避凶」,但很難靠著短時間的措施,如空氣清淨機、口罩來達到完全預防的效果,還是必須由政府來改善空汙問題,才能根本解決問題。不過,方昱宏建議若要進行戶外運動,可到環境部的「空氣品質監測網」查詢空氣品質狀態,若出現紅色警報、甚至紫爆,就不要外出活動,才可以較有效的避免空汙危害。若必須外出上班或上學,國健署則建議配戴防霾(PM2.5)口罩(符合 CNS15980),以濾除空氣中的 PM2.5 微粒。
專家示警!狂掃歐洲病毒在台灣現蹤 境外移入新冠組合病毒XEC
「XEC變種病毒」由新冠病毒變異株KS.1.1和KP.3.3組成,已在全球超過15個國家出現確診病例,其中以歐洲疫情最嚴峻;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台灣目前僅發現1例境外移入XEC病例,但隨著冬季來臨,仍有疫情升溫的可能。陳秀熙說明,XEC變種病毒由KS.1.1和KP.3.3兩種突變病毒株組成,目前在歐洲和美國的流行趨勢明顯加快,8月以來已經在全球15~23個國家出現XEC病例,包括德國、荷蘭、丹麥、法國、美國、加拿大等。陳秀熙表示,歐洲XEC疫情情況最嚴重,隨著冬季即將到來,更要嚴防病例激增風險;英國近期也發出XEC疫情警示,顯示出31.5%的病例增長,與前一週相比增加了530例。台灣目前僅發現一例境外移入的XEC病例,尚未出現本土病例,但仍需持續監測以確認情況。陳秀熙強調,隨著冬季來臨,國際貿易和人員交流增加,東南亞國家包括台灣,可能面臨疫情上升的威脅。陳秀熙呼籲,脆弱族群務必接種疫苗,並在公共場所遵守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此外,家庭內的通風設備也需加強,以降低感染風險和減少傷亡,提醒民眾提高警覺,做好防疫措施。
M痘變異來勢洶洶!兒童致死率5.5% 疾管署:公費疫苗增2類對象
M痘(Mpox)病毒發生突變,在非洲大爆發,最新Ib型不再侷限親密接觸和性行為,連家戶間的接觸與兒童都可能感染,兒童致死率更高達5.5%,且女性病患比率也大增至5成,台大公衛專家示警,恐出現全球流行的風險。疾管署昨天專家會議決議,新增2類疫苗接種對象,並建置快速檢驗技術,將檢驗時間從3天縮為半天就知道結果。全球M痘疫情正在擴大,世衛組織宣布其為國際關注公衛緊急事件。疾管署表示,我國截至今年8月19日累計確診403例病例,1人死亡,其中今年累計44例,今年疫情明顯捲土重來,不過,國內尚未監測到目前流行的Ib型,其致死率1%。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說,瑞典8月中宣布發現非洲以外首例第1型M痘病例,意味「疫情出現全球性蔓延的風險」,且去年9月至今年3月一項研究發現,女性病例占53.8%,超過5成,傳播途徑從同性轉為異性。而感染者型態,則從稀少鄉村人口,到現在多在密集人口的城市散播病毒,陳秀熙憂心,感染病人從同性接觸逐漸變成異性接觸,加上社交跨區域,疾病恐出現全球傳播趨勢。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新型病毒不侷限於親密接觸和性行為傳播,非洲M痘Ia及Ib型病毒均發生改變,雖跨國傳播以Ib型為主,但原本舊型Ia型在當地開始侵襲兒童,造成疫情快速上升及致死率最高達5.5%。疾管署昨決議,公費疫苗對象增加2類,分別為我國駐非洲醫療團人員,及病毒培養實驗室人員接種追加劑。並修訂照顧防護指引,醫生、護理師、清潔員等,只要有照顧疑似或確診M痘第I型個案,應佩戴N95口罩、防水隔離衣及護目裝備。
新冠疫情 專家:10月JN.1疫苗視為追加劑接種
新冠肺炎夏季流行趨緩,主要反映JN.1、KP.2疫情,但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未來仍可能受LB.1、KP.3.1.1變種病毒影響而出現新一波疫情。公衛學者提醒,如今的病毒已不同於Alpha、Delta時代,感染後的保護力無法維持半年~1年之久,2~3個月就會衰退,今年7、8月雖有大量民眾染疫,但到了9、10月,恐有再感染的風險,民眾應將10月開打的JN.1疫苗視為追加劑接種,而脆弱族群在等待新疫苗的同時,應先接種XBB疫苗,提高自身保護力。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國際間受KP、LB.1變種病毒影響,各大洲夏季疫情持續嚴峻,然而美國近期變種病毒分布顯示,除KP.2、KP.3、LB.1,更出現KP.3.1.1新型變種病毒,其占比迅速上升至17.7%,整體KP.3 (包含KP.3 &KP.3.1.1)已超過50%,成為主要流行株,未來是否造成新一波流行值得關注。陳秀熙分析,國內JN.1的佔比雖有下降,但JN.1仍是主流病毒株,占39%,而KP.2/KP.3的比例和6月相比,卻有上升,目前達到30%,LB.1則達到20%。未來LB.1、KP.3.1.1會不會上升,仍需要高度注意。最新研究推論指出,KP.3.1.1具高傳播力,其有效再生數約為3.8,與LB.1同屬近期新型變種病毒中傳播力最高者,原因在於,這兩種變異株都皆有未曾出現在JN.1及KP.3的變異點S:S31del。陳秀熙表示,KP.3.1.1具免疫逃脫的優勢,使過去的病毒株中和抗體反應降低,促使突破性感染機率增加。過去曾在社區感染者所產生的血清也有相同情況,這表示保護力隨著時間、新的變種病毒株產生而衰弱。今年這波夏季流行在5月開始,並在7、8月達到高峰,產生群體免疫的保護力。然而陳秀熙提醒,如今的病毒已不同於Alpha、Delta時代,染疫後的保護力無法維持半年~1年之久,2~3個月就會衰退。10月開始,社區的族群免疫保護力也逐漸下降,民眾應施打JN.1疫苗,作為免疫追加劑,強化族群免疫保護力,預防下一次的大流行。在等待期間,脆弱族群應接種XBB疫苗,減少重症死亡風險。出入人多的場所時,務必配戴口罩。
沸騰索命1/台灣洗腎率全球第一「竟與炎熱相關」 懷孕後期曬太久恐死產
熱浪高溫已在全球傳出災情,今年6月15日展開的伊斯蘭教麥加朝覲,截至23日已傳出1301人死於酷熱,台灣因熱傷害送醫急診人次,也從今年4月起增加。台大公衛學院最新研究發現,氣溫潮濕、炎熱是台灣不明原因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的原因,此外,懷孕7個月後若暴露於高溫下,恐會增加死產機率,建議民眾應事先防範。全球都陷於極端高溫之中,台大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在臉書「林老師氣象站」指出,今年6月很可能會創下全球連續第13個月破紀錄的高溫月份,美國、歐洲、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的高溫紀錄不斷。例如沙烏地阿拉伯正值麥加朝聖,根據當地氣象資料,麥加連日高溫已飆破攝氏50°C,本周更測得51.8°C高溫,至今已有3000多人因中暑送醫,最後並造成1301人熱死。印度首都新德里也連續37天超過40°C,近200名街友熱死。台灣也猶如「燒番薯」!根據疾管署急診監測顯示,早在4月的熱傷害就診231人次,就比去年同期111人次增加1倍,近日更是熱上加熱,6月截至6月26日熱傷害急診已有563人次,已超越去年6月的517人,近日一早氣溫幾乎就到30°C 以上,全台有半數以上縣市最高溫都超過35°C以上。彰化一名43歲女性爬山時因熱中暑昏倒送醫,體溫高達40.9°C,目前仍尚未脫離險境。一名男子從高雄騎車回屏東途中熱到虛脫、昏迷,出現橫紋肌溶解現象;花蓮一名郵差中午頂著烈日送信,也中暑摔車倒地昏迷。台大公衛學院今年5月最新研究更發現,炎熱天氣可能是爆發慢性腎臟病的原因之一。「排除因高血壓、糖尿病造成的慢性腎臟病,最早被報告於中南美洲採收甘蔗的蔗農,因為當地很多農民很年輕便罹患慢性腎臟病、腎衰竭,他們沒有高血壓等慢性病,推測應與當地天氣潮濕炎熱有關。」台大公衛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楊孝友說,台灣氣候同樣潮濕炎熱,有腎臟病的人也很多,是否也跟全球暖化氣候炎熱有關,讓人好奇。6月連日高溫,熱傷害急診人次也遠高於去年同期,各地都傳出熱中暑案例,圖為花蓮一名郵差中暑摔車昏迷現場。(圖/新城分局提供)台大公衛學院因此使用2005年至2014年彰化社區整合篩檢計畫的資料,該計畫自2005年起每年對台灣最大的稻作縣進行慢性病篩檢。研究對象包括15-60歲的農民和非農業人口,共4萬1316人。結果發現,非傳統原因(無高血壓等疾病)慢性腎臟病佔所有慢性腎臟病例的48.9%。農民的非傳統原因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為 2.3%,高於非農業人口的0.9%。進一步比對全國健檢資料,也可發現農民罹非傳統原因慢性腎臟病風險較高,戶外高溫曝露更增加風險。「當大腦部感受到溫度上升,下視丘、腦部就會控制血液集中在皮膚,內臟器官如腎臟的血量會從20%降至5%,造成發炎,開始缺血,進而導致腎臟傷害。」楊孝友也提醒孕婦要特別當心,因為懷孕的生理變化會讓身體熱調節能力下降,台大公衛學院研究也顯示,懷孕第三孕期 (7至9個月) 暴露於29.8°C以上會增加死產風險,因此需要注意熱傷害的預防。楊孝友說,這幾年夏天已經熱到彷彿被燙到,熱危害要做的不是完全去避開,最重要的是調適。他舉例,拉丁美洲許多介入研究計畫顯示,只要適時補充水分,工作中提供遮蔭處,並調整工時每隔一段時間就休息,介入半年之後,原來腎功能不好的人,竟奇蹟地慢慢恢復回來,顯示熱危害造成的腎臟傷害,只要早期發現,是可以恢復的。楊孝友呼籲,台灣法規應擴大解釋熱傷害作業,不該只侷限於鋼鐵廠等傳統產業,像營建工人、農民等更應該增加保護措施。楊孝友也提醒,頭暈、頭痛、肚子痛及想吐等都是熱傷害的症狀,民眾若有這些症狀,要小心有可能是熱傷害前兆,應補充水分。
新冠疫情發威!疾管署估2周後達高峰 LB.1下月來襲夏季恐150萬人染疫
新冠疫情發威,疾管署預計2周後達高峰,單周確診數恐上看6萬人。公衛學者示警,這波疫情過了高峰不一定會趨緩,需密切觀察LB.1變異株。LB.1有效再生數(Rt值)為3.7,不容忽視,若持續傳入台灣,恐在8月造成另波大流行。近一周資料顯示,65歲以上新冠感染者,死亡比率已是50到64歲族群的20倍,機構住民、免疫力差的脆弱族群應小心,還是要打疫苗,預防中重症。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台灣KP.2、KP.3逐漸上升,已占整體的26%,類似今年5月的美國。目前美國LB.1正在流行,傳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並不亞於KP.3。陳秀熙說,近期各年齡層的感染趨勢都上升,如以0~49歲年齡層為參考組,JN.1對65歲以上者的影響約為年輕人的23倍。而在KP.2和KP.3流行下,65歲以上年齡層的感染風險已增至年輕人的30倍,這表明KP.2、KP.3在這波夏季流行已超越了年初的JN.1,若加上無症狀、輕症感染者,這波夏季流行的感染數將上看150萬人。公衛學者林庭瑀利用國外經驗、多篇研究換算,KP.2、KP.3的Rt值為3.2,LB.1則高達3.7。LB.1這分支不容忽視,若未做好防護,從海外傳回國,可能在8月造成另一波大流行。因應疫情所需,食藥署表示,國內已核准4件家用快篩試劑許可證,包括飛確RV2、研準、台塑生醫、亞培,產能無虞。針對有醫師反映,兒童口服抗生素Curam糖漿缺貨,食藥署說,Amoxicillin複方口服兒童製劑,過去健保月用量約2.4萬劑,目前庫存約10萬劑。除GSK、Sandoz尚有輸入,國內亦有永信藥品生產,可供臨床替代使用。
新冠疫情升溫!專家示警「病毒變異」 恐引起新流行病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疾管署研判開始進入流行期。專家指出,病毒經歷分支演化,現今已進一步演化成KP.2和KP.3,這些變異未來可能會與其他病毒株相互作用,引起新的流行病,全球都需高度重視。國內目前病毒株仍以JN.1為主,但美國KP.2病毒株以每周7%的速度增加,緊追在後的是KP.3,隨著美國放假、學子返台,預計將對國內疫情造成衝擊。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美國KP.2病毒株以每周7%的速度增加,到6月初已超過3成。KP.2的傳播力、免疫逃脫能力較強,在KP.2增加的同時,KP.3也緊追在後,兩者會競爭,誰的傳染力特別強,就會占據多數,「鹿死誰手還不知道」。由於美國已開始放假,許多學子都會返回台灣,加上台灣近期下雨,將加速病毒傳播。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KP.2感染症狀與其他病毒株相似,包含喉嚨痛、流鼻涕、咳嗽、發燒與身體痠痛,還有少數嗅味覺喪失情形,部分病患亦可能出現腹瀉或嘔吐等症狀。台灣目前仍以JN.1為主,占75%,而KP.2、KP.3則分別為7%、6%,兩者合計13%,預估會持續上升,但嚴重度未明顯增加,除脆弱族群外,大多數都是輕症個案。黃高彬擔憂,目前的XBB疫苗對KP.2、KP.3效果不佳,但得等到9月才會有新疫苗。新冠致死率仍是流感的10倍,年輕人感染不一定會篩檢,也會到處趴趴走,威脅仍然在。雖然口罩令已解除,但他仍建議,不管是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或年輕人,所有人進入人潮密集的地方、醫療院所、大眾運輸工具,都仍應戴口罩,落實防疫措施。陳秀熙表示,自Omicron變異株B.1.1.529開始,病毒經歷了BA.1、BA.2等分支的演化,其中包括XBB、BA.4、BA.5等,這些早期分支逐漸減少,現今關注的是BA.2.86分支及其衍生的JN.1和JN.1.4.3,這些分支進一步演化成KP.2和KP.3,病毒變異不會停止,未來的演化仍有許多不確定性,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之下,未來病毒可能會與其他病毒株相互作用,引起新的流行病,全球都需高度重視。
坦言「無法執行」 衛福部:保障點值 年底就得漲健保費
近11年總額、平均點值狀況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審查國民黨立委提出《健保法》修正草案,對於藍委所提補點值「1點0.95元」與「1點1元」兩版本,衛福部坦言「無法執行」,估算將新增705億、1155億支出,若由政府編列預算,將排擠其他部門支出,若由健保財源支應,今年底健保費率就須提高至6%以上,超過《健保法》所定費率上限,影響甚鉅。薛瑞元:非一個條文能完全處理國民黨團、立委王育敏、立委蘇清泉提出《健保法》修正案,黨團、王育敏版本為保障點值1點0.95元,蘇清泉版本則是保障1點1元。衛福部長薛瑞元直言,這不是修正一個條文就能夠完全處理,後果將引起《健保法》各條文間的衝突,須從長計議。衛福部書面報告指出,立委提案內容未具體指明資金來源,違反《財政紀律法》,且保障點值與現行總額制度牴觸,無法執行。若由政府額外編列預算支應,保障每點0.95元或1點1元,將分別增加約705億、1155億元支出,且未來每年編列,費用也會隨總額增加而成長,排擠教育、文化、經濟、國防、交通等預算。衛福部進一步強調,若不編列額外預算,由健保財源支應,安全準備將在明年一次用罄,5.17%的費率將不足支應,今年底就須調漲健保費率,且會超過《健保法》所定的6%費率上限。形同按量計酬 涉制度重大改變衛福部認為,點值保障尚未取得共識,將引起社會反彈,建議審慎評估,應維持現行條文。主計總處也指出,修《健保法》保障點值,形同將總額制改為按服務量計酬,涉及制度重大改變,宜有完整配套,以免造成醫療資源浪費。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認為,世衛組織(WHO)已呼籲政府增加對健康的投資,世衛大會(WHA)5月27日舉行,對於爭取加入WHO的台灣來說,更應將人民生命健康價值擺在首位,若要實現準總統賴清德「健康台灣」理想,就應藉由總額制度的改革,提高醫療機構的韌性。衛福部不應只是回應「無法執行」,而應提出可行方案,送請立法院討論。公衛學者分析 應調整支付點數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鄭守夏分析,總額上限制對保險人是好事,利於管控費用,但對醫療服務提供者不利。醫界為了競爭,通常不會拒絕上門的病人,醫療服務過多,點值就下降。若維持論量計酬,又要保障點值,超出的預算由政府補足,在醫界競爭之下,會導致醫療服務過度利用,健保得花更多錢。簡單來說,沒有總額限制,會造成醫療服務快速成長,「我們付得起嗎?這是很務實的問題」。「錢永遠不夠,全世界都一樣,重點是錢要花在哪裡」?鄭守夏直言,醫界沒有願景,只提健保要加錢,但未想到什麼才是對台灣好。他認同政府花太少錢會造成醫院經營困難,醫界被過度壓抑,還得靠「美停事業(美食街、停車場)」提高收入,只是多給錢,要怎麼花最好?答案應是調整支付點數。鄭守夏說,一些緊急、複雜、醫院不願意收治、擔心救不活而挨告的病人,往往都會被推往台大、榮總等醫院。對於這些疾病類別,支付點數應優先提高,不僅對醫師公平,重症病人也免淪人球,政府投資健康,應不是保障所有的點值,而應把錢花在難治的、攸關生命的支付項目。
迫使各種問題加劇!「孤獨」對人體健康危害大
孤獨對健康的危害國際期刊《Nature》近期引用美國醫療保險公司Cigna Group 2021年數據,探討孤獨對健康的危害。調查顯示,孤獨成年人的睡眠障礙盛行率比不孤獨者多7成、體重問題多5成、藥物或化學物質的使用多2倍、神經系統疾病多3.5倍、腎臟或泌尿科問題多4成。專家分析,3C產品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疏離,現代社會追求功利、個人主義興起,都是造就孤獨感的原因。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3C產品盛行的時代,人與人的關係變得疏遠,少子化、高齡社會來襲,青壯年工作壓力高,陪伴長者的機會變少,許多長照家庭,長者都由外勞照顧,文化、語言都不同,少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每個人都沒辦法以單獨的個體存活在世界上」。南方心理諮商所院長羅惠群表示,從出生開始,人就與各種人事物產生關係,包括父母、手足、同學等,不是單獨存在。關係在人類社會是自然而然產生的,但進入工業化社會後,在追求個人功能、創造的價值等功利主義之下,聚光燈也開始打在個體上。過去社會中,人們內在探尋、關係經營的比例都很高,但隨著痛苦指數升高,人的狀態就失衡。羅惠群表示,當今的社會是追求個人主義的社會,太關注內在,害怕不優秀、不成功,忘了人在關係中的定義,就會由內而外產生孤獨感。羅惠群表示,當人們失去了往外看的機會,沒辦法「利他」,就難以體會到生活中互相關懷、助人的快樂。人際關係的疏離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會構成影響,當壓力荷爾蒙增多,就會增加癌症等健康風險,而失去親密感,也難以分泌對人體有益的催產素。面對當今社會的孤獨感,陳秀熙認為,須善用AI解決,行動不便而難以外出者,可藉由「社交元宇宙」方式與人互動,例如聊天機器人、虛擬實境等。羅惠群也指出,AI現已被開發用於悲傷輔導中。面對失去孩子的家長,AI可模擬孩子成年後的樣子、聲音變化,甚至還能擁抱。當穿戴式裝置興起,沉浸式體驗未來將有望取代實體接觸,虛擬角色也會越來越真,雖然不是真的,但也是一種「關係」,或許將成為特定時代、特定族群的社交來源。
流感攀十年高峰! 專家示警:禽畜病毒「跨物種傳播」勿輕忽
台灣流行性感冒疫情大幅升溫,可謂近十年來最高峰!流感引發肺炎與死亡的整體人數有回升跡象,被視為2024年一大挑戰。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率領團隊於《健康智慧生活圈》直播節目列出全球大流行人畜共通傳染歷史疫情,並指出病毒基因重組成新變種病毒,傳給人類再大量散播病毒,即所謂「外溢效益」,風險不可輕忽。流感引發肺炎與死亡人數回升人類於1918年發現流感不斷變異。COVID-19興起後,流感疫情也上升。目前台灣流感疫情以A型(65.7%)為主,B型(27.1%)其次。流感高風險族群如年長者、有慢性病史、孕婦、癌症病患、具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等。流感高風險患者與COVID-19相同,因此疫苗的施打策略也相同,除醫護人員外,以高風險族群為優先施打對象,避免感染流行性感冒後轉為重症的風險。年長者有慢性病史孕婦癌症病患具神經系統疾病患者許辰陽醫師表示,大多數感染流感的病患都屬於輕症,如發燒、倦怠、頭痛、咳嗽,甚至噁心嘔吐、骨骼肌肉痠痛等一般症狀,少數患者會出現重症或併發症如熱痙攣、腦膜炎、心肌炎等症狀;孕婦可能會有早產風險等。▲大多數感染流感的病患屬於輕症,如少數患者會出現重症或併發症。(台大公衛團隊提供)流感引發肺炎與死亡的整體人數有回升跡象,代表台灣的流感疫苗的接種率仍不足。民眾務必在生活中要提高防疫的警覺,除了要施打XBB.1.5疫苗以及流感疫苗,在出入公共場合與醫療場所應配戴口罩。專家提醒,從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DC)通報紀錄顯示台灣2023年流感接種率,65歲以上長者只佔5成,學齡前幼兒佔6成,須持續注意流感疫苗中脆弱族群(如:年長者、孕婦、兒童、慢性病患者)施打情況,此外,克流感藥物使用、臨床照護也皆須提高警覺。流感病毒容易變異 每年都需接種過去流感包含三價、四價疫苗,現今台灣在可負擔情況下實施四價疫苗施打。然而,人畜共通傳染、流感病毒變異,使得流感疫苗不斷重組。人類流感疫苗發展呼應COVID-19疫苗快速演進,與病毒快速變異、人類生態環境破壞、氣候變遷有關。流行性感冒一直受到科學界與醫界的關注,並投入許多資源研究流感疫苗,主要仍是流感病毒容易造成世界流行,也會出現地方流行。造成流行的原因在於流感病毒中抗原基因轉移(antigenic shift)與抗原基因漂移(antigenic drift)2種機轉影響,當2株不同的病毒在適合的宿主內,就可能使得2株病毒的抗原基因出現變異產生新病毒株,造成大流行,例如1957年亞洲流感與1968香港流感便是如此。新病毒株可能在人類族群內或不同動物群體內經過馴化後,表面抗原出現些微變異,引發季節性的流行,也因此每年都需要接種流感疫苗。由於季節性流感已在人類族群內存在一段時間,通常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因此通常不會出現重症案例,流行趨勢會較抗原轉移造成之流行來的小型。2023至2024年流感季分離病毒株有H1N1、H3N2、B Victoria等病毒株,這與每年接種得流感疫苗能否提供保護有重要的關聯,如今年所施打的流感疫苗為四價流感疫苗,也就包含針對前述幾種病毒的抗體。進一步證實WHO今年對於流感病毒株的預測正確性,目前施打的疫苗可有效提供對現行流感病毒株保護力,專家呼籲尚未施打流感疫苗的民眾,應盡速接種疫苗。流行性感冒跨物種傳播風險全球大流行人畜共通傳染病毒包含:H1N1、茲卡、伊波拉、MERS等,因生態環境問題,病毒傳播至不同物種之間,基因重組機率越來越高。研究發現,蝙蝠身上帶有多種病毒,通常不會直接傳染給人類,而是先感染中間宿主如:穿山甲、水貂、紅狐等,產生病毒基因重組,利用新變種病毒傳給人類,由人類大量散播這些病毒,即所謂外溢效益(Spillover)。根據《刺胳針》(Lancet)發表一項研究指出,人類經過全球變遷、氣候變遷、土地利用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森林砍伐,人類與動物接觸生態環境改變,原本人類與動物生長在兩個平行世界,因上述人為破壞,使病毒在人類與動物之間有機會產生基因重組,而出現新變異株,這些新變異株經過全球人類傳播而擴散,最後可能逆傳染給動物。若不重視人畜共通傳染外溢、反外溢風險,將不斷出現新變異株,研發新疫苗對抗病毒變化將會變得相當困難。流感病毒跨物種傳播十分需要關注,目前常見禽流感如H5N2、H5N1、H7N9、H10N8等、豬流感H1N1、馬流感H3N8、H7N7。其中禽流感主要在候鳥與家禽中流行;豬流感源於家禽與豬隻間傳播,由於豬隻與人類生活環境關係密切,當豬隻感染禽流感,同時又帶有哺乳類的流感抗原時,就有可能產生新病毒,進而傳染給人類造成大流行;馬流感於馬群間傳播,多數為呼吸道輕症,H3N8致病性較強,感染馬隻併發細菌感染風險較高,偶有獸醫或飼主因高濃度接觸受感染報告。▲流感病毒跨物種傳播需要關注,常見如禽流感、豬流感、馬流感。(台大公衛團隊提供)杜絕病毒 三段防治達到宇宙健康以流感為例,很多中間宿主可能成為傳染病流行的源頭。因此,需面對不同的傳播途徑,包括水或空氣傳播。為了杜絕傳染病的發生,必須構建一個三段防治的架構。在傳染病發生之前,努力避免接觸和避免病毒與共同動物混合,從而防止基因的重新組合;在次段預防中,基因監測變得至關重要;第三段預防則是指希望在傳染病爆發之後,能夠採取有效手段預防進一步擴散和傷害的發生。【影片這裡看】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宇宙健康防治傳染病大流行-新冠肺炎EG.5/JN.1疫情盛行
新冠JN.1變異株恐成主流!全國XBB疫苗施打率僅4% 公衛專家揭隱憂
疾病管制署16日表示,全球COVID-19陽性率處高點,東南亞及日、韓等亞太國家陽性率上升,部分國家如美國、日本、泰國、西班牙及義大利等國病例數亦呈上升趨勢。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17日)示警,未來JN.1恐成主流株,但全國XBB疫苗的接種率目前僅4%,提醒慢性病或免疫缺乏者等族群儘快打疫苗。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去年12月新增110萬例病例及近1萬例死亡,與去年11月相較,住院數及重症數分別上升42%及62%,各項數據顯示COVID-19疫情傳播有增加趨勢,基於新年期間人群聚集及JN.1等變異株影響,WHO評估今年1月各項指標將持續上升。疾管署指出,目前國內COVID-19疫情亦上升且處流行期,上週新增538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新增515例上升,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55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48例上升,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疾管署統計,去年9月26日新冠XBB疫苗開打以來,本土通報確診併發症及死亡病例中未曾接種新冠XBB疫苗者皆占99%。近4週變異株監測總計,本土檢出病毒株以EG.5(58%)為多,其次為JN.1(31%)及XBB.1.5(5%)等;境外檢出病毒株以JN.1(66%)為多,其次為EG.5(22%)及BA.2.86(7%)等。陳秀熙教授今日於「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中提到,全國完成XBB.1.5疫苗接種率目前僅有4%,65歲以上為12%,打氣欠佳,甚至低於美國成人的19.4%,由於新的變異株恐讓過去接種的疫苗保護力失效,呼籲糖尿病患、腎臟、癌症、免疫缺乏者、兒童、老年人等脆弱族群,盡快接種XBB新冠疫苗。疾管署也呼籲,國內疫情持續升溫,週末冷氣團將來襲且適逢近期新年尾牙聚會、學校寒假開始等人群聚集及移動頻率增加,病毒傳播風險上升,預期農曆春節前可能達到疫情高峰,又近期國人規劃出國旅遊人數眾多,建議民眾出發前儘早接種新冠XBB疫苗,以及時獲得保護力,接種院所資訊可至疾管署官網「秋冬疫苗專區」或至各縣市官網查詢。疾管署提醒,民眾旅途中應留意自身健康狀況,落實衛生好習慣,勿輕忽疾病威脅;入境若有發燒或急性呼吸道症狀,應主動告知機場港口之檢疫人員,進行發燒篩檢及健康評估,入境後如有症狀持續或加劇等情形,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主動告知旅遊史等相關TOCC,以供醫師評估及時診斷通報。
大腸直腸癌「三多」特色 AI「三段五級」精準防治
大腸直腸癌具有「三多」特色,包括慢性病多階段歷程「多相病程」、不同原因導致各階段疾病的「多因精準」,以及個人客製化治療的「多元介入」。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率領團隊於《健康智慧生活圈》直播節目,探討大腸直腸癌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並藉由動態效益評估進行滾動式調整與監視,再結合大數據和數位資料應用於「三段五級」防治工程,達成智慧精準健康防治。▲大腸直腸癌具有「多相病程」、「多因精準」,「多元介入」之三多特色。(圖/台大公衛學團隊提供)5旬老煙槍又肥胖 差點大腸癌中標一位55歲中年男子每天抽菸,菸齡長達20年,且長期喝酒又肥胖,有代謝症候群、糞便潛血濃度100ng/ml,中度基因變異,醫師判斷罹患大腸癌危險分數達42分,5年內罹癌危險性12%!經由科學檢測與評估,改變生活型態、戒菸戒酒、減重降血脂,糞便潛血濃度降至100ng/ml,危險分數下降至32分,5年內罹癌危險性僅剩3%。▲大腸直腸癌與多項影響因子相關,且具有多階段疾病進展。(圖/台大公衛學團隊提供)個人化「三段五級」預防架構台北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教授嚴明芳表示,大腸直腸癌從正常轉變為癌症,病程中會出現「腺瘤」階段,腺瘤階段時間很長,故能藉此介入;每一階段有許多原因影響疾病進展,每一種原因都能以不同措施預防,因此藉由不同階段滾動式調整,可達到最精準、最有效的介入。利用大數據與數位化方法,與「三段五級」預防策略結合,提供精準預防措施。▲AI結合「三段五級」預防策略,提供大腸直腸癌精準預防措施。(圖/台大公衛學團隊提供)初段預防:健康階段可透過改變生活型態、或使用化學藥物預防,甚至基因編輯等方法達到初段預防目的。次段篩檢:在大腸直腸癌出現前的亞健康階段,也就是已有疾病發生,但尚無症狀,這個階段可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進行次段預防,檢測是否有腺腫或早期癌症。末段預防:在最後疾病期目標要遏止疾病惡化,針對侵襲癌或是遠端轉移,透過手術、達文西微創手術、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進行末段預防。個人化篩檢 可減少臨床負擔及過度診斷嚴明芳表示,大腸癌不同疾病階段有不同原因,關於多相病程疾病,首先最重要的是開發評估模式,藉由過往文獻、資料、實證資料,建構整體疾病生態系,在這個生態系中,針對每一個不同個體進行危險分層,設計不同介入方式,進行結果評估與成本效益分析。以大腸直腸癌為例,從正常到腺瘤至發生癌症,不同病程面相都已有多項研究證實各種風險因數,如生活習慣、基因變異等資料,可利用這些資料建立風險分層分數,像是性別、生化指標及糞便潛血濃度等,提供個案風險指數。計算風險分數後,便能設計個人化介入措施,如改變生活型態、控制飲食等,評估介入措施後的風險分數是否改變,以評估介入措施效益。接著,透過個人風險分數進行風險分層,進而提供不同篩檢間隔;如此一來,可降低臨床負擔以及過度診斷問題。舉例來說,大腸直腸癌篩檢具成本效益,若以百萬人規模來評估,每年進行1次化學法糞便潛血篩檢,比起不提供任何介入措施,約可拯救30000壽命年。特別要注意個人化精準介入措施,與每年1次免疫法糞便潛血篩檢相比,可拯救壽命年相近,但成本更低,如上述提到個人化精準介入,可降低臨床負擔。 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智慧精準健康三段五級防治工程-登革熱及大腸癌應用
大腸直腸癌年輕化! 提早進行「個人化篩檢」預防
我國兒童過重肥胖盛行率逐年攀升,恐成為年輕大腸候選人!美國研究發現,年輕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比例顯著上升,而且世界各國皆有此趨勢。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率領團隊於《健康智慧生活圈》直播節目談討,發現及早篩檢大腸癌可降低發生率,針對年輕大腸癌篩檢提供精準效益實證評估,藉由糞便潛血檢查濃度,可使原有「族群式大腸癌防治」策略走向「個人智慧精準大腸直腸癌防治」,達到智慧精準健康疾病防治。台大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邱瀚模表示,探討年輕大腸直腸癌主題時,通常會與人類發展指數一起評估;人類發展指數越高,代表經濟水準較好,醫療可近性、醫療品質通常較佳,因此癌症的治療效果應該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人類發展指數越高,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也越高;代表已開發國家的「生活習慣」與「飲食西化」是罹癌的重要原因(Arnold M, et al. Gut 2017;66:683–691.)。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也高於鄰近人類發展指數相近的亞洲國家。無論性別與國別 50歲以下罹癌率顯著增加2017年美國研究發現,年輕大腸直腸癌增加趨勢十分明顯;不論結腸或直腸,50歲以下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且不論性別都有類似的趨勢。而且 1960年後出生的世代觀察到明顯的上升趨勢,世界各國也觀察到類似的情形(Siegel RL et al. JNCI 2017;109(8):djw322.)。根據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男性大腸癌的發生率比女性高出1.5倍。台大公衛團隊過去曾跟韓國、日本、香港等亞太地區國家進行大腸癌研究,發現無論性別,40至49歲大腸癌比例皆明顯增加,尤其男性大腸癌增加幅度最為明顯(Sung JJ, Chiu HM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9)。而且大腸癌發生率在1965年後出生世代持續上升(Murphy CC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8;155:1716–1719),原因包括:肥胖/身體質量指數/代謝症候群兒童時期暴露抗生素和食物鏈中抗生素(改變腸道菌叢)食品業工業化引入化學物質或食品(促使腫瘤形成、改變腸道菌叢)發炎/異位性體質環境輻射或其他環境暴露(區域性)一項研究針對430位小於50歲的族群,進行大腸癌回溯性研究,結果發現26%人的一等親有結直腸癌,10%有基因錯配修復問題,315人有做生殖系基因定序,檢查出林奇氏症候群(Lynch syndrome,亦稱「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HNPCC))、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之基因異常等,有生殖細胞系突變85人中只有43人表示其一等親有大腸癌。因此,小於50歲大腸癌中有20%具有生殖系基因突變,建議對於所有早發性結直腸癌患者,提供基因諮詢與癌症檢驗(Stoffel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20;158:341–353),以利及早發現疾患。邱瀚模指出,大腸癌之新興風險因數,亞洲肥胖族群增加幅度快,台灣肥胖人口比例約占6至7%,男童占8%,女童占4%,而且男童逾25%過重,女童也有超過15%過重,這些兒童未來恐會成為年輕大腸癌候選人。除了罹癌危險因數,下修篩檢年齡層也是亟待討論。(Hoffman SJ et al. BMJ 2019;365:l2231)。多國下修篩檢年齡 台灣糞便潛血檢測演進為了及早防癌,多國指引已下修篩檢起始年齡,美國多專科醫學會特別小組(USMSTF)於2012年建議45-75歲成人、40歲成人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或於該家族成員診斷結直腸癌年齡之10歲以前)參加篩檢。2021年,美國胃腸病學院和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針對45-49歲成人增加有條件篩檢建議。美國一項研究利用電腦模擬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以1990至1994年族群作為參考組,發現現今族群大腸癌風險為過去1.54倍,因此,45歲開始篩檢這項措施可符合成本效益(Ladabaum U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9;157:137-148.)。台北醫學大學癌症轉譯研究中心陳立昇教授表示,台灣在檢測技術從「糞便潛血化學法」演進到「糞便潛血免疫法」,已經成為國際上先進的偵測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在敏感性和精確性方面優於過去的化學法,並且顯示大腸癌死亡率有下降趨勢。「三段五級」策略 各世代精準防治大腸癌 台大公衛團隊過去利用基隆、台南整合式篩檢資料研究發現,45歲開始篩檢族群相較50歲開始篩檢大腸癌發生率低22%,這項實證資料表達提早篩檢具有預防效益(Chiu HM, Chen HH et al. Digestive Disease Week 2023, Chicago, US)。建議下列2族群提早篩檢:50至75歲:戰後嬰兒潮及部分X世代45至49歲:這類族群為社會主要人力,一旦罹癌可能影響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損失(As of the population in Dec 2021)。▲▼X世代與戰後嬰兒潮世代,提早進行大腸癌篩檢,具有預防效益。(圖/台大公衛團隊提供)陳立昇表示,X世代和嬰兒潮世代人數眾多,為了確保這2個世代能夠在初段和次段預防方面做好防治工作,除了建議參加糞便潛血檢測,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的「三段五級」工程,根據不同階段制定策略,以實現精準健康的防治目標。初段預防:側重於改善生活方式,包括轉向植物性飲食、增加運動,以及促進整體健康。這些改變對每個年齡層都至關重要,透過預防老年罹患大腸直腸癌,以免耗費國家龐大資源並影響人民的生活品質。次段預防:針對50歲以上、未滿75歲民眾,國健署補助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呈現異常,應進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末段預防:台灣的全民健保體系在三段預防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當疾病出現時,體系能夠提供新型治療方法,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以照顧各個年齡層的患者。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智慧精準健康疾病防治-登革熱及大腸癌應用
極端氣候衝擊全球健康 AI預警氣候及早應對傳染病威脅
全球暖化引起層出不窮的極端氣候災難,例如中國受到杜蘇芮颱風引發的洪水,夏威夷面臨乾燥高溫造成的野火災難,甚至全球蟲媒分佈的變化。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帶領研究團隊在《星球永續健康線上直播》節目中說明,人工智能AI技術不僅在經濟領域引起關注,近期《自然》(Nature)也報導了人工智慧(AI)應用於氣象預警,及早應對全球極端氣候與疾病衝擊。▲全球暖化引起持續的高溫現象,並且造成極端氣候災難。(圖/擷取自《星球永續健康線上直播》)極端氣候衝擊全球健康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確認今年7月是有記錄以來地球上最熱的1個月。全球暖化引起持續的高溫現象,並且造成極端氣候災難,南北極的冰川亦快速消融。北極的格陵蘭海冰正在以每10年13%的速度迅速消融,對整個氣候系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衝擊全球的永續健康。陳秀熙團隊分析,根據不同的碳排放情境預測顯示,在最嚴重的情況下,2030年夏季北極海冰可能會完全消失;南極目前正處於冬季,也觀測到異常高溫現象,冰穹C地區往年冷到攝氏-50度左右,今年7月卻比往年平均熱40度,造成南極冰層快速消融,平均每年融化3200億噸冰冠,南極海冰面積也減少了260萬平方公里。全球暖化還造成日本腦炎傳播與蟲媒分佈的變化,受到雨量和溫度影響,豬隻被蚊蟲叮咬後造成日本腦炎的傳播。現今暖化速度加劇以及地緣政治對立,一些地區甚至超越了氣候指標的極限。▲全球暖化引起層出不窮的極端氣候災難,例如中國受到杜蘇芮颱風引發的洪水,夏威夷面臨乾燥高溫造成的野火災難。(圖/擷取自《星球永續健康線上直播》)人工智慧如何預警氣候?如何預警極端氣象事件,成為當前科學界面臨的重大挑戰,也影響全球國家對於氣象監測資源之合作共享議題,AI對於氣象預警也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電影《氣象戰》提出緩解全球氣候災難之衛星科技,透過封堵水壩上的小洞,成功地阻止災難。片中全球合作運用衛星技術結合人工健康與智能健康應用,實時監測氣象情況,提前發出預警與調控。提升大眾對於科技預測氣候災難的意識。例如為了預防火災,近地衛星OroraTech可監測地面溫度,並利用SensaioTech的IoT物聯網數據設備來測量森林數據,可精確預測野火的發生機率與區域,避免大火、降低全球暖化衝擊。為了緩解暖化多重威脅,首要重點是考慮全球碳排放量的變化。目前碳排放情境不僅惡化暖化速度,也增加氣候變遷敏感疾病(CSDI)風險。陳秀熙團隊表示,除了建立全球夥伴關係以大幅減少CSDI的風險,人工智能也能應用於疾病預測,包括氣候指標疾病預測工具CLIMSEDIS、傳染病傳播預測模型Insights、蟲媒疾病預估模型Mosqlimate以及登革熱風險預測工具DART等模型。WHO全球永續發展指標透過AI應用,在全球面臨極端氣候事件時,確保工作和經濟成長發展目標。在工業化過程中,利用AI達到零排放降低石化燃料造成潛在風險,並減少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地區以及脆弱族群,受極端氣候影響而遭受的傷害,進一步減少不平等現象。全球也可透過共同的氣候行動,解決氣候變遷問題。▲受到氣候變遷影響,至2080年將增加23億登革熱感染風險人口。(圖/擷取自《星球永續健康線上直播》)AI預測蟲媒疾病 減少登革熱爆發風險受到氣候變遷影響,至2080年將增加23億登革熱感染風險人口,全球60%人口居住於登革熱流行區域,經濟弱勢地區如非洲、東南亞將面臨持續嚴重登革熱流行爆發威脅,已發展國家如歐洲、美洲疾病風險亦上升,發展全球夥伴經濟合作以降低碳排放有助於減少全球登革熱流行爆發風險。陳秀熙團隊引述一項研究利用哥斯大黎加資料探討中美洲極端氣候登革熱風險,登革熱傳播氣候因子包括:溫度、降雨、濕度,其他因子則包含:病媒蚊密度、蟲卵指數、孑孓指數等。登革熱氣候預測因子預測,可利用5平方公里高解析量測值觀察氣候災害監測站資料、北大西洋洋流海溫異常指數,了解洋流區域海洋表面溫度每週間監測,結合人工智慧方法,建立登革熱流行傳播機器學習模式,運用氣候因子,預測區域層級不同時間之登革熱風險變化,以及各區域登革熱時序風險演進。不過,部分極端風險區域Queopos(極低風險)、Montres de Oro(極高風險)於學習階段之預測略為偏離。顯示該研究運用AI預測登革熱流行傳播風險果,僅局部地區預測較接近,原因在於沒加入病媒分佈、人口特性、社經地位分佈等非氣候因子。過往人工智慧氣象因子預測台灣登革熱風險,運用聖嬰現象因子、海溫監測、降雨量、短波輻射環境溫度遙測,等氣象預測因子,同樣未能達到精準預測之目的。因此,陳秀熙團隊認為,後續在發展人工智慧運用時,若能納入生物與疾病特性考量,將有助於提高區域登革熱風險預測準確度。團隊先前運用氣象、區域傳播特性以及疾病特性發展日本腦炎預測模型,結果顯示5月到8月為日本腦炎發生高峰期,因此採取3月前完成疫苗施打將有助於降低感染風險。而前2週溫度上升與前一週降雨量增加將提高日本腦炎發生風險,此為環境對於病媒蚊生態影響所致。此為運用疾病、環境,結合氣象資料達到準確預警疾病之範例模式。人工智慧即時氣候預警成效評論為了因應極端氣候發生,陳秀熙團隊指出,需要進行即時氣象預測,因此需要空間精準、時間精準、變化精準以及強度精準,主要著重於變化上的準確性,其中受影響的決策領域包括:緊急應變服務與資源配置、能源供應管理、洪災應變措施規劃、航空交通規劃、海上航線引導以及貨運零售倉儲管理。過去幾十年間,氣象預測主要仰賴於傳統數值天氣預報(NWP),雖然準確度非常高,但速度較為緩慢。近十至二十年間,AI崛起發展出不少預測模型,Google DeepMind於2021年發布人工智慧生成模型DGM(Deep Generation Model),預測能力佳;FourVastNet優點為速度提升,但準確度不如預期;而盤古氣象模型,則兼具速度與準確性,其優異性能也讓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將其系統納入考量,期待在未來天氣預測可降低氣候災難之衝擊。 節目這裡看星球永續健康線上直播-全球暖化與蟲媒傳播登革熱威脅 (I)星球永續健康線上直播-AI即時氣象預測與疾病衝擊 (II)
防肺炎鏈球菌捲土重來 公費疫苗擬下修至65歲
國內核准3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新冠肺炎防疫措施鬆綁後,長者與幼兒易感染的肺炎鏈球菌恐捲土重來。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研擬放寬肺炎鏈球菌公費疫苗接種對象,從71歲以上長者,下修至65歲以上,疾管署今年已規畫25億元預算,採購237萬劑結合型疫苗(PCV),最快10月就可與流感疫苗一起接種,預計本周可望拍板。自費4000元 決標每劑1060元國內肺炎鏈球菌公費接種對象現為71歲以上長者,以及2個月、4個月新生兒與1歲幼兒。其餘民眾若要接種,自費價格每劑約3800至4000元。根據衛福部民國113年度預算,今年已動用25億餘元,向久裕企業採購237萬劑PCV13價或PCV15價兩種劑型肺炎鏈球菌疫苗,決標單價為每劑1059.8元。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說,上周ACIP會議就擴大接種對象討論,尚未定案,初步規畫將開放65歲以上長者公費接種。接種時間最快落在今年10月與流感疫苗同步上路,預計本周或下周將有結果。曾淑慧表示,國內核准上市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兩大類,分別為結合型疫苗(PCV)及多醣體疫苗(PPV)。兩者皆屬不活化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在不同部位、同時接種。疾管署目前規畫的公費項目包括PPV(23價)、PCV(13或15價)疫苗,還在做最後確認,擬考慮同時開打。可飛沫傳播 幼兒長者為高危險群23價疫苗是多醣體疫苗,13價、15價疫苗是結合型疫苗。ACIP召集人李秉穎說明,23價疫苗已經問世很久,雖然可以涵蓋23種細菌類型,但沒有免疫記憶力,保護時間較短;結合型疫苗可誘發免疫記憶和抗體反應,保護時效較長。疾管署表示,肺炎鏈球菌屬於革蘭氏陽性的鏈球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並可透過飛沫傳播。一旦民眾感冒、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即可侵入呼吸道、血液,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稱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IPD)。肺炎鏈球菌也是幼兒中耳炎、鼻竇炎最常見的病原,又以5歲以下幼童、65歲以上老人為兩大高罹病率族群,其他高危險族群包括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者、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者、人工耳植入者、慢性病患、酒癮者、菸癮者、腦脊髓液滲漏者、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者。若肺炎住院 成本遠超過疫苗本身擔任ACIP委員的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人落實防疫措施,肺炎鏈球菌的感染也減少,但隨著疫情解封,各界擔憂長者的傳染病,如流感、肺炎鏈球菌都將捲土重來。陳秀熙表示,疫情後,許多人都出現「免疫負債」,特別是戰後嬰兒潮的人數相當多,若政府未補助長者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恐怕難以鼓勵長者自行接種,恐導致超額死亡持續發生。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認為,對長者來說,任何一次因肺炎住院所增加的個人、公共成本,將遠超過疫苗本身的費用,政府要下修公費對象年齡是可理解。不過在有限的經費下,疫苗的錢應用在刀口上,建議政府應先找出施打率不佳的年齡層,提出增加接種意願的解方。在擴大開放65歲以上長者接種之際,也應考量其中哪些人具備危險因子,以此做為優先接種對象。
2年少1.48歲 國人平均壽命「倒退嚕」跌破80歲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昨在醫療政策記者會指出,國人的平均壽命正在倒退,從2020年81.32歲,到2022年變成79.84歲,2年少了1.48歲,侯友宜直言,「執政黨不該感到汗顏嗎?」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直言,醫療人力再不加速補足,國人平均壽命還會繼續下降至2025年。近10年國人平均壽命。(圖/林周義製表)內政部最新統計,台灣連續2年平均壽命減少,2022年死亡人數較上年增加2萬3672人、標準化死亡率上升9.5%,致國人平均壽命較2021年減少1.02歲,不僅在OECD國家中落後,也輸給日本、韓國。侯友宜批評,民進黨全面執政快8年,醫療環境下滑、健康品質劣化,病人及家屬背負沉重經濟負擔的痛苦吶喊,民進黨「醫師主席」賴清德,有聽到人民聲音?「是刻意選擇聽不見,還是害怕面對?」陳秀熙認為,台灣連續兩年平均壽命下降,與國際相同是受新冠疫情影響,但台灣又落後日本等先進國家,是因超額死亡數太多。陳秀熙表示,台灣戰後嬰兒潮世代在疫情間折損頗多,即使現在疫情已趨緩,因護理人員人力不足,導致醫院關病床,脆弱族群得到不到醫療照顧,超額死亡率還在升高,現在仍高達20%,估計會持續到2025年。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韓國1996年時,平均壽命落後台灣1歲,這2年則超車台灣2歲,台灣在新生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可避免死亡率、癌症5年存活率等健康指標,都輸給日韓,足見蔡政府執政8年,對衛生投資不足。洪子仁再以經常性醫藥衛生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做比較,台灣2021年僅占GDP6.6%,相比南韓的8.4%、日本的11.2%均大幅落後,侯友宜主張提高到8%,就是希望至少比照南韓。「如果總統把人民生命價值擺在最重要位置,就應該解決健康指標下滑問題!」洪子仁表示,近來出現30年最大缺藥潮、急診塞到爆、疫後醫護缺工造成關床,都與健康投資不足有關,總統參選人應該拿出魄力面對。
癌症患者自殺率高出一般人10倍! 「心理諮商」年補助7200元擴大辦理
60多歲詹姓國文老師,透過一次偶然的乳癌篩檢,發現罹患乳癌,癌症治療過程辛苦,也讓她終日鬱鬱寡歡,甚至出現輕生念頭,讓家人擔心不已。自殺率高於一般人10倍 罹癌者怕痛苦也憂連累家人台大公衛學院利用全國癌症登記檔案資料庫分析台灣癌症患者自殺死亡比例,統計1987至2007年資料發現,台灣每年每10萬人中約有110名癌症病人自殺,一般人口的自殺率則約是每10萬人中10多人,癌症患者自殺率竟高出一般人10倍之多。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方俊凱解釋,「台灣的癌症自殺率居高不下,起因於華人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認為罹癌必死無疑,害怕痛苦也怕連累家人。」相較國外研究全球癌症患者自殺風險較一般人僅高出0.85倍,台灣癌症患者標準化死亡比約2.47倍。細探癌症患者自殺樣貌,罹癌頭三年、尤其前半年到一年間是自殺高峰期;以癌症種類而言,與生理需求有關的癌症,如胰臟癌、肺癌、胃癌、口腔癌、食道癌的患者有相對較高的自殺身亡率。不到十分之一患者接受協助 諮商費用高是關鍵 隨著國內癌症醫療品質提升,越來越多病患治療後回歸正常生活,而標靶、免疫等療法持續進展,許多晚期癌症患者也有機會長期帶癌生存。目前台灣心理支持系統相對著重安寧療護,方俊凱指出,只關注最後一哩路的心理照顧並不足夠,正在療程中或進入追蹤期的癌症病人,他們的身心壓力也都需要抒發管道。然而即使患者想尋求專業幫助,又容易因單次動輒2、3,000元起跳的自費諮商退縮,導致不到十分之一的患者真正接受相關醫療資源。「自費諮商門診補助」 每年最高可申請7,200元心理腫瘤基金會2022年主動推出「自費諮商門診補助」,提供經費補貼,幫助癌症病患安心就醫,今年更獲得全國各級醫療院所力挺擴大辦理,癌友只要至包括台北馬偕、淡水馬偕、國泰總院、北醫附醫、新光、三總、和信、振興醫院、汐止國泰、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和美家醫科診所、新竹馬偕、新竹國泰、台中榮總、澄清醫院中港分院、童綜合醫院、彰化秀傳醫院、竹山秀傳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大林慈濟、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台南奇美、高雄榮總、羅東博愛醫院、花蓮慈濟、花蓮門諾等院自費諮商就醫,每年最高可申請7,200元門診醫療費用補助。
台灣男性染疫死亡是女性2.5倍 專家提應「精準防疫」
新冠疫情爆發3年以來,各國死亡人數都是「男高於女」,我國男性新冠死亡率更是女性的2.5倍;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呼籲政府,應重視新冠肺炎死亡的性別差異,「已經不像3年前什麼都不知道」,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女性應該優先接種追加劑疫苗,才能精準防疫。新冠疫情造成國內逾2萬人死亡,詹長權分析,台灣新冠死亡數和死亡率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且隨著年齡增長呈現「指數型上升」,男性與女性差距達10歲之多。他呼籲政府重視新冠肺炎死亡的性別差異,包括疫苗接種政策、抗病毒藥物給藥門檻,須考量性別因素加以調整。詹長權分析國內2020年1月到今年3月的新冠肺炎累積死亡數和死亡率,發現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男性新冠死亡率約是女性的2.5倍;且隨著年齡增加,新冠死亡數和死亡率呈現「指數型上升」。統計顯示,國內40到44歲男性新冠死亡率是每10萬人11.8人,女性5.8人;而50到54歲男性是18.5人,女性是9.6人;到了60到64歲,男性是90.2人,女性是36.3人;至於70歲以上最高年齡層,男性是694.3人,女性是457.8人。詹長權指出,各國新冠肺炎死亡數據都呈現「男高於女」,差到2倍以上;疫情初期沒有充足資訊,因此政府會劃定單一年齡優先接種疫苗、使用藥物等,但現在已經3年了,應精準防疫降低死亡率。目前國內提倡每人每年應接種1劑追加劑疫苗,詹長權建議40歲以上男性、50歲以上女性優先接種,其次是0到4歲和35到39歲族群,這會影響催種政策及未來政府採購疫苗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