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熱
」 高溫 氣溫 氣候變遷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 聖嬰現象40萬年前地球現異常暖期 海洋暖化是主因!台大解謎團登頂尖期刊
台大地質系碩士班研究生宋文惠在北義大利女巫洞操作鑽機,鑽取石灰岩岩芯標本。(圖/台大提供/中國時報李侑珊台北傳真)暖化現象日益嚴重,為解密百萬年來最熱暖期謎題,台灣大學地質系組成跨國研究團隊,揭示40萬年前地球便出現的異常暖期原因,即並非需要特別高的溫室氣體濃度,而是只要長時間海洋暖化,便可達成升溫效應,所以海洋力量是造成暖化的重要因素,這項研究成果已於7月15日刊登於頂尖期刊《自然通訊》,有助於預測未來氣候變遷。依地質紀錄顯示,距今約40萬年前,全球冰量少於現在,海平面卻比當代還高出10公尺。這個暖期持續約3萬年,是地球歷史上的最熱暖期。此時期太陽輻射弱,大氣溫室氣體濃度也比現代低,此暖期於焉成為地球科學研究的著名謎團,被學術界稱為「MIS 11c悖論」。為解密百萬年來最熱暖期謎題,台大地質系博士後研究員胡訓銘與地質系國家講座教授沈川洲,率領國際團隊展開研究。胡訓銘表示,台大地質系攜手歐洲研究夥伴,2014年在北義大利的女巫洞,鑽取洞穴石灰岩岩芯標本,利用台大地質系實驗室的高精度鈾釷絕對定年技術,分析標本沉積時間,加上精細碳氧同位素與微量元素資料,重建南歐48到36萬年前的環境變化史。團隊比對太陽日照量、全球海面變化與大西洋各地氣候紀錄,終於解開謎團。研究結果顯示,「MIS 11c」極致暖期是多種因素導致。首先,約42萬年前,北半球夏季太陽輻射上升,中低緯度的大西洋受太陽力量影響,達到極致高溫。在海洋暖化後,地球傾角漸增,引發更炎熱的夏季,使溫暖海洋持續數萬年,洋流再把大量熱能傳到高緯度,造成冰棚持續融解,導致百萬年地球史上最熱暖期。胡訓銘提到,這項研究成果揭示海洋力量是造成暖化的重要因素,對預測氣候變遷有著重要參考價值。
推身心財健康創新解方 國泰金控參展亞太永續博覽會 揪民眾闖關永續3主軸
全球剛經歷了地球近代史上最熱的一天(7/22),氣候變遷不僅屢創高溫紀錄,也正衝擊大至政府企業,小至個人的生存。國泰金控秉持「永續金融 說到做到」精神,透過金融核心職能三大永續主軸「氣候、健康、培力」展開相應作為,今日起連三天(8/8-10)參與「2024亞太永續博覽會」,將金控業首家永續金融社群「國泰永續識務所」概念復刻在展區,設計「2050淨零保齡球、FitBack健康吧、零事故研究所」等闖關互動體驗,凡成功闖關即可機會領取限量環保杯等好禮,引領民眾透過參與提升永續意識,朝身心財健康邁進。國泰金控用「2050淨零保齡球」象徵淨零目標透過企業議合、能源轉型、永續金融、公私協力一路順暢擊出strike!圖為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 (圖/國泰金控提供)。國泰作為永續金融先行者,在氣候金融扮演關鍵角色,積極響應氣候倡議,與金融價值鏈中的利害關係人溝通及合作,以企業議合引領產業轉型,作為氣候先鋒,創造多項台灣首家紀錄:首家加入RE100倡議之金融機構、完成首件遵循赤道原則專案融資、首家主辦離岸風電保險保障之產險公司等。 面對超高齡社會,打造兼顧身心財務健康的樂齡未來,是全民關注議題,國泰人壽推出「FitBack健康吧」,以AI智能模組紀錄健走、心率、睡眠等多元健康任務的APP,透過多元任務與異業合作健康生態圈,提倡身心健康促進,該APP用戶數已正式突破100萬;國泰產險打造風險預防教育網站「零事故研究所」推動交通意外預防觀念,截至2023年,網站瀏覽量逾245萬人次,並走進校園提升學生對風險認知,透過風險地圖建置、實際模擬行車危險情境打造校園交通安全防護網。維持身心健康同時,國泰亦致力協助民眾建立良好財務健康體質。國泰世華銀行發布《2023 臺灣全民財務健康關鍵報告》,探究民眾的財務健康現況,洞悉潛在風險,推出「財務健康檢測」讓民眾免費使用,可掌握自身與同年齡/同年收者的財務健康分數差距,並獲得具體的行動方針建議,已協助近10萬人完成線上檢測。國泰證券APP台股定期定額投資,讓小額投資人用小錢即可參與台股優質標的,創造財富一桶金;國泰投信推出「國泰泰享退 退休試算平台」,簡單三步驟就可以透過退休試算機了解「退休實現率」,推廣正確退休理財理念。國泰金控「永續宣言白板」鼓勵民眾從自身做起,許下自己能付諸行動的永續行為 (圖/國泰金控提供)。「2024亞太永續博覽會」開展首日(8/8)同步舉辦「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獎典禮,國泰證券與國泰產險亮眼作為獲評審青睞;國泰證券榮獲「台灣永續行動獎」四大獎項肯定,包含SDG3健康與福祉、SDG8就業與經濟成長、SDG10減少不平等及SDG13氣候行動等,打造健康職場環境,舉辦各項多元健康促進比賽,如健走存樹苗,全體員工總步行數達 6.5 億步;大腹翁小腹婆活動,全體員工共減重951公斤。關注客戶財務健康,洞察客戶需求推出「智慧加減碼」、「股息再投資」,更堅守公平待客的初心。全台實體分公司設立「銀色櫃檯」,為高齡族群編織緊密的守護網,落實普惠金融。 國泰產險首度參賽就榮獲「亞太永續行動獎」及「台灣永續行動獎」雙獎肯定,在SDG08就業與經濟成長目標下,創建全新的產險智能生態圈,將ESG落實於核心職能,以「新保險數位與經濟模式」為題,從保險生命週期出發創造全新服務流程,從投保、核保、理賠到客服,透過雲端服務及數位化流程實現低碳營運,尤其在理賠階段以智能估損提升理賠效率,智能詐欺偵防強化打擊保險詐騙,使保險流程有截然不同的經營模式,推動創新保險經濟模式。 ※國泰「2024亞太永續博覽會」展覽資訊:「國泰永續識務所」成立於2022年,為金控首家永續金融主題社群,以輕鬆白話的方式解析永續關鍵字與議題,並分享國內外有趣永續案例。本次展區實體化「國泰永續識務所」概念,以「企業參訪日」為主題包裝,將國泰永續三主軸「氣候、健康、培力」以部門的形式呈現,分別設計2050淨零保齡球、FitBack健康吧、零事故研究所等互動體驗。展區打造綠植辦公室展場設計,全以組合環保材料搭建。設計「永續宣言白板」,鼓勵民眾從自身做起,許下自己能付諸行動的永續行為,拍照上傳「國泰永續識務所」臉書粉專還可抽現金禮券。
死亡谷創「史上地表最熱7月」均溫49.9度 屢傳高溫導致死傷
位在美國加州的死亡谷(Death Valley)國家公園是地球上最地的地方,今年7月經歷了史上最熱的月份,氣候學者表示,地球不斷創下高溫紀錄,死亡谷還可能再創高溫。而死亡谷7月也傳出民眾熱死和燙傷,呼籲旅客要做好防曬和補充能量的準備。根據外媒《衛報》報導,美國時間2日國家公園管理局(NPS)發布的公告中,阿拉斯加州氣候學者畢特施內德(BrianBrettschneider)表示,死亡谷今年7月平均高溫為華氏121.9度(攝氏49.9度),平均24小時氣溫為華氏108.5度(攝氏42.5度),已超越2018年創下的最熱紀錄。在公告中也提到,「我們剛剛經歷了地球上最熱的月份!過去10年中,有6個最熱的夏季出現在這段時間,應該是一個警示」。而氣候學者認為,這樣創下高溫紀錄的狀況可能變成常態,此現象與人類排放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暖化脫不了關係。死亡谷一直以地表最熱的地方聞名,也吸引不少觀光客朝聖,但今年7月陸續傳出多起死傷事件,7月6日有一名機車騎士因高溫死亡,7月18日有一名女性熱出病緊急送醫救治,7月20日一名男子因為在公園丟失拖鞋,腳部遭受三級燙傷,還有不少民眾中暑。對此,公園管理局呼籲打算前往死亡谷參觀的旅客,要保持10分鐘內能步行到空調車輛的範圍,還要做好戴帽子、擦防曬等措施,並攜帶足夠的水和鹹零食,隨時補充能量。
蕭山地表42.3℃度破紀錄!今年最強高溫來臨
中國天氣網微信公號消息,中國大陸黃淮以南地區2日又熱到汗流浹背、頭暈腦脹。江浙滬等地更經歷今年來最強高溫「烤」驗。杭州氣溫衝上40℃,杭州蕭山地表溫度72.3℃刷新當地歷史紀錄;上海經歷當地史上最熱夜晚,2日凌晨徐家匯站最低氣溫32.1℃,追平該站日最低氣溫的最高極值。徐家匯站繼1日出現40℃後,2日再次達到40℃。中國天氣網稱,「沒有最熱,只有更熱」,從數據看,「40℃+」高溫越來越多了。盤點1961年至2023年氣象大數據發現,這62年中,大陸國家級氣象觀測站出現40℃以上高溫,總體確實呈現增長趨勢,其中2022年最多,高達4209站次。大陸今年這次高溫過程,是否會「重演」2022年極端高溫過程?會持續多久?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葉夢龍表示,南方持續性高溫與副熱帶高壓密切相關,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區域悶熱少雨。本次高溫過程具有一定極端性,與2022年的那次過程有一定相似性。8月2日至7日,副熱帶高壓幾乎穩定控制四川盆地-陝西南部-黃淮以及江南、華南等地,其中2日至4日,500百帕高度場592線(副熱帶高壓核心區域)控制江蘇、安徽、湖北東部、江西中北部、福建、浙江、上海等地,給上述地區帶來持續的高溫天氣,局地可達40℃以上。大陸中央氣象台表示,南方地區高溫持續發酵,浙江、江西、蘇皖南部局地高溫有一定極端性,此次高溫預警保守估計也得10天以上。城市中,合肥、武漢、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長沙、重慶、福州今後連續7天35℃以上高溫或天天見,尤其是杭州將持續40℃+的酷熱天氣。而且不光白天,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部分站點夜間最低氣溫可能逾30℃,暑熱全天候,晝夜不停息,容易出現中暑,需要防範。被副熱帶高壓控制的區域接受高溫「烤驗」,而位於副熱帶高壓週邊的西北、華北以及東北等地則易觸發陣性降雨。大陸中央氣象台預計,未來10天北方地區仍多降雨天氣,降雨過程主要出現在2日下午至4日、5日至6日、7日至10日,主雨區位於西北地方東部、華北至東北地區。北方正處於防汛關鍵期,尤其是東北地區,7月25日以來,東北地區中南部遭遇持續強降雨,遼寧、吉林多地日降水超極值。未來幾天,東北地區降雨依然頻繁,防汛壓力較大。
全球平均氣溫再飆高!歐盟氣候監測機構證實:7/21創人類歷史上「最熱一天」
氣候變遷引發極端氣候的情況與日俱增,熱浪、洪災、野火等天災不斷傳出,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歐盟(EU)氣候監測機構發布監測數據,證實7月21日為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天」。綜合《路透社》、《CNN》等外媒報導,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周二(23日)公布監測數據,指7月21日的全球平均氣溫達攝氏17.09度,相較去年7月的攝氏17.08度,高出0.01度,創下有紀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天。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主任卡洛布翁坦波(Carlo Buontempo)坦言,近期的這些監測數據記錄確實令人感到震驚,「人類正處在未知的地球領域中,隨著氣候持續變暖,我們勢必會在未來的幾個月或幾年裡看到新的記錄被打破。」事實上,這已經是全球平均氣溫連續第二年打破氣候記錄,科學家認為,人類活動造成的汙染,是促使溫室氣體排放加劇,推動地球溫度上升的主因,全球氣溫將持續突破至驚人的新高記錄,2024年恐將超越2023年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氣候變遷日益惡化影,今年上半年印度、沙烏地阿拉伯、美國及墨西哥等地遭到酷暑肆虐,希臘及加拿大也被野火侵襲,肯亞、中國、巴西、法國則降下致災性暴雨,引起大規模洪患發生,人類對氣候的適應能力和生存極限一再受到考驗。
上月創「史上最熱6月」紀錄 17日前後颱風生成機率曝光
近期的天氣可以說是又濕又熱,甚至有資料顯示,2024年6月創下了「史上最熱6月」的紀錄。而目前也有消息指出,從10日起,全台依舊有午後降雨的可能,尤其是大台北地區與各地山區。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指出,中央氣象署預報員葉致均受訪時表示,9日台灣受到東南風影響,各地天氣晴到多雲,台東和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中南部清晨至上午也有零星降雨。雖然午後在西半部和山區會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但相比8日,9日的雨勢稍微減弱且雨區縮小。葉致均推測,從10日開始,由於太平洋高壓逐漸減弱,風向轉為偏南風,早晨中南部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中部以北、宜蘭、花蓮和各地山區會有局部雷陣雨,大台北和山區甚至可能出現大雨。11日至12日這段期間,由於太平洋高壓持續東退,南部有不定時短暫陣雨,中部早晨也會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中部以北、宜蘭、花蓮及山區有局部雷陣雨。13日則因為太平洋高壓增強,風向轉為偏南風,清晨中南部有局部陣雨,午後中部以北、宜蘭、花蓮及山區有雷陣雨。14日至15日,由於東南風主導的關係,台東和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西半部和山區有局部雷陣雨。而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中提到,最新的歐洲模式模擬顯示,17日前後菲律賓東方至南海一帶可能生成熱帶低壓,機率分別為60%和30%,而輕度颱風的機率為20%。由於各國模擬有差異,對台灣的影響還需進一步觀察。此外,FB粉絲專頁「林老師氣象站」發文表示,2024年6月被記錄為史上最熱的6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統計顯示,全球地表溫度明顯高於1991-2020年的氣候平均值,並創下新高紀錄。6月,南極洲的海面溫度異常高,海冰覆蓋率創紀錄新低。除此之外,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經歷了極端熱浪,氣溫超過45度並持續多日,導致大量中暑和健康問題。中國北方和中部地區持續高溫,許多城市氣溫超過40度。在美國西部、南部地區也紛紛突破高溫紀錄,在加州、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氣溫超過45度,甚至引發野火和電力不足的問題。墨西哥和中美洲部分地區氣溫達52度,在當地甚至導致百人死亡。歐洲的意大利、德國和法國也經歷了極端高溫,局部地區氣溫超過40度,導致當地出現許多健康、基礎設施故障等問題。
2024年6月成「史上最熱6月」! 高溫連13月破紀錄或成史上最熱一年
歐洲聯盟(EU)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8日表示,今年6月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6月。2024年上半年,全球多地出現極端破壞性天氣,例如洪災和熱浪。據《中央社》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發布公告,表示自2023年6月以來,全球連續13個月出現「前所未見的高溫」,每一個月都刷新先前的氣溫紀錄。「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負責人布諾坦普(Carlo Buontempo)說:「這不只是統計上的奇特現象,它凸顯了一種大規模且持續不斷的氣候轉變。就算這種特殊的連續極端現象在某個時間點上終結,隨著氣候持續變暖,我們也一定會看到新紀錄被打破。」布諾坦普表示,只要人類繼續製造溫室氣體,這種趨勢就「不可避免」。大西洋、北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破紀錄海平面溫度也促使全球氣溫飆升。2024年6月的海平面溫度達到了新的里程碑,連續15個月創下新高,「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資深科學家尼可拉斯(Julien Nicolas)形容此一現象「令人震驚」。不過,全球即將進入降溫的「反聖嬰現象」(La Nina)。尼可拉斯說:「可以預期全球氣溫會在未來數月降下來。」「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表示,在截至2024年6月的12個月間,全球氣溫達到有紀錄以來最高,平均比工業化之前高出攝氏1.64度。但這不代表2015年巴黎協定同意控制升溫在「1.5度」內的目標被打破,因為這項目標是以數十年來衡量,而非單一年度。「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曾在6月表示,未來5年間,地球年平均氣溫有8成機率會至少暫時超過1.5度。
史上最熱4月!均溫創紀錄 全台已逾400人因熱傷害送醫
全球平均溫度連續12個月創新高,台灣也剛創下史上最熱的4月,還沒進入7月,全台已有超過400多人因熱傷害送醫,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年氣溫可能為正常偏暖,而降雨偏少,也讓氣溫更熱些。衛福部以此推算,今年6月全月熱傷害就診人次將超過去年。台灣今年4月平均氣溫25.7度,全台11平地站平均氣溫較同期高2.4度,是歷年4月同期最高溫。國際組織則調查,今年5月是全球有史以來最熱的5月,已是全球平均溫度連續第12個月,創下對應月份的新高溫紀錄。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說明,今年5月全台各地的氣溫都比平均值更高,6月的統計數字尚未出爐,不過6月中下旬出梅,時序已進入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溫度本來就比較高,加上今年5、6月的雨量偏少,以至於溫度偏高。根據衛福部疾管署「即時疫情監測及預警系統」通報急診就醫資料,今年4月因熱傷害就診高達231人次,相較於去年(2023)同月份的111人次,增加了1倍以上。近日全台高溫炎熱,熱傷害就診人次也不少,6月20日到23日共有173人次,平均每日43.2人次。據統計,去年6月熱傷害就診共517人次,而今年6月截至23日已累計413人次。若未來一周維持高溫炎熱天氣,以此推算,今年6月全月熱傷害就診人次將超過去年。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說明,未來1周天氣仍是高溫炎熱、午後雷雨的天氣型態,未來2天除了苗栗縣、宜蘭縣、台東縣、基隆市與新竹市,其他縣市都有可能出現36度以上的高溫,民眾一定要多補充水分,慎防熱傷害。
巴黎奧運「高溫風險」增高 氣象專家:未來夏天恐無法舉辦奧運
20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於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國巴黎舉辦,但有專家擔憂,今年巴黎奧運恐會在高溫環境下度過,運動員中暑、熱衰竭的情況恐會提高,因為一項研究指出,由於全球暖化的關係,目前夏季極端高溫已呈現常態,未來甚至有可能面臨到「幾乎無法舉辦」夏季奧運的可能。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英國英格蘭樸次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氣候科學家與熱生理學家(heat physiologists)近期發布一項研究,該研究是與奧運選手合作,評估環境氣溫對運動選手造成的影響。研究報告中表示,根據歷史紀錄,如今的巴黎在7、8月的平均氣溫,已經高出1924年同期的平均溫度3.1度左右。而2003年時,巴黎當地曾出現致命熱浪,導致超過1.4萬人死亡。從2003年之後,法國當地平均氣溫也屢破紀錄,甚至有超過42度的紀錄。因此,專家認為,今年巴黎奧運期間出現極端高溫的機率,是有很大的可能。報導中也提到,2020年的東京奧運,已經是被譽為史上最熱的奧運,當時平均氣溫超過34度,濕度也接近70%,如此環境也讓許多選手十分難受。之所以會造成巴黎奧運面臨極端高溫風險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全球氣候暖化所造成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如果各國在不針對氣候暖化一事祭出有效的方針進行改善,氣溫會逐漸升高,未來「夏季奧運」恐會成為歷史,因為夏天的溫度會高到無法舉辦任何戶外賽事。
連續第11個月突破月均溫紀錄! 科學家:今年有66%機率成史上最熱
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於美東時間8日發布的1份新報告顯示,今年4月是全球空氣和海面平均溫度有史以來最高的4月,且全球氣溫連續11個月處於前所未有的水平。對此,部分科學家也援引新數據示警稱,2024年很有可能超越2023年,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1年。據CNN的報導,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於2014年11月11日推出的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Atmosphere Monitoring Service,CAMS)示警,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已加劇極端天氣,儘管導致「東太平洋升溫」的聖嬰現象(El Niño)開始減弱,但異常高溫的天氣仍持續出現。據CAMS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個月的氣溫比工業化前的4月平均氣溫高出攝氏1.58度,也比1991年至2020年的4月平均氣溫高出攝氏0.67度。而且自去年6月以來,每個月都創下有史以來最熱的月份,換言之,今年4月已是連續第11個月突破月均溫紀錄。此外,4月全球海洋高溫也連續13個月創紀錄,海洋表面溫度達到攝氏21.04度,是4月有史以來的最高溫,僅略低於今年3月創下的紀錄,而這也導致今年春天發生了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對海洋系統造成毀滅性影響。CAMS還點出,過去12個月的平均氣溫已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攝氏1.6度,超過2015年《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為限制全球暖化設定的攝氏1.5度目標。不過嚴格來說,這1目標還不能算失敗,因為這是以數十年的全球平均氣溫為依據,而非單一年度。柏克萊地球組織(Berkeley Earth)科學家豪斯法熱(Zeke Hausfather)也告訴CNN,2024年估計將有66%的機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年,並有99%的機率成為次熱的1年。豪斯法熱補充,未來幾個月的數據將幫助科學家釐清2023年的意外高溫是否只是短期現象,「或者其實是新的跡象,且會導致比之前預期更快的全球升溫。」
2024年4月史上最熱! 全球氣溫連續11個月破紀錄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3S)在月度報告中表示,剛結束的4月均溫高達攝氏15.03度,成為有史以來最炎熱的4月。全球接連出現歷史性高溫,2023年6月至今連續11個月均溫刷新紀錄,東亞地區的韓國與日本也都面臨高溫衝擊,台灣今年4月平均溫達25.7度,是歷年同期最高溫。報告指出,1991至2020年4月均溫為14.36度,較今年4月均溫低0.67度;第二炎熱的4月則出現於2016年,月均溫為14.89度。最近12個月均溫已較工業化前(1850至1900年)平均高出1.61度。除了北歐5國,全球各地氣溫大多高於往年平均。赤道東太平洋聖嬰現象持續減弱,趨於中性,但海洋氣溫整體仍處於異常高水準。全球195國2015年所簽《巴黎氣候協定》同意,努力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準1.5度之內。該目標雖採用連續數十年數據進行平均,現階段暫時不能稱作失敗,但路透報導稱,許多科學家認為實現目標可能性早已微乎其微,各國政府應盡速減少排放量,限縮升溫幅度。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溫室氣體排放是氣候變遷的元凶,而最近數月聖嬰現象導致表層海水變暖,也導致氣溫升高。科學家證實,4月部分極端天氣事件主因正是氣候變遷,包括非洲撒赫爾地區導致數千人身亡的熱浪。氣候變遷造成的蝴蝶效應擴及各行各業。以日本為例,2023年國產米因高溫枯萎而欠收,仙貝製造商只得轉向採購外國米。1家製造商社長就指出,採購米價幾乎上漲1倍,去年末至今利潤因此下降5%至6%。
宇多田光8月連2天攻登蛋 售票實名制與抽票制雙管齊下
日本神級歌手宇多田光出道25年後終於宣佈要來寶島開唱,今台北演唱會的詳細消息終於公開,宇多田光即將登上小巨蛋熱唱2天,為台灣歌迷帶來經典金曲與膾炙人口的新歌。而主辦單位大鴻藝術BIG ART與超級圓頂SUPER DOME也宣布為了讓歌迷有更多機會購票欣賞這場難得的演出,將採用票券實名制與抽票制雙管齊下售票,這也是在台北小巨蛋舉行的演唱會活動中,首次採用此制度售票。宇多田光在迢迢音樂路上拿下許多大獎與頭銜,自1999年推出的個人首張專輯《First Love》累積銷量摘下「日本音樂史上最熱賣專輯」桂冠後一戰成名,成為海內外音樂排行榜、「日本金唱片大獎」、「MTV日本音樂錄影帶大獎」等大獎常客,2022年末Netflix翻拍原創純愛日劇《First Love 初戀》,使得他的兩首經典歌曲〈First Love〉和〈初戀〉再次逆襲殺回串流排行榜,不但凸顯宇多田光在音樂和影視領域的影響力,在台灣點燃的討論熱度也透過社群平台震驚宇多田光本人,親謝台灣笑稱「沒想到我15歲時創作的歌曲居然會在24年後重回排行榜」。讓老歌迷回味再三、新歌迷無法自拔,宇多田光的歌聲就是有此等魔力,精純的唱功與扣人心弦的詞曲,讓他在音樂界的地位始終屹立不搖。而為迎接出道25週年,前陣子宇多田光宣布於今年4月推出個人首張精選輯《SCIENCE FICTION》,以及即將舉辦睽違六年的日本巡迴演唱會,消息一出令所有海內外歌迷摩拳擦掌,就是為了想抽到門票好現場朝聖。而日前宇多田光驚喜加碼,表示將來到台北開唱,再次成功引爆話題。主辦單位表示為了讓歌迷有更多機會購票欣賞這場難得的演出,此場演出售票將採用實名制加上日本行之有年的抽票制度雙管齊下,以防止不當搶票與高價轉售票券。宇多田光台北演唱會「HIKARU UTADA SCIENCE FICTION TOUR 2024」將在8月10日(六)、8月11日(日)於台北小巨蛋演出,售票將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請歌迷登記抽選購票資格,抽選獲得購票資格的歌迷於規定時間內付款即可完成購票,第一階段完成清票後,將於4月28日(日)中午12點於Ticket Plus遠大售票系統統一開賣,兩階段皆採用實名制。售票與演出詳情請鎖定主辦單位官方臉書以及IG專頁。
林明禎帳戶被凍結急返台 抱病工作親曝感情現況:我會牽手公開
「大馬女神」林明禎為宣傳香港賣座喜劇片《飯戲攻心2》,跨海接受台灣媒體視訊訪問,她4天前才剛確診新冠肺炎,高燒了兩天,身體相當不舒服,還是硬打起精神受訪。她透露先前有快閃回台灣一趟,因為銀行帳戶太久沒用被凍結,只能專程飛回台處理,之後應該也會回台灣籌備新歌。她在片中籌辦了三場婚禮,被問到有無考慮走入婚姻的穩定對象,她笑回:「有好消息會跟大家說,我會牽手公開的。」林明禎先前因《飯戲攻心》在香港人氣大漲,續集裡她戲份依舊吃重,她透露要扮演台灣網紅其實很有壓力,大讚台灣女生不管是講話還是舉動都很甜美,「我覺得我要向台灣女生學習,台灣的女生講話很溫柔,但我講話很粗曠,台灣女生有很多說話與舉動都會讓人融化。」並笑說香港男生最喜歡台灣女生的說話方式。至於她有沒有因此而受桃花運爆棚?她笑回:「沒有耶,我私底下(講話)就沒有辦法這樣。」林明禎拍《飯戲攻心2》打消辦婚禮的念頭。(圖/華映提供)提到最困難的戲份,她透露電影拍攝時程很緊湊,又遇上香港史上最熱的夏天,相當考驗體力,像是片尾有一場情緒爆發的戲碼,她拍攝前相當緊張,當時她前一天又熬夜拍戲,從前一天傍晚拍到早上9點,精神狀態很疲憊,壓力很大。多虧當時前輩張繼聰向她暖心喊話,要她不要擔心,大家都會陪著她,「那句話就讓我有動力演下去,全部力量都回來了,因為那場戲很長對白也超長,很謝謝演員們的幫助。」她在片中籌備了3場婚禮,還扮成死屍新娘,造型相當前衛,不過拍攝穿上新娘服,卻反而讓她打消浪漫婚禮的念頭,大喊:「怎麼可以這麼累,拍完覺得不用辦婚禮,我覺得兩人有共識就好,婚姻不是為了婚禮。那個新娘裝很緊很繃,穿一整天很累,我如果之後結婚要穿婚紗的話,希望是穿起來舒服美美的就好。」至於身邊有沒有想走入婚姻的對象?她笑說目前還沒有,「我現在很投入在工作上,要喜歡上一個人蠻難的。而且最近身體不太好,一直生病,休假的時候只想在家裡一個人耍廢。」她也親口承諾:「有好消息會跟大家說,我會牽手公開的。」
2023年成史上最熱! 鄭明典坦言「遠超紀錄」
全球高溫在去年(2023年)持續打破紀錄,前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昨(1日)也發文表示,預估將很快就會有「2023是史上最熱一年」的新聞,他直言將「顯著地超越上一次的高溫紀錄!」中央氣象署官方粉絲專頁《報氣候 - 中央氣象署》昨發文表示,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所發布的「2023年度全球氣候報告」指出:2023年已成為1850年全球紀錄以來最溫暖的年份,較百年(1901 - 2000)均溫高出1.18°C。打破原最高溫紀錄的2016年,以年均溫高出0.15°C之差成為人類史上最熱的一年。粉專續稱,溫室氣體濃度升高是全球升溫的長期驅動因素,同時2023年又受到聖嬰現象的影響,種種因素使2023年成為異常高溫的年份。 (圖/翻攝自Facebook/鄭明典)對此,鄭明典昨也在臉書貼出全球氣溫距平圖,只件圖中,代表比氣候平均暖的紅棕色範圍遠大於比氣候平均冷得藍色,而且紅棕色顏色深;鄭明典也表示,平均下來全球氣溫還是在有現代分析以來同期最高溫的狀態。隨著2023年落幕,鄭明典直言,年底了將很快就會有「2023是史上最熱一年」的新聞出現,而且是「顯著地超越上一次的高溫紀錄!」
第一名賣2.5億台!銷量最佳手機排行出爐 前10名被這兩家包辦了
從功能型手機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手機從問世至今已經有40多個年頭。而到底是哪支手機的銷售量最高呢?目前就有外媒整理各方數據後,列出史上最熱銷的手機前20名,而其中前10名都被Nokia與蘋果兩家包辦,而榜首則是Nokia的Nokia 1100,銷量有2.5億隻。根據《visual capitalist》報導指出,他們宗和維基百科、雅虎財經頻道的報導與科技分析公司Omdia的資料,整理了自手機問世以來,銷售量前20名的手機排行。其中榜首為Nokia 1100,這款手機是在2003年發售,僅有打電話與簡訊的功能,主要是面向開發中國家,其銷售量為2.5億部,佔據榜首的位置。而第二名也是Nokia的產品,是2005年發售的Nokia 1110,該款手機主打的是低階、入門級手機,在全球的銷售量有2.48億部。第三名則是蘋果的iPhone 6與iPhone 6 Plus,這款手機發售於2014年,是蘋果首次推出「PLUS」4吋以上大螢幕的機種,全球銷售量為2.22億部。從第四名開始依序是銷量2億部的Nokia 105 Series、銷量1.74億部的iPhone 6S/6S Plus、銷量1.65億部的iPhone 5s。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人所熟知、天地崩壞後還能正常運作的Nokia 3210,其銷量為1.61億部,位居整體排行榜第7名。之後3名依序是iPhone 7/7 Plus(銷量1.6億部)、iPhone 11/11 Pro/11 Pro Max(銷量1.59億部)與iPhone XR/XS/XS Max(銷量1.51億部)。從上述排行來看,基本上前十名是完全被Nokia與蘋果給霸佔,而之後11至20名分別如下:No.11 Nokia 6600、Nokia 1200、Nokia 5230、三星 E1100(各1.5 億部)No.15 iPhone 5(1.46億部)No.16 Nokia 2600/2610/2626/2630(1.35億部)No.17 MOTO RAZR V3(1.3億部)No.18 Nokia 1600/1650/1651(1.3億部)No.19 Nokia 3310(1.26億部)No.20 iPhone 8/8 Plus(1.25億部)
全球均溫飆升1.48度!歐盟氣候監測機構證實:2023年創「人類歷史上最熱」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3全球氣候狀況報告》,示警2023年全球平均氣溫將高出攝氏1.4度,恐打破氣候紀錄創下「人類歷史上最熱」,敲響失控暖化警鐘。對此,歐洲聯盟(EU)氣候監測機構證實,2023年出現全球前所未有的高溫,且今年全球暖化恐進一步惡化。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示警,2023年全球平均氣溫高出攝氏1.48度,創下「人類歷史上最熱」年份。(圖/翻攝自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綜合外媒報導,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9日曬出監測數據指出,比起1850年至1900年的工業革命,2023年全球平均氣溫高出攝氏1.48度,這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且經對照樹木年輪和冰川氣泡等古氣候數據,窺見2023年也「很可能」是10萬年來溫度最高的年份。哥白尼透露,讓人驚訝的並非是平均氣溫飆至1.48度,而是自2015年全球暖化首次突破1度後,地球僅花了短短8年的時間,氣溫又飆高了半度,近年來氣候變遷的速度快到不可思議。不過,最令科學家們關注的是,一旦全球平均氣溫高達1.5度以上,地球上的許多生態系統將難以適應,部分地區在夏季的炎熱環境下,已接近人類的生存極限,預估今年(2024)全球暖化恐進一步惡化,不久將可能到達威脅生存的恐怖數字。
今年入冬僅1寒流襲台! 鄭明典曬圖:2023是史上最熱一年
2023即將結束,雖然今年冬天已出現幾波冷氣團,但迄今僅有一波寒流報告,且寒流來的突然,影響的時間也十分短暫。對此,前氣象局前局長鄭明典分享1張圖,並指出2023年整年平均下來會是有現代分析以來最熱的一年,且已明顯超越上次的高溫紀錄。鄭明典於27日在臉書表示,這是全球氣溫距平(已減去氣候值),紅棕色是比氣候平均暖,藍色是比氣候平均冷,而帶來台灣寒流的冷氣團目前已消散,部分冷空氣還在高緯度地區流動。在圖中可看到,紅棕色系要比藍色系範圍大而且顏色深,這樣平均下來全球氣溫還是在「有現代分析以來同期最高溫」的狀態,2023年整年平均下來會是有現代分析以來最熱的一年,而且是顯著超越上一次的高溫紀錄。最後鄭明典強調,2023會是超級暖的一年,且年底了很快會有「2023是史上最熱一年」的新聞。氣象署指出,28日東北季風將增強,配合南方水氣北移,各地雲量較多,高溫也略微下降,29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地區天氣較涼,中南部地區恢復為多雲到晴的天氣,白天氣溫也回升,30日東北季風減弱,北部及東北部地區氣溫回升,31日偏乾的東北季風南下,西半部晴朗穩定,東半部為多雲時晴、偶有零星降雨的機率。
台灣增溫幅度高於全球 專家分析2可能原因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示警,今年將創下史上最熱的一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攀升攝氏1.4度。氣象署日前也指出,台灣每10年上升0.29°C,暖化速度相較全球明顯更快。對此,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沛練分析,可能有2原因。氣象署表示,氣候變遷已經對全世界造成嚴重的衝擊,而台灣也因為氣溫上升與降雨型態等變化,進而影響經濟、產業與民生安全。氣象署指出,根據13個平地測站資料,1898年至2020年間上升趨勢為每10年上升0.11°C,然而到了1991年至2020年間氣溫上升速度已達每10年上升0.29°C,相較於全球溫度上升速度,每10年上升0.21°C,台灣的暖化速度明顯更快。根據TVBS報導,天氣風險公司資深天氣分析師吳聖宇表示,現已12月,感受上來說似乎只有北部稍微冷一點,而中南部白天的時候都還滿溫暖的,「像這種隔一年就相差很多的這種情況,其實在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容易發生,就是北邊的冷空氣,要嘛就不南下,要嘛一南下可能就很強。」針對歷史統計,台灣每10年氣溫上升達攝氏0.29度,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沛練分析,可能有2原因,一是全球變遷裡面局部的效應,比如東亞整體來講,暖化比別的地方嚴重,另外就是環境變遷,比如很多地方在30年之內都市化的程度很高。
最劇暖化警鐘響起!2023年全球均溫「攀升1.4度」 創人類史上最熱一年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28)於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盛大登場,會中針對淘汰化石燃料、能源轉型及氣候災難基金等議題進行商討。對此,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示警,今年(2023)將創下史上最熱的一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攀升攝氏1.4度,恐導致海冰加速消融,野火、洪患等天災綿延不絕。綜合外媒報導,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3全球氣候狀況報告》,顯示比起工業革命之前,2023年全球平均氣溫將高出攝氏1.4度,恐創下有紀錄以來「人類歷史上最熱」打破氣候紀錄,敲響最劇暖化警鐘。該份報告揭露,全球暖化加劇,導致南極洲冰川又再度萎縮約100萬平方公里,海冰面積縮減至有史以來最小範圍,瑞士冰川在短短2年內也消融了10%的冰量;另外加拿大野火肆虐,至今全國林地的5%已遭大火席捲,燒毀面積寫下歷史新高。報告更示警,過去30年亞洲的暖化速度高出全球平均2倍,登革熱、瘧疾等傳染疾病案例不斷增加、空氣污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也跟著加劇,人類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健康風險。對此,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向參加COP28的各國領袖呼籲,應儘快採取緊急行動,遏止化石燃料排放、提高再生能源產能,才能避免全球暖化引起的極端氣候災難,對人類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均溫首次超過攝氏2度!11月成最熱月份 科學家警告:恐帶來不可逆災害
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中心副主任莎曼沙分享,全球平均地表溫度較工業化前首次突破攝氏2度。先前科學家就一再提醒,如果溫度超過標準,將為地球帶來不可逆的傷害。根據外媒報導,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副主任莎曼沙(Samantha Burgess),日前在X(前推特)發文,表示17日的全球均溫比工業革命前高了攝氏2.06度。另外,17日全球均溫比1991年至2020年的水準高出攝氏1.17度,創下11月最熱的一天。在一天內就超出均溫攝氏2度,不僅意味著超出「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的標準,也代表地球暖化速度正在加速,恐怕在未來會帶來更極端的氣候變化。根據專家分析及數據顯示,今年預計將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2022年9月更是由史以來最熱的9月;自同年5月以來,隨著熱浪席捲世界部分區,包括美國南部至非洲、南美洲、大陸及日本,隨後的每個月都創下全球溫度的月紀錄。2022年夏天,全球平均溫度首次達創紀錄水平,並超過巴黎氣候協定1.5度的標準。不過科學家就警告,2023年11月將可能成為由史以來最熱的月份,如果全球暖化急速加劇,將可能發生毀滅性,甚至不可逆的氣候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