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序列
」 新冠肺炎 防疫旅館 疫情 確診 Delta撿到蝙蝠別伸手去碰!防檢署驗出麗沙病毒 恐有人畜互通風險
台灣有許多野生動物,但有些動物身上攜帶的病毒有「人畜共通」的風險,因此民眾在野外或是住家遇到時,務必小心為上,而防檢署也於今(24)日表示,近日接獲民眾在家中拾獲的絨山蝠(Nyctalus plancyi velutinus),經檢出臺灣蝙蝠麗沙病毒第二型,有人畜共通之風險,請民眾不要接觸野生動物,避免可能感染機會。防檢署指出,農業部獸醫研究所(簡稱獸醫所)於4月22日接獲臺北市蝙蝠保育協會協助送檢中和區民眾於家中拾獲1隻絨山蝠(Nyctalus plancyi velutinus),經檢出臺灣蝙蝠麗沙病毒第二型,雖然麗沙病毒不是法定動物傳染病,但有人畜共通之風險,目前沒有人類感染案例,防檢署已通報疾病管制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蝙蝠保育團體及動物防疫機關共同宣導防範,提醒民眾不要接觸野生動物,避免可能感染機會。防檢署指出,麗沙病毒屬內共有17種麗沙病毒,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為其中一種,與本次案例中所檢出麗沙病毒不同種。依據獸醫所檢驗報告顯示,本次檢出之麗沙病毒與我國107年於新北市新店區絨山蝠檢體中發現蝙蝠麗沙病毒相似,經核蛋白基因序列比對結果顯示,本病例所檢出之病毒同屬臺灣蝙蝠麗沙病毒第二型。防檢署說明,105年至109年間共有4隻東亞家蝠檢出臺灣蝙蝠麗沙病毒第一型,另於107年6月於新北市拾獲之絨山蝠檢出臺灣蝙蝠麗沙病毒第二型,迄今已累計檢出6例蝙蝠麗沙病毒案例。蝙蝠可作為麗沙病毒的自然宿主,防檢署提醒民眾無論於何處,倘見到衰弱或死亡蝙蝠,切勿自行接觸,並請通報當地動物防疫機關或蝙蝠保育團體協助安排救傷或採樣送檢,如遭蝙蝠抓咬傷時應立即就醫評估施打人用疫苗等必要處置。本案例病毒雖非屬狂犬病病毒,然而家中寵物施打狂犬病疫苗仍可以產生交叉保護效果,所以防檢署再次呼籲民眾務必遵守「二不一要」原則-不要棄養寵物,不要接觸及捕捉野生動物(包括蝙蝠),要每年帶家中犬貓及人工飼養陸生食肉目動物注射狂犬病疫苗。
「X疾病」爆發是時間問題…致死率高新冠20倍 羅一鈞揭3大危險病毒
新冠疫情未止,其他流行病已經在蠢蠢欲動。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明確點出「X疾病」是最大隱憂,爆發只是時間問題,必須做好準備。對此,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提醒,下波新型病毒可能是流感、新的冠狀病毒或伊波拉等其他出血性疾病。譚德塞在世界政府峰會(World Government Summit)中指出,他在2018年就警告過可能會爆發流行病,新冠疫情證明他的判斷是對的,但全球尚未對「X疾病」做準備,下一場疫情大流行爆發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機率問題。譚德塞坦言,如果疾病明天就來臨,大家仍會和新冠發生時一樣,面臨重重問題。各國科學家分析,X疾病發生時,致死率可能是新冠疫情的20倍。各國科學家分析,X疾病的致死率可能是新冠的20倍。(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對此,羅一鈞示警,X疾病可能會是流感、新的冠狀病毒、伊波拉病毒及其他出血性病毒,應該小心防範,台灣雖然不是WHO會員國,但有自己的管道可以偵測國際疫情,包括會與多邊、理念相近的友好國家合作,及從國際上公開的平台取得相關資訊。羅一鈞提到,國際上公開的平台都有病毒基因序列或抗原性分析資料,WHO網站也會公布,並沒有限定會員國才能取得,另外包括美國、日本在內的友好國家,也能提供相關資訊,社群媒體會搶先公布科學家發現的資訊,疾管署會設法從各種管道掌握國際動態。
禿頭基因找到了!科學家「有史以來第一次」有望治療雄性禿
禿頭有救了!?德國科學家檢測超過7萬組男性DNA,發現5個與掉髮有關的基因序列,且其中2個很可能用於治療雄性禿和化療造成的禿頭。據《每日星報》報導,來自德國波昂大學的研究團隊調查72469名男性DNA,研究包含透過母親X染色體引發的遺傳性禿頭,與可能導致髮線後退、馬蹄狀禿頭或掉髮的基因序列,最終找到EDA2R、WNT10A、HEPH、CEPT1和EIF3F等5個關鍵基因。研究員海娜(Sabrina Henne)指出,CEPT1和EIF3F是全新的「候選基因」,團隊認為這2個過去從未在遺傳性雄性禿領域被討論的基因,將扮演治癒禿頭的重要角色,並與HEPH起到影響頭髮生長和發育的關鍵作用。科學家今年1月從「穴居人基因」中,發現導致現代人類祖先禿頭的基因,認為這基因可能即將用於治療「因演化喪失能力」的遺傳性毛髮生長問題,讓禿頭與接受化療而掉髮的患者,頭上重新長出毛髮。
H1N2v豬流感恐釀災?專家直指禽流感才是「大魔王」 傳台將買10萬新藥備戰
疾管署發布全台第三例、今年首例H1N2v(豬流感)病例。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解釋,由於豬是哺乳類動物,因此人傳人的機率會更高,但目前的克流感對豬流感也有治療效果。反而是必須要提防禽流感H5N1,如禽流感發生人傳人現象,致死率會更高。為此,目前也傳出疾病管制署將購買10萬份新款抗病毒藥BALOXAVIR來備戰禽流感。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解釋,由於豬是哺乳類動物,基因序列與人類接近,演變成人傳人的情況機率較高,早在2009年時,墨西哥與美國就曾出現豬流感的新型流感病毒,甚至有傳播到台灣來。但是早在當時就發現抗病毒藥物「克流感」對豬流感有效,所以才成功阻擋下疫情的發生。但與此同時,施信如認為,國際上才剛度過一波禽流感疫情,由於情流感為高病原性病毒,如果出現人傳人的現象,將會有更高的致死率。目前也有國外專家研究指出,目前正在流行的H5N1,其致死率遠超過新冠肺炎,雖然目前尚未發生人傳人的現象,但其中只差幾個變異位點,推測有可能會造成人類大流行。為此,施信如呼籲國內可以備用10萬劑美國正在使用的禽流感抗病毒藥物BALOXAVIR,以備不時之需。而《三立新聞》也就此向疾管署詢問,疾管署詢問表示經專家會議討論後,認為有其必要性,已經同意購買10萬份BALOXAVIR備戰。但是在11日晚間,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3月底進行流感防治諮詢專家會議時,就建議將新款抗病毒藥物BALOXAVIR列為公費儲備品項,併依照疾管署預算編列情形、藥劑校旗與採購價格,進行儲備量患的評估,同時建議其使用條件應與其他公費藥劑有差異,避免被常態性大量使用。目前本案在疾管署尚在評估階段,需與專家會議再討論,並無以確定「購買10萬劑」的情況。
國內第三例 中部女學生流感輕症「驗出H1N2v」…有豬隻接觸史
疾病管制署今(11)日表示,一名住中部之10多歲青少年流感輕症病患之呼吸道檢體分離出無法次分型之A型流感病毒,經該署進一步檢驗並進行基因定序為H1N2v流感病毒,與我國2021年首例感染H1N2v個案之基因組成類似。經調查個案密切接觸者3名,均未有類流感症狀,經檢驗均未發現H1N2v流感病毒感染。疾管署並邀集農政單位及相關醫學專家召開會議討論,依現有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研判,本案應屬散發個案,與國際過去案例類似,無證據顯示有人傳人現象,衛生及農政單位亦將持續加強人類、動物與環境之監測。疾管署指出,本案為我國第三例H1N2v流感病毒案例,個案近期無出國旅遊史,疫調後有豬隻接觸史,今(2023)年3月13日出現發燒、鼻塞及肌肉痠痛等症狀並於隔日至診所就醫,流感快篩A型陽性,醫師採檢並開立流感抗病毒藥劑後返家,目前已康復。疾管署進一步指出,3月28日自該名女性呼吸道檢體培養後分離流感病毒,其它呼吸道感染常見病毒如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腸病毒及鼻病毒等鑑定後,呈陰性反應。此外,農政單位亦自病例接觸之養豬場豬隻採集檢體檢驗,結果未檢出H1N2流感病毒。針對我國出現第3例確診個案,疾管署將同步透過IHR聯繫窗口通報世界衛生組織。疾管署說明,我國首例及第2例H1N2v流感病毒案例分別為前(2021)年4月及去(2022)年10月檢出,皆為住在中部之未滿10歲女童,家中皆從事禽畜養殖業,惟前2案與本案並非住在相同縣市,且3案之養殖場位置、飼料與豬隻來源、運送車輛行走路徑等皆不相同,研判3案無關聯性。H1N2v為存在於豬隻之低病原性流感病毒,偶有人類感染報告案例,且多為輕症。全球自2011年迄今累計至少47例H1N2v流感確診病例,以美洲地區41例為多,部分病例具豬隻接觸史或暴露於受汙染環境,尚無透過食用肉品感染案例。本次由病患所分離之病毒基因序列,與本土過去於豬隻分離之H1N2病毒株較為接近,但不相同,對目前公費流感抗病毒藥物敏感。疾管署提醒,防範新型A型流感,民眾應遵守「5要6不」原則,「5要」:肉類及蛋要熟食、要以肥皂澈底洗手、出現症狀,要戴口罩速就醫並告知職業及接觸史、與禽畜長期接觸者要接種流感疫苗、要均衡飲食及適當運動;「6不」:不生食禽鳥蛋類或製品、不走私及購買來路不明肉品、不接觸或餵食禽畜、不野放及隨意丟棄禽畜、不將飼養禽畜與其他禽畜混居、不去空氣不流通或人潮壅擠的場所。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不用再出示3劑疫苗證明 日本擬於5月8日取消入境管制
日本政府預計在5月8日正式把新冠肺炎降級至與流感相同的第5類傳染病,另據日媒《時事通信》、《日本電視台》透露,日本政府預期同時取消現行的入境管制,屆時旅客入境日本不用再出示3劑疫苗接種證明或出國前72小時內陰性證明。日本政府關係人士透露,現行管制隨新冠肺炎於5月8日降級而取消後,雖不用再出示接種疫苗或72小時內陰性證明,但為防止新傳染病入境,羽田、成田、中部、關西和福岡機場,將會實施「傳染病基因監測」措施,針對有發燒和咳嗽的入境旅客,隨機進行基因序列分析。
陝西18歲少女擁超稀有血型 專家:比「熊貓血」更少
中國陝西近日進行捐血者的血液常歸篩查時,發現一種比被稱為「熊貓血」的Rh陰性血還要稀有的cisAB血型。該種基因序列的cisAB血型更是全球首例通報。陝西省寶雞市中心血站檢驗科工作人員表示,該種血液為1名18歲少女所擁有,她的雙親也擁有這種珍貴的血液基因序列。檢驗科副主任張倩表示,目前該例血型基因已通過美國國家生物信息中心(NCBI)專家審核,被基因銀行(GenBank)數據庫正式收錄並發佈,做為新基因被全世界共享。張倩介紹到,常見的A血型、B血型、O血型、AB血型均屬於ABO血型系統,cisAB血型又稱為順式AB,為ABO血型系統中的一個亞型。其遺傳特徵為在同一測染色體上,有部分A基因又有部分B基因同時存在,為新順式AB基因。這種血型大多數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常與家族遺傳有關。其最特殊的特徵就是A型和B型基因位於同一條染色體上。兩個基因能同時從父母其中一方繼承,也能同時遺傳給子女。一般傳統觀念認為O血型與AB血型夫妻無法生出AB血型的小孩,但此種cisAB血型在醫學上存在例外,若夫妻其中一人為cisAB血型,則可以生出AB血型的小孩。現今普遍對此種特殊血型還不太了解,在多數實驗室中,此種血型很容易被誤植為一般AB血型。這種血型的擁有者需要輸血時,若被輸注AB血型紅細胞就會引起溶血反應。cisAB血型的人在生活中並不會有任何不適,只是在臨床用血、定型,尤其是親子鑑定時,需特別慎重。若有輸血需要,應該輸注A血型或O血型的洗滌紅細胞,或者考慮自體輸血,即為將自己的血液提前一定時間採集儲存,等有需要時再進行回輸。
WHO再敦促大陸 提供更全面疫情資訊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對中國大陸新冠感染激增表示關切,暫時沒有發現出現新的新冠病毒株,再次敦促中方政府迅速並定期提供更全面的資訊。WHO總幹事譚德塞當地時間周三(4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簡報會上表示,非常關注中方疫情對當地民眾生命帶來的風險,重申接種疫苗和加強劑的重要性,正尋求獲得更多數據,包括當地住院率、染疫死亡情況及病毒基因序列。以協助世衛對全球疫情進行定期、快速和有力的風險評估。WHO緊急項目執行主任瑞安認為,目前中方公布的數字未能充分反映新冠病人的住院以及需要接受重症加護治療的情況,只統計有呼吸衰竭死亡個案的定義太過狹窄;雖然中方近期已經較頻密與世衛接觸,但世衛期待獲得更全面的資訊。
台灣出現史上第2例豬流感 「中部7歲女童確診」症狀曝光
疾病管制署今(5日)表示,今年10月接獲醫院通報,一名住中部之7歲女童流感輕症病患之呼吸道檢體分離出無法次分型之A型流感病毒,經該署進一步檢驗並進行基因定序為H1N2v流感病毒。經調查個案密切接觸者6名,其中2人有類流感症狀,經檢驗均未發現H1N2v流感病毒感染,經邀集農政單位及相關醫學專家召開會議討論,依上述現有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研判,本案應屬散發個案,與國際過去案例類似,無證據顯示有人傳人現象,衛生及農政單位亦將持續加強人類、動物與環境之監測。疾管署指出,本案為我國第二例H1N2v流感病毒案例,個案近期無出國旅遊史,家中從事禽畜養殖業,今年9月24日出現發燒、肌肉痠痛、食慾下降、咳嗽及流鼻水等症狀,9月26日因高燒就醫,COVID-19快篩陰性、流感快篩A型陽性,經醫師評估無需住院,開立流感抗病毒藥劑後返家,目前已康復。疾管署進一步指出,10月18日自該名女童呼吸道檢體分離出H1N2v流感病毒,另針對呼吸道感染常見病毒如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腸病毒及鼻病毒等進行檢測,均呈陰性反應。此外,農政單位亦自病例家族經營之養豬場豬隻採集檢體檢驗,結果未檢出H1N2流感病毒。針對我國出現第2例確診個案,疾管署將同步透過IHR聯繫窗口通報世界衛生組織。疾管署說明,我國首例H1N2v新型A型流感案例於去年4月檢出,為一名住中部之5歲女童,家中亦從事禽畜養殖業,經調查兩家養殖場位置、飼料及豬隻來源、飼養家畜所送屠宰場、運送車輛行走路線及病毒基因等皆不相同,研判兩案無關聯性。H1N2v為存在於豬隻之低病原性流感病毒,偶有人類感染報告案例,且多為輕症 。全球自2011年迄今累計至少45例H1N2v流感確診病例,以美洲地區41例為多,病例多具豬隻接觸史或暴露於受汙染環境,尚無透過食用肉品感染案例。本次由病患所分離之病毒基因序列,與本土過去於豬隻分離之H1N2病毒株較為接近,但不相同,對目前公費流感抗病毒藥物敏感。疾管署提醒,防範新型A型流感,民眾應遵守「5要6不」原則,「5要」:肉類及蛋要熟食、要以肥皂澈底洗手、出現症狀,要戴口罩速就醫並告知職業及接觸史、與禽畜長期接觸者要接種流感疫苗、要均衡飲食及適當運動;「6不」:不生食禽鳥蛋類或製品、不走私及購買來路不明肉品、不接觸或餵食禽畜、不野放及隨意丟棄禽畜、不將飼養禽畜與其他禽畜混居、不去空氣不流通或人潮壅擠的場所。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婦人左肺感染找不出原因 基因檢測終於揪出黴菌兇手
「精準醫療」已成為近期新興感染症重要的診斷和治療參考依據。免疫力低下或抵抗力較差的人很容易感染黴菌,如癌症病友或血液腫瘤科患者;另新冠病毒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相較於一般人,新冠確診者也較容易出現黴菌感染。如果病灶範圍太大無法手術切除,或未能快速正確診斷用藥治療,死亡率將高達四至五成,特定黴菌若延誤治療,將近半數患者可能死亡。如何正確快速鑑定判斷黴菌感染的類型及菌種,了解是否有抗藥性,為感染症精準治療首要之務。一名60多歲罹患B細胞淋巴癌婦人,去(110)年化療後身體變得十分虛弱、免疫力也變差,檢查左肺疑似有黴菌感染病灶,大小約5至7公分,佔左下肺葉二分之一。病理切片結果為「絲狀黴菌」,接受抗黴菌藥物治療後效果有限;再安排痰液微生物培養卻是「白色念珠菌」。雖然白色念珠菌也是黴菌的一種,但與「絲狀黴菌」型態完全不同,用藥或治療也比絲狀黴菌簡單。為確認診斷精準用藥,再以「基因序列」檢測,證實為「白黴菌」。白黴菌為「絲狀黴菌」的一種,但相較於白色念珠菌,治療上較困難。醫師評估左肺葉感染範圍太大,切除病灶可能導致殘存的肺功能不足,加上病人與家屬也不願意開刀,即安排使用「噴霧吸入性」與「口服」兩種強效抗黴菌藥物治療,自去年(110)12月治療迄今近一年,終於成功殲滅白黴菌,病情穩定控制未復發。臺北榮總感染科黃祥芬醫師表示,臨床致病性黴菌高達十萬種以上,鑑定及治療相當棘手。以黴菌感染症為例,傳統菌種鑑定多以「微生物培養」及「病理組織切片」為主。但黴菌感染不易透過痰液或組織切片培養出來,病理切片只能觀察外觀組織,無法確認黴菌菌種。隨著個人化精準醫療時代來臨,利用「快速PCR(基因鑑定)」或「基因片段定序」、「抗藥性基因突變位點」、「全基因定序」等多元鑑定方法比對感染菌種,讓醫師就像神探一樣,可及時正確診斷、精準用藥。不止用於肺部感染,此種創新方法,也已經運用於「鼻竇」及「腦部」黴菌診斷治療,達到精準診治的目標。
泰國首例「人傳貓再傳人」個案 確診貓打噴嚏導致獸醫確診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5月10日公開一項案例報告,指出泰國宋卡王子大學獸醫院的女獸醫,在2021年8月檢查確診患者飼養的貓咪後,因貓咪打噴嚏確診新冠肺炎,成為全球第一起「貓傳人」的病例。根據報告顯示,這隻貓的飼主是一對來自泰國曼谷的父子,他們在2021年8月確診,「兩人一貓」就這樣被救護車送往宋卡王子大學醫院(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簡稱PSU)住院治療,2天後女獸醫將貓咪移轉至大學獸醫院檢查,貓咪抵達醫院時狀態良好,因此獸醫僅配戴N95口罩和手套,在未戴面罩和護目鏡的情況下,替這隻貓檢查了10分鐘。貓咪易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潛伏期和傳染期相對較短。(圖/unsplash)篩檢過程中,貓咪曾面朝獸醫打了噴嚏,三日後獸醫出現發燒、流鼻涕、咳痰症狀,獸醫分析周遭密切接觸者無人染疫,因此轉而懷疑,自己確診的原因,與先前篩檢的貓咪有關。報告指出,貓咪易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潛伏期和傳染期較短,這隻貓可能在傳染獸醫前一周就已確診。這隻貓事後證實確診,病毒載量極高,在檢查病毒基因序列後,顯示貓、兩位主人和獸醫的病毒基因序列相同,和其他患者序列不同,加上獸醫從未與貓主人會面,因此專家判斷,獸醫可能是在貓咪「打噴嚏」時感染了病毒。對於這起「人傳貓再傳人」個案,CDC表示,「這顯示新冠病毒能透過眼部傳播的可能性,以及在與高危人類或動物近距離接觸時,除了戴口罩外,還要戴上防護眼鏡或面罩的重要性。」
染疫兒童併發腦炎多 專家籲即刻測病毒序列對症下藥
近日多起兒童染疫後誘發重症腦炎甚至死亡,引發家長恐慌,指揮官陳時中也坦言「確實沒有想到」,引發外界譁然。對此,中華民國預防醫學會理事長陳宜民指出,國外研究顯示,兒童感染新冠肺炎會出現併發腦炎的案例,但觀察台灣這波疫情,染疫兒童併發腦炎比例似乎比周邊國家更高,指揮中心除「驚訝」呼籲急打疫苗外,也應立即針對台灣流行的新冠病毒檢測病毒基因序列,查明是否病毒的氨基酸已經突變,才可能對症下藥。國內新冠肺炎確診數上升,據指揮中心統計,15名重症兒童多達7人併發腦炎,另有4人肺炎、2人敗血症、1人於住家死亡,1人哮吼(急性咽喉氣管炎),共累計5人死亡。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日受訪時斬釘截鐵的說,兒童猛爆性腦炎幾乎無法預防,唯一辦法就是儘速施打兒童疫苗。不過,中華民國預防醫學會理事長陳宜民建議,全球新冠病毒不斷突變,以美國最新流行的Omicron BA2.12.1病毒,就與這波台灣流行的Omicron BA2病毒不同,而且應還沒有進入台灣,由於病毒不斷突變,學理上也還沒有學術研究報告顯示,得到Omicron BA2病毒後就不會再度感染Omicron BA2.12.1病毒,疫苗雖然可預防中重症,但是因為突破感染的案例持續增加,也在醫界引發不少討論,包括「群體免疫」是否真會出現,也是見仁見智。他解釋,當初有學者研究表示「可能會有群體免疫」,主要是針對同一隻新冠肺炎病毒才會有免疫力,但現在新冠病毒已經不斷突變,除了美國目前流行的Omicron BA2.12.1病毒,南非也出現Omicron BA4和Omicron BA5病毒,都已經傳出感染過Omicron病毒者再次感染情況,雖然多數再度染疫者症狀相對比較不嚴重,但非完全免疫,也有部分患者感染症狀仍相當嚴重,因此他認為若要提「群體免疫」,一定要非常謹慎小心,才不會誤導民眾輕忽防疫的重要。他並以這波兒童感染新冠肺炎後併發腦炎為例指出,與其爭辯併發腦炎的個案持續增加的原因究竟為何,指揮中心應該立即針對國內流行的新冠病毒進行基因序列檢測,釐清是否在台灣流行的新冠病毒氨基酸產生突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必須更小心應對。陳宜民說,國外研究文獻曾記載,新冠病毒會穿透人體的血腦屏障,病毒有可能會直接侵襲人體的腦部,是否在台灣流行的新冠病毒也出現類似狀況,應儘速從病毒學的角度予以釐清,才能針對患者即時對症投藥,預防難以挽回的後遺症。他也說,儘管病毒變種過快,導致去年曾一度被視為新冠解方的「單株抗體」幾乎已經無用武之地,但若確定台灣流行的新冠病毒會攻擊兒童腦部,以台灣的生技實力,也有機會找出可對抗特定變種病毒的單株抗體,就有機會防患於未然,避免染疫兒童併發腦炎的問題持續擴大。
Omicron亞變種持續出現 專家警告「病毒突變速度沒減緩」
雖然世界各國一度因為Omicron變異株的關係,讓新冠肺炎疫情再度爆發。但由於目前疫情高峰期已過,不少國家開始決定開放國境,決定與病毒共存。只是基於Omicron變異株的亞型變種病毒不斷被發現,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病毒學家蓋瑞(Robert F. Garry)就表示,病毒的突變速度並沒有減緩,可能還有人類無法推測到的「新把戲」會出現。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當新冠病毒在全球散播之時,就擁有數十億次自我重組的機會,而過程中,新冠病毒的確也在不斷的進化,產生不少變異株或是亞型變異株的病毒,而且從疫情爆發至今,病毒的變化並沒有受到控制,變種的速度也沒有減緩的跡象。美國杜蘭大學病毒學家蓋瑞就表示,目前僅能知道,現存的新冠病毒的傳染性並沒有像麻疹那麼恐怖,但肯定會持續蔓延。而且蓋瑞也推估「病毒可能還有我們沒有見過的詭計」。他認為病毒在歷經不斷的突變後,很有可能會更加強化傳播感染方面的能力。報導中也指出,目前最新的變種病毒是Omicron變異株的亞型變種「BA.2.12.1」,根據美國CDC資料顯示,這種病毒的傳染性比Omicron變異株亞型變種「BA.2」還要高上25%。也由於「BA.2」的傳染力已經比Omicron變異株更加強大,Omicron的傳染力又是稱霸所有記名變異株,這也代表著「BA.2.12.1」的傳播能力是不容小覷。美國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計算生物學家布魯姆(Jesse Bloom)也表示,目前現行的所有新冠肺炎疫苗,均是以2019年發現的新冠病毒原始病毒株基因序列開發而成,但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明確的發現新冠肺炎的變種病毒株的突變,可以有效地躲避疫苗中的中和抗體。布魯姆就認為,目前病毒正在用非常快的速度突變,人類應該要積極考慮如何更新疫苗,並且加快速度執行。
280天+0破功 台東今爆6確診感染源不明「為家庭式傳染」
台東縣維持280天本土0確診後,27日新增6起確診案例,為家庭式傳染,除了1歲多的嬰兒未打疫苗外,其餘均打2劑,感染源目前仍不明,到27日下午篩檢280位村民,全部陰性,面對疫情再度暴發,初鹿國小百年校慶延期,初鹿國中、小28日停課1天,全面清消,縣長饒慶鈴呼籲,面對清明連假,掃墓盡量避免室內群聚,並請旅宿及餐飲業者落實實聯制。台東縣發生6個確診個案,分別為22849/20多歲女性,及她的1歲多兒子(22851)、及協助 照顧嬰兒70多歲長輩姨婆(22850)、舅公(22852)確診,27日下午新增2例案是姨婆、舅公的職場同事,分別為60多歲及50多歲女性,除了20多歲女性跟她1歲多兒子有流鼻涕 發燒 喉嚨痛症狀外,其他4人無症狀,5名成人都打過第2劑。縣長饒慶鈴立即指示在初鹿國小側門前啟動快篩站,並召開跨局處會議及疫情記者會說明最新狀況,目前共18人PCR採檢,其中6人確診、其餘12人皆陰性,另有5人列自主健康管理。感染源還在釐清當中,基因序列檢體送中央,目前影響範圍以初鹿地區為主。為盡早阻斷社區傳染鏈,縣府緊急協調卑南鄉衛生所及醫檢師公會,在初鹿國小側門前啟動快篩,截至下午4時共篩檢280人,全數陰性,快篩站將持續開設並滾動式調整,請當地鄉親盡快前往篩檢。另外,初鹿國小、初鹿國中明28日將停課1天加強校園清消、初鹿國小4月2日的百年校慶也將延期辦理。饒慶鈴強調,緊接就是清明連假,將有大批鄉親返鄉及遊客來臺東,對於防疫必須嚴陣以待,台東縣醫院及住宿型機構目前停止探病兩周至4/10,校園即日起2周內不開放至4/10,運動會延期辦理或僅校內賽,校外人士進入校園洽公需附小黃卡或快篩證明。縣府也將加強夜市清消及八大行業稽查,也請各旅宿及餐飲業者務必落實實聯制,並已通知各鄉鎮公所,在戶外擺設供桌,避免進入室內,造成群聚。
護理師染「全新變異株Ba.2.3」 WHO高度關注!不易快篩檢出易逃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最新病毒基因定序結果,和平醫院護理師均檢出全新的Omicron變異株序列Ba.2.3,是國內第19條Omicron傳播鏈。另外,桃機清艙員經比對病毒基因序列也已找出感染源,國內累計仍有6條監測中的本土疫情傳播鏈。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北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護理師感染的BA.2.3變異株,與過往的其他Omicron變異株定序不同,屬於不同序列,且已知該案有接觸過2位確診個案,還在調查其關聯性。國內第一起BA.2.3變異株感染是五分埔服飾店女店員案21497,但護理師感染的BA.2.3變異株與其序列不同,是至今第7條BA.2傳播鏈。依據美國官方紀錄,目前美國確診病例中有3分之1都是感染BA.2變異病株,BA.2被美國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高關注變異株」,其不容易在快篩時發現,也被稱為「隱形Omicron」;WHO表示BA.2目前在美國、歐洲流行,但大部分染疫者都屬輕症。
新北+4分布這3區 待釐清傳播鏈剩7條…Omicron再現新傳播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國內新增4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例本土個案及39例境外移入,其中新北市就有4例,居住地分布三重、蘆洲、新店。而今(22日)5例本土皆是陰轉陽,目前待釐清傳播鏈還有7條。陳時中說明,今(22日)的5例本土案例都是陰轉陽,有4案例屬於宗教聚會所延伸,案20234、案20218、案20217與台東被驗出的旅行社業務經理有關,至於案20233是另一個家庭裡所衍生出來的;而案20216為案19732的妻子,該家庭群聚已累計5人確診。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原本待釐清還有8條,其中有一條板橋家庭群聚,本來叫新北A的這一起,總共有6個案例確診,監測到今(22日)期滿後14天,沒有再新增個案,監測期滿結案,目前剩下7條還要再繼續調查傳染來源。羅一鈞指出,新北C加強型防疫旅館護理師,病毒基因序列出來是ba.1 不是Omicron的妹妹,是比較正統的Omicron,這序列跟桃機不同,跟先前本土傳播鏈也都不一樣,為第13條的本土Omicron傳播鏈,目前只有這個個案屬於這個序列,後續還要針對他全基因的序列,以及在防疫旅館裡有接待過落地採檢的11名住客進行比對。此外,新北市衛生局也表示,案20217、20218、20234皆為案19927(台北市餐廳KTV群聚案)的家人,案20233則為案20100的家人,其居住地分布三重、蘆洲、新店。
砂石場群聚感染源與高雄港有關 疑防疫旅館感染⋯全台8傳播鏈待查
高雄砂石場群聚案感染源頭為何?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最新本土疫情病毒定序結果,砂石場首名感染者、也就是砂石場情侶檔的女友弟弟(案19530)延伸的群聚,和高雄港群聚案序列相似,案19530應是在高雄某防疫旅館檢疫時,被同在隔離中的高雄港個案交通船司機父母傳染,砂石場群聚因此改列為高雄港相關的傳播鏈。砂石場群聚案中情侶檔的女友弟(案19530)1月10日自大陸入境,入住高雄某旅館至1月23日,在2月11日確診,初步採檢Ct值為32,後再接受採檢,Ct值升至37.6。由於該男子病毒量太低,難以定序,研判可能感染已有一段時間,推測是首名砂石場群聚感染者,指揮中心因此排除境外感染,改對其染疫媽媽病毒序列加以比對,並朝向防疫旅館方向調查。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經藉由媽媽病毒序列的比對,發現和當時也住在防疫旅館隔壁的高雄港相關個案,也就是交通船司機父母,其基因序列僅相差1個位點,因此研判案19530是在防疫旅館內被感染,衍生砂石場群聚。陳時中表示,砂石場群聚案感染源已釐清,併入與高雄港相關,扣除這條傳播鏈,目前尚未監測期滿的感染源待釐清傳播鏈還有8案,包含跨縣市家庭群聚、汐止手搖飲案、板橋家庭群聚案、新北樹林電子廠移工案、日翊物流群聚案、新北設計師案、高雄煉油廠案、新北加強版防疫旅館護理師。
「唱歌吃飯團」24人確診跨4縣市 陳時中:此案需要高度注意!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日新增16例本土案例,其中15例是源自房屋代銷公司案19816延伸的佛道雙修宗教協會群聚。陳時中表示,目前此「唱歌吃飯團」的群聚已累積24人染疫,成員分布來看,有新北市13人、台北市6人、高雄3人、台南2人,都在同一條傳播鏈,由於成員來自四面八方、從北到南,職業與接觸者都不同,需要高度注意,地方政府也都很快速地匡列、疫調,希望能儘速控制情況。有專家認為雙北近來染疫者增多,恐有取代桃園、高雄的狀況?陳時中認為目前疫情仍屬穩定可控,雙北沒有出現足以取代桃機、高雄事件的大規模傳播,房屋代銷、宗教場合群聚感染的24人中,分布上雖以雙北較多,但南部也有,並不能說雙北取代其他地區,這不是那麼快就能下結論,需要時間來觀察。另外,今日也有新的基因定序結果出爐,桃園機場航警案的基因定序發現為新定序為Omicron次變異株BA.2,陳時中指出,桃園航機警基因定序並不屬於桃機序列,是Omicron次變異株BA.2,且跟高雄港基因序列也不同「是新的序列」,將會針對接觸者進行採檢。
居家檢疫放寬! 「14天縮短為10天」1人1戶為原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表示,依據春節前後本土疫情趨勢、有效再生數(Effective reproductive number, Rt值)、檢驗陽性率及不同Omicron基因序列之傳播鏈等疫情狀況統計,顯示春節期間國內本土疫情穩定可控;另經審慎考量Omicron有縮短潛伏期跡象,暴露病毒後7天及10天內發病者比率分別達95%及99%以上,且感染Omicron之住院率及死亡率較其他變異株低,在國內持續提升COVID-19疫苗之基礎劑及追加劑接種率下,未來感染個案仍將以無症狀或輕症居多,並參考鄰近之日本、韓國、香港及新加坡陸續縮短檢疫措施等因素,研擬未來入境居家檢疫政策方向為「縮短居家檢疫天數為10天,並於檢疫期滿後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指揮中心說明,在評估兼顧維持國內防疫量能、社會經濟活動及有效控管風險下,初步規劃調整方向如下:一、居家檢疫天數及檢疫場所:(一) 縮短居家檢疫天數為10天,並於檢疫期滿後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二) 以自宅或親友住所1人1戶為原則。如家戶無法符合1人1戶檢疫條件者,須入住防疫旅館完成10天檢疫。二、入境人員之檢測措施:(一) 放寬商務人士入境許可條件,並比照縮短檢疫。(二) PCR檢測:入境時及檢疫期滿前(第10天)各1次,計2次。(三) 家用快篩試劑快篩:檢疫第3天 、第5天、第7天以及自主健康管理第6-7天,各執行1次快篩,計4次。指揮中心強調,因應檢疫措施調整規劃,已研擬提升1-3劑疫苗覆蓋率及長者接種率、持續整備醫療及加強版檢疫所量能、增加檢疫期間和期滿後快篩頻率、落實一人一戶和防疫旅館之嚴格防疫管理、強化企業自主防疫應變管理計畫、商務入境專案管理等防疫配套管理措施,並將持續監測國內外疫情趨勢及社區傳播風險,適時公布實施時間及執行細節。
疑防疫旅館馬桶釀禍 桃園「境外移入改本土」爆恐怖巧合
恐怖巧合!桃園境外移入案19042的病毒基因定序竟與高雄港傳播鏈相同,經防疫團隊疫調發現,疑似是先前入住高雄防疫旅館時,被同樓層居家隔離陰轉陽的案19186感染,對此,高市府衛生局表示,1月28日上午案19042因隔離期滿前離房採檢,但案19186因房間馬桶故障而換房,可能因而產生環境接觸感染,仍需進一步釐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先前列在桃園市的境外移入案19042,病毒基因序列與高雄港群聚案相同,經查,他隔離期間曾入住高雄防疫旅館,回溯發現他與居家隔離陰轉陽案19186住在同樓層,懷疑是居家檢疫期間發生交叉傳染,由於基因定序結果與高雄一致,故改列本土個案。對此,高市府衛生局解釋,經查案19042與案19186住在防疫旅館同一層樓,1月28日上午案19042因隔離期滿前採檢離房,而案19186因房間馬桶不通換房,2人均有離開房間,後續召回相關人員再行採檢,並無異常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