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種
」 外來種 綠鬣蜥 魚虎 台南 日月潭教民眾移除綠鬣蜥 政府開課120名額秒殺
為擴大綠鬣蜥移除量能,農業部林保署明年開放民眾加入「獵龍」行列,並祭出移除獎勵金。台南市政府農業局12月開辦2場「鬣蜥達人」教育訓練課程,民眾參與踴躍,120個名額很快就秒殺;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助理教授陳宣汶說,想在1、2年內達到「清零」難度頗高,現在政策應為長期控制策略,估計3到5年才能看到成效。農業部林保署在2020年將綠鬣蜥列為有害外來種,雖然近年各縣市積極捕捉移除,但族群數似乎有增無減,該生物為「全素主義者」,喜好吃植物的嫩芽、花,農民辛苦種植的農作物常被其吃光。尤其綠鬣蜥容易逃竄,常棲息於地勢險峻及樹叢高處,難以捕捉,林保署精進移除對策,其中一項重要結論是請地方政府除了標案委託專業團隊或業者外,也開放個人或團體在受訓後發給識別證;同時,林保署將另組綠鬣蜥移除團隊,機動協力各縣市政府移除。台南市2015年首次在南區三爺宮溪中下游發現有綠鬣蜥族群分布,2018年到2020年擴散到安南、永康等區域,2021到2022年新增到鹽水、學甲區的大排流域,有由南向北擴散的趨勢;今年至今,台南市綠鬣蜥捕捉數量超過1萬隻,突破往年紀錄。對於綠鬣蜥在全台的數量變化,研究學者陳宣汶表示,估算其數量有難度,太少偵測不到,太多又很難移除,以嘉義縣為例,過去4、5年認為在八掌溪沿岸最多,最近在嘉義六甲和雲林北港之間的北港溪發現新的繁殖地,代表即使在某一區投入很多人力,其族群還是會擴散。「移除外來種一定要趁早!」陳宣汶表示,海蟾蜍之所以移除成功,歸因於擴散前就移除。綠鬣蜥已經擴散,且巢穴又在不易到達或發現的沿岸、樹林。其繁殖速度快,如果1年沒有控制,很容易就恢復以往數量。2場課程開放10小時內就額滿,一度遭網紅質疑「內定」。對此農業局駁斥,表示除在官網宣傳,也透過社群媒體發布訊息,一切合法公開。
台南徵「綠鬣蜥防治人員」!開放報名參訓 課程後獲證明可加入獵蜥大隊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定12月6日及12月13日辦理2場綠鬣蜥防治人員教育訓練,18歲以上,有意投入的民眾皆可報名參訓,完成課程後,農業局會發給參訓證明,並可加入本市鬣蜥大隊。農業局代理局長陳仲杰表示,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於2020年將綠鬣蜥列為有害外來種,並於11月22日召開會議,聽取地方政府反映綠鬣蜥移除所遭遇的問題,同時請地方政府開放個人於接受訓練後發給參訓證明,共同協助移除工作。台南市政府農業局定12月6日及12月13日辦理2場綠鬣蜥防治人員教育訓練。(圖/農業局提供)農業局表示,綠鬣蜥移除不是簡單的工作,除須具備移除工具外,還須對綠鬣蜥生活習性有所了解,因此本次授課講師邀請國內知名爬蟲類學者—銘傳大學生物科技系向高世老師,課程內容為綠鬣蜥生活習性及現行防治方式介紹,課程分2梯次,每梯次名額50人,皆採網路報名。第一梯:https://forms.gle/FCiUMdLVDyr4eesG6;第二梯:https://forms.gle/so6AxYwGhH1Nw37p9
超萌大腳丫鳥不敵颱風降落 國小師生通報動保處接牠回去喝魚湯
康芮颱風日前襲擊台灣,在各地造成狂風暴雨,外來種鳥類白腹鰹鳥不敵風雨,緊急降落新北市石門國小,師生見其身影搖晃,立刻通報動保處救援,動保員李國良趕抵後,連忙使用毛巾及運輸籠將鰹鳥送回動物之家,並提供魚湯讓牠恢復體力,經充分休息後,已將鳥兒原放回棲息海域。謝弘斌說,白腹鰹鳥主要棲地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洋,成鳥除了腹部及翼下為白色之外,全身大致為暗褐色,牠是以魚蝦類為主食的遠洋性海鳥。鰹鳥捕獵時,非常善於利用本身流線型身軀及狹長有力翅膀和尾部,可以輕易從高空斜向俯衝入海,獵捕水中魚蝦等小型生物成功率很高。而白腹鰹鳥腳丫有蹼,個性溫和、不具攻擊性,外型可愛呆萌,康芮颱風期間不敵風雨,有隻白腹鰹鳥緊急降落在國小的操場草坪上,師生見牠全身溼透、身形搖晃,看起來十分瘦弱,立刻通報動保處救援。而李國良使用毛巾和運輸籠將白腹鰹鳥救援回動物之家檢傷結果並無任何外傷,判定是因為天候不佳難以覓食,腹中饑餓而導致無力飛翔,經動保員提供清潔飲水及鮮魚大餐,安置於運輸籠內充份休息,已經完全恢復體力,近期白腹鰹鳥已原放回棲息海域。新北市動保處呼籲,如發現傷病鳥類,可撥打動保處24小時動物救援專線02-29596353通報派員處理。野生動物保育,需要大家配合,一起加入守護的行列,共同為動物福利盡一份心力。
綠鬣蜥氾濫!農業部將組專案小組 擬「用槍對付」提升效率
近期台南、高雄、屏東等縣市的綠鬣蜥泛濫成災,對當地農業造成重大損失。民進黨立委賴瑞隆也在質詢中要求農業部提出有效的對策。對此,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將組成綠鬣蜥專案小組。根據農業部網站資料,美洲綠鬣蜥為外來入侵物種,原產於中南美洲,每次繁殖可產下20至70顆卵,在缺乏天敵且氣候適宜的環境中,綠鬣蜥能迅速繁衍並在野外建立族群。由於其挖掘土壤的習性,可能對河堤等基礎設施造成損害,並對農業、觀光業、食物及生物安全構成威脅。此外,綠鬣蜥還可能引發電線短路停電、道路塌陷或堤岸侵蝕等經濟損失,並可能破壞植被,與當地物種競爭,對本土生態造成影響。立法院經濟委員會13日邀請農業部等單位報告「我國動物保護業務執行概況及動物保護法修法規劃」,並進行審議。民進黨立委賴瑞隆在質詢中指出,綠鬣蜥因繁殖速度極快,數量持續激增,已對農業縣市造成嚴重威脅,目前的處理主要依賴地方政府進行捕捉。賴瑞隆指出,儘管地方政府已積極處理,綠鬣蜥的數量依然難以控制。屏東縣自今年以來已捕捉超過2.7萬隻綠鬣蜥,並於10月啟動夜間巡捕專案,專業廠商進駐重災區,協助農民移除這些害蟲。賴瑞隆強調,地方政府面臨龐大的捕捉任務,希望農業部不要等到問題失控才介入。對此,農業部長陳駿季回應表示,綠鬣蜥的數量目前約達20萬隻,並表示將組成專案小組,中央將統籌規劃並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援,改善捕捉方式。陳駿季也透露,農業部計劃提升捕捉效率,並考慮使用空氣槍等手段來協助移除,並在相關縣市進行專業訓練後實施。他強調,中央將支持地方政府,並協調解決跨縣市問題。事實上,農業部先前也承諾,今年捕捉綠鬣蜥的補助經費無上限,明年更會寬列預算,盼能有效降低綠鬣蜥帶來的危害。
台南也被入侵!綠鬣蜥大軍逾半「駐紮同一里」 黃偉哲要求農業局徹查
屏東縣近期遭大量繁衍的外來種「綠鬣蜥」大舉入侵,導致農作物幼苗被啃食,令在地農民頭痛不已,不過綠鬣蜥疑似有擴散的情況,台南市也捕獲逾萬隻的綠鬛蜥,只是多達56%的綠鬣蜥都「盤踞在同一里」,引起市議員質疑其中是否另有內情。對此,台南市長黃偉哲下令農業局展開調查,而縣府委外的「獵龍大隊」廠商也提出4點回應了。南台灣綠鬣蜥猖獗,屏東縣府傳出有委外廠商「灌水造假」涉嫌詐領捕獵綠鬣蜥的公帑,遭依違反《貪污治罪條例》裁定收押禁見,有鑑於此,台南市議員周嘉韋昨(11日)在議會質詢時表示,今年市府於上半年共獵捕逾4800隻的綠鬣蜥,但竟有高達2700多隻都在仁德區大甲里被捕獲,數量占全市的56.18%,質疑此事太過巧合,「綠鬣蜥每個月都在大甲里開會員大會?等著被抓嗎?」對此,市長黃偉哲也認為,數據不合常理,要求農業局盡快著手調查,「覺得這跟財政部的(雲端發票)抽獎一樣,老是同樣的人抽到獎。」為何綠鬣蜥大量集中在同一區?南市農業局引述廠商負責人說明4原因,第一、大甲里一側為軍營,捕捉不易,導致繁殖更多;第二、大甲里位於三爺宮溪,本為綠鬣蜥氾濫地;第三、大甲里魚塭及私人土地多,未獲允許無法進入捕捉;第四、高雄市綠鬣蜥氾濫至大甲里,至於當中是否有異狀,農業局將進一步了解。
喊犬貓速入課綱外來種 2000人遊行為野生動物請命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10日表示,針對遊蕩犬貓問題,法規管理不是沒有,但執法量能一直無法落實,短時間必須調整《野生動物保育法》處理遊蕩犬貓的績效(KPI)管理,並從生態熱區優先嚴格執法。據了解,長期以來國內遊蕩犬貓管理成效不彰,騷擾、攻擊其他野生動物案例頻傳,不僅危及許多瀕危物種族群存續,也顯示遊蕩犬貓管理現況國際主流保育目標相違背。對此,不少野生動物保護團體10日舉辦「2024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並提出3點訴求,包含精進遊蕩犬貓管理與減量、生態熱區遊蕩⽝隻管理計畫、犬貓列入課綱外來入侵種案例,呼籲政府立即著手改善現行遊蕩犬貓管理及教育相關政策。主辦單位強調,遊行開場期間聚集1,500人,遊行出發人數粗估2,000人參與,雖然人數比起2023年略少,但重視程度不減。當日活動在台北市立法院前舉行,參與者高舉「犬貓有家不遊蕩,野生動物正告急」、「好心餵食成惡果,野生動物受折磨」、「犬貓安居,生態永續」等訴求,現場有包含30多名專家學者,以及台灣野生動保協會、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等50個團體響應支持。「挺動物應援團」創辦人劉偉蘋指出,目前社會對遊蕩犬貓瞭解不足,導致多數收容所無法好好落實執行「人道安樂」,空間滿載之下只能無奈採取T.N.R.(Trap捕捉-Neuter結紮-Return放回),但這並不是對遊蕩動物最好的處置法。劉偉蘋說,不論是從個體動物福祉或整體動物保護工作推動,其實民眾並不能任意餵食野生動物及遊蕩犬貓,除非搭配減量計畫進行食物誘捕,才能發揮動物保護實效,因此「誘捕進行絕育」與任意餵食有別,不能混為一談。國小自然老師、網紅「蜜蜂老師」陳民峰向本刊直指,學校在教外來入侵種時會舉例福壽螺、小花蔓澤蘭等案例,卻不會出現遊蕩犬貓的案例,但是犬貓在生活中其實更常見,更令小朋友「有感」,呼籲國家教育研究院修改動物保護教育《同伴教育》手冊,增加學習內容以說明貓、狗為入侵種,避免出版社編輯課本之時,出現不理性民眾誤以為妖魔化貓狗而抗議聲不斷。洪申翰強調,政府對遊蕩犬貓管制措施不足,遊蕩犬貓攻擊事件時有所聞,尤其餵食造成環境汙染,政府沒有積極處理,自己已要求農業部運用大數據進行因地適宜的政策,以及給予地方政府資源進行動保相關訓練。他預告,13日會針對《動保法》著手進行修法,也會請行政單位提出修法意見。
台版侏羅紀公園!屏東天降「綠鬣蜥雨」氾濫成災畫面曝
屏東縣近期遭大量繁衍的外來種「綠鬣蜥」大舉入侵,導致農作物幼苗被啃食,令在地農民頭痛不已,就有網友分享,天空下起「鬣蜥雨」的驚人畫面,顯見該物種已氾濫成災。對此,農業處表示,今年10月起開始實施「夜間巡捕守護農民」專案,針對萬丹、新園地區加強巡查捕捉,至今已捕捉到近2千隻的綠鬣蜥。高雄林小姐近日在臉書粉專PO出影片,發文直呼「看了手腳發軟,頭皮發麻…」,且礙於《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民眾不得自行抓捕。從畫面中可見,獵捕團隊執行夜間巡捕時,頭燈往樹上一照,空中紛紛降下一隻隻的肥美綠鬣蜥,短短時間內整台貨車堆滿綠鬣蜥大軍,成果相當豐碩。影片曝光後,引起網友留言熱議,「太恐怖了」、「像拍異形電影」、「那些棄養的人真得很可惡又無知,造成生態浩劫」、「超強繁殖力,農作物會被吃光吧」、「還是禁止寵物店販賣台灣沒有的物種吧!不然這種亂象永遠不會結束。」另外也有人質疑, 「合理懷疑政府偷渡進口,並讓綠鬛蜥大量繁殖後,造成生態浩劫,再編列預算獵捕,好讓特定對象申請補助。不然為什麼民眾不能自行獵捕?」、「民眾不能自己抓,預算無上限,真有戲。」針對綠鬣蜥猖獗,屏東縣農業處表示,截至今年以來已獵捕多達逾2.7萬隻的綠鬣蜥,10月起也啟動「夜間巡捕守護農民」專案,由縣府委外專業廠商,前往萬丹、新園等綠鬣蜥入侵的重災區進行移除。事實上,農業部也承諾,今年捕捉綠鬣蜥的補助經費無上限,明年更會寬列預算,盼能有效降低綠鬣蜥帶來的危害。
成大成功湖15年未清淤!學生今下水開挖 「紅魔鬼、忍者龜」全現蹤
國立成功大學執行光復校區成功湖抽水清淤,並把握環境教育機會,在今(21)日舉辦「去尋找吧!成功湖的大秘寶」活動,讓學生一同參與清淤工作,在湖底撈出魚、龜等生物及雜物,協助改善校園環境。根據成大公告,此次活動共提供30個名額給學生報名參加,並於18日安排「行前說明會&生態教育」,讓學生了解清淤工程對永續發展重要性,21日讓學生們著青蛙裝,走入水位降至約50公分的成功湖內「尋寶」。成功大學總務長吳建宏表示,位於光復校區的成功湖,是廣受師生及一般民眾喜愛的開放空間,但距上次清淤已有15年,此次規劃從10月中旬至31日清理湖底淤泥,由於成功湖是成大人共同的記憶,清淤工程引起師生關注,不少學生熱情參加,共同為清淤、維護水質與生態盡心力。吳建宏表示,今天撈出魚類以吳郭魚最多,其他還有琵琶魚以及俗稱「紅魔鬼」的厚唇雙冠麗魚等;烏龜除了原生種外,還有外來巴西龜以及被稱為「忍者龜」的黃頭側頸龜等種類。另外,還有學生撈出皮球等雜物。吳建宏表示,撈起的水中生物將由生科院團隊協助分辨為「原生種」或是「外來種」,原生種會待清淤完成後再放回成功湖,外來種則予以移除,另外,環工系團隊會進行清淤前、後水質分析、水藻類別分析與研究等,做為日後維護參考。成大圖書館館長傅子芳教授也穿上青蛙裝下成功湖驗體撈魚。由於湖底淤積的泥土黏得超乎想象,傅教授說,真實體會到「身陷泥沼」之感。歷史系陳文松教授則認為,成功湖清淤有助水質改善,特地帶著俢習「探究與實作」課程的學生前來紀錄活動,也讓學生實際探究成功湖及週遭的環境生態。環工系黃榮振助理教授同樣帶著研究助理來採樣水質,他指出,清淤前二個月已經展開採樣,將做前、中、後的採樣以及相關的採樣等,以做為相關研究的背景值資料,協助成功湖水質管理。根據成功大學提供資料指出,成功湖可說是光復校區操場的「副產品」,校方原先取得光復校區用地時,現今光復操場位置為低窪地,成功湖則是供停放車輛場所,為建造光復操場,在成功湖所在地挖土取得土方,原地截留雨水營造水景空間,必要時可抽取湖水澆灌植栽,善用水資源。
PTT首曝「大當機原因」:本站遭到多次攻擊
「批踢踢實業坊」(PTT)最近頻繁出現連線異常的狀況,雖然上月23日PTT才公告進行設備異動、維修網頁而暫停服務,但PTT近日又多次大當機,讓許多正因為山陀兒而放颱風假的鄉民非常崩潰。對此,PTT公關站長昨(2日)也發布道歉聲明,並公布連續大當機的「真正原因」,「應是本站遭到多次攻擊所造成。」PTT公關站長兼發言人昨發聲明指出:「關於近期本站網頁版異常情況,依照目前得到的資訊,發生原因應是本站遭到多次攻擊所造成。本站目前正在討論可行的因應方式。造成使用者不便,站長群謹致上誠摯的歉意。」公關站長補充:「承前述說明公告,本站檢視了系統錯誤問題,並重新開啟我們認為可能造成問題的程式,以作為目前採取的措施,並將持續觀察連線狀況。」消息曝光後也引發網友熱議,「真的是被攻擊喔,這可以報警了吧」、「不是第一次了,N年前也是lag到爆」、「不只網頁,晚上6點多MOPTT也很難登上」、「垃圾中國」、「之前巴哈不宣傳對岸遊戲被DDoS,後來是找ISP」、「難怪今天一直在error504」、「不會是我常常在這邊嗆習維尼跟支那害的吧」、「鎖VPN,把外來種擋住」、「是哪個邪惡國家這麼看得起本P站?」還有網友認為:「塔綠班真的是史上最邪惡政權」、「民進黨真的很噁」、「國家機器動得非~常厲害」、「不是都掛Cloudflare了嗎」、「是哪個邪惡國家這麼看得起本P站?」「常常要找一些心得資訊開不了,辛苦了」、「不要趕盡殺絕啊」、「青鳥又調皮了」、「一定是把秘密武器拿出來用惹」、「垃圾黨的數位部做的吧」、「水很深」、「得不到就想毀掉。」
日月潭「電撈千尾魚虎」! 網笑稱:酥炸魚條應該不錯吃
有「魚虎」之稱的外來物種小盾鱧,對生態造成嚴重破壞,日月潭遭到魚虎入侵後,也對當地漁業資源及生態造成衝擊。而近日南投縣政府農業處等相關單位,在日月潭中發現魚虎幼魚集結形成的「魚球」,立刻展開「電撈」活動,移除1123尾幼魚。而除虎達人「日月潭一等高」將照片發至網路上後,引起網友熱議,笑稱「酥炸魚柳條應該不錯吃!」南投縣政府魚虎防治作業人員在12日接獲通報,指出日月潭湖面出現魚虎幼魚集結形成的「魚球」。當下立刻展開「電撈」活動,總共移除了1123尾幼魚。事後,除虎達人「日月潭一等高」將電撈成果發在自己的Facebook粉絲專頁後,吸引大批粉絲關注,不少網友紛紛笑稱「炸鹽酥魚虎應該不錯吃!」、「哇塞,厲害!另類酥鹽喜相逢!」、「這個酥炸來一箱啤酒應該可以」。而也有網友建議,政府等相關單位可以舉辦捕捉捕魚虎競賽或抓虎魚大行動,鼓勵民眾捕抓魚虎,換取獎品或獎金。對此,根據《自由時報》報導,縣府農業處表示,過去就曾有人建議舉辦釣魚虎或捕魚虎競賽,但魚虎不是只有日月潭才有,很難認證抓到的的魚虎是否來自月潭。若舉辦1、2天的競賽,防治效果恐怕也不大,現階段縣府將持續辦理電撈移除魚虎幼魚,避免魚虎族群數量擴大。
防陸蟹淪「蟹餅」 公路局打造廊道3.0躲避路殺
屏東墾丁台26線香蕉灣路段,為全台陸蟹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曾紀錄陸蟹種類高達62種,為全台95%陸蟹種類集中熱區。交通部公路局與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合力推動「護蟹過馬路」的陸蟹廊道,近年在廊道的路殺情形成功減少81%。公路局更打造陸蟹廊道3.0,透過軟硬體措施雙管齊下,並實施交管便於陸蟹通過,盼維護生態多樣性,防止陸蟹被路殺成「蟹餅」。 屏東墾丁台26線香蕉灣路段,為全台陸蟹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圖/中國時報蔡明亘攝)公路局指出,台26線38至42公里路段位於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沿途景點包括船帆石、香蕉灣生態保護區、砂島生態保護區等,可欣賞世界最北端的熱帶海岸林、珊瑚礁岩地形及陸蟹生態。陸蟹依種類不同,棲息於潮間帶、湧泉及海岸林,台26線香蕉灣至砂島路段,正是陸蟹棲地,台26線38至42公里路段,共記錄到陸蟹8科42種,為台灣陸蟹多樣性最高的地區。陸蟹降海釋幼路殺情形,近年受社會大眾重視。(圖/中國時報蔡明亘攝)不過,近30年來,因棲地開發、外來種入侵、人為捕捉,陸蟹族群數量僅剩不到5%,且道路切斷陸蟹降海繁衍路線,陸蟹降海釋幼路殺近年也受社會大眾重視。公路局說明,2017年將排水涵洞改造成具輔助攀爬設施的「陸蟹廊道1.0」,去年在道路下方設置世界上第一個架高式共36道連續性「陸蟹廊道2.0」,成功減少81%路殺情形。今年以咕咾石與漂流木鋪設於陸蟹廊道內,強化陸蟹廊道的微棲地功能,打造「陸蟹廊道3.0」將受道路切割的網絡縫合,達到還路於蟹目標。 台26線38至42公里路段擁有豐富陸蟹生態。(圖/中國時報蔡明亘攝) 陸蟹會到海邊釋幼。(圖/中國時報蔡明亘攝)今年公路局交管措施執行期間為7月20日至22日、8月18日至20日、9月17日至19日(農曆6、7及8月的15、16及17日),時段為晚間6時30分至8時30分,最後1個月為晚間6時至8時。管制時段內將4車道縮減為2車道,每封閉10分鐘開放10分鐘,同時配合志工在熱點區域以人力撈蟹進行調查記錄後直接帶到海邊產卵釋幼。交通部長李孟諺18日視察護蟹工作時,與工作人員一起護送陸蟹媽媽過馬路到海邊產卵「釋幼」,並呼籲民眾於陸蟹產卵期間經過香蕉灣能減速慢行、禮讓陸蟹先行,並對現場交管人員及志工多加支持與響應,一起創造友善道路環境。
喝完不上路!成大校園12隻鳥「集體撞窗身亡」 專家疑酒醉釀禍
在繁華的大都市中,由於玻璃帷幕大樓林立,鳥群誤判玻璃窗是可飛行路徑導致猛力撞擊的「窗殺」(Glass collisions)事件時有耳聞。然而,國立成功大學成功校區的老建築也傳出12隻鳥「集體窗殺」事件,讓發現此事的台南社區大學研究員林政翰大惑不解。台南市野鳥協會急救人員則懷疑,是因近期天氣炎熱,校園內雀榕果實過熟發酵,鳥吃了後「酒醉」自撞玻璃造成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台南社區大學研究員林政翰11日到成大成功校區環工系大樓上課,課堂中不斷聽到有物體撞擊窗戶的聲音,下課後赫然發現走廊上躺了12隻輝椋鳥,9隻已經死亡,另有3隻還沒死,但看起來暈暈的,於是立即送往野鳥協會急救。不過,由於輝椋鳥是外來種,近幾年大量繁殖,不僅造成大量噪音、鳥糞與疾病風險,也壓縮台灣原生鳥類的生存空間,有環保團體建議移除,因此急救人員並沒有急救,最後這3隻鳥也因傷勢嚴重死亡。林政翰認為,鳥群撞擊現場是老建築,窗框也是木製,並沒有大面玻璃,令人十分好奇「集體窗殺事件」的發生原因。經詢問野鳥協會急救人員後,初步認為可能是最近天氣炎熱,果實過熟而發酵,鳥吃了後「酒醉」撞窗。林政翰還發現,成大校園內的雀榕,目前已長了許多果實,經過時可以聞到果實過熟或腐爛的發酵味道,鳥群吃了後「酒醉」並非不可能。據了解,台南市議員穎艾達利2023年也曾在議會反映「窗殺」事件愈來愈多的問題,希望市府結合相關建築團體、公會,推動「防制窗殺」的友善措施。當時工務局答詢說,該局有偕同相關公會、團體展開宣導,希望未來建築物設計時,能考慮像設計霧面、花紋的玻璃,鼓勵民眾在陽台前植栽、吊放裝飾物或在玻璃貼圖貼等措施,降低充物高反射及透明度,減少鳥類窗殺事件的發生。
嘉義淹大水驚傳「有鱷魚出沒」 飼主曝走失原因:小鱷回家了
中度颱風凱米外圍環流與西南氣流合流,導致中南部傳出淹水災情。沒想到嘉義1名蔡姓網友卻在IG發限動聲稱,自家的鱷魚「游出去了」,許多網友見狀也紛紛轉發貼文提醒嘉義民眾。對此,蔡姓飼主也透露,鱷魚稍早已經自行返家,牠的名字叫做「小鱷」。有網友昨(26日)在臉書社團《動物梗圖星球》發文PO出IG限動,笑稱「不要緊張,牠只是出去晃晃」,只見畫面中,有蔡姓網友聲稱,自己養的鱷魚已經隨著家裡淹水游出去了,請各位放心不用怕……請不要慌張,趕快打給我,我拿狗繩去牽回來,游出去逛逛了。」(圖/翻攝自Facebook/動物梗圖星球)貼文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電影演的都是真的」、「牠只是去路上吃buffet,別緊張」、「沼澤小狗跑走啦」、「佛羅里達貓貓,不用害怕!」「我們與鱷的距離」、「沒事,吃飽就回來了」。也有網友聲稱「我已經遇到他了」、「外來種危害生態就是這樣跑出去的…不要嘴硬說什麼他很乖不會跑出去。」(圖/翻攝自Facebook/動物梗圖星球)對此,住在嘉義的蔡姓飼主也表示,這次淹水非常誇張,家門口都淹到腰部的高度,也因此養鱷魚的池子門鎖鬆開,鱷魚就這樣游出去了,所以他才會在IG發文,希望水退了之後如果有民眾看到鱷魚能儘快通知,他會第一時間去把鱷魚領回。蔡姓飼主補充,這隻小鱷是在他4、5年前在水溝撿到的,剛撿到時還很小隻,但不確定年紀,現在大概有2公尺長,平常他都是餵小鱷吃魚。如今鱷魚稍早也自己回家了,游出去的地方並沒有離家太遠,所以請大家不用太擔心。
眼鏡蛇躲褲襠!他睡醒見「內褲一大包」瞬間石化 捕蛇人遇最鳥救援笑翻
泰國羅勇府羅勇市日前發生罕見「子孫危機」,一名男子睡醒時先是發現「褲襠一大包」,豈料仔細看竟是條眼鏡蛇窩在內褲裡,嚇得他當場石化在床。據《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報導,捕蛇人Ner Khwai Tai日前收到一件不尋常的救援請求,一名男子報案稱他的朋友褲襠裡有眼鏡蛇,正躺在床上急需救援。從Ner Khawi Tai分享的影片可見,當時時間雖仍是清晨,但男子屋外已聚集許多看好戲的圍觀群眾,捕蛇團隊一入內,就看到受害者只穿內褲,躺在鋪在水泥地上的簡陋床墊,受害者一見Ner Khawi Tai等人到來,立刻緩慢地伸手指向自己的褲襠。捕蛇人成功解除危機。(圖/翻攝自臉書)儘管眼鏡蛇躲在男子內褲裡,絲毫沒有離開跡象,Ner Khawi Tai依然沉穩的把蛇勾從褲管伸入褲內,沒有「抓錯蛇」拖出明顯還沒成年的眼鏡蛇。Ner Khawi Tai還在捕蛇貼文寫下搞笑對話:「還剩下1條」、「別抓錯了」、「蛇蛋在哪裡?」泰國境內擁有多種眼鏡蛇,除了最長毒蛇的眼鏡王蛇,還有會噴毒液造成失明的泰國眼鏡蛇(又稱暹羅眼鏡蛇、中南半島射毒眼鏡蛇),以及孟加拉眼鏡蛇(又稱單眼鏡蛇)。此外,台灣境內只有1種中華眼鏡蛇(又稱舟山眼鏡蛇),外來種眼鏡蛇出現台灣野外全屬未證實傳言。
從私人動物園出逃!埃及聖䴉「清零」剩不到百隻 林業署發布通緝
外來種指的是被引入新的生態系統中、原本不在該地區出現的植物、動物,且可能會在新的環境中快速繁殖,擠占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威脅當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多樣性。台灣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2020年啟動埃及聖䴉外來移除計畫,至今已經移除1萬8188隻,全台僅剩不到百隻,林業署近期也廣發「通緝令」。據了解,40年多前一家私人動物園引進了來自非洲的「埃及聖䴉」,作為觀賞鳥展示,然而這些鳥不慎從鳥籠中逃脫,強大的適應能力讓牠們成功在野外生存下來,如今可以在台灣的各個河口濕地見到這些鳥的蹤跡。由於牠們的生活範圍與本地鷺科鳥類重疊,埃及聖䴉開始掠奪白鷺鷥等本土鳥類的棲息地。為了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不良影響,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以及各地區分署已經多年來積極執行移除這些外來入侵物種的任務。根據農業部林業保育署統計,至今已成功移除埃及聖䴉1萬8188隻,經評估目前野外個體剩餘不足百隻,野外察覺埃及聖䴉的難度已隨數量稀少而越來越高,距離外來入侵種埃及聖䴉清零移除僅最後一哩路。林業保育署也發布「通緝令」,指出該鳥種可適應棲地樣態廣泛,包括魚塭、農田、埤塘或河道等棲地環境皆可能出沒,惟非屬賞鳥民眾關注地區,因此亟需各界共同合作提供目擊資訊。林業保育署希望農、漁民於平時農漁作時,如發現外來入侵種埃及聖䴉,可於臉書「外來鳥種埃及聖䴉防治宣導」粉絲專頁提供發現時間、位置、隻數等資訊,亦可電話通報所轄縣市1999專線、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0800-000930(您您您救山林)專線,或就近通知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各地區分署,以安排巡查及移除任務。若能順利完成「清零」,台灣也將是全球第一個完全移除外來入侵種埃及聖䴉的國家。
全台首見!外來種「家麻雀」入侵屏東繁衍 專家憂生態恐失控
今年4月,有鳥友在屏東縣車城福安宮觀測到外來種「家麻雀」的窩巢,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證實這是全台首次發現家麻雀群聚繁衍,對此,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指出已花1個月捕捉13隻鳥並移除11個窩,移除作業持續進行。據了解,中華鳥會4月通報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指稱有鳥友在福安宮的窗戶觀測到「家麻雀」的窩巢,屏東分署派員到場後發現,以往在台灣僅零星有外來種家麻雀紀錄,如今竟出現群聚繁衍現象,當下即請屏縣府農業處協助移除,以防外來種擴散。屏東分署表示,家麻雀的入侵點遍及全球各地,但在台灣這是首次出現群聚繁衍的狀況,所以目前還算是初階段,如果能盡早移除,可有效防止外來種壓迫到本土樹麻雀的生存空間,而之前在移除外來種埃及聖鹮時會使用槍枝,因為效果好,但移除家麻雀不能用這辦法。屏東分署解釋,因福安宮周圍人流多,如用槍枝移除家麻雀,擔憂會造成不好影響,在屏東鳥會的建議下,決定採霧網圍捕,目前已清除成鳥1雄8雌、4隻雛鳥及11個窩巢。中華鳥會祕書長呂翊維表示,他依窩巢推測,家麻雀在台繁衍應該不只有1年的時間,牠們起初可能是跟著人為交通方式如船運等,來到台灣成了「迷鳥」,希望政府單位盡全力移除牠們,因本土樹麻雀目前已面臨外來種白尾八哥的威脅,如果家麻雀再加入戰局,生態怕會失控。
城市公園成「放生小天堂」?新營綠都心水池繼魚虎後又見烏龜 民眾:以為是特殊造景
城市公園變成「放生小天堂」?台南市新營區南瀛綠都心公園花木扶疏、綠樹成蔭,很多人喜歡在這邊散步、遛狗或下棋,不過繼上次民眾發現景觀湖有外來種魚虎疑遭人放生入侵,附近一處小水池最近出現近10隻「來路不明」的烏龜,市府工務局懷疑是有人放生造成。南瀛綠都心公園景觀湖前年有大群魚虎出沒,因魚虎不會憑空而降,疑似是在水族箱被養大後,再被放生到戶外,台南市政府工務局費了好大功夫,才把魚虎全部撈出,沒想到近來又傳放生行為,園區實物愛心銀行新營分行旁的小水池出現好幾隻大大小小的烏龜,引起不少路過民眾圍觀。大家一開始原以為是「特殊造景」,但市府工務局澄清是有人放生所致,目前在不破壞環境的情況下,讓烏龜就地生活。市府工務局已在小池子裡設置可以給烏龜休息曬太陽的平台,改善烏龜生活環境,有民眾認為,小水池增加一群烏龜家族,看著牠們游來游去、曬日光浴,其實挺療癒的;但也有人說,即使這樣仍不鼓勵放生行為,嚴重的話恐怕會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市府工務局公園管理科說,近年公園放生情況其實不常見,綠都心公園因為有湖、有池塘,所以讓有心人士任意棄養動物,若遇乾旱期間,動物可能因日曬、水氧不足等關係,「放生」最後變「放死」。市府工務局說,公園畢竟是一個開放公共場域,只能不斷提醒民眾,切勿將寵物任意棄養,若無法繼續飼養寵物,應找相關單位或是參加送養活動,讓寵物繼續得到好的照顧。據悉,放生行為基本上在國內面臨「無法可管」窘境,現階段公部門只能道德勸說。市府農業局也呼籲,民眾不要隨意放生動物,放生不當反而變殺生,且萬一放生之物種為適應力強的外來種,例如綠鬣蜥,恐怕變成生態浩劫。
日月潭「湖中惡霸」幾乎無天敵…將進入繁殖期 南投縣府6月開始電撈
外來種魚虎因體型大、獵食攻擊力,幾乎沒有天敵,不但是生態殺手,還有「湖中惡霸」稱號,長期危害日月潭魚類生存,但要將魚虎徹底消滅,至今仍是一項不可能任務,隨著氣候逐漸轉熱,魚虎進入繁殖期,南投縣府預計從6月開始進行電撈魚虎球移除作業,抑制魚虎繁殖數量,降低對生態的破壞。「魚虎」學名為小盾鱧,原產於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因幼魚顏色鮮紅艷麗,早年被引進台灣當觀賞魚,部分飼主放生,魚虎入侵各大湖泊、水庫、濕地,嚴重破壞生態平衡,疑有人將魚虎放生在日月潭,因攻擊性強,台灣鯛、曲腰魚等遭啃咬致身體殘缺不全喪命,嚴重衝擊漁民生計。日月潭區漁會指出,潭區曾歷經多種外來魚種危害,如紅魔鬼、玻璃魚等,近年魚虎肆虐,因其體型大,獵食攻擊力強沒有天敵,宛如「湖中惡霸」,威脅潭內其他魚類生存。南投縣府從2018年起,日月潭區漁會、海漁基金會合作防治,在魚虎繁殖期近行電撈魚虎球防治作業,去年累計消滅3萬5029尾,突破前年近3.4萬尾,創歷年新高。南投縣預計從下月開始,持續到11月進行電撈作業,日月潭區漁會表示,近年經電撈防治魚虎球後,潭區其他魚類魚苗已有增加趨勢,除了持續電撈,也會在各社區舉行魚虎防除講習會,加強潭區守望,減少外來魚種入侵危害。
「斑腿樹蛙」每次產卵近千顆!威脅原生蛙類 林試所:將加強復育保護工作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委託東華大學研究團隊進行「外來種斑腿樹蛙控制與監測計畫」調查,發現斑腿樹蛙在台灣幾乎全境擴散,加上牠們每一次產卵都會產出近千顆卵,已經嚴重威脅到原生蛙類的生存環境。對此林試所表示,未來將會加強原生蛙類的保護和復育工作,同時呼籲民眾避免寵物脫逃或棄養,減少外來入侵物種的傳播。林試所指出,近年來台灣自然環境生態受到外來種蛙類威脅,有些以寵物引進後被丟棄或逃脫,有些則隨著景觀植物或貨物來台。這些外來種蛙類,除了美洲牛蛙外,近10到20年間還有亞洲錦蛙、海蛙、斑腿樹蛙、海蟾蜍以及溫室蟾等5種外來蛙類在台灣被發現。其中,又以斑腿樹蛙擴散最廣,除了台東縣外,其他地區均可見其足跡,嚴重威脅台灣自然生態。林試所表示,斑腿樹蛙每次產卵數量可達近千顆,嚴重佔據了原生蛙類的棲息地,尤其是在蝌蚪階段,因斑腿樹蛙的數量龐大,導致原生蛙類的食物短缺,生存空間也面臨威脅。研究人員分析2015、2019與2023等3年在翡翠水庫周邊的聲景監測資料後,發現斑腿樹蛙的叫越來越多,相比之下,和牠們生態習性相近的原生種布氏樹蛙則越來越少。林試所也表示,雖然調查顯示斑腿樹蛙入侵後,原生蛙類叫聲活動有所改變,但之後仍須進一步探究外來蛙類對原生物種的影響,以擬訂相關保育策略。林試所透露,未來將持續監測外來蛙類的分佈和數量,預測受威脅的生態敏感地區,採取適當措施加以控制;並呼籲飼主避免寵物脫逃或棄養。此外,還要加強原生蛙類的保護和復育工作,恢復生態系統的平衡。
金門外來種藍孔雀氾濫 政府祭獵殺令
民生與生態兩難!金門縣可見成群的外來種「藍孔雀」漫步林間,晨間或黃昏之時,亦可聽聞此起彼落的叫聲,本該是生態美景,卻成金門人的夢魘,不僅造成農損、危害原生種生物,甚至影響飛航安全,據官方統計金門已逾2000隻,且數量持續攀升,縣府祭出賞金,狠心執行獵殺令,但愛鳥人士卻直呼「美麗的錯誤!」盼能有更好的對策。金門縣建設處指出,「藍孔雀」是原生於南亞的大型雉科鳥類,主要棲息於丘陵地區的疏林地帶,偏好靠水域環境,在台灣與金門地區無原生族群,只有人為圈養觀賞。1999年丹恩颱風來襲,把金門畜試所飼養藍孔雀的圍籠吹毀,造成籠中14隻個體全數逃離野外,因其體型龐大在當地缺乏天敵,加上農地多食物充沛、廢棄營區林立供其棲息,20年過去已繁衍成龐大野生族群,數量更暴增至逾2000隻,且仍倍速增加中。長期關注金門生態議題的縣議員董森堡表示,藍孔雀為雜食性動物,不僅偷吃高粱、地瓜、馬鈴薯等農作物造成農損,也會吃其他禽鳥類的卵、青蛙、蛇、蜥蜴等物種,造成生態危機;而每年4月起進入繁殖期,晨時或夜間高頻率的求偶叫聲,有點像貓叫或嬰兒的哭聲,擾人清夢。他特別提及,藍孔雀飛行高度可達4至5公尺,萬一誤闖機場跑道影響飛安,後果更不堪設想。縣府為控制野外藍孔雀族群,向農業部爭取經費,委託廠商架設野外陷阱捕捉移除,亦給予每隻收購金600元鼓勵民眾自行參與捕捉,但因預算有限,加上藍孔雀移動速度快、又會飛行,獵殺不易,獵捕速度根本趕不上繁殖速度,盼中央與地方能盡快找出有效的解決策略。當地民眾感嘆,許多農戶飽受困擾,農作物收成減少,且晨間尖銳的求偶叫聲擾人清夢,民眾只能打1999專線,盼縣府好好處理。儘管金門民眾支持獵捕藍孔雀,但看在賞鳥人士眼裡卻只能搖頭感嘆,認為牠們在金門成災是個「美麗的錯誤!」若能像大陸有廣闊腹地,可結合觀光圈養還能減少殺生,藉此創造出另類遊程,帶動金門觀光。